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32平台下医用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Win32平台下医用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一、Win32平台下医学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成[1](2017)在《大视场图像拼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拼接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它可以用来生成大视场的高分辨率图像以满足人们观察需要,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视频监控、医学图像处理、军事侦察、遥感图像处理等众多领域。基于点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是本文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从减小图像配准误差的角度出发,结合模型选择相关理论,研究了控制点采样问题,深入探讨了控制点均匀采样对于配准模型参数估计的意义。然后,本文对静平台下的图像拼接方法进行了研究。先是利用张正友方法对相机进行标定并完成图像畸变矫正过程,其次研究了利用标定纸完成图像正投影以及图像配准的工作,并说明了采用的投影和插值方式,最后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固定多相机实时视频拼接策略,通过采集初始控制帧计算大视场全景拼接相关参数,并生成坐标映射查找表,拼接时在线查表,省去复杂计算过程,从而达到实时效果。最后针对运动平台下的大视场拼接需要,本文结合前面所得结论提出基于区域分块的特征检测方法,利用BBF方法完成特征匹配,并通过RANSAC方法鲁棒估计出图像变换参数。然后针对拼接可能出现的融合鬼影情况,提出采用多分辨率融合与缝合线搜索方法,对于存在运动物体的情况使用运动区域剔除策略,并通过实验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许亚南[2](2016)在《超声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实现》文中认为近些年,B超因其独特的无损性、实时性及廉价性,且在定量分析、实时监控及治疗规划等方面具有的极大潜力,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在生活中的普及与软硬件资源的逐渐丰富,各医疗设备公司都开始使用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开发综合性、多功能、高性能的B超产品。因超声数据采集通信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几乎在所有超声软件系统中均会使用,所以出现了对系统的扩展、复用性等依赖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本课题依托于实际数字计划生育B超项目,主要研究实现一款精巧且有利于扩展的超声数据采集通信与处理系统。依据功能需求将系统划分为超声数据采集通信系统和超声图像处理系统,超声数据采集通信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实时状态的超声原始数据,并且执行对原始超声数据帧预处理加工,写入和读取长录像图像数据,传输和执行控制命令、与前台子系统的交互命令等操作;超声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对实时图像进行伪彩变换,帧相关处理,翻转变换,灰度变换,活动图冻结后降噪处理等系统后处理操作。经过实际项目的融合调测,本课题系统不仅在用户响应等功能需求方面具有较大改进,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复用性与多平台移植二次开发性。随着各类B超设备愈加激烈的竞争,设备中呈现出来的超声图像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决定着该B超设备的优异性。本课题主要针对采集到的B超数据中特有的乘性散斑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降噪方法。在传统及现有改进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梯度门限设定、扩散函数选取及扩散方向控制方面提出改进方案,并通过超声图像的仿真,在超声图像边缘保持和噪声滤除两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数据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段隆焱[3](2013)在《超声引导下pHIFU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非侵入式、微创且高效的物理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将高能超声波束从体外汇聚到人体内靶组织,引起靶组织焦点处温度在数秒内升至56oC以上,导致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同时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利用雷达相控阵原理,通过调制超声相控阵列内各路阵元驱动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实现超声波束的聚焦和偏转,无需机械移动,使得不同聚焦模式间切换更加方便和快速。医学成像系统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系统,根据图像内容对靶区组织进行术前定位、术中监测和术后评估,从而有效完成靶区消融。目前图像引导方式主要分有两种: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本文主要围绕超声引导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作了以下研究:围绕超声引导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系统进行了文献和现有商用机型的调研,确定了超声监测图像与治疗图像相互垂直,以及引导探头绕声束传播轴旋转扫描的监测方式。随后采用了C#语言、WPF界面工具和软件设计模式,搭建了系统软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超声图像的实时获取和定时保存的功能以及主控机与工供机之间的数据通讯。针对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多模态医学图像的需求,设计了用于收发DICOM医学图像并能与算法系统相交互的软件服务中间件。该软件服务是Windows Service服务应用程序,能够开机自动侦听与检测。结合适配器设计模式,设计了DICOM图像输入和输出适配器,实现了DICOM图像有选择性的保存、算法服务模块交互和结果输出等功能。针对本系统特殊的超声引导方式,完成了对子宫肌瘤靶区组织的三维重建工作,并在三维重建图像中截取横截面图像用于制定治疗计划。具体工作包括:对旋转所得的多帧图像进行了三维方向性滤波、上下文量化增强处理以及通过双曲线插值的方法、设计构造表来完成扇扫重构,最后将得到的体数据信息运用最简单的Ray-casting光线合成方法完成体绘制、面绘制、最大最小值绘制等任务。

