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

一、冠脉搭桥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凌青,陈玉红[1](2021)在《多学科团队管理的血糖波动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变异性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基于多学科团队管理的血糖波动干预方案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异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心脏外科常规血糖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糖波动团队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变化、血糖波动控制的达标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等。结果观察组患者LAGE、CV-FPG及1,5-AG[(4.52±1.19)mmol/L、(13.27±2.89)%、(1.24±0.12)mg/L]三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5.89±1.30)mmol/L、(16.78±3.56)%、(1.89±0.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指标达标率(63.1%)优于对照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8±1.3)d少于对照组(10.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管理的血糖波动干预方案可减少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血糖的波动,优化住院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郭彦[2](2021)在《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形成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规范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为构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指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循证护理的方法学步骤,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观察和小组讨论拟定了本次方案的主题,根据主题内容提取关键词并构建检索策略,系统检索国内外近10年中英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在形成最佳证据总结的基础上拟定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选取专业领域类的15名专家针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构建了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共包含10个主题内容(入院评估与筛选、术前血糖管理、围术期血糖监测要点、术中血糖管理、术后ICU血糖管理、术后病房血糖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39个条目。明确了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要求和具体内容。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为83.3%和100%,专家意见提出比例为66.67%和20%,参与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8和0.9,各条目变异系数均在00.25之间,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问题进行证据总结,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包含3项Ⅰ级条目、10项Ⅱ级条目和39项Ⅲ级条目,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重要临床实践意义,可为开展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郑鸿翔[3](2021)在《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谵妄及心脏功能不全。早期康复治疗用于非心外科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CABG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对ICU-AW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尚有待研究。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安全性,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AW、谵妄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心血管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案;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方案。采用t检验,u检验,或x2检验对以下指标做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ICU-AW、谵妄及安全性的影响:1.安全性评价指标: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置管意外脱出、坠床/跌倒。2.ICU-AW指标:(1)ICU-AW发生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量表评分;(2)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3.谵妄评价指标:研究对象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4.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结果1.观察组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管道意外脱出、坠床/跌倒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6.35%,p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17,95%CI:1.527~15.828,P<0.01);观察组MRC肌力评分为52.68±3.13,对照组MRC肌力评分为49.13±3.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549,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7.00±17.24)h、ICU治疗时间(8.06±1.81)d及总住院时间(16.13±2.56)d,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71.75±19.04)h、ICU治疗时间(10.73±2.14)d及总住院时间(19.23±3.7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9.52%,p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5,95%CI:1.249~9.555,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T观察组=3.40±1.09 d、T对照组=2.02±0.89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5)。4.观察组术后3月复查LVEF(55.83±3.88)%、6-MWT(476.55±69.67)m均高于对照组LVEF(53.20±4.04)%、6-MWT(438.55±53.48)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ICU时观察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08±0.97,对照组:8.5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75,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减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可改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孟令达[4](2021)在《主动脉弓部手术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急症,主动脉瘤尤其是累及弓部的动脉瘤同样具有高风险性,对于这类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手术。此类手术需在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术后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经常发生,谵妄(delirium)作为神经并发症中的一种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谵妄的发生会导致ICU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术后死亡率增加,因此,要尽早筛选高危患者、尽早诊断谵妄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干预措施,从而预防谵妄发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目的:分析主动脉手术及低温停循环下术后早期谵妄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危险因素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谵妄严重程度的影响,为临床工作中预防谵妄的发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行主动脉弓部手术并应用低温停循环的患者,探究术后早期谵妄可能的危险因素,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谵妄的影响因素和ICDSC最高分是否相关。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临床资料;应用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CDSC)评估患者术后早期是否出现谵妄,评估谵妄严重程度。结果:在入组的101例患者中,有29例出现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8.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早期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在术前给予抗凝,术前肌酐、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复温时间、左侧脑氧最高值、右侧脑氧最低值、右侧脑氧最高值、右侧脑氧增加、右侧脑氧降低、术后应用透析,术后ICU总时间、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CKMB峰值、术后肌钙蛋白峰值,疾病转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抗凝、右侧脑氧较基础值增加量、右侧脑氧较基础值降低量有统计学意义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和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显示,尚不能说明术前抗凝和术后ICDSC最高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术前肌酐、术后透析、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复温时间、左侧脑氧最高值、右侧脑氧最高值、右侧脑氧较基础值增加量、右侧脑氧较基础值降低量、ICU时间、呼吸机时间、CK-MB峰值、肌钙蛋白峰值与ICDSC最高分存在正相关,右侧脑氧最低值与ICDSC最高分存在负相关。结论:术前抗凝、右侧脑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升高或降低)是术后早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脑氧饱和度监测至关重要,相比于左侧脑氧饱和度,右侧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预测术后谵妄可能更有意义。

