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 DNA 的 AFLP 指纹图谱

淋病奈瑟菌 DNA 的 AFLP 指纹图谱

一、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朱有葱,王威,肖炜,杨鹏[1](2021)在《益阳地区淋病流行特征及耐药淋球菌菌株分型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益阳地区淋病流行特征及耐药淋球菌菌株分型。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0年间益阳地区淋球菌感染就诊的200例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好发人群、就诊方式等流行病特征;对淋球菌耐药株进行分型分析。结果 200例淋病患者中男性(85.00%)多于女性(15.00%),已婚患者占比较大(66.00%),以(21~50)岁人群为主。男性病人主要为淋菌性尿道炎96.47%(164/170),女性主要为淋菌性宫颈炎90.00%(27/3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77.00(154/200),其中非婚性接触占94.8%(146/154),与其他传播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选性病专科门门诊就医。RAPD指纹图谱分型归为Ⅰ型(44.00%)、Ⅱ型(52.00%)、Ⅲ型(4.00%),三种基因型菌株分布与性别、年龄、职业等无关。不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未检测出耐药株。结论淋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途径为非婚性接触,常用抗生素不适合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推荐使用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

李桢[2](2016)在《不同品种大黄生物活性物质分析及其亲缘关系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川产道地药材大黄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当地大黄种植户提供种植理论依据,本文建立了简单有效的大黄指纹图谱,对四种大黄的五种活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且鉴定了四种大黄的亲缘关系。食用、掌叶、唐古特、药用等四种大黄三个批次共12个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被用来建立大黄的指纹图谱。选择了1个特征峰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5%4.6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1.74%151.19%。说明12个样品组成成分较为一致,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整体相似度为:0.97、0.97、0.96、0.94、0.9、0.97、0.93、0.92、0.9、0.97、0.91、0.95,表明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良好,可对大黄进行定性分析、真伪鉴别。采用建立的大黄指纹图谱对市售的四种大黄进行了鉴定,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四种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等五种活性物质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市售的四种大黄色谱图峰型与指纹图谱吻合,为正品大黄。大黄素含量最高的是掌叶大黄,大黄酚含量最高的是食用大黄,大黄酸含量最高的是唐古特大黄,大黄素甲醚含量最高的是食用大黄,芦荟大黄素含量最高的是药用大黄。由于食用大黄与掌叶大黄高效液相色谱图峰型比较相似,食用大黄未进入药典,而在市场上食用大黄被大量使用。为探讨食用大黄为何未进入药典,从分子水平对四种大黄进行了亲缘关系鉴定。结果表明:食用大黄与掌叶大黄亲缘关系最近,与食用大黄与掌叶大黄峰型比较相似相吻合,为食用大黄未进入药典,而在市场上食用大黄被大量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食用大黄进入药典提供了数据支撑。

肖倩[3](2013)在《HSL对1asI/rh1I双缺失突变铜绿假单胞菌接合反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病原菌中,PA检出率高,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抗生素选择压力的胁迫下,耐药基因水平转移速度加快是导致今天细菌耐药严峻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有研究证明Ti质粒在根癌土壤杆菌接合转移过程中受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即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ated homoserine lactones, HSL)的调控,然而,HSL对PA接合反应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分三部分研究:1.通过绘制PAO1和PA-△lasⅠ/rhlⅠ的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的生长情况。2.构建能在铜绿假单胞菌(PA)与大肠埃希氏菌(E.coli)间进行接合转移的质粒。3.通过外源性加入HSL(3-oxo-C12-HSL、C4-HSL),观察HSL对E.coli与P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的影响。方法:1.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浓度,绘出生长曲线。2.通过NCBI blastn程序分析质粒pCVD442接合反应起始序列oriT,PCR扩增oriT后插入pMD18-T,再将pMD18-oriT转化到E.coli DH5α中,经酶切、测序验证后用Sma Ⅰ和HindⅢ双酶切,亚克隆至质粒pUCP24中,获得重组质粒pUCP24T,将pUCP24T转化到E.coli SM10λpir后,研究pUCP24T从E.coli到PA的接合频率和质粒稳定性。3.在E.coliSM10λpir(pUCP24T)与P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外源性HSL进行接合反应的研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出接合反应频率结果:1.生长曲线显示随时间增加,野生型菌株PAO1和双基因缺失型菌株PA-△lasⅠ/rhlⅠ增殖能力相当。2.成功构建pUCP24T重组质粒,在E.coli和PA的接合实验中,E.coliSM10λpir(pUCP24T)-PA01共培养2h的平均接合频率为3.588×10-2按12h培养一代,连续9代,一共培养108h后,抗生素压力下质粒保存率为98.29%,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质粒保存率为21.76%。3.在E.coliSM10λpir(pUCP24T)与I(?)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体系中,不加HSL、分别加入5μmol/L、10μ mol/L、20μmol/L的C4-HSL,计算得到接合频率分别为0.00315±0.00109、0.00360±0.00054、0.00216±0.00039和0.00220±0.00091;在E.coliSM10λpir(pUCP24T)与P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体系中,不加HSL、分别加入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3-oxo-C12-HSL,计算出接合频率分别为0.00131±0.00035、0.00187±0.00054、0.00143±0.00017和0.00109±0.00025;在E.coliSM10λpir(pUCP24T)与P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体系中,不加HSL、分别加入1μmol/L的3-oxo-C12-HSL、5μmol/L的C4-HSL、1μmol/L、3-oxo-C12-HSL+5μmol/L C4-HSL,计算出接合频率分别为0.01038±0.00154、0.00988±0.00320、0.00601±0.00375和0.00247±0.00066。结论:1.生长曲线表明lasⅠ/rhlⅠ基因缺失对PA的增殖能力没有影响。2.成功构建高接合效率的接合转移质粒pUCP24T。3.3-oxo-C12-HSL与C4-HSL的加入对PA-△lasⅠ/rhl Ⅰ接合反应有促进作用。