郑自永[4](2012)在《全数字B超诊断仪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诊断中对检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无损伤、低成本、操作简易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些都使得超声检查的优势得到深刻体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推动了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其中,B超诊断就是一种经济、实用、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B超诊断仪及其技术的发展背景、现状、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然后介绍超声诊断仪的设计原理以及整体系统框架。接着介绍数字B超诊断仪软件的功能需求,并初步划分系统模块。本文重点部分是数字B超诊断仪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需求分析不断深化理解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各功能之间的交叉关联,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逐步结合功能与操作,完成对系统各工作模块的设计,包括系统设置、图像显示与调节、标注、测量、计算以及诊断报告等模块。针对超声诊断仪对病人信息管理的需求,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库的ER模型以及具体表格结构的设计。此外,系统的实现以.NET架构平台及其数据库访问技术为依托,逐步完成各功能模块的具体编码工作,部分实现还涉及孕龄、胎重、心脏指标等医学理论知识。最后,针对部分功能进行相关测试分析,概括系统在实现环节的不足,并对软件开发所做工作加以总结,对后续系统完善做出分析与展望。

颜佳泉[5](2012)在《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用电子内窥镜作为一种高端的软性内窥镜,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目前电子内窥镜正朝着微型化和高清化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无视野黑点的图像采集且对图像进行了处理获得重要的特征信息,可实现病症的准确诊断,同时采集的图像可记录和永久保存,方便建立病人信息库。针对医用电子内窥镜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对内窥镜的技术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设计方案,主要有选用最新的高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使用LVDS技术进行图像传输,采用嵌入式ARM进行后端图像采集。本文的技术难点有根据外围设备修改驱动程序使得内窥镜图像能够正常显示、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内窥镜图像缩放功能的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一、根据电子内窥镜活检通道的尺寸和结构,设计了包含微型摄像物镜和高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获取模块,该模块将入射到摄像物镜的光信号转换为8位的并行数字图像信号。二设计了基于LVDS技术的图像传输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工作是LVDS编解码电路的设计,将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并行数字信号经编码电路转换为串行信号,实现长达2米以上的长距离高保真的数据图像传输,经LVDS解码将串行信号恢复成并行的数字信号。三、设计了基于ARMSYS2440硬件平台和Windows CE5.0操作系统的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根据微型摄像模组和人机交互平台等外围设备的特性,进行了底层驱动驱动开发,同时编写了实现内窥镜图像缩放功能的应用程序和图像平滑及图像增强等图像处理算法程序。四、系统平台搭建和系统调试。论文实现了微型化、分辨率达百万像素以上的成像、大视场、小畸变和传输距离长达2米的医用电子内窥镜。

张琳[6](2011)在《医用超声数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超声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能实现超声图像的采集存储及超声诊断信息化管理等功能,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超声诊断史上更是一大科技进步。然而,随着系统应用的逐渐普及、用户需求也不断增加,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不够等不足之处逐渐显现,这使得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广泛认可。论文为了解决目前超声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结合使用超声仪器的医生的经验,研究开发了一套新型多功能超声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彩超图像的采集、处理、保存以及病人基本信息的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形成了标准化的诊断模板功能,使医生不必再亲自输入整个诊断报告,只需要填写基本的诊断数据即可完成整个诊断报告的编辑,同时医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习惯自定义术语库。在此基础上,本系统加入了智能诊断的功能,即基于规则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可通过医生和系统的对话,为医生在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提供所需的知识、经验、方法、模型,来帮助医生准确思维,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由于主观或经验不足等其他问题造成误诊,同时也可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建立医用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和基于规则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法。通过“来源实践,回归实践”的设计思想,使系统变得更加实用,功能变得更加强大。通过实验室初步性能测试,验证了本系统基本满足用户对容量、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实际医生的使用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实现的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满足了用户最初的功能需求,能够显着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效率,达到了预期效果。

