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历时替换

隐喻的历时替换

一、比喻词的历时更替(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张露扬[2](2020)在《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常生活中有直接运用头部词表示非头部概念的词,如:“元首、耳目”等,也有用头部词与非身体词组成不再属于身体范畴的词,如:“头绪、顺眼”等。在认知语言学中,这些词被称为“死喻”或“已消亡的隐喻”。这些隐喻看似已经丧失了活力,却不同程度地记录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规律。本文将汉语中由人体域投射到非人体域形成的词称为隐喻式人体词,这些词在隐喻程度上存在差异,有的需要投入一定的理解才能发现其相似性,如“书目、山头”等;有的则已经完全和所代表的人体概念失去联系,如:“头领、头等”等。第一类词所含的人体语素虽然不再指人体,但蕴含着目标域和人体域可感知的相似特征;第二类词的语素义更加融合,多属于表示人、性状或抽象概念的词语。这种差异的产生与词产生之初的语境、历时演变关系密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隐喻式人体词中的头部词群,辅之以《近代汉语词典》(四卷本)和《汉语大词典》梳理其话语形态的头部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词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标准,梳理头部隐喻到隐喻式头部词的发展过程,探讨及这一过程规律及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对理论背景,人体隐喻的定义与分类,汉语人体词发展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确立本研究的目标与思路。第二部分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收的人体头部词对象。确立隐喻式头部词的概念,从词形和词义两个方面判定隐喻式头部词,并从词的内部结构、语义范畴和映射路径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将涉及头部的隐喻现象不同状态区分为“头部隐喻”和“隐喻式头部词”并梳理了二者线性序列上的词汇化过程。话语平面上,“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包括比喻、借代、通感和比拟。随着修辞形式的频繁使用,隐喻结构被固化于思维中,头部隐喻词汇化为隐喻式头部词。这是一个修辞与词汇相互促动与制约的互动过程,头部隐喻修辞形式的词汇化充实了词汇系统,隐喻式头部词又再次成为隐喻的喻体产生新的隐喻。可概括为“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的连续统。第四部分通过隐喻思维的类推和隐喻结构的吸收说明了“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发展的机制。

袁婧[3](2020)在《汉语季节成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成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使用广泛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短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这历史悠久的成语大家族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与季节息息相关的次类成语,它们既反映了璀璨的汉民族文化,又体现出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意蕴,在成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从近些年的成语研究成果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对汉语季节成语做出系统而透彻的探讨,关于语音、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几近一片空白。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穷尽式地搜集了一定范围内由季节成分“春”“夏”“秋”“冬”中的成员所参构的季节成语,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季节成语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整理与研究,重点分析其语义范畴、语义转换的成因及动态应用,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蕴含,更好地建立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而使成语类聚中的季节成语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对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能有所帮助,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误现象,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本文的内容就章节部分而言共分为八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并对成语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在汉语季节成语这一下位成语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对季节成语进行辨析。通过探讨学界对于成语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进行语料范围的框定。并针对季节成语中构成成分相同、语序不同的27组季节成语,就变换形式、本体与变体以及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第三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汉语季节成语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就历时的溯源而言,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一方面以源形生成关系为切入点,将其整合为一源一形、一源多形以及多源一形三类;另一方面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方式,归纳出选择、概括、省略、增补、替换五种类型。就共时层面而言,首先着眼于意义的载体——结构,分析并归纳季节成语的结构方式,并侧重研究数量居于首位的并列结构,在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内部特点的同时,对成语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就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与分布统计。