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醛磷脂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缩醛磷脂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一、缩醛磷脂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邱烈旺[1](2020)在《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构建及HAO2诱导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位居全球第六大常见的肿瘤类型和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HCC的临床诊疗实践已取得许多进展,但HCC患者的整体预后状况仍亟待改善。预后评估对于HCC患者的监测随访和治疗策略抉择非常重要。近年来,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极大丰富了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的认识。通过基因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进而鉴定和开发新颖可靠的预后预测模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代谢异常是包括肝癌在内众多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单层膜细胞器,内含众多代谢酶类,直接参与多条代谢途径。在HCC和其它多个肿瘤类型中,已报道多种过氧化物酶体酶及其活性发生改变,且相应的酶抑制剂或改变基因表达水平可抑制或促进肿瘤的生长,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关于过氧化物酶体在肝癌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些过氧化物酶体基因,少有研究从亚细胞水平探讨过氧化物酶体整体在肝癌中的预后评估价值。羟基酸氧化酶HAO2是过氧化物酶体中主要催化含羟基脂肪酸氧化生成酮酸和过氧化氢的酶。我们前期通过对公共数据库中肝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发现,HAO2在人体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而且HAO2的低表达与肝癌更差的预后有关。目前有关HAO2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有研究发现在药物诱导的肝癌动物模型及人体肝癌组织样本中HAO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过表达HAO2能够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提示HAO2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抑癌作用,但其涉及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在肝癌预后评估中的整体价值;在同时具有预后意义和差异表达变化的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中,重点关注差异表达变化最显着的基因HAO2,探讨其抑制肝癌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检索公共数据库中的肝癌基因组学数据集,选择纳入了2个肝癌数据集(n=547),并定义过氧化物酶体基因集;利用R语言及Bioconductor扩展包,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肝癌数据集的转录组学数据及临床信息进行预处理及后续分析;筛选具有预后价值的过氧化物酶体基因;分析预后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在TCGA肝癌数据集中从预后相关基因中应用LASSO算法筛选基因并建立预后模型;评估基因模型的预测效果及其独立性,并使用外部数据集验证;与其它肝癌基因预后模型对比,并联合临床特征优化预后模型。2.系统分析HAO2在大样本肝癌数据集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及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采用临床标本验证HAO2的表达变化。采用GSEA分析探索HAO2可能相关的KEGG通路。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HAO2稳定过表达的肝癌细胞株,Western blot及qPCR验证过表达效果;CCK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HAO2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B方法检测HAO2对细胞周期关键蛋白的影响;通过对HAO2过表达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下游可能的主要分子及机制;体外实验验证推测的分子机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个HCC数据集的547例肝癌组织样本。其中训练集TCGA-LIHC包含351例,验证集LIRI-JP包含196例。定义了一个包含113个基因的过氧化物酶体基因集,预后分析发现47个过氧化物酶体基因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部分基因同时表现出肝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多数为在肝癌中表达下降,其中HAO2为差异变化倍数最大的预后相关基因。从47个基因中采用LASSO算法选定10个最优的预后基因(ACAT1,AGPS,ATAD1,LDHA,MTARC2,PECR,ASCL6,MPV17,PRDX1,TRIM37)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10个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生存分析及ROC曲线、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外部数据集验证表明该基因模型具有独立稳健的预测能力,与其它6个基因模型比较,该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跨平台稳定性。结合肝癌患者的TNM分期优化了基因模型。GSEA分析表明该基因预测模型与过氧化物酶体的代谢功能密切相关。2.HAO2在2个独立的肝癌数据集(共869例肝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均为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且HAO2的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肝癌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验证了HAO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单基因GSEA分析提示HAO2的表达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发现HAO2的高表达可能与细胞周期抑制相关。成功采用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HAO2的肝癌细胞系,CCK8检测发现HAO2过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HAO2过表达可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Western blot实验发现过表达HAO2能够上调p21表达、抑制CDK2、CDK6表达。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及验证实验表明HAO2可抑制ID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在过表达HAO2的基础上过表达ID1能够回复HAO2对p21的上调作用,表明HAO2可能通过ID1-p21途径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肝癌进展。结论:1.我们首次通过公共数据库中的肝癌数据集构建了一个基于10个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评价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价值,可能为肝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分层提供参考。2.大样本肝癌数据集中,HAO2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下降;HAO2可能通过ID1-p21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肝癌进展。