王晓玲[7](2010)在《基于PC平台实现眼科B超图像的实时传输、解码和处理》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超声诊断技术以其安全、无痛、无创、直观、实时、可重复检查、对软组织鉴别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以及价廉等优点成为当前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之一,是临床医学领域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近年来在眼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就是其中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科的超声设备。临床诊断的需要不断要求超声设备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在此形势下,传统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性能方面的局限性逐渐显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个人计算机(PC)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性能而价格大幅下降,为提升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的性能提供了便利条件。论文首先对医用超声诊断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接着对数字图像处理在超声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以PC为平台,利用VC++6.0开发工具,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实现了一个集图像采集、处理和综合信息管理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本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独立的模块,并采用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其中最重要的图像采集显示模块。在结构上,该系统采用多线程结构,将实时图像采集传输和解码的任务与其他交互操作在不同线程中完成,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系统提供了多种图像处理方法以满足实际当中的不同需要。另外,系统实现了病人信息管理和报告生成打印功能,为医生高效工作提供了保证。

冷冶[8](2008)在《铜扁线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连续挤压设备生产的铜扁线表面缺陷的检测工作是依靠人的肉眼检查。而人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条件的干扰或因连续工作而产生疲劳,因此检查结果可靠性难以保证。鉴于这种情况,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一套铜扁线在线表面缺陷检测设备。本项目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够分析铜扁线表面缺陷的图像特征,实现在线连续识别铜扁线表面气泡、氧化物、划痕等缺陷,对有缺陷的位置做出标记和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报警。本系统采用两台摄像头和一台工控机组成计算机检测系统,两台摄像头分别采集铜扁线上下两侧表面图像,对图像的检测分析由工控机完成,工控机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完成图像定位,图像去噪,图像分隔,图像二值化,形状的几何统计,表面缺陷的判定以及定位,最后实现对缺陷位置做出标记,对缺陷的数量进行累计,必要时进行报警。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铜扁线表面自动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软、硬件设计方案;(2)提出利用VFW进行视频采集卡二次开发的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实现了铜扁线表面图像的实时采集;(3)通过对铜扁线表面图像的研究,提出噪声图像的获取方法,找出系统噪声特性;(4)根据对铜扁线表面缺陷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小区域的缺陷检测算法,提高了缺陷判断的准确性。经实验验证,以上技术和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郑海峰[9](2003)在《基于磁定位系统的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采集与校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超声成像系统以其形象直观的可视效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临床价值,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关注。而基于磁定位系统的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是近几年来三维超声成像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其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校准和图像采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基于磁定位系统的三维超声成像系统中,为确定磁定位系统的接收器与超声探头平面之间的精确定位关系,必须进行磁定位系统的校准。本文探讨了磁定位系统及校准模型中的各种坐标系,研究了各种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实现方法,为实现磁定位系统的精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校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N型校准模型及其相应的基于SVD的最小二乘法算法。本文设计的这种利用模型的几何特性来计算校准参数的方案,不仅减少了超声束在远场发散对校准精度的影响,而且校准方法简单,提高了校准效率。经过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计算校准参数的方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校准软件的设计方面,引入了Matlab工具,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学计算功能及其与Visual C++灵活的接口编程,设计了计算校准矩阵的软件,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磁定位系统的校准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在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中,深入研究了VFW应用程序开发包,实现了超声图像的连续采集、回放以及从采集的AVI文件中提取出单帧的BMP图像,建立了用户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个人资料与采集信息,便于信息的查阅与提取。