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有一半是商人——专访张显良先生

文人有一半是商人——专访张显良先生

一、文人的一半是商人——张贤亮先生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周慢慢[1](2021)在《新时期以来宁夏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汪大贺[2](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研究指明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刘庆军[3](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认为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姜晓梅[4](2020)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文中认为本文着力探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习惯把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先锋写作当作80年代特殊时代语境与文学前提应运下的产物。它面对的是80年代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共同理想,承继的是自意识流小说、寻根派、现代派等的艺术探索。它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使它不自觉地打上了西方、外来的烙印。而当先锋作家们慢慢退去形式实验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向传统回归之后,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江南作家身份以及他们精神深处所潜藏的江南文化基因从早期形式实验、学习西方的热忱的压抑中浮现出来。在江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催化、引导下,通过感觉这一中间桥梁,驱动着苏童、叶兆言、格非由早期不断向着临界感觉逼近的形式实验向着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韵味的传统的回归。不仅如此,苏童、叶兆言、格非还在江南文化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推动下,自身的南方意识更加自觉,文学写作中的南方元素的运用也愈发自觉且富有创造性。这些江南文化元素混合着中国古典诗学经验的创造性生发,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既不同于以往诗意江南,又不同于现代破败江南的新江南形象在意欲重建江南新的地方志的苏童、叶兆言、格非笔下展露无遗。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透过对感觉的极端重视,不仅使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能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情境下迅速感应、学习西方,而且也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文学情感、写作策略、美学追求等,使他们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新求异,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技巧的同时又能对江南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审美的能动性创造,由此实现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双向建构。本文试图把握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文学新传统的再造以及建构的新江南形象中细致展现他们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以此进一步丰富、完善先锋文学研究的新面向。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的形成及自然、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着重展示江南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力图从大江南到小江南,从饭稻羹鱼到商品经济,从好勇尚武到崇文重教等的变化过程中把握一个动态发展的江南。第一章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及其精神特质。这一章主要从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即从吴越文化到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本土诗性文化特色的形成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江南文化如何逐渐形成区别于注重道德伦理的北方中原文化所不同的诗性与审美特质。第二节主要介绍文学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的追求。着重介绍在诗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动荡的生存环境所孕育出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诗性智慧如何催生了文学审美自觉使得文学朝着日趋唯美化风格迈进。第三节主要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着重介绍江南文化中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这种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念、繁荣富庶的商品经济、士人及文化世家的推崇等方面把握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对注重感官享受的内容、精致的形式、唯美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眷恋与逃离: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影响。这一章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情感心理、文学主题、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试图从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守望人性等角度把握江南文化深层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这些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取向、文学趣味、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有韵味的文学探索: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探索的角度,考察苏童、格非、叶兆言在江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下,快速感应西方文化思潮,怀着一种对江南文化颇为复杂的依恋与反叛之情所做出的具有异质性、先锋性的文学探索。着重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注重感官享受的特质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形式实验的影响。第一节向着感觉进发的形式实验。这一节主要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打破叙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叙事变革为感觉在文本中的畅通无阻提供保障,同时又通过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革使打通的感觉世界能够无限逼近临界感觉。