蒋泽平[2](2020)在《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和再髓鞘化过程中NG2-glia的异质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因特异性表达NG2分子,又称为NG2-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群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第四类胶质细胞,其均匀分布于成年中枢神经系统各个区域。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G2-glia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群体,不仅在发育过程中起源于三个不同区域,而且在成年后不同脑区甚至在同一脑区也存在着异质性,表达不同的标记分子。目前认为,NG2-glia的主要功能是在生理和病理环境下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促进髓鞘形成和修复。此外,NG2-glia作为成年大脑中除生发区外数量最多的具有增殖分裂能力的神经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变化、运动与迁移能力提升、增殖与分化潜能改变等方式,能够对机械外伤、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脱髓鞘病变等做出反应性应答,从而表现出许多新功能。例如,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外伤后直接参与或在冻伤后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胶质疤痕的形成、吞噬髓鞘碎片以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因此,了解NG2-glia这一群胶质细胞对于机体损伤和病理改变的反应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对于我们寻找神经系统疾病新的临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NG2-glia的反应性和异质性的研究还十分局限,对于其是否存在亚群以及亚群是否存在特定新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10X Genomics)对脱髓鞘经典模型——铜腙毒性脱髓鞘模型的三个阶段(铜腙饲喂第3周/脱髓鞘期,第5周/脱髓鞘高峰期,以及饲喂5周后停药2周/再髓鞘化期)小鼠分离出的OPCs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及拟时序分析等,寻找可能存在的新亚群,探究新亚群的特征以及可能具有的功能。针对特定的亚群标志性分子,综合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形态学等研究手段进一步验证测序分析结果,即明确亚群随着疾病模型的不同阶段的出现以及演变规律,探究新亚群的功能。研究结果:我们制备了铜腙毒性脱髓鞘模型的三个阶段以及对照组的PDGFR-H2B-EGFP小鼠全脑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分选出GFP+的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小鼠脑内少突胶质细胞谱系的细胞存在四大细胞类型共15个亚群,其中包括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分化命运决定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新形成少突胶质细胞(COP/NFOL)、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MFOL1/2)、成熟少突胶质细胞(MOL)等少突胶质细胞谱系的细胞,还有小胶样细胞(4群、14群),周细胞/血管细胞以及软脑膜细胞(9群、11群)。通过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合并分析,我们发现在铜腙刺激下会出现正常情况下没有或者仅存在极少细胞比例的反应性新亚群(1群、3群、5群、7群、13群)。其中13群高表达与干扰素反应以及抗原提呈相关的分子,可能是一群参与免疫反应的OPCs;1群、3群、7群虽然在分群上有差异,但各群特异性上调分子的功能大多都与囊泡分泌与膜筏装配相关。我们针对这些亚群特征分子利用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在铜腙模型中确实存在反应性新亚群。

张蔷[3](2020)在《美国高加索女性肥胖遗传危险因素的多组学整合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肥胖的系统性研究大多专注于单组学或两个组学: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或代谢组学,虽然对肥胖相关研究有帮助,但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或内在作用网络目前尚不明确,且缺乏对于女性特定人群的研究。随着高通量技术如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全基因组简化甲基化测序(reduced-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等的快速发展,为多组学数据检测提供了可能,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整合多组学研究,这为阐释复杂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视角。由于目前肥胖的多组学整合分析还很少,且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s)和肥胖易患性之间的特殊关联一直被用作转录组学和表观组学标志物研究的替代组织。所以,本研究拟采用PBMs作为示例细胞,率先整合美国高加索女性肥胖的多组学数据(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和代谢组学)以揭示肥胖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目的1.探讨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各组学之间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DMRs)与差异累积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DAMs)。2.探讨研究对象的转录组学、表观组学与代谢组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转录组学、表观组学与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之间的遗传关联,即识别各组学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表达 QTL(expression QTL,eQTL)、甲基化 QTL(methylation QTL,meQTL)与代谢物 QTL(metabolites QTL,metaQTL)位点。3.探讨研究对象转录组学、表观组学与代谢组学之间潜在的因果效应生物标志物以及中介效应通路。方法1.本研究根据WHO对于肥胖的定义,按照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1:1对照设计招募研究对象。提取研究对象的全血DNA、外周血单核细胞DNA、RNA以及血清生物样本,然后分别采用WGS、RRBS、RNA-seq与LC-MS技术获得基因组学、表观组学(PBMs)、转录组学(PBMs)与代谢组学数据。2.对于 RNA-Seq 数据,采用差异表达分析(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analysis,DEA)识别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之间的DEGs,其次采用多尺度嵌入式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Multiscale Embedd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MEGENA)进一步识别与肥胖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与核心DEGs。对于RRBS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识别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之间的DMRs。对于LC-MS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与 Logistic 回 归两种方法识别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之间的DAMs。3.基于单组学分析得到标志物对应的组学数据,首先,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不同组学之间的相关性;其次,采用QTL分析获得各组学的eQTL、meQTL与metaQTL数据。再者,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识别各组学之间潜在的因果效应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中的MR方法主要包括,逆方差加权分析(inverse-variance-weighted method,IVW)、简单中值法(simple median method)和加权中值法(weighted median method)。4.基于各组学间的因果效应生物标志物,采用网络MR方法识别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通路。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4名研究对象,其中超重/肥胖组52人,体重正常组52人。2.对于RNA-Seq数据,本研究识别了 214个DEGs(矫正P值<0.01),隶属于17个基因模块,包括8个核心DEGs,且其中6个基因在以前的研究中被报道与肥胖相关,其余两个为新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基因:LUZP6和PLCB2;对于RRBS数据,本研究共识别了 95个DMRs,被注释到距离转录起始位点最近的67个基因上;采用更严格的阈值标准时,识别了 14个DMRs,注释到12个临近的基因。其中有6个被以往肥胖相关遗传学研究证实,其余6个为本研究新发现的基因:PACRG,LINC00494,KLHL4,DTX1,VCX3A和 VSTM1。对于LC-MS数据,本研究共识别了 12个DAMs,其中有十个代谢物已经报道过与肥胖及其相关性状存在关联,另外两个则为新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物:Indole-3-acetate 和 N-methyl-D-aspartic acid。3.本研究识别了各组学之间的相关性,QTL分析识别了与核心DEGs、DMRs 和 DAMs 相关的 3560 个 eQTL、734 个 meQTL 和 9055 个 metaQTL 位点。双向MR分析识别了核心DEGs和DMRs、DMRs和DAMs以及核心DEGs和DMRs之间潜在因果效应生物标志物分别7对、40对和42对。4.通 过 网 络 MR 分 析,本 研 究 共 识 别 了IsobutyrylcamitineANO66.110721178,Plasmenyl-LysoPEANO66.110721178,3-(2-Hydroxyphenyl)PropanoateANO66.110721178 等 18 个存在中介效应的因果效应通路,其中包含了 20个生物标志物,且以往研究发现其中17个标志物与肥胖及其相关性状存在关联,其余3个为新发现(甲基化区域6.163743051注释的基因PACRG-AS1,Indole-3-acetate 和 N-methyl-D-aspartic acid)。