凌宗欣[4](2012)在《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相关的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分析背景女性生殖道定植着数量巨大的不同种属的细菌,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紊乱性疾病,每年影响数以百万计的育龄期女性,并与众多的不良健康后果如早产及感染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然而,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阴道优势菌群在细菌性阴道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很少了解阴道微生物群落的整体结构和组成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变化情况。此外,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女性生殖道中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宫颈炎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关。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非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和454焦磷酸测序方法,探讨来自中国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女性(50例)的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差异,并应用定量PCR进行结果验证。另外收集了100例受试者(包括3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例健康受试者,22例宫颈炎患者,18例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宫颈炎患者)的阴道拭子和宫颈外口拭子,并应用PCR-DGGE技术探讨女性宫颈阴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应用针对11种细菌种属的定量PCR探讨优势菌群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外,采集4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及32例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拭子,应用PCR-DGGE技术探讨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本研究数据表明,在细菌性阴道病发病过程中,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有了一个剧烈的转换。尽管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差异,但两组的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的多样性可被清楚地分为两个簇。454焦磷酸测序中,共有246,359条高质量的序列用于评估菌群多样性,并获得24,298独特的可操作分类学单位(OTUs)代表了所有种系型(phylotypes)。阴道微生物群落中发现的细菌最突出的门类,属于Firmicutes, Bacteroidetes, Actinobacteria和Fusobacteria。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存在的细菌种系型远远超过健康对照组,而且发现大量以往研究中未曾发现的低丰度菌群。尽管没有一个特异的细菌可以作为健康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特异性标志菌属,但在患病的情况下,三个细菌门类-——Bacteroidetes, Actinobacteria和Fusobacteria,及八个细菌菌属——Gardnerella, Atopobium, Megasphaera, Eggerthella, Aerococcus, Leptotrichial Sneathia, Prevotella和Papillibacter是与细菌性阴道病密切相关的(p<0.05)。这些菌属是潜在的标记物,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这些菌属可作为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诊断的靶标应用。不过,除产过氧化氢和产乳酸的乳杆菌外,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宫颈阴道微生物群落(包括阴道菌群和宫颈菌群)直接参与宫颈炎的发生发展。另外,本研究也没有发现阴道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群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之间的显着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已清楚描绘出阴道微生物群落的整体结构,并明确表明,细菌性阴道病是与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和生物分类学丰富性急剧增加有关。这项研究还提供了目前关于阴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细菌的生态系统最全面的认识,并有助于目前对细菌性阴道病病因的了解。然而,阴道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群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之间,宫颈阴道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群和宫颈炎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第二部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宿主阴道局部反应性变化研究背景目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宿主易感性的决定因素仍知之甚少。宿主阴道粘膜局部的感染基因组学和感染蛋白组学可能在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法为更深入的探索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局部对阴道菌群多样性变化的反应性,本研究对10例细菌性阴道病阳性和10例细菌性阴道病阴性女性阴道上皮细胞样本,应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阴道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并应用Bio-Plex Pro27蛋白悬液芯片探讨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共有2397个基因具有2倍甚至更高的改变,其中1234个基因表达上调,1163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细胞因子主要参与TNF-αg.NF-κB.IFN-γ、IL-5和凋亡等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而蛋白悬液芯片细胞因子分析后,IL-1β、IL-5、IL-12、IFN-γ、RANTES和TNF-α在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显着的改变(p<0.05)。结论在细菌性阴道病发病过程,患者阴道局部宿主反应明显,有众多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差异明显,阴道灌洗液内的细胞因子特别IL一1β、IL-5、IL-12、IFN-γ、RANTES和TNF-α等明显增加,可能参与宿主抵抗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菌群的入侵。第三部分阴道内应用甲硝唑和益生乳杆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重建研究背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已完全阐明了健康受试者和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然而,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积极治疗后其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深入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应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每个样本经短疗程治疗后获得了超过4300条的16S rRNA基因V3区的扩增产物,其中30例甲硝唑治疗组(7天),25例益生乳杆菌活菌制剂(10天)及30例健康受试者和30例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前患者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治疗结束后,细菌性阴道病在甲硝唑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3%,而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组为88.0%。甲硝唑治疗可根除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致病菌,明显减少了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而益生乳杆菌治疗组只能通过改善阴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这些细菌的过度生长,而不能改变阴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尽管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差异,积极治疗组或受试者的阴道菌群构成一个独特的簇,可与治疗前组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明显区分开。随着那些细菌性阴道病的潜在致病菌,如Gardnerella, Atopobium, Prevotella, Megasphaera, Coriobacterineae-, Lachnospira, Mycoplasma和Sneathia等显着减少(p<0.05),一个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菌群不断恢复,可以重建新的阴道微生态平衡。作为阴道健康状况的哨兵细胞和生物标志物,乳杆菌和上述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细菌的相对丰度可以监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等。结论本研究数据表明,阴道内应用甲硝唑和外源性益生乳杆菌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恢复正常阴道微生物群落,而益生乳杆菌可以维持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阴道微生态平衡。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那些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在细菌性阴道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可为今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刘敏,龚子鉴,叶张章,赵越,朱珂,刘晨,陈荣章,李美荣,尹颂超,陈智睿,赖维[5](2011)在《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诱导淋球菌耐药及交叉/多重耐药现象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体外次抑菌浓度法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探讨其交叉耐药与多重耐药现象,为淋球菌耐头孢曲松机制的研究提供菌株和初步的理论基础。方法:将对头孢曲松敏感的标准株WHOA、WHOC、WHOD、WHOE及临床株ZSSY016以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法连续传代培养,定期监测生物学特性,分析诱导前后菌株RAPD图谱的改变结果,并以琼脂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及诱导过程中菌株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诱导后菌株对头孢曲松的M IC值提高了4256倍,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M IC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大观霉素的耐药性变化未发生显着改变。结论:体外次抑菌浓度法可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诱导易感性存在菌株间的个体差异,耐头孢曲松机制与交叉耐药/多重耐药机制存在多样性。淋病治疗应合理足量应用抗生素,以防止体内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郭怡雯[6](2009)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四环素耐药基因和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在人类以及畜禽业中的滥用导致了环境中耐药细菌大范围的传播。因此,为了避免对公共健康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细菌传统分离培养等方法,分析污水厂水样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的多样性,并针对污水厂活性污泥以及自然湖体中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做基因检测及量化,以了解本地区污水厂中耐药菌所占的比例、活性污泥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一般地表径流中所含有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显示,从污水厂所提取的水样进行选择性培养后看到,在含抗生素平板上,乳糖发酵型肠杆菌(LFE)中绝大多数是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占居平板的70%~90%。但是经一系列检测后表明,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过程并不能大幅度的减少致病菌的数量。与此同时,剩余污泥最终却是经过重力浓缩池浓缩后直接装船外运,并没有具体的处理方法。可见,绝大多数的致病菌将直接排入环境。污水厂进水,活性污泥,出水水样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tet基因的出现频率在0%~69.23%之间。总共检测到:tet(A),tet(B),tet(C),tet(D),tet(E),tet(M),tet(G),tet(X)这八种耐药基因,没有检测到核糖体保护蛋白编码的tet(O)和tet(S)基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LFE)tet基因的出现频率在3.7%~68.18%之间,没有检测到核糖体保护蛋白编码的tet(M),tet(O)和tet(S)基因。通过对328株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和乳糖发酵型肠杆菌(LE)的PCR-RFLP分类,测序得到5种不同菌株,分别为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克雷伯氏菌、气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其16S rDNA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并用相应的tet引物对其中的某些菌株进行再次测序,同源性也都在100%~97%之间,可见此前的实验研究是科学严谨并是可信的。对污水厂活性污泥中耐四环素基因在不同季节和工况下的检测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点,tet基因广泛分布在活性污泥中,但是污水厂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也不能有效减少tet基因的种类。同时,经过对滴水湖生物膜上带有的耐药基因检测对比后证明了污水厂带有的耐药基因远远高于自然界一般地表径流中的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目标基因进行量化,看到闵行污水厂中tet(A)基因浓度要高于tet(C)基因浓度,并且这两种基因浓度要大大高于自然湖体中携带的含量。从中可以看出,也许由于上海甚至是整个中国地区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及排放没有做过多的控制,使得本地区污水中的耐药基因浓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最后,对带有tet基因的菌株进行质粒提取后发现,大多数菌株都含有大小及数量不等的质粒条带,质粒的获得率大于93.4%。同时将带有tet(A),tet(B),tet(C)和tet(D)耐药基因的质粒进行测序发现,其结果与致病性肠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但仅根据本次实验的研究深度,未能观察到携带质粒的菌株与其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之间有明显关系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深入。

