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览

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览

一、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方荣[1](2021)在《女性自然文学传统下玛丽·奥斯汀的荒漠书写 ——以《少雨的土地》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早期自然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之一,玛丽·亨特·奥斯汀(Mary Hunter Austin,1868-1934)在成名作《少雨的土地》(The Land of Little Rain,1903)中首次展现了美国西南地区的荒漠之美,揭示了这片土地上各类生命的智慧与力量。本文以奥斯汀《少雨的土地》为重点研究对象,将奥斯汀的自然文学书写纳入到女性自然书写传统中进行分析,结合后田园理论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点考察奥斯汀在传统之中矛盾书写的呈现及原因,探讨她在矛盾背后展现的二元统一的生态荒漠观。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解读奥斯汀自然书写时往往从主流自然写作,即男性的视角出发,将重点放在作家的女性特质对其创作的影响与制约。本文则结合19世纪女性自然书写的传统,力图挖掘奥斯汀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展现作家在性别束缚之下的突破与成就。总体而言,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在书写自然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共同的写作倾向,即她们的作品普遍具有田园化的自然风景、道德化的自然观念、优美式的自然审美等三大特点,普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斯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也秉持着同样的理念,但西南荒漠极致的地理环境以及印第安人的土着文化却又横亘在作家追求和谐的―统一‖之间。因此,作家试图解决她在书写中遇到的不和之音,将荒漠的生机与死亡、笔法的客观与浪漫,以及文化需求的独立与“殖民”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矛盾性书写。基于对美国19世纪女性自然书写传统以及奥斯汀矛盾性书写的总结与分析,本文出,奥斯汀在其矛盾性的自然书写中展现了二元统一的生态荒漠观。一方面,作家将荒漠审丑纳入荒漠美学的建构之中,在包容性与多样性的审美乃至客观的审丑中,推动人们对真实自然的认识与保护;另一方面,作家将荒野自然融入其田园理想的构建之中,认为荒漠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之外,还同时兼具着不可避免的社会性。奥斯汀正是在人类的适应与改造中,于少雨的土地上找到了理想田园,发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即认清人与自然的双向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在保留原始与合理改造中,找出应对环境问题的办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陆晓航[2](2020)在《《伊丽莎白王太后》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一带一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为文化“引进来”带来新机遇。作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名人传记的中译能帮助我们在与西方国家交流时,更加“知己知彼”,进一步了解史实和人物性格,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利于研究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本翻译实践报告材料选自《伊丽莎白王太后》第十二章,该书由英国王室传记作家威廉·肖克罗斯(William Shawcross)所着。在翻译准备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难点:一是由于原文引用了大量20世纪40年代的新闻报道、书信、歌词等体裁的资料来反映历史真实事件,翻译中常因缺乏背景知识造成理解困难,难以把握不同体裁文字的风格;二是原文在文字描述上,文笔细腻,遣词造句考究,译文要传递好原文的文采也颇有难度;此外原文还涉及许多法语词句,给理解和翻译增添了难度。针对上述三个难点,本次翻译实践以林语堂先生的“忠、顺、美”翻译原则为理论指导,在翻译准备阶段查证了大量历史资料,阅读了平行文本,分析了原文写作风格。在请教了法语专业人士相关法语词句的翻译后,多次修改译文,力求译文真实严谨、语言精练和具有可读性。本次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在翻译人物传记题材文本时,运用音译法、增译法、省略等翻译策略处理句中词汇有助于明了地传递内容;选择分译法、合译法、语态转换、语序调整、显化及隐化连接词等策略处理长难句,可使得译文更通顺明了;采用四字格、词性转换等策略可增添译文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在满足“忠”与“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美”靠拢。受限于语言能力,对实现译文的“美”还有待提高。

陈玲[3](2020)在《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母题是文学作品中世代沿袭的较小的话语形式,表达着人类共同的人生境遇。不同母题的有序组合,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迥异的主题意义。爱情母题也是文学中的重要母题,是爱情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石。在西方文学史上,不同时期文学的爱情母题书写具有不同的主题特征。西方古典时期文学中的爱情成为表现英雄品格的组成要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爱情用来反抗禁欲主义的宗教观,18、19世纪文学中的爱情是冲破等级地位彰显人道主义的平等意志,20世纪时期文学中的爱情与人的个人经验和个性品格相统一。从西方文学爱情母题的发展历史中审视马尔克斯小说的爱情表现,可以发现其独特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小说中爱情母题的发展演绎离不开主人公的角色身份、相爱方式和爱情情境三大要素。本论文通过对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的分析研究,窥探爱情母题书写在马尔克斯小说中的独特作用和意义。全文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母题与情节、主题的关系,以及爱情母题在西方经典文学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概说。第二章对马尔克斯四部小说中爱情主人公身份特征、相爱方式、爱情情境以及爱情的情节演绎进行分析,探究其小说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成因和意义。第三章对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书写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阐释,发掘其小说悲剧性爱情与拉丁美洲封闭的地域环境,古老的本土文化,纷争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多元并存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马尔克斯通过书写爱情悲剧来探索拉丁美洲走出孤独困境,获得幸福生活的思考和建议。

