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放射性束流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一、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石国柱[1](2021)在《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处于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它们通常有较大β衰变能和较小的粒子分离能,更多β延迟粒子发射的衰变道被打开,其缓发粒子将成为重要的实验观测量,而近滴线核的奇特衰变研究不仅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核结构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深入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奇特核结构及其衰变性质不仅有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模型还将不断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及元素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本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极端丰质子核26P,27P与27S的β衰变实验,能量为80.6 Me V/u的主束32S16+通过轰击1581μm厚的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产生感兴趣的目标核素,碎片及反应产物经RIBLL1在束分离和净化,利用磁刚度–能损–飞行时间(Bρ–ΔE–To F)方法对次级束粒子进行鉴别。在连续束模式下将一定比例目标核注入厚度分别为142μm、40μm和304μm的三块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s)中,以兼顾对带电粒子的低能探测阈值与高能探测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并测量随后衰变信号的能量、位置和时间关联信息。在束流上下游分别放置不同厚度的四分硅探测器(QSDs)实现各种重离子、轻粒子以及电子的符合测量,管道外安装五个Clover型的HPGe探测器测量γ射线。同时采用循环酒精冷却、前沿定时甄别、双面硅条探测器的正背面符合等一系列测量技术提高信噪比,实现在高探测效率、低探测能量阈值下对衰变事件的直接精确测量。本次26P实验中,获得了符合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包括半衰期、带电粒子能谱、衰变分支比、log ft、Gamow-Teller跃迁强度、γ射线谱与衰变纲图等。其中给出26P的半衰期43.6±0.3 ms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基于p-γ射线符合测量鉴别各种衰变成分,并结合注入硅探测器的26P粒子总数可计算其衰变分支比。对前人工作中部分质子的衰变路径进行重新指认,确认了26Pβ延迟发射的两质子峰1998(2)ke V,4837(7)ke V对应的新初末态能级。首次发现来自26Pβ延迟衰变的能量为4205(11)ke V和7842(6)ke V两个新质子峰。其中能量为7842(6)ke V质子远高于从子核26Si的同位旋相似态(IAS)布居至25Al基态发射的质子能量,确认此峰源于IAS之上的激发能级发射的质子。而基于p-γ符合表明能量为4205(11)ke V质子峰可与1367 ke V的γ射线符合,进而指认它是来自26Pβ延迟质子衰变至24Mg第一激发态[Ex=1369(1)ke V,Jπ=2+]发射的双质子。通过计算子核26Si的激发能发现两个质子峰来自同一激发能级,其激发能为Ex=13357(12)ke V,分支比和log ft值为0.78(5)%和3.78(6),其log ft值在容许Gamow-Teller跃迁中是非常小的,深入理解强跃迁的来源将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观测布居至到IAS的Fermi延迟双质子发射不同,一种新的衰变模式Gamow-Teller延迟双质子发射被确认。利用多种哈密顿量的壳模型计算结果,新观测的激发态的分支比出乎意料的强。通常情况下单质子发射比双质子发射具有更大的衰变能,实验上却得到比单质子发射大许多的双质发射分支,超强的G-T跃迁概率和大分支比均表明目前的理论可能在全部核区内低估了GT2p发射的概率,将为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并合作开展了一些壳模型理论计算,更详细的定量分析正在进行中。本次实验中27P与26P伴随产生,由于27P具有极低的β延迟质子衰变分支以及在低能区较强的β叠加本底,将会对低能质子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次实验并未观测到可识别的质子峰。而连续束模式下有足够时间长度扩大拟合范围以准确地进行半衰期拟合,利用指数衰减加常数本底的方式拟合27P衰变时间谱得到比之前文献更精确的半衰期263.1±10.9 ms。并计算了27P与镜像核27Mg相似能级跃迁的δ值,在误差范围内未发现27P与27Mg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同时本论文为研究27S的β2p发射机制开展了双质子角关联的测量工作。在5 Me V以上27S衰变带电粒子谱上发现一个由27P的IAS跃迁至25Al基态的能量为6372(15)ke V,分支比为2.4(5)%的双质子峰,在实验上首次得到了双质子发射的角关联。基于实验结果和Monte Carlo模拟对比,发现27S的β2p发射的主要为级联发射机制。