段会勇[7](2008)在《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是动物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动物舍的生物污染可以引起一系列传染病的流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气载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很远的距离,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过去对畜禽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舍内外环境中的细菌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菌耐药性及某些致病菌含量等方面来确认的。然而,未能证明舍内外环境分离的微生物气溶胶的起源及其同源性,没能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畜禽舍微生物气溶胶向环境的传播。因此,本课题测量了19个动物舍(5个鸡舍、5个猪舍、6个牛舍和3个兔舍)舍内及舍外不同距离(上风10、50m和下风10、50、100、200、400m)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在此基础上,(1)统计舍内、舍外气载需氧菌的含量;(2)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肠毒素的检测;(3)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ERIC-PCR和REP-PCR)对不同地点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遗传相似性进行比较;(4)对肠球菌的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性及其向环境中的传播。1动物舍内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本试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16个动物舍舍内空气、舍外上风10、50m和下风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收集微生物气溶胶,一方面,通过对动物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气载大肠杆菌含量、气载肠球菌含量的检测,以及它们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来推断其对饲养员及动物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人们对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健康威胁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对畜禽舍内、外需氧菌含量的比较分析,从而初步观察菌群随着距离增长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检测的养殖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原野环境,而且大部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虽然我们没有对养殖环境的动物及饲养员的健康作系统的调查,但是长期处在这种高浓度的微生物气溶胶环境下,对动物体和饲养人员感染压增大,导致很大的感染风险,能够产生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发生,或隐性感染,或发展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继发感染等,该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通过比较舍内外的气载需氧菌的含量发现,动物舍舍内气载需氧菌含量远远高于动物舍上风和舍外下风方向(>50m)不同距离空气中需氧菌的浓度(P<0.05),该结果表明,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较高,随着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不断传播到舍外一定距离,特别是下风50 m内。另外,下风不同距离细菌浓度与上风处(一般原野)比较,差异显着(P<0.05),舍外下风方向在100、200和400 m(鸡舍A和牛舍C″除外)之间需氧菌的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气载需氧菌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也可以传播到舍外下风较远的距离(≥200 m)。2 ERIC-PCR对鸡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课题测量了5个鸡场和6个牛场舍内及舍外不同距离的大肠杆菌含量,在细菌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地点分离的大肠杆菌鉴定其同源性,获得大肠杆菌ERIC片段指纹图谱,通过该片段在细菌基因组内的数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比较其遗传相似性,确定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向环境中的传播。ERIC-PCR结果表明,从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为34.1%;牛舍为)相似性可达100%,从动物舍外下风方向(10、50、100和200m)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鸡舍为54.5%;牛舍为)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而从动物舍上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较小(<90%)。所以,得出结论,从上风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并非来源于动物的粪便或者舍内空气,而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来源于动物的粪便,说明源于动物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依气象条件传播到舍外不同的距离,造成周边环境的生物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扩散。3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通过对同一鸡舍内外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证明鸡舍内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环境中去,可能对附近养殖场及其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结果表明,鸡舍粪便中及舍内、舍外空气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都对P-G和RIF完全耐药;对GEN和TOB都敏感,并且没有发现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菌株。特别是从舍外下风方向上分离到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与从舍内空气中或者是鸡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基本一致,说明这些耐药菌株来源于动物舍,它们能够从舍内向舍外环境传播。4 ERIC-PCR和REP-PCR对猪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采用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进一步对同一猪舍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一方面,可以验证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为研究猪舍养殖环境产生的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其周围环境的传播提供可靠的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分析了从5个猪舍环境中分离到的120株大肠杆菌,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都显示出了很高的菌株间的区分性。REP-PCR表现出的指纹图谱与ERIC-PCR表现出的指纹图谱显示出极高的相似性,从而也说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有35.1%(20/57)的从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舍外下风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90%,然而从上风方向分离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较低(61%-69%)。可见,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来源于动物的粪便。5动物舍环境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分别对5个鸡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17株大肠杆菌,5个猪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20株大肠杆菌和6个牛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43株大肠杆菌进行了5种不同的毒力基因(STa、STb、LTa、Stx1和Stx2/Stx2e)的多重PCR检测,不仅调查了不同动物舍舍内环境中大肠杆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而且还通过对舍内、舍外环境中大肠杆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比较检测分析,研究舍内大肠杆菌5中主要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结果表明,不同的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其携带的5种毒力基因型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而且很多是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毒力基因,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环境。6 REP-PCR对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为了给畜禽舍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与传播提供更充分的证据,以另一种微生物一肠球菌作为指示菌,以REP-PCR方法来研究三种动物舍(鸡舍、猪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从而与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来做对比,进一步证明动物舍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必然性,同时也证明了以肠球菌作为指示菌研究微生物气溶胶在环境中传播的可行性。通过对5个不同的鸡舍(127株)、5个不同的猪舍(135株)以及6个不同的牛舍(164株)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肠球菌同源性的REP-PCR分析,结果表明,动物舍内动物的粪便中的肠球菌可以不断形成气溶胶,不仅在能够在舍内空气中传播,而且还能够随着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较远的距离,特别是下风方向(≥100m)。7动物舍环境气载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为了了解当前养殖环境中细菌的耐药现状,仍以肠球菌为指示菌,通过对该菌的耐药性调查,了解不同场的药物使用状况,细菌耐药谱及其程度,为此后用药提供指导。通过对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分离的肠球菌对四环素类(TetM)、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及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VanA和VanB)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目的:(1)了解当前养殖环境中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并为以后的用药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对舍内、舍外不同环境中采集到的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与比较,研究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对16个动物舍426株肠球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动物舍环境中存在一定比例的(62/426,14.55%)对β-内酰胺酶耐药肠球菌;三种动物舍舍内及其舍外环境分离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而且,耐药率较高。其中,鸡舍粪便分离株肠球菌TetM的检出率最高(79.03%),其次为猪舍粪便分离株;有很少几株肠球菌携带vanA和vanB基因,但是,也存在少量的vanA和vanB阳性菌株,这是在动物舍环境中首次检测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肠球菌携带AMEs基因的一种或几种,只有7.7%(33/426)的肠球菌不携带AME基因,可见,鸡、猪、牛舍环境中的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普遍性;同时,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多数肠球菌都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AME基因,最多者可以携带6种AME基因[aac(6′)-aph(2″)+ant(4′)-Ia+ant(9)-Ia+aph(3′)-Ⅲa+aac(6″)-Ii+ant(6)-Ia],可见,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严重性。因此,在兽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鸡、猪、牛舍舍内(动物粪便和舍内空气)及其周边环境中(上风方向10、50m,下风方向10、50、100、200、400m)肠球菌耐药基因(TEM,tetM,VanA和VanB,AMEs)的检测结果比较后可以看出,舍外环境中的,特别是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很多肠球菌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与舍内或动物粪便中的肠球菌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相同。因此,结合REP-PCR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肠球菌耐药性也可以在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传播。

