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原始森林土壤热量条件研究。

L.原始森林土壤热量条件研究。

一、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始林土壤热量状况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1](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辛雅彬[2](2021)在《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土壤—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要素的含量与平衡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草类-兴安落叶松和杜香-兴安落叶松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龄组植物-土壤-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以期揭示不同林型C、N、P三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该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林龄增加,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变化有差异。有机C含量在叶片和枝条中上升,细根中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树干中变化不明显。全N和全P含量大小顺序分别为:叶片>细根>主干>枝条和叶片>细根>枝条>主干,随林龄增加,主干和细根中全N含量先下降后升高,枝条和主干中全P含量呈上升趋势。2.兴安落叶松各器官有机C、全N、全P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380.1~564.1g/kg、0.12~1.79g/kg和0.05~0.73g/kg;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和N/P波动范围分别为:246.7~13299.5、597.5~15484.9和0.61~37.38。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C、全N、全P变化范围分别为:12.28~108.4g/kg、0.33~9.87g/kg、0.30~4.42g/kg和14.72~150.07g/kg、0.44~3.35g/kg、2.67~9.97g/kg;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和N/P波动范围分别为14.67~53.51、4.47~336.13、0.22~15.91和26.69~68.71、2.15~15.05、0.07~0.43。3.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中,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有机C含量在表层和中层土壤中先升高后降低,全P含量在各土层均呈上升趋势,全N含量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不断上升;C/N、C/P在表层和深层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N/P在表层呈下降趋势,在近成熟林达到最低值0.85。土壤和凋落物中C/N和C/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中龄林。土壤和凋落物N/P变化分别呈下降和先升高后下降趋势。4.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中,随着林龄增加,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先升高后下降。C/N、C/P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先升高后降低;N/P值则不断升高。凋落物中有机C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全N和全P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C/N呈先升高后显着下降趋势;C/P和N/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变化显着。5.通过对不同林型各生长阶段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相关性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林龄变化是影响植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的重要因素,而植物叶片和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间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说明土壤养分对乔木叶片含量影响不大,更多的是植物体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

张宏伟[3](2021)在《寒温带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土壤与植被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其中土壤为植被供应必要的物质,植被通过自身的凋落物、死根和根系分泌物提高土壤肥力。位于寒温带的大兴安岭,是在气候寒冷且有永冻层的环境下形成的,冻土环境易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冻土中的有机质以气体的形式向外界释放,从而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势必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选取寒温带林区大兴安岭的偃松(Pinus pumila)林、杜鹃-白桦林(Rhododendron dauricum-Betula platyphylla)、杜鹃-落叶松(Rhododendron dauricum-Larix dahurica)林和杜香-落叶松(Ledum palustre-Larix dahurica)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生长季(6-9月)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垂直空间变化特征,比较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在研究阶段内的差异性和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基础肥力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4种林型土壤酶活性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土壤脲酶、蛋白酶、天门冬酰胺酶活性波动范围为 0.73 mg·g-1·d-1-7.49 mg·g-1·d-1、0.32 mg·g-1·d-1-1.01mg·g-1·d-1、0.05 mg·g-1·d-1-0.11mg·g-1·d-1。2、偃松林、杜鹃-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呈倒“√”型,峰值出现在8月,杜鹃-白桦林的变化特征反“N”型,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呈反“N”型,6、8月含量高于7、9月。3、比较4种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均值发现,除杜鹃-白桦林外,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4、垂直空间上,4种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均有明显的“表聚性”。5、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pH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土壤肥力表现为杜香-落叶松林>杜鹃-白桦林>杜鹃-落叶松林>偃松林。