第四章主要对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展开研究。就季节成语语表成分中与季节有关的名词性成分所涉表层语义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人及其身体部位、器具什物、抽象事物、动植物、颜色、自然、时空七大类。而就季节成语的深层语义而言,我们总结出六大语义范畴,即人情事物、德行才能、景色时间、风俗事理、政治统治、处境遭遇。第五章探讨汉语季节成语语义的建构机制。首先对汉语季节成语通过转喻、隐喻机制生成丰富语义的动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隐喻的主客观动因、转喻的主客观动因以及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其中隐喻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观相似性、客观相似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转喻方面可以细分为主观相关性、客观相关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又可以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十种类型的分析,得出“主观动因作用最大”这一结论;其次,针对上一小节的结论,探讨汉语季节成语所带有的主观量,进一步证明主观动因在季节成语语义生成机制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从动态的历时角度着手,探讨汉语季节成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汉语季节成语被创造出来后,在政权更迭、文化多元的历史中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体的变化、发展就需要利用动态的历时研究来发掘。本章节共分为两小节:(1)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变动。分类有二,一是仅用一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使用频率的变更,二是使用多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变动。(2)季节成语隐性与显性的动态变化,包括语义的动态变异、结构的动态离析。第七章对汉语季节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季节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影响最为重大。因此,这些季节成语中大都涉及古代的农耕文化,为了让作物丰收,祭祀占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种祭祀方式让古人将神明视为精神寄托,那么这些成语自然而然也含有某些宗教意蕴。同时,有些季节成语与文化娱乐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倾向;还有的季节成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选取的往往是表现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成分。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有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结构、功能、生成、语义、隐喻认知、动态语用、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对汉语季节成语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足的缺憾。二是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阐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在季节成语的语义、动态范畴、隐喻等分析方面作出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丁艳[4](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王莹[5](2019)在《比方义动词“比”“方”“譬”“喻”研究》文中指出动词是汉语词汇中重要的词类,具有相同语义的动词更是汉语词汇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表“比方”义的“比”“方”“譬”“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词义与用法的历史演变,以期对古代汉语中“比方,比喻”义动词的研究有所助益。首先,本文在搜集整理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比”“方”“譬”“喻”的本义,梳理其词义引申义列,进而探讨其“比方”义的来源,发现“比”的“比方”义是由其本义引申而来的,其演变路径为:并列→比较,相比→比拟,比方,比喻;“方”的“比方”义是从其常用义引申而来的,其演变路径为:并列→比较,对比→比拟,比方,比喻;而“譬”的本义即为“比方”;“喻”的“比方”义是由其本义引申而来的,其演变路径为:告知,晓谕→知晓,明白→说明→比方,比喻。其次,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方”义动词“比”“方”“譬”“喻”在各历史时期的用法进行详细考察,发现“比”“方”“譬”“喻”在古代汉语中常作谓语,其中“比”常以“本体+比+喻体”“比+本体+喻体”的形式出现,表示“把……比方成……”,隋唐之前,常与介词“以/於”组成“本体+比+於/以+喻体”“比+本体+於/以+喻体”“以/於+喻体+比+本体”等形式,隋唐之後,常与介词“把/将/拿”构成“把/将+本体+比+喻体”“把/将/拿+喻体+比+本体”的形式;“方”常以“本体+方+喻体”的形式出现,表示“把……比方成……”,可与介词“於/乎/以”构成“方+本体+於/乎+喻体”“以+喻体+方+本体”,但只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譬”常以“本体+譬+喻体”“譬+本体+喻体”的形式出现,表示“把……比方成……”,可与介词“以”构成“譬+以+喻体”“以+喻体+譬+(本体)”“喻体+以+譬+本体”等形式,但与介词“於”只能构成“譬+本体+於+喻体”的形式,且只在魏晋南北朝、宋元时期出现;“喻”以“喻体+喻+本体”的形式出现,表示“用……来比方(比喻)……”,也可与介词“以”构成“以+喻+本体”“以+喻体+喻+(本体)”“喻+(本体)+以+喻体”等形式,与介词“於”只能构成“喻+本体+於+喻体”的形式,但只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最後,着重比较“比”“方”“譬”“喻”在词义、句法等方面的同异,发现其相同之处有:第一,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第二,都可以带宾语,也可以带双宾语,其中宾语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喻体;第三,都可以受介宾短语的修饰,其前後都可以接词、短语,甚至句子;第四,都可用在否定句中。