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七河塘村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纪实

临西县七河塘村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纪实

一、林西县七合堂村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田春艳[2](2020)在《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初步探索——四大经济区域典型农村的视角》文中指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表明了现代化是失衡的现代化。推进生态现代化,是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作为一种实回应。当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还没有树立生态现代化理念,更没有生态现代化的实践。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农村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为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探索作出了引领与示范示范。

杨荣,黄卫丽,吴秀花,杨宏伟,郭永盛[3](2017)在《几种主要技术措施对山杏低产低效林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不同经营措施,并设置对照样地,对内蒙古林西县低质低效山杏林几种主要管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管理技术对山杏生长量和结实量有显着影响。围封管理极显着(P<0.01),提高了山杏生长量,增加了林地内草本生物量;整形修剪对山杏结实量的影响极显着,且高于平茬复壮和扩穴松土(P<0.01);山杏根部舌接大扁杏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切腹接(P<0.05);嫁接3年、5年的大扁杏比同林龄的山杏效益可分别提高2.22倍、2.28倍。

吴长波,吕景辉[4](2015)在《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系列报道之三 创新思路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纪实》文中提出单从字面看,赤峰可以理解为赤裸的山峰。不过,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由蒙语"乌兰哈达"翻译而来,乃红色山峰之意。记者在该市南部的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喀喇沁旗走了一圈,却很少看到红色或赤裸的山头。放眼望去,无论山上山下,到处都是苍翠的绿色。由于赤峰市林业底子厚,生态基础好,他们将重点区域绿化与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在公路、城镇周边、村庄周边的适宜地区大力建设苗圃、林果经济林

郭景超,邹俊杰[5](2014)在《林西县“1+3”模式是如何引领产业发展的?》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号召。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引领、如何作为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课题。 林西县本地立足实际,寻找提升服务、发展产业的最佳“引领点”?

何桂茹,康建军[6](2012)在《七合堂——走向“全国绿色小康村”》文中指出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小村,它曾被赤峰市林西县政府命名为"林牧结合庄园经济示范区";被赤峰市政府授予"生态环境建设先进村"、"全市造林先进单位"、"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被自治区林业厅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村屯绿化示范村";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实验区";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2009年

方义龙[7](2011)在《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期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本研究针对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林权改革经验,深入研究了林权、林地经营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归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我国6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回顾中,对我国不同时期集体林权变动情况、农民对林权占有形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分权经营”到“统一经营”再到“分权经营”的过程,最终的趋势是“分权经营”,这与世界上多数国家与地区的林业发展是一致的。2、比较分析了国内部分省、市、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总结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权规范明晰、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方面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3、以陕西省商南县为例,重点回顾了90年代以来商南县集体林权改革历程,认为当前正在推进的林改,其实质是对“分权经营”的更进一步深化与优化。4、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探索出了符合商南县情的林改工作方法。但是,林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成为制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深化的关键因素。5、今后林权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同时,以实行自留山农民个人所有制为突破口,实现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真正突破。

郭景超[8](2009)在《绿色的天堂》文中认为10月19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26个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中,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行政村。在此之前,七合堂村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

王明友[9](2003)在《绿色铺就七合堂村的致富路》文中提出 七合堂村是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一个偏僻山村,4个自然村分布在一条10多公里长的大山沟里。光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迫于生计,全村有40多户举家搬迁,远走他乡。 1991年底,新的党支部认为,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压缩山羊,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搞生态建设,彻底改变生产条件,生存、生态环境;先绿起来,再富起

徐凤阁[10](2002)在《绿起来 活起业 富起来——七合堂村发展生态经济纪实》文中提出

二、林西县七合堂村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西县七合堂村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一、扶贫项目分类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一、建档立卡到户
        二、结对帮扶到户
        三、项目覆盖到户
        四、工作指导到户
        五、排难攻坚到户
        六、统计抽查到户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初步探索——四大经济区域典型农村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部地区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一)浙江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二)江苏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二、中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一)吉林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二)内蒙古赤峰市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三、中国中部地区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一)河南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二)安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一)广西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二)贵州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
五、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探索总结

(3)几种主要技术措施对山杏低产低效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措施
    2.2 样地设置和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围封对山杏生长量的影响
    3.2 不同经营技术对山杏林生长量的影响
    3.3 嫁接大扁杏对山杏生长和效益的影响
        3.3.1 不同嫁接方法对山杏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3.3.2 嫁接大扁杏对山杏效益的影响
4 结论

(4)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系列报道之三 创新思路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加强领导 高位推动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多措并举 加快发展
创新思路 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 打造精品

(7)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林权研究
        1.2.2 国内林权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商南县自然资源概况
    2.3 商南县社会经济概况
    2.4 商南县林业资源特点
        2.4.1 林业用地中集体林面积大、公益林比重高
        2.4.2 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林地生产力低
        2.4.3 特色经济林发展空间广阔
        2.4.4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2.5 研究内容
    2.6 研究方法
        2.6.1 资料来源
        2.6.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
        3.1.1 土地改革时期
        3.1.2 农业合作社时期
        3.1.3 人民公社时期
        3.1.4 林业“三定”时期
        3.1.5 林权市场化改革时期
    3.2 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3.2.1 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
        3.2.2 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
    3.3 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3.3.1 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集体林和速生丰产林未能与全县林改同步推进
        3.3.2 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基层林业单位不具备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
        3.3.3 “一主多山”与“一山多主”并存造成管理、经营困难重重
        3.3.4 资源开发所占用的集体林在今后经营管理中留下新的隐患
        3.3.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低、不到位问题在商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更加凸显
    3.4 商南县林改改善措施
        3.4.1 开展集体林权配套改革
        3.4.2 尽快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兑现落实工作
        3.4.3 合理配置林业专业技术队伍,理顺乡镇林业站管理体制
    3.5 建议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林西县七合堂村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2]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初步探索——四大经济区域典型农村的视角[J]. 田春艳. 农业经济, 2020(02)
  • [3]几种主要技术措施对山杏低产低效林影响的研究[J]. 杨荣,黄卫丽,吴秀花,杨宏伟,郭永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04)
  • [4]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系列报道之三 创新思路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纪实[J]. 吴长波,吕景辉. 国土绿化, 2015(09)
  • [5]林西县“1+3”模式是如何引领产业发展的?[N]. 郭景超,邹俊杰. 赤峰日报, 2014
  • [6]七合堂——走向“全国绿色小康村”[J]. 何桂茹,康建军. 内蒙古林业, 2012(08)
  • [7]商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 方义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8]绿色的天堂[N]. 郭景超. 赤峰日报, 2009
  • [9]绿色铺就七合堂村的致富路[J]. 王明友. 国土绿化, 2003(06)
  • [10]绿起来 活起业 富起来——七合堂村发展生态经济纪实[J]. 徐凤阁. 内蒙古林业, 2002(04)

标签:;  ;  ;  ;  ;  

临西县七河塘村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