田原[4](2020)在《兴安落叶松胸径微变化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树木胸径作为最常采用的树木生长变化的监测指标,对其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树木的生态、生理变化。树木良好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水热条件,进行树干径变化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通过较容易获取的树干径变化指标的变化,实现对树木生长环境及自身水热条件状况是否满足树木生理需求做出判断,这将为森林的经营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广泛分布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Kuzen.为研究对象,揭示在不同观测时间窗口下的树木胸径变化对SPAC不同层面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该实验采用定位观测仪器与数据采集器相结合、便携仪器定时测量的方法方式,获取2015—2018年的兴安落叶松胸径微变化的连续观测数据及SPAC不同层面的水热因子匹配数据。对所获取的观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显着性检验、曲线拟合及显着性检验、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及中介效应分析的统计方法,探究树干可逆亏缩(TWD)、日最大收缩量(MDS)、树干直径日增长量(DSDI)、树干直径日变化量(DSDV)、树干直径变化速率(SDVR)这5种树干径变化指标对树木自身水热因子及环境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1)基于两种假设(零增长假设、线性增长假设)所得到的TWD对作为树干径变化主导因子的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响应在7 d时间窗口下不显着。0.5 h、1 d、3d时间窗口下,基于零增长假设的TWD对VPD的响应均优于基于线性增长假设所得到的TWD对VPD的响应。3 d、7 d时间窗口下,基于两种假设所得到的TWD对作为树干径变化主导因子的土壤水势的响应均不显着。0.5 h、1 d时间窗口下,基于零增长假设的TWD对土壤水势的响应均优于基于线性增长假设所得到的TWD对土壤水势的响应。以零增长假设为前提进行TWD的计算可以增加径变化研究的准确性。TWD的变化滞后于环境因子的变化,其在响应环境水热因子的变化时具有生理延时的特性,这种时滞特性在针对不同驱动因子研究时具有不同步性,TWD对主导因子的响应时滞效应该被加以考虑,采用单一的时间窗口进行研究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精度与准确性。(2)在不同时间窗口下,不同标准木的SDVR的差异性相差较小。不同时间窗口下的MDS处在相对较高的数值时,不同的标准木的MDS的差异性均较为明显。不同树木的胸径变化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在不同时间窗口运用不同的径变化指标进行降低。采用SDVR作为径变化指标在不同时间窗口下均可以较好的降低不同树木间的胸径变化的个体差异,采用MDS作为树干径变化指标进行研究时,要注意MDS峰值附近的树木个体差异性。(3)1d、3d、7 d时间窗口下,5种树干径变化指标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变化特征均不相同。指标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是TWD,MDS略小于TWD,SDVR较为平缓。TWD与MDS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窗口的增大而变强。DSDI与DSDV具有较为相似的变化特征,在不同时间窗口下的相关性均最高。不同径变化指标所反映的树干径变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多种径变化指标综合使用时要避免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在较大的时间窗口下共同使用TWD、MDS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共同使用DSDI、DSDV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误差。(4)TWD、DSDI、DSDV、SDVR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均值、变异系数差异性较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MDS的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均较为接近。5种径变化指标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化幅度。低温条件相比适宜温度条件,径变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的显着性水平整体上较低。低温条件下可以较好的避免多种径变化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在未考虑不同温度条件下树干径变化具有不同特征的情况下,采用MDS作为树干径变化指标可以更好的反映树干径变化特征,规避温度条件对树干径变化的作用。(5)在适宜温度的晴天及多云日条件下,5种径变化指标与液流密度(Qs)均显着相关,5种径变化指标均可以用于解释Qs的变化特征。TWD与Qs在任何情况下的相关性均显着。在阴天条件下,只有TWD与Qs的相关性显着。在每种温度、天气条件下,TWD与Qs的相关程度均高于其他指标与Qs的相关程度。MDS、DSDI、DSDV只在适宜温度的晴天及多云日条件下与Qs显着相关,SDVR在晴天及多云日条件下与Qs显着相关。MDS、DSDI、DSDV、SDVR这4种指标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晴天及多云日条件下可以不同程度的解释Qs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下对Qs的解释作用不尽相同。TWD消除了季节性生长对树干径变化的影响,并保留了水分损失引起的树干径变化,其作为树干径变化指标在多种条件下均可以较好的对Qs的变化进行解释,该指标相比其他指标在解释Qs变化的适用范围更广泛,而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晴天及多云日这种较为良好的条件下,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及侧重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径变化指标。(6)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SPAC水热因子(降水量、树干径流量、净辐射、Qs、土壤含水量、土壤热通量)可以解释83%的树干径变化。1 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SPAC水热因子(VPD、空气温度、土壤热通量)可以解释18%的树干径变化。3 d时间窗口下的SPAC水热因子(降水量、树干径流量、VPD、Qs、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可以解释86%的树干径变化。7 d时间窗口下的SPAC水热因子(降水量、VPD、风速、Qs、树干温度、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76%的树干径变化。过高的时间分辨率会使树干径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的响应变差,从而使水热因子的变化无法较好的解释树干径变化;对不同温度条件加以划分可以提高研究的精度;采用TWD作为径变化指标可以较好的反映树木生长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但在较大的时间窗口下进行研究时,要警惕水热因子变化对TWD是否存在过度解释的现象;MDS作为较为传统的、最常采用的径变化指标,在较大的时间窗口下可以较好的发挥作用,可以反映树木生长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7)在SEM修正模型中,1 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修正模型中只含有两个潜在变项,不存在间接效果。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SEM修正模型及3d、7d时间窗口下的SEM修正模型中,间接效果不显着。树干径变化与SPAC水热因子的SEM不存在中介效应。SPAC大气层面的水热因子直接对树干径变化产生作用,不通过树木自身水热因子及土壤水热因子对树干径变化产生间接作用。在树干径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的响应研究中,虽然不同层面的水热因子相互作用、每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到SPAC系统中一部分因子的变化,但是这种相互作用并未在响应过程中产生不同层面水热因子间的相互干预,可以在研究中加入多种水热因子,而无需考虑因子之间产生的较为复杂的间接响应途径。