第二节变异的感觉:轻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这一节主要是介绍扭曲变形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从感觉世界的裂隙中迸发出来,成为他们显示对生存世界的独特体验、宣泄过剩的话语表达欲望时的情感偏爱。第三节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这一节主要介绍在激越的形式实验与怪异的情感宣泄之后,文学传统,尤其是江南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感官享受、生存体验等方面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如何使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创作由早期浓烈的西方影响印记,回归到充满江南诗意的抒情性和古典性。第四章文学新传统的再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这一章主要从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写作策略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在建构江南地方志的欲念的感召下,以自身的成长经验为背景,以早期的文学探索为基础,重建文学新传统的努力。苏童以先锋手法集大成的《河岸》展示了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格非则继续沉潜哲学沉思,以他的神秘主义诗学建构着他的精神世界;而叶兆言则在对传统的叛逆中展现着他对未来的希冀。第五章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这一章主要是从苏童、格非、叶兆言建构的新江南想象入手,展现他们在江南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对文学新传统的探求,在传统的诗意唯美之外建构起的充满腐败堕落又暗含无限可能的新江南形象。尽管苏童、叶兆言、格非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学经验所进行的探求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然而,他们通过自身的写作却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他们先锋写作的重要意义。

黄金[5](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孟祥梓[6](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横空出世,成为我国当代文坛的新生力量。他们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社会的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剖析城市社会的病症、表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其中,邱华栋及其都市小说创作在“新生代”作家群体中可谓独树一帜。邱华栋以城市社会为观照的中心,着力表现转型时期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变化,其创作数量颇丰的都市小说,在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其以城市社会生活为背景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中国都市小说,是中国急遽都市化的现实与文化逻辑影响下的产物,是典型的中国故事。论文由绪论、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表现研究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叙事主题研究综述及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考察等内容。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叙事主题研究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针对邱华栋都市小说所表达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欲望主题、异化主题及两性关系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表达的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惑进行了讨论。现代都市人在体验现代都市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焦虑、孤独等情绪,这是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带给人的真实感受。第二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进行了讨论。在全面化的市场经济与消费理念、生产模式、社会规约等影响下,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逐渐丧失,产生异化。异化使人与都市社会、市民个体之间产生了隔阂,使个体主体自我人格的完整性产生断裂,面对此种境遇,有人默默接受,安然处之,有人则做出了决绝的抗争。第三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主题进行了讨论。邱华栋善于表现都市人丰富的欲望:爱欲、金钱欲、物欲、被接纳和被尊重的欲望以及成名欲。在邱华栋看来,都市民众的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在“虚假欲望”的引诱下,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变成被欲望捕获的“单向度的人”。邱华栋展示的都市欲望场景,不仅表现人们在追逐和满足欲望过程中的疲惫困顿,同时也展现欲望获致后的虚空与无聊。邱华栋在展示欲望的同时也对都市欲望进行批判,此举有着人性救赎的意义。第四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即情感主题进行了讨论。在“转型”时期和信息化时代,都市人在被欲望支配的情感游戏中迷失,真爱变得稀缺、遁形。与此同时,性别叙事在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中也表现得格外突出。最后是结语部分,概括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所具有的鲜明特征:纪实性、批判性、哲理性、矛盾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小说叙事主题所呈现的多种样态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特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都市社会的精神现象学实质,其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将逐渐显现出来。

王朱杰[7](2020)在《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取劳动伦理作为进入乡土文学论述的关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境之中,劳动这一语词有其独特的历史意味。它既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成为执行阶级分层、推进革命在“暴力斗争”中前行的强劲的叙事动力,也在革命现代性实践全面铺开时升华为一个过于负重的哲学语词。而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这样一种劳动伦理在充满乐观精神的解放叙事中仍然担纲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角色,使文学迁延为中规中矩的意识形态的演绎。即使在“共名”基本模糊的90年代,对于在乡土中浸润良久的作家来说,革命年代的劳动经历仍是组成其心理记忆的重要内容,厚积的劳动经验转化为他们最可宝贵的创作资源,为当时成为潮流的历史重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和饱满的情感蕴涵,甚至构成了他们观察、把握、认知时代现实的潜在思维角度。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析。