结论1.单组学分析可以有效识别与肥胖相关的DEGs、DMRs以及DAMs,对了解肥胖特定组学分子机制非常重要。2.本研究联合应用QTL与MR方法于肥胖的多组学数据,识别了不同组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潜在的因果效应,发现了IsobutyrylcarnitineANO66.110721178,Plasmenyl-LysoPEANO66.110721178 等18个可能存在中介效应的因果效应通路,其中共包含了 20个生物标志物,且研究发现其中的17个标志物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性,剩下的3个则为新发现的标志物,为肥胖未来的生物学实验研究提供了靶点标志物,更为未来临床的精细定位以及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旭[4](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苓桂术甘汤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是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组成的经典名方,临床上现常用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治疗,疗效显着。但因苓桂术甘汤成分复杂,其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传统药理学在作用机制研究中,多为“点对点”式,即单一成分针对单一靶点或通路,难以整体上阐述中药多组分针对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基于整体观的研究方法与中药研究所提倡的系统观理念相一致,因而特别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将结合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代谢层面和基因层面共同阐述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HPLC-Q-TOF-MS),使用化学对照品、化合物保留时间、质谱信息及裂解规律等对苓桂术甘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在线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各鉴定成分的靶点,与在线数据库Dis Ge NET等获取的心衰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共有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及共有靶点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得到核心靶点及相关成分。利用在线平台Metascape对所得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及通路分析,预测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采用UHPLC-Q-TOF-MS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正常小鼠灌胃给予苓桂术甘汤后血清代谢轮廓进行表征,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其次,利用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衰小鼠模型,结合超声心动检查、组织病理切片染色和生化指标检测评价苓桂术甘汤的药效,同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小鼠的血清代谢轮廓进行表征,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代谢通路,并结合网络分析筛选核心代谢物,预测苓桂术甘汤作用核心靶点。最后,采用脂质组学方法对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小鼠的血清中脂质化合物进行表征,筛选差异脂质化合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共鉴定出苓桂术甘汤中78种化学成分,预测得到194个成分靶点,搜索获取814个心衰靶点,取交集后获得46个共有靶点。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及共有靶点PPI网络结果显示,苓桂术甘汤通过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TNF、PTGS2(COX-2)、EGFR、PPARG、STAT3、ACE、AGTR1等关键靶点,涉及IL-17、TNF、花生四烯酸多条信号通路。正常小鼠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得到83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α-亚麻酸、鞘脂类及甘油磷脂等代谢通路改变。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小鼠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得到54个差异代谢物,甘油磷脂代谢及花生四烯酸代谢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通过可视化网络分析,对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的潜在靶点进行了预测,包括PLA2、PLD、PLB、ALT、AST、TAT、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和过氧化物酶。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小鼠脂质组学研究共推断性鉴定了90个差异脂质代谢物,涉及甘油磷脂及花生四烯酸代谢,揭示苓桂术甘汤可能抑制LOX途径和COX途径激活,调控脂质代谢。结论:本研究通过整合苓桂术甘汤的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及甘油磷脂代谢,同时综合各部分靶点预测结果,提示苓桂术甘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协同作用于PLA2-LOX/COX-2代谢途径中PLA2、COX-2及LOX等靶点,发挥治疗心衰作用。该研究为今后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彭丽丽[5](2020)在《硒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文中指出家蚕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产丝昆虫,仅在幼虫阶段摄取食物营养物质维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其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营养物质、空气湿度、添加剂等。已有研究表明,添食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均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家蚕的生长发育。硒的生物学效应和营养价值呈典型的“两面性”,而硒对家蚕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控作用至今尚未有报道。本论文调查了添食硒元素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检测硒在L5D3家蚕及组织、蛹中的富集情况和分布规律;调查了添食硒后,家蚕血淋巴抗氧酶活性、代谢水平及脂肪体基因表达水平,解析硒调控家蚕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论文的结果明确促进家蚕生长发育的有效硒浓度,明确硒调控家蚕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为把硒开发为蚕的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基础,及对实现养蚕业的高产、高质和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硒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具有“两面性”。50μM硒显着促进家蚕的生长发育,其次是100μM。添食50μM硒显着延长家蚕的幼虫期,幼虫体重、体重增值、全茧量、蛹重和雌蛾产卵量均显着增加,幼虫形态、茧壳形态和蛹的饱满度均显着增大。200μM硒抑制家蚕生长发育,具有毒性作用,除延长幼虫期外,幼虫体重、体重增值、茧质(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蛹重、繁殖力(产卵量、造卵量和受精率)、幼虫形态、茧壳形态和蛹的饱满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此外,明确有益-中性-毒性的硒剂量范围为50μM-100μM-200μM。家蚕不同组织对硒的富集能力差异显着。添食不同浓度硒家蚕的同一组织或添食相同浓度硒家蚕的各组织中硒含量均存在差异性,其分布规律均为精巢>头>中肠≈丝腺>表皮>脂肪体,可见精巢和头部中硒含量最高和居次,说明硒很可能影响家蚕的生殖发育和神经系统。此外,脂肪体、中肠和血淋巴中硒含量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的方式显着增加,而蛹(雌雄)中硒含量以时间方式减少、剂量依赖效应的方式显着增加,且雌蛹富集硒的能力比雄蛹强。适量的硒能提高家蚕的抗氧化能力。家蚕血淋巴内CAT、GSH-PX、GST和SOD酶活力经过低浓度硒(50μM和100μM)处理后,显着高于对照组和200μM组,且MDA含量显着降低;而高浓度硒(200μM)显着降低GSH-PX和SOD的酶活力,CAT、GST酶活力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硒对家蚕代谢水平的调控。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50μM添食组和200μM添食组分别筛选到了78种(43种上调,35种下调)和71种(29种上调,42种下调)差异显着的代谢物,两组共有46种相同的代谢物(13种变化趋势相同,33种变化趋势相反),其中主要的差异代谢物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核苷酸代谢产物及衍生物。