兰栋琪[4](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着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王秀美[5](2020)在《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洋史译着数量颇丰。这些西洋史译着涵纳了通史、国别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通俗读物、历史人物传记等多个类别。编译所时期,商务印书馆侧重引介了“新史学”、实证史学与通俗史学译着;后编译所时期,由于“万有文库”的发行与“大学丛书”的刊印,除却“新史学”与实证史学译着进一步引介外,大学教本类译着成为出版之亮点。以大学教员为主体的译者多数接受过国内新式高等教育,且部分译者有过留学欧美之经历,西洋史着之翻译多由译者独立译自西文原着。译者试图通过引介西洋史译着藉以增补本国学术问题之阙遗,并为本国发展提供外国经验之借镜。在西洋史译介方面,何炳松是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史学”译着的重要推动者,该系列译着出版后获得了专业读者的不同阅读声音。通俗史学译着主要集中于“少年史地丛书”与“儿童史地丛书”两套丛书进行发行,商务印书馆利用各地分馆的设置为通俗史学译着匹配了一套流通网络。《申报》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出版后投放广告的重要阵地。作为西史知识的载体,商务印书馆各类别西洋史译着的翻译出版,丰富了中国学界的“思想资源”,助力了历史知识的通俗化。

王翊[6](2020)在《影响迭戈·里维拉壁画创作思维形成的多元化因素探析》文中指出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墨西哥国宝级画家。20世纪具有最伟大成就的壁画家之一,是着名的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军人物,与大卫·西盖罗斯、奥罗兹柯并称为墨西哥壁画三杰,有着墨西哥壁画之父的美誉。作为一个拉丁美洲的艺术家,能够获得全世界关注,被尊为"墨西哥文艺复兴"的美术巨人,他一定有着一个奇迹般的艺术思维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从小到大,从平凡到辉煌,其所接受的教育、获得的指引以及被施与的影响不啻是成就他的决定性要素。在本选题的研究中,笔者根据里维拉的生平文献及作品内容与纪年显示的情况,把他的从事绘画艺术的整个生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成长阶段和艺术巅峰阶段,其中又包括若干时期,诸如天才成长时期、游学欧洲时期、高峰创作时期等等,就各个阶段对于里维拉在绘画和艺术上具有指导与引领意义的事件或人物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梳理。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比较的方法,以时间为轴线解读里维拉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链接出一条关于他的壁画创作思维的建立、发展和变化的脉络,找出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节点因素来探析他的绘画创作尤其是壁画创作的风格特征和技术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论文的第一章阐释了壁画大师里维拉辉煌的艺术生涯、其与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关系和背景,以及他在壁画运动中的五个重要代表性风格时期的创作思维变化及其特征。第二章详细论证了在不同阶段影响里维拉艺术思维成长和发展的多元化因素。包括在圣卡洛斯美术学启蒙教育时的新古典主义油画训练、版画家波萨达的世界观引领、游学欧洲从以格列柯和戈雅为代表的西班牙古典主义绘画技法的浸淫到后印象主义画派的急转直下,进而又跨越到对立体主义的情有独钟,期间曾深入地研究塞尚、高更、德洛内、蒙德里安等大师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技巧,明确了自己的绘画发展方向并最终跳出立体主义自身封闭性和冷漠性的束缚回到祖国将意大利文艺复兴鼻祖乔托壁画经典样式与前哥伦比亚时期的本土元素相结合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创作思想也从“为艺术而艺术”进步而为“以内容为主导”的高度,同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启发,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墨西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于1922年末加入了墨西哥共产党。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革命意义的壁画作品为武器,为广大劳苦大众争取平等自由高声呐喊。第三章是笔者从自身出发,结合专业技法的学习、民族文化的运用、建筑空间与壁画的关系等几个内容的思考,指出里维拉壁画艺术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壁画艺术的启示与意义。

秦轩[7](2020)在《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文中认为传统文化的守护、历史创伤的治愈和种族矛盾的化解,这些问题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书写中并不少见。迈克尔·夏邦作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时常在作品中探讨这些问题。此外,本文发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是具有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幻想小说:历史性表现为他往往呈现犹太人在中世纪、二战和冷战期间等历史阶段的生存困境和情感需求;超越性表现为他常常在奇幻和科幻等幻想视域下对真实犹太历史进行重构。鉴于夏邦的幻想小说大多扎根于犹太历史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构,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创作过程其实也是重构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将选取他的《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犹太警察工会》、《绅士之路》和《月光狂想曲》等几部幻想小说,从人、地和时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他对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民族信仰和传统的重构。首先基于幻想之人,本文发现夏邦偏爱具有犹太身份的探险者,突出他们的自我救赎和防卫机制。他们的身份特质中既有历史传统熏陶下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又有流行文化浸染下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其中部分重构的犹太人所拥有的诸如奇幻-科幻小说中的超能力可以打破小说类型的束缚,并通过良好的内容过渡和形式接洽将历史和幻想联结,从而提升新奇与精致的阅读感受力。