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宇/关锦鹏专访

蓝宇/关锦鹏专访

一、蓝宇/关锦鹏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纪新,黄恋[1](2021)在《中泰同性爱情题材电影艺术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蓝宇》(中)和《爱不到还是不能爱》(■)(泰)都是同性爱情题材影片。由于中泰两国社会文化语境与同性爱情认知的差异,导致两部影片的审美特征截然不同。《爱不到还是不能爱》讲述的是一个阳光之下的纯净、唯美的爱情故事,《蓝宇》所呈现的地下恋情则充满奇观色彩并带有畸形倾向。两部影片的主人公或趋向完美或带有明显缺陷,人物性格有着很大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中泰影片的深度剖析,探寻中泰同性爱情题材电影的不同审美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关锦鹏,庄君,关灿,何姣[2](2021)在《“念你如昔”:从私人记忆到公共历史——关锦鹏访谈》文中指出时间:2019年4月26日下午地点:沈阳万丽酒店庄君(以下简称庄):关导您好,感谢您接受今天的采访,完成了十二年前与您的采访约定。今天我们从您的创作历程开始,一直谈到您的新片。关锦鹏(以下简称关):好的。那大概是在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我们见过一次面,后来没有完成采访。一、从一个"女人"到"八个女人":并非刻意成为女性电影导演庄:您的剧情片从《女人心》到2018年完成《八个女人一台戏》,有11部。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会看到一些转变,您自己觉得分为哪几个明显的阶段?

孟亮亮[3](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指出

李岩[4](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谢佩汝[5](2020)在《华语女明星导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百年长河中,女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力量。从民国时期十里洋场风情万种的女明星,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代表人民的女演员,从国家体制内的女导演,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百花齐放的女明星导演,女性一直以昂扬独立的姿态拼搏奋斗在电影产业中。随着经济改革、制度优化,以及多元文化涌入、电影行业重构,女明星的独特身份、女导演的女性意识,在中国电影不断发展中呈现出每一时代特有的意义。2000年之后,女明星导演个人风格表达越发清晰,将两者身份合二为一,通过自我演绎将个人意识融入作品中,达成主体客体的一致。本文以劳拉·穆尔维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对女明星导演的风格特征进行梳理,对其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及所呈现出的叙事特征进行研究,针对当下影响女明星导演成功的因素进行讨论。本文结论是:不同时期的女明星导演创作风格受到时代的影响,大部分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者论倾向;标签化的形象建构与个性化的角色演绎,形成了女明星导演作品的特征;女明星导演凭借尚佳的市场号召力得以占有资源优势,但仍然有作品同质化的现状,票房也逐渐走低,成为女明星导演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女性电影人从明星身份向导演身份转化,实质是女明星在电影创作中地位的转变。当下,中国电影实践与理论结合愈加紧密,电影人的身份壁垒也被不断打破甚至逐渐消解,在这种社会文化艺术环境中,研究女明星导演,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张雪蛟[6](2019)在《酷儿微电影《塔》创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酷儿理论及相关文化是近年来西方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酷儿电影作为酷儿理论的最直接的实践产物,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关于酷儿电影的探索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不断突破主流文化禁忌,以自信不羁的酷儿姿态表达异质多元的主张。内地的电影直恪守着传统异性恋的秩序,酷儿电影一直游走在各类电影的叙事之外。2018年的台湾金马奖受到颇多关注的影片《谁先爱上他的》获得最佳剧情长片,酷儿题材的电影登堂入室,进入主流文化的视线中,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边界正在被打破。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婚育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婚育观念,突出延续后代的重要性。《塔》尝试在将酷儿理论和中国传统婚育家庭观念相结合的背景下,展示更多对于“自我认同”的实验性探索,强调多样性解读。以微电影形式展现人物性别角色的转变。选择若干意象符号隐晦地表露人物内心对自我认知的状态从暖昧不明、不可言说的复杂和挣扎到自我意识的明确和坚定。以意象符号为线索贯穿故事的时间线,让自我意识流淌在人物内心之中。创作报告聚焦于一个处于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和道德抑制下的男同性恋家庭生活,试图用艺术化的影像呈现男主人公“李春羊”这一性少数个体独特的生活状态,表达男主人公如何重新获取自我认同和解放。在中国目前较为开放和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性少数人群的能见度依然极低,而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公开和遭受歧视有直接联系。本片以承担传统社会文化规定责任的李春羊为代表,研究面对家庭内部的压力和排斥时所遭受情感的抑制和逃避。从而探讨普通酷儿在社会文化和性别关系中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求引发观影者更加深刻的思考,探索和延伸固有思维边界,拓展和丰富在中国家庭观念下性少数人群的自由度和生活空间。