其不同之处有:第一,其表“比方”义的来源不同,“比”“方”“喻”是由其本义或常用义引申而来的,只有“譬”的本义是“比方,比喻”义;第二,其“比方”义的典型程度不同,“譬”的典型程度最高,“喻”“比”次之,“方”的典型程度最低;第三,其相似本质也不同,“比”“方”“喻”的相似本质既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而“譬”的相似本质只能是“神似”;第四,其在句中位置不同,“譬”多位於句首,“比”“喻”在句中位置不固定,而“方”不能位於句尾;第五,其前後组合成分不同,“譬”多为代词“之”,“比”“喻”多为名词和短语,“方”多为名词和代词“之”;第六,带宾语的情况不同,“喻”“方”可直接带宾语,宾语多为喻体,也可不直接带宾语,“比”“譬”的宾语可为本体,也可为喻体,但“比”也可不直接带宾语,还有宾语前置的现象;第七,与表“比方”义的词组配使用的能力不同,“譬”的组配能力最强,“喻”次之,“比”再次之,而“方”的组配能力最弱。此外,在讨论“比”“方”“譬”“喻”与表“比方”义的词搭配使用时,根据双音节词成词标准,对其构成的双音节形式进行成词分析,发现“比方”“譬如”“譬若”“譬犹”“喻如”“比若”成词於东汉时期,“比喻”“喻若”“喻似”“喻於”成词於隋唐五代时期,“譬喻”“比拟”成词时间不晚於魏晋南北朝,“譬方”“比譬”成词於清代时期,而“譬由”“譬於”“拟比”尚未成词,只是同义连用。

赵迪[6](2019)在《词义演变研究中的义位划分与语法功能的关联 ——以喜悦类心理动词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喜悦类心理动词为例,旨在讨论词义演变研究中的义位划分与语法功能的关联。因为编纂字典辞书是多位专家合作,划分义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义项颗粒粗细不一,甚至出现义项缺失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义项间界限模糊的问题且在释义方式上字典辞书有时会采用对释式释义法,这种释义方法的优点在于简明易懂,缺点在于不能揭示词义内涵。我们认为划分义位在不同的领域内有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应用型义位划分与研究型义位划分有着不同的实现目标、使用环境和识别条件,但是以往词汇研究中的义位划分常常以沿用字典辞书义项为主,这样就造成了语料无法无争议归并入相应义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以喜悦类心理动词为例,划分出有统一标准和逻辑结构的义位,并且以目标词的历时考察语料为材料证明了如此划分义位在词汇发展史研究中是可行的;在划分义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义位判定和语法功能极大相关,在观察目标词各义位及其承担的语法功能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之后,提出了语法功能辅助划分义位的观点。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比较了应用型与研究型义位划分与释义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描写词义研究中面临的义位划分、释义和语法功能判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型义位划分与释义的原则。第二部分我们选取在义位划分和释义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喜悦类”心理动词“乐”“喜”“悦”三词,分析了前人义位设立的不当之处,并且在前一部分提出的义位划分原则的基础上,重新设立了义位,并且勾连了各义位间引申脉络。在划分义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词的义位判定和语法功能极大相关,有必要对目标词的语料进行语法功能分析,观察各义位及其承担的语法功能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第三部分我们以时间为纲,对目标词历时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我们将三个目标词共计17个义位,纵跨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19本文献中的3160条语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标记,来证明如此划分的义位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词汇发展史研究。在标记语料的过程中,我们还标记目标词的语法功能,一直切分到目标词存在的最小结构,观察到各义位及其承担的语法功能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在最后一部分我们提出了语法功能辅助划分义位和语法功能验证义位的合理性的观点,分析了可行性以及具体操作规范。

谢茹[7](2020)在《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文中提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随着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整个中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语言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为现代汉语语言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建国初期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到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十年浩劫”,直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语言与社会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最为迅捷。词汇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在语言词汇中留下痕迹。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急剧时期,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则更为显着。建国三十年是现代汉语史上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建国三十年词汇研究是现代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共设立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相关基础内容,为下文的具体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概况研究”。这一章主要考察建国三十年新词语的语表特征、语法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并从社会因素及语用动因角度分析新词新语特征的成因。