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盆地中部地区稀有气对油气成藏和地下水流动的制约

川西盆地中部地区稀有气对油气成藏和地下水流动的制约

一、Noble gas constrain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central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蒋雨函[1](2020)在《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与构造活动能够引起地下气体的释放。断裂带土壤气氡、汞、二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被广泛应用于断层活动性与断层结构特征的研究上。目前,探讨介质中压力变化与断层土壤气间的关系是研究断层土壤气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据悉,新疆呼图壁地下储气库自2013年建成以来,一直按照年循环的“注入/采出”模式运行,即在夏季注气,在冬季采气。储气库这一定期加压存储与减压释放气体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应力变化引起的土壤气变化问题提供了天然试验场。为此,本论文在呼图壁储气库开展了土壤气定期流动测量与定点连续测量,获取注采气过程中断层、储气库区及周边地区氡、汞、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利用与储气库注采气过程相关的气体组分的时空动态特征,结合区域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形变观测等资料,分析土壤气对重复的应力加卸载条件下的响应特征,其研究结果对气体地球化学在指导地震监测预测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储气库在2017年—2019年不同时段里六期土壤气流动测量中土壤气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非储气库区土壤气浓度及其变化趋势都属于背景值特征,而储气库区内注气阶段观测到土壤气存在显着升高现象,特别是氢气与气汞,最大值分别是725.40ppm和187 ng·m-3,远大于氢气、气汞的背景值25.17ppm和20ng·m-3,而且两种气体的显着浓度高值地点位置较为一致。随着储气库内压力增加土壤气浓度也准同步升高,尤其在储气库内注采井周围地区高值特征尤为明显。这一特征显示氢气与气汞对应力应变反映灵敏。在流动观测的基础上,本文还探究了 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储气库定点连续观测土壤气氢气和氧化碳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的断层氢气不具有明显的年变周期性特征;但是,在储气库地区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好的年变响应特征,表明氢气对储气库注采气过程压力变化响应效果较好,而气氡测值响应变化则不明显。如2019年1月至2月,氢气浓度处于背景值附近波动,3月下旬,随着储气库用气量减少并开始注气,储气库内压力逐渐增大,氢气浓度则显着上升;7月—8月,储气库压力达到峰值后,储气库停止注气,此时氢气浓度达到最高值30.24ppm;此后,随着储气库压力不再增加,氢气浓度缓慢下降,逐渐降至背景值附近,2020年起重复上一年变化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储气库应力的变化引起了土壤气多组分浓度的变化,即应力增大导致部分土壤气浓度显着增大,当应力不再增加时,土壤气浓度缓慢恢复至背景值附近,同时土壤气氢气、汞可作为研究断层土壤气对应力应变响应变化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对认识不同压力状态下断层土壤气的变化特征,指导地震台站布设、震情跟踪以及异常落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朱联强[2](2020)在《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直是盆地内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勘探效果显着,展示出川东地区茅口组岩溶缝洞型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的分析,以期为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通过对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明确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的主要烃源岩层系。基于取芯段精细的岩芯观察、岩石薄片观察,结合阴极发光、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原位微区同位素等技术手段,分析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根据茅口组的成岩演化,分析不同期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及成分,并结合区域埋藏史,明确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利用钻井资料以及二维地震格架线的解释成果,刻画研究区不同时期茅口组顶面的构造形态,恢复茅口组典型气藏的形成演化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气源岩生烃潜力、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油气藏形成演化等的研究,分析川东茅口组成藏的控制因素。论文取得的认识如下:(1)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志留系及二叠系烃源岩,研究区两套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志留系烃源岩以Ⅰ型有机质为主,二叠系烃源岩以Ⅱ型有机质为主,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生烃潜力好。(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以及白云石化作用等,表生期岩溶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发育最重要的成岩作用。(3)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存在三期油气成藏,第四期为气藏调整改造;第一期为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油藏,第二期为中~晚侏罗世形成的古油气藏,第三期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古气藏,第四期为晚白垩世以来古气藏调整和定型。(4)恢复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成藏演化;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期,古隆起上的檀木场及古隆起外的龙会场等构造高点发育古油藏;早侏罗世,檀木场、龙会场等构造圈闭范围和幅度进一步扩大,古油气藏持续形成;至早白垩世燕山运动期,古油气藏转化为古气藏,古隆起上的檀木场等构造形态继续保持,古隆起以外的龙会场等构造大幅抬升;晚白垩世以来,开江古隆起基本解体,古气藏受古隆起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调整定型为现今气藏的分布格局。(5)建立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模式;以龙会场为代表的构造早期处于开江古隆起范围以外的相对构造低部位,但其圈闭形成早,形成早期古油藏,晚期调整为构造高部位,具“早聚晚藏”的特征;以檀木场为代表的构造位于开江古隆起的范围以内,从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到早白垩世古气藏形成,其构造相对稳定,喜马拉雅运动期调整幅度小,为“原位”型的油气聚集。(6)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为:(1)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基础;(2)优质储层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关键;(3)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是油气成藏的核心;(4)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保障。其中,优质储层的发育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曹春辉[3](2017)在《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气是全球新兴开发的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其中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成功的靶区,威远、长宁和焦石坝等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实现了商业生产。本文对四川盆地威远和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的气体化学组成、碳-氢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成因及来源,阐述了威远、长宁两地页岩气在气体地球化学方面的差异及原因,探讨了页岩气产出过程(3.5年)中气体化学组成和C-He-Ar同位素组成变化及意义,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确认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是世界上最干的天然气之一,威远与长宁地区页岩气在产出过程中存在化学组成差异:威远-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化学组成以甲烷为主,平均含量97.2%;乙烷含量平均0.48%,丙烷0.02%。湿度在0.33-0.62%之间,非烃气体以N2、CO2为主,含少量He和Ar,未检测到H2S。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中甲烷含量(平均96.4%)比长宁地区甲烷(平均98.6%)低,而CO2和N2的含量(平均分别为0.79%和2.20%)高于长宁地区(0.33%和0.40%)。2.四川盆地威远、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持续存在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差异性,并保持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反序分布特征。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中CH4碳同位素组成(δ13C1:-34.3‰-37.3‰)比长宁地区(-26.9‰-29.7‰)偏轻约8‰左右,C2H6碳同位素组成(δ13C2:-32.0‰-43.4‰比长宁地区(-32.0‰-34.9‰)偏轻6‰左右,C3H8碳同位素组成(δ13C3:-30.0‰-45.5‰)与长宁地区(-30.0‰-37.2‰)相近。威远地区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呈现部分反序分布特征,即δ13C1>δ13C2<δ13C3。长宁地区呈现完全反序,即δ13C1>δ13C2>δ13C3。部分生产井页岩气出现氢同位素组成反序分布特征(δD1>δD2)。3.发现四川盆地威远、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稀有气体丰度及同位素组成变化存在差异和区域不均一性。威远地区马溪组页岩气中He和Ar的丰度及同位素比值与长宁地区不同,威远地区页岩气中4He和40Ar含量(分别为228.0-1286.3 ppm和66.9-734.7 ppm)比长宁的(187.0-465.4 ppm和32.0-551.4 ppm)变化范围较大,40Ar/36Ar比值(340.5-7364.5)比长宁地区(1700左右)变化范围大;3He/4He比值接近,威远地区主要在0.02Ra左右,长宁地区3He/4He=0.01-0.03Ra。两地页岩气中20Ne/22Ne和21Ne/22Ne比值接近大气Ne同位素组成。龙马溪组页岩气稀有气体丰度及同位素组成存在区域和深度不均一性。4.四川盆地威远、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为热成因来源,确定页岩中有机质(特别是I-II型)初次裂解和不同比例液态/高碳数烷烃二次裂解成气是龙马溪页岩气形成的重要机理:威远和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龙马溪组页岩气3He/4He和40Ar/36Ar比值指示气体主要来自于壳源。