钟善豪[2](2021)在《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一直是核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滴线附近区域原子核的衰变谱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不稳定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滴线、了解核力的性质、以及检验和改进原子核模型等。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产生会面临着一些困难:极低的产生截面,在同一核反应中会产生杂质,目标核的半衰期非常短等。但随着实验技术上探测效率逐渐提高,即使衰变能量和衰变分支比都非常小的各种衰变模式在实验上也得以被发现,能够更好地拓展人们对原子核的认知。25Si是第一个发现具有βp衰变的原子核,人们对此研究较为完善,常用其已知的βp和βγ作为内源刻度。经过详细的文献调研后,我们发现25Si的βp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某些跃迁尚未明确指定;有的跃迁则并未在所有的实验中被发现。我们选择25Si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希望借此建立完善的β衰变谱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期望在更高统计上确定25Si衰变的一些关键物理量,如半衰期、分支比等,建立更完善的衰变纲图,为更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β衰变谱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调查当前热门的镜像核衰变的同位旋不对称性等问题。本次实验于201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放射性束流线进行,详细研究了丰质子核素25Si的β衰变性质。通过能量为80.6 Me V/u,流强为87 en A的主束32S16+,轰击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弹核碎裂反应产物经谱仪磁刚度–能损–磁刚度消色差选择和分离,将目标核25Si传输至放置探测器阵列的靶室。在此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2个闪烁体探测器和2个四分硅探测器(QSD)进行束流粒子的鉴别;3个不同厚度的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测量注入其内的25Si和随后的β延迟质子衰变事件;在探测器阵列后部分安置3个四分硅探测器用来探测β粒子和去除束流中轻离子的干扰;在周围布置5个高纯锗探测器和3个溴化镧探测器来测量25Si的β延迟γ射线。测量了25Si半衰期,结果为218(1)ms,是现有实验数据中精度最高的一个;得到了25Si的β延迟质子谱,共发现25个25Si的β延迟衰变质子,与前人实验数据符合,同时还确定了一个疑似的β延迟质子峰(1682 ke V),指认了一个前人实验也发现但未能指认的质子峰;与镜像核25Na衰变进行了对比,它们的不对称参数很小,并未发现存在同位旋破缺;结合观测的25Siβ衰变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25Si基态的质量过剩、β衰变Q值和衰变到子核25Al各激发态能级的分支比、GT跃迁强度、logft值。根据得到的25Siβ衰变信息构建了能级纲图,结果和前人实验数据符合,这证实了我们实验方法的可行性与数据处理程序的可靠性。

李曼茜[3](2021)在《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文中认为原子核的集团模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相关核子组成的一个系统。原子核的集团结构在时下是一个热门课题,这是因为伴随着当代重离子加速器和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运行放射性核束装置后,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潜入的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的原子核中都存在着集团化的现象。理论和实验表明Be同位素链中的核素,具有明显的双氦集团结构。目前大量的理论研究了 C同位素,发现其中也存在的集团结构,实验上也对12C、13C、14C以及16C开展了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在理论上证实集团结构的存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7C中也存在集团结构,但实验上还没有对它开展过研究。本论文即对17C进行碎裂反应的实验研究,进而可以验证丰中子核17C内部集团结构是否存在,为理论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数据。本实验使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放射性束流(RIBLL)实验终端,用44MeV/u能量的17C次级光束去轰击C次级靶,17C碎裂后产生非常多的碎片,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对靶前和靶后的粒子进行了鉴别和测量。对实验中使用的一系列探测器实行了精准的刻度,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本篇文章解析了实验中由17C碎裂产生的11Be碎片和6He碎片,精确测量了碎片动能和碎片之间的夹角,从而重建17C的激发能谱,最后通过研究碎片发射角度的关联性,以一种独立于任何理论模型的方式得出碎裂前复合核高度激发态的角动量。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 C同位素链中集团结构的研究以及角关联方法,对17C的碎裂反应采用角关联的方法,对于6He+11Be碎裂反应道做了拟合,得到了18.3MeV和21.3MeV两个激发能级,分别对应于角动量为1(?)和4(?)。这种方法的成功为我们后续的相似研究提供了可能。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4](2020)在《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CiADS)正在广东惠州建设.以HIAF和CiADS为基础,本文提出建设用于核物理及其交叉前沿研究的大型带电粒子加速器集群装置——高亮度电子-离子研究装置(Bright Electron and Ion Research Facility, BEIF).