考察发现建国三十年的新词新语从语表特征上看,语音形式普遍较长,政治领域类新词语数量最多,自源类新词语占主体;从语法特征上看,名词性新词语数量最多,偏正式构词结构类型为主,说明法、简缩法、修辞法是当时新词语的高频构造方法;从语义特征上看,词义架构单一,异名同指及类义现象突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求新、尚简、崇高的语用心理对新词新语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章是“《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留存至今的两部词典共收词语的概况,并考察共收词语的语义及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统计调查发现,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只有26.9%比例的新词语留存至今,成为两部词典的共收词语。大部分共收词语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当今的语言生活。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共收词语的语义方面,既包括词语理性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语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义项数量的变化以及一个义项内部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等变化;色彩意义的变化指的是两部词典共收词语不同色彩之间的转化。两部词典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主要指的是词语不同词类之间的转变。第四章是“《现汉》未收词语研究”。这一章主要介绍《大辞典》中存在但《现汉》却并未收入的词语的概况,重点探究《现汉》未收词语的成因,并探讨了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问题。据统计,大部分建国三十年时期产生的新词新语在当今的语言生活中都是处于衰亡状态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语言的明确性原则、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建国三十年新词语大量衰亡的原因。最后一章为“结语”。这一章对整个课题的全部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就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万佳[8](2019)在《《跻春台》与《歧路灯》比较句研究》文中指出比较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清代南、北方白话小说《跻春台》和《歧路灯》中的比较句为研究对象,按照语义标准,将《跻春台》和《歧路灯》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和差比句两大类,然后根据主要比较标记的不同对两部语料中的比较句作了进一步梳理,归纳出了两部语料的比较句系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跻春台》和《歧路灯》中比较句在比较要素上的异同点,以此窥探清代比较句的时代特点。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文所选语料、比较句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对比较句的界定和分类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该部分按照主要比较标记详细描写并分析了《跻春台》和《歧路灯》中的平比句式,在句式结构上,《跻春台》中的平比句式比《歧路灯》中使用的句式结构更加复杂;在比较句要素上,《跻春台》中平比句的比较参项倾向后置于基准,而《歧路灯》的则倾向前置于基准。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该章节从语义角度将差比句再分为“胜过”义和“不及”义差比句两类,然后按照比较标记分类,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句式和比较要素上的差异。句式结构中,“比”字句和“不如”句是两者用例最多的差比句式;比较要素上,两者中都出现了名词性成分充当比较参项的用法,就比较标记而言,《歧路灯》相对于《跻春台》较多地使用否定词和动词的否定形式做差比标记。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此章节简要对比了《跻春台》和《歧路灯》中的平比、差比句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平比、差比句的在句式、比较标记和比较参项上的差异。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朱芳容[9](2019)在《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唐诗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的一大高峰,唐代僧诗作为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敦煌遗书的发现,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本文以唐代僧诗为研究对象,运用修辞分析法、定量统计法与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描写并解释其比喻运用的特点、规律和动因。论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语料来源,并对“诗僧”与“僧诗”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探讨唐代僧诗比喻的类型与方式,主要从结构形式上描写唐代僧诗的比喻。首先是比喻类型,唐代僧诗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这三种基本类型,以及较喻、倒喻、否喻、疑喻四种派生形式。关于比喻方式,研究的是比喻在唐代僧诗中的分布以及比喻和其它修辞格的综合运用。第二章调研唐代僧诗比喻喻体选择的取向,经统计发现其主要喻体可以分为人体部位类、自然事物类、社会事物类、虚拟事物类和具体事件类五种,其中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之下又可分为若干小类。第三章分析唐代僧诗比喻的主要修辞功能,比喻修辞在唐代僧诗中有化抽象为具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以及讽刺等四种表达功能。第四章选取唐代僧诗代表诗人诗作,进行个案分析,重点考察了王梵志、皎然、寒山、贯休等人诗歌用喻的特色。第五章查找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的动因,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的内外动因。社会方面有佛教传播的需要、佛教世俗化和社会思潮变化的反映,个人因素有职业身份、个人经历与素养等两个重要方面。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加以总结,并作出展望。