第一章主要围绕延安文学,从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劳动伦理对传统的借用和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延安文学所描述的劳动伦理中,针对土地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更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衍生出安土重迁、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等乡土性道德意义。所以,即便在一种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仍能看到乡土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结构所发挥的某种限制、支撑作用。但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所欲建构的劳动伦理,仍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在建构过程中,叙述者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抬升劳动的地位,使其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性的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政治德性,为建国后整体性、统制性政治经济结构下乌托邦劳动伦理的提出做了一种思想或者说逻辑上的准备。政治性劳动伦理在进入民间文化的意义场域时,往往通过对传统的借用,获得自身传播的合法性,同时,其本身质的规定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损耗,在落地之时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转换,在理解的同时被消解,最终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在劳动主体上,此时延安文学建构的是一种乡土性伦理主体,即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本分的“庄稼人”,在这个“庄稼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像后来“十七年文学”塑造的劳动新人身上那种物质与意识、肉体与精神的现代二元对立,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而是二者混融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灰色状态。第二章重点论述“十七年文学”对劳动乌托邦的建构。在这一时段,劳动伦理中政治德性的一面,即公共性的、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利己性的、世俗的、物质化的乡土德性,直至定于一尊。劳动乌托邦伦理在建构和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合法性,借助了科学、性别解放、国家计划等现代性知识话语。“劳动光荣”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重要意义维度。“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是由传统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本分”转换为国家政治所推崇的“劳动光荣”——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道德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劳动改造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另一维度,它的目的在于改造、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主体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遵循劳动乌托邦的伦理逻辑,“十七年文学”建构出一种无私的、完全“生产性”的阶级主体——劳动新人。对劳动新人的塑造和想象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在现代性焦虑支配下的“赶超心态”的反映,也出于应对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现实考量。第三章着眼于1980年代这一时段,以崩解和延续为关键词,剖析出解冻时期劳动伦理的拐点心态,一方面对革命年代的劳动乌托邦表现出修复、乃至重构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劳动光荣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这一意义系统,而显现出传统乡土固有伦理的精神底色。“劳动改造”这样一种以人本身为对象的革命现代性实践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非但没有得到扬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归来者”的叙述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新理解,由一种较为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扩展为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象征性语词。与“十七年文学”的乌托邦劳动不同,指向日常的、此岸的、以满足世俗欲求为旨归的“劳动致富”成为劳动伦理新的合法性依据。相应地,与“十七年文学”对土地动的推崇相反,在改革文学中,劳动的等级次序被反转,受到推崇的是脱离土地的商业劳动。与传统的小农生产相比,这种劳动形式能快速累积财富,显着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契合人们关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种种物质想象。另外,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对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被首先等同于市场化,市场语境中的商业劳动,一方面,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达致国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被认为会生成一种全新的现代性人格,达到民强——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但这种有关劳动和精神关联的话语,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消费逻辑的推进,二者的破裂再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改造世界、劳动光荣、解放生产力、共同富裕、现代化等等劳动的精神性后缀渐次弱化、凋落,而经济的面向日益凸显,蠕动在底层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现代化尺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层,始终没有跃进社会的中心,其身上也并没有生发一种与现代化劳动方式相伴随的、与传统人格从根本上相区别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相反,在一种实利主义时代氛围的裹挟下,被重新召回的人性原欲日益凸显其陈旧的、本我的底色,并渐渐显现出狰狞的一面,乃至搅动了历史文化传统中沉滓的泛起,这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现代化乐观想象的最初的幻灭。80年代中期以后,寻根文学出场,先民们的生存样式或者劳动方式成为寻根文学文化分析的重要表征,其所内涵的伦理精神成为文化之根的重要隐喻。第四章横跨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重点围绕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从历史祛蔽、自为的劳动主体、揉入现实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在这类有着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文本中,曾由“十七年文学”所形塑的劳动乌托邦得以全面重述甚至是被颠覆。