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对海水养殖征税

呼吁对海水养殖征税

一、关于海水养殖税收问题呼吁(论文文献综述)

叶君剑[1](2020)在《中国渔业史研究:学术史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渔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它对国家的意义逐渐凸显。中国渔业史研究发端于晚清,但近代的渔业着作大多略古详今,具有较强的经世致用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历史学的介入下,渔业史研究的学理性不断增强,但受产业观视角的影响较为明显。最近十多年来,在环境史、新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等的影响或推动下,中国渔业史研究在视角与对象上都得到了显着拓展。相关成果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重视渔民与鱼,并考察渔业生产背后的产权问题。从研究时段上看,对近代与集体化时期渔业史的研究仍十分薄弱;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学界对市场与技术的关注相对较少。结合国际学界的动向,深化中国渔业史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渔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朱小会[2](2018)在《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严重,当前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与基础,经济学角度看,环境质量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受到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与环境保护正外部性双向影响。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加大环境保护正外部性。因为外部性的存在,必须依靠政府干预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迄今为止,经济手段是国际公认的解决环境问题最为有效的办法,财税政策是政府干预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最直接的经济手段,其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正向激励对环境保护正外部性进行补偿,税收政策主要通过逆向约束对环境污染负外部性进行惩罚。财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如果税收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的环境治理效果,则需要财政政策来弥补,只有财税政策两者协调发挥作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治理效果,而基于财税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根据以上分析思路,研究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并提出环境财政体制优化与改革的方向与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提出问题。第2章,“财税政策—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理论及机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介绍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二是揭示财税政策影响环境质量以及财税政策通过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环境质量的内在逻辑;三是对比直接管制与经济手段、许可证与财税手段等政策路径。第3章,中国环境污染现状与财税政策实施状况。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全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38个工业行业的“工业三废”等近20年排放总量、排放达标情况及排放趋势;二是从环保财政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府绿色采购等介绍中国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实施状况;三是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政策、正式环境保护税、节能减排税收优惠等介绍中国环境治理的税收政策实施状况。第4章,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总体影响效应分析。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省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是否有差异?二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总体效应究竟如何?财税政策是否通过经济发展影响环境质量?三是税收政策在工业行业中的环境治理效应如何?第5章,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是否受到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二是各经济因素对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影响程度如何?第6章,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效率分析。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是否具有长期影响?二是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三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率如何?第7章,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与启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方面的财税政策实施状况如何?二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第8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针对我国环境财税政策特点,提出环境财政体制优化与改革的方向。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结果显示,环保财政支出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治理效果,环境治理直接效应比较明显;同时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间接效应明显,即环保财政支出通过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环境质量。(2)工业行业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均表明当前环境相关税费的环境治理效应不理想。(3)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存在显着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对外开放程度的门槛效应。(4)资源税的环境治理效应存在显着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门槛效应。(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排污收费的提高均推动了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增加。加入经济发展水平变量以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排污收费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互动关系更加清晰。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排污收费分别可解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变动的46.6%、70.9%。(6)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具有空间外溢性,环保财政支出对工业二氧化硫的治理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环保财政支出的增加将有助于减少临近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7)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税收优惠的环境治理效率具有区域差异性,环境治理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效率较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8)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环境财政投入,环境税涉及范围从资源开采到使用再到环境污染物排放全部环节。依据整个分析及研究结论,作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基于环境保护需求的财政体制改革;二是完善环境财政支出政策,应从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着手;三是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方面,应从改革现有环境相关税种与完善环境保护税双管齐下;四是强化环境政策的搭配与组合;五是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因素对财税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影响。同时指出本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肖先明[3](2014)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史学研究中的社会史理论和文学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在整体考察中世纪至近代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贵族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与其社会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嬗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对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给出合理的解释。贵族指的是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享有特权的等级阶层。英国世俗贵族的称谓经历了“哥斯特”、“塞恩”与“方伯”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五级贵族体系。爵位和特权是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中世纪的英国贵族是王权的服务者和制约者,他们占据大量地产,采取庄园经营的方式主导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引领社会精神价值的取向。贵族在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具有“天然长上”的正面形象。从早期的国王到伊丽莎白女王,从沃伦尼伯爵到贵族反对派领袖孟福尔伯爵,贵族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为人称颂。西德尼爵士更以其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凛然之举被文学作品赞誉为“时代之花”。早期英国贵族与骑士身份密不可分。骑士精神是贵族精神的源头,骑士文学也是最早描绘贵族阶层形象的文学作品。骑士制度与骑士文学为近代英国社会教育、风俗、文学、艺术和语汇烙下了鲜明的印记。骑士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贵族、骑士大都是傲然挺立,忠诚勇武、谦逊文雅的光辉形象,其目的就在于激励骑士与贵族臻于达到骑士精神的理想境界,以便支撑社会的正义体系,使中世纪时期乱世求安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社会开始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社会不同阶层财富结构,尤其是土地财富占有结构出现史无前例的剧烈变革,由此导致英国至诺曼征服之后数百年来的传统社会结构开始出现较大变化。