另外,夏邦将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幻背景建立在犹太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既彰显了科技本身的辩证效应对犹太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又表达了对犹太人的人文关怀。其次基于幻想之地,本文发现夏邦常常重构犹太历史上的原有之地。他在重构过程中突出犹太民族信仰中的乌托邦精神,并关注恶托邦和异托邦等乌托邦分支。通过分析乌托邦的学脉渊承、文化表征和历史宿命,本文发现夏邦对乌托邦的重构反映了犹太历史中弥赛亚的渊源、犹太神秘主义中的救赎观以及犹太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挣扎和逃离。基于他对犹太传统乌托邦精神的提炼以及他的乌托邦写作风格,加上他重构的乌托邦在后理论的情境下诞生,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可以理解为后乌托邦批评视域下的政治宣言,倾向于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增加民族自信并为创造更好生活提供动力。最后基于幻想之时,本文发现夏邦在打乱时间线性链条的过程中,关注真实犹太历史之外一段重构的犹太历史。在他重构的犹太历史中,时间可能被替换、延长或者压缩,结果可能引发重构历史偏离甚至颠覆真实历史的情况。细考之,本文发现夏邦在重构犹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民族关系和传统主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时代议题的审视和对犹太民族传统的守护。另外,在重构的时间中,他其实向犹太历史的深层时间内注入了预期的成分,同时强调了象征永久期望和延迟的弥赛亚时间——犹太原教旨主义时间。本文认为夏邦其实是将一只手伸向犹太历史传统和宗教渊承,而将另一只手伸向后现代主义之下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去规范化路径,从而在幻想小说中透露出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个性化地寄托情感和辩证化地反思创伤等具有犹太民族特色的趋向。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体现在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以当下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回归和反思,又可以看到他以未来预期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介入和补偿;个性化地寄托情感体现在他彰显了犹太个体对集体的疏远,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自由情感联结的重要性,正如读者往往可以在其小说结尾领悟到个体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源于本能的情感渴求;辩证化地反思创伤体现在他通过跨类别的幻想小说写作模式,弱化了同化或者流散等传统叙事主题,强化了堕落和救赎并存的犹太神秘主义思想以及荣光与阴暗并存的犹太复国主义行动。目前,从幻想小说视角对夏邦畅销作品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本文意在从幻想小说的视角探究他对犹太历史的重构,从而发掘他的重构其实提供了一种继承犹太传统文化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他以救赎性和启发性的目的回归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发现他致力于将犹太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并关注犹太个体之间的联结、犹太社区内部的矛盾以及犹太神秘主义思想的延续。

吴建清[8](2016)在《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国内研究更多使用“形象”。论文关注“中国意象及其建构”这一学术热点,关注知识观念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实际上是运用等级隐喻的视角研究“中国意象”。其核心是“中国意象”的研究。通过学术回顾,本文发现“中国意象已被隐喻”而且和等级隐喻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提出问题“中国意象被等级隐喻了吗?”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离散者意象”这一中国意象研究的重要平台发现了和等级隐喻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然后通过综合性论述等级隐喻研究方法这一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对应。通过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察了中国意象的许多方面,重点研究“小轮廓”中国意象,即“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两种。确证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时间和局域的二维逻辑中,“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全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中国意象研究、等级隐喻研究和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研究被隐喻的中国意象,即中国意象问题的学术回顾。这部分首先梳理了被隐喻了的既有中国意象,包括黄祸、“中国制造”,美债问题、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然后在这些既有“大轮廓”中国意象语境下,解码隐喻中国意象的几个渠道和这些隐喻渠道建构中国意象的轨迹。这些渠道除互通与接触之外,还有诸多文本类数据,其中包括新闻话语、英国来华者、英美传教士、文学、教科书和学者研究等等。第二部分是等级隐喻研究部分。这部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被引入。二是导入中国离散者这个等级隐喻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等级隐喻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论述,从而可以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主要包括第二至五章。第二章是等级隐喻研究视角的引入。即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方法被引入。这一章首先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提出等级隐喻作为隐喻的新形式使得隐喻的语用边界延伸。第三章是等级隐喻研究的平台的引介,即中国离散者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加拿大为例进行的“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个案查考综述,结论是“华裔是永远的外国人”,是“他者”,难以融入。第四、五两章是等级隐喻的分类研究的综合性论述。分别是“行态”和“意态”的等级隐喻。“行态”等级隐喻是等级隐喻的低层级部分,即对外在象征物的研究。“意态”等级隐喻是较高层级部分,包括种族偏见、种族定性和种族贬抑。这是等级隐喻的终极表征,是等级隐喻色彩最重的部分。