此外,50μM硒显着增强蚕体血淋巴内海藻糖水解、糖酵解/糖异生、TCA循环和精氨酸合成通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嘧啶代谢和脂质代谢通路受到抑制;而200μM组主要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通路增强,而海藻糖水解、糖酵解/糖异生、TCA循环和精氨酸合成通路减弱。硒对家蚕转录水平的调控。脂肪体转录组的表达谱结果表明,50μM添食组和200μM添食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有912个(371个上调,541个下调)和1420个(1078个上调,342个下调),两组共有412个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和定量PCR分析验证:50μM硒显着影响与抗氧化和营养调节有关的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和脂肪酸合成通路;而200μM硒对编码解毒基因与营养调控有关基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通路影响最大。上述结果从表观水平、生理指标、理化性质、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系统地揭示了家蚕对硒添食(有益和毒性)的响应机制,为解释硒影响昆虫代谢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和研究方法,从而为探究硒调控其它昆虫生长发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盛译萱[6](2019)在《高脂饮食诱导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及葛根芩连汤干预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含脂比例的高脂饲料对大鼠血脂的影响,为建立血脂异常大鼠模型提供实验依据及参考。通过代谢组学的分析手段,研究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及葛根芩连汤干预血脂异常大鼠的血清代谢组的影响,寻找潜在生物标记物并分析其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葛根芩连汤干预血脂异常大鼠从而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为模拟人类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血脂异常,分别采用36%和60%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诱导SD大鼠,不同时间段地观测高脂饮食状态下大鼠的食量、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及体重的动态变化。造模成功后,将高脂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辛伐他汀组、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继续原条件饲养,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辛伐他汀以10mg·kg-1灌胃(相当于人用量的15倍),葛根芩连汤(GQD)以生药14.85,4.85,1.65g·kg-1灌胃,均按10ml/kg灌胃。观测GQD在不同时间段对大鼠血脂、血糖及体重的影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HPLC/Q-TOF-MS)联用技术,采集大鼠血清样品的代谢图谱信息,利用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Simcap 14.1、Graphpad prism 6.0软件结合METLIN生物学数据库与人体代谢物数据库HMDB进行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通过MetaboAnalyst 4.0软件联合SMPDB、KEGG数据库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富集分析与代谢通路分析,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和葛根芩连汤干预的作用机制。结果:1.36%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诱导大鼠12周,前两周大鼠食量显着下降,后逐渐回升。2周后体重显着超过正常组,血糖无显着变化;12周末57%的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大鼠、非胰岛素抵抗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对比:IR组和非IR组大鼠的TC、HDL-C在8周末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P<0.01);两组TG分别在8周、12周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LDL-C无显着变化。2.对比生化指标变化更显着的IR组与正常组大鼠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血浆代谢组变化,包括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吲哚丙酸、溶血卵磷脂等9个潜在生物标记物在IR组显着下调。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参与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3.采用60%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诱导大鼠,开始造模后,高脂组大鼠食量大于正常组且偏爱高脂饲料,后期逐渐下降。1周后,大鼠体重、Lee’s指数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造模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大鼠TC、LDL-C水平显着升高(P<0.01),HDL-C水平显着降低(P<0.01);造模10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TG显着升高(P<0.01),HDL-C显着降低(P<0.01);造模1216周,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TC、TG、LDL-C均显着升高(P<0.05,P<0.01),HDL-C水平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糖仅在10周显着升高,两组的血糖未在其他时间段出现显着差异。4.造模4周后,大鼠血脂异常。给予辛伐他汀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进行干预,给药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TC、TG水平;给药7、11周只显着降低TC水平。而GQD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5、7、11周均可显着降低血清TC、TG水平(P<0.05,P<0.01),对HDL-C和LDL-C的影响较小。给药后,GQD组大鼠食量逐渐下降,体重变化趋势渐平缓;给药7周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因模型组血糖在10周显着升高,葛根芩连汤发挥了显着的降糖药效(P<0.01)。5.选用GQD降脂降糖药效最优的剂量-高剂量(GQD-H),选用给药5周的时间点对正常组、模型组、GQD-H组进行血清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正离子模式下,包括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溶血卵磷脂等在内的2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显着变化,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富集在α-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长链饱和脂肪酸的线粒体β-氧化、缩醛磷脂合成、短链饱和脂肪酸的线粒体β-氧化、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主要涉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GQD可不同程度地回调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溶血卵磷脂、花生四烯酸乙醇胺等16个生物标记物并通过调节以上代谢通路发挥其药效作用。结论:1.本研究中36%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对大鼠血脂的影响不稳定,但证明了脂代谢紊乱与IR的强相关。虽生化指标未呈现显着变化,但从代谢角度显示高脂饮食的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发生显着改变。60%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对大鼠血脂的影响较稳定,可以短期内建立理想的血脂异常模型。2.代谢组研究表明,36%高脂饮食涉及磷酯类物质:LPC(16:1)、LPC(17:0);不饱和长链脂肪酸:α-亚麻酸、十六碳烯酸、花生四烯酸;酰基肉碱:十四烷酰基肉碱;吲哚衍生物:吲哚丙酸等物质均显着下调。60%高脂饮食涉及磷酯类物质:LPC(14:0/0:0)、LPC(20:5)、LPC(24:1)、LysoPE(20:1)在模型组中显着下调,LysoPE(20:4)、LPC(22:4)在显着上调。鞘磷脂:SM(D18:1/14:0)显着上调。胆汁酸:7-酮基去氧胆酸显着下调,酰基肉碱类:异丁左旋肉碱显着下调,L-辛酰基肉碱、硬脂酰肉碱显着上调。不饱和长链脂肪酸:α-亚麻酸、二十四碳六烯酸显着下调,花生四烯酸、十八碳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显着上调,饱和长链脂肪酸:硬脂酸显着上调。内源性脂肪酰胺类: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显着上调,N-乙酰乙醇胺(NAE)显着下调,脂肪酸酯:花生乙酸乙酯显着下调。