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态烃碳同位素持续反序分布的特征表明存在液态/高碳数烷烃二次裂解成因气的贡献。N2主要是有机质在高-过成熟阶段裂解形成。5.威远、长宁两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组成的差异性可能源于不同比例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裂解气的混入及页岩气的损失程度:威远、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中残余干酪根和液态烃的含量、后期构造运动及抬升的差异导致页岩演化温度、压力条件的差异,不同比例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裂解气的贡献、以及不同程度的页岩气损失可能是导致威远、长宁两地页岩气化学组成、碳同位素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长宁地区页岩气中可能存在较高比例的残余干酪根裂解气及水-有机质相互作用来源气。6.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性变化特征可能揭示气源供给的充足程度,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是判识页岩气气源供给的一个有力指标。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中4He、40Ar浓度及同位素比值随页岩气产出过程基本保持不变。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中40Ar浓度随生产井开采时间逐渐增加,而40Ar/36Ar比值逐渐减小,推断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气源供给比威远地区充足,长宁页岩气很高的井口压力也支持这一推论。稀有气体(特别是放射性成因的4He和40Ar)含量的变化,结合威远、长宁页岩气井口压力,可以指示页岩气的气源供给的丰富程度。页岩气中异常高的Ar同位素(7364.5,W201-H1井)可能指示围岩中气体的渗入。

曹家鑫[4](2017)在《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文中研究指明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带。具有断陷层和坳陷层双层结构,早白垩统火石岭组-登娄库组为断陷构造层;早白垩泉头组—晚白垩嫩江组为坳陷构造层。相关的油气地质条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有关流体作用过程、油气运聚成藏—富集—保存条件依然十分模糊。本文在分析梨树断陷地层、构造格架、断裂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动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油气保存条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梨树断陷八屋-四五家子-十屋油气田下白垩统地层水化学可划分为三个水化学剖面单元。总体上,1200m深度以上为大气水下渗淡化带;1200-2000m为汇合越流浓缩带;2000m以下为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1200-1600m深度范围内,部分井点地层水矿化度相对较低,且随深度变化不甚明显,表明局部由于断裂发育,流体垂向连通性较好。大气水沿开启的断裂下渗,导致深部地层水淡化。(2)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地层水及流体包裹体中δD、δ18O数据点均分布于大气降水曲线附近,表明梨树断陷地层水主要为受大气水影响的沉积埋藏水,浅部泉头组受大气水影响作用尤为明显。往深部地层,大气水影响逐渐减弱。相较于地层水,包裹体的δD值及δ180值呈明显的负偏特征,表明其遭受强烈的古大气水下渗作用影响。大气水下渗影响程度由中央构造带向两侧斜坡带,由构造顶部向构造低部位逐渐减弱。(3)梨树断陷地层压力剖面存在三个带:0-1200m为正常压力带,相当于泉二段及其以上地层;1200-2200m为低压带,主要发育在泉一段、登娄库组及营城组上部;2200m以下为高压带,主要发育在营城组下部、沙河子组及火石岭组。(4)梨树断陷油气泉头组-登娄库组勘探有利区主要包括:①中央构造带后五家户气田和八屋气田之间;②后五家户气田东北及西南局部;③秦家屯东西两条断裂之间的局部隆起构造;④小城子含气构造北部。梨树断陷油气营城组-沙河子组勘探有利区主要包括:①中央构造带后五家户气田和八屋气田之间;②北部斜坡带八屋气田西侧;③苏家屯地区桑北断裂带下降盘陡坡带;④金山地区北部。

张伟[5](2016)在《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文中提出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发育演化过程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的运聚成藏存在密切成因联系,其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亦是指示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存在与分布的重要标志和有效信息,而且亦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相关的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与聚集,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台西南盆地海域及陆域)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成藏关系,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钻井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判识和确定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和坳陷中泥底辟/泥火山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从空间上阐明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演化特点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泥底辟及泥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区域,即莺歌海盆地东南部中央泥底辟带、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东沙西南部)、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海域及陆上部分)。前3个区域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强烈,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地震畸形反射现象普遍,而泥火山相对较少;第4个区域即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泥火山/泥底辟异常发育且分布普遍。总体上,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区域展布,均主要集中在盆地沉降沉积中心附近及构造转换带周缘或断层裂隙发育区及地层薄弱带。(2)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不同类型泥底辟/泥火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分析研究了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或气烟囱及含气陷阱等,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与速度谱上均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或导致地震反射波组中断。往往具有不连续、杂乱模糊反射、弱振幅或空白反射及同相轴下拉(速度下拉)等异常反射现象和畸形地震反射特点。其中,泥底辟/泥火山本质上属于饱含流体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及强烈底辟刺穿和上拱侵入的结果,故往往会导致地层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震剖面上显示非常清楚;气烟囱及含气陷阱本质上均属含气所致,但其含气及气侵强烈程度差异明显,故一般不会改变地层产状。因此气烟囱在地震剖面上基本为模糊空白反射,而含气陷阱则为同相轴下拉的模糊反射。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与控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其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研究区特定区域快速沉积充填的巨厚欠压实泥页岩之泥源层的塑性流动及底辟上侵是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内因;而构造转换带和断层裂隙活动带及地层薄弱带则是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的基本构造地质条件即外因。(3)泥底辟/泥火山成因机制相同、发育演化特征相似,控制影响因素亦相同。泥底辟/泥火山形成的基本条件,可总结为其是由深部密度较小快速沉积充填的高塑性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在密度倒置的沉积动力学体系下,发生重力差异作用促使泥源物质塑性流动而强烈上侵挤入和底辟上拱,进而导致上覆围岩褶皱隆起或刺穿上覆地层破裂薄弱带而形成。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新近纪晚期以来一些特定区域存在快速沉降沉积的地质背景,新近纪海相坳陷期沉积巨厚的欠压实异常高压泥页岩(底辟泥源层)非常发育,在某些地层薄弱带及断层裂隙发育区则可形成众多的泥底辟/泥火山。同时,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热流值和地温梯度高,泥源层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和粘土矿物演化脱水形成的高温超压潜能,不仅能促进油气等流体大规模纵向运聚,而且还控制影响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与展布规模及分布特点。(4)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发育区油气勘探所获油气地球化学数据和台西南盆地南部陆上泥火山发育区采集的泥火山伴生气、温泉气及地火气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综合判识确定研究区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主要以烃类气为主,伴有少量n2、co2等非烃气,但部分区域局部区块及层段co2等非烃气较富集。依据天然气碳同位素及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分析,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中烃类气主要为成熟—高熟热解气,并伴生少量的生物成因天然气。其成因类型属成熟—高熟偏腐殖型混合气,烃气源主要来自巨厚海相坳陷沉积的泥页岩;泥底辟/泥火山伴生的co2非烃气,则主要属壳源型成因类型,亦有少量壳幔混合型,气源亦来自海相坳陷沉积的巨厚泥页岩(泥源层)与泥底辟/泥火山的高温热流之物理化学综合作用。(5)泥底辟/泥火山形成及发育演化的石油地质意义乃在于以下几点即:其一,泥底辟/泥火山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发育展布特点,均与油气运聚成藏及分布规律等,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和时空耦合关系;其二,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巨厚塑性泥源层物质本身就是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构成了非常好泥底辟生烃灶;其三,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上侵活动形成的众多底辟伴生构造圈闭及其所构成的泥底辟/泥火山隆起构造带,处在泥底辟生烃灶位置及其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最佳聚集场所和有利富集区;其四,底辟活动造成围岩及上覆地层上拱褶皱变形,在形成一系列伴生构造的同时,亦为油气藏之砂岩储层发育及储集物性改善等创造了较好的构造地质环境和条件。