同时,本文利用了VFW视频开发的回调机制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超声图像与Bird位置数据的同步采集问题,为后续的三维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福燕[10](2002)在《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数据高速采集与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者根据心脏三维超声医学诊断系统的要求,承担了三维超声图像系统中的实时图像采集与图像预处理等方面的研制。利用DC30图像采集卡和Bird电磁定位系统完成了大容量超声图像采集与三维位置信息采集的软件设计,引入脚踏开关作为采集启动信号,并设计了心电信号采集卡,在采集超声图像的同时也进行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提取出来的心电信号采用动态阈值及多判据标准进行R波的自动识别,再由R波来选取同一时相的心脏二维超声切面进行后续的三维重建。采集下来的超声图像以AVI文件的格式直接存放到高速硬盘上,作者实现了超声图像的连续与逐帧回放及放大、缩小、复制、删除等编辑功能,并成功地把AVI文件格式转换成BMP位图格式,方便后续处理中图像的轮廓增强和边缘描点,为三维表面重建提供了原始的图像轮廓数据。作者还分析了在多任务操作系统环境下软件定时中断无法满足实时采集与控制的原因,阐明了Windows 98的内核管理机制及实现硬件中断服务的内部机理,介绍了一种基于PC机和Windows 98系统平台下实现实时控制的关键技术-高精度硬件实时时钟中断的获取方法,并运用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的编程方法在Ring0层实现了高精度硬件定时器的设计。在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实现上,主要采用VC++6.0与内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方式,充分利用VC++6.0高级性与汇编语言低级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程序运行的效率与速度。

二、Win32平台下医学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32平台下医学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视场图像拼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技术应用现状
    1.3 图像拼接技术的难点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安排
第二章 模型选择与控制点分布
    2.1 模型选择
        2.1.1 基本运动模型
        2.1.2 模型复杂度
        2.1.3 模型选择方法
        2.1.4 GRIC模型选择标准
    2.2 控制点选择
        2.2.1 控制点分布
        2.2.2 控制点分布实验
        2.2.3 控制点分布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静平台下的视频图像拼接
    3.1 静平台图像拼接算法流程
    3.2 图像预处理
        3.2.1 理想成像模型
        3.2.2 畸变模型
        3.2.3 相机参数标定
        3.2.4 正投影
    3.3 图像配准
        3.3.1 特征提取
        3.3.2 标定点识别
        3.3.3 特征匹配
        3.3.4 模型参数求解
    3.4 图像投影与插值
        3.4.1 图像投影
        3.4.2 图像插值算法
    3.5 大视场监控系统及实验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动平台下的序列图像拼接
    4.1 动平台图像拼接算法流程
    4.2 特征提取
        4.2.1 SIFT特征
        4.2.2 SURF特征
        4.2.3 基于均匀采样的分块特征检测
    4.3 运动模型估计
        4.3.1 特征匹配
        4.3.2 随机一致性方法
        4.3.3 图像配准实验及分析
    4.4 图像融合
        4.4.1 传统融合方法
        4.4.2 鬼影的消除方法
        4.4.3 图像拼接实验及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2)超声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B超设备发展状况
        1.3.2 国内外超声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论文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超声系统总体概述
    2.1 系统成像原理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属性需求
        2.2.2 系统质量属性需求
    2.3 系统总体设计
    2.4 系统开发工具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图像数据采集通信系统设计
    3.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1.1 系统的主要功能
        3.1.2 系统任务处理流程
    3.2 系统结构
        3.2.1 系统模块功能划分
        3.2.2 系统总类框图介绍
        3.2.3 系统功能线程及交互关系
        3.2.4 超声原始数据读取模块
        3.2.5 超声原始数据预处理模块
        3.2.6 控制命令模块
        3.2.7 增益板数据监控模块
    3.3 运行状态
        3.3.1 超声数据读取线程
        3.3.2 超声数据处理线程
        3.3.3 增益板数据监控线程
    3.4 运行控制
        3.4.1 冻结命令
        3.4.2 解冻命令
        3.4.3 扫描特性设置命令
        3.4.4 退出系统命令
    3.5 本章小结
4 超声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4.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1.1 系统主要功能
        4.1.2 系统任务处理流程
    4.2 系统结构
        4.2.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总类框图
        4.2.2 系统总类框图介绍
        4.2.3 帧相关处理接口模块
        4.2.4 扇形转换处理接口模块
        4.2.5 颜色映射接口模块
        4.2.6 图像伪彩及翻转处理接口模块
