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与政党参与

民主政治建设与政党参与

一、民主政治建设与参政党(论文文献综述)

崔珏[1](2021)在《参政党建设的独特性及其动力机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政党制度中,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创造性地解决了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多个合作型政党——民主党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民主党派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有机统一,这决定了参政党建设既是民主党派自身的任务,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参政党建设要在执政党支持下,与执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参政党建设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对于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意义重大。

杨小森,黄福寿[2](2021)在《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是我国政党制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关键。构建和谐的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度稳步发展;有利于增强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学界关于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成果梳理,找出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构建和谐的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许奕锋[3](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新型政党类型,也是中国的政党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各类型政党的显着特征。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政治主体,实现了民主党派性质及其政治地位的科学定位,一定意义上也解决了民主党派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为构建我国政党政治理论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我国政党政治生活中以其独特的政党属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丰富了对政党属性、政党关系、民主形式等方面的认识,为世界政党政治增添了新的内涵。这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中西方政党政治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积极构建更为广义的政党政治理论,拓展新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空间,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杨深深[4](2021)在《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示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了多党合作新的历史使命,对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建设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参政党建设的“根”与“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可概括为思想凝聚、理论武装、深化传承、增进共识四个方面。研究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体系,提升思想站位、把握政治方向;在实践上有利于指导参政党具体实践,在新型政党制度的框架内,助力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提升。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界定了参政党、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概念,梳理了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基础,分析总结现有成就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而探讨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优化路径。具体来说,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在发挥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取得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参政党成员思想差异化复杂化的挑战有待应对、政党意识与政治参与主动性有待提高、各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与形式有待丰富、思想政治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待加强等。对此,应坚持分类施策以增强参政党成员思想凝聚,强化理论武装以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参政党、深化政治交接以激发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新活力、优化工作实效以增进思想政治共识、提高政治能力,多措并举提升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独特性与实效性。本文通过研究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为推进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致力于使这一研究进一步系统化与完整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引领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以科学内涵和特色优势为主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推动参政党自身建设迈向更高层次,使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加切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要求。

李珊珊[5](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邓清[6](2021)在《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四新”“三好”目标要求的提出,各民主党派积极作为,将参政议政能力的建设与提升作为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及政治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首先概述了民建贵州省委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其当前在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如参政议政人才短缺、建言献策与理论研究能力薄弱等。其次深度剖析产生困境的原因,即部分成员政党意识薄弱、参政议政社会基础薄弱、机制不健全等。最后从加强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机制等方面出发,对进一步提升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水平提出对策,以期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俞晗[7](2021)在《提升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积极践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属于中国独有的特色体制,是以多党合作为外在表现,以共同参与政治管理为核心的协商民主体制。作为重要国家治理主体,民主党派为广大党外人士提供了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承担着智囊团和咨询者的角色,提高了中共党委、政府决策的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通过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民主党派整体队伍具备的高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使民主党派成为一支参政履职的生力军。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对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国家政治体系中,能否优质高效地参政履职,直接关涉民主党派政治功能、任务的实现,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水平,更好地把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作用,对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创新政府公共管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界别优势,提升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水平,不仅是充分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论文选取视角独特,区别于传统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三类公共管理研究主体视角,而是以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参政党视角切入,将公共管理学原理与党政学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探讨民主党派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并运用公共政策科学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等作为分析研究工具,从研究提升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水平着眼,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广泛了解民主党派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民主党派主要理论研究体系和民主党派开展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以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现状为例,深入开展参政履职数据统计和参政履职问卷调研,分析统计和调研结果,研究得出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探索提升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水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途径。

李伟清[8](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政策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民进上海市委课题组,陈振民[9](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了"四新""三好""五提高"的要求,为参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参政党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方面还有待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滞后和参政党履职实效与履职要求有差距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建议如下:即加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要积极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要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建设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要努力实现执政党执政能力与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彼此提升;同时也要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主要包括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不断增强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和自身建设能力。

杨雅南[10](2021)在《我国参政党理论研究的文献计量与网络图景(1989-2020年)》文中认为参政党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保证。参政党理论研究在发展政党理论、构建本土化范式方面,取得了显着研究进展。为系统探究参政党专题研究领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动态演化特征,本研究采用科学计量和文献计量理论和方法,对30年来该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方法,直观展现该领域研究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政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二、民主政治建设与参政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主政治建设与参政党(论文提纲范文)