吲哚衍生物:吲哚乙醛显着下调。GQD对以上16个物质具有不同程度地回调。两种不同含脂比例的高脂饲料均影响大鼠体内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甘油磷脂代谢,该代谢网络可能是血脂异常的重要调控网络。3.研究表明GQD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血脂异常大鼠有显着的降脂作用,其防预作用机制与色氨酸代谢、脂肪酸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甘油磷脂代谢代谢通路相关。4.本研究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花生四烯酸、胆汁酸及吲哚衍生物的改变同时提示了高脂饮食诱发的血脂代谢紊乱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肠道微生态系统等具有相互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晁玉凡[7](2019)在《肾结石小鼠脂质代谢调控网络构建及肾茶抗结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肾结石疾病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代谢疾病,以其高患病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成为了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常伴有腰腹绞痛、血尿以及尿路感染等症状,且容易引起慢性肾炎、冠心病甚至急性肾衰竭等疾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肾结石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等外科手术。然而,由于肾结石疾病的确切机制不明,导致肾结石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不理想,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会诱发肾结石形成,但对于脂质代谢与结石的内在联系仍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本研究聚焦脂质代谢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利用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来探索肾结石发生时脂质代谢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对脂质代谢异常加重结石形成的临床现象和肾结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性依据。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以乙醛酸盐诱导的肾结石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UPLC-QTOF/MS平台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首次对结石小鼠肾脏和血清中的脂质代谢物进行分析。在结石小鼠肾脏和血清中分别筛选鉴别出179个差异脂质和196个差异脂质。通过对差异脂质进行分析,发现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神经酰胺以及溶血磷脂胆碱等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油酰乙醇胺、缩醛甘油磷脂乙醇胺等参与的氧化应激与肾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然后,以肾结石的靶器官肾脏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同位素标记技术的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来揭示乙醛酸盐诱导的肾结石小鼠肾脏中的蛋白变化。在正常小鼠和结石小鼠中共筛选出471个显着差异的蛋白,这些差异蛋白与白细胞-细胞黏附、急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并且,我们将蛋白与脂质代谢物进行整合,初步构建了肾结石发生时的脂质调控网络。最后,我们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肾茶黄酮类成分的萃取,并以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干预药物展开肾茶黄酮类成分抗石疗效与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肾茶乙酸乙酯提取物干预后小鼠的肾结石症状明显减轻,且其发生显着回调的脂质主要是甘油磷脂,提示肾茶黄酮类成分可能通过改善结晶小鼠的甘油磷脂代谢来发挥结石治疗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以肾结石小鼠的脂质和蛋白变化为基础,对脂质代谢物在肾结石疾病发生中的调控网络进行分析,为脂质代谢异常会加重结石的临床现象提供了实验性证据。并且对肾茶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石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索,为肾结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路晓茅[8](2018)在《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血清脂质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质变性、炎症损伤及肝纤维化情况下,血清脂质成分的变化轮廓。初步分析脂质成分与全身炎症指标及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筛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也为寻找NASH的治疗靶点开辟新思路。方法:对象: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已进行肝活检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30-71岁,平均年龄(54.30±11.28岁)。分组:1.上述40例患者根据肝脏病理活检(SAF评分)结果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NAFL:22例)及脂肪性肝炎组(NASH:18例);2.随后将上述NAFL组(22例)根据肝脏病理活检SAF肝脂含量评分继续分为S1组(1-2分)、S2组(≥3分);3.将上述NASH组(18例)根据肝活检SAF肝脂含量评分继续分为N1组(1-2分)、N2组(≥3分);4.将脂肪性肝炎组(NASH:18例)根据SAF肝脏炎症活动度分为A1组(2分)、A2组(3-4分);5.将所有患者(40例)根据SAF肝活检分为NAFL对照组(无炎症及纤维化组,NAFLN组),NASH不伴纤维化组(F0期,NASHN组)、NASH伴轻度纤维化组(F1期,NASHF1组)及NASH伴进展纤维化组(F2-F3期,NASHF2-3组)。指标:上述各组对比下列各项指标:收集各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脂、肝功能、尿酸(UA)、血清铁(PE)、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铁蛋白(SF)、内脏脂肪面积、肝硬度、肝脏脂肪衰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NASH评分(z=-2.604+0.0025×铁蛋白(ug/L)+0.027×AST(U/L)+0.0687×BMI(kg/m2)-0.0052×血小板计数(×109/L)+0.7136(糖尿病=1,否=0)+0.5723(高血压=1,否=0),p=100×exp(z)/[1+exp(z)],得出p值即为NASH评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纤维化评分(NFS=-1.675+0.037×年龄(岁)+0.094×BMI(kg/m2)+1.13×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是=1,否=0)+0.99×AST/ALT的比值-0.013×血小板计数(×109/L)-6.6×白蛋白(g/L)),免疫酶联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及花生四烯酸(AA)的测定。统计:应用Simca-P软件进行脂质组学分析,应用SPSS24.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寻找组间差异指标,并分析差异性脂质与炎性指标及肝脏指标的关系。结果:1、NASH组肝硬度、NASH评分、AST、ALP、GGT、vLDL-C、FBG、SF、IL-6、TNF-α水平均高于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在NASH组水平低于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磷脂酰胆碱(PC)、5种磷脂酰乙醇胺(PE)、1种磷脂酰丝氨酸(PS)、2种甘油三酯(TG)、3种鞘磷脂类(SM)、棕榈酰基苯丙氨酸、1种鞘糖脂水平在NASH组均高于NAFL组;6种TG及2种PC水平在NASH组降低,NASH组的总PE水平升高,PC/PE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2组SF水平高于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指标及IL-6、TNF-α、AA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S2组TG(54:4)、TG(54:5)水平明显低于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N1、N2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N2组TNF-α水平高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组PC(43:2)、PC(36:5)e[PC(20:5/16:0)]、PC(36:5)f[PC(22:5/14:0)]低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1、A2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A2组IL-6水平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2组的PC(36:1)a[PC(19:1/17:0)]、PE(35:0)、PE(38:1)、PS(37:0)、TG(58:1)、TG(29:0)水平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34:1)、PE(34:1)c[PE-NMe2(18:1/16:0)]、PS(33:0)水平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NASHF2-3组肝硬度、SF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高于NASHN组(P<0.05)。