        4.2.7 图像放缩处理接口模块
    4.3 本章小结
5 超声图像降噪算法研究与仿真
    5.1 B超图像噪声模型分析
    5.2 B超图像降噪方法概述
        5.2.1 中值滤波
        5.2.2 均值滤波
        5.2.3 小波滤波
        5.2.4 传统PM算法
        5.2.5 Catte-PM模型
        5.2.6 SRAD-PM模型
        5.2.7 NLCF-PM模型
        5.2.8 王常虹算子
    5.3 B超图像降噪方法评价指标
    5.4 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算法
        5.4.1 改进的构造模型
        5.4.2 改进的扩散系数
        5.4.3 改进的迭代准则
    5.5 改进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5.6 算法仿真与评估
    5.7 本章小结
6 系统总体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1.1 系统GUI界面分区介绍
        6.1.2 系统功能运行结果
    6.2 系统性能测试
    6.3 系统安装部署
        6.3.1 硬件环境部署
        6.3.2 操作系统要求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超声引导下pHIFU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1.2 图像引导的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1.2.1 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1.2.2 相控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图像引导方式
    1.3 超声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超声引导 PHIFU 系统软件架构
    2.1 引言
    2.2 需求分析
        2.2.1 临床需求
        2.2.2 系统设计
    2.3 系统功能概述
        2.3.1 系统概述
        2.3.2 硬件系统
        2.3.3 软件系统
    2.4 主控机软件系统
        2.4.1 系统业务流程图
        2.4.2 各子模块功能分析
        2.4.3 软件设计方案
    2.5 实施方案
        2.5.1 MVC 设计模式
        2.5.2 开发平台
        2.5.3 WPF 界面设计
        2.5.4 各子模块的部分代码接口说明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实时数据处理与通讯设计及实现
    3.1 引言
    3.2 数据采集与读写
        3.2.1 便携式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
        3.2.2 视频采集卡及配置
        3.2.3 数据读写和处理
        3.2.4 数据保存和显示处理
    3.3 数据通讯控制模块
        3.3.1 数据传输
        3.3.2 通讯方式
        3.3.3 技术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ICOM 通讯协议与具体实现
    4.1 引言
    4.2 DICOM3.0 协议与 Dcmtk 开源库
        4.2.1 DICOM3.0 通讯协议
        4.2.2 开源库- DCMTK
    4.3 DICOM 适配器中间件技术
        4.3.1 适配器软件架构示意图
        4.3.2 创建和配置 DICOM 适配器服务
        4.3.3 DicomStore 适配器类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三维成像算法设计及实现
    5.1 引言
    5.2 超声三维成像技术
        5.2.1 超声三维成像技术发展
        5.2.2 超声三维成像技术特点
        5.2.3 超声三维重建常用技术
        5.2.4 HIFU 系统中重建方法的选择
    5.3 超声数据采集
        5.3.1 自由臂扫描方式
        5.3.2 两种数据源
    5.4 超声图像前期处理
        5.4.1 三维方向性滤波
        5.4.2 上下文量化图像增强方法
        5.4.3 自由臂扇扫重构
    5.5 超声图像三维重建
        5.5.1 超声图像层间插值
        5.5.2 表面重建方法
        5.5.3 融合重建方法
        5.5.4 最大最小值成像方式
    5.6 技术实现方案
        5.6.1 可视化环境架构
        5.6.2 编译平台及语言
        5.6.3 算法架构设计
        5.6.4 部分功能显示
        5.6.5 编程优化处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全数字B超诊断仪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的设计原理
    2.1 超声理论基础
    2.2 超声诊断原理
    2.3 超声诊断仪简介
        2.3.1 超声诊断仪的构成
        2.3.2 超声诊断仪的分类
    2.4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系统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软件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的需求分析
        3.1.1 系统设计目标
        3.1.2 用户的特点
        3.1.3 实现环境
    3.2 系统基本功能描述
        3.2.1 系统设置
        3.2.2 图像显示
        3.2.3 图像调节与缩放
        3.2.4 标注功能
        3.2.5 测量功能
        3.2.6 计算功能
        3.2.7 诊断报告
        3.2.8 数据库管理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 开发环境分析
    3.5 系统的特殊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软件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简介
    4.2 设计原则
    4.3 设计思想
    4.4 各模块的功能设计
        4.4.1 系统设置模块
        4.4.2 图像显示模块
        4.4.3 图像调节与缩放模块
        4.4.4 图像标注模块
        4.4.5 图像测量计算模块
        4.4.6 诊断报告模块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5.2 数据库概念结构