李鉴鹏[7](2019)在《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外电影表演文化交流历经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建国后的“保守中裹挟激进”、“改革开放”后“狂热到理性”、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多元中重构”的四大阶段。我国的电影从业人员也历经的了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的心态嬗变。中国电影表演理论随着三十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的引入,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外国的表演理论一度成为中国电影表演理论的参照圭臬,随后一边倒的局面被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所取代。中国电影表演为了保持其固有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必须形成符合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基因,再升华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高度。本文采撷了中国电影表演发展历史中的重要表演文本,以纵向的历史脉络进行东西方电影表演文化剖析和解读,分析了我国当今电影表演文化生态格局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强调了中国电影表演学习西方电影表演的重要价值。此外,电影表演作为代表民族精神活动的美学成果,本文从中国电影表演当中审视中国近代文化生态的流变与人文构建。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影表演文化的“西俗化”的成因和演变过程,这一时期的电影表演文化的交融和学习,符合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大量的中国电影表演直接模仿和参鉴好莱坞的表演模式,来自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由于郑君里等人的引入,开始渐渐成为指导演员表演的理论依据,中国电影表演为丰富其内在的美学内涵,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建国后“十七年”期间,对苏联电影模式的效仿后,电影表演文化的规范化和学术化开始加强。我国电影表演在保守中前进,然而到了“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美学陷入了停滞期。中外电影的表演文化交流中断。第四章重点书写了“改革开放”后,外国电影表演的全面渗透和对大众文化的世俗洗礼。在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大量外国电影表演诸如好莱坞“四大天王”、高仓健等,对中国电影表演文化进行启蒙和表演文化观念的更新,“研修班”、“暑期班”、“大师班”等表演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电影表演打开了新的人文生态的交流管道。在不断地吸纳来自外国的电影表演、电影表演理论过程中,中国的电影人开始的狂热趋于理性,构建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符合国民欣赏水平的表演范式。第五章重点研究了“新世纪”后,中国电影表演文化的文化归宿。中国电影表演在与外国电影表演在竞合、交织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文化图景,并在未来与世界接轨,展开更为深入的对话。在多元表演文化的入侵下,部分中国电影表演陷入了盲目地模仿西方电影表演怪圈,陷入了文化失衡和无根性。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电影表演美学格式,是二次人类文明启蒙时代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的未来去向。

周婧[8](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杨天豪[9](2017)在《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影产生不久就与小说结下了姻亲,小说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等为电影艺术的再创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所以,对小说改编的研究成为研究电影艺术的重要部分。就本文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而言,我国新时期以来小说的电影改编,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它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成功的方面,而对其中存在的叙事困境进行较系统、全面、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还相对很少。但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界对小说的改编,还程度不同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客观现象。本文考虑的是,对改编中存在叙事问题做系统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准确、合理及富有创意的改编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兴盛。只有找出问题并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寻求提升电影品质的良好途径,使电影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叙事困境”出发研究电影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拓展电影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推动电影学研究的深广发展。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依靠不同媒介完成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既需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人物必须要在故事中表现;而电影虽然种类繁多,但也离不开叙事,人物命运、情节变化、矛盾冲突等等也必然要在叙事中得到体现。可见叙事是二者所共同倚重的,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会运用叙事学理论作必要的分析;同时,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是由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换,因而借鉴互文性理论的成果对本文而言也大有裨益。当然,本文的具体研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理论,如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以期能从不同理论维度进行多向路的探讨。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小说改编电影叙事问题的研究,宏观上从内容、形式、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三个板块展开,具体从主题、人物、故事、叙事策略、细节设置、情节衔接等方面切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内容探讨涉及主题、人物和故事。主题是电影的灵魂,远离价值主题的电影作再好的宣传也无法守住其灵魂,品质、格调低下的电影也难以表达电影艺术应有的精神。主题格调的降低不会产生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常会显得表演虚假、性格模糊,形象塑造偏离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导演于是利用人们对畸形的好奇和对女性的“他者”欲望吸引票房。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益驱使电影改编过分看重票房,进而催生出媚俗的故事,媚俗的改编常表现出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性的过度遐想与热情,并以赏玩姿态窥视男性和女性的痛苦与反抗。在形式方面,本文的研究既从原着与电影的叙事策略比较入手展开,也从改编完成后的电影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前者说,小说有长于抽象思维(语言文字的非具象性所致)的优势(如小说中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而电影在这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差异在人物的塑造上也非常明显,小说中人物抽象的想象在电影中只能幻化为具体的影像(这无疑降低了一种抽象的审美韵味)。就后者看,主要问题表现在细节安排、情节衔接和节奏变化等方面的不足或失误,这使哪些原本思想和立意可能都很不错的电影,在整体上也不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对上述问题的成因,本文以为,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语言差异、生产之别、接受差别、市场诱因、经济制约等是几种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点,本文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措施。