其五,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热流体上侵活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潜能,不仅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快速成熟生烃,而且亦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纵向运聚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进而促使油气及其它流体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向浅层具备储盖组合及圈闭的有利聚集场所运移而富集成藏;其六,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形成了非常好的油气纵向运聚的高速通道,构建了深部油气源与浅层构造圈闭及非构造圈闭等聚集场所之间的“桥梁及通道”,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圈闭运聚成藏等提供了高效运聚成藏的有利条件及捷径。(6)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果,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解释,深入分析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及台西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气源供给方式及其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依据含油气系统理论“从烃源到圈闭聚集成藏”的“源—汇—聚”的基本原则,首先重点分析研究了目前勘探获取的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与供烃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具体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地震地质分析解释成果,深入剖析和刻画了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类型及其展布特点,总结和建立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主要运聚富集模式,分析阐明了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分布规律与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边缘主要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虽然目前仅勘探发现生物气源供给原地扩散型自生自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但根据南海北部深水区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特点和断层裂隙等运聚通道系统的发育展布特征以及伴生的油气苗和气烟囱显示等信息,可以综合判识确定该区尚存在深部热解气供给断层裂隙输导下生上储“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热解气供给泥底辟/泥火山及气烟囱输导“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亦与常规油气藏一样,乃在于其必须具有充足的气源供给与一定规模的高压低温稳定带(圈闭富集场所)的较好时空耦合配置。(7)根据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与伴生油气的运聚富集规律,分析阐明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基于本次研究及研究区近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及水合物勘查成果,选择和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领域及区域,作为今后取得新突破和开拓新领域的优先方向:1)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三亚-梅山组大型泥底辟伴生构造天然气勘探领域;2)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尤其是中央峡谷水道下部大型泥底辟活动带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大型深水油气田及“渗漏型”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勘探靶区;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寻找深水油气与深水海底浅层天然气叠置富集的有利勘探靶区,有望获得突破;4)珠江口盆地东沙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已获重大突破,其局部区域与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展布存在成因联系的区带是进一步勘探的战略选区;5)台西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海底大型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是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靶区,其陆上泥火山伴生气资源亦具勘探开发价值,虽然存在诸多因素困扰,但仍然值得重视与关注。

楚亚婷[6](2016)在《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碱侵入岩这一概念最早由着名地质学家涂光炽先生于1982年提出,它包括硅不饱和的碱性岩与硅过饱和的碱性花岗岩;两者主要形成于与拉张作用有关的陆内裂谷、热点和后造山松弛环境当中,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常与重要多金属矿床共生相伴;源区多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具有特征的幔源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它们是地幔流体和物质在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向上运移并与地壳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录,因而该类岩石被认为是除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外,另一类可直接探测地幔地质作用的重要岩石。受印度-亚欧大陆俯冲碰撞的影响,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幔源岩浆作用广泛,特别是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及两侧产出大量以富碱斑岩为主的新生代富碱火成岩和系列相关多金属矿床而彰显其特殊重要性。地幔流体作用是深部地质过程的重要构成,与之相关的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更是当前地学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流体作用成矿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结合相关典型矿床研究,以遗留于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和流体或玻璃包裹体为载体,以揭示地幔流体作用和流体性质演化导致系列成岩成矿效应为主线,深入剖析滇西新生代以六合、剑川、小桥头正长斑岩为代表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和以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代表的硅过饱和富碱岩浆的成岩成矿过程,并结合老王寨金矿、金顶铅锌矿床中岩(矿)石分析,获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岩相学研究发现,发育于富碱斑岩及其包体中的富钠微晶玻璃、富铁微晶玻璃以及富铁熔浆包体是一种含地幔标型矿物和挥发分的纳米-微米级的超显微隐晶固体,与寄主岩浆呈熔浆不混溶关系,也见穿插于相关典型矿床岩(矿)石中。研究认为,该物质起源于富集地幔,是具熔浆性质的超临界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因温压等环境突变导致挥发分散失,过冷凝形成的隐晶-雏晶-非晶质固体,是地幔流体参与成岩成矿作用而遗留于岩(矿)石中的现实微观物质踪迹,同时也是引发硅化、碳酸盐化、钾化、钠化蚀变和多金属矿化的重要物质源和动力源。(2)地幔流体在伴随富碱岩浆耦合运移和解耦分离过程中,对主岩、包体和矿床围岩进行交代蚀变和引发多金属矿化。在此过程中,地幔流体自身随环境温压和氧逸度及壳幔混染程度的改变而发生物质组成和流体性质演变,其微观物质踪迹的超微观矿物组成表现为:六合、剑川正长斑岩和包体中以富含典型地幔标型矿物组合→马厂箐赋矿斑岩中产出以出现与矿化有关的微晶金属矿物和富铁、钛硅酸盐组合→老王寨矿化岩石以含金硫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组合→金顶矿化岩石以铅锌硫化物、碳酸盐、甚至出现硫酸盐等组合为特征;相对应的含矿地幔流体性质演化表现为强地幔属性的熔体→壳幔混染属性的熔流体→以壳源为主导的壳幔混染属性的热液流体。(3)富铁熔浆包体、石英包晶(体)中含CO2和H20的高钾玻璃包裹体、石英方解石包晶(体)和钠长石伟晶岩包体共同构成了贫硅富碱岩浆中所含不混溶的四种不同地幔流体物质成分端元,即含CO2和H20的高钾硅酸盐玻璃代表了富K端元;钠长石伟晶岩包体代表了富Na端元、石英方解石包晶(体)代表了富CO2端元,而富铁熔浆包体与富铁微晶玻璃类型相同,代表了富Fe端元;熔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氧逸度变化(包括壳慢物质混染)是引发流体性质演化的根本原因。(4)岩(矿)石年代学研究发现,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浆源区的形成和富碱岩浆活动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幔源包体中交代角闪石的Ar-Ar年龄在102.87±1.19Ma和116Ma左右,而六合花岗质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1.6Ma,与包体结晶成岩和寄主正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为38.63±0.52Ma,指示幔源包体在富碱岩浆形成之前已经遭受过碱交代作用;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0.52Ma,结晶成岩时间与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基本吻合,为35.80±0.20Ma;锆石的Ti温度计、稀土元素以及Ce+4/C e+3分析指示了富碱岩浆上侵过程中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据此综合分析认为:超前活动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触发了交代富集地幔的形成,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所含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两类岩浆演化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花岗岩类岩石。(5)综合研究认为,成矿作用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壳幔混染作用,而是含矿地幔流体作用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是否易于多金属成矿物质的活化与卸载。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流体性质演化过程是制约滇西新生代多金属系列成矿的核心因素。在上述认识成果基础上,运用地幔流体作用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的综合分析研究成功揭示,遗留于滇西新生代各类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在与富碱岩浆耦合与解耦过程中,对不同部位的不同岩石进行交代蚀变成矿,相应形成“斑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矿床→远程中低温热液矿床系列成矿效应。本论文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和揭示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地幔流体-成矿作用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岩浆-流体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张雪[7](2015)在《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河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新生代断陷盆地。