各阶级、阶层、集团和人群的社会位置发生移位、变动,其相互关系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新兴乡绅、约曼、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英格兰社会经济以及议会中的力量蓬勃兴起,他们必然会要求阳光下的利益地盘。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经济地位、政治特权以及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而贪婪腐败、道德堕落、横行霸道、卖官鬻爵实为贵族阶层的关节炎,到了转型时期,社会新兴阶层就会群起攻之,而贵族又不肯、不敢、不愿直面这些指摘,其形象也必然会为竭力争权夺利的新兴工商业阶层所诟病,文学作品中的贵族形象也与亚瑟王传奇时期的贵族之拯救生灵于乱世的形象大相径庭。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对贵族形象的批评与讽刺既有对贵族阶层中某些具体人物为非作歹的直接点名道姓的抨击,又有对整个贵族群体形象败坏的理性剖析;既有从贵族群体内部某些人物遭受命运逆转、幡然醒悟之后对贵族虚妄品行的抨击,亦有出身于贵族并仍身处其中的一些具有近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家对贵族阶层以及贵族体制流弊之内省式批判。在批评贵族形象的文学体裁方面,戏剧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文学最高艺术成就的表现方式。在戏剧之外,诗歌、散文、小说、政论文等紧随其后,将贵族的形象从政治腐败、殖民掠夺、经济贪婪与社会道德堕落等不同的侧面一一加以拆解。究其实质而言,贵族文学形象的衰落是由其所代表的落后的地产经营方式导致生产力无法满足新兴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所决定的,文学作品描述的贵族阶层形象的嬗变只是对贵族阶层丧失经济主导地位、政治特权旁落导致社会形象沉沦的必然趋势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引发贵族形象嬗变的主要原因。但文学作品对贵族形象的鞭挞推动了贵族阶层的自我反省,促使贵族阶层在经济生活、政治特权、文化教育、社会精神风尚等领域力举变革。一部分土地贵族改变地产经营方式向新型资产者转变,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也通过财富购买爵位等途径实现贵族化,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相互融合既改变了贵族阶层的经济地位,又避免了贵族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对象,有助于维护贵族群体的政治权势,恢复贵族群体的社会形象,形成新的绅士文化,由此迎来了18世纪英国贵族的盛世。贵族阶层近而以翩翩有礼的绅士风度重新展现于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中,“英国绅士”成为了18世纪后期贵族在文学作品中普遍的敬称,虽仍不失傲慢,但已是世人心悦诚服的赞叹。作者从两个层面对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总结:一、英国贵族和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体现在四个方面:传统贵族资产阶级化与资产阶级贵族化带给英国社会变革的妥协性、政治变革上的渐进性、注重宪政观念与法律意识以及贵族精神与绅士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牵引作用;二、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存在着多层互动联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物质的属性,而文学则更具意识属性,其可以在社会的物质属性基础上纵横跳跃,但无法脱离社会的时代背景,时代的属性决定文学的精神内涵。文学具备历史的“真实性”,但揭示的是代表性的社会真理,是社会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历史叙述也具备文学的属性,文学和历史两种叙述方式在“追问真相”的哲学思维的支配下,成为互补的“追问真相”的不同方式,两者不尽同而可相通,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张小龙[4](2013)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国。随着海洋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渤海湾漏油事件从多个侧面检验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深层次凸显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相关立法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渤海湾漏汕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质疑与重新审视。保护海洋环境、健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多角度探索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是四川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项目“由渤海湾漏油事件思考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延伸,旨在进一步研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切实维护海洋环境。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着重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和科学发展与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关系;第三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第五章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多角度思考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提出明确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索赔主体、赔偿范围,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科学的评估依据和标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建立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人为本、保障公众监督权等建议。

赵小平[5](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认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赵九洲[6](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虞宛姗[7](2011)在《准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基于浙江省缙云县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解决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够适应需求,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应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政府主导供给,发展到私人资本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参与,逐步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范围扩大,摒弃过去的主体一元化,实现多元化供给。在国际上,农村合作社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社确实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公共物品。但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及农村合作社的作用发挥程度不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农村合作社发挥提供准公共物品功能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1)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2)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必要性;(3)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共物品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合作社供给的宏、微观因素;(4)国内外农村合作社的比较。首先,对公共物品多种模式供给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宏观农村政策的调整及农村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建立农村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模式确实有助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通过对政府的公共物品投入、私人部门的市场失灵等情况的研究,论证了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并指出了可由农村合作社供给的准公共物品类别。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合作社建立的原因及发展现状,发现目前的农村合作社已经为准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现实基础。本文为了体现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共物品情况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缙云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缙云县景禾畜禽专业合作社和缙云县仙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访谈,收集了关于这两家合作社成立背景、组织形式、绩效、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基于案例分析了该县农村合作社提供的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如:提供原材料供应、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提供农机服务等。研究发现该县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物品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准公共物品供给少;(2)服务水平较低;(3)农户参加农村合作社比率较低等。随后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外农村合作社提供农村准公共物品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在上述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国内外农村合作社情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目的和功能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给出了有利于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宏观环境与自身建设的政策建议。