陈婉婷[10](2016)在《半世风华:台北金马影展之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影的崛起与发展,电影影展也开始受到来自大众的广泛关注。电影影展又称为电影节,意思是“一场电影的庆典或嘉年华”。电影影展不仅被看作是一场会议,一场竞赛,其富有更多价值,在全球电影工业、电影交易和电影机构中形成了一个重要节点。电影影展是发展电影知识和电影实践至关重要的核心,电影影展和创造电影影展的人决定了大众将看什么电影,也决定了哪些电影会受到重视,还会影响我们如何解读电影作品。因此,电影影展与电影作品之间存在着简单而又复杂的关系,这表示电影影展本身即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对于中国影迷来说,除了“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戛纳和柏林世界三大影展以外,最受关注的便是创立于台湾的“台北金马影展”。“台北金马影展”是台湾地区乃至华语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电影盛宴。这个沿袭了“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模式而又不限于竞赛环节的电影影展已从最早单一的“金马奖”发展成为拥有“金马国际影展”、“金马创投会议”和“金马电影学院”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发展的电影影展。而其中作为华语地区最资深的电影竞赛奖,“金马奖”从1962年建立之初被赋予为勿忘在莒意义的“寿礼”,历经五十二载,今时今日已蜕变成为华语电影竞赛中最权威的电影奖项。然而,这其中的初生与卓立,转变与承接已不仅仅勾勒出一部台湾电影史或者华语电影史,甚至是一部社会文化史。当然,除了“金马奖”颁奖典礼外,“金马国际影展”的观摩也已成为台湾影迷一年一度的朝圣盛事。对于金马五十几年的回顾,自然不能遗漏这个台湾电影文化重要的摇篮。选择“台北金马影展”作为研究对象,有其重要的文化借鉴意义。现下的中国电影研究大多都花在作者电影以及电影产业上,电影影展的发展却常常受到忽视。如今,国内外对于电影影展的学术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国内研究相当匮乏。而关于“金马奖”和“金马影展”的研究也仅是凤毛麟角,除了台湾本土以外,大陆并没有关于“金马奖”和“金马影展”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台北金马影展”的历史沿革、金马影展与华语电影的关系、金马影展的文化内涵、金马影展精神文化的延续等多个方面为论点,旨在对“台北金马影展”进行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论述与探析。而本文在探析“台北金马影展”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对“台北金马影展”的运作模式、评价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外、香港和大陆影展的对比找到“台北金马影展”的独特性。当然,本文还将对金马影展的衍生业务进行研究,如金马创投会议、金马电影学院等,为国内的“台北金马影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二、蓝宇/关锦鹏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宇/关锦鹏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泰同性爱情题材电影艺术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阳光之爱与地下恋情
二、唯美之情与奇观之欲
三、完美人格与缺陷性情
四、结语