依托BEIF装置拟开展的核物理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核子结构、夸克物质相结构,以及基础物理若干重要前沿与核物理的交叉,如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 BEIF是由多台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反应堆和各类大型实验探测器及实验终端等组成的大科学装置集群.BEIF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的装置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核物理和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李志宏,林承键,郑云,高早春,王友宝,张英逊,李聪博,顾建中,吴晓光,杨磊,谌阳平,颜胜权,赵凯,田源,贾会明,李云居,曾晟,连钢,闫玉良,马南茹,杨峰,温培威,崔莹,连占江,张焕乔,柳卫平[5](2020)在《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能核物理是核能开发与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与基础支撑,在国民经济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团队,依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等国内外核科学装置,在关键天体核反应的间接测量、天体物理圣杯反应12C(α,γ)16O、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和颈部参数对裂变的影响等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团队在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杨尧[6](2020)在《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射性次级束装置是用于产生、分离、纯化和研究放射性核束的装置,利用放射性核束可以开展物理、材料、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正在运行、建造或计划建造的放射性核束装置。HFRS是HIAF装置上基于In-flight方法产生放射性核束的装置,典型238U束能量可达800 MeV/u,流强3×10111 pps。它由预分离器和主分离器组成,初级束在预分离器中轰击薄靶得到次级束,并进行初步分离,随后传输到主分离器中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此外,还可以在主分离器中安装次级靶,开展二次反应的研究。它的另一种运行模式为普通传输线模式,即将BRing中的主束直接传输到SRing中。HFRS可加速的粒子种类多,能量及流强高,且运行模式多样、束损分布广。其产生的次级辐射场瞬时剂量率可达1012μSv/h量级,高活化部件(初级靶、Beam dump)表面剂量率可达106μSv/h量级,这对装置的屏蔽设计、设备保护及部件维修等提出了挑战。论文首先从中子能谱、屏蔽计算及活化分析几个方面对比了蒙卡模拟、实验数据以及经验公式的结果,表明了FLUKA程序在中高能重离子加速器中防护计算的适用性。接着从HFRS运行模式出发,结合束流、产生靶参数及剂量率控制目标,分别完成了预分离器和主分离器的屏蔽设计。前者采用局部屏蔽(铁)与整体屏蔽(普通混凝土)+回填砂土结合的方案,后者采用整体屏蔽+回填砂土的方案。同时根据辐射源项结果,提出了设备保护方案,为束诊设备及抗辐射磁铁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另外,采用FLUKA程序和ANSYS程序结合的方法,初步完成了HFRS束流垃圾桶的设计,为未来涉及高功率装置的束流垃圾桶的设计和优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最后,研究了加速器部件、空气、环境介质等的感生放射性水平,提出并解决了高活化部件维修转运问题,完成了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剂量评价和环境影响分析。论文中分析比较了不同价态离子在蒙卡程序磁场模型中的输运,以及对辐射源项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相比较于普通加速器装置,放射性次级束装置的防护设计更为复杂,国内鲜有报道。本工作的完成推动了HIAF项目的顺利开展,为HFRS的辐射防护设计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源头基础和依据,文中的研究方法、结果等也可为同类型装置提供重要参考。

黄山[7](2020)在《基于RIBLL2的新型探测器GEM-TPC位置分辨研究》文中提出时间投影室(TPC)是一种能够重建束流粒子的三维径迹、具有高位置分辨率的高精度探测器,在很多粒子物理实验、原子核物理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优化兰州中高能放射性束线RIBLL2的束流传输,本工作在此前旧版TPC的基础上,与匈牙利维格纳物理研究中心合作重新搭建了新型的GEM-TPC探测器。它采用了更符合未来实验要求的读出道结构,克服了旧版TPC在没有束流时还采集本底的缺陷。新型的GEM-T PC于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RIBLL2的外靶终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探测器具有很好的位置分辨率,能够满足未来的实验要求。本论文工作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气体探测器的发展以及时间投影室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气体电离的电子在漂移区的运动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探测器的硬件结构和时间投影室的工作原理以及本次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平台RIBLL2。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原始数据结构,紧接着针对探测器的位置分辨率展开工作,介绍了数据分析的方法与逻辑。在得到了粒子经过探测器的径迹后,详细分析和处理所获取的位置信息。最终得到TPC的位置分辨率。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本次实验较好的完成了主要的实验目标,测试结果达到了探测器的预研目的。