向清华[8](2011)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使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联系空前紧密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外包现象越来越普遍,以研究跨国生产联系为己任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全球生产网络已经成为经济地理学创新色彩浓厚、社会影响大的一个学术流派。全球化的外生力量和国家寻求发展的内生性因素,使越来越的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全球化生产体系。不少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吸引外资,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合同外包生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此而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区域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全球化的组织生产过程,但由于其该结论来源于大量实证研究和经验主义方法,以及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加工制造业领域,且大多数研究在全球或区域尺度上展开,很少对同一个产业从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同时考虑,笔者认为前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选取了远洋渔业这一国家战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拟从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不同空间尺度透视,对其生产网络进行了研究,以扩展全球生产网络在研究涵盖范围上的不足,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上生产网络核心主体的不同。由于远洋渔业的产业特点,本文以具有全球经济效益以及影响力最大的金枪鱼为例,采用理论文献分析方法、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方法和网络分析方法,以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基础,对远洋渔业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远洋渔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归纳了远洋渔业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产业特征,远洋渔业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先进技术、人力资源、饮食文化和消费偏好等因子的深刻影响。具有产业集中度高、政府高度干预和多层次治理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资料以及访谈,描述了远洋渔业全球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以及在全球的空间布局状态,为从不同尺度分析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判定了基础。论文的重点是从全球、国家和地方尺度上展开对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构成和治理进行分析,对这三个不同的尺度,分别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定位分析,以中西太平洋、中国、上海来对应上述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别阐述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构成、治理,以及三个不同空间之间的链接关系。最后,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角度,提出上海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选择。经研究发现,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多空间尺度、多行动者参与、多层级的全球生产网络,其形成与发展受时间和空间的深刻影响。由于世界各地源禀赋条件不同,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差异显着。处于不同空间尺度的远洋渔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国家和政府是影响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治理和权力关系的主导因素。国家经济、政治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决定了该地在不同空间尺度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这与其它产业生产网络主要由跨国公司进行治理的状况有显着区别。远洋渔业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主权国家对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远洋渔业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主要发挥辅助作用。金枪鱼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分化严重,远洋捕捞环节发生了国际转移,部分发达国家逐渐退出这一传统领域,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成本和地理临近优势承接了产业环节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捕捞环节,扩张了全球生产网络的边界。加工环节的外包比捕捞环节的生产外包更为明显。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初加工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控制力强的捕捞环节仍然保持在发达国家,金枪鱼生产工业化分工受技术实力的深刻影响。远洋渔业产业发展受资源、市场和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空间分布“核心-边缘”特征显着。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空间层次治理特征显着。在全球尺度上,国际公约、渔业协议、法律和管理规范对全球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尺度上,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是介于全球和国家之间的通道,对区域、次区域的渔业管理运用国际认可的标准、法律、政策和程序,提供咨询意见并协议实施;在国家尺度上,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该国的渔业资源管理。不同的治理主体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影响也不完全相同。同时,不同空间尺度的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较大,这也是远洋渔业生产网络与其它产业生产网络的另一个不同之处。

胡斯亮[9](2011)在《围填海造地及其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压力的日益增大,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海洋进行围垦己经成为各国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国内外围填海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围填海造地的效益分为正面效益与负面效益。正面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而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和生态方面,累积性负面影响更集中表现在资源影响上。一定时期,人们忽视了围填海造地的负面影响,只注重正面的经济效益,结构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破坏反过来阻碍或减缓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海域资源的稀缺性、海洋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逆转性都决定了对待围填海造地必须持极其谨慎的态度,这也对政府加强围填海管理提出了客观要求。外部效应理论、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海陆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政府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理论,建立规范的围填海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我国向海洋要土地、要空间的必然政策趋向。我国围填海造地历史变迁与北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典型围填海案例表明,虽然我国围填海造地的正面效应比较突出,增加了土地供给,缓解沿海用地紧张的局面,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陆地区的环境压力;但围海造地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海湾面积锐减、海湾属性弱化;海岸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造成资源利用冲突,加剧产业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等。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必须审时度势,准确评价围填海造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考虑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效益以及指标可获得性,论文构建了三层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市场价值法、专家评估法和问卷调查法、影子工程法等评估方法,对分析指标层各指标进行了说明和计算解释,采用分层次筛选法与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围海造地各种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以南海区广东省为例,从水动力条件、海洋冲淤条件、海洋环境质量和生物资源四个角度实证分析了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以北海区河北省为例,以经济价值损益、对农业、盐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影响等为内容实证分析了围海造地的经济效益;以东海区福建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围海造地的社会效益,包括人口和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抵御灾害能力和景观效应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巨大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表明政府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我国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与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等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上述规章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围填海造地行为,但在围填海专门法律法规建设、具体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监管体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健全、规范与完善的内容。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海域权属观念淡薄、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多部门管海,职能冲突、对海岸带缺乏综合规划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的。由于我国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海域管理法律、法规和配套规章制度体系尚需逐步完善,加上各省市区海域使用立法工作发展不平衡,给我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作为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重要手段的围填海造地在世界上其他沿海国家得到广泛实践。根据各国围海造地的成因可以分为生存安全需求主导型(如荷兰)、工业化发展需求主导型(如日本)、城市化发展需求主导型(如美国)三种主要模式。这些国家围填海造地的历史和管理措施的变迁,对我国完善围填海管理规章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围填海造地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继续规范政府规制制度:建立健全围填海造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规范微观控制制度,加强政府管理围填海项目的制度基础。基于围填海造地项目过程管理的需要,理顺管理流程:搞好围填海造地的全面综合规划与管理;建立并完善围填海造地的战略论证制度;严格围填海项目的审批制度;建立围填海项目的跟踪检查和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围填海造地的后评估制度;等等。