(1)参政党建设的独特性及其动力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参政党建设的内容及其独特性
    (一)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政党政治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以外多个合作型政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参政党建设内容由“三大建设”到“五大建设”,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发展性
    (三)参政党建设需要在执政党支持下,与执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二、从履职能力出发完善参政党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
    (一)巩固政治共识
    (二)增强主体意识
    (三)建设实践平台
    (四)加强系统推动与制度建设
    (五)重视青年力量
三、从国家治理高度完善参政党建设外部动力机制
    (一)从国家治理高度重视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和参政党建设
    (二)推动各项制度的有机衔接,进一步优化参政党的资源配置
    (三)推进新型政党理论研究

(2)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综述
        1. 在执政党建设方面
        2. 在参政党建设方面
        3. 在政党制度方面
        4. 在民主监督研究方面
二、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执政党来看,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 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
        2. 缺乏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背景下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研究
    (二)参政党建设方面,相关理论体系研究明显滞后
        1. 在参政党理论研究中,缺乏对参政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2. 参政党理论研究中亟需对参政党本身进行更加透彻的研究
    (三)在政党制度方面,执政党政治领导水平需要提升
        1. 兼顾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全球化视野
        2. 统筹改革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3. 维护党的权威与获取人民群众拥护的有机统一
    (四)从法律、制度的视角,对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分析不够
        1. 缺乏处理政党关系的法律
        2. 新型政党制度还需要完善
三、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趋势与展望
    (一)加强执政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水平
    (二)重视参政党理论体系研究,建立系统完备的参政党理论体系
    (三)进一步推动政治建设,提高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政治领导水平
    (四)从政策、制度与法律的维度,推动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一)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困境与难题
    (二)参政党与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支撑体系:理论基础、历史逻辑与文化要素
    (一)政党概念与政党形态
    (二)思想理论基础
    (三)历史发展逻辑
    (四)文化基因元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于我国政党政治的理论贡献
        1. 实现了我国政党政治的理论创制。
        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体系。
        3. 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于我国政党政治的实践价值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2. 推动建立更加稳定、更加成熟的政党政治格局。
        3.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4. 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