粟春梅[8](2020)在《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重离子加速器以及核探测器的快速发展,核反应实验在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机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加丰富的核反应实验现象可以被观察到。但是对核反应的研究还不全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在对原子核的实验研究中,对相关探测装置的刻度是数据处理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能量刻度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决定着核反应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大量的核实验数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刻度方法,特别是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验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实验用到的多块(本次实验用的是64块)Cs I(Tl)晶体中处于大角度位置的探测单元未能探测到粒子或是探测的粒子未能达到统计要求的情况。这就为后续数据处理,即CsI(Tl)探测器的刻度,沉积能的计算以及粒子径迹重构带来困难。再者,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刻度非常复杂,不像半导体探测器的刻度可以找出相应的较为简单的线性关系。Cs I(Tl)晶体的光输出与粒子的原子质量数A以及核电荷数Z都紧密相关,这又使得对其进行刻度的难度增加。所以不管是从实验数据处理的本身要求上还是刻度方法的突破上,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都是原子核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研究,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找到了一种对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刻度大角度范围的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该方法主要通过归一化将阵列中所有晶体获取的能谱幅度统一到相同的幅度值,然后以中心某一块能较为清晰的分辨出所有所测粒子的能损-能量二维谱的探测器单元为基准,对所测得的每一核素进行能量刻度。这样可以使相应的粒子达到一定的统计范围,减小刻度误差。并可以将该刻度系数合理外推到所有探测器单元对应的核素上。从而解决了原来大角度探测单元因为测量到的粒子数少无法进行刻度的矛盾,实现了对探测器阵列中所有单元的能量刻度。对核反应研究中大角度的角分布测量、后续粒子径迹重构及关联事件的挑选等物理过程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实验数据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了边角位置的CsI(Tl)闪烁晶体能量由于统计不足而无法进行刻度的难题,有利于后续相似实验的能量刻度,为此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段芳芳[9](2020)在《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弱束缚核在重靶上的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丰中子弱束缚核,能量主要位于库仑势垒附近。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与稳定核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微分截面角分布中,其特征性的库仑虹被明显地压低,甚至消失了。理论解释是由于弱束缚核的破裂截面大,破裂/转移道对弹性散射道有强烈的耦合效应导致其角分布具有这样的奇特性质。本研究组此前完成了三倍库仑势垒能区附近的丰质子核(8B,9C及10C等)在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的测量工作,为了系统地研究弹性散射角分布与价核子、能量和靶核之间的依赖关系,本次实验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测量了88 MeV的9Be+208Pb、127 MeV的10Be+208Pb和140 MeV的11Be+208Pb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本次实验中在靶前采用了两块薄的正反面均为16条的双面硅微条探测器(DSSD),鉴别入射粒子的位置和方向,靶后采用的是由三套ΔE-E望远镜系统组成的探测器阵列用来测量散射粒子,每套望远镜均由正反面均为32条的DSSD和方硅探测器(SD)组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实验中散射粒子的角分布,通过Monte