胡绍雨[10](2010)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工业文明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要河流、湖泊、城市空气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数量在增加,土壤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生态破坏问题更为突出,自然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破坏日益严重,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据有关专家测算,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0%以上,这对我国本身已很脆弱的环境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为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减缓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一条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清洁发展之路,就成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论文立足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当前经济增长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清洁发展之路。在全面探讨清洁发展与公共财政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设计、调整有助于推动中国清洁发展的环境税收、排污收费等财政收入政策,以及相关联的财政预算、财政环保投资、财政科技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绿色采购等财政支出政策,由此提出了环境财政框架,并探讨了各环境政策的监督与协调问题。全文除导论部分外,正文内容划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综述与评析部分,在大量文献阅读、研究基础上,梳理并回顾了涉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环境问题等重要关系的国内外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简要评析。第二章,重点研究公共财政与清洁发展的相互关系,阐明公共财政介入清洁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出发,用具体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从市场失灵方面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然后,对现行的环境政策分类方法和治理手段选择等进行比较研究,在对“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之后,全面阐释财政政策推动清洁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具体研究旨在有效推动清洁发展的财政收入政策,从绿色税收和排污收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考察。通过研究绿色税收的内涵与作用、绿色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结合我国绿色税收的实施状况,对我国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此,明确我国绿色税收之优化设计方向,就如何改革我国排污收费政策,如何设计我国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提出相关建议。第四章,具体研究有助于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在对典型国家公共财政的环境投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深入考察此类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效应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有特色的我国财政预算支出、财政环保投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科技支出和政府绿色采购支出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第五章,重点研究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问题,即构建环境财政体系框架,探讨促进清洁发展的绿色财政监督机制与其它环境政策的协调机制。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有关政策调整效果做一般性展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在比较国内外环境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推动中国清洁发展的绿色税收政策框架,并且实证检验了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在我国的适用性。具体来说,一是为了检验环境税收之改善环境质量的第一重红利,对我国准环境税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二是为了检验环境税收之促进就业的第二重红利,分别对我国准环境税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2)环保投资是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进行的投资,除环境效益外,还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分析环保投资对清洁发展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保投资对经济作用的机理,并建立了环保投资的效益模型;其次,通过对环保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和协整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现实关联性。(3)在我国同一研究领域中,本文率先设计了由环境财政预算、环保投融资、环境财政转移支付、环保资金监管等构成的环境财政体系框架,并提出了财政环保投资支出政策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资源环境税收政策以预防环境污染为主的财政政策思路。本论文研究了清洁发展目标下的中国公共财政优化,是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但由于时间、本人能力有限,以及资料、数据、信息收集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论文的研究在经济指标的选取、第一手资料的获取以及针对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关于海水养殖税收问题呼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海水养殖税收问题呼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渔业史研究:学术史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渔业通史的撰写
二、传统渔业史研究的主题
    (一)古代渔业史研究
    (二)近代渔业史研究
三、渔业史研究的新趋向
四、若干思考

(2)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1.5.1 环境污染
        1.5.2 环境治理
        1.5.3 财税政策
        1.5.4 效应
        1.5.5 效率
    1.6 创新与不足
2 “财税政策—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理论及机理
    2.1 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庇古税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财税政策—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作用机理
        2.2.1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
        2.2.2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
        2.2.3 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机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3 环境政策路径选择
        2.3.1 直接管制与经济手段对比
        2.3.2 许可证与财税手段对比
3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与财税政策实施状况
    3.1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3.1.1 废水排放
        3.1.2 废气排放
        3.1.3 固体废弃物排放
    3.2 促进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实施状况
        3.2.1 投资性环境财政支出实施状况
        3.2.2 转移性环境财政支出实施状况
        3.2.3 消费性环境财政支出实施状况
    3.3 促进环境治理的税收政策实施状况
        3.3.1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
        3.3.2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政策
        3.3.3 环境保护税
        3.3.4 税收优惠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总体影响效应分析
    4.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财政政策环境治理总效应分析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模型设定
        4.1.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1.4 各省环保财政支出环境治理效应系数测算
        4.1.5 实证结果分析
        4.1.6 稳健性检验
    4.2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税收政策环境治理总效应分析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模型设定
        4.2.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4.3 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税收政策环境治理效应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门槛模型估计原理
    5.3 财政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分析
        5.3.1 模型的设定
        5.3.2 门槛效应检验
        5.3.3 门槛模型各影响因素参数估计
        5.3.4 门槛变量影响效应检验
        5.3.5 结果分析
    5.4 税收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分析
        5.4.1 模型的设定
        5.4.2 门槛效应检验
        5.4.3 门槛模型各影响因素参数估计
        5.4.4 门槛变量影响效应检验
        5.4.5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效率分析..