庄璇[5](2020)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评估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探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内容框架,为临床护士早期预警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与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成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研究小组,基于文献回顾、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初步评估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设计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调查表。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监护室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筛选术后谵妄患者;先使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可能相关的因素,然后以是否发生术后谵妄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结合第一部分研究的结果,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制订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国内五家三级甲等医院21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风险评估指标及权重,构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结果1本次调查共收集212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资料,其中共发生43例术后谵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P?0.001)、术前心功能不全(P=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1)、同期联合冠脉搭桥(P=0.002)、术中出血量(P=0.003)、过度疼痛(P=0.024)、CSICU滞留时间(P=0.044)有关。因此,年龄、术前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同期联合冠脉搭桥、术中出血量、过度疼痛、CSICU滞留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2德尔菲函询的结果:第一轮专家函询共调查专家21人,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权威系数是0.86,协调系数是0.21;第二轮函询共调查专家21人,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权威系数是0.86,协调系数是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结论1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20.28%),需要引起临床关注。2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前心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同期联合冠脉搭桥、术中出血量、过度疼痛、CSICU滞留时间。3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包括“个体风险”、“疾病风险”和“医源性风险”。

蔡雅静[6](2020)在《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了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择期介入手术患者行PCI围手术期的焦虑、术后生活质量和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率现状,分析围手术期焦虑对术后生活质量和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率的影响,为CHD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障碍的干预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05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22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1)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在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等;(2)临床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cholesterol,LDL-C),以及CHD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收集患者焦虑水平,分别于入院登记时(T1)、术前3天(T2)、术前1天(T3)和术后1天(T4)四个时间点收集。(4)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它用于评估患者的特定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分别于随访3个月、6个月时收集。(5)再入院情况: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内因心血管疾病原因的再住院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对再入院率的影响。双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20例患者,随访过程中脱落8例,最后212例患者资料进入统计分析。(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预约时焦虑评分37.99±5.04,轻度焦虑6例;术前3d焦虑评分44.79±5.38,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分别是32例、2例和1例;术前1d焦虑评分45.68±6.66,轻度和中度焦虑分别是29例和12例;术后1d焦虑评分40.69±7.69,轻度和中度焦虑分别是21例和5例。(2)术后3个月和6个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分别为68.09±7.77和70.35±7.25;各维度评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65.09±13.38和69.73±11.14;心绞痛稳定状态80.42±27.65 和 81.13±18.95;心绞痛发作情况 73.07±12.75 和 70.09±12.88;治疗满意程度 57.14±15.10 和 60.61±13.72;疾病认识程度 64.70±9.87 和 70.17±8.02。(3)随访的半年内,54例再住院,再住院率25.5%;其中再发心绞痛14例(6.6%),心功能不全6例(2.83%),高血压26例(12.26%),心律失常8例(3.77%)。(4)分析预约时、术前3d、术前1d、术后1d焦虑水平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各时间点的焦虑与生活质量总分无统计学意义的关系;分析各时间点的焦虑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预约时患者有无焦虑与术后3个月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得分高低有关(t=8.890,P=0.003),术前3d患者有无焦虑与术后6个月时的心绞痛发作情况维度得分高低有关(t=1.174,P=0.043);但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该两个时间点的焦虑并未成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风险因素。(5)分析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焦虑水平与术后6个月内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后 3d(χ2=4.459,P=0.001)、术前 1d(χ2=3.354,P=0.001)、术后1d(χ2=-2.237,P=0.026)的焦虑与随访期间的再入院率高低有关。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术前 3d(B=1.445,P=0.010,95%CI:1.409-12.773)和术后 1d(B=1.587,P=0.042,95%CI:0.044-0.941)的焦虑是影响半年内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的风险因素。结论 1.冠心病患者在择期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间焦虑水平有波动,术前1d达到高峰;2.预约时有焦虑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心绞痛稳定状态较差,术前3d有焦虑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较无焦虑者严重;3.冠心病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因心血管原因再住院率为25.5%,其中高血压12.26%、心绞痛仅6.6%。术前3d有焦虑和术后1d无焦虑与冠心病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原因再住院率密切相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在这两个时间点重点进行心理干预。