该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由于地质条件不明,开采方式不当,研究方法不系统等条件的制约,至今尚未找到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本文以天然气的形成方式以及成藏条件为理论基础,结合野外地质调研、样品采集分析、室内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方法,以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为主线,对渭河盆地天然气的类型、成藏模式、分布规律以及资源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渭河盆地天然气可以分为富氦天然气和生物成因气两类。天然气样品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相对较低,普遍集中在10-20%之间,仅来自渭南的样品表现出极高的甲烷含量,可达到90%以上。天然气中氦气含量介于0.3-3%的样品占到了样品总数的78.7%,远高于工业标准的0.1%。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δ13C1值多介于-43-10‰,以煤成气为主,混有少量的无机成因气;来自渭南的样品δ13C1值均小于-55‰为生物气。氦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3He/4He的值介于2.2-78×10-8之间,为壳源成因氦。对天然气组分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区富氦天然气多与煤成气共存,生物成因气几乎不含有氦气。渭河盆地的氦气源岩为富铀花岗岩,放射性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蓝田花岗岩体和牧护关花岗岩体的平均含铀量分别为6.9×10-6和6.1×10-6,是本区氦气的主要源岩。氦气的主要储集层位为中孔、中渗的灞河—蓝田组;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分布于盆地的南部;生成的氦气溶解于不同类型的热流体中沿着断裂构造运移,在储层、圈闭、盖层配合良好的条件下聚集成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氦气成藏模式,分别为对流型正断层圈闭成藏模式、对流—传导型断块圈闭成藏模式、传导型断鼻圈闭成藏模式和传导型地层圈闭成藏模式,并认为华阴市、周至县和咸阳—西安地区是氦气分布的有利区,计算出本区氦气的生成量为6.58亿m3。渭河盆地生物气的源岩为固市凹陷张家坡组泥岩。其有机碳平均含量0.46%,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0.041%,H/C原子比值为1.4左右,最高热解峰温平均值为427℃,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为0.56%,说明源岩正处于干酪根演化的未熟—低熟阶段。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殖无定形体为主,腐泥无定形体次之,含少量的无结构镜质体,为Ⅱ1型干酪根。该区生物气主要形成于张4段,向上运移至砂岩相对发育的张1段—张3段,在砂岩上倾尖灭圈闭中聚集成藏,属于自生自盖的岩性圈闭生物气藏,主要分布于固市凹陷的南部地区,采用“生气率法”计算出该区生物气的生成量为28.35×1012m3,资源量为1417.5×108m3。综上分析认为,渭河盆地是多成分天然气共存的资源复合型盆地,具有很好的资源潜力,应加强对该区氦气及生物气的进一步研究,为我国未来天然气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鹏[8](2015)在《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流体为主体,以天然气组分、轻烃、同位素、稀有气体与地层水水矿化度、离子组成、氢氧同位素等多项流体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基础上,首先摸清了研究区的流体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然后,结合成藏地质条件,剖析了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探讨了地层水的成因及演化,明确了天然气的运移相态、运移方向及运聚期次,从地层水的角度对天然气的运聚过程进行了相应的佐证,确立了天然气运聚机制,总结了研究区气藏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及创新性成果认识:(1)研究区天然气以烃类气为主,非烃气含量低,不含H2S,主体为干气,属成熟-高成熟天然气。(2)确定了川西坳陷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成因及差异,探讨了构造与碳同位素倒转的关系。川西坳陷天然气主体为正碳同位素特征,但也存在少量碳同位素倒转。根据川西坳陷不同地区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成因、样品比例、出现层系差异,结合不同地区构造差异,得到构造变形强度对川西坳陷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倒转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使得构造变形强度相对较大的川西坳陷南段碳同位素倒转较中段、北段更为常见。(3)确立了研究区凝析水与地层水的矿化度(TDS)判别标准:凝析水TDS <10000mg/1,地层水TDS≥10000mg/1。研究区地层水矿化度特征:上三叠统地层水矿化度明显大于侏罗系,上三叠统地层水以卤水为主,侏罗系地层以盐水为主。明确了研究区地层水离子构成特征:Na+、Cl-是研究区地层水最主要离子,它们对地层水矿化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地层水阳离子含量关系表现为Na+>Ca2+>K+>Mg2+,须二段-中侏罗统地层水阴离子含量表现为Cl->HCO3->SO42-,而上侏罗统则表现为Cl->SO42->HCO3-,显示出上侏罗统地层水与其它层系地层水的差异。(4)系统地探讨了研究区地层水的成因类型及其意义。须二段、须四段地层水主体为CaCl2型,反映上三叠统深埋深水体特征。中侏罗统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反映上三叠统深埋深地层水与中侏罗统原生陆相水体的混合水体,少量其他水型水体,代表中侏罗统原生水体。上侏罗统不同地区地层水成因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孝泉-新场地区主体为Na2SO4型,代表上侏罗统原生陆相水体;洛带、马井、合兴场地区以CaCl2型为主,地层水主体为上三叠统与上侏罗统混合水体;新都地区以Na2SO4型为主,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CaCl2、NaHCO3型水体,地层水以混合水体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原生水体。(5)明确了研究区烃类气成因: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主体为煤型气,须二段存在少量原油裂解成因油型气。进一步对四川盆地其他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油型气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川中、川南也都存在油型气,对比发现川西、川中、川南三地区油型气分布特征、成因及来源都存在较大差异。(6)提出了研究区天然气中非烃气成因机制:稀有气体主要为壳源成因,N2主要为有机质成熟-高成熟阶段产物,CO2主要为无机成因,与地层中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有关,少量为有机成因。(7)从烃源岩生烃量、地层封闭条件、地层压力差及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认为研究区上三叠统-侏罗系不大可能有来自下伏海相地层的油气。上三叠统天然气主要来自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须五段烃源岩,须四段及下侏罗统源岩也有一定贡献。通过利用稀有气体同位素证研究,发现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中煤与泥岩对天然气都有重要贡献。(8)对地层水组分、氢氧同位素、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有机质姥植比综合分析,得到上三叠统地层水为海水与淡水的混合水体,各类化学特征更倾向海水。侏罗系地层水为上三叠统偏海水性质的混合水体与侏罗系大陆淡水的混合水体,部分侏罗系地层水仍保持其原始大陆淡水的特征。(9)以研究区侏罗系天然气为例,对天然气运移示踪指标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确定CH4含量、Nz含量是较为有效的天然气运移示踪指标,而CO2含量与iC4/nC4值在研究区的示踪效果较差。(10)明确了研究区天然气运聚机制及差异。研究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天然气以水溶相运移为主,游离相为辅。洛带、马井、合兴场、孝泉-新场等地区,来自须五段的天然气随上三叠统地层水以水溶相进入中侏罗统地层,仅在洛带地区中侏罗统存在少量游离相天然气。洛带、马井、合兴场地区上侏罗统天然气与该区中侏罗统天然气一样,以水溶相随上三叠统地层水进入上侏罗统地层,孝泉-新场地区上侏罗统天然气以游离相运移。地层水化学特征佐证了研究区侏罗系天然气的运移过程。总结了研究区上三叠统与侏罗系气藏的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刘四兵[9](2010)在《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超致密、超大埋深、超高压力以及圈闭形成历史、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的特点,从基础资料入手,在研究区成藏基本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地化特征的精细研究、对比,明确了研究区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分析了其纵向变化的运移机制,明确了研究区地层水的来源,探讨了水岩相互作用机制;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通过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K/Ar测年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主要气藏的成藏年代;最后通过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的动态过程,总结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须家河组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类型单一(主要以Ⅲ型为主)的特点。(2)须二段天然气与其他层段天然气相比具有甲烷碳同位素相对较高、乙烷碳同位素相对较低的特征,显示须二段天然气经历了更高的成熟度演化并来源于更好的母质类型,可能暗示了早期古油藏裂解气的混合。(3)天然气纵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主要体现了天然气成熟度和运移过程中分馏作用的影响。原、次生气藏纵向上的运移机制具有较大的差异:上侏罗统天然气主要由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窜层渗流运移而来,断裂是其最重要的运移通道;中侏罗统天然气运移方式复杂,部分气藏由须家河组气源沿高速运移通道运移而来,而部分气藏是通过下部气源以水溶相的方式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天然气以扩散运移方式为主,反应该层段天然气成藏时储层已相对致密;须二段天然气则以渗流方式为主,断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气源对比表明,合兴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中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洛带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和中下侏罗统源岩,须四段源岩有一定的贡献;金马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下侏罗统;新场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须五段源岩,中、下侏罗统源岩是其有力的补充,须四段源岩对其有一定的贡献;鸭子河地区侏罗系气源为须四段烃源岩;中江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五段烃源岩。