吴浩[5](2019)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选取不同林型(杜香—兴安落叶松、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研究,获得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土壤有机碳等理化性质数据。利用SPSS、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龄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分布特征不同龄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比较明显,各龄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层减小规律。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各龄组平均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81.51 g/kg),幼龄林(57.83 g/kg),成熟林(47.89 g/kg),近熟林(44.30 g/kg)。各龄组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层减小规律。平均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中龄林(12.53 kg/m2),成熟林(10.90 kg/m2),近熟林(9.96 kg/m2),幼龄林(9.48 kg/m2)。有机碳密度呈现随着龄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随后又增加的变化规律。(2)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分布特征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比较明显。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逐层减小规律。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99.65 g/kg),杜香—兴安落叶松林(75.82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4.25 g/kg)。平均有机碳密度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18.68 kg/m2),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2.53 kg/m2),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98 kg/m2)。(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土壤容重、pH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和pH值增大,有机碳含量减小。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含水率减小,有机碳含量减小。

张慧东[6](2017)在《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碳氮分配及其耦合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生态系统的C循环和N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整个循环过程贯穿于整个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态作用相互联系、紧密耦合,SPAC中任何一个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产生强烈的影响。受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土壤N沉降量不断增加,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C、N循环过程发生巨大的改变。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单一的C循环或N循环方面,在森林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的反馈机理、耦合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尤其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C、N耦合关系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选择我国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以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C、N分配格局,以及生态系统光合固碳、凋落物分解、土壤C、N循环和土壤微生物C、N变化等森林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C、N耦合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C、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Forest-DNDC)参数进行了率定,利用率定后Forest-DNDC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C、N循环特征。研究结果将为寒温带高纬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C、N储量分别为169.29~435.57 t·hm-2和294.71~1255.27kg·hm-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C、N储量具有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库约占其生态系统总碳库的69.9%~93.1%。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储库分配与森林类型有密切关系,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氮主要集中于土壤中,其土壤氮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总氮储库的56%和77%,而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氮则主要储存在植被中,其植被氮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总氮储量的79%和68%。2.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冠层叶片光合固碳过程的净光合速率(Psn)与光照强度、温度、气孔导度、大气湿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会促进兴安落叶松Psn的增加,大气CO2浓度的倍增能够促进兴安落叶松冠层叶片的Psn提高0.90倍。兴安落叶松叶片的Psn与叶片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着,而与叶片K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228)。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有效K供应量的不足,可能会抵消N沉降增加对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光合固碳潜力。3.N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过程有显着影响。N沉降能够将凋落物的C/N比平均降低4.78%~11.38%,并对凋落物中P、K、Ca、Mg等养分元素的释放产生显着影响。N沉降会显着增加凋落物各组分的N含量,低水平N输入能够促进凋落物中C释放,而高水平的N输入则抑制凋落物的C释放。4.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全氮(TN)与土壤有机碳(SOC)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短期的N输入对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组分有显着影响,总体上表现为N沉降能够增加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粗颗粒有机碳(Macro-POC)、细颗粒有机碳(Micro-POC)含量,而降低表层土壤的碳组分自然丰度(δ13CMacro-POM、δ13CMicroPOM和δ13CMOM)。