顾大川[7](2020)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疗质量评价与改善研究》文中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的负担逐渐加重,我国CABG手术量迅速扩大,年手术量超过4万例,但同时伴随着显着的医疗质量问题,不同地区和单位心外科发展极不均衡,一方面,心外科诊疗规模分化趋势十分明显,全国整体心外科可及性亟待改善;另一方面,诊疗结果存在显着地域及单位间差异,不同诊疗单位院内病死率最低0.7%,最高达5.8%。诊疗可及性和手术质量的差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诊疗效率和最终结局,高质量且全国均衡的冠脉外科诊疗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卫生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并采取一系列心外科诊疗质量改善措施,如发布包括CABG在内的各项技术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临床路径,并广泛收集各单位医疗质量数据。但现有措施存在不足。首先,我国缺乏CABG质量评价标准,现有诊疗质量评价仅针对外科诊疗的常规内容,缺乏针对冠脉外科专业内容的医疗质量评价,因此难以针对心外科最为关键的诊疗环节和步骤进行质量监察和管控。此外,我国缺乏真实世界CABG医疗质量数据,现有医疗质量国家数据库中仅包含了简单的手术名称信息,但并未采集冠脉外科手术技术相关变量,缺乏专科质量评价数据。最后,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质量干预方法,现有质量改善措施并未在医生层面产生实际影响,效果有限,质量改善机制有待完善。因此,制定心外科关键步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冠脉外科质量评价综合数据平台,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改善措施,是目前心外科医疗质量控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按照“评价医疗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实施干预措施,促进质量改善”的整体思路,开展了一系列CABG医疗质量改善研究,第一部分,建立并验证CABG关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部分,围绕指标评价全国多中心CABG医疗质量,发现冠脉外科诊疗过程中的不足与质量改善的靶点;第三部分,针对质量问题,建立质量改善机制,对临床医生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的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和验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权威专家共识,建立和验证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不同诊疗单位的CABG医疗质量。方法:本研究全面回顾最新临床实践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选择CABG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结局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作为候选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医院结构、诊疗技术和关键步骤,以及临床诊疗中最为关注的不良事件。候选指标的解释文件交由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评价,专家根据指标的证据基础、数据采集和使用的可行性筛选出满足我国CABG质量评价需求,符合我国实际条件的质量评价指标。基于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Chinese Cardiac Surgery Registry,CCSR)2017年数据,本研究制定了指标的风险校正方法,并建立了复合指标体系。指标验证和评价内容包括各指标对于医院质量差异的区分能力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复合指标的多维度医疗质量评价能力,本研究根据复合指标评分结果将医院分层,对比不同层级的诊疗单位在各维度质量评价指标方面的表现差异。结果:基于国内外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参考国际同类指标体系,共筛选候选指标29个,包括1个结构指标,17个过程指标以及11个结局指标。专家经过会议讨论,筛选出12个指标,包括5个过程指标和7个结局指标。利用CCSR数据分析医院指标表现,各指标在诊疗单位间存在显着差异。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布于0.01至0.56。对于手术技术维度、二级预防维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维度,维度内的单一指标与各维度的复合指标均显着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6。将诊疗单位根据复合指标排名分层后,质量良好(排名前25%)的诊疗单位与质量欠佳(排名后25%)的单位之间在各维度的指标表现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两组诊疗单位手术技术使用率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47.0%(27.3%-66.6%)和17.1%(4.6%-29.0%)(P<0.001);二级预防用药依从率分别为 89.4%(84.4%-95.0%)和 67.4%(47.5%-89.8%)(P=0.003);死亡率分别为 0.7%(0.3%-1.1%)和 5.8%(3.5%-7.9%)(P<0.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9%(1.2%-2.7%)和 7.9%(4.1%-10.1%)(P<0.001)结论:多维度CABG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其复合指标对各诊疗单位CABG质量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能够反映真实世界CABG质量问题,是医疗改善工作的有效工具。第二部分多中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疗质量评价与现状描述研究目的:中国不同地区和医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发展不均衡,手术规模和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已经成为制约冠脉外科整体发展的关键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诊疗结局。