Carlo模拟得到卢瑟福散射角分布,然后直接提取出弹性散射截面和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最终得到了9,10,11Be在208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为了扣除空靶散射对实验的影响,还开展了空靶实验,并对于靶前硅散射对实验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空靶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认为空靶散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次实验中,9Be的能量相对较低,在关注的角度范围内(<20°)其弹性射截面与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约为1,可以作为归一和位置校准的依据;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菲涅尔分布,使用了Woods-Saxon势、SPP和X&P势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从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中尝试提取了其密度分布;11Be在三倍库仑势垒能量下,弹性散射角分布中的库仑虹被明显压低,这与研究组之前测量的丰质子核的实验结果明显不同,说明价核子对于弹性散射角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对于11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我们首先使用了所提取的10Be的光学势进行扩展计算对11Be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关于破裂道对弹散道的耦合效应,使用CDCC与XCDCC进行了计算,两种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此次实验中首次在RIBLL-1上测量了11Be+208Pb反应系统的破裂截面角分布,并使用CDCC和XCDCC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四分之一角度附近非弹性破裂的对于总破裂截面的影响开始变大,在计算中同时考虑弹性破裂和非弹性破裂,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发展及意义
    1.2 奇特核的衰变
    1.3 β衰变的特性
        1.3.1 β衰变的基础知识
        1.3.2 β延迟质子发射
        1.3.3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1.3.4 注入-衰变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核素的研究综述
    2.1 ~(26)Pβ衰变研究
        2.1.1 M.D.Cable的研究(1982)
        2.1.2 J.Honkanen的研究(1983)
        2.1.3 M.D.Cable的研究(1984)
        2.1.4 J.C.Thomas的研究(2004)
        2.1.5 D.Perez-Loureiro的研究(2016)
        2.1.6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2 ~(27)Pβ衰变研究
        2.2.1 J.Aysto的研究(1985)
        2.2.2 T.J.Ognibene的研究(1996)
        2.2.3 Y.Togano的研究(2011)
        2.2.4 E.McCleskey的研究(2016)
    2.3 ~(27)Sβ衰变研究
        2.3.1 V.Borrel的研究(1991)
        2.3.2 G.Canchel的研究(2001)
        2.3.3 (?).Janiak的研究(2017)
        2.3.4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探测器刻度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3.1.1 装置综述
        3.1.2 结构和特点
        3.1.3 RIB的粒子鉴别
    3.2 探测器阵列
    3.3 电子学设置与数据获取系统
    3.4 HPGe探测器的刻度
        3.4.1 能量刻度
        3.4.2 探测效率刻度
    3.5 硅探测器的刻度
        3.5.1 低增益信号的刻度
        3.5.2 高增益信号的刻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6)P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次级束离子的鉴别
    4.2 衰变时间谱
    4.3 带电粒子能谱
    4.4 衰变分支比
    4.5 γ射线谱
    4.6 衰变纲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7)P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次级束离子鉴别
    5.2 衰变时间谱
    5.3 带电粒子能谱
    5.4 γ射线谱
    5.5 同位旋非对称性参数的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7)S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带电粒子能谱
    6.2 双质子发射角关联的计算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射性离子束的产生
    1.2 β衰变和β延迟衰变
    1.3 β衰变理论
    1.4 论文选题意义
第二章 ~(25)Si的β衰变研究8
    2.1 R.BARTON等人的研究(1963)
    2.2 J.C.HARD等人的研究(1965)
    2.3 R.McPherson等人的研究(1965)
    2.4 P.L.REEDER等人的研究(1966)
    2.5 J.D.Robertson等人的研究(1993)
    2.6 J.-C.Thomas等人的研究(2004)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装置综述
