跳桥预防措施

跳桥预防措施

一、桥头跳车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滕海峰[1](2020)在《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区内软土以湖积、湖沼积沉积为主,淤泥软土分布广、土层厚、易压缩。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老路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新路基的处治工艺缺乏科学性指导,以致昆山市道路普遍发生桥头跳车病害。亟需对昆山市桥头跳车病害展开机理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为实际工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桥头跳车理论分析、处理措施、工艺改进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昆山市地质条件,调查其在役路桥跳车病害现状,主要有路面阶梯沉降、路面凹陷、路面裂缝、路肩错台、护栏裂缝等形式。以典型已建工程元丰大道三标段为研究背景,结合桥头段处治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和现场调查,探析新建道路桥头跳车的成因。结果表明,元丰大道跳车成因主要有:沿程地基变化多样,工后沉降不一;搭板下方填土发生掏空、软土沉降不均,加之搭板厚度不足,导致搭板断裂;台后灰土碾压受桥台限制,压实度不达标;前期勘察不足,台后路基存在流沙层,导致路基沉降量增大。此外,以旧路改建工程224省道玉山-张浦段为依托,布点监测桥头段道路工后沉降及裂缝的发展,结合地质条件及处治工艺确切追踪跳车成因。结果表明,224省道由于路桥刚度差异、软土层深厚、设计缺陷、工序倒置等原因导致跳车病害,同时还存在预压处置不当、伸缩缝雨水渗漏等加大沉降的问题。最后,对即将要建的G312国道工程,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典型桥头段模型,先建立原方案模型,通过与规范比较沉降数据确定模型合理性。进一步改变布桩模式、堆载预压模式和过渡台阶模式得到路基沉降云图,对比单一变量下的模型沉降数据,得到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正方形布桩桩间距最优为2.6m,梅花形则为2.8m;等载排水预压与超载排水预压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大大缩短预压时长;桥头段过渡台阶合理设置能有效解决过渡段沉降不均的问题。对于即将要扩建的青阳港道路工程,采用PLAXIS软件模拟得到了轻质混凝土、石灰土回填路基的沉降云图,结果表明,相较于石灰土路基回填,轻质混凝土回填重度更轻,可有效减小沉降。

闫瑞[2](2020)在《公路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公路路基填土与桥台刚度差异较大,在外部交通荷载以及自重荷载持续作用下,路基和桥台出现竖向沉降差异,导致车辆在高速通过时会发生车体跳跃,即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跳车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在吹填土地区更加突出,不仅威胁行车安全,同时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增加道路养护成本。本文以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桥头错台高度、车体竖向加速度、加权加速度均方值、车辆动荷载系数、前后轮竖向位移差、车辆俯仰角作为过渡段评价指标;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过渡段模型,包括路基模型、CFG桩复合地基模型、7自由度整车模型和桥梁模型;研究了CFG桩参数和车辆参数对过渡段路基累积沉降和行车动力响应的影响,提出了过渡段纵向布桩优化设计方案;建立了不同级别路面发生过渡段沉降的路面叠加激励模型,研究了在路面不平整条件下过渡段的行车动力响应,以及CFG桩对行车平顺性的改善效果。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设置CFG桩可以降低过渡段路基累积沉降,改善桥头跳车情况。减小桩间距对减小路基累积沉降效果最显着,增大桩身弹性模量效果最差。增大桩径和减少桩间距对桥头跳车改善效果明显,当桩径大于0.4 m时,增大桩径对车辆动力响应改善效果减弱,当桩间距为1.4 m时,车体竖向加速度峰值出现位置从近桥端向远桥端偏移;增大桩长和增大桩身弹性模量改善效果不明显。(2)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车辆长度,过渡段越长,车体振动越小,乘坐舒适性越好;在相同过渡段条件下,行车速度越快,车体振动越剧烈,车辆对路面的冲击越强烈,对车辆前后轮竖向位移差和俯仰角影响很小;载重条件下车体振动均小于空载条件,前后轮最大竖向位移差和车辆俯仰角差别很小,在不超载的前提下,应避免车辆空载行驶,以降低桥头跳车对行车的危害。(3)CFG桩平面参数优化设计可使过渡段与相邻结构物的刚度过渡更加缓和。采用变桩径方案和变桩间距方案均可减小车辆动力学响应,但变桩间距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值优于变桩径方案。故本文推荐采用纵向变桩间距布桩优化设计。(4)当A级、B级和C级路面发生过渡段沉降时,设置CFG桩都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桥头跳车情况。当过渡段发生直接沉降和错台型沉降都不利于车辆平稳行驶,而折线型沉降和曲线型沉降对桥头跳车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曲线型沉降的改善效果最佳。