魏晓菲[10](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文中提出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451个双音节比喻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统计分析。我们首先阐释了比喻词的内涵和性质,并运用对比分析法,辨析了比喻词和比喻义词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把比喻词分为了前喻式比喻词、后喻式比喻词和全喻式比喻词三大类别。我们也从语用的角度概括总结了比喻词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比喻词的作用。最后,根据比喻词的语言事实和使用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更系统、更科学地处理与比喻词相关的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比喻词有四种不同的释义方式,但比喻词的释义可能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去推敲和探讨的问题,其系统性和规范性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考察分析比喻词,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汉语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的习得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比喻词的历时更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喻词的历时更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2.2.1 《毛选》英译研究
        2.2.2 《邓选》英译研究
        2.2.3 《习谈》英译研究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批评话语分析
    3.2 翻译规范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3.3.3 权力关系
        3.3.4 意识形态
        3.3.5 历史性
        3.3.6 中介性
        3.3.7 阐释性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2.1 比喻简述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4.3.2 分析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结论
    7.3 创新
    7.4 启示
    7.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理论视角
        一、互动理论
        二、意象图式理论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前人对于“隐喻”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不足
    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
    第一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
        一、隐喻式头部词的词形判定标准
        二、隐喻式头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与确定
        三、隐喻式头部词语义范畴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分类
        一、按内部结构进行分类
        二、按语义范畴进行分类
        三、按映射次数进行分类
第三章 头部隐喻与隐喻式头部词
    第一节 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
        一、比喻
        二、借代
        三、通感
        四、比拟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与发展
        一、头部隐喻的形式词汇化
        二、头部隐喻的意义词汇化
        三、隐喻式头部词的再隐喻
第四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隐喻思维的类推
        一、性状的类推
        二、功能的类推
    第二节 隐喻结构的吸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图书
附录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隐喻式头部词词表
致谢

(3)汉语季节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成语的相关研究
        1.2.1.1 成语的语义研究
        1.2.1.2 成语的语法研究
        1.2.1.3 成语的语用研究
        1.2.1.4 成语的辞书编纂
        1.2.2 汉语季节成语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成语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1.3.2 有助于季节成语的研究与应用
        1.3.3 有助于探究汉民族的文化历史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辨识
    2.1 季节成语的界定
    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问题
        2.2.1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变换形式
        2.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本体和变体
        2.2.3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生成、结构及类型
    3.1 季节成语的生成
        3.1.1 源形生成关系
        3.1.1.1 一源一形
        3.1.1.2 一源多形
        3.1.1.3 多源一形
        3.1.2 生成方式
        3.1.2.1 选择
        3.1.2.2 概括
        3.1.2.3 省略
        3.1.2.4 增补
        3.1.2.5 替换
    3.2 季节成语的结构
        3.2.1 结构方式及其分布分析
        3.2.2 并列结构的内部剖析
    3.3 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
        3.3.1 构成类型的分类分析
        3.3.1.1 单用季节成分型
        3.3.1.2 双用季节成分型
        3.3.2 构成类型的分布分析
第四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语义分析