        4.5.3 数据库逻辑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软件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1.1 NET Framework 概述
        5.1.2 ADO.NET 数据访问技术
    5.2 系统模块实现
        5.2.1 系统设置的实现
        5.2.2 图像显示的实现
        5.2.3 图像调节与缩放的实现
        5.2.4 图像标注的实现
        5.2.5 图像测量计算的实现
        5.2.6 诊断报告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数字 B 超诊断仪软件系统的测试
    6.1 系统功能测试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医用电子内窥镜概述
        1.1.1 医用电子内窥镜发展及分类[1-5]
        1.1.2 医用电子内窥镜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系统结构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方案
    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 嵌入式硬件设计
        2.2.1 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2.2.2 嵌入式处理器选型
        2.2.3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2.3 嵌入式软件设计
第3章 医用电子内窥镜硬件设计
    3.1 图像获取模块设计
        3.1.1 微型光学镜头设计
        3.1.2 COMS 图像传感器
        3.1.3 图像传感器外围电路
    3.2 图像传输模块设计
        3.2.1 LVDS 技术
        3.2.2 LVDS 信号编码
        3.2.3 LVDS 编码电路设计
        3.2.4 LVDS 解码电路设计
    3.3 图像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3.3.1 ARM 处理器
        3.3.2 ARMSYS2440 简介
        3.3.3 Camera 接口电路设计
第4章 医用电子内窥镜软件平台设计
    4.1 WINDOWS CE 操作系统
        4.1.1 Windows CE 概述
        4.1.2 Windows CE 设计理念及特点
        4.1.3 Windows CE 开发环境构建流程
        4.1.4 Windows CE 开发工具
    4.2 驱动程序开发
        4.2.1 BSP 介绍
        4.2.2 BSP 的安装
        4.2.3 注册表修改
        4.2.4 LCD 驱动程序开发
        4.2.5 Camera 驱动程序开发
    4.3 应用程序
        4.3.1 应用程序界面
        4.3.2 应用程序设计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实现
    5.1 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5.2 系统调试
        5.2.1 驱动程序调试
        5.2.2 应用程序调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医用超声数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 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工作
第2章 需求分析及相关技术研究
    2.1 医院基本情况调查
        2.1.1 B超科室基本情况
        2.1.2 超声仪器使用调查情况
        2.1.3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
    2.2 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2.3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2.3 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
    2.4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技术研究
        2.4.1 专家系统的组成
        2.4.2 知识库
        2.4.3 推理机
        2.4.4 解释子系统
        2.4.5 专家系统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硬件组成
    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1 子系统结构划分
        3.2.2 系统结构关系
        3.2.3 软件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2.4 系统软件工作流程
        3.2.5 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3.3 信息管理数据库结构设计
        3.3.1 实体——属性图分析
        3.3.2 表的结构与功能
    3.4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设计方案
        3.4.1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内容
        3.4.2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设计
        3.4.3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的程序语言设计
    3.5 系统性能需求设计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1 系统维护界面
        4.1.2 图像采集模块
        4.1.3 图像处理模块
        4.1.4 病人信息管理模块
        4.1.5 诊断报告编辑模块
    4.2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4.2.1 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
        4.2.2 基于规则类的知识获取
        4.2.3 智能诊断的推理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功能实现及测试
    5.1 系统登录
    5.2 功能实现
        5.2.1 系统主界面
        5.2.2 图像采集与处理
        5.2.3 报告编辑打印
        5.2.4 病例查询
        5.2.5 模板信息管理
        5.2.6 专家系统智能诊断
    5.3 系统测试
        5.3.1 功能测试