王世立[3](2020)在《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土工格室加筋处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问题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阻碍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昂贵的养护和维修费用,随着我国公路等级和里程的增加,桥涵等构造物的数量也在增加,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土工格室具有强大的侧向约束作用,能够直接限制网格内土体的侧向变形,在实际工程中增加土体强度和减小变形方面效果显着,鉴于此,提出用土工格室加筋桥头路基处治差异沉降。但是,与实践相比,土工格室加筋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而且,土工格室处治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效果如何也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强度特性、土工格室-土界面阻力特性以及土工格室处治差异沉降的效果进行研究。从材料属性、环境、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的成因,对产生差异沉降时的桥头跳车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粗粒土的压实度、含水率和加筋层数对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拉拔试验分析了粗粒土的压实度、土工格室埋入长度和法向压力对土工格室-粗粒土界面阻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土工格室在实际工程中处治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的效果,并给出了铺设方案。基于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桥台和台后道路之间的刚度性差异,台后填土的沉降包括路基的压缩沉降和地基的固结沉降,其中,固结沉降往往占据沉降的主要部分,而且,完成固结所需的时间较长。(2)土工格室铺设层数和粗粒土压实度的增加能提升加筋土的抗压强度,含水率对加筋粗粒土的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与土工格栅和土工布平面类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相比,三维土工格室对粗粒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更好。(3)粗粒土压实度、土工格室埋入长度和法向压力的增加均能提高土工格室-粗粒土的界面阻力强度,这三种因素对界面阻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为:法向压力>粗粒土压实度>土工格室埋入长度。(4)有限元建模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桥头路基改变了桥头道路中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加筋后桥头道路顶面的沉降由桥台端的零逐渐增加到远离桥台端的最大值,避免了桥头道路整体式沉降导致的差异沉降问题。

胡斌[4](2019)在《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高架桥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架桥的运营过程中,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现象普遍存在,降低道路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开展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机理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有效地控制桥下路面的差异沉降、减少路面病害,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依托武汉市城建委科研项目《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NO.2015-44),以高架桥下路面的差异沉降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害调查统计、现场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研究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探讨路面差异沉降的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病害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病害的特征及类型,发现软土地区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病害较为严重,且病害多发生于承台过渡段;通过建立高架桥下车辆-道路系统模型,研究路面差异沉降引起的行车附加荷载。结果表明:路面差异沉降加剧了行驶车辆的振动,引起的行车附加荷载循环作用于路面,其中错台型路面病害引起的附加荷载最大。(2)通过分析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的形成机理,得出路面差异沉降的成因主要包括:软土地基变形、承台过渡段的相对刚度、高架桥面和桥下路面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以及其它偶然因素。其中,承台与路基的刚度差异是引起承台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减轻路面差异沉降病害的关键是要使承台过渡段的刚度均匀渐变。(3)通过建立高架桥下路面沉降数值仿真分析模型,进行路面差异沉降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变形模量越大,路面差异沉降越小,在道路设计中,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增加地基刚度;承台埋深越大,路面差异沉降越小,在高架桥桩基设计中,宜使承台埋深大于3m;承台回填土与软土地基相对刚度越小,路面差异沉降越小,在设计施工中,应使回填土与软土地基刚度相匹配。基于正交试验进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承台过渡段的相对刚度及软土地基变形特性是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的关键性影响因素。(4)基于承台回填土的刚柔过渡原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路面差异沉降刚性加固技术及土工格室柔性加固技术的处治效果及适用条件,研究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刚性加固技术对于60 mm以内的路面差异沉降的处治效果较好,适用于高架桥下既有病害道路的修复改造;土工格室柔性加固技术能够使加固范围内的路面沉降差均匀地变化,并减小路面坡度的变化率,适用于新建道路的沉降预防和控制;基于土工格室柔性加固的优化设计,在承台深度范围内,柔性结构层宜采用倒梯形方式、均匀分散地布置3~5层,且顶层厚度不宜小于0.5m;在工程应用中,两种加固方法明显减小了承台过渡段的路面差异沉降,对减轻跳车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刘玉柱[5](2018)在《桥头跳车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文中提出立足于当前道路桥梁施工实践,对桥头跳车问题展开分析,旨在减少和预防因施工造成的桥面线形突变,从而降低对车辆运行安全和舒适性的影响,满足人们对于道路行车的要求。桥头跳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路基面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通过强化施工过程监管,提高地基压实度,应用新型材料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王峥[6](2017)在《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认为结合路桥工程实例,分析桥头跳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包括合理设计填料、重视软基处理、埋设加筋材料、采取排水措施等。实际应用表明,采取上述预防对策取得良好效果,预防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确保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姬玉平[7](2016)在《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急剧上升。但由于盲目追求数量、建设周期短,导致许多问题随之产生,桥头跳车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所谓桥头跳车,指的是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其台背路堤之间的不均匀沉降而发生错台或纵坡变化,导致车辆高速通过路桥衔接处时发生的跳跃现象。在当今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桥头跳车问题已然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入手,并深入研究了桥头跳车的跳车机理,得出了临界跳车竖曲线半径和临界跳车纵坡变坡率。分析讨论了不均匀沉降的表现形式、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综合考虑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因素,提出了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针对高速公路的不同结构层,提出了从地基防治、台背路堤防治以及过渡段路面防治三个角度来防治高速公路桥头跳车,例如:换填法、CFG桩法、高速液压夯实机技术、粉煤灰、搭板法以及预设反向纵坡法等系列防治措施,并分别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运用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台背填土的沉降规律,为采取合理的防治技术来防治桥头跳车奠定理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高速液压夯实机在台背路堤回填中的应用,通过软件模拟和现场试验,全面分析了高速液压夯实机的夯实效果。经过对比分析,突出了高速液压夯实机技术在防治桥头跳车应用中的优越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马晋峰[8](2016)在《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范围内高等级的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全国各地的高等级公路使用现状可以发现,桥头跳车现象及其普遍。桥头跳车问题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桥头跳车问题一方面对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也产生了显着影响,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因为跳车问题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桥头跳车问题对高等级公路的路面和桥梁产生的附加冲击荷载,将加速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损坏,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因此,分析桥头跳车的形成机理、研究桥头跳车的处治措施,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省道滨海公路改建项目为背景,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探讨。