(4)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参政党
        1.3.2 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基础
    2.1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建设相关理论
        2.1.2 中国特色参政党建设理论
        2.1.3 民主党派自身思想演变与历史传统
        2.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同心”思想
        2.1.5 国外政党相关理论有益成果
    2.2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基础
        2.2.1 参政党进步性与广泛性的内在驱动
        2.2.2 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的示范引领
        2.2.3 社会结构变化与利益格局调整的现实推动
    2.3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鲜明特征
        2.3.1 思想政治引领与政党良性互动相统一
        2.3.2 提升理论水平与推进履职实践相统一
        2.3.3 深化历史传承与展现制度优势相统一
        2.3.4 培养政党意识与增进政治共识相统一
3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3.1.1 在思想认同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心骨”
        3.1.2 在理论学习中围绕“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参政职能展开
        3.1.3 在自我教育中发挥领导班子的关键带头作用
        3.1.4 在凝聚共识中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3.2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思想状况差异化复杂化挑战有待应对
        3.2.2 政党意识与政治参与主动性有待提高
        3.2.3 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与形式有待丰富
        3.2.4 思想政治建设“最后一公里”有待加强
    3.3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参政党成员结构新变化与社会思潮冲击
        3.3.2 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与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3.3.3 对自身优良传统的延续性发展不够重视
        3.3.4 思想政治共识导向性在实践中不够明确
4 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对策思考
    4.1 坚持分类施策以增强参政党成员思想凝聚
        4.1.1 充分发挥参政党成员的界别优势和行业优势
        4.1.2 深入分析不同领域成员特点需求以精准施策
        4.1.3 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与新媒体渠道以凝心聚力
    4.2 强化理论武装以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参政党
        4.2.1 树立正确的政党理念以提升参政党主体意识
        4.2.2 打造思想政治阵地平台使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4.2.3 以参政履职实际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理论学习
    4.3 深化政治交接以激发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新活力
        4.3.1 秉持合作初心深入开展优良传统教育
        4.3.2 建立长效机制平稳有序推进政治交接
        4.3.3 坚持创新发展永葆多党合作生机活力
    4.4 优化工作实效以提高思想政治共识和政治能力
        4.4.1 增进使命认同画好多党合作的最大“同心圆”
        4.4.2 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广泛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4.4.3 纵深推进参政党“五种能力”建设同频共振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何谓参政党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结语
    一、理论价值
    二、治理价值
    三、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二)相关理论
        1.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
        2.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力建设理论
        3.统一战线学说
二、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现状
    (一)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
        1.提升了参与政治协商的能力
        2.提高了开展专题调研的能力
        3.增强了社情民意撰写的能力
    (二)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困境
        1.参政议政人才短缺
        2.参政党整体建言献策能力薄弱
        3.理论研究能力薄弱
三、新时代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面临困境的成因
    (一)参政党部分成员政党意识薄弱
    (二)参政议政建设社会基础薄弱
    (三)参政议政机制不健全
    (四)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升的路径
    (一)加大理论研究,增强参政议政理论建设
        1.加强对参政议政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2.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理论的有益成果
    (二)开展内部教育,增强参政议政思想建设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参政议政组织基础
        1.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2.做好政治交接工作
    (四)加强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供参政议政制度保障
        1.完善相关制度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五)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效率
        1.建立健全参政议政人才选用机制
        2.强化成果转化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实录
附录3:2017 年-2019 年民建贵州省委社情民意采用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提升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含义
        2.1.1 民主党派概念
        2.1.2 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含义
    2.2 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主要方式
    2.3 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理论基础
        2.3.1 人民民主理论
        2.3.2 多党合作理论
        2.3.3 参政党功能作用理论
3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现状分析
    3.1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情况简介
    3.2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2018-2020 年度参政履职工作情况
        3.2.1 社情民意工作
        3.2.2 调研专报工作情况
        3.2.3 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工作情况
    3.3 江西省各民主党派参政履职影响力对比分析
    3.4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问卷调查情况和结果
        3.4.1 问卷调查情况
        3.4.2 问卷调查结果
4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研究发展滞后
    4.2 履职方向“偏科”
    4.3 “强干弱枝”现象明显
    4.4 纪律约束不足
    4.5 党员存在的自身问题
5 提升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水平的途径
    5.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5.2 准确定位参政履职目标
    5.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4 完善参政履职工作机制
    5.5 建立民主党派联合性综合智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农工党员参政履职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关于参政党建设研究的现状
二、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要求
三、当前参政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参政党理论建设滞后
    (三)参政党履职实效与履职要求有差距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
    (二)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
        1. 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不断增强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
        2. 自身建设上要有新发展

(10)我国参政党理论研究的文献计量与网络图景(1989-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发现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清洗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1. 文献增长模型
        2. 活跃指数
        3. 共现聚类分析
        4. 社会网络分析
        5. 突现词监测
二、我国参政党理论研究的文献分布规律
    (一)发文数量的时间分布
    (二)作者科学生产率和合作情况
    (三)研究机构的活跃指数
    (四)高被引文献
    (五)核心期刊分布
三、我国参政党理论研究的研究热点分析及可视化
    (一)研究主题辨识
    (二)研究主题结构
    (三)研究主题间关系
    (四)研究热点透视
四、分析结论及启示
    1.研究主题方向明确
    2.研究问题内容广泛
    3.研究热点具有鲜明时代性

四、民主政治建设与参政党(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政党建设的独特性及其动力机制构建[J]. 崔珏.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6)
  • [2]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研究述评[J]. 杨小森,黄福寿.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6)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J]. 许奕锋. 社会主义研究, 2021(04)
  • [4]新时代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研究[D]. 杨深深.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5]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6]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以民建贵州省委为例[D]. 邓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7]提升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履职水平研究[D]. 俞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政策参与研究[D]. 李伟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研究[J]. 民进上海市委课题组,陈振民.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2)
  • [10]我国参政党理论研究的文献计量与网络图景(1989-2020年)[J]. 杨雅南.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1)

标签:;  ;  ;  ;  ;  

民主政治建设与政党参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