书写者从自我的体己经验和在场的乡土故事出发,将被意识形态固化的历史叙述重新历史化,从劳动乌托邦的反现代性和乡土时间的空间化两个角度着手,将大写的、符号的、单向度的历史还原为小写的、具象的、纷芜的人性心相,将劳动乌托邦下的政治狂欢还原为一场场掺杂着或卑劣或崇高人性的生存折腾,呈现其迷狂、怪诞而又不乏激越的复杂面貌。与历史的重述相比,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捕捉到了劳动伦理在现实乡土中所发生的变异: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际改革叙事中得以张扬的劳动致富、致强的现代性想象被置换为商业化浪潮里的物欲竞逐,权力寻租和市场逻辑互为渗透又互为犄角,劳动在实现祛魅的同时,几乎褪尽了所有的政治抑或文化神性,对物质欲望永无止境、花样翻新的餍足成为其唯一的动力和效能尺度。在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中,劳动的肉体消耗本质得以刷新,劳动成为身体的劳动,身体也成为劳动的身体,劳动与身体互为抵抗又互为确证,在一种互文的意义上,历史风云中的乡土疼痛得以清晰传递,乡村因此由此前受难的客体跃居为受难主体。

李梦云[8](2019)在《“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文中指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外学术期刊是海外文学批评的重要载体。异域视角下的文学批评研究,是我们研究海外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途径和参照系。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本方法,重点考察二十世纪后半期北美最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刊物《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系统展现了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学者以《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为学术平台进行的译介和批评活动,以及西方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同理解及不同阐释视角,进而揭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现代中西文学交流史上的意义。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分别对世界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作为“被遗忘的文学史”的现代文学与文化英文期刊的研究以及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详述已有成果。第二章为刊物基本情况介绍。梳理刊物创办的历史,详细介绍编委背景、刊物的栏目设置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为刊物文本主题分析。根据期刊批评文章的主题,将文本分为政治与美学、女性主义、城乡与两岸、视觉中国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为刊物的传播与接受。通过场域理论来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期刊在海外的传播情况,从研究情况、翻译情况、中国学者对海外研究的论争来发掘《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并从中西文论比较与对话的角度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理论资源,进而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的角度点明本研究的意义。

吉俊虎[9](2019)在《刘恒影视文学研究》文中提出百余年来的电影史实说明,文学是“电影的素材基地”,中国电影一直与文学保持着亲密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影坛出现一次艺术高峰,电影导演“第五代”崛起,确立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为电影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批作品中,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恒的身影。之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时期的第二个高峰,如在“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从现实真实状态中发掘人的生存状态,用更贴近生活的笔法呈现现实的作品,其中也有刘恒的身影。不论从投身影视创作的时长、创作作品的数量,还是从其艺术成就、商业口碑等角度看,刘恒都堪为一典型代表。他的创作实践及作品值得深入研究。文乃言之载体,言为心声,刘恒的内在品格和创作理念是支撑他影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他性格谦和温厚,人生阅历丰富,文学修养厚重,又能坚守社会使命感进行创作,将文字融汇进生命,不断在剧本创作中表达深刻的思考。首先,他认为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一样的性质,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其次,他能正确理解影视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影视文学仅是要素之一,所以应在这一环节中追寻意义。第三,刘恒对投拍后适当改动剧本表示理解,但出于对作品的责任感,不会放任他人修改,而是在“妥协”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另外,他对改编、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等问题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刘恒是在内、外因合力作用下走上影视文学创作之路的,文革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给中国文学和电影创作带来了又一个“蜜月期”是外因;刘恒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作为新写实小说创作主将,在故事的构思、主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及语言的驾驭方面的优势是内因。刘恒影视实践早期,主要是对自创小说的改编,之后,他将改编的笔端转移到对他人小说的改编上,扩大了改编对象的选择范围,在影视文学质量与数量方面有了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改编理念与创作原则,进而进入了直接创作影视文学阶段。角色意识确立,创作日趋成熟。刘恒影视文学的主题内涵丰富,主要有:直面“食”“色”本性;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命运结局等呈现的宿命观;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身上,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对战争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阐释,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而人性是柔软的温情寓所,战争最终以它的残酷打败温情、泯灭人性了吗?刘恒在作品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云水谣》《集结号》等集中体现了新主旋律的特点。他的创作始终跟随时代,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文学细腻地感受关照着人的改变,描述出在外在环境的冲击下,信仰、勇气、毅力、真诚、美好等珍贵品格的价值所在。