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N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库的影响也具有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中、低水平N沉降能够促进土壤C储库的增加,而高水平N沉降则会降低土壤中的C储量。短期N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通量的影响不显着,土壤温度仍然是影响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5.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C、N循环过程中,表层土壤微生物的C、N动态特征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微生物C、N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生长旺盛期的7月份,最高值分别为564±60mg·kg-1和70.09±4.61 mg·kg-1。生长季期间表层土壤的微生物C和微生物N含量呈线性相关关系(R2 = 0.683)。土壤中细菌对N沉降的响应表现为正相关,中等水平的N沉降能够增加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增加。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N沉降对土壤酶活性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影响结果表现较复杂。6.利用实测值对Forest-DNDC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经率定后的模型模拟结果偏差e、e%和MAE仅为-0.0170、-0.0047、1.0176,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线性吻合程度(ME)值达到了 0.8762,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362。通过率定后的Forest-DNDC 模型对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 C、N 变化特征进行的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会显着的改变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C输入及C输出过程,降低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净固碳能力。气候变化会增加生态系统NO的释放、减少N2O的排放,在总体上将增加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氮储量。

韩胜利[7](2016)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寒温带森林主要建群树种,长期发育形成了独特的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用材树种。结构决定功能,兴安落叶松林分结构特征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定量分析研究,进而探讨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对于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物生产力、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杜香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藓类落叶松林、柴桦落叶松林5种林型,分别龄组研究了林分结构特征、生长规律、林分结构调整技术以及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优化设计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杜香、杜鹃、草类、柴桦、藓类落叶松5种林型幼龄林株数径阶均呈反“J”型分布;中龄林中,杜香、杜鹃、草类、柴桦落叶松林各有1块标准地株数径阶呈“正偏山状”分布,其余均呈反“J”型分布;近成过熟林株数径阶均呈反“J”型分布。幼龄林中,杜香、杜鹃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呈“正偏山状”分布,草类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分布呈“负偏山状”分布;中龄林中,草类、柴桦落叶松林各有1块标准地株数树高呈“负偏山状”分布,其余均呈“正偏山状”分布;近成过熟林中,杜香、杜鹃、柴桦株数树高呈反“J”型分布,草类、藓类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分布呈“正偏山状”分布。(2)通过模型拟合筛选,兴安落叶松5种林型幼、中、近成过熟林胸径、树高株数分布均为三参数Weibull函数分布,R2在0.9以上,各林型之间尺度参数b和形状参数c不同。(3)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对分布最广的3种林分类型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杜香落叶松林混交度0.190、角尺度0.549、大小比数0.503;杜鹃落叶松林混交度0.306、角尺度0.552、大小比数0.505;柴桦落叶松林混交度0.057、角尺度0.577、大小比数0.508。(4)利用常用的生长规律模型,逻辑斯蒂克、坎派兹、理查德、苏玛克、二次曲线、指数分布、幂函数、S曲线等模型拟合5种林分类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规律,拟合度较好,最终筛选出最优生长模型。杜香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e(-be-ct)(R2=0.972)、y=ae(-be-ct)(R2=0.993)、y=a/(1+be-ct)(R2=0.865);杜鹃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94)、y=a(1-e-bt)c(R2=0.994)、y=a(1-e-bt)c(R2=0.978);草类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e-b/(t+c)(R2=0.972)、y=a/(1+be-ct)(R2=0.962)、y=ae(-be-ct)(R2=0.998);柴桦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97)、y=ae(-be-ct)(R2=0.998)、y=a/(1+be-ct)(R2=0.990);藓类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71)、y=ae(-be-ct)(R2=0.994)、y=a(1-e-bt)c(R2=0.996)。(5)依据林分结构特征、生长过程分析及密度效应理论,模拟间伐草类落叶松林(I地位级,24a),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够增加林分总生产量。通过3次对草类落叶松林抚育间伐,间伐强度分别为44%、38%、33%,间隔期分别为7a、9a、12a。间伐期末(51a),间伐林分胸径为19.6cm,林分蓄积量为264.4m3/hm2,对照林分胸径为16.5cm,林分蓄积量为246.2m3/hm2。抚育间伐与对照林分总生产量的比值是1.6以上,间伐产量占间伐林分总产量的39%。固定样地两次实测验证表明,间伐林分蓄积量大于对照林分蓄积量。(6)建立线性规划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设计“人机交互式”抚育间伐方案优化方案。通过标准地调查,利用OFFICE的EXCEL中的“规划求解”选项,求解抚育间伐林分的各径级林木的间伐株数,并结合生产经验,通过人机交互、修正方案,使间伐后林分结构最好、间伐期末的林分总生产量最大。本研究的森林抚育间伐方案与现行的抚育间伐设计技术相比,设计效率可提高50%以上,使森林总生产量提高10%以上。