沈莹[8](2008)在《沙门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陈智,叶临湘[9](2007)在《伤寒沙门氏菌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银染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方法对EcoRⅠ和Mse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用量、酶切时间、连接产物及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在20μl的酶切体系中,含基因组DNA 250ng,EcoRⅠ和MseⅠ各2.5U,37℃下酶切3h;21℃连接过夜;连接产物稀释10倍后进行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50倍后再进行选择性扩增;选择性扩增完成后加等量Loading buffer,90℃变性3min,立即冰浴;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分析;银染法检测PCR产物。结论AFLP—银染体系有望在伤寒沙门氏菌的多态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爱萍[10](2006)在《沙门菌invA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扩增沙门菌invA基因,构建pET-invA重组子,实现沙门菌inv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金属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CD1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并对免疫血清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为后续研究该蛋白的特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1.沙门菌invA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根据inv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自沙门菌基因组中扩增invA基因目的片段。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ET-30c(+)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invA,并转化克隆宿主菌E.coli DH5a,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阳性克隆,质粒小量提取后,用双酶切和基因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质粒。 2.沙门菌InvA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第一部分所得重组质粒pET-invA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镍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对InvA融合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用anti-His-tag单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鉴定诱导表达的重组InvA蛋白。 3.InvA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使用考马斯亮兰法总蛋白定量测试盒对所得到的纯化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后,用来免疫CD1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并通过玻片凝集试验观察所制