    3.2 结构与特点
    3.3 探测器阵列
    3.4 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束流粒子鉴别
    4.2 探测器的能量和探测效率刻度
    4.3 ~(25)Siβ延迟质子谱
    4.4 ~(25)Siβ延迟γ谱
    4.5 p- γ符合
    4.6 ~(25)Siβ衰变半衰期
    4.7 A=25 核的不对称参数
    4.8 ~(25)Siβ延迟GT跃迁强度及衰变纲图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进程
    1.2 原子核中的集团结构
    1.3 本文内容
第二章 角关联方法的研究
    2.1 角的关联性
    2.2 角关联的推导
    2.3 实验探测器的几何效应
    2.4 蒙特卡罗模拟
第三章 C同位素集团结构的研究现状
    3.1 集团结构的研究发展
    3.2 C集团结构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17C的碎裂反应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布局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ROOT简介
    5.2 探测器刻度
        5.2.1 平行板雪崩电离室探测器的刻度
        5.2.2 硅探测器的刻度
        5.2.3 CSI(T1)闪烁探测器阵列的刻度
    5.3 数据结果与分析
        5.3.1 有效事件的筛选
        5.3.2 ~6He+~(11)Be事件关联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4)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及其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和主要科学问题
    2.1 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
    2.2 强子物理、核子结构和缪子物理
    2.3 夸克物质相结构
    2.4 高离化态原子物理
    2.5 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
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态势
    3.1 用于传统核物理研究的离子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3.2 用于强子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3.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未来发展态势
4 惠州大型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初步规划
    4.1 总体布局和初步规划
    4.2 BEIF装置第一期:HIAF和Ci ADS
    4.3 BEIF装置第二期:HIAF升级工程(HIAF-U)
    4.4 BEIF装置第三期:在HIAF的基础上增建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C)
5 总结与展望

(5)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核理论研究
    1.1 量子多体理论研究
    1.2 重离子碰撞微观输运理论研究
    1.3 原子核位能曲面等核结构前沿问题研究
    1.4 无自由参数的光学势研究
2 核反应实验研究
    2.1 近垒及垒下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研究
        1) 熔合-裂变机制研究
        2) 熔合反应的耦合道效应及其势垒分布研究
    2.2 奇特核结构与奇异衰变研究
        1) 原子核的晕结构和核芯增大现象研究
        2) 原子核高激发态的双质子关联发射现象研究
        3) 丰质子滴线区原子核的β缓发衰变研究
    2.3 奇特核反应机制研究
        1) 奇特核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势
        2) 弱束缚核反应机制的研究
    2.4 锕系核(n,f)和(n,2n)反应截面的测量方法研究
3 核结构实验研究
    3.1 核结构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1) 近球形核研究
        2) 原子核的形状与量子相变研究
        3) 奇特转动(磁和反磁转动、手征、旋称劈裂和反转等)研究
        4) 基于伽马谱学的弱束缚核破裂机制研究
    3.2 探测装置改进升级和相关核谱学新技术方法研究
4 核天体研究
    4.1 间接测量
        1) 单核子转移反应
        2) α集团转移反应
        3) 替代比率方法
    4.2 直接测量
        1) 弹性共振散射实验方法
        2) 深地直接测量方法
    4.3 基于放射性核束的核天体物理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6)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放射性次级束的应用
    1.2 放射性次级束的产生与加速
        1.2.1 在线同位素分离法(ISOL)
        1.2.2 飞行中分离方法(In-flight)
    1.3 国内外次级束装置的防护设计
        1.3.1 GSI-FRS& Super FRS
        1.3.2 RIKEN-RIBF Big RIPS
        1.3.3 MSU-FRIB ARIS
        1.3.4 CERN-ISOLDE
        1.3.5 小结
    1.4 课题内容
        1.4.1 HIAF-HFRS介绍