丰谷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烃源岩,须三段烃源岩对其有一定贡献;新场地区须四段天然气主要由须四源岩提供气源,表现为自身自储的性质;高庙子地区须二段天然气由小塘子-马鞍塘组和须二段源岩共同提供气源;新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须二段和小塘子-马鞍塘组源岩;中江和合兴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则主要来源于小塘子-马鞍塘组烃源岩。而对于须四段天然气表现出的自生自储的性质,应主要与天然气样主要为须四上亚段的缘故,须三段源岩对下亚段天然气应具有较大的贡献。(5)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水总体表现为大气淡水背景,后期有海相地层水的入侵,泥页岩及煤层压实水对水性质影响巨大。须二段和须四段地层水地化特征相似性不仅是由于跨层流动造成的,共同来源的海相地层水和泥页岩压释水是根本原因,两者地层水的差异性主要是两者不同的水岩作用体系造成的,须四段相对须二段具有更为开放的水岩作用体系。(6)喜山期地层平均剥蚀厚度达到了1400m左右,在平面上具有如下变化特点:龙门山前从北往南剥蚀厚度逐渐变小,大邑地区具有相对最小的剥蚀厚度;从龙门山前往东,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北往南地层剥蚀厚度逐渐减小;从西往东,则表现为先变小后变大的特征,鸭子河地区剥蚀较强、往东到马井地区剥蚀厚度变小,再往东到中江剥蚀厚度又变大。(7)研究区大量样品、尤其是裂缝样品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远远超过地层所经历的古地温,顺断裂、裂缝而来的热液应是造成其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8)须二段天然气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主要有3个重要的成藏期:分别为须五段-早侏罗统沉积时期、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其中中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主要的成藏阶段,其余两个相对次要;须四段天然气同样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其对应的主要成藏期有:须五段沉积中期-早侏罗统沉积时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和喜山期,晚侏罗统-早白垩沉积时期为最重要的成藏时期,喜山期主要对早期原生气藏进行改造。(9)须二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现今构造控制了局部构造的气水分异,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古今构造高部位是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区;2)断裂是气藏晚期调整的关键。裂缝,尤其是高角度裂缝是气藏高产的关键,同时也是地层水纵窜入侵的主要通道;3)储层的非均质性是气层非均质性分布的根本原因;4)有利的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10)须四段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1)古今构造是气、水分布的基础;2)裂缝和有利沉积相对控制的优质砂岩储层的叠加是须四下亚段高产、稳产的关键;3)保存条件,尤其是成藏关键时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须四上亚段目前气水分布局面的最主要因素。

王威[10](2009)在《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年代老、后期构造活动强、原生油气藏经历多次破坏改造,油气演化和富集规律复杂的特点,从基础工作入手,针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研究之重点和难点,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以构造地质学、流体化学及流体封存箱等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构造形成与演化为主线,分析构造演化过程中的流体化学-动力学响应特征,恢复与重现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建立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流体封存箱演变史,明确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预测出有利于油气保存的勘探区带。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中扬子区的构造演化具有多期性,构造变形具有多层性,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整体沉降期、海西-印支大隆大坳期、早燕山强烈变形变位期、晚燕山-喜马拉雅伸展-拗陷期等四个阶段,早燕山期为中扬子区构造主要形成时期。(2)采用古水动力场恢复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根据中扬子区域构造运动的多期性、沉积与剥蚀作用、水动力条件,把研究区不同海相储层地下径流演化过程划分为加里东期、海西-早印支期、晚印支-早燕山期、晚燕山-喜马拉雅期2-4个水文地质旋回,恢复和重建了海相储层的古水动力场。根据储层水动力场态势及地下水径流汇聚特点,提出了研究区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水动力学模式:低势圈闭型、低势半圈闭型、势梯度陡变型与台缘型和流势马鞍型等。通过储层流体势场剖析,揭示出研究区不同构造带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储层水汇流模型、径流继承性、埋藏封闭条件和水化学特征等作为评价因子,预测了中扬子区海相储层油气聚集有利区。(3)利用地下水地球化学因子转化分析技术,通过大量薄片之矿物成分与孔洞缝充填物的鉴定与统计,中扬子区海相地层识别出:大气淡水溶蚀、溶洞、溶缝、泥质充填去白云化及淡水白云石组合;黄铁矿、泥岩压释水及白云石溶蚀重结晶组合;构造破裂、石英沉淀、黄铁矿沉淀、异形白云石、有机溶蚀组合等,与之相对应的水化学环境分为:准同生期近地表蒸发超盐度水介质环境;浅埋藏低温咸水环境;深埋藏中-高温卤水环境等。在解剖储层水动力场和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与建立了地层水化学成因演化序列和模式。(4)采用流体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经流体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综合研究表明:湘鄂西大部分地区寒武系流体向下伏震旦系灯影组运移和向上覆奥陶系储层运移,由于所分析样品主要形成于石油热裂解后,说明下组合中分隔流体的封隔层已失效,湘鄂西区下组合及下伏震旦系已无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可能。鄂西渝东区三叠系和二叠系中的流体主要来自于上二叠统,且受地表渗入水影响小,海相上组合中未见下伏早古生界流体加入,如果以古生界作为勘探目的层,下组合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江汉平原区在早期流体充注时,流体来自于下伏寒武系,下伏古生界与上覆三叠系的流体相互连通,早期古生界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晚期流体充注时,早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中的流体互不连通,即晚期保存条件相对较好。但流体包裹体拉曼分析表明,海相地层中可能缺少较大规模的油气充注。探讨了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分析了与流体运移轨迹具成生联系的油气保存体系的完整性与继承性。(5)依照有效烃灶对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进行统一划分,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在纵向上划分为4个主要的流体封存箱单元,自下而上分别为Ⅰ-流体封存箱单元(∈1-Z)、Ⅱ-流体封存箱单元(O-∈2)、Ⅲ-流体封存箱单元(S)和Ⅳ-流体封存箱单元(T1-D)。(6)采用成藏动力学理论,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保存条件是中扬子区海相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而构造隆升剥蚀、断裂活动、流体保存的继承性是影响油气保存的三大要素。综合考虑了地层出露情况,特别是侏罗系覆盖程度;后期构造作用强度及断裂的封堵性;水文地质条件与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特征;流体封存箱的现今压力与古压演化;古流体来源、古流体跨层运移层位与运移规模、古流体的封存性好坏及流体保存条件演变等诸因素及其成因联系,建立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按照已建立的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结合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在流体封存箱单元内对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其中江汉平原区1个区块为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江汉平原区2个区带和鄂西渝东区2个区带为I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鄂西渝东区3个区块为IV-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湘鄂西区无勘探有利区带。

二、Noble gas constrain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central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ble gas constrain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central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2.1 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特性
    2.2 断层土壤气与活动断裂
    2.3 断层土壤气与地震活动
    2.4 断层土壤气的影响因素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震地质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
    3.2 地质构造
    3.3 地层岩性
    3.4 历史地震活动性
    3.5小结
第四章 呼图壁储气库土壤气流动测量与特征分析
    4.1 观测点选择与布设
    4.2 土壤气体采集与测量
    4.3 土壤气流动测量结果
    4.4 土壤气空间位置特征
    4.5 地表二等水准测量数据结果与分析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呼图壁储气库土壤气连续观测与特征分析
    5.1 连续观测点建设
    5.2 连续观测设备
    5.3 土壤气变化动态特征
    5.4 土壤气动态特征影响因素
    5.5 土壤气特征与储气库压力变化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认识与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3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个人基本信息
致谢

(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成藏研究
        1.2.2 二叠系茅口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演化
    2.3 区域地层
    2.4 勘探现状
第3章 天然气气源分析
    3.1 天然气组分
    3.2 天然气同位素
    3.3 天然气气源
    3.4 烃源岩特征
        3.4.1 下志留统烃源岩
        3.4.2 二叠系烃源岩
第4章 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4.1 储层岩石学
        4.1.1 石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晶间(溶)孔
        4.2.2 溶洞
        4.2.3 破裂缝和溶缝
    4.3 成岩作用及演化
        4.3.1 胶结作用
        4.3.2 溶蚀作用
        4.3.3 交代作用
        4.3.4 破裂作用