二、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1)益阳地区淋病流行特征及耐药淋球菌菌株分型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性行为、疾病及求医情况
    2.3 临床分离株分型和对抗生素敏感情况
3 讨论

(2)不同品种大黄生物活性物质分析及其亲缘关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黄的简介
    1.2 大黄的种类
        1.2.1 掌叶大黄
        1.2.2 唐古特大黄
        1.2.3 药用大黄
        1.2.4 食用大黄
    1.3 大黄中化学成分
        1.3.1 大黄素(C_(15)H_(10)O_5)
        1.3.2 大黄酚(C_(15)H_(10)O_4)
        1.3.3 大黄酸(C_(15)H_8O_6)
        1.3.4 大黄素甲醚(C_(16)H_(12)O_5)
        1.3.5 芦荟大黄素(C_(15)H_(10)O_5)
    1.4 大黄药理作用
    1.5 大黄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大黄指纹图谱的建立
        1.7.2 大黄样品质量分析
        1.7.3 四种大黄的亲缘关系
2 大黄指纹图谱的建立
    2.1 材料和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色谱条件
        2.2.3 方法学验证
        2.2.4 标准曲线的测定
        2.2.5 指纹图谱的建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2 指纹图谱的建立
    2.4 小结
3 大黄样品质量分析
    3.1 材料和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色谱条件
        3.2.3 四种大黄中活性物质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食用大黄
        3.3.2 掌叶大黄
        3.3.3 唐古特大黄
        3.3.4 药用大黄
        3.3.5 五种活性物质含量对比
    3.4 小结
4 四种大黄的亲缘关系
    4.1 材料和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大黄总DNA提取
        4.2.2 PCR扩增
        4.2.3 测序
        4.2.4 亲缘关系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黄总DNA的提取
        4.3.2 PCR扩增
        4.3.3 测序
        4.3.4 亲缘关系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结果
致谢

(3)HSL对1asI/rh1I双缺失突变铜绿假单胞菌接合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PA01和PA-△lasⅠ/rh1Ⅰ生长曲线的比较
    1.1 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培养
        1.2.2 编号
        1.2.3 接种
        1.2.4 生长曲线测定
        1.2.5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结果
        1.3.2 绘制生长曲线
    1.4 讨论
第二部分 pUCP24T载体的构建与性能分析
    2.1 材料
        2.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2.1.2 溶液的制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oriT序列引物设计和PCR
        2.2.2 重组质粒pMD18-oriT的构建及鉴定
        2.2.3 重组质粒pUCP24T的构建及鉴定
        2.2.4 接合转移
        2.2.5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分析
        2.2.6 pUCP24T质粒提取
        2.2.7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2.3 结果与分析
        2.3.1 oriT序列比对分析及PCR扩增pCVD442 oriT片段
        2.3.2 重组质粒pMD18-oriT的构建及鉴定
        2.3.3 重组质粒pUCP24T的鉴定
        2.3.4 接合反应
        2.3.5 重组质粒pUCP24T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2.4 讨论
第三部分 HSL对PA-△lasⅠ/rh1Ⅰ接合反应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3.1.2 抗生素与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配制HSL
        3.2.2 培养
        3.2.3 接合试验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lasⅠ/rh1Ⅰ基因突变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2 C4-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3 3-oxo-C12-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4 混合3-oxo-C12-HSL、C4-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宿主阴道局部反应性变化研究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微生态重建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设计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菌群多样性与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本课题创新点
作者简历

(5)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诱导淋球菌耐药及交叉/多重耐药现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2 主要试剂及引物
    1.3 淋球菌菌株的菌种鉴定
    1.4 淋球菌菌株对各种抗生素MIC值的测定
    1.5 次抑菌浓度法诱导淋球菌对CRO耐药
    1.6 耐药淋球菌的稳定性实验
    1.7 诱导前后淋球菌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分析
2 结果
    2.1 淋球菌菌株的菌种鉴定
    2.2 诱导前后淋球菌对CRO的MIC值变化
    2.3 诱导前后淋球菌对其他抗生素的MIC值变化
    2.4 淋球菌菌株耐药性的稳定情况
    2.5 诱导前后淋球菌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次抑菌浓度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
    3.2 关于头孢曲松耐药机制及交叉/多重耐药机制的多样性
    3.3 关于次抑菌浓度诱导与临床治疗的联系