张强[9](2016)在《农村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和预防》文中指出论述了农村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从桥梁台背地基处理、设计、桥梁填充材料、设置桥头搭板等方面,探讨了桥头跳车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农村公路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及耐久性。

王帅[10](2016)在《桥头跳车病害分析与预防》文中研究说明桥头跳车是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之一,桥头跳车病害直接降低了行车舒适度,威胁着行车安全,并导致桥梁结构安全与外观质量下降。分析桥头跳车病害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桥头跳车病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桥头跳车病害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二、桥头跳车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头跳车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桥头跳车病害模式调查研究
    2.1 引言
    2.2 桥头跳车危害
    2.3 桥头跳车模式
        2.3.1 路基整体滑移
        2.3.2 路基与桥台间形成台阶
        2.3.3 路面坑洼
        2.3.4 搭板断裂
        2.3.5 搭板与路堤形成纵向坡度差
        2.3.6 搭板末端产生差异沉降
    2.4 受力形式
        2.4.1 台阶式受力分析
        2.4.2 设置搭板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路段桥头跳车现场测试分析
    3.1 引言
    3.2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及跳车概况
        3.2.1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
        3.2.2 跳车病害现状
    3.3 元丰大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3.3.1 工程概况
        3.3.2 水文地质条件
        3.3.3 现场调研情况
        3.3.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3.4 S224省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3.4.1 工程概况
        3.4.2 水文地质条件
        3.4.3 现场监测情况
        3.4.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桥头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桩+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影响因素研究
        4.2.1 G312国道典型桥头段工程概况
        4.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4.2.3 模型合理性验证
        4.2.4 改变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4.2.5 改变布桩型式对对沉降的影响
        4.2.6 改变等载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4.2.7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4.2.8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排水板长度对沉降的影响
        4.2.9 改变超载排水预压填土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4.2.10 改变桥头段台阶型式对沉降的影响
        4.2.11 合理优化方案
    4.3 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方案研究
        4.3.1 青阳港典型桥头工程概况
        4.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4.3.3 方案合理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公路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路过渡段病害及防治
        1.2.2 过渡段桩土复合地基的应用
        1.2.3 过渡段评价标准
        1.2.4 公路路面车辆动力学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指标确定
    2.1 路桥过渡段错台高度
    2.2 车体加速度
    2.3 车辆动荷载系数
    2.4 前后轮竖向位移差
    2.5 车辆俯仰角
    2.6 小结
3 过渡段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工程背景
    3.2 有限元模型基础
        3.2.1 基本假定
        3.2.2 CFG桩加固机理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路基模型
        3.3.2 CFG桩复合地基模型
        3.3.3 整车模型
        3.3.4 桥梁模型
        3.3.5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3.4 模型验证
    3.5 小结
4 过渡段累积沉降及动力响应分析
    4.1 路基累积沉降分析方法
        4.1.1 半对数模型
        4.1.2 Monismith模型
        4.1.3 修正指数模型
    4.2 过渡段累积沉降参数分析
        4.2.1 桩径
        4.2.2 桩间距
        4.2.3 桩长
        4.2.4 桩身弹性模量
    4.3 过渡段动力响应分析
        4.3.1 桩径
        4.3.2 桩间距
        4.3.3 桩长
        4.3.4 桩身弹性模量
        4.3.5 过渡段长度
        4.3.6 行车速度
        4.3.7 车辆轴重
    4.4 过渡段纵向布桩方案优化
        4.4.1 变桩径方案优化
        4.4.2 变桩间距方案优化
    4.5 小结
5 路面不平整条件下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
    5.1 路面叠加激励模型
        5.1.1 随机激励
        5.1.2 离散激励
        5.1.3 路面叠加激励
    5.2 不同激励下的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
