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特征、趋势及预测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特征、趋势及预测

一、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特点、走势及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馨蕾[1](2021)在《HY集团资产重组财务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与国民经济生命线相关的重要行业和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放在实施重大政策上,要求扩大和深化改革措施,促进集团级股权多元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方针,目标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致使公司之间的竞争逐年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不断变化并加强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许多公司开始寻找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资产重组曾经是资本市场的一个亮点,并且其数量逐年增加。本文根据国资委《央企综合绩效评价细则》的要求,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资产重组的研究,针对HY企业建立了财务绩效评价体系。HY企业专注于转型升级,以扭转公司地位,提高盈利能力为目的,2014年通过资产置换,收购重组了GD公司100%的股权。首先介绍了HY企业状况以及其资产重组前后的财务状况,资产重组的背景,重组过程,实施结果等基本情况。其次从财务指标、EVA和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三个方面对HY企业资产重组前后绩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资产重组将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显着改善HY企业的财务绩效,而对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其他方面影响较小。从长远来看,资产重组不会对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创新绩效产生重大影响。HY企业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以便该公司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相关收益。但是,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公司没有关注自身的经营问题,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重组机会。最后,根据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启示,提出有关改善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建议。案例研究表明:HY企业需要完善经营模式,其次HY企业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最后HY企业建立出新的管理模式。HY企业的资产重组行为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化其财务指标,资产重组后市场反应良好,但公司的偿付能力下降,企业资产管理负担增加。本文希望通过HY企业的资产重组绩效分析对准备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于长钺[2](2020)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它具有创新性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等特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历史性交汇期,加快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征出发,深入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理、剖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尚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为抓手,通过评价,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梳理并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以产业发展理论、经济演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扎根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回顾,掌握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演进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基本特征、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不同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第三,构建了一种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钻取、试探性质性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包含60项指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初始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与欧氏距离相结合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的方法,该算法充分利用MIC能够较好处理高维数据的优点,以及欧氏距离能够准确定位聚类中心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对K-means算法进行了改进,一是聚类中心点选取,提出了以欧氏距离均值为中心的临时聚类中心选择方法,每次聚类时,选择与该临时中心欧氏距离最远的点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二是聚类原则,采用MIC值代替欧氏距离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迭代次数、聚类正确率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该算法,探索建立了由40项指标组成的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沿用21项指标,新增19项指标;分别采用熵权法、时点权重法计算出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从全国、区域、省域、具体指标四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政府出台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上升趋势发展。(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3)区域排名变化整体变化不大。(4)要大力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带动性、渗透性和融合性作用。第四,构建并验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关联矩阵结构分析和选择性编码,找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量化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水平、金融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开放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较单一维度下传统线性回归、固定效应回归等模型,提高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有效性、稳定性。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各因素的作用水平各不相同。从横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是产业起步的关键,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这些生产要素所能发挥的作用接近极限,而人力资本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则呈上升趋势。从纵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比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期,人力资本水平的因素逐渐凸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熟期,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最重要推动要素。从地域来看,在东部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作用力日益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减弱。