        5.3.2 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PC平台实现眼科B超图像的实时传输、解码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超声诊断系统的理论基础及采集系统
    2.1 引言
    2.2 医用超声的理论基础
        2.2.1 超声诊断设备与种类
        2.2.2 B超成像机工作原理
    2.3 B超图像传输采集系统
第三章 超声图像处理技术
    3.1 图像格式
    3.2 超声图像增强技术
        3.2.1 超声图像的平滑处理
        3.2.2 超声图像灰度变换
        3.2.2.1 灰度的线性变换
        3.2.2.2 窗口灰度变换
        3.2.2.3 灰度拉伸
        3.2.2.4 超声灰度变换实验
        3.2.2.5 直方图均衡化
        3.2.3 超声图像的锐化处理
        3.2.4 伪彩色变换
    3.3 超声图像边缘检测技术
    3.4 超声图像的几何测量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1 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4.1.1 需求分析
        4.1.2 设计原则
        4.1.3 总体设计
    4.2 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4.2.1 模块设计
        4.2.2 图像采集模块
        4.2.2.1 理论基础
        4.2.2.2 模块实现
        4.2.3 图像显示控制模块
        4.2.4 图像处理模块
        4.2.5 病人信息管理模块
        4.2.6 报告生成和打印模块
    4.3 软件系统的测试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综述

(8)铜扁线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损检测
        1.1.1 无损检测在两个层次上的意义
        1.1.2 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法
    1.2 连续挤压发展概述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铜扁线表面自动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铜扁线表面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功能
    2.2 测量原理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3.1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2.3.2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采集
    3.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3.1.1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
        3.1.2 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
        3.1.3 数字图像处理流程
    3.2 CCD摄像头工作原理
    3.3 基于VFW的视频捕获原理
        3.3.1 利用VFW进行视频采集卡的二次开发
        3.3.2 实现实时视频捕获的方法
    3.4 图像采集卡的初始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像预处理
    4.1 系统噪声特性分析
        4.1.1 系统噪声图像的生成
        4.1.2 图像噪声分类
    4.2 图像去噪的一般步骤
    4.3 消除噪声的滤波方式
    4.4 中值滤波
        4.4.1 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
        4.4.2 加权中值滤波算法
    4.5 像素点分类
    4.6 图像的二值化
        4.6.1 Otsu二值化算法
        4.6.2 基于形态学的Otsu二值化方法
        4.6.3 二值化算法
        4.6.4 条件阈值的二值化
    4.7 图像的边缘检测
        4.7.1 基于梯度的边缘检测
        4.7.2 Roberts边缘算子
        4.7.3 Sobel边缘检测算子
        4.7.4 Prewitt边缘算子
        4.7.5 高斯型的拉普拉斯(LoG)边缘算子
        4.7.6 基于阶跃边缘的检测方法
        4.7.7 基于屋顶边缘的检测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缺陷检测
    5.1 仿真工具
        5.1.1 Matlab图形图像
        5.1.2 软件开发平台Visual C++开发平台
        5.1.3 面向对象编程
        5.1.4 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优点
        5.1.5 Visual C++与MATLAB接口的实现方法
    5.2 为实现接口VC++平台和MATLAB平台的设置
    5.3 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快速实现
    5.4 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5.4.1 缺陷检测的基本原理
        5.4.2 缺陷特征分析
        5.4.3 缺陷检测的流程
        5.4.4 标准图的选取与处理
        5.4.5 Sobel滤波
        5.4.6 对标准图的处理
        5.4.7 缺陷检测的方案
        5.4.8 相通缺陷区域的合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磁定位系统的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采集与校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原理框图
    2.1 引言
    2.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3 数据采集
        2.3.1 超声图像的采集
        2.3.2 三维位置信息的获取
        2.3.3 心电数据的采集
    2.4 数据预处理
    2.5 三维重建及显示
    2.6 三维定量测量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磁定位系统的校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3.2.1 基本原理
        3.2.2 重建中的坐标系与坐标关系
    3.3 现有的校准模型
    3.4 N型校准模型
    3.5 校准系统中的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3.6 校准算法
        3.6.1 SVD算法简介
        3.6.2 基于SVD的最小二乘法算法