    6.1 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1.3 实证结果分析
    6.2 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2.3 空间相关性及实证结果分析
    6.3 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率分析
        6.3.1 问题的提出
        6.3.2 环境治理效率测算方法
        6.3.3 指标与数据来源
        6.3.4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美国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
        7.1.1 美国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
        7.1.2 美国环境治理的税费政策
    7.2 欧盟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
        7.2.1 欧盟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
        7.2.2 欧盟环境治理的税费政策
    7.3 日本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
        7.3.1 日本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
        7.3.2 日本环境治理的税费政策
    7.4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基于环境保护需求的财政体制改革
        8.2.2 完善环境财政支出政策
        8.2.3 完善环境税收政策
        8.2.4 环境政策的搭配与组合
        8.2.5 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因素对财税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影响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3)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外及国内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 国外学术界有关英国贵族研究的学术史综述
        (二)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重难点及力求创新之处
        (一) 本文的重难点
        (二) 本文的创新尝试
    五、本文的主体结构
第一章 中世纪英国贵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一、英国贵族阶层的形成
        (一) 军事贵族、封建贵族与教会贵族的形成
        (二) 英国贵族称谓的演变和五级爵位的形成
    二、中世纪英国贵族阶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一) 王权的服务者和制约者
        (二) 地产持有者、经济管理者和领导者
        (三) 特权拥有者和精神生活引领者
第二章 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贵族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贵族政治、经济和社会形象
        (一) 贵族的政治担当成为文学作品的关注主题
        (二) 攫取地产与乐善好施矛盾并存的贵族文学形象
        (三) 时代之花与“天然长上”:文学作品中贵族的社会形象
    二、中世纪骑士精神和文学作品中的骑士形象
        (一) 英国的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二) 骑士文学中的骑士形象
        (三) 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与历史真实的映射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与贵族地位的变化
    一、新型阶层的兴起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一) 农业生产方式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二) 新型阶层的兴起
        (三) 社会结构的转型
    二、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经济地位的变化
        (一) 传统贵族地产与财富的衰减
        (二) 绝嗣危机与贵族债务灾难
        (三) 贵族经营的资本主义转型与新兴资产者贵族化
    三、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政治地位的变化
        (一) 贵族阶层政治势力的下降
        (二) 贵族阶层政治权利的转型
    四、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 卖官鬻爵与贵族爵位数量的膨胀
        (二) 贵族社会声誉的衰弱
        (三) 贵族社会影响力的下降
第四章 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贵族形象的变化
    一、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贵族政治形象的嬗变
        (一) 文学作品中教会贵族道德正义形象的堕落
        (二) 世俗贵族“天然长上”政治形象的逆转
        (三) 吃人的贵族:斯威夫特小说中殖民统治的贵族形象
        (四) 肮脏的魔鬼:莎士比亚戏剧中贵族的政治形象
    二、文学作品中贵族经济活动与婚姻生活形象的变化
        (一) 圈地运动加速贵族文学形象的恶化
        (二) 经济掠夺铸造了贵族声名狼藉的文学形象
        (三) 基于财富的贵族联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
    三、文学作品中贵族社会形象的嬗变
        (一) 宫廷权贵放荡形骸的文学形象
        (二) 没落封建贵族的文学形象
        (三) 旧贵族、新绅士的文学形象之争与绅士文化的形成
    四、文学形象的嬗变促使贵族教育观念的革新
        (一) 英国贵族传统教育面临的窘境
        (二) 贵族教育转型的社会驱动力
        (三) 贵族教育方式的转型:大学教育与大陆游学
        (四) 贵族教育转型的影响
结语
    一、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互鉴
        1. 文学不惮务虚但表达的是可然之事
        2. 文学与历史: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二、近代英国贵族及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
        1. 传统贵族资产阶级化与资产阶级贵族化带给英国社会变革的妥协性
        2. 政治变革上的渐进性
        3. 根深蒂固的宪政观念和法律意识
        4. 社会领域贵族精神与绅士文化的牵引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1.1.2 我国海洋开发历史进程
        1.1.3 我国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形势
        1.1.4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缺失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路线图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概述
    2.1 科学发展观理论阐述
    2.2 科学发展与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关系
        2.2.1 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2.2 科学发展观为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第3章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分析
    3.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现状
        3.1.1 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3.1.2 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3.1.3 地方对完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探索
    3.2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缺乏可操作性
        3.2.2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索赔主体不明确
        3.2.3 海洋损害赔偿范围不明确
        3.2.4 公益诉讼法律制度不健全
        3.2.5 尚未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
        3.2.6 尚未建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基金
第4章 国外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4.1 国际公约
    4.2 美国
    4.3 英国和法国
    4.4 国外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特色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5.1 明确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索赔主体