但冠脉外科医疗质量数据相对不足,关键技术的使用情况不明,医疗质量改善工作缺乏靶点。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已经建立了关键技术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部分工作中,围绕已有指标,本研究利用多中心心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描述各单位CABG手术诊疗过程的循证医学证据依从性以及患者结局,揭示质量问题,为质量改善提供靶点。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至2018年持续参加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Chinese Cardiac Surgery Registry,CCSR)的诊疗单位,收集各单位行单纯CABG的患者的诊疗数据并进行医疗质量评价。过程指标包括手术技术和二级预防用药,结局指标为院内死亡率。诊疗单位风险校正死亡率和95%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为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重模拟。本研究在患者层面描述各项指标观察率的逐年变化趋势;在诊疗单位层面描述指标表现整体变化趋势以及各单位间差异。不同诊疗单位间过程指标表现差异用中位比值比(median odds ratio,MOR)定量描述。为定量分析单位间的诊疗结局差异,本研究在各年度内根据诊疗单位的年度风险校正死亡率将各单位进行排名,并对比排名前25%的诊疗单位与排名后25%的诊疗单位中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率的标准平均差异(standard mean deviation,SMD),反映医院间诊疗结局异质性的逐年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74家诊疗单位的66971例行单纯CABG的患者。从2013年至2018年,患者整体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桥使用率并未发生显着改变,围术期血制品使用率显着下降,同时出院医嘱中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显着提升。医院层面2013年IMA桥使用率的中位数为90.7%,2018年为90.2%(趋势检验P>0.05);围术期血制品的使用率中位数从2013年的83.0%降低到2018年的64.6%(趋势检验P<0.001);各单位整体二级预防用药率显着提升,2013年诊疗单位出院医嘱中β受体阻滞剂开药率的中位数为82.0%,他汀为75.8%,阿司匹林为90.3%,而2018年β受体阻滞剂开药率的中位数为91.0%,他汀为88.9%,阿司匹林为95.3%(趋势检验P值<0.01)。不同单位的诊疗质量差异显着。2013年至2018年,IMA桥的使用率的MOR由3.0升高到3.2;血制品使用率MOR由4.3升高到4.5。同时,出院医嘱中β受体阻滞剂的开药率的MOR从3.7降低到3.3,他汀类药物开药率从4.2降低到3.4,阿司匹林开药率的MOR没有显着改变,保持为2.9。医院水平风险调整后死亡率的中位数(IQR)从2013年的0.6%(0.4%-1.6%)下降至2018年的0.5%(0.4%-0.8%),但不同单位间差异显着,风险校正院内死亡率最低的25%的医院与最高的25%的医院相比,医院CABG手术后死亡的SMD在 2013 年为 1.63,2018 年为 1.35。结论:不同心外科诊疗单位CABG的诊疗过程和结局存在显着差异,2013年至2018年医疗质量改善趋势并不显着。诊疗规范性和患者结局仍然亟待进一步改善。第三部分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和移动平台质量报告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质量改善研究背景: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不均衡发展,不同诊疗单位手术技术和患者结局存在显着差异,医疗质量亟待改善。外科医生是CABG质量改善的主要对象,但我国现有质控方法中缺乏针对外科医生手术技术和诊疗规范性的直接干预方法,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实际影响十分有限,质量改善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针对外科医生质量改善工作中的特征性问题,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和信息化移动平台,开发了多维度诊疗质量监测与报告反馈系统,强化质控工作对医生的直接影响,促进医疗质量改善。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开展CABG的心外科医生以及接受CABG的患者,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外科医生层面多维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输血手术发生率、乳内动脉桥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基于多维度医疗质量评价和综合评分后,外科医生被分为三组:综合评分排名前20%、中间的20%至80%和后20%,并分析各组间诊疗质量的差异,评价多维度评分对于医生医疗质量的区分能力。医生质量评价结果通过移动平台发送至外科医生。为评价医生质量改善工作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比了 2013年至2018年各质量指标表现差异。结果:在研究期间,共40名外科医生开展了 4288例CABG手术。根据多维度质量评分将外科医生分组后,组间各维度的表现存在显着差异,前20%、中间20%-80%和后20%医生风险校正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2.9%和3.1%(P=0.51);乳内动脉的使用率分别为94.7%、95.8%和90.1%(P<0.001);术后风险校正的住院天数分别为7.01天、7.99天和8.69天(P<0.001);住院费用分别为8.13万元、8.84万元和10.28万元(P<0.001)。患者乳内动脉桥使用率从2013年的94.0%上升到2018年的95.7%(P=0.003),围术期血制品使用率从2013年的26.2%下降到2018年的23.1%(P=0.004)。同时,患者死亡率从2013年的0.5%下降到2018年的0.4%(统计学差异并不显着)。2013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 6.67 天(6.58 天-8.58 天),而 2018 年为 6.67 天(6.50 天-8.67 天)。结论:本研究使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来源的医疗质量数据库,使用多维度质量评价指标和基于移动平台的质量数据报告反馈系统开发了针对外科医生的质量监测体系。该体系将促进质量报告和同行比较,促进医生进行医疗质量改进。