任乐,马秀枝,范雪松[8](2015)在《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CO2、CH4、N2O通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确定不同森林经营利用方式(原始林、皆伐林、渐伐林)及不同生境(有林地、无林地、湿地)对于森林土壤-大气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于2013年生长盛季(7─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区选取了16块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土壤-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原位观测。气体监测的同时,测定了土壤湿度和各层土壤温度以及各样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生长盛季CH4通量平均值为C(-133.6±62.3)μg·m-2·h-1。沼泽湿地(PD2和PD7)CH4表现为释放,CH4通量平均值为C(130.0±41.0)μg·m-2·h-1,其它14个样地土壤CH4为吸收,吸收通量变化范围为C(-242.0-42.6)μg·m-2·h-1,变异系数为47%。所有样地CO2的地-气通量变化范围是C(94.91164.0)μg·m-2·h-1,平均值为C(671.3±324.3)μg·m-2·h-1,变异系数是48%。所有样地N2O通量的范围是N(1.221.6)μg·m-2·h-1,平均值为N(7.3±6.1)μg·m-2·h-1,变异系数为84%。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大兴安岭林区生长盛季不同经营方式及不同生境对森林土壤-大气CH4、CO2、N2O通量均无显着相关性。CH4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及各层湿度并未发现有显着相关性,仅显示CH4通量与土壤有机质(SOC)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TN)呈负相关关系;CO2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显着相关(P=0.042 3),与土壤0 cm及10 cm处温度无显着相关性,CO2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腐殖质层、010 cm以及1020 cm土壤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SOC、TN呈负相关关系;N2O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湿度及SOC均呈正相关关系,与TN呈负相关关系。

王飞[9](2013)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与碳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兴安落叶松林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其碳汇功能在寒温带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采用样地清查和异速生长法测算乔木层生物量、收获法估算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收集法测定年凋落物量,结合各组分的含碳率,计算了森林碳密度(植被层、碎屑层和土壤层)和碳年固定量及其分配格局,精确估算了碳库能力。同时利用LI-6400/9,采用挖壕沟法分类土壤呼吸,测定了土壤CO2释放速率,估算出土壤呼吸年释放量,进而量化了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碳源/汇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杜香-兴安落叶松从幼龄—成熟林,乔木层和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分别在98.63-249.46和2.10-6.01t·hm-2之间,植被层总生物量为104.64-254.56t·hm-2。乔木层生物量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林下植被层呈“U”型分布,中龄林最小,幼龄林最大,植被层总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2.有机碎屑生物量从幼龄—成熟林为15.17-48.46t·hm-2。其中,凋落物现存量为13.79-38.86t·hm-2,占碎屑生物量的67.46-90.86%;木质物残体生物量为1.39-13.43t·hm-2。随着龄组的增大,有机碎屑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呈增加趋势,木质物残体生物量从幼龄林开始,增加到中龄林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3.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年凋落量在0.811.37t·hm-2之间。大小顺序为:成熟林>幼龄林>近熟林>中龄林,呈“U”型分布。落叶是年凋落量的主体,占53.11-74.12%。4.兴安落叶松林净初级生产力为8.81-10.81t·hm-2·a-1,净初级生产力随着龄组的增大而降低。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年凋落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净增量)所占比例最高,为72.97-90.88%,其次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为3.93-12.66%和4.82-17.49%),最低是藓被层(0-1.25%)。5.兴安落叶松单木各器官碳含量为:叶>枝>干>皮>根。除了成熟林外,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乔、灌、草三层碳含量均有:地上器官>地下器官。凋落物层碳含量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随年龄的变化,乔木层树叶、树皮和粗根碳含量呈单峰曲线,灌木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土壤层的碳含量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递减。6.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空气温度和5cm土壤温度相关显着(R2>0.6303)。实测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均与瞬时(30min)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有显着线性相关(R2>0.7068)。7.从幼龄林到成熟林,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分别为211.16、389.08、330.77和435.2t·hm-2,土壤层>乔木层>碎屑层>灌木层>草本层>藓被层,分别占60.91-74.82%、21.60-33.36%、2.34-5.91%、0.19-0.89%、0.05-0.35%和0-0.01%。乔木层、植被层、碎屑层碳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增加的趋势,总碳密度和土壤层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8.兴安落叶松林年碳固定量从幼龄到成熟龄为4.02-4.85t·hm-2·a-1,其中,植被年净增量为3.43-4.82t·hm-2·a-1;凋落物归还量为0.38-0.59t·hm-2·a-1。土壤年释放量为2.12-3.24t·hm-2·a-1。随着龄组的增大,森林年碳固定量和植被年碳净增量呈降低趋势,凋落物碳归还量呈“U”形分布。9.森林碳平衡估算结果为:从幼龄林到成熟林,兴安落叶松林都是大气CO2的“汇”,碳汇分别为2.56、2.23、0.92和0.9t·hm-2·a-1。可见,不同年龄的森林碳汇能力有明显差异。