(6)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四环素耐药基因和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三、研究结构流程图
第二章 文献回顾
    引言
    一、抗生素进入生态环境的途径
    二、环境中的抗生素,细菌和耐药性
        (一)、环境中的抗生素
        (二)、环境中的细菌
        (三)、环境中的抗生素耐药性
    三、水环境中耐药菌的污染现状
    四、水环境中耐药基因传递机制初探
    五、水环境中耐药菌的主要来源
        (一)、医院和制药厂污水排放
        (二)、城市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
    六、水环境中耐药菌的危害研究
    七、环境中的四环素
        (一)、四环素的发现与发展
        (二)、四环素的耐药性
    八、水环境中四环素存在情况的国内外研究进程
    九、总结
    十、未来方向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的研究
    简介
    一、乳糖发酵型肠杆菌(LFE)简介
    二、采样点简介
        (一)、上海市闵行区污水处理厂
        (二)、滴水湖
        (三)、采样点
    三、材料
        (一)、药品与试剂
        (二)、相关仪器
        (三)、培养基
    四、方法
        (一)、细菌培养
        (二)、培养基配置
    五、结果与分析
        (一)、菌落基本形态
        (二)、细菌总数
        (三)、不同工况处理后对TR-LFE和LFE细菌数的影响
        (四)、各季节不同工况处理后对TR-LFE和LFE细菌数的影响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基因型分析
    简介
    一、材料
        (一)、菌株
        (二)、药品与试剂
        (三)、相关仪器
    二、方法
        (一)、DNA模板制作
        (二)、PCR反应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五)、PCR产物纯化
        (六)、测序鉴定
    三、结果与分析
        (一)、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基因型统计
        (二)、多重耐药性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基因型统计
        (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类分析
        (四)、测序结果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质粒DNA对耐药基因的验证
    简介
    一、材料
        (一)、菌株
        (二)、药品与试剂
        (三)、相关仪器
        (四)、培养基
    二、方法
        (一)、细菌培养
        (二)、抽提质粒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质粒DNA大小的测定
        (五)、PCR检测质粒携带的耐药性基因
        (六)、PCR产物纯化
        (七)、测序鉴定
    三、结果与分析
        (一)、质粒抽提结果
        (二)、PCR验证质粒携带的耐药性基因
        (三)、测序结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研究
    简介
    一、材料
        (一)、药品与试剂
        (二)、相关仪器
    二、方法
        (一)、活性污泥的DNA提取
        (二)、PCR反应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季节活性污泥中耐药基因的出现情况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出现情况
        (三)、滴水湖耐药基因的相关情况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量化
    简介
    一、材料
        (一)、药品与试剂
        (二)、相关仪器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方法
        (一)、标准品浓度
        (二)、标准曲线
        (三)、扩增曲线
    三.结果与分析
        (一)、闵行污水厂tet(A)和tet(C)基因的量化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tet(A)和tet(C)基因的变化
        (三)、紫外(UV)消毒前、后的出水样品
        (四)、滴水湖tet(A)和tet(C)基因的量化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与建议
        (一)、展望
        (二)、建议
附录
    附录1 tet基因PCR扩增结果图
    附录2 闵行污水厂活性污泥PCR扩增结果
    附录3 闵行污水厂81株TR-LFE菌株质粒提取图谱
参考文献
致谢

(7)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部分
    1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1.1 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
        1.2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1.2.1 来源的多相性
        1.2.2 种类的多样性
        1.2.3 活力的易变性
        1.2.4 扩散的三维性
        1.2.5 沉降微生物气溶胶的再生性
        1.2.6 感染的广泛性
    2 微生物气溶胶的成分及所造成的危害
        2.1 畜禽舍中生物气溶胶的成分研究
        2.2 微生物气溶胶造成的危害
        2.2.1 微生物气溶胶对畜牧业的危害
        2.2.2 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 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
        3.1 惯性撞击类
        3.1.1 自然沉降法
        3.1.2 射流撞击式采样器(裂隙式采样器)
        3.1.3 离心撞击式采样器
        3.2 过滤阻留类
        3.3 静电沉着类
        3.4 温差迫降类
        3.5 生物类
        3.6 采样器的选择
        3.7 空气微生物采样发展趋势
    4 微生物气溶胶学的应用
        4.1 应用于动物疫病防治方面
        4.2 应用于植物疫病防治方面
    5 微生物气溶胶传播机制的研究
    6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6.1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内研究现状
        6.2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外研究现状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和体系结构
第二章 鸡、猪、牛、兔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1 引言
        1.1 Andersen-6级生物采样器概述
        1.2 工作原理
        1.3 本研究的历史背景
        1.4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动物舍情况
        2.1.2 主要试剂、选择性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样本的采集
        2.2.3 样本的处理
        2.2.4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肠球菌PCR方法鉴定结果
        3.2 动物舍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1 鸡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2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3 牛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4 兔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3 兔舍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3.4 动物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1 鸡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2 猪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3 牛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5 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在Andersen各层级上的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对动物造成的危害
        4.2 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动物疾病的关系
        4.3 兔舍环境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4.4 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5 细菌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分析
        4.6 存在的缺点
    5 结论