NASHF2-3组AST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高于NASHN组和NASHF1组(P<0.05)。NASHF2-3组GGT高于NAFLN组和NASHN组(P<0.05)。NASHF1组的vLDL-C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高于NASHN组(P<0.05)。NASHF2-3组NASH评分高于NAFLN组(P<0.05)。NASHF2-3组IL-6水平高于NASHN组(P<0.05),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NASHN组和NASHF2-3组TNF-α水平高于NAFLN组(P<0.05)。脂质组学分析检出2种PC、2种PE、1种PS、1种SM、1种TG在四组间存在差异。其中NASHF2-3组和NASHF1组的PC(36:1)a、PE(38:1)均高于NAFLN组(P<0.05)。NASHF2-3组PC(34:1)高于NAFLN组和NASHN组(P<0.05)。NASHF2-3组PE(39:1)高于NAFLN组(P<0.05)。NASHF2-3组PS(33:0)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高于NASHN组(P<0.05)。NASHN组和NASHF1组SM(39:1)高于NAFLN组(P<0.05)。NASHF2-3组和NASHF1组的TG(29:0)明显高于NAFLN组(P<0.005)。6、将差异性脂质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最后显示IL-6与PS(33:0)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度与PE(34:1)c正相关,ALT与TG(60:6)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与PS(33:0)正相关,GGT与PE(34:1)c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1、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中主要变化的脂质成分为饱和度不同的甘油三酯,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饱和度低的甘油三酯降低。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时,出现变化的脂质主要是甘油磷脂、鞘脂和甘油三酯。3、脑磷脂(34:1)c、磷脂酰丝氨酸(33:0)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血清标志物。4、似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时,甘油三酯饱和度低的肝损伤程度较轻。

吕文华,刘菲菲,邓瑜如[9](2018)在《生物立方膜》文中认为脂质立方液晶在药物载体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生物体内,有一种与之类似的结构,称为立方膜.具体而言,立方膜就是指含有脂蛋白的三维周期性脂质双分子单层、双层或多层的纳米曲面结构.亚细胞器中的这种生物立方膜结构可能也能作为药物载体,同时有抗氧化、紫外滤光等潜在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立方膜的研究进展、形成机理,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况,及其功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政灏,鲁凤凤,邵麒,朱妹,曹莉[10](2017)在《髓鞘脂质的代谢与功能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髓鞘是包绕神经轴突的高度特化的膜性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轴突、绝缘和维持神经冲动的跳跃式传导。髓鞘膜富含脂质,其脂质构成与其他生物膜明显不同。由于髓鞘的形成需要高水平的脂质合成,多种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均可导致髓鞘的完整性被破坏。针对各种脂质合成通路关键分子的转基因小鼠研究有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髓鞘脂质的功能。此外,成髓鞘神经胶质细胞对外源性脂质的摄取也可在髓鞘形成中发挥作用。了解髓鞘脂质的代谢与功能,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脂质在髓鞘损伤和疾病中的作用,并且为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脂质在髓鞘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的代谢和功能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缩醛磷脂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缩醛磷脂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构建及HAO2诱导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羟基酸氧化酶HAO2 通过ID1-p21 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过氧化物酶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和再髓鞘化过程中NG2-glia的异质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铜腙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二、单个NG2-glia的获取、测序及总体分群
    三、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和再髓鞘化过程中NG2-glia总体类型与亚群特征
    四、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和再髓鞘化过程中NG2-glia亚群变化与功能分析
    五、NG2 glia亚群特征的验证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铜腙模型的细胞和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美国高加索女性肥胖遗传危险因素的多组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肥胖的多组学差异分析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招募
        2.1.1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与观察指标
        2.1.2 样本量确定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2.1 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提取
        2.2.2 外周血单核细胞RNA的提取
        2.2.3 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的提取
        2.2.4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与代谢组学数据获取
        2.3 统计学方法
        2.3.1 研究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3.2 转录组学分析方法
        2.3.3 表观组学分析方法
        2.3.4 代谢组数据分析方法
        2.3.5 软件实现及R程序包
        2.3.6 方法流程图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特征
        3.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3.3 DNA甲基化差异表达位点分析结果
        3.4 代谢组学差异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4.2 DNA甲基化差异表达位点分析结果
        4.3 代谢组学差异表达结果
    5 小结
第二部分 肥胖的多组学的整合以及关联性分析
    1 前言
    2 研究数据和方法
        2.1 转录组数据、表观组数据和代谢组数据
        2.2 MR分析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相关分析
        2.3.2 因果效应分析
        2.3.3 网络MR
        2.3.4 方法流程图
    3 结果
        3.1 数量性状位点结果
        3.2 相关分析结果
        3.3 孟德尔分析结果
        3.3.1 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甲基化区域之间的MR分析
        3.3.2 差异表达甲基化区域和差异累积代谢物之间的MR分析
        3.3.3 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累积代谢物之间的MR分析
        3.4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多组学相关分析和双向MR分析