总之,等级隐喻是多种隐喻形式的集合体,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级别的等级隐喻,等级隐喻情感级别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等级隐喻表征。第三部分是语料库背景下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部分。这部分把前面两章所论述的不同层级的等级隐喻“对号入座”,使其在第三部分“各就各位”。该部分含六、七两章,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论文命题的科学佐证工作。具体地说,佐证工作从英文新闻话语和华文新闻话语两路进行。北美英文新闻话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这一路主要运用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评价理论。得出结论是:“英文新闻话语中几乎啥也没有,只是报道角度不同而已”。华文新闻话语这一路研究主要是做“陋习意象”考察,方法是先就陋习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后通过分析排序分出“陋习”等级,再用语义辨别量尺来比量词义距离数据分布。从比量结果得出结论:离散者的“陋习”导致了等级制定。论文最后是全文结论:在北美新闻话语建构中国意象中蕴含了等级隐喻元素,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本文通过话语建构论的视角,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立场,以社会建构论为哲学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解构中国意象的社会与境,追问中国意象中“等级隐喻”的“社会实在”。本文还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丰富了等级隐喻在中国意象研究中的功用。语料库语言学“根据文本材料大数据对语篇进行研究”,运用语词搭配理论和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判断和鉴定北美新闻话语考察中国时的等级隐喻语用状况。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首次对“等级隐喻”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本论文在第四、五两章对等级隐喻做了综述,这是对隐喻理论的创新。在新闻话语建构中提取了等级隐喻元素,并对此进行综合性论述,这是理论创新。二、论文运用等级隐喻新视角研究中国意象。这是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运用这一新视角发现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制定以及等级隐喻的存在。通过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语义的接近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三、概念的创新。本文提出“小轮廓““中国意象”的说法并进行了“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二维的中国意象的研究;在“评价理论”中增加了“迫发”和“触发”的两种概念;用“中国离散者”的统一概念代替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等。

孟夏韵[9](2016)在《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文学通过创作对现实生态危机的一种回应,旨在考察、表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精神环境,注重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生态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推动了“生态批评”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的着述逐渐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规模扩大。生态批评通过对不同理论的借鉴和交叉整合,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国际化新的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探讨文学、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问题。21世纪,对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更是如火如茶,学界相继出版了许多论着。在世界文化语境下,拉美文学生态作家以文学书写来树立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批判破坏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各种恶行,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和谐、平等相处的新世界,并以各种文学手段表达各自的生态思想。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批评的跨学科、多视角、多文化为理论基础,从更广的文化、宗教、哲学、神话视角,结合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生态主义理论,运用文化批评、文本实证分析、归纳和推理、比较等方法,以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小说发展进程中生态文学代表作家——墨西哥的荷马·阿里德希斯和智利的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作品为对象,对拉美生态文学进行研究。并且试图梳理和总结拉丁美洲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研究拉美生态文学的总体主题和特点。具体而言,本文将分别对荷马·阿里德希斯的小说《太阳的传说》和《做爱时你在想着谁?》,以及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小说《读爱情小说的老人》和《世界尽头的世界》的生态主题和生态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在创作中,荷马·阿里德希斯戏仿墨西哥的古老神话传说,运用“时代错乱”和“时空交错”以及奇幻意象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生态女权环保卫士和大自然的护卫女神等形象,创造出一部具有奇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环境启示录文本:末日图景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的精神异化,并以末日后重生寄托希望。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思想:展示、揭露和抨击墨西哥现实社会的弊端——极端恶化的自然生态、黑暗腐败的社会生态、因道德伦理沦丧而陷入危机的人类精神生态,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警示人类,让人类思考自身生存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因果关系。