李卓凡[10](2013)在《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库,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全球碳平衡和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藓类—兴安落叶松林5种原始林以及兴安落叶松渐伐更新林、兴安落叶松皆伐更新林2种干扰林,通过对比分析林木层、下木植被层、枯落物层、木质残体层和土壤层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旨在系统研究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为准确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可对我国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准确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野外实地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兴安落叶松5种原始林生物量大小顺序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73.4757t/hm2)>杜鹃—兴安落叶松林(109.3005t/hm2)>藓类—兴安落叶松林(100.8210t/hm2)>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00.0781t/hm2)>柴桦—兴安落叶松林(94.7197t/hm2),其平均生物量为115.6790t/hm2,分别是兴安落叶松渐伐更新林(56.6394t/hm2)、兴安落叶松皆伐更新林(42.8827t/hm2)的2.04倍、2.70倍。(2)采用生物量加权平均法对不同碳库层有机含碳率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兴安落叶松原始林5种碳库层的生物量加权平均含碳率大小顺序为:林木层(51.0565%)>下木植被层(49.3465%)>木质残体层(47.5262%)>枯落物层(43.7229%);渐伐更新林顺序为:林木层(52.1681%)>枯落物层(46.7199%)>下木植被层(45.9526%)>木质残体层(42.8438%);皆伐更新林顺序为:木质残体层(50.5433%)>下木植被层(49.9698%)>林木层(48.4258%)>枯落物层(42.4626%);原始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234.7692g/kg,高于渐伐更新林和皆伐更新林。(3)研究区内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的总碳储量为0.8612TgC,土壤层贡献最大(78.66%),碳储量为0.8612TgC;其次是林木层(15.45%),碳储量为0.1330TgC;枯落物层(2.63%)、下木植被层(1.72%)分别可以固定0.0226TgC和0.0148TgC;木质残体层贡献最少(1.54%),可以固定0.0132TgC。

二、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始林土壤热量状况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始林土壤热量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土壤样品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6 讨论与小结
        6.6.1 讨论
        6.6.2 小结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土壤—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1.2.2 植物器官C、N、P研究现状
        1.2.3 土壤C、N、P研究现状
        1.2.4 凋落物C、N、P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样品收集及测定
        2.3.2 土壤样品收集及测定
        2.3.3 凋落物样品收集及测定
        2.3.4 数据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土壤-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3.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器官C、N、P含量及比值
        3.1.1 植物器官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3.1.2 植物器官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3.2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N、P含量及比值
        3.2.1 土壤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3.2.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3.3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及比值
        3.3.1 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3.3.2 土壤和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3.4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养分含量及比值相关性分析
        3.4.1 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3.4.2 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C/N、C/P、N/P相关性分析
4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器官-土壤-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4.1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器官C、N、P含量及比值
        4.1.1 植物器官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4.1.2 植物器官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4.2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N、P含量及比值
        4.2.1 土壤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4.2.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4.3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及比值
        4.3.1 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随林龄变化特征
        4.3.2 土壤和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4.4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养分含量及比值相关性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植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5.1.2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5.1.3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植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5.1.4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和凋落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
        5.1.5 兴安落叶松植物叶片-土壤-凋落物养分含量及比值特征相关性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寒温带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林型土壤基础肥力的研究
        1.2.2 土壤酶活性研究现状
        1.2.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研究方法及样品采集
        2.2.1 土样采集
        2.2.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2.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2.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林型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3.2 不同林型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3.3 不同林型土壤天门冬酰胺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4.1 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