    4.1 季节成语中名词性成分的语表义类型
        4.1.1 人及其身体部位
        4.1.2 器具什物
        4.1.3 抽象事物
        4.1.4 动植物
        4.1.4.1 动物类
        4.1.4.2 植物类
        4.1.5 颜色
        4.1.6 自然
        4.1.6.1 气象类
        4.1.6.2 天文类
        4.1.6.3 地理类
        4.1.7 时空
        4.1.7.1 时间类
        4.1.7.2 处所类
        4.1.7.3 方位类
    4.2 季节成语的语里义分析
        4.2.1 人情事物
        4.2.2 德行才能
        4.2.3 景色时间
        4.2.4 风俗事理
        4.2.5 政治统治
        4.2.6 处境遭遇
第五章 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5.1 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5.1.1 隐喻的主客观动因
        5.1.1.1 主观相似性
        5.1.1.2 客观相似性
        5.1.1.3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似性共同作用
        5.1.2 转喻的主客观动因
        5.1.2.1 主观相关性
        5.1.2.2 客观相关性
        5.1.2.3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 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
        5.1.3.1 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2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3 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4 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2 季节成语的主观量
        5.2.1 异态型主观量
        5.2.2 直评型主观量
第六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动态范畴分析
    6.1 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 单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1 上升式
        6.1.1.2 下降式
        6.1.1.3 波浪式
        6.1.1.4 相等式
        6.1.2 多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2.1 本义或引申义中心地位稳定不变
        6.1.2.2 本义和引申义交替出现在中心地位
        6.1.2.3 本义与引申义地位不定
    6.2 季节成语的隐性与显性动态分析
        6.2.1 隐性动态分析
        6.2.2 显性动态分析
        6.2.2.1 成分组合无任何变化
        6.2.2.2 成分组合有明显变化
第七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文化意蕴
    7.1 反映农耕文化
        7.1.1 重农祈愿的祭祀习俗
        7.1.2 顺时而为的耕作活动
        7.1.3 顺应季节的生活方式
        7.1.4 时令独具的农耕气候
    7.2 反映宗教文化
    7.3 反映审美文化
    7.4 反映物质文化
        7.4.1 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7.4.2 匠心独具的器具文化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语季节成语一览表(包括重复的季节成语)
    附录2 汉语季节成语典源文学体裁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比方义动词“比”“方”“譬”“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单音节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二、“比方”义动词的现状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动词“比”的词义及用法演变
    第一节 动词“比”的词义分析
        一、“比”的本义
        二、“比”的词义引申
    第二节“比方”义动词“比”的用法演变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二章 动词“方”的词义及用法演变
    第一节 动词“方”的词义分析
        一、“方”的本义
        二、“方”的词义引申
    第二节“比方”义动词“方”的用法演变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三章 动词“譬”的词义及用法演变
    第一节 动词“譬”的词义分析
        一、“譬”的本义
        二、“譬”的词义引申
    第二节“比方”义“譬(辟)”的用法演变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四章 动词“喻”的词义及用法演变
    第一节 动词“喻”的词义分析
        一、“喻”的本义
        二、“喻”的词义引申
    第二节“比方”义“喻(谕)”的用法演变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第五章“比”“方”“譬”“喻”比较研究
    第一节 词义方面
        一、词义来源
        二、“比方”义的典型程度
        三、相似性
    第二节 句法方面
        一、句中位置
        二、组合成分
        三、带宾语的情况
    第三节 与“比方”义的词的组配情况
        一、“比”“方”“譬”“喻”彼此组配情况
        二、与其他“比方”义的词的组配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词义演变研究中的义位划分与语法功能的关联 ——以喜悦类心理动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义位划分方法研究
        1.2.2 词义解释方式研究
        1.2.3 词义演变规律研究
        1.2.4 汉语心理动词研究
        1.2.5 汉语喜悦类词汇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描写归纳比较法
        1.3.2 数据统计法
        1.3.3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助于认识到不同领域义位划分的不同之处
        1.4.2 能够展示有统一逻辑结构的研究型义位