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以文学想象中的乌托邦、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生态抗争的斗士——自然守护者“老人”和生态保护者的形象。以“文明与野蛮”倒置、自然的报复、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以及殖民生态扩张文本的展示,描绘了后殖民语境下拉丁美洲的生态状况:智利和厄瓜多尔原始自然和独特的印第安文化与西方殖民统治的冲突以及造成的恶果。同时表达了作者的生态思想:密切关注当下地球生态环境、反对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和虐杀动物的行为,唤醒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倡导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平等和谐相处。通过对以上两位代表作家生态创作的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本文还对拉美生态文学作家的两种创作趋势作如下归纳:一种植根于本国生态,忠实再现本国的生态危机;另一种放眼于世界,透过虚构、假想之地的反乌托邦,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同时,两位作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文学想象表达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希冀。本研究成果力图置身于世界文学生态批评发展前沿,对丰富和深化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小说研究有推进意义;对世界生态文学研究和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研究作必要的补白;对中国文论家、译者以及拉丁美洲文学研究者多角度、多思维地理解和解读拉美文学作品有借鉴和启发意义;对当下中国提出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和谐理念具有启示意义;对破坏自然环境、残害动植物而导致社会精神双重异化和人类毁灭自身的行为,起到重大的警示作用。

丁冬[10](2015)在《感知城市的多重维度 ——论保罗·奥斯特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是一位以后现代主义写作风格着称的小说家。一般认为,他的作品关注语言、偶然性、互文性等,因而一直被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品来解读。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评论者大都将关注点置于奥斯特小说的形式层面,并将其作品定格为“元小说”或“文字游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奥斯特作品的深广内涵。奥斯特是一位有强烈地方意识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奥斯特展现出了对于都市生活的高度敏锐感,并因此常被称作“当代美国都市生活的代言人”。本论文试图避开以往评论者对奥斯特文本所做的形式分析,从其小说创作中持续关注的城市主题切入,对奥斯特笔下的城市形态和再现主题进行概括和梳理,从而展现作家复杂、多元的城市观。本文认为文学对城市的再现构成一种“空间表征”行为,这一行为受作家的表征意图和社会历史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并包含在作家对文本的生产、所采取的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段之中,因此,作家笔下的城市既是客观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也是投射有作家的情感和想象、由作家本人所生产的主观空间。基于这一认知,本论文视作家笔下的城市为“感知的城市”(perceived city)并试图在这一概念的关照下对奥斯特的城市书写进行读解,在呈现奥斯特对城市的再现之时既探讨奥斯特如何在写作中对现实城市进行塑形(configuration),同时也考察其对城市的不同感知反映出的其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变化。论文主体部分从以下三方面分别论述:作家本人的城市体验及其在文本中的表征;作为社会空间存在的城市在文本中的再现;小说中建构的想象的、替代性的乌托邦空间。这三个层面的划分在观照对象上辨析了奥斯特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城市形貌,同时也对应于奥斯特对城市的观察视野从早期关注私人空间到中后期向社会空间、象征性空间的拓展。第一章聚焦《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与《纽约三部曲》两部作品,考察奥斯特从自我意识出发,在形而上观念意义上对城市所做的再现与思考。本章讨论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家本人城市经验与创作美学的投射。奥斯特的城市体验和审美观念集中表现在城市、语言与自我三者之间难解难分、令人不安的关系中,而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回应体现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位作家孤身一人在房间写作”这一意象上。房间使得作家能够在观察城市的同时免于接触到城市的光怪陆离,因而构成了作家本人与其笔下的人物自闭与自立、自我保护与自我生产同在的一个空间符码。基于“房间”隐喻的城市观和创作观在《纽约三部曲》中得到了精准的诠释,小说中人物的城市体验是一种唯我的体验,城市空间频繁地与文本空间和本体空间搭建起联系,三种空间层层交叠并相互渗透,这既演绎出了纽约带给人的困惑与迷失,也从侧面反映出作家对城市的疏离态度及其对都市生存状态消极无奈的反抗。第二章以《末世之城》、《月宫》、《巨兽》这三部作品为观照对象,其中的城市不再是个人经验的主观投射,而是充斥着权力关系和文化表征内涵的社会空间。奥斯特在《巨兽》中哀悼了城市文明和公民意识的衰落,并流露出他试图介入现实的姿态。在《末世之城》与《月宫》这两部作品中,奥斯特则借助不同的叙事策略揭露了城市中的权力关系对抗和空间的文化表征问题,反映了他对现实城市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末世之城》以恶托邦叙事的形式写成,集中呈现了一座行将灭绝之城。小说通过再现城市中行政机构对空间和话语的垄断生产以及受压制者借助行走和写作等策略对其进行的抵抗揭露出城市是一个不断被社会生产和权力关系铭刻的场域。《月宫》则将城市与更为宏大的国家身份与国族神话建立了联系,小说巧妙地运用了成长小说这一文类,将个体成长与国家的进步、拓展实现了关联。通过对成长小说这一文类的颠覆式戏仿,小说讽刺了城市、边疆、外太空这些空间形式所包裹的共同的文化象征内涵,即与空间征服与地理扩张相关的追求进步的国家叙述。第三章考察奥斯特小说中展现的乌托邦维度。奥斯特意识到城市是一个具有差异性的、矛盾的、动态的场域,其中也蕴含着改变与重构的潜能。因此,除了揭露国家机器意识形态的“空间表征”之外,奥斯特也通过文学创作展开了替代性乌托邦的想象。奥斯特对静态的、同质化的传统乌托邦心存抗拒,但是,作为一种人类永恒的超越精神,乌托邦的救赎力量并没有被奥斯特所忽视。他在“9·11”事件之后的创作中建构了列斐伏尔所言的“替代性空间形式”(alternative space)。与对城市进行整体主义的乌托邦构想不同,奥斯特无意构建一个遥远的、不真实的、静态的理想之地,而是致力于确立日常生活和个体存在的意义,因此,乌托邦在其作品中展现为一个存在于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对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外在现实关系的重构过程。