    4.2 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基础肥力的关系
    5.1 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基础肥力的相关性
    5.2 土壤基础肥力、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的主成分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不同林型对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
    6.2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6.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兴安落叶松胸径微变化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高时间分辨率的树干径变化研究进展
        1.2.2 SPAC理论的发展
        1.2.3 树干径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响应机制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貌及土壤条件
        2.1.4 冻土
        2.1.5 植被
    2.2 数据处理
        2.2.1 实验布设及水量平衡场基本信息调查
        2.2.2 胸径微变化的测定
        2.2.3 植物层面水热相关因子测定
        2.2.4 土壤层面水热相关因子测定
        2.2.5 大气层面水热相关因子测定
    2.3 数据分析
        2.3.1 径变化指标的计算
        2.3.2 数据统计分析
        2.3.3 SEM建模分析
3 兴安落叶松胸径微变化特征
    3.1 胸径微变化研究期间的环境条件
    3.2 基于零增长假设、线性增长假设的TWD
        3.2.1 两种假设条件下的TWD特征
        3.2.2 两种假设条件下的TWD与主导因子的相关分析
    3.3 不同时间窗口下TWD的变化特征
    3.4 不同时间窗口下MDS的变化特征
    3.5 不同时间窗口下DSDI的变化特征
    3.6 不同时间窗口下DSDV的变化特征
    3.7 不同时间窗口下SDVR的变化特征
    3.8 5 种径变化指标的综合比较
    3.9 小结
4 胸径微变化对树木自身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
    4.1 径变化指标对Q_s变化的响应
        4.1.1 天气条件及温度条件的划分
        4.1.2 TWD与Q_s在0.5h时间窗口下的变化趋势
        4.1.3 径变化指标与Q_s在1d时间窗口下的变化趋势
    4.2 径变化指标对叶片蒸腾量及树皮含水量变化的响应
        4.2.1 径变化指标对叶片蒸腾量变化的响应
        4.2.2 径变化指标对树皮含水量变化的响应
    4.3 径变化指标对树木自身温度变化的响应
        4.3.1 径变化指标对树干温度变化的响应
        4.3.2 径变化指标对叶面温度变化的响应
    4.4 径变化指标对树木自身水热因子变化响应的综合比较
    4.5 小结
5 胸径微变化对土壤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
    5.1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水分因子变化的响应
        5.1.1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水势变化的响应
        5.1.2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
        5.1.3 径变化指标对降雨入渗补给量变化的响应
    5.2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热量因子变化的响应
        5.2.1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
        5.2.2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热通量变化的响应
    5.3 径变化指标对土壤水热因子变化响应的综合比较
    5.4 小结
6 胸径微变化对大气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
    6.1 径变化指标对大气水分因子变化的响应
        6.1.1 径变化指标对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量变化的响应
        6.1.2 径变化指标对空气相对湿度、VPD变化的响应
        6.1.3 径变化指标对生态系统蒸散量、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响应
    6.2 径变化指标对大气热量因子变化的响应
        6.2.1 径变化指标对空气温度变化的响应
        6.2.2 径变化指标对辐射变化的响应
        6.2.3 径变化指标对热通量变化的响应
    6.3 径变化指标对其他大气因子变化的响应
        6.3.1 径变化指标对风速变化的响应
        6.3.2 径变化指标对二氧化碳通量变化的响应
    6.4 径变化指标对大气水热因子变化响应的综合比较
    6.5 小结
7 胸径微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
    7.1 0.5 h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SEM
        7.1.1 0.5 h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初始模型
        7.1.2 0.5 h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CFA
        7.1.3 0.5 h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修正模型
    7.2 0.5 h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SEM
        7.2.1 0.5 h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初始模型
        7.2.2 0.5 h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CFA
        7.2.3 0.5 h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修正模型
    7.3 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SEM
        7.3.1 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初始模型
        7.3.2 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CFA
        7.3.3 1d时间窗口、适宜温度条件下的修正模型及中介效应
    7.4 1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SEM
        7.4.1 1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初始模型
        7.4.2 1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CFA
        7.4.3 1d时间窗口、低温条件下的修正模型
    7.5 3d时间窗口下的SEM
        7.5.1 3d时间窗口下的初始模型
        7.5.2 3d时间窗口下的CFA
        7.5.3 3d时间窗口下的修正模型及中介效应
    7.6 7d时间窗口下的SEM
        7.6.1 7d时间窗口下的初始模型
        7.6.2 7d时间窗口下的CFA
        7.6.3 7d时间窗口下的修正模型及中介效应
    7.7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基于两种假设下的TWD对主导因子的响应
        8.1.2 树干径变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8.1.3 径变化指标的变化对Qs的变化的解释作用
        8.1.4 树干径变化对SPAC水热因子的响应
        8.1.5 SPAC不同层面水热因子与树干径变化间的中介分析