        4.3.5 云化作用
    4.4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5章 典型构造油气成藏期次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5.1.1 檀木场构造
        5.1.2 龙会场构造
        5.1.3 福禄场构造
        5.1.4 拔山寺构造
    5.2 油气成藏期次
        5.2.1 檀木场构造
        5.2.2 龙会场构造
        5.2.3 福禄场构造
        5.2.4 拔山寺构造
第6章 油气成藏演化及控制因素
    6.1 油气成藏演化
    6.2 油气成藏模式
    6.3 成藏控制因素
        6.3.1 优质烃源岩的发育
        6.3.2 优质储层的发育
        6.3.3 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
        6.3.4 良好的保存条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1.1 页岩气研究的科学意义
        1.1.2 页岩气气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意义
    1.2 页岩气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气地质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页岩气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页岩气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工作量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完成的工作量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2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
    2.3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
第三章 样品及实验
    3.1 样品
        3.1.1 志留系龙马溪页岩
        3.1.2 页岩气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化学组成分析
        3.2.2 碳、氢同位素组成分析
        3.2.3 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龙马溪组页岩气气体化学组成
    4.1 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烃类气体
        4.1.1 烃类组分化学组成特征
        4.1.2 烃类组成随产出时间变化
    4.2 龙马溪组页岩气的非烃气体
    4.3 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稀有气体
        4.3.1 稀有气体组成特征
        4.3.2 稀有气体丰度随产出时间变化
第五章 龙马溪组页岩气碳、氢同位素组成
    5.1 页岩气碳同位素
        5.1.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1.2 页岩气产出过程中碳同位素组成变化
    5.2 页岩气氢同位素
第六章 龙马溪组页岩气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6.1 He、Ne和Ar同位素组成特征
    6.2 页岩气产出过程中He、Ne和Ar同位素组成变化
    6.3 Kr、Xe含量及同位素特征
第七章 龙马溪组页岩气成因及来源
    7.1 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形成机理
    7.2 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来源
        7.2.1 非烃气体的来源
        7.2.2 烃类气体的来源
第八章 威远-长宁龙马溪页岩气组成的差异性及原因
    8.1 威远-长宁龙马溪页岩气不均一性
        8.1.1 威远-长宁两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区域上的不均一
        8.1.2 龙马溪页岩气不同井位及垂向的不均一
    8.2 威远-长宁龙马溪组页气差异的原因
第九章 页岩气产出过程气体组成变化及意义
    9.1 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体组成变化与气源供给
        9.1.1 甲烷碳同位素
        9.1.2 4He和40Ar含量的变化
    9.2 页岩气产量的关系
        9.2.1 气态烃碳同位素反序分布模式
        9.2.2 水-有机质相互作用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流体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2.2 油气成藏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内容
        1.2.3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1.2.4 流体动力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案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梨树断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特征
        2.1.2 断裂发育特征
        2.1.3 构造区划
        2.1.4 构造演化
    2.2 石油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
        2.2.2 储层
        2.2.3 盖层
        2.2.4 油气分布规律
3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
    3.1 油田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3.1.1 地层水化学性质
        3.1.2 影响油田水化学的主要因素
    3.2 油田水化学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3.2.1 水化学参数与矿化度的关系
        3.2.2 地层水的浓缩过程
        3.2.3 水化学组分组合参数的地质意义
    3.3 梨树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
        3.3.1 梨树断陷地层水化学分布
        3.3.2 梨树断陷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分析
    3.4 现今地层水成因与油气保存
        3.4.1 地层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
        3.4.2 现今地层水成因与油气保存
    3.5 古流体成因与油气保存
        3.5.1 流体包裹体中氢、氧同位素特征
        3.5.2 碳酸盐岩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与成因
        3.5.3 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与古盐度
        3.5.4 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与古温度
        3.5.5 古流体成因与油气保存
    3.6 小结
4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地层水动力与油气运聚保存
    4.1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4.2 梨树断陷古水动力场形成、演化与油气运聚
    4.3 梨树断陷现今水动力场分布与油气运聚
    4.4 小结
5 梨树断陷油气成藏保存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5.1 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
    5.2 梨树断陷北部斜坡带
    5.3 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
    5.4 梨树断陷油气运聚及有利区
    5.5 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泥底辟/泥火山概念及其特征
        二、泥底辟/泥火山地质学研究
        三、泥底辟/泥火山地球化学研究
        四、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学研究
        五、泥底辟/泥火山成因类型判识划分研究
        六、泥底辟/泥火山与伴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研究
        七、前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一、幕式构造演化与多幕构造活动
        二、“断-坳”双层结构特征
        三、第三系巨厚沉积物具高温超压特点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展布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三章 全球及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一节 全球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展布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分布特点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分布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火山/泥底辟分布
第四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一节 泥火山地质地貌特征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五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动力演化机制及成因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条件与机制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机制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机制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形成机制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机制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机制
第六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七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特征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八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成因成藏机制及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一、泥底辟活动区典型油气藏解剖
        二、泥底辟/泥火山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
        一、珠江口盆地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三、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第九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深水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1.2.2 研究区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地幔流体作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滇西地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及演化