        5.1.1 索赔主体的确定
        5.1.2 多个行政机关同时拥有索赔权的处理
    5.2 明确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范围
    5.3 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科学的评估依据和标准
    5.4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体系
        5.4.1 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应是政策性责任保险
        5.4.2 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应采取强制性投保方式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方式
        5.4.3 确定较为科学的保险费率
        5.4.4 应该明确保险的适用范围
    5.5 建立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5.5.1 适当放宽起诉资格
        5.5.2 应赋予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
        5.5.3 举证责任倒置
        5.5.4 建立权力义务制衡机制
    5.6 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
    5.7 以人为本,保障公众监督权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准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基于浙江省缙云县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二、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五节 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
        一、准公共物品的界定
        二、农村准公共物品
    第二节 合作社理论
        一、合作社的概念
        二、合作社的原则
    第三节 农村合作社的界定、与公司制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界定
        二、农村合作社与公司制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俱乐部假说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第三章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公共物品多种模式供给的原因分析
        一、产品性质的可变性
        二、政府运行的成本
        三、供给和生产具有可分离性
        四、公共物品的非纯性
    第二节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的比较分析
        一、免费与收费的效率比较
        二、政府供给交易费用与私人供给交易费用的比较
    第三节 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准公共物品的农村合作社供给
        一、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分析
        二、哪些准公共物品可由农村合作社提供
    第五节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建立的原因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样本说明
    第二节 缙云县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一、缙云县景禾畜禽专业合作社
        二、缙云县仙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第三节 该县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原材料供应服务
        二、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三、提供农机服务
        四、提供农产品营销服务、农物品的加工和流通
        五、提供金融服务
    第四节 该县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共物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影响农村合作社准公共物品的供给因素
第五章 准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农村合作社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农村合作社
        一、美国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二、美国政府对农村合作社的支持
        三、美国农村合作社提供的准公共物品
    第二节 日本农协
        一、日本农协的类型
        二、日本政府对农协的支持
        三、日本农协提供的准公共物品
    第三节 国内外农村合作社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农村合作社目的与功能的讨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自身建设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化与渔业重构
        1.1.2 渔业经济地位及远洋渔业发展
        1.1.3 尚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球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产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1.1 全球生产网络
        2.1.2 地方生产网络
        2.1.3 全球-地方链结
    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源渊
    2.3 全球价值链治理
        2.3.1 治理内涵
        2.3.2 治理目标
        2.3.3 治理主线
        2.3.4 治理手段
第3章 远洋渔业及其产业特征
    3.1 远洋渔业概念与类型
        3.1.1 渔业基本概念
        3.1.2 主要渔业类型
    3.2 金枪鱼渔业
        3.2.1 产业价值主体
        3.2.2 主要市场品种
        3.2.3 主要生产方式
    3.3 关键影响因子
        3.3.1 渔业资源
        3.3.2 经济实力
        3.3.3 技术水平
        3.3.4 人力资源
        3.3.5 饮食文化与消费偏好
    3.4 产业特征
        3.4.1 高风险高收益
        3.4.2 产业高度集中
        3.4.3 政府高度干预
        3.4.4 治理的多层级
第4章 远洋渔业全球价值链及空间布局
    4.1 资源和空间分布差异
        4.1.1 资源集中在太平洋海域
        4.1.2 鲣鱼是资源量最大的种群
        4.1.3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存在差异
    4.2 远洋捕捞
        4.2.1 捕捞环节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4.2.2 发达国家占据网络核心位置
        4.2.3 亚太地区的空间集聚
    4.3 加工制罐
        4.3.1 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外包
        4.3.2 产业并购与集中
        4.3.3 ACP地区的空间集聚
    4.4 贸易物流
        4.4.1 少数大型跨国贸易商居主导地位
        4.4.2 完备的全球服务网络
        4.4.3 竞争合作关系
    4.5 市场营销
        4.5.1 生鱼片市场
        4.5.2 罐头市场
        4.5.3 市场流通渠道
第5章 全球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及治理
    5.1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构成
        5.1.1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5.1.2 国家政府
        5.1.3 国际行业协会
        5.1.4 国际非政府组织
        5.1.5 跨国公司
    5.2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特点
        5.2.1 国家主导
        5.2.2 国际合作
        5.2.3 多种类型
    5.3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机制
        5.3.1 多边协调
        5.3.2 多层规制
    5.4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手段
        5.4.1 国家权力
        5.4.2 技术权力
        5.4.3 市场权力
第6章 国家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及治理
    6.1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概况
        6.1.1 产业特点
        6.1.2 国际地位
        6.1.3 空间分布
    6.2 中国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构成