刘恒把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放在首位。他的作品总的主旨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揭示生存的本相,以此探寻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一探讨自然离不开“人与生活”的纠葛故事。总体来看,刘恒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和挣扎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男性、各色次要人物、及人物群像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况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关于英雄人物的定位,刘恒向来坚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更接地气,能够真实地触动大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刘恒影视文学情节结构丰富多样,多见的是戏剧式情节,这是对我国叙事传统与民族性的坚持。此类情节采用渐入式的开端,在镜头缓缓的移动中,拉开故事的序幕,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也不急于揭示,而是在对话中逐渐清晰起来,让观众随着眼前生活图卷的展开,渐渐走入剧中人物的情境中。矛盾冲突与结构方面,多样而复杂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多重人物关系相互连结,使剧情朝着看似合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方向发展刘恒的影视文学“不甘平凡”,情节的安排在震慑人的情感传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刘恒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影视化,台词口语化与方言使用是最突出的变化,他刻意通过“蒙太奇思维”手法,将电影化的想象意识投射到文字中,特别是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将主客观、幻觉与现实进行交叉表现,将人物的意识通过潜意识里思绪的无序切换,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转换成视觉呈现。刘恒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控制节奏,在情感发展大趋势的牵引下使局势有张有弛,调控着剧情的节奏。在表达人物内心时,常以“通感”的艺术手段来使抽象的情感外化。刘恒试图借鉴“色彩视像化”手段,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营造,选择合适的意象,调节自身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借象征内涵丰富情节意蕴。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着力最多的人物塑造方面,他的影视文学常常从平民视角展开叙事,关注小人物、“多余”人,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多面向呈现,描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精神方面的困境。使刘恒的影视作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层次。其次,他的影视作品以零度视角审视故事情节,隐没宏大的时代背景等体现出新写实主义的风格,第三,为调适审美大众化需求,刘恒影视作品内容方面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乡音的使用、简单有力的对话个性化对白凸显人物,另外在戏剧性叙事、平民色彩方面都聚力于大众化传达。总之,刘恒对电影市场的认知与众不同,他从不把自己拘囿于作家“套子”,总是灵敏地审度时势,市场潮流的需要、大众审美的趋向,都在刘恒创作的考虑因素中。他像水一样自如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照着社会的变化,用一如既往真挚的笔锋、变化多端的题材来反映时代和处于时代中的人群。刘恒的创作经历值得总结,他在文学性、故事戏、电影性、思想性方面的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荀羽琨[10](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人的一半是商人——张贤亮先生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人的一半是商人——张贤亮先生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第一节 助词
        一、助词“了”
        二、助词“过”
        三、助词“着”
        四、助词“的”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一、趋向补语
        二、数量补语
        三、结果补语
        四、表程度义补语
        五、可能补语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一、数量定语
        二、涉指示词语
        三、性状义定语
        四、格关系定语
        五、“什么”
        六、其他定语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第五章 总结
    第一节 内容总结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孕育及其精神特质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追求
    第三节 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
第二章 眷恋与逃离、叛逆: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影响下的文学情感
    第一节 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
    第二节 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
    第三节 守望人性
第三章 有韵味的文学探求: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
    第一节 向着感觉敞开的形式实验
    第二节 变异的感觉:戏谑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
    第三节 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
第四章 文学新传统的创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
    第一节 苏童小说的写作策略: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
    第二节 格非的写作策略:对存在神秘性的窥测
    第三节 互文与解构:叶兆言的传统的叛逆性书写
第五章 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
    第一节 苏童:堕落与救赎的另类市井南方
    第二节 格非:幻觉·记忆·救赎——精神江南的地形图展示
    第三节 叶兆言:经验与超越:叶兆言的细小江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三、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
第一章 精神困境与内在忧惧的现代性体验呈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焦虑
    第二节 浸透灵魂的孤独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荒诞
第二章 人性异化与主体的抗争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异化之源
        一、商品占有与消费主义的挤压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的强化