        2.1.2 主要深大断裂特征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遥感地质特征
        2.2.2 地球物理异常信息
    2.3 研究区地层、岩浆岩概况
        2.3.1 区域地层概况
        2.3.2 区域岩浆岩概况
    2.4 研究区富碱火成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的分布特征
        2.4.1 新生代富碱火成岩的时空分布
        2.4.2 多金属矿床分布特征
    2.5 研究区典型矿床地质背景特征
        2.5.1 马厂箐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2.5.2 老王寨金矿地质特征概述
        2.5.3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2.5.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碱斑岩及包体岩相学研究
    3.1 典型富碱斑岩及其包体岩石特征
    3.2 主岩和包体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3.2.1 富钠微晶玻璃
        3.2.2 富铁微晶玻璃
        3.2.3 富铁熔浆包体
    3.3 典型矿床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3.3.1 马厂菁钼铜金矿床
        3.3.2 老王寨金矿床
        3.3.3 金顶铅锌矿床
    3.4 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的属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富碱斑岩及相关矿床地球化学
    4.1 元素地球化学
        4.1.1 主岩和包体的常量元素分析
        4.1.2 主岩和包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
        4.1.3 典型矿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2 典型岩石和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
        4.2.1 主岩和包体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4.2.2 典型矿床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4.2.3 典型矿床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
    4.3 富碱岩浆起源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4.3.1 富碱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作用”
        4.3.2 富碱岩浆源区中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体作用演化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5.1 典型岩石和包体的锆石U-Pb定年
        5.1.1 岩石基本特征
        5.1.2 六合花岗岩包体岩相学特征
        5.1.3 样品制备、分析方法及锆石特征
        5.1.4 锆石U-Pb定年
        5.1.5 富碱岩浆成岩时代
    5.2 锆石所记录的岩浆混合作用
        5.2.1 锆石稀土特征分析
        5.2.2 岩浆氧逸度估算
        5.2.3 锆石Ti温度计
    5.3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时限
        5.3.1 锆石的地幔流体作用特征
        5.3.2 交代角闪石Ar-Ar定年
        5.3.3 六合岩体中石英包晶和马厂箐硅化石英的ESR定年
        5.3.4 马厂箐辉钼矿Re-Os定年
    5.4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及流体性质演化
        5.4.1 地幔流体作用“超前性”
        5.4.2 流体作用演化序列
    本章小结
第6章 玻璃-流体包裹体不混溶特征研究
    6.1 玻璃/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6.1.1 特殊包体岩石学特征
        6.1.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6.1.3 玻璃包裹体特征
    6.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6.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6.2.2 压力估算
    6.3 各类包晶(体)与玻璃包裹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3.1 玻璃包裹体原位电子探针分析
        6.3.2 包晶(体)和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6.4 地幔流体演化过程中的不混溶作用
        6.4.1 地幔流体运移及演化特征
        6.4.2 硅酸盐熔体-富CO_2流体不混溶作用
        6.4.3 富碱高钾硅酸盐玻璃熔体演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7章 深源包体的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探讨
    7.1 深源包体分布特征
    7.2 包体沉浮定位动力学机制理论基础
    7.3 理论计算结果
        7.3.1 粘度和密度
        7.3.2 包体最小沉浮半径
        7.3.3 包体沉浮速率
    7.4 包体/不混溶熔流体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分析
        7.4.1 研究区包体沉浮机制分析
        7.4.2 不混溶熔流体上升运移机制探讨
    本章小结
第8章 深部地质过程的流体作用演化
    8.1 富碱岩浆源区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8.1.1 富碱岩浆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8.1.2 富碱岩浆源区形成机制
    8.2 成岩成矿作用和地幔流体演化
        8.2.1 成岩成矿作用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8.2.2 富碱岩浆运移与地幔流体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氦气研究现状
        1.2.2 生物气研究现状
        1.2.3 天然气成藏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4.1 研究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渭河盆地基础地质条件
    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水源及水动力环境
        2.3.2 水化学类型
    2.4 地热场特征
        2.4.1 盆地热源
        2.4.2 地温特征
第三章 天然气及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1.3 天然气中甲烷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3.1.4 天然气中氦气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3.1.5 渭河盆地天然气资源类型
    3.2 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生物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2 氦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渭河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
    4.1 氦气成藏条件
        4.1.1 储层特征
        4.1.2 圈闭条件
        4.1.3 盖层特征
        4.1.4 氦气的运移和保存
    4.2 生物气成藏条件
        4.2.1 生物气形成的有利条件
        4.2.2 生物气的储、盖条件
        4.2.3 生物气的运移和保存
    4.3 天然气成藏模式
        4.3.1 富氦气藏形成过程
        4.3.2 氦气成藏模式
        4.3.3 生物气成藏模式
第五章 渭河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资源量
    5.1 影响天然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5.1.1 影响氦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5.1.2 影响生物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5.2 渭河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
        5.2.1 氦气分布有利区预测
        5.2.2 生物气分布有利区预测
    5.3 渭河盆地天然气资源量
        5.3.1 氦气资源量计算
        5.3.2 生物气资源量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烃源岩特征
        2.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2.3.2 有机质丰度
        2.3.3 有机质类型
        2.3.4 有机质成熟度
        2.3.5 烃源岩综合评价
    2.4 储层特征
    2.5 盖层特征
第3章 流体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1.2 碳同位素特征
        3.1.3 轻烃特征
    3.2 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化度特征
        3.2.2 主要离子特征
    3.3 地层水类型
        3.3.1 须二段
        3.3.2 须四段
        3.3.3 中侏罗统
        3.3.4 上侏罗统
        3.3.5 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水成因类型及差异
第4章 天然气成因及气源
    4.1 天然气成因类型
        4.1.1 烃类特征
        4.1.2 非烃特征
        4.1.3 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分析
    4.2 天然气气源
        4.2.1 上三叠统天然气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关系
        4.2.2 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气与碎屑岩烃源岩关系
第5章 地层水成因及演化
    5.1 上三叠统沉积相及沉积水体性质争议
    5.2 地层水化学组成
        5.2.1 上三叠统
        5.2.2 侏罗系
    5.3 地层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5.4 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
    5.5 有机质沉积环境
    5.6 地层水成因及演化综合分析
第6章 天然气运移聚机制及成藏模式
    6.1 运移通道
    6.2 运移相态
    6.3 运移方向
        6.3.1 部分示踪指标可能存在多解性或难以示踪天然气运移方向
        6.3.2 示踪机理及有效性探讨
    6.4 运聚期次
        6.4.1 烃源岩生烃史
        6.4.2 圈闭形成时期
        6.4.3 包裹体均一温度
        6.4.4 自生伊利石测年
        6.4.5 ESR测年
        6.4.6 断裂形成时间
    6.5 运聚机制
    6.6 成藏模式
        6.6.1 上三叠统气藏
        6.6.2 侏罗系统气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