        1.4.3 提出了语法功能辅助划分和验证义位的操作方法
第二章 义位划分与释义的类型、问题和原则
    2.1 应用型和研究型的义位划分与释义
        2.1.1 应用型义位划分的特点
        2.1.2 研究型义位划分的特点
        2.1.3 两种类型义位释义的特点
    2.2 义位划分与释义的常见问题
        2.2.1 义位划分问题
        2.2.2 释义问题
        2.2.3 作句法成分时层次判定的问题
    2.3 研究型义位划分与释义的原则
    2.4 小结
第三章 划分和解释义位的方法以及流程
    3.1 确定词目
    3.2 前人义位合理性分析
        3.2.1 字典辞书义位整理
        3.2.2 以上义位合理性分析
    3.3 义位重新设立
        3.3.1 乐
        3.3.2 喜
        3.3.3 悦
    3.4 义位判定和语法功能的关系
    3.5 语料来源
    3.6 语料标记
    3.7 小结
第四章 上古时期“乐”“喜”“悦”各义位语法功能
    4.1 上古时期“乐”各义位语法功能
    4.2 上古时期“喜”各义位语法功能
    4.3 上古时期“悦”各义位语法功能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古时期“乐”“喜”“悦”各义位语法功能
    5.1 中古时期“乐”各义位语法功能
    5.2 中古时期“喜”各义位语法功能
    5.3 中古时期“悦”各义位语法功能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乐”“喜”“悦”各义位语法功能情况
    6.1 近代“乐”各义位语法功能
    6.2 近代“喜”各义位语法功能
    6.3 近代“悦”各义位语法功能
    6.4 小结
第七章 义位划分与语法功能的关系
    7.1 前人研究中不同类型词划分义位的方法
    7.2 语法功能辅助划分和验证义位的可行性分析
    7.3 目标词义位和语法功能的对应性
    7.4 语法功能辅助划分和验证义位的具体操作
        7.4.1 适用对象
        7.4.2 语法功能辅助划分义位
        7.4.3 语法功能验证义位合理性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对象
        1.1.1 研究范围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建国三十年词汇理论研究
        1.2.2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研究
        1.2.3 现代汉语词汇统计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
        1.3.2 有利于建构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
        1.3.3 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原则性方法
第2章 建国三十年新词新语概况研究
    2.1 新词新语的语表特征
        2.1.1 语音形式
        2.1.2 语义领域
        2.1.3 语源类型
    2.2 新词新语的语法特征
        2.2.1 新词新语的句法性质
        2.2.2 新词新语的结构特征
        2.2.3 新词新语的高频构造方法
    2.3 新词新语的语义特征
        2.3.1 词义架构单一性特征突出
        2.3.2 异名同指现象突出
        2.3.3 类义关系突出
    2.4 新词新语特征探因
        2.4.1 社会因素
        2.4.2 语用动因
第3章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研究
    3.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概况
    3.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
        3.2.1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化
        3.2.2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色彩意义的发展变化
    3.3 《大辞典》与《现汉》共收词语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
        3.3.1 义项数量增加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3.3.2 义项数量不变时共收词语的语法功能变化
第4章 《现汉》未收词语研究
    4.1 《现汉》未收词语概况
    4.2 《现汉》未收词语探因
        4.2.1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4.2.2 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4.2.3 新词新语的自身特征
        4.2.4 语言的明确性原则
        4.2.5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4.3 《现汉》未收词语的语用情况考察
        4.3.1 词语重新启用问题研究现状
        4.3.2 《现汉》未收词语的重新启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跻春台》与《歧路灯》比较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绪论
    (一)语料说明
        1.《跻春台》语料说明
        2.《歧路灯》语料说明
    (二)研究现状
        1.比较句研究现状
        2.《跻春台》与《歧路灯》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四)对本文研究对象的说明
        1.比较句的界定
        2.比较句的分类
        3.平比句和比拟句
一、《跻春台》与《歧路灯》中的平比句
    (一)《跻春台》中的平比句
    (二)《歧路灯》中的平比句
        1.“同”类平比句
        2.“如”类平比句
        3.“与”类平比句
        4.“有”类平比句
        5.“是”类平比句
    (三)《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平比句的比较分析
        1.《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平比句在结构形式上的异同点
        2.《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平比句在比较要素上的异同点
二、《跻春台》与《歧路灯》中的差比句
    (一)《跻春台》中的差比句
        1.“胜过”义差比句
        2.“不及”义差比句
    (二)《歧路灯》中的差比句
        1.“胜过”义差比句
        2.“不及”义差比句