        6.2.1 中央政府
        6.2.2 远洋渔业协会
        6.2.3 大学和研究机构
        6.2.4 社会团体
        6.2.5 企业
    6.3 中国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治理
        6.3.1 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政策推动
        6.3.2 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6.3.3 渔业协会和相关社会团体的组织协调
第7章 地方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及治理
    7.1 上海远洋渔业发展概况
        7.1.1 集团公司规模迅速扩大
        7.1.2 金枪鱼渔业竞争力增强
        7.1.3 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7.2 上海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构成
        7.2.1 地方政府
        7.2.2 大学和研究机构
        7.2.3 企业
    7.3 上海远洋渔业生产网络治理
        7.3.1 全球生产网络的垂直控制治理
        7.3.2 地方生产网络的水平合作治理
        7.3.3 多层次治理的链接
    7.4 上海远洋渔业发展战略
        7.4.1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战略环节
        7.4.2 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价值链升级
        7.4.3 培育国内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7.4.4 网络升级,增强产业全球话语权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本质
        8.1.2 远洋渔业产业分工与合作受技术水平的深刻影响
        8.1.3 不同空间尺度下,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治理要素存在差异
        8.1.4 全球生产网络不同产业环节的核心力量存在差异
        8.1.5 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异直接影响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格局
        8.1.6 远洋渔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治理层级特征显着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区分了不同空间尺度下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结构及其治理模式
        8.2.2 明确了不同空间尺度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的核心要素存在差异
        8.2.3 发现了远洋渔业与其它产业全球生产网络行动主体的差异
    8.3 存在不足
博士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参考文献
致谢

(9)围填海造地及其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 围填海造地与加强管理的理论溯源
    1.1 关于围填海造地的争论
    1.2 围填海造地效益的理论分析
    1.3 政府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理论依据
        1.3.1 公共物品理论
        1.3.2 外部效应理论
        1.3.3 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
        1.3.4 海陆一体化发展理论
2 我国围填海造地的历史变迁与总体评价
    2.1 我国围填海造地的发展历程
        2.1.1 20 世纪我国围填海造地的发展历程
        2.1.2 21 世纪我国围填海造地的基本情况
    2.2 我国围填海造地典型案例评述
        2.2.1 北海区围填海造地的典型案例评述——以秦皇岛港的围填海造地为例
        2.2.2 东海区围填海造地的典型案例——以福建省厦门市围填海造地为例
        2.2.3 南海区围填海造地的典型案例评述——以澄饶联围为例
    2.3 我国围填海造地的总体评价
        2.3.1 围填海造地的积极效应
        2.3.2 围填海造地的负面影响
        2.3.3 科学、适度围填海造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我国围填海造地效益的综合评价
    3.1 围填海造地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
        3.1.2 指标选择的解释
        3.1.3 围海造地效益评估的方法
    3.2 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2.1 对重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
        3.2.2 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
        3.2.3 对生物质量的影响
        3.2.4 对海洋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3.2.5 对海洋冲淤条件的影响
        3.2.6 围填海造地生态环境效益的实证分析:以南海区广东省为例
    3.3 围填海造地的经济效益
        3.3.1 经济价值益损
        3.3.2 对农业的影响
        3.3.3 对盐业的影响
        3.3.4 对运输业的影响
        3.3.5 对旅游业的影响
        3.3.6 围填海造地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以北海区河北省为例
    3.4 围填海造地的社会效益
        3.4.1 对人口和就业的影响
        3.4.2 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影响
        3.4.3 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影响
        3.4.4 景观效应
        3.4.5 围填海造地社会效益的实证分析:以东海区福建省为例
4 我国现行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政府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4.2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围填海造地管理的政策
        4.2.1 国家无偿投资阶段:1950-1978 年
        4.2.2 无偿和有偿投资相结合阶段:1978-1990 年
    4.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行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
        4.3.1 相关法律法规
        4.3.2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4.3.3 海域权属管理制度
        4.3.4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4.3.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6 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4.4 我国现行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缺少针对围填海造地管理的专门法律
        4.4.2 相关制度不能满足围填海造地管理的现实需要
        4.4.3 围填海造地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4.4.4 围填海造地监管体制不健全
    4.5 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成因及其消极影响
        4.5.1 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成因
        4.5.2 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消极影响
5 国外围填海造地的实践与管理经验借鉴
    5.1 国外围填海造地实践的历史变迁
        5.1.1 荷兰:生存安全需求主导型
        5.1.2 日本:工业化发展需求主导型
        5.1.3 美国:城市化发展需求主导型
    5.2 荷、日、美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
        5.2.1 荷兰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
        5.2.2 日本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
        5.2.3 美国对围填海造地的管理
    5.3 中国与荷、日、美对围填海造地管理的比较
        5.3.1 中荷比较
        5.3.2 中日比较
        5.3.3 中美比较
    5.4 启示
6 我国进一步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制度框架
    6.1 我国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的发展趋势