《日落公园》中,乌托邦呈现于主人公抛弃社会建构的身份,借助艺术实践和对身体感知的复归重构自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之中。而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奥斯特则将这种乌托邦愿景拓展至集体生活,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基于现实布鲁克林的异质、动态的城市共同体,并试图建构集体的纽约身份意识。奥斯特这三个层面的城市书写显露出其含混复杂的城市观,并折射出作家与城市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其早期创作中,奥斯特本人与城市的认同焦虑较为明显:即作家既与现实城市疏离,又致力于暴露与城市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9·11”恐怖事件之后,作家的个人焦虑逐渐被社会对城市的普遍认同危机所取代,奥斯特开始以相对乐观的视角书写城市。其对城市积极、正面的再现起到了在叙事上减轻和回避“9·11”事件与金融危机的现实压力、并巩固纽约市民城市认同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奥斯特对城市的美化也带上了强烈的症候意味,从而在无形中被编织进了社会历史语境之中。

二、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自然文学传统下玛丽·奥斯汀的荒漠书写 ——以《少雨的土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玛丽·奥斯汀与自然
    第二节 奥斯汀自然文学评介
    第三节 奥斯汀荒漠书写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困境中的机遇:19世纪女性自然书写
    第一节 田园式的自然风景
    第二节 道德化的自然观念
    第三节 优美式的自然审美
第二章 传承下的探索:玛丽·奥斯汀对荒漠的矛盾性书写
    第一节 荒漠意象:生机与死亡
    第二节 荒漠呈现:浪漫与科学
    第三节 荒漠价值:独立与殖民
第三章 矛盾中的和谐:玛丽·奥斯汀二元统一的荒野生态观
    第一节 自然内部的统一:“审美”与“审丑”并行
    第二节 自然与人的和谐:“改造”与“原始”共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伊丽莎白王太后》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ng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Studies of Parallel Texts
    2.2 Translation Execution
        2.2.1 Translation Schedules and Tools
        2.2.2 Translation Focus and Difficulties
    2.3 Post-task Revision
        2.3.1 Group Proofreading
        2.3.2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Overview of Lin Yutang’s“Zhong,Shun,Mei(Faithfulness,Smoothness and Aesthetic Quality)” Translation Theory
    3.2 Reasons for Choosing“Zhong,Shun,Mei”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Guidance
    3.3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eory in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o Achieve Faithfulness to the Source Text
        4.1.1 Standardization of Names,Places and Titles
        4.1.2 Accurate Choice of Word Meanings
        4.1.3 Additional Translation in Sentences
    4.2 To Gain Smoothness in Target Text
        4.2.1 Translation of Conjunctions
        4.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4.2.3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2.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4.3 To Achieve Aesthetic Quality
        4.3.1 Translation of Modifiers
        4.3.2 The Use of Four-character Words
        4.3.3 Translation of Other Sentenc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 The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of Translation Project
Appendix 2 A List of Places and Books in Translation
Appendix 3 A List of Names in Translation
Acknowledgements

(3)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马尔克斯创作情况概说
    二、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研究情况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文学母题及其表现形式
    第一节 文学母题概说
        一、文学与母题
        二、母题与情节
        三、母题与主题
    第二节 文学中的爱情母题
        一、爱情
        二、爱情母题
        三、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西方经典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
        一、西方古典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三、西方18、19世纪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四、西方20世纪时期文学爱情母题的表现特征
第二章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第一节 《百年孤独》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二节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三节 《爱情和其他魔鬼》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四节 《苦妓回忆录》爱情母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情节演绎
        一、人物身份及相爱方式
        二、爱情情境
        三、情节演绎
第三章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书写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本能性欲与文化禁忌