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开放水平只有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才会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也会有正向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第五,提出了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方法,并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数据和计算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在数据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计算的基础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构建了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检验二者相互冲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但两者的促进关系是非对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效应,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则是短期效应;(2)两者的贡献度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大,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度比较小。第六,依据产业集群理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鉴于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尚待深入且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应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考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依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由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等控制变量组成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两者之间依存性和集聚性现象明显。(2)从模型的对比效果发现,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要优于普通面板模型。由此得出,在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地区时,应该充分考虑空间因素,优先考虑周边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进而形成空间联动效应。第七,提出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依据所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对策及建议。总体而言,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弥补了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在实践方面,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肖月淑[3](2020)在《基于价格影响因素视角的稀土产品价格预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是极其重要的元素,具有丰富的性能,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资源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稀土的总储量稳居世界第一。稀土的战略性地位无疑成为了我国贸易战中的一张潜力王牌。但稀土市场长时间缺少管理,导致稀土价格低廉,走私严重,且无限制的开采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遭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不利于掌握稀土的定价权。因此掌握其价格波动的变化规律,明确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提高利用稀土资源利用率有显着意义,也是有效规避价格波动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稀土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出发,考虑了供需因素及金融因素作为稀土产品的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ACO-BP)组合模型对稀土产品进行预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消除稀土价格预测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冗余信息,降低BP神经网络输入数据维数,提高预测精度;继而运用蚁群算法寻找最优的神经网络阈值,以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减小预测误差。本文以轻稀土代表产品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铈,重稀土代表产品氧化镝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8年3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多因素ACO-BP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且与未经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多因素ACO-BP组合模型在仿真能力、误差水平、收敛精度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加准确地预测稀土氧化物价格走势,对稀土产品的价格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预测结果,本文构建稀土价格波动预警系统,对价格波动进行预测及预警。稀土价格波动预测预警系统是根据实际的经济市场运作情况,行业整合、国家政治决策等因素,调整优化参数,预测稀土价格的波动趋势,并及时的发布波动预警信号。相关决策者可根据预警信号做出相关政策的及时调整,从而降低市场风险。我们将设置为三级预警体系,即一级风险预警,二级风险预警,三级风险预警。设定三个置信区间,即置信水平为0.99,0.95,0.9的相应置信区间,将预测值的涨跌进行区间划分。协助政府及管理部门指定相应政策,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张瑞锦[4](2020)在《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采购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未来日化产品行业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市场也会越来越集中。但当前日化产品市场的集中度并不高,生产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和整体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的背景下,许多日化公司的产品利润空间反而越来越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L日化公司无疑也受到了行业竞争者的巨大冲击,因此,公司开始推动转型升级“绿色消费生态+”战略,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新的公司战略框架下,采购部门如何制定适应新战略的职能战略,对保证公司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纵观L日化公司的采购物料的类型及数量,包装材料的采购金额占比很大。在整个供应链中L日化公司虽有很强的物料定价权,重新制定包装材料的采购战略有利于L日化公司新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保障,为提高L日化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保驾护航。相关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显示,企业采购通常是通过招投标、询价议价等方式来确定与供应商的合作,但在经济形势复杂,行情异常多变的时期,不同的供应商对行情的判断有较大差异,甚至偶尔失准,从而导致最终的报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就有可能造成买卖双方的其中一方面临损失,无法实现双赢,也会影响到供应商合作的可持续性,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效益最大化。本论文针对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的采购战略制定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就采购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其中将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理论作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就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的各类及采购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确定了L日化公司采购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运用环境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对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的采购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采购战略制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第三,围绕L日化公司的新战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制定出L日化公司的采购战略,从采购品种的选定、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方式的确立、订货谈判策略和采购进货策略等五个方面制定出新的采购战略,同时针对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采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根据新的采购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牛玉婷[5](2020)在《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迎来了迅速发展期,经济增长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临空经济必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实的跟踪调查临空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对其进行景气分析,有利于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景气指数通常被当作反映行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在企业和政府的经济管理和决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临空经济和景气指数相关文献资料,对临空经济指数的内涵进行界定,其不仅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且有利于宏观决策部门利用指数来指导实践。