        5.2.1 A级路面叠加激励
        5.2.2 B级路面叠加激励
        5.2.3 C级路面叠加激励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土工格室加筋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桥头过渡段差异沉降成因分析
    2.1 差异沉降成因
        2.1.1 路基的压缩沉降
        2.1.2 地基的固结沉降
        2.1.3 环境因素
        2.1.4 设计和施工
    2.2 桥头过渡段路表沉降类型
        2.2.1 路表纵坡变化
        2.2.2 路表局部沉降
    2.3 桥头跳车机理
        2.3.1 设置桥头搭板
        2.3.2 未设置桥头搭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工格室处治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机理
    3.1 土工格室加筋理论
        3.1.1 侧向约束作用
        3.1.2 网兜作用
        3.1.3 柔性筏基作用
    3.2 地基模型理论
        3.2.1 Winkler地基模型
        3.2.2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3.3 土工格室处治差异沉降力学机理
        3.3.1 水平集中力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和位移-Mindlin解
        3.3.2 界面阻力作用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和位移分布
        3.3.3 土工格室对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强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用土
        4.1.2 高强土工格室
    4.2 高强土工格室加筋土试验方案
    4.3 试件的制备与试验
    4.4 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4.4.1 压实度对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4.2 加筋层数对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4.3 含水率对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4.4 加筋类别对加筋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强土工格室-粗粒土界面阻力特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案
    5.4 试验步骤
    5.5 土工格室-土拉拔力产生机理分析
    5.6 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5.6.1 填料压实度对界面阻力特性的影响
        5.6.2 土工格室埋入长度对界面阻力特性的影响
        5.6.3 法向压力对界面阻力特性的影响
    5.7 不同因素对土工格室-土界面阻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分析
        5.7.1 正交试验设计
        5.7.2 试验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强土工格室处治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应用技术
    6.1 依托工程概况
        6.1.1 地层岩性
        6.1.2 水文地质条件
        6.1.3 桥位稳定性
        6.1.4 土工格室加筋处治方案
    6.2 土工格室加筋桥头路基有限元建模
        6.2.1 模型的基本尺寸
        6.2.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6.2.3 分析步
        6.2.4 接触与约束
        6.2.5 荷载与网格划分
    6.3 土工格室加筋桥头路基变形特性有限元计算
        6.3.1 土工格室加筋路基处治差异沉降效果分析
        6.3.2 土工格室铺设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6.3.3 土工格室铺设层数对沉降的影响
        6.3.4 土工格室铺设长度对沉降的影响
        6.3.5 路基材料性能对沉降的影响
        6.3.6 处治方案对比
    6.4 土工格室铺设方式设计
        6.4.1 铺设间距计算
        6.4.2 铺设间距计算公式中的参数求解
    6.5 依托工程桥头过渡段路基土工格室铺设方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高架桥下路面病害调查及分析
    2.1 高架桥下路面病害调查
    2.2 高架桥下路面病害特征
    2.3 路面差异沉降病害引起的行车附加荷载
    2.4 路面差异沉降病害引起的桩侧负摩阻力
    2.5 本章小结
3 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机理分析
    3.1 高架桥下道路软土地基变形
    3.2 承台过渡段的相对刚度引起的路面差异沉降
    3.3 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永久变形
    3.4 引起路面差异沉降的其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高架桥下路面沉降数值仿真模型
    4.2 桩基承台埋深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4.3 承台过渡段回填土刚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4.4 软土地基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4.5 路面行车荷载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4.6 影响因素正交试验及敏感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防治技术
    5.1 承台过渡段的合理设置
    5.2 刚性加固技术特性及处治效果分析
    5.3 承台过渡段土工格室柔性加固技术
    5.4 土工格室柔性加固优化设计
    5.5 土工格室柔性加固工程应用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桥头跳车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影响因素
    1.1 地基沉降
    1.2 桥头路基的填料影响
    1.3 桥头渗水破坏带来的影响
2 预防桥头跳车的技术措施
    2.1 施工监管过程要求
    2.2 施工过程对地基的处理
    2.3 使用新型材料处理跳车
    2.4 桥头预压测试
3 结语