        一、生存本能
        二、文化禁忌
    第二节 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文化
        一、本土文化
        二、殖民落后的历史
        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
    第三节 孤独与爱情
        一、孤独宿命
        二、走出孤独的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一)籍贯情况分析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三)从业状况分析
        (四)着名成员介绍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六、化学史的研究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着名化学家的介绍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三、化学与人生
        (一)化学与生命
        (二)化学与物质观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五、化学与战争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第四章 结语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二、原因探析
        (一)组织运作
        (二)成员本身
        (三)刊物的发行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一)社员自身
        (二)杂志内容形式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厘定与研究时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的编译与出版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成立
    第二节 编译所时期西洋史译着的翻译与出版(1912-1931)
    第三节 后编译所时期西洋史译着的编译与出版(1932-1949)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译者群体与译述旨趣
    第一节 译者群体概貌
    第二节 译述旨趣探略
第三章 商务版西洋“新史学”译着的引介、宣传与影响
    第一节 “新史学”译着的原本来源
    第二节 “新史学”译着的广告宣传
    第三节 专业读者眼中的“新史学”
第四章 商务版西洋通俗史学译着的传入、流通与反馈
    第一节 通俗史学译着的原本来源
    第二节 通俗史学译着的宣传、促销与流通
    第三节 通俗史学译着的读者反馈
结语
附录一: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总目(1912-1949)
附录二: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译者知见录(1912-1949)
附录三:商务印书馆历史译着各类别细目(1912-1949)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影响迭戈·里维拉壁画创作思维形成的多元化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
    一、里维拉辉煌的艺术生涯
    二、里维拉与壁画
        (一)壁画运动的背景因素
        (二)代表性时期一
        (三)代表性时期二
        (四)代表性时期三
        (五)代表性时期四
        (六)代表性时期五
第二章 、影响里维拉艺术思维成长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因素
    一、学习成长阶段(1892——1922)
        (一)艺术启蒙时期
        (二)游学欧洲时期
    二、艺术巅峰阶段(1922——1957)
        (一)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先驱者
        (二)蕴藏在里维拉壁画背后的创作思想动机
第三章 、里维拉壁画艺术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壁画创作离不开民族文化
    二、壁画要与建筑文化相融合
    三、里维拉艺术对我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节 迈克尔·夏邦小说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体结构
第一章 幻想之人:重构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
    第一节 多样化的犹太人物类型
    第二节 犹太人的奇幻-科幻之力
    第三节 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学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 幻想之地: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信仰
    第一节 犹太历史传统中的乌托邦幻想
    第二节 后乌托邦下的逃离与救赎之地
    第三节 重构乌托邦背后的多种动力
第三章 幻想之时: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传统
    第一节 深层时间预期与犹太宗教时间
    第二节 犹太历史的回归和重构路径
    第三节 重构犹太历史背后的现实观照
结论
参考文献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简析 第二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被隐喻的中国意象 第一节
    被隐喻中国意象的表征 第二节
    谁隐喻了中国意象 第三节
    中国意象被隐喻的辨析 第二章
    隐喻和等级隐喻 第一节
    隐喻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等级隐喻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 第三节
    被隐喻的北美中国离散者 第三章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以加拿大为例 第一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研究回顾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历史与人口地理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查考 第四节
    和北美主流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第四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行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语言和话语的等级隐喻 第二节
    饮食与食物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外貌与体质的等级隐喻 第四节
    就业和参政的等级隐喻 第五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意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种族偏见 第二节