牛清霞[8](2020)在《冠心病患者行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实施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并实施初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前、术后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经优质护理,术后两组评分无显着差异(P> 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 0.05)。观察组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和细节护理是保证再次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

顾月,李英,李珍,李金花,崔鹤[9](2020)在《分级心理干预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分级心理干预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级心理干预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自护能力量表评定自护能力,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定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0.01),研究组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自护能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1),研究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8.1%)显着高于对照组(84.3%)(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采取分级心理干预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显着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自护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赵凤琴[10](2020)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应用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98例患者,把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进行分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对血糖的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应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效果,并且较对照组而言降低程度更加显着,在血糖的控制情况上,实验组也相对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有明显降低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意义,并且在护理中,针对性护理还能够显着的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健康具有显着的意义,此研究具有极大的讨论价值。

二、冠脉搭桥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脉搭桥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学科团队管理的血糖波动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变异性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2 结 果
    2.1 LAGE、CV-FPG、1,5-AG指标
    2.2 血糖控制达标率
    2.3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3 讨 论
    3.1 控制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变异性
    3.2 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部分临床结局

(2)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理论框架
    1.7 技术路线图
2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方案
    2.1 研究目的
    2.2 组建课题小组
    2.3 基于循证护理理论的证据资源检索
        2.3.1 证据资源检索
        2.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3 数据库的选择
        2.3.4 文献检索策略
        2.3.5 文献筛选及文献质量评价
        2.3.6 质量控制
    2.4 研究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4.3 文献质量评价
        2.4.4 资料提取
    2.5 证据综合
3 德尔菲专家函询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3.2.2 专家遴选要求
        3.2.3 统计分析
        3.2.4 条目筛选标准
        3.2.5 质量控制
    3.4 结果
        3.4.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3.4.2 专家的积极性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4.4 专家的协调程度
        3.4.5 专家函询结果
        3.4.6 第一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4.7 第二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5 最终方案的确定
4 讨论
    4.1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
    4.2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可靠性
    4.3 方案的具体内容分析
        4.3.1 重视入院血糖风险评估与筛查
        4.3.2 明确围术期血糖管理要点
        4.3.3 加强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
5 小结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 Meta 分析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点
6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主动脉弓部手术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相关统计指标的收集
        2.2.2 手术方法及术式选择
        2.2.3 麻醉方法
        2.2.4 体外循环方法
        2.2.5 术前处理
        2.2.6 术后处理
        2.2.7 谵妄诊断工具
        2.2.8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谵妄的发生率
    3.2 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谵妄的单因素分析
    3.3 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谵妄的多因素分析
        3.3.1 B组Logistic回归分析
        3.3.2 C组Logistic回归分析
        3.3.3 ROC曲线结果
    3.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早期谵妄影响因素对ICDSC最高分的影响
        3.4.1 术前给予抗凝与ICDSC最高分
        3.4.2 术后透析与ICDSC最高分
        3.4.3 危险因素与ICDSC最高分
4 讨论
    4.1 关于体外循环和脑保护
    4.2 关于肾功能不全和围术期肾损伤
    4.3 关于主动脉夹层术前抗凝治疗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谵妄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CAM-ICU评估量表
附录2 ICDSC评估量表

(5)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病例分组
        5 研究变量及重要变量的定义、主要诊断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现状
        2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3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指标筛选标准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1.1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现状