(2)“念你如昔”:从私人记忆到公共历史——关锦鹏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一个“女人”到“八个女人”:并非刻意成为女性电影导演
二、穿过时间听到回响:电影创作与艺术合作
三、经由个体记忆到公共空间表达:展开新的创作心境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5)华语女明星导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女明星导演发展嬗变
    第一节 早期女明星导演性别意识的萌芽
    第二节 中期女明星导演对女性主义电影的推进
    第三节 新时期女明星导演参与新女性的重塑
第二章 性别认同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一节 职业女性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传统女性的形象演变
    第三节 市井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 性别差异彰显独特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女明星导演的自传式叙事类型
    第二节 女明星导演的“去他化”叙事视角
    第三节 女明星导演的性别意识叙事转变
第四章 女明星导演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明星光环助力组建精英团队
    第二节 明星效应提升作品关注度
    第三节 当前女明星导演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6)酷儿微电影《塔》创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创作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创作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现状
第一章 《塔》创作概述
    第一节 作品主题
    第二节 剧情介绍
        一、人物介绍
        二、故事梗概
    第三节 故事叙事策略
第二章 创作实践
    第一节 导演构想
        一、拍摄目的、意义
        二、底层叙事
    第二节 电影语言的运用
        一、隐喻的力量
        二、艺术诉求
    第三节 创新解析
第三章 创作中的问题与启示
    一、启示
    二、不足
    三、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方法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西学东渐(1907-1949)
    第一节 探索与修正(1907-1931)
        一.嫁接与混居
        二.文化的位置差
        三.银幕中的“他者”
    第二节 表演的民族志(1931-1949)
        一.女性史诗的书写
        二.表演的融合
    结语
第三章 保守中裹挟激进(1949-1966)
    第一节 “斯氏”的布控
        一.苏联模式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三.演员的转轨
        四.消弭的美学
    第二节 民间的置换
        一.友邦助力
        二.意识形态谈
    结语
第四章 狂热到理性(1979-2000)
    第一节 共生的“纪实表演”(1979-1984)
        一.表演的“伪多元”
        二.表演的“去戏剧化”
    第二节 “交织化”表演(1985-1990)
        一.“雅努斯时代”
        二.“中转站”香港
        三.正统的夯实
        四.华裔之殇
    第三节 表演的现代性(1990-2002)
        一.放逐的表演情绪
        二.服道化与身份
        三.歌舞叙事
    结语
第五章 多元中重构(2000—2017)
    第一节 权利符号(2000-2013)
        一.男性身体
        二.历史的符指
    第二节 个体符号(2013-2017)
        一.偶像的幻像
        二.边缘与欲望
        三.人设的加魅
        四.表演赋魅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学术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网站参考
作者简历
研究成果
致谢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改编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与视野
    三、新时期电影改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四、论文写作思路
第一章 底本品格与主题转移
    第一节 原着低迷与改编曲解
    第二节 “灰色”青睐与删节反思
第二章 人物呈现与逻辑悖论
    第一节 “他者”置换与性格突变
    第二节 《高兴》式表演的艺术症候
第三章 故事噱头与创新瓶颈
    第一节 暴力和性的镜头呈现
    第二节 “菊豆”们的心理裂变
    第三节 题材重复与角色固化
第四章 叙事策略的审美弱化
    第一节 修辞韵味的影像流转
    第二节 人物刻画的影像弱势
    第三节 抽象表达技巧的影像钝化
第五章 叙事漏洞的形式拷问
    第一节 细节的“螺钉效应”
    第二节 情节衔接的困惑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失衡
第六章 改编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第一节 异质联姻的市场化产物
    第二节 对症下药的影像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名录(部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半世风华:台北金马影展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和意义
        一、研究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影展与电影节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金马奖与金马影展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台湾电影史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金马影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金马影展之初生与卓立
        一、光复初期的台湾电影
        二、金马奖的设立
    第二节 金马影展之体制转与承
        一、金马奖的改革与转变
        二、金马国际影展的开办
第三章 金马影展与华语电影
    第一节 金马影展与台湾电影
        一、台湾新电影的崛起
        二、金马影展与新电影的关系
    第二节 两岸三地电影新格局
        一、两岸三地电影大融合
        二、金马奖之华语电影共主之位
第四章 金马影展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金马影展的文化主张
        一、金马影展的运作机制
        二、金马影展的评价理念
    第二节 金马影展的独特性
        一、与国外影展的对比
        二、与香港大陆影展的对比
第五章 金马影展精神文化的延续
    第一节 金马创投会议
        一、金马创投会议的建立
        二、金马创投会议与电影产业的联系
    第二节 金马电影学院
        一、金马电影学院的建立
        二、金马电影学院与金马精神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蓝宇/关锦鹏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泰同性爱情题材电影艺术的个案分析[J]. 刘纪新,黄恋. 邢台学院学报, 2021(04)
  • [2]“念你如昔”:从私人记忆到公共历史——关锦鹏访谈[J]. 关锦鹏,庄君,关灿,何姣. 当代电影, 2021(05)
  • [3]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5]华语女明星导演研究[D]. 谢佩汝.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酷儿微电影《塔》创作报告[D]. 张雪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D]. 李鉴鹏.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D]. 杨天豪. 兰州大学, 2017(12)
  • [10]半世风华:台北金马影展之文化研究[D]. 陈婉婷. 西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蓝宇/关锦鹏专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