    6.2 围填海管理制度重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6.3 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框架的构建
        6.3.1 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宗旨
        6.3.2 围填海造地管理制度的综合框架
7 我国进一步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
    7.1 继续规范政府规制制度:基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
        7.1.1 规制的依据:建立健全围填海造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7.1.2 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7.1.3 规范微观控制制度:加强政府规制围填海项目的制度基础
        7.1.3.1 完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7.1.3.2 规范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7.1.3.3 因地制宜建立围填海造地的综合评估体系
        7.1.3.4 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的平面设计方式
        7.1.3.5 建立生态修复与资源养护制度
        7.1.3.6 社会监管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7.2 理顺管理流程:基于围填海造地项目过程管理的需要
        7.2.1 搞好围填海造地的全面综合规划与管理
        7.2.2 建立并完善围填海造地的战略论证制度
        7.2.3 严格围填海项目的审批制度
        7.2.4 建立围填海项目的跟踪检查和动态监测机制
        7.2.5 建立围填海造地的后评估制度
    7.3 夯实管理基础:建立围填海造地管理的科学支撑体系
8 结语
参考文献

(10)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结构
    四、论文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写作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公共财政
        一、国外学者的理论
        二、国内学者的理论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财政政策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公共财政推动清洁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我国环境现状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
        二、我国环境质量分析
        三、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第二节 环境政策的分类与选择
        一、环境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二、环境政策的特征与变化规则
        三、环境政策的分类和环境经济政策比较
        四、环境政策手段的选择
    第三节 公共财政推动清洁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保护环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
        三、公共财政促进清洁发展的可能性研究
        四、在我国通过公共财政促进清洁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收入研究
    第一节 "绿色税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实施状况
        一、"绿色税收"的内涵与作用
        二、"绿色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三、我国绿色税收的实施状况
    第二节 "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的实证检验与优化设计
        一、绿色税收"双重红利"理论
        二、我国准环境税对环境质量影响相关性实证分析
        三、我国准环境税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四、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优化设计
    第三节 基于清洁发展的排污收费
        一、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意义
        二、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清洁"效果检验与问题分析
        三、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第四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研究
    第一节 财政支出对清洁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环保投资的整体效用
        二、环保投资影响清洁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系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例选国家的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
        二、典型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第三节 旨在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的优化设计
        一、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预算改革
        二、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环保投资政策
        三、促进环境友好型科技进步的财政支出政策
        四、促进清洁发展的政府绿色采购支出政策
        五、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第五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研究
    第一节 财政政策创新的意义与框架
        一、创新与财政政策创新
        二、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的意义
        三、推动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的框架
    第二节 构建环境财政体系的基本构想
        一、环境财政的内涵
        二、环境财政的目标
        三、构建环境财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构建环境财政体系的思路
    第三节 建立绿色财政监督机制
        一、财政监督和绿色财政监督的内涵
        二、绿色财政监督的意义
        三、绿色财政监督的运行机制
        四、绿色财政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
        五、构建基于清洁发展的绿色财政监督体系的内容
    第四节 构建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协调机制
        一、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二、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原则
        三、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思路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通过"环境财政"实现"清洁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关于海水养殖税收问题呼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渔业史研究:学术史回顾与思考[J]. 叶君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 朱小会. 重庆大学, 2018(04)
  • [3]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D]. 肖先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 张小龙.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6]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7]准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基于浙江省缙云县的案例研究[D]. 虞宛姗. 云南财经大学, 2011(01)
  • [8]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 向清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围填海造地及其管理制度研究[D]. 胡斯亮.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10]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 胡绍雨. 南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呼吁对海水养殖征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