第三章 ERIC-PCR对鸡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气溶胶的发生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ERIC-PCR技术
        1.1.1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ERIC)的发现与分布
        1.1.2 ERIC结构特征及功能
        1.1.3 ERIC-PCR的原理及特点
        1.1.4 ERIC-PCR产物形成规律
        1.1.5 ERIC-PCR技术的应用
        1.1.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鸡舍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ERIC-PCR结果
        3.2 牛舍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ERIC-PCR结果
    4 讨论
        4.1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4.2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3 牛舍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四章 鸡舍环境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我国鸡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2 常用药物耐药情况
        1.3 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药敏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舍A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2 鸡舍B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3 鸡舍C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4 鸡舍D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5 鸡舍E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4.2 鸡舍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
    5 结论
第五章 ERIC-PCR和REP-PCR对猪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气溶胶的发生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引言
        1.1 REP-PCR方法
        1.2 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从舍内分离的大肠杆菌与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3.2 从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3.3 从上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4 讨论
        4.1 细菌来源性的鉴定方法的选择
        4.2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4.3 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研究动物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可行性
    5 结论
第六章 鸡、猪、牛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肠毒素(enterotoxin)
        1.1.1 ST
        1.1.2 LT
        1.2 类志贺氏菌毒素(Shiga toxin,Stx)
        1.3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1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2 猪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3 牛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2 动物舍内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肠毒素对动物的致病性
        4.2 大肠杆菌肠毒素鉴定方法的选择
        4.3 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肠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4.4 动物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肠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七章 REP-PCR对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以肠球菌为指示菌来研究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依据
        1.1.1 存在于正常动物或人的肠道中
        1.1.2 指示菌要与致病菌有相似的存活性
        1.1.3 指示菌应与空气中致病菌含量相仿
        1.1.4 指示菌在空气中不应广泛存在或增值
        1.1.5 理想指示菌的选择
        1.2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3.2 猪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3.3 牛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 讨论
        4.1 肠球菌对动物的危害
        4.2 肠球菌对人的危害
        4.3 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八章 畜禽舍环境气载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细菌耐药分类
        1.2 细菌的耐药机理
        1.2.1 基因机理
        1.2.2 获得性耐药的生化机理
        1.3 肠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
        1.3.1 肠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1.3.2 肠球菌属的分类
        1.4 肠球菌耐药现状
        1.5 肠球菌的耐药机制
        1.5.1 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1.5.2 肠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1.5.3 肠球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
        1.5.4 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6 总结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检测结果
        3.2 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tM检测结果
        3.3 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和vanB检测结果
        3.4 氨基糖苷修饰酶(AME)基因检测结果
        3.5 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
    4 讨论
        4.1 养殖环境中肠球菌的耐药现状
        4.2 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
    5 结论
第九章 肠球菌vanA耐药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
        2.2 引物
        2.3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分析
        2.3.1 试剂
        2.3.2 培养基、相关试剂及配制
        2.3.3 主要溶液
        2.3.4 其他主要试剂
        2.3.5 主要仪器设备
        2.3.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2.3.7 PCR产物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2.3.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9 连接产物的转化
        2.3.10 转化菌的筛选与鉴定
    3 结果
        3.1 耐药基因vanA的扩增
        3.2 va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4 讨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采样仪器及部分采样动物舍
附录2 两种指示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沙门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离培养方法[1]
2 快速检测方法
    2.1 酶联免疫法 (ELISA)
    2.2 基因芯片法
    2.3 聚合酶链法 (PCR)
    2.4 Transia沙门菌卡片检测法
3 沙门菌同源性分析
    3.1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 (AFLP)
    3.2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PFGE)
    3.3 核糖体分型
    3.4 目前, 应用于沙门菌同源性分析的检验方法主要是AFLP、PFGE和核糖体分型。
4 结语