结合系统理论,从宏观环境、系统输入和输出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成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备选指标。通过对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筛选,得到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利用合成指数法分别建立了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通过对两者与临空经济区GDP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临空经济指数。基于对临空经济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2013-2014年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较为不景气;2015-2018年,临空经济发展持续走高,较为景气。最后,指出临空经济指数在多个方面的应用,该指数不仅为研究人员构建各临空经济区的指数提供参考标准,而且为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制定正确的相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晓贺[7](2019)在《考虑供需、金融、阶段特性因素的轻稀土产品价格预测》文中认为稀土是极其重要的元素,具有丰富的性能,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轻稀土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其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90%以上,居世界第一。稀土价格低廉且波动大,在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稀土作为一张潜力王牌也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因此,在当下经济和贸易风险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对稀土产品进行价格预测,不仅是保证国家、行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有效利用稀土资源、潜在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轻稀土下游应用最广泛的永磁材料市场中用量最多的稀土产品氧化镨、氧化钕和氧化铈为研究对象,不仅考虑了国内外下游行业需求因素,还考虑了对稀土产品现货市场价格产生微弱的直接影响或通过对其他大宗商品的影响进而对稀土产品价格间接产生冲击的金融因素,作为轻稀土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采用非线性研究方法构建氧化铈、氧化钕和氧化镨的考虑金融因素、需求因素的模型,分别获得了具有区制转换特征的氧化铈、氧化钕和氧化镨MSVAR模型。结果显示,三种产品都表现出了三个明显的区制特征,区制1表现为向下波动特点,区制2表现出平稳波动特点,区制3则是向上波动特点;三种产品都显示出了金融属性;国内外下游行业在三种产品不同区制下对价格影响有显着差异,从需求管理角度分析可得轻稀土产品与下游行业的负向关系体现出了下游行业的主动需求管理能力,轻稀土产品价格增长率与下游行业的正向关系,没有体现下游行业的需求管理能力。通过MSVAR模型找到三种产品不同区制状态下的显着影响因素,将其带入到决策树和组合预测(袋装技术、推进技术以及随机森林)模型中,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和错判率得出5种预测方法对轻稀土产品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从方法来看,决策树组合预测中袋装技术(adabag)的效果最优,从区制来看,三种轻稀土产品的区制3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区制1和2,该预测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轻稀土产业链上的企业做决策时提供参考信息,降低轻稀土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才凌惠[8](2019)在《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视角》文中提出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各国贸易、投资往来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对外经济处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以及东道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改善和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合作逐渐加深。目前,我国正在探索与国外市场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随着一系列专项建设和领域合作的扩大开展,不仅释放出了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形成的优势,也为国内电子信息技术、能源环保、海洋工程、文化教育等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规模。然而,在世界经济复苏基本面总体良好的背景下,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全球贸易、投资摩擦升级,这既抑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持续稳步增长,也给中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新形势,中国应该结合自身产能优势,在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较低与潜力较大的国家扩大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基于东道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条件选择合理精准的出口贸易和投资区位。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对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质量、关税水平、自由贸易协定、通关程序负担等因素对潜力的影响,少有学者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角度对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进行分析。在贸易投资一体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视角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视角,研究中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具体而言,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展开:(1)分析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首先从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关系理论和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的内涵重合两方面对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再分别研究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潜力的作用机理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作用机理。(2)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分析。首先分析国际组织对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体系的研究成果;然后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投资便利化体系;最后对各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及一级指标进行分析。(3)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潜力的实证分析。通过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东道国贸易投资便利化对出口贸易效率损失的影响,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进行预测;再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视角分析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并分别从总样本和分样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分析。