(6)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
    1.1 路桥过渡段填料压缩变形
    1.2 路桥过渡段软基处理不当
    1.3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原因
    1.4 路桥过渡段雨水侵蚀影响
2 桥头跳车的预防对策
    2.1 科学选择填料, 保证填料质量
    2.2 注重软土地基处理, 提高过渡段的地基施工质量
    2.3 埋设加筋材料, 提高施工技术效果
    2.4 采取排水措施, 防止雨水侵蚀过渡段
3 桥头跳车预防措施的效果
4 结语

(7)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1.2.2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及其机理分析
    2.1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危害
    2.2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
        2.2.1 地基强度的不同
        2.2.2 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
        2.2.3 施工质量方面
        2.2.4 设计方面
    2.3 路桥过渡段跳车机理分析
        2.3.1 设置桥头搭板的过渡段跳车机理分析
        2.3.2 未设桥头搭板路段跳车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分析及限值标准研究
    3.1 不均匀沉降的类型
        3.1.1 纵坡变化
        3.1.2 局部沉降
        3.1.3 过渡段横坡变化
    3.2 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分析
        3.2.1 地基沉降计算
        3.2.2 路基填土沉降计算
        3.2.3 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分析
    3.3 不均匀沉降限值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
    4.1 地基防治技术研究
        4.1.1 换填法
        4.1.2 排水固结法
        4.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4.2 路堤防治技术研究
        4.2.1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4.2.2 液压夯处治台背路堤
        4.2.3 回填材料研究
        4.2.4 土工格室处理台背路堤
    4.3 路面防治技术研究
        4.3.1 设置桥头搭板
        4.3.2 预设反向坡度
    4.4 不同处理技术下台背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4.4.1 建立ANSYS模型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液压夯实机在防治桥头跳车中的应用研究
    5.1 高速液压夯实机工作原理
        5.1.1 工作原理
        5.1.2 压实机理
    5.2 高速液压夯实机防治桥头跳车应用效果模型分析
        5.2.1 分析求解步骤
        5.2.2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5.2.3 建立ANSYS模型
        5.2.4 结果分析
    5.3 工程应用实例
        5.3.1 工程概况
        5.3.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5.3.3 高速液压夯实机补强台背施工技术方案
        5.3.4 效果分析
    5.4 防治技术方案比选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技术效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简介
2 桥头跳车概念
3 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
4 桥头跳车的危害
5 桥头跳车的预防措施
6 结论

(9)农村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桥头跳车的原因
    1.1 台身刚度及台背填料的影响
    1.2 地基土质不良和桥头路基地基处理不彻底
    1.3 受施工等因素方面的影响
    1.4 刚柔突变的影响
    1.5 施工期间管理不善
    1.6 渗水导致桥头路基软化
2 桥头跳车的预防措施
    2.1 对桥梁台背地基的处理
    2.2 从设计开始进行提前预防
    2.3 桥梁填充材料的严格选用把关
    2.4 设置桥头搭板
    2.5 加厚埋设搭板
    2.6 设计施工中设置过渡路面
    2.7 进行注浆处理
3 结语

(10)桥头跳车病害分析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桥头跳车病害的产生原因分析
    1. 1设计不合理
    1. 2地基处理不彻底
    1. 3压实度不足
    1. 4填筑材料不合理
2桥头跳车病害预防措施
    2. 1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
    2. 2提升桥头路堤压实度
    2. 3严格控制路堤填筑材料质量
    2. 4设置桥头搭板
    2. 5优化桥头排水系统
3总结

四、桥头跳车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D]. 滕海峰. 扬州大学, 2020(04)
  • [2]公路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D]. 闫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土工格室加筋处治方法研究[D]. 王世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高架桥下路面差异沉降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D]. 胡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桥头跳车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 刘玉柱. 交通世界, 2018(Z2)
  • [6]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王峥. 交通世界, 2017(09)
  • [7]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D]. 姬玉平.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8]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J]. 马晋峰.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9)
  • [9]农村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和预防[J]. 张强. 山西建筑, 2016(16)
  • [10]桥头跳车病害分析与预防[J]. 王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04)

标签:;  ;  ;  ;  ;  

跳桥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