(9)伤寒沙门氏菌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银染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试剂
        1.1.3 接头和引物的合成
    1.2 方法
        1.2.1 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DNA的提取
        1.2.2 限制性内切酶用量的选择
        1.2.3 酶切时间的选择
        1.2.4 连接产物稀释倍数的选择
        1.2.5 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的选择
        1.2.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2.7 银染检测
2 结果
    2.1 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的影响因素
        2.1.1 限制性内切酶用量的选择
        2.1.2 酶切时间的选择
        2.1.3 连接产物稀释倍数的选择
        2.1.4 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的选择
    2.2 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的建立
        2.2.1 酶切体系
        2.2.2 连接体系
        2.2.3 预扩增体系
        2.2.4 选择性扩增体系
        2.2.5
        2.2.6 银染检测
    2.3
3 讨论

(10)沙门菌invA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课题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沙门菌invA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第二部分 沙门菌InvA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第三部分 InvA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沙门菌的研究进展(综述)
致谢

四、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益阳地区淋病流行特征及耐药淋球菌菌株分型的调查研究[J]. 朱有葱,王威,肖炜,杨鹏. 皮肤病与性病, 2021(01)
  • [2]不同品种大黄生物活性物质分析及其亲缘关系鉴定[D]. 李桢. 西华大学, 2016(05)
  • [3]HSL对1asI/rh1I双缺失突变铜绿假单胞菌接合反应的影响[D]. 肖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4]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 凌宗欣. 浙江大学, 2012(09)
  • [5]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诱导淋球菌耐药及交叉/多重耐药现象的探讨[J]. 刘敏,龚子鉴,叶张章,赵越,朱珂,刘晨,陈荣章,李美荣,尹颂超,陈智睿,赖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02)
  • [6]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四环素耐药基因和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研究[D]. 郭怡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7]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D]. 段会勇.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8]沙门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沈莹.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4)
  • [9]伤寒沙门氏菌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银染体系的建立[J]. 陈智,叶临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01)
  • [10]沙门菌invA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D]. 周爱萍.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淋病奈瑟菌 DNA 的 AFLP 指纹图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