        1.2 预防术后谵妄发生的现状
        2 成人心脏果
        2.1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系数
        2.2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3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2.4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6)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冠心病行PCI术的现状
    2.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
    3.冠心病PCI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现状
    4.冠心病行PCI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与预后的研究现状
    5.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对PCI术后心绞痛相关的生活质量、再住院的影响
研究目的和意义
概念界定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样本量
        2.3 资料收集
        2.4 调查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2.6 技术路线
结果
    1 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
    2 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现状
    3 择期冠脉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4 患者术后6个月再入院现状
    5 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水平与术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分)的关系
    6 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与术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分)的关系
    7 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水平与再入院率的关系
    8 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与术后再入院的关系
讨论
    1 冠心病择期PCI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
    2 冠心病围手术期焦虑现状
    3 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得分情况
    4 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水平与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的关系
    5 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与再入院的关系
    6 研究价值
    7 本研究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的相关调查问卷
    附录3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ire.SAQ)
    附录5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7)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疗质量评价与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和验证
    1. 前言
    2. 方法
        2.1 研究方案概述
        2.2. 研究队列
        2.3. 制定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方案
        2.4. 诊疗维度与指标种类
        2.5. 指标的选择标准和主要来源
        2.6. 指标说明
        2.7. 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专家评价
        2.8. 医疗质量评价人群
        2.9.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指标筛选流程
        3.2. 单一指标的分布
        3.3.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4. 维度内复合指标
        3.5. 整体复合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中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疗质量评价与现状描述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2.1. 研究概述
        2.2. 研究队列
        2.3. 患者数据
        2.4. 终点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单位选择
        3.2. 患者
        3.3. 过程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和移动平台质量报告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质量改善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医生入选标准
        2.3. 患者入选标准
        2.4. 数据来源
        2.5. 质量评价指标
        2.6. 风险调整
        2.7. 质量评价
        2.8. 质量报告系统
        2.9. 医疗质量改善措施的效果评价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8)冠心病患者行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2术后护理:
        1.2.3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应用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将患者的并发症率进行对比
    2.2 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
3 讨论

四、冠脉搭桥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学科团队管理的血糖波动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变异性的效果研究[J]. 凌青,陈玉红. 东南国防医药, 2021(06)
  • [2]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D]. 郭彦.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D]. 郑鸿翔.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4]主动脉弓部手术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D]. 孟令达.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D]. 庄璇. 青岛大学, 2020(01)
  • [6]冠心病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D]. 蔡雅静. 苏州大学, 2020(02)
  • [7]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疗质量评价与改善研究[D]. 顾大川.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8]冠心病患者行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J]. 牛清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0)
  • [9]分级心理干预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顾月,李英,李珍,李金花,崔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0(02)
  • [10]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应用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赵凤琴. 智慧健康, 2020(03)

标签:;  ;  ;  ;  ;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