    种族定性—电视广告新闻话语中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种族贬抑 第四节
    等级隐喻的概念确定 第六章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英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寻找“中国意象”研究节点 第二节
    创建“中国意象”新闻话语语料库 第三节
    新闻话语语料库背景下“中国意象”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节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结论 第七章
    “局域群体”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华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陋习意象”与华人“差在哪”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话语分析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的语义接近度分析 第四节
    “陋习意象”收罗等级隐喻 全文结论 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
    1.1 世界生态批评概述
        1.1.1 生态批评术语的界定
        1.1.2 生态批评研究成果及其主要观点
        1.1.3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2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1.2.1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的渊源与发展
        1.2.2 当代拉美生态文学作品概论
    1.3 拉丁美洲生态批评现状
第二章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两部生态小说解析
    2.1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绿色人生和生态创作
        2.1.1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绿色成长道路
        2.1.1.1 荷马·阿里德希斯与大自然的渊源
        2.1.1.2 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锋
        2.1.2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生态创作
        2.1.2.1 诗歌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2.1.2.2 小说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2.2 环境启示录与反乌托邦
        2.2.1 末日图景中的自然环境
        2.2.2 末日图景中的社会环境
        2.2.3 人类精神异化
        2.2.4 末日后的重生
    2.3 神话生态的文学表述
        2.3.1 戏仿阿兹特克文明的神话传说
        2.3.2 时代错乱与时空交错
        2.3.3 奇幻意象
    2.4 生态女性主义中的女性与自然
        2.4.1 生态女权环保卫士
        2.4.2 大自然的护卫女神
第三章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两部生态小说解析
    3.1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生态召唤
        3.1.1 后殖民生态批评和生态扩张主义
        3.1.2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创作与生态思想
        3.1.3 两部生态小说:《读爱情小说的老人》和《世界尽头的世界》
    3.2 后殖民生态文本的展示
        3.2.1 殖民生态扩张主义的文本展示
        3.2.2 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的文本展示
        3.2.3 “文明与野蛮”的倒置
        3.2.4 自然的报复
    3.3 生态抗争的斗士形象及文学想象
        3.3.1 保护自然的卫士形象
        3.3.1.1 自然守护者——“老人”
        3.3.1.2 生态环保者
        3.3.2 文学想象中的乌托邦
        3.3.3 象征与隐喻的文学抗争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感知城市的多重维度 ——论保罗·奥斯特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房间”:城市、语言与自我
    第一节 真实与虚构之间:奥斯特与后现代语境
    第二节 “房间”经验写作
    第三节 唯我的城市体验: 《纽约三部曲》
第二章 “巨兽”: 城市与空间政治
    第一节 城市革命与介入式写作: 《巨兽》
    第二节 恶托邦叙事与末世想象: 《末世之城》
    第三节 成长小说与美国书写: 《月宫》
第三章 “乌托邦”: 城市与差异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奥斯特对传统乌托邦的抗拒
    第二节 差异空间与身体经验: 《日落公园》
    第三节 共同体想象与文化身份认同: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结语
引用文献
致谢

四、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自然文学传统下玛丽·奥斯汀的荒漠书写 ——以《少雨的土地》为例[D]. 方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伊丽莎白王太后》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D]. 陆晓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马尔克斯小说爱情母题表现特征研究[D]. 陈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5]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研究[D]. 王秀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影响迭戈·里维拉壁画创作思维形成的多元化因素探析[D]. 王翊.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D]. 秦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D]. 吴建清. 山东大学, 2016(11)
  • [9]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D]. 孟夏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10]感知城市的多重维度 ——论保罗·奥斯特的城市书写[D]. 丁冬.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一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