(4)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实证分析。通过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分析东道国贸易投资便利化对直接投资效率损失的影响,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效率及潜力进行预测;再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视角分析中国直接投资潜力,并分别从总样本和分样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在2007-2016年间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大部分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世界各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除此之外,基础设施质量、市场准入、科学与技术水平指标在2007-2016年间均处于上升的状态,营商环境和政治环境指标均处于下降的趋势。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中,制度环境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科学与技术环境、营商环境、基础设施质量、海关环境和政治环境,而市场准入的权重最小。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比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在2007-2016年间的变化较小;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在2007-2016年间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中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质量、制度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海关环境和营商环境的便利性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市场准入和政治环境条件与发展中国家相似。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走势来看,“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在2007-2016年间呈上升的趋势。第二,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来看,中国及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正向影响;东道国的人口规模促进中国的出口贸易,而中国的人口规模抑制中国的出口贸易;双边地理距离与中国的出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当中国与贸易国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边界时,均有利于增加中国的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效率损失是阻碍出口贸易潜力实现的最主要原因,东道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效率损失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7个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可知,东道国的制度环境与出口贸易效率损失并未表现出稳健的相关关系;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质量、市场准入和科学与技术环境指标均与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损失呈正相关关系,东道国的海关环境、营商环境和政治环境指标与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损失呈负相关关系。在2007-2016年间,中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均较低,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来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高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更大,但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增长率更快。从“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对比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增长率高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由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潜力相对较高;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出口贸易潜力相对较低。因此,相较于西亚北非地区,中国更应该增加对“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第三,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来看,中国及东道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双边地理距离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双边是否有共同语言、双边是否有共同边界以及东道国自然资源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呈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是阻碍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实现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投资便利化并未表现出与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的显着性关系。对7个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可知:基础设施环境、市场准入指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呈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海关环境、营商环境和政治环境指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呈负相关关系;科学与技术环境指标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的关系并不稳健。在2007-2016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在10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整体来看,中国对大部分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均较低,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和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出口贸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提升更为迅速。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来看,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潜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整体较低,但相较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更低。在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实际值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仍有巨大的潜力。从“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对比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潜力更为突出。然而,中国对所选取“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潜力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导致了投资分布格局的不均衡,其中,对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相对较大,对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潜力相对较小。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1)积极参与并推进东道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协助改善东道国的海关环境和营商环境,增加对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东道国进行合理谈判,创造良好的市场准入条件。(2)深入了解东道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环境,制定合理的贸易投资规划,持续快速增加出口贸易规模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3)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增加信息交流,形成贸易投资合作新格局等。