        三、社会法则与社会规约的控制
    第二节 面向城市的抗争
        一、异化之创痛
        二、决绝的抗争
第三章 欲望的表达与反思
    第一节 欲望的表现和构成
        一、欲望场景的展现
        二、欲望的构成
    第二节 欲望辩证观
        一、欲望双面性
        二、欲望的表现和反思
    第三节 透视欲望
        一、欲望与人格
        二、欲望与虚无
        三、欲望与救赎
第四章 情感虚无化的两性关系的描摹
    第一节 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书写
        一、爱情的稀缺与爱欲的无望
        二、情感乌托邦的给予与坚守
    第二节 情感故事中的性别叙事
        一、单薄且孤立的女性形象
        二、男性视角与男性立场
    第三节 跨世纪的爱情书写:“十三种”情态
        一、情感的积淀和理性的表达
        二、物质与精神的共合
        三、数字化时代的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选题价值论证
    三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第一章 摇晃的平衡——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
        一 乡土性的限定
        二 政治性的传播
    第二节 借用与反馈——劳动伦理的建构
        一 民间德性的借用
        二 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
    第三节 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
        一 乡土伦理主体
        二 “庄稼人”的身体
第二章 失衡的伦理——“十七年文学”中的劳动乌托邦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提出
        一 提纯——“继续革命”
        二 现代性话语的移用
    第二节 劳动伦理建构的两个维度
        一 劳动光荣
        二 劳动改造
    第三节 劳动新人的诞生
        一 劳动新人的阶级本质
        二 劳动新人的政治肉身
第三章 赓续与新变——劳动伦理的“新时期”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赓续
        一 光荣伦理的不变与变
        二 改造功能的全新表达
    第二节 劳动伦理新建构
        一 合法性的新依据——劳动致富
        二 最后的隐喻——劳动的文化象征
    第三节 劳动主体的新胚与旧质
        一 结局:从新人格到旧欲望
        二 劳动与身体的解冻
第四章 脱魅的乡土——1990年代至世纪初的劳动伦理
    第一节 反现代的劳动与空间化的乡土
    第二节 自为的劳动主体
        一 抵达生命意识
        二 劳动与身体在场
    第三节 揉入现实质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途径
    (三)研究综述
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刊物介绍
    (一)创刊历史及编委背景
    (二)刊物栏目设置及史料性
    (三)研究者与作家研究频次基本情况
三、《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文本主题分析与研究
    (一)崇高的革命历史形象——政治与美学
    (二)跨性别的话语与“疾病”——女性与身体
    (三)城乡与两岸——文学地理的力学
    (四)视觉中国——批评重构与国族想象
    小结
四、《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书评作者及篇目一览表
    附录二:入选篇目作者频数一览表
    附录三:《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期刊目录翻译
致谢

(9)刘恒影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刘恒人格理想与影视文学创作观念
    第一节 刘恒的人格理想
    第二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观念
第二章 刘恒影视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刘恒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转型的内、外因
    第二节 刘恒对自创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三节 刘恒对他作的影视改编
    第四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创作
第三章 刘恒影视剧主题研究
    第一节 直面“食”“色”本性
    第二节 宿命主题
    第三节 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
    第四节 对战争与人性的重新审视
    第五节 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
第四章 刘恒影视剧人物的独特书写
    第一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小人物
    第三节 男性主人公英雄形象的重构
    第四节 次要人物
    第五节 人物群像
第五章 刘恒影视文学情节、冲突与结构
    第一节 戏剧式情节
    第二节 冲突与结构的个案分析:以《菊豆》为例
第六章 刘恒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转译
    第一节 台词与人物行动语言
    第二节 编剧技巧:陌生化手法构建生活隐喻
    第三节 时空与节奏
    第四节 制造画面感
第七章 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对人物的冷峻描摹
    第二节 “新写实”创作风格
    第三节 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结语
附录一:刘恒作品年表
附录二:刘恒影视文学主要作品剧情梗概
附录三:刘恒受访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二、边疆“战歌”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一、流寓作家类型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文人的一半是商人——张贤亮先生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宁夏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D]. 周慢慢. 宁夏大学, 2021
  •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3]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4]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D]. 姜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6]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D]. 孟祥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D]. 王朱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8]“异域”的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CLC)研究[D]. 李梦云.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刘恒影视文学研究[D]. 吉俊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文人有一半是商人——专访张显良先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