        4.2 网络MR
    5 小结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肥胖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1 肥胖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2 肥胖的转录组学研究
    3 肥胖的表观组学研究
    4 肥胖的代谢组学研究
    5 肥胖的多组学研究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组学分析代码
附录B 多组学分析代码
附图A
附表A
个人简历
致谢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苓桂术甘汤中化学成分的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衰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苓桂术甘汤对正常小鼠作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苓桂术甘汤对心衰小鼠治疗作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苓桂术甘汤对心衰小鼠治疗作用的脂质组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苓桂术甘汤化学成分、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硒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家蚕
        1.1.1 家蚕的简介
        1.1.2 家蚕的生长发育
    1.2 硒
        1.2.1 硒的简介
        1.2.2 硒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现状
        1.2.3 硒调控昆虫生长发育的研究现状
    1.3 代谢组学
        1.3.1 代谢组学概念
        1.3.2 代谢组学技术及在家蚕中的研究进展
    1.4 转录组学
        1.4.1 转录组学概念
        1.4.2 转录组学技术及在家蚕中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硒添食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研究材料
        2.1.1 家蚕品系和饲养条件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桑叶和家蚕的硒处理
        2.2.2 家蚕基本生长发育指标的调查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硒对家蚕体重和体重增值的影响
        2.3.2 硒对家蚕发育时间的影响
        2.3.3 硒对家蚕吐丝产茧的影响
        2.3.4 硒对家蚕繁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蚕体内硒含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3.1 研究材料
        3.1.1 家蚕品系和饲养条件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研究方法
        3.2.1 桑叶和家蚕的硒处理
        3.2.2 样品硝化处理
        3.2.3 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硒含量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桑叶中硒的含量
        3.3.2 L5D3家蚕中硒的含量
        3.3.3 L5D3家蚕各组织中硒的含量和分布规律
        3.3.4 L5D1-L5D6家蚕的脂肪体、中肠和血淋巴中的硒含量和变化规律.
        3.3.5 雌雄蛹中硒的含量和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硒添食对家蚕血淋巴抗氧化能力和代谢水平的影响
    4.1 研究材料
        4.1.1 家蚕品系和饲养条件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研究方法
        4.2.1 桑叶和家蚕的硒处理
        4.2.2 家蚕血淋巴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检测
        4.2.3 家蚕血淋巴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硒添食后家蚕血淋巴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4.3.2 代谢组原始数据的质控分析和预处理
        4.3.3 多变量统计分析
        4.3.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3.5 不同浓度硒对家蚕代谢通路的影响
        4.3.6 添食不同浓度硒家蚕间的代谢差异
        4.3.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富集整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硒添食对家蚕脂肪体的转录水平的影响
    5.1 研究材料
        5.1.1 家蚕品系和饲养条件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2 研究方法
        5.2.1 桑叶和家蚕的硒处理及取材
        5.2.2 家蚕脂肪体的转录组测序
        5.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对DEGs进行表达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转录组原始数据的质控与预处理
        5.3.2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和分析
        5.3.3 DEGs的 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5.3.4 DEGs的 KEGG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5.3.5 显着影响通路的DEGs的q RT-PCR验证
        5.3.6 其它显着影响通路的DEGs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中出现的缩略词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6)高脂饮食诱导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及葛根芩连汤干预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技术路线
第一章 36%脂肪供能高脂饲料建立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饲料
        1.3 试剂
        1.4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血脂异常致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筛选
        2.3 指标的测量及检测
        2.4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行为学观察及摄食量的变化
        3.2 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的影响
        3.3 IR大鼠的筛选
        3.4 FIns和 IR指数
        3.5 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变化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36%高脂饲料诱导大鼠的代谢机制分析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饲料
        1.3 试剂
        1.4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IR大鼠的建立
        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2.3 指标检测
        2.4 色谱条件
        2.5 质谱条件
        2.6 仪器稳定性检验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实验结果
        3.1 IR大鼠的筛选
        3.2 血浆代谢轮廓分析
        3.3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3.4 生物标记物代谢通路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60%脂肪供能的高脂饲料建立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饲料
        1.3 试剂
        1.4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指标的测量及检测
        2.3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大鼠食量、体重、Lee’s指数的变化
        3.2 大鼠血脂水平的变化
        3.3 大鼠FPG、FIns、IR指数的变化
    4.讨论
    5.小结
第四章 葛根芩连汤干预血脂异常大鼠的药效作用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饲料
        1.3 药材
        1.4 试剂
        1.5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药材煎煮
        2.2 分组与给药
        2.3 指标检测
        2.4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高脂组大鼠分组后结果