    3.1 平面展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碳含量
        3.2.2 氯仿沥青“A”含量
        3.2.3 岩石热解特征
    3.3 有机质类型
    3.4 有机质成熟度
    3.5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4章 天然气特征与成因
    4.1 天然气基本特征
        4.1.1 组分特征
        4.1.2 碳同位素特征
        4.1.3 氢同位素特征
        4.1.4 轻烃特征
    4.2 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
        4.2.1 利用碳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2 利用氢同位素划分成因类型
        4.2.3 利用轻烃划分成因类型
        4.2.4 利用稀有气体划分成因类型
    4.3 气源对比
        4.3.1 δ~(13)C_1~Ro 关系
        4.3.2 轻烃指纹对比
        4.3.3 稀有气体特征
        4.3.4 气源综合评价
    4.4 原生、次生气藏天然气特征对比及运移机制探讨
        4.4.1 烃类组分特征对比
        4.4.2 非烃特征对比
        4.4.3 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4.4.4 天然气运移机制探讨
第5章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1 地层水基本特征
    5.2 地层水微量元素特征
    5.3 地层水纵向变化特征
    5.4 地层水成因与来源
        5.4.1 原始沉积水
        5.4.2 海相地层水入侵
        5.4.3 泥页岩及煤层压释水
        5.4.4 后期大气淡水渗入
    5.5 水-岩相互作用
        5.5.1 HCO_3~-浓度变化
        5.5.2 Ca~(2+)-Mg~(2+)-Fe~(2+)离子组合
        5.5.3 Caexcess~Nadeficit 关系
        5.5.4 K~+~Cl~-关系
        5.5.5 Li~+-Cl~-~δ~(18)0 组合
第6章 成藏年代分析
    6.1 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
        6.1.1 剥蚀厚度恢复
        6.1.2 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
    6.2 包裹体均一温度定年
        6.2.1 自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2.2 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6.3 同位素定年
    6.4 成藏年代综合分析
第7章 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探讨
    7.1 典型气藏解剖
        7.1.1 新场须二气藏
        7.1.2 新场须四气藏
        7.1.3 成藏条件配置关系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1 须二段
        7.2.2 须四段
    7.3 成藏模式探讨
        7.3.1 气水分布模式
        7.3.2 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2.1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认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的构造控制作用
    2.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2.1.1 加里东整体沉降期
        2.1.2 海西-印支大隆大坳期
        2.1.3 早燕山强烈变形变位期
        2.1.4 晚燕山-喜马拉雅伸展-拗陷期
    2.2 研究区海相地层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2.1 江汉平原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2.2 鄂西渝东-湘鄂西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3 构造活动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2.3.1 隆升剥蚀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2.3.2 断裂活动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第3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的水文地质条件
    3.1 水文地质条件
        3.1.1 地下水的来源
        3.1.2 地下水径流系统
    3.2 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2.1 水文地质旋回划分
        3.2.2 古水动力场的恢复和重建
        3.2.3 江汉平原区海相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2.4 鄂西渝东-湘鄂西区海相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3 储层水化学特征
        3.3.1 地下水活动形迹
        3.3.2 地下水化学组成
        3.3.3 地下水类型和矿化度
        3.3.4 地下水化学特征系数
        3.3.5 地下水中的微量元素
        3.3.6 水化学演变史
        3.3.7 地层水成因演化序列和模式
    3.4 油气聚集成藏的水文地质评价与预测
        3.4.1 油气聚集成藏的水文地质评价标准
        3.4.2 油气聚集有利区的水文地质评价与预测
第4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
    4.1 江汉平原区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1.1 当阳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1.2 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 湘鄂西区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1 中央复背斜带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2 桑植石门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 鄂西渝东区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1 石柱复向斜带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2 方斗山复背斜带北西翼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第5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有效性评价
    5.1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
        5.1.1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分类
        5.1.2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依据
        5.1.3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
    5.2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分布特征
        5.2.1 江汉平原地区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2.2 鄂西渝东地区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2.3 湘鄂西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3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5.3.1 江汉平原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3.2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3.3 湘鄂西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4 流体封存箱系统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
        5.4.1 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4.2 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3 I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4 II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5 IV-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第6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1 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构造隆升剥蚀
        6.1.2 断裂活动
        6.1.3 流体保存的继承性
    6.2 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1 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2 I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3 IV-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

四、Noble gas constraints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central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蒋雨函.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020(02)
  • [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朱联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产出过程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 曹春辉. 兰州大学, 2017(07)
  • [4]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D]. 曹家鑫. 浙江大学, 2017(02)
  • [5]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D]. 张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6]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D]. 楚亚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7]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D]. 张雪. 长安大学, 2015(01)
  • [8]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王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9]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D]. 刘四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10]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D]. 王威.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川西盆地中部地区稀有气对油气成藏和地下水流动的制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