王双[9](2019)在《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及绩效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世界各大经济体表现不一,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供给侧改革初显成效,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再加上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股票流通的日益自由,以换股方式并购已成为国内市场上一种流行的并购方式。换股吸收合并由于不受企业规模和融资能力影响,避免了大量现金的流出,节约了客观的交易成本,而且在财务方面可以合理避税,为上市公司低成本扩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换股并购必将成为证券市场并购的主要方式。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长城信息的案例,具有较强的市场示范效应,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对国有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有益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界定了换股吸收合并的相关概念,并对换股合并的模式、并购动因、绩效评价方法等理论进行综述,为下文的案例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在案例介绍部分,交代了并购双方的背景,详细描述并购方案,并简述并购动因。再次,在案例分析部分,重点分析了合并的过程和合并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并购双方角度分析了选择换股合并的动因,换股比例的设计与策略,现金选择权的方案,并通过市场反应、财务指标、和EVA综合业绩分析多方面研究并购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最后,通过分析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的过程以及合并完成后的绩效变化总结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案例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前因后果,通过分析换股吸收合并过程及对绩效的影响,总结本次合并的不足,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是本次合并顺利完成的关键;第二,确定换股比例作为合并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并购成败;第三,换股吸收合并增加了盈利能力,带来了短期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关于采用换股吸收合并进行并购的一些建议,第一,重视合并后的资源整合,提高并购绩效;第二,换股比例应当综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方法的弊端;第三,并购估值时应考虑市场预期,加强市值管理。

马锡裕[10](2019)在《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以计算机、通信及软件产业作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拥有令人惊讶的增速及发展,俨然已是现在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并成为出口的中坚力量。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并拉动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基于战略管理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探讨符合深圳索佳集团自身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的部署与实施过程中必需的保障措施。首先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以及对有关理论的深入研究,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深圳索佳集团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机遇进行分析。同时,对深圳索佳集团的进行内部环境和能力的评定,利用核心业务的稳定性,进一步发挥优势;理性对待自身劣势,思考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方式。再次,以战略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深圳索佳集团的企业使命与愿景、确定发展战略定位和对应目标,进而根据公司的使命以及相对应的战略目标,比较分析可选择的战略方案,最后确定了多元化增长战略选择,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最后,提出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步骤,阐述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为了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完善、管理理念的提升、财务管理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企业文化与品牌的传播推广而努力,并进一步对文章的结论进行简要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增强深圳索佳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产业发展中确立明确目标,在实力强大的众多外企以及国内众多实力强大的知名品牌的强势扩张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作为其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参考。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特点、走势及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特点、走势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HY集团资产重组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产重组理论
        2.1.1 资产重组的定义
        2.1.2 资产重组的内容
        2.1.3 资产重组相关理论
        2.1.4 资产重组的模式
        2.1.5 国企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
    2.2 财务绩效评价理论
        2.2.1 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
        2.2.2 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2.3.1 财务指标分析法
        2.3.2 EVA分析法
        2.3.3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第三章 HY企业资产重组案例分析
    3.1 HY企业概况及背景
        3.1.1 HY企业的概况
        3.1.2 HY企业的背景
    3.2 HY企业资产重组概况
        3.2.1 HY企业资产重组背景
        3.2.2 HY企业资产重组过程
        3.2.3 HY企业资产重组实施结果
第四章 HY企业资产重组财务绩效分析
    4.1 企业资产重组前后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短期财务绩效分析
        4.1.1 财务指标分析法评价体系
        4.1.2 各财务指标计算
        4.1.3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HY企业财务绩效综合分析
    4.2 企业资产重组前后基于EVA分析法的中期财务绩效分析
        4.2.1 EVA分析法价值评估模型
        4.2.2 EVA的指标计算
        4.2.3 基于EVA分析法的HY企业财务绩效综合分析
    4.3 企业资产重组前后基于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分析法的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4.3.1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
        4.3.2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指标计算
        4.3.3 基于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分析法的HY企业财务绩效综合分析
    4.4 HY企业重组财务绩效总结
第五章 HY企业资产重组的启示和建议
    5.1 HY企业资产重组带来的启示
        5.1.1 国有企业资产的重组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5.1.2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不能盲目合并
        5.1.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需要企业加强内部资源整合
    5.2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升财务绩效的建议
        5.2.1 关注国家宏观政策
        5.2.2 准确选择资产重组方式和目标企业
        5.2.3 企业加强重组后的整合并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产业
        2.1.2 新一代信息技术
        2.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1.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经济演化理论