    (三)《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差比句的比较分析
        1.《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差比句在句式上的异同点
        2.《跻春台》与《歧路灯》中差比句在比较要素上的异同点
三、与现代汉语比较句的对比研究
    (一)与现代汉语平比句的对比分析
        1.句式结构
        2.比较要素
    (二)与现代汉语差比句的对比分析
        1.句式结构
        2.比较要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一)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的研究
        (二)其它朝代僧诗比喻运用的研究
    三 “诗僧”与“僧诗”
    四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五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唐代僧诗比喻类型与方式
    一 唐代僧诗比喻类型
        (一)比喻基本类型
        (二)比喻派生形式
    二 唐代僧诗比喻运用方式
        (一)比喻的分布
        (三)比喻与其它辞格的综合运用
第二章 唐代僧诗比喻喻体研究
    一 唐代僧诗比喻喻体类型
        (一)用人体部位作比
        (二)用自然事物作比
        (三)用社会事物作比
        (四)用虚拟事物作比
        (五)用具体事件作比
    二 唐代僧诗比喻喻体的特点
        (一)雅俗兼备
        (二)感情鲜明
第三章 唐代僧诗比喻的功能特征
    一 化抽象为具象
    二 化深奥为浅显
    三 化平淡为生动
    四 构成讽刺表达
第四章 唐代僧诗代表诗人比喻运用
    一 王梵志诗歌的比喻运用
    二 皎然诗歌的比喻运用
    三 寒山诗歌的比喻运用
    四 贯休诗歌的比喻运用
第五章 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的动因
    一 社会动因
        (一)佛教传播的需要
        (二)佛教世俗化的影响
        (三)社会思潮变化的反映
    二 个人因素
        (一)职业身份
        (二)个人经历与文化素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1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比喻词的界定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比喻词的内涵及性质
        一、比喻词的内涵
        二、比喻词的性质
    第二节 比喻词的统计数据与数据分析
        一、比喻词的统计数据
        二、比喻词的数据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比喻义词
        一、比喻义词的内涵及性质
        二、比喻义词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联系和区别
        一、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联系
        二、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区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喻词的分类分析
    第一节 前喻式比喻词
        一、前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二、前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三、前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四、前喻式副词性比喻词
    第二节 后喻式比喻词
        一、后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二、后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三、后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第三节 全喻式比喻词
        一、全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二、全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三、全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词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节 比喻词的特点
        一、形象性特点
        二、能产性特点
        三、书面语体特点
    第二节 比喻词的作用
        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使语言精炼简洁
        三、促进词汇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释义的考察
    第一节 比喻词释义方式的分析
        一、仅释出比喻意义
        二、字面解释和比喻意义并置
        三、来源典故和比喻意义并置
        四、多个意义分别立项
    第二节 比喻词释义内容的分析
        一、例句分析
        二、符号标识分析
        三、系统性和规范性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比喻词的历时更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2]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D]. 张露扬.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汉语季节成语研究[D]. 袁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比方义动词“比”“方”“譬”“喻”研究[D]. 王莹. 河南大学, 2019(01)
  • [6]词义演变研究中的义位划分与语法功能的关联 ——以喜悦类心理动词为例[D]. 赵迪. 云南大学, 2019(03)
  • [7]建国三十年(1949-1978)汉语新词新语研究 ——基于《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的考察[D]. 谢茹. 河北大学, 2020(08)
  • [8]《跻春台》与《歧路灯》比较句研究[D]. 万佳. 湖北大学, 2019(05)
  • [9]唐代僧诗比喻运用研究[D]. 朱芳容. 海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D]. 魏晓菲. 黑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隐喻的历时替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