        1.4.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3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加速器辐射源项分析
    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1.1 电磁相互作用
        2.1.2 核相互作用
    2.2 瞬时辐射场
        2.2.1 基本规律
        2.2.2 屏蔽材料
    2.3 感生放射性
        2.3.1 基本规律
        2.3.2 加速器部件
        2.3.3 混凝土
        2.3.4 冷却水
        2.3.5 空气
        2.3.6 环境介质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3.1 中子能谱对比
        3.1.1 计算模型
        3.1.2 结果及讨论
    3.2 屏蔽计算
        3.2.1 经验公式
        3.2.2 蒙卡方法
        3.2.3 结果对比
    3.3 感生放射性计算
        3.3.1 经验公式
        3.3.2 蒙卡方法
        3.3.3 结果对比
    3.4 RIBLL1测量与模拟对比
        3.4.1 实验设置
        3.4.2 FLUKA计算
        3.4.3 结果及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HFRS屏蔽计算及设计
    4.1 概述
        4.1.1 运行模式介绍
        4.1.2 剂量控制目标
        4.1.3 源项计算
    4.2 设备保护
        4.2.1 磁铁线圈
        4.2.2 其他部件
    4.3 Beam dump的设计
        4.3.1 材料的选择
        4.3.2 结构设计
        4.3.3 热力学计算
    4.4 HFRS的屏蔽计算
        4.4.1 磁场方法
        4.4.2 预分离器
        4.4.3 主分离器
        4.4.4 高能外靶终端
    4.5 中子天空反照
    4.6 小结
第5章 HFRS感生放射性计算及分析
    5.1 加速器部件
        5.1.1 剩余剂量率分布
        5.1.2 部件的感生放射性
        5.1.3 部件转运及维修方案
    5.2 冷却水
        5.2.1 感生放射性结果
        5.2.2 处理与处置方案
    5.3 隧道空气
        5.3.1 感生放射性结果
        5.3.2 工作人员受照分析
        5.3.3 公众受照分析
        5.3.4 有害气体的产生
    5.4 环境介质
        5.4.1 土壤
        5.4.2 地下水
        5.4.3 花岗岩
    5.5 高能外靶终端
        5.5.1 感生放射性结果
        5.5.2 局部屏蔽体设计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A Moyer模型输入文件
附录B HFRS输入文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RIBLL2的新型探测器GEM-TPC位置分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气体探测器的发展
    1.2 时间投影室探测器的研究现状
    1.3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气体探测器理论
    2.1 束流粒子的电离能损
    2.2 气体探测器的电离产额
    2.3 电子-正离子对在工作气体中的运动
        2.3.1 电子正离子对的漂移运动
        2.3.2 电子-正离子对的扩散运动
    2.4 电离室感应原理
    2.5 时间投影室探测原理
        2.5.1 漂移区
        2.5.2 倍增区
    2.6 小结
第三章 时间投影室搭建及其在RIBLL2测试
    3.1 GEM-TPC的改进及其搭建
        3.1.1 旧版探测器的读出道分布及数据结构
        3.1.2 新版探测器结构
        3.1.3 新版探测器优化与改进
    3.2 实验测量平台-RIBLL2
    3.3 RIBLL2上的在束实验测试
    3.4 小结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新版探测器数据结构
    4.2 提取原始数据ADC相关信息
    4.3 构建事例本底与信号二维谱
    4.4 信号处理
        4.4.1 消除本底
        4.4.2 提取信号信息
    4.5 径迹拟合
    4.6 TPC探测器位置分辨提取原理
    4.7 探测器位置分辨测试结果
        4.7.1 探测器转动与实验数据对比
        4.7.2 最佳漂移电压与倍增电压提取
        4.7.3 探测器的位置分辨率
    4.8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8)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核探测器的发展简况
    1.2 核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1.3 核探测器的分类
    1.4 本论文的内容
第2章 闪烁探测器
    2.1 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和探测原理
    2.2 闪烁体
        2.2.1 闪烁体的特性
        2.2.2 闪烁体的分类
    2.3 光电倍增管
        2.3.1 基本结构与原理
        2.3.2 光电倍增管(PMT)的特性
    2.4 光收集系统
    2.5 闪烁探测器的优势与应用
        2.5.1 闪烁探测器的优点
        2.5.2 闪烁探测器的应用
第3章 原子核内结团现象与实验方法