        2.2.3 技术创新理论
        2.2.4 扎根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2.3.2 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2.3.3 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演进机理
    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
    3.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3.2.1 外部环境要求
        3.2.2 产业覆盖面
        3.2.3 产业联动效应
        3.2.4 共性标准建设
    3.3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3.1 产业规模
        3.3.2 出口规模
        3.3.3 产业布局
        3.3.4 产业结构
        3.3.5 固定资产
        3.3.6 知识产权
    3.4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4.1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必要性
        3.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3.4.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分析
    4.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1 信息技术产业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思路
    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基于扎根理论的评价指标初始集构建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4.2.4 评价指标说明
        4.2.5 数据来源
    4.3 指标权重计算
        4.3.1 权重计算方法
        4.3.2 权重计算步骤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产业发展指数
        4.4.1 静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4.2 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5.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5.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2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检验假设
        5.3.2 统计描述
        5.3.3 模型构建
        5.3.4 总体结果
        5.3.5 分位数回归结论
        5.3.6 不同区域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1 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6.2 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6.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6.2.4 最优滞后阶数
        6.2.5 GMM估计
        6.2.6 稳定性检验
        6.2.7 脉冲响应函数
        6.2.8 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6.2.9 实证结论
    6.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6.3.1 基准分析
        6.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6.3.3 模型构建
        6.3.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6.3.5 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6.3.6 基于权重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方法
        6.3.7 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7.2 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7.3 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
    7.4 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研究

(3)基于价格影响因素视角的稀土产品价格预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文章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稀土产品价格研究现状
    2.2 资源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2.1 供需因素
        2.2.2 金融因素
    2.3 价格预测方法演进与启示
        2.3.1 定性预测方法
        2.3.2 定量预测方法
        2.3.3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2.4 蚁群优化算法
    2.5 文献评述
3 稀土资源现状
    3.1 稀土产品类别
    3.2 稀土主要应用领域
    3.3 稀土进出口贸易情况
        3.3.1 稀土市场状况
        3.3.2 中国稀土进出口量
    3.4 稀土价格波动特点及原因
        3.4.1 价格波动特点
        3.4.2 价格波动原因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混合预测模型构建
    4.1 主成分分析算法含义
        4.1.1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4.1.2 主成分分析中各统计量含义
    4.2 BP神经网络
        4.2.1 BP网络算法思路
        4.2.2 BP网络算法过程
    4.3 蚁群算法
    4.4 ACO-BP模型构建
5 稀土价格预测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5.2 影响因素主成分提取
    5.3 多因素ACO-BP组合预测模型仿真
        5.3.1 氧化铈的预测结果
        5.3.2 氧化钕的预测结果
        5.3.3 氧化镧的预测结果
        5.3.4 氧化镝的预测结果
    5.4 优化与未优化的BP预测模型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稀土价格波动预警系统构建
    6.1 价格波动预警系统
    6.2 预警系统阈值
        6.2.1 设定依据
        6.2.2 阈值标准
    6.3 预警结果验证
7 结论展望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
    7.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采购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采购相关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采购战略的相关研究
        1.3.2 规模经济
        1.3.3 学习曲线
        1.3.4 ABC分类控制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径
第二章 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公司简介
        2.1.1 公司概况
        2.1.2 公司现行战略
    2.2 采购概况与现行采购战略
        2.2.1 采购概况
        2.2.2 现行采购战略
        2.2.3 存在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购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经济回顾与趋势
        3.1.2 原油行情分析与预测
        3.1.3 原纸行情分析与预测
    3.2 包装材料行业环境分析
        3.2.1 包装材料市场分析
        3.2.2 包装材料企业分析
    3.3 日化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3.4 L日化公司采购管理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购战略制定
    4.1 采购品种的选定
    4.2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4.2.1 供应商背景调查
        4.2.2 供应商选择
        4.2.3 长期合同的签订
        4.2.4 实施供应商激励
    4.3 采购方式的确立
        4.3.1 建立定价模型
        4.3.2 选取第三方数据平台
        4.3.3 约定调价机制
    4.4 订货谈判策略
        4.4.1 参与创新研发
        4.4.2 提升质量表现
        4.4.3 缩短采购周期
        4.4.4 提高交货及时率
        4.4.5 延长付款时间
    4.5 采购进货策略
        4.5.1 优化运输管理
        4.5.2 运输商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购战略实施与保障
    5.1 采购组织设计与分工
        5.1.1 采购组织设计
        5.1.2 采购组织分工
    5.2 采购与各部门的协调
        5.2.1 与管理部门的协调关系