    3.7 实验研究
        3.7.1 物理实验
        3.7.2 校准结果验证
        3.7.3 误差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图像采集系统与校准程序的设计
    4.1 引言
    4.2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4.2.1 Bird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4.2.2 超声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4.2.3 超声图像与Bird数据同步采集的程序设计
        4.2.4 提取单帧视频信息
    4.3 校准算法的软件实现
        4.3.1 MATLAB与VisualC++的接口
        4.3.2 基于SVD的最小二乘法算法的MATLAB实现
    4.4 图像轮廓提取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利用VFW视频开发包进行图像采集的主要函数说明
    附录B:AVI图像文件操作的主要VFW函数说明
    附录C: 基于SVD的最小二乘法算法的Matlab语言的实现
    附录D: 图像采集系统程序的主要界面

(10)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数据高速采集与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节 系统原理及组成框图概述
    1.1 引言
    1.2 系统的总体设计
    1.3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的总体技术方案
第二节 二维超声图像的采集及其三维位置信息的获取
    2.1 引言
    2.2二 维超声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
        2.2.1 DC30图像采集卡的特性
        2.2.2 DC30图像采集卡的组成
        2.2.3 DC30图像采集卡的数据压缩
        2.2.4 脚踏开关的设计
    2.3 大容量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2.3.1 VFW视频开发包的剖析
        2.3.2 图像采集的软件实现
        2.3.3 AVI文件的构成及其与BMP文件之间的转换
    2.4三 维定位信息的获取....
        2.4.1二 维超声图像的扫查与定位方式
        2.4.2 电磁定位跟踪系统
    2.5 小结
第三节 心电信号的采集与R波的识别
    3.1 引言
    3.2 心电信号的组成及特征
        3.2.1 心电信号的组成
        3.2.2 心电信号的特性
        3.3.3 心电信号噪声
    3.3 心电信号采集的模拟硬件电路设计
        3.3.1 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设计要求
        3.3.2 心电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3.4 心电信号采集的数字硬件电路设计
        3.4.1 ADuC812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
        3.4.2 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接口
    3.5 心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的软件设计
        3.5.1 采样与A/D转换
        3.5.2 ADuC812与PC机之间串行通信软件设计
    3.6 心电R波的自动识别
        3.6.1 QRS波检测方法概述
        3.6.2 动态阈值检测方法
    3.7 小结
第四节 三维超声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4.1 引言
    4.2 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机制
        4.2.1 Windows的消息机制
        4.2.2 Windows的系统结构
        4.2.3 Windows98内核管理机制及中断机制
    4.3 高精度硬件中断定时器的实现
        4.3.1 日历/实时时钟和CMOSRAM模块
        4.3.2 PC机的中断资源及定时器模块
        4.3.3 Windows98环境下硬件定时中断的编程实现
    4.4 图像采集系统三路信号实时采集的设计思想
    4.5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利用VFW视频开发包进行图像采集的主要函数说明
    附录B:AVI图像文件操作的主要VFW函数说明
    附录C:心脏三维超声诊断系统总界面

四、Win32平台下医学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视场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 王成成. 东南大学, 2017(04)
  • [2]超声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实现[D]. 许亚南.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3]超声引导下pHIFU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段隆焱.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4]全数字B超诊断仪软件设计[D]. 郑自永.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5]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研究[D]. 颜佳泉. 华侨大学, 2012(06)
  • [6]医用超声数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7]基于PC平台实现眼科B超图像的实时传输、解码和处理[D]. 王晓玲.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10)
  • [8]铜扁线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的研究[D]. 冷冶.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
  • [9]基于磁定位系统的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采集与校准方法研究[D]. 郑海峰. 福州大学, 2003(01)
  • [10]三维医学超声系统的图像数据高速采集与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D]. 徐福燕. 福州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Win32平台下医用超声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