    3.1 原子核的结团现象
    3.2 研究结团现象的实验方法
        3.2.1 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
        3.2.2 转移反应
        3.2.3 碎裂反应
    3.3 粒子鉴别方法
        3.3.1 飞行时间法
        3.3.2 ΔE-E望远镜法
        3.3.3 磁分析法
        3.3.4 联合鉴别法
    3.4 实验装置与布局
    3.5 数据获取与电子学信号
第4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4.1 ROOT简介
    4.2 TOF、PPAC、DSSD相关刻度简介
    4.3 CsI(Tl)阵列探测器传统能量刻度
    4.4 CsI(Tl)阵列探测器归一化的能量刻度
        4.4.1 归一化方法
        4.4.2 能量刻度处理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9)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放射性束物理
        1.2.1 放射性束的产生
        1.2.2 放射性束物理的发展
    1.3 弹性散射实验的研究
        1.3.1 稳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3.2 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4 论文工作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Be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2.1 ~7Be的研究现状
        2.1.1 ~7Be的弹性散射
        2.1.2 ~7Be的破裂反应
        2.1.3 ~7Be的熔合反应
    2.2 ~9Be的研究现状
        2.2.1 ~9Be的弹性散射
        2.2.2 ~9Be的破裂反应
        2.2.3 ~9Be的熔合反应
    2.3 ~(10)Be的研究现状
        2.3.1 ~(10)Be的弹性散射
        2.3.2 ~(10)Be的破裂反应
        2.3.3 ~(10)Be的熔合反应
    2.4 ~(11)Be的研究现状
        2.4.1 ~(11)Be的弹性散射
        2.4.2 ~(11)Be的破裂反应
        2.4.3 ~(11)Be的熔合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
    3.2 探测器设置
    3.3 探测器性能
    3.4 电子学设置以及数据获取
        3.4.1 探测器电子学获取
        3.4.2 电子学调试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
    4.1 选取弹性散射事件
        4.1.1 TOF信号的选取
        4.1.2 硅探测器刻度
    4.2 散射角计算
    4.3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4.3.1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计算方法
        4.3.2 卢瑟福散射截面计算
        4.3.3 Monte Carlo模拟
    4.4 位置较准
    4.5 实验数据检验
    4.6 空靶实验
第五章 物理分析与讨论
    5.1 ~9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10)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Woods-Saxon势
        5.2.2 S?o Paulo势
        5.2.3 X&P势
        5.2.4 三种势计算比较
    5.3 ~(11)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光学模型计算
        5.3.2 CDCC计算
        5.3.3 XCDCC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D]. 石国柱. 兰州大学, 2021(01)
  • [2]25Siβ延迟质子衰变实验研究[D]. 钟善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D]. 李曼茜. 西南大学, 2021(01)
  • [4]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J].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1)
  • [5]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J]. 李志宏,林承键,郑云,高早春,王友宝,张英逊,李聪博,顾建中,吴晓光,杨磊,谌阳平,颜胜权,赵凯,田源,贾会明,李云居,曾晟,连钢,闫玉良,马南茹,杨峰,温培威,崔莹,连占江,张焕乔,柳卫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6]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D]. 杨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7]基于RIBLL2的新型探测器GEM-TPC位置分辨研究[D]. 黄山.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D]. 粟春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9]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D]. 段芳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