        5.2.2 与销售部门的协调关系
        5.2.3 与技术部门的协调关系
        5.2.4 与质量部门的协调关系
        5.2.5 与计划部门的协调关系
        5.2.6 与财务部门的协调关系
    5.3 采购人员激励与培养
        5.3.1 采购人员激励方式
        5.3.2 采购人员培养方案
    5.4 采购道德风险管控
        5.4.1 选人用人与岗位轮换
        5.4.2 采购审计与道德协议
        5.4.3 举报投诉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1.4.2 本文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内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
        2.1.2 国内外关于景气指数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2.1.3 国内外关于景气指数的应用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2.2.2 系统理论
第三章 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与临空经济指数概述
    3.1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3.1.1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
        3.1.2 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历程
        3.1.3 我国主要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3.2 临空经济指数的概述
        3.2.1 景气指数的概念
        3.2.2 临空经济指数的定义
        3.2.3 临空经济指数编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确定
    4.1 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宏观环境
        4.1.2 系统输入要素
        4.1.3 系统输出要素
    4.2 临空经济指数指标的筛选方法
        4.2.1 临空经济区筛选
        4.2.2 指标选取原则
        4.2.3 指标数据预处理
        4.2.4 指标的分类定义
    4.3 临空经济指数指标体系的确定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数据来源
        4.3.3 指标分类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5.1 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编制方法
        5.1.1 景气指数的基本原理
        5.1.2 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
    5.2 编制合成指数
        5.2.1 一致合成指数
        5.2.2 先行合成指数
    5.3 确定临空经济指数
    5.4 临空经济指数的结果分析
    5.5 临空经济指数的应用
        5.5.1 科研领域
        5.5.2 政企部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考虑供需、金融、阶段特性因素的轻稀土产品价格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文章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稀土产品价格研究现状
    2.2 资源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2.1 供需因素
        2.2.2 金融因素
    2.3 分阶段价格影响因素
    2.4 价格预测方法演进与启示
        2.4.1 定性预测方法
        2.4.2 定量预测方法
    2.5 决策树方法
    2.6 文献评述
3 轻稀土资源现状
    3.1 稀土产品类别
    3.2 轻稀土主要应用领域
    3.3 轻稀土的分布及储量
    3.4 轻稀土进出口贸易情况
        3.4.1 轻稀土市场状况
        3.4.2 中国轻稀土进出口量
    3.5 轻稀土价格波动特点及原因
        3.5.1 价格波动特点
        3.5.2 价格波动原因
4 多因素多阶段MSVAR模型构建
    4.1 轻稀土价格决定框架
        4.1.1 影响轻稀土价格的供需因素分析
        4.1.2 影响轻稀土价格的金融因素分析
    4.2 马尔科夫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4.3.1 变量选取
        4.3.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数据处理
        4.4.2 马尔科夫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选择
        4.4.3 模型有效性
5 轻稀土价格预测
    5.1 金融数据挖掘方法比较与选择
    5.2 决策树及其组合预测方法
        5.2.1 决策树方法
        5.2.2 决策树组合方法
    5.3 预测结果分析比较
        5.3.1 氧化铈的预测结果
        5.3.2 氧化钕的预测结果
        5.3.3 氧化镨的预测结果
6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企业层面
        6.2.2 行业层面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决策树及决策树组合预测R工作代码
附录B 原始数据

(8)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研究综述
        二、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三、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综述
        四、贸易潜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研究综述
        五、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出口贸易的区域分布
        三、中国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
        四、中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现状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现状
        三、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第三章 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机理分析
        一、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关系理论界定
        二、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内涵的融合
    第二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潜力的作用机理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出口贸易潜力的内在关系
        二、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潜力的均衡分析
    第三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作用机理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内在关系
        二、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均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分析
    第一节 国际组织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国际组织关于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国际组织关于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国际组织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其它相关指标体系
    第二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指标选取
        二、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第三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体系的测度与分析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二、基础设施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三、制度环境的测度与分析
        四、海关环境的测度与分析
        五、市场准入的测度与分析
        六、营商环境的测度与分析
        七、科学与技术环境的测度与分析
        八、政治环境的测度与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贸易引力模型
        二、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
    第二节 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变量的设定
        二、数据的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设定
        二、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贸易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效率损失的影响