        3.2 大鼠食量的变化
        3.3 各组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的变化
        3.4 给药后大鼠血脂及FPG、FIns、IR指数的变化
    4.讨论
    5.小结
第五章 60%高脂饲料诱导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及葛根芩连汤干预的作用机制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
        1.3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质谱条件
        2.4 仪器稳定性检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3.2 主成分PCA分析
        3.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3.4 潜在生物标记物的鉴定
        3.5 潜在生物标记物变化趋势
        3.6 代谢途径分析
    4.讨论
    5.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答辩委员会

(7)肾结石小鼠脂质代谢调控网络构建及肾茶抗结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肾结石与脂质
        (二)脂质组学概况
        1、脂质与脂质组学
        2、脂质组学的研究流程
        (1)脂质的提取与检测
        (2)脂质组学的数据处理
        (三)蛋白质组学概况
        1、蛋白质组学的定义
        2、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四)中药肾茶的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非靶向脂质组学揭示乙醛酸诱导的肾结石小鼠脂质变化
    一、前言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二)动物实验和样本采集
        (三)肾结石小鼠动物模型的评价
        (四)样品前处理
        (五)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分析
        (六)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七)脂质的鉴别
    三、结果分析
        (一)组织切片和血清生化分析
        (二)脂质轮廓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
        (三)肾脏和血清的脂质分析
        1、脂肪酰类分析
        2、甘油磷脂分析
        3、鞘脂分析
        4、甘油脂分析
    四、讨论
        (一)脂质介导的炎症反应与结石形成
        (二)脂质介导的氧化应激与结石形成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肾结石小鼠肾脏中蛋白的变化
    一、前言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二)动物实验和样本采集
        (三)样本前处理
        (四)NanoLC-TripleTOF-MS/MS分析
        (五)差异蛋白质的筛选
    三、结果与讨论
        (一)蛋白质组学结果
        (二)讨论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脂质组学方法探索肾茶乙酸乙酯萃取物抗石作用潜在机制.
    一、前言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二)肾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三)动物实验和样本采集
        (四)肾脏切片和血清生化分析
        (五)样品前处理
        (六)UPLC-QTOF/MS分析
        (七)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一)OSEE的成分分析
        (二)组织切片和血清生化分析
        (三)脂质轮廓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
        (四)差异脂质筛选和分析
        1、差异甘油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2、甘油磷脂的组成变化
    四、讨论
        (一)OSEE影响甘油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二)OSEE影响甘油磷脂的种类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2 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 脂质组学
    3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
    1.3 研究过程的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1.4 医学相关指标的测定
    1.5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Fibrotouch检测)
    1.6 测定患者内脏脂肪面积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经皮肝穿刺活检
    1.8 血清脂质组学检测
    1.9 血清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的检测
    1.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对NAFL和NASH组进行对比
    2.2 NAFL患者脂质组学与脂肪变性关系研究
    2.3 NASH患者脂质组学与脂肪变性关系研究
    2.4 脂质组学与肝脏炎症程度关系研究
    2.5 脂质组学与肝纤维化关系研究
    2.6 差异性脂质成分与IL-6、TNF-α、AA及肝脏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NAFLD的发病机制
    3.2 TNF-α和IL-6 参与了NAFL向NASH进展
    3.3 脂质成分参与了NAFLD疾病进展
    3.4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参与了NAFLD疾病进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脂质组学技术及脂质组学在NAFLD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物立方膜(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立方膜的研究进展
2 自然界中的立方膜
3 立方膜形成机理
4 立方膜的特性
    4.1 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特性
    4.2 光学特性
    4.3 抗氧化特性
5 立方膜的潜在技术应用
6 立方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7 立方膜的研究前景

(10)髓鞘脂质的代谢与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髓鞘:一种特殊的生物膜
2 脂质与髓鞘的形成
3 脂质在髓鞘稳定性中的作用
4 髓鞘中脂质的代谢和功能
    4.1 胆固醇
    4.2 半乳糖基神经酰胺和硫苷脂
    4.3 神经节苷脂
    4.4 缩醛磷脂
    4.5 VLCFAs
5 具体疾病中的髓鞘损伤
    5.1 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SLOS)
    5.2 C型尼曼-皮克病
    5.3 佩梅病 (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 PMD)
    5.4 X-ALD
    5.5 其他疾病
6 结语和展望

四、缩醛磷脂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肝癌预后模型构建及HAO2诱导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研究[D]. 邱烈旺.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2]铜腙诱导的脱髓鞘和再髓鞘化过程中NG2-glia的异质性特征研究[D]. 蒋泽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美国高加索女性肥胖遗传危险因素的多组学整合研究[D]. 张蔷.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旭.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5]硒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D]. 彭丽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脂饮食诱导血脂异常大鼠的代谢机制及葛根芩连汤干预的作用机制[D]. 盛译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
  • [7]肾结石小鼠脂质代谢调控网络构建及肾茶抗结石机制研究[D]. 晁玉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1)
  • [8]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D]. 路晓茅.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9]生物立方膜[J]. 吕文华,刘菲菲,邓瑜如.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01)
  • [10]髓鞘脂质的代谢与功能研究进展[J]. 李政灏,鲁凤凤,邵麒,朱妹,曹莉. 生理学报, 2017(06)

标签:;  ;  ;  ;  ;  

缩醛磷脂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