    第四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一、总样本潜力分析
        二、分样本潜力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三、分样本潜力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投资引力模型
        二、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
    第二节 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变量的设定
        二、数据的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设定的检验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贸易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的影响
    第四节 贸易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分析
        一、总样本潜力分析
        二、分样本潜力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三、分样本潜力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测度的主要结论
        二、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积极参与并推进东道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
        二、持续快速增加出口贸易规模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三、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形成贸易投资合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9)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换股吸收合并方式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换股吸收合并比例的研究
        1.2.3 关于换股吸收合并绩效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1 并购与换股吸收合并
        2.1.1 并购的含义和分类
        2.1.2 换股吸收合并的含义和分类
    2.2 换股吸收合并的动因理论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3 确定换股比例的理论方法
    2.4 企业绩效评估方法选取
        2.4.1 事件研究法
        2.4.2 财务指标分析法
        2.4.3 EVA经济增加值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案例介绍
    3.1 并购的基本情况
        3.1.1 行业背景介绍
        3.1.2 并购双方公司简介
    3.2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的过程
        3.2.1 换股吸收合并历程
        3.2.2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方案介绍
        3.2.3 并购前后股权结构变化
    3.3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的动因
        3.3.1 企业外部动因
        3.3.2 企业内部动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案例分析
    4.1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的过程分析
        4.1.1 选择换股吸收合并的原因分析
        4.1.2 换股吸收合并的比例分析
        4.1.3 换股吸收合并中现金选择权的作用分析
        4.1.4 政府部门政策推动对合并的影响
        4.1.5 换股吸收合并过程分析小结
    4.2 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的绩效分析
        4.2.1 换股吸收合并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分析
        4.2.2 市场绩效分析
        4.2.3 财务绩效分析
        4.2.4 非财务指标分析
        4.2.5 EVA经济增加值分析
    4.3 换股吸收合并中存在的不足
        4.3.1 长城电脑的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4.3.2 确定换股比例的方法较为单一
        4.3.3 股价变动大市值管理能力不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启示
    5.1 启示
        5.1.1 换股合并比现金并购优势更明显
        5.1.2 合适的现金选择权和换股比例有助于推进合并的进程
    5.2 改进建议
        5.2.1 重视资源整合提高资产利用率
        5.2.2 确定换股比例应综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方法的弊端
        5.2.3 并购估值应考虑市场预期并加强市值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深圳索佳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2.1 深圳索佳集团发展现状
        2.1.1 公司概况
        2.1.2 公司组织结构分析
        2.1.3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2.2 深圳索佳集团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2.2.1 政治环境分析
        2.2.2 经济环境分析
        2.2.3 社会环境分析
        2.2.4 技术环境分析
    2.3 深圳索佳集团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3.1 国内外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
        2.3.2 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2.4 深圳索佳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2.4.1 市场能力分析
        2.4.2 财务能力分析
        2.4.3 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2.4.4 人力资本分析
    2.5 深圳索佳集团SWOT分析
        2.5.1 优势
        2.5.2 劣势
        2.5.3 机会
        2.5.4 威胁
    2.6 深圳索佳集团SWOT矩阵分析
第3章 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制定
    3.1 发展战略定位
    3.2 愿景与使命
    3.3 发展战略选择
        3.3.1 公司层战略选择
        3.3.2 事业层战略选择
        3.3.3 业务与职能层战略选择
第4章 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4.1 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步骤
        4.1.1 战略发动阶段
        4.1.2 战略导入阶段
        4.1.3 战略执行阶段
        4.1.4 战略调整阶段
    4.2 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4.2.1 组织机构保障
        4.2.2 人力资源保障
        4.2.3 企业文化保障
        4.2.4 财务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特点、走势及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HY集团资产重组财务绩效研究[D]. 陈馨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长钺.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基于价格影响因素视角的稀土产品价格预测问题研究[D]. 肖月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0)
  • [4]L日化公司包装材料采购战略研究[D]. 张瑞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我国临空经济指数的构建与应用[D]. 牛玉婷.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考虑供需、金融、阶段特性因素的轻稀土产品价格预测[D]. 王晓贺.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8]中国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基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视角[D]. 才凌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及绩效研究[D]. 王双.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深圳索佳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马锡裕.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特征、趋势及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