    8.2 结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有机碳库研究进展
        1.3.2 森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1.3.3 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子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土壤样品采样
        2.2.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2.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2.5 土壤碳密度计算方法
        2.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杜香-兴安落叶松土壤有机碳含量
        3.1.1 不同龄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比分析
        3.1.2 不同龄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3.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
        3.2.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3.2.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分布
    3.3 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
        3.3.1 土壤容重
        3.3.2 土壤含水量
        3.3.3 土壤孔隙度
        3.3.4 土壤pH值
        3.3.5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碳氮分配及其耦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计量单位
1 引言
    1.1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进展
        1.1.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1.1.2 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
    1.2 森林生态系统光合过程碳、氮特征
        1.2.1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冠层碳、氮分配特征
        1.2.2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冠层碳、氮耦合特征
    1.3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氮特征
        1.3.1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养分释放
        1.3.2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对N沉降的响应
        1.3.3 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环境影响因素
    1.4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
        1.4.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分配特征
        1.4.2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耦合特征
    1.5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氮特征
        1.5.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对N沉降的响应
        1.5.2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碳、氮耦合
    1.6 选题背景及创新点
        1.6.1 选题背景
        1.6.2 创新点
        1.6.3 项目支持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概况
        2.1.6 生物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环境因子观测
        2.2.3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空间格局
        2.2.4 光合过程碳、氮特征测定
        2.2.5 土壤碳、氮测定方法
        2.2.6 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碳、氮测定方法
        2.2.7 土壤微生物碳、氮测定
        2.2.8 人工模拟氮沉降
        2.2.9 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碳、氮循环模拟
        2.2.10 主要测定指标和频度
        2.2.11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3.1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区域气象要素分析
    3.2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元素特征
        3.2.1 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2.2 土壤全氮分布特征
        3.2.3 土壤其它元素空间分布
    3.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生长季氮输入特征
        3.3.1 大气降水氮输入
        3.3.2 穿透雨氮输入
        3.3.3 树干茎流氮输入
        3.3.4 生长季平均氮沉降
        3.3.5 降水养分含量及淋溶量
        3.3.6 总氮和有机氮输入
    3.4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植被特征
4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氮分配特征
    4.1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植被层碳、氮特征
        4.1.1 兴安落叶松林主要植被碳、氮分配特征
        4.1.2 兴安落叶松林乔木层碳、氮分配特征
        4.1.3 兴安落叶松林下木层碳、氮分配特征
        4.1.4 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层碳、氮储量
    4.2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格局特征
        4.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分配特征
        4.2.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格局特征
        4.2.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与全氮耦合特征
    4.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氮格局特征
        4.3.1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库分配格局
        4.3.2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氮库分配格局
    4.4 小结
5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光合过程碳、氮耦合特征
    5.1 光合固碳特征及影响因子
        5.1.1 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
        5.1.2 影响光合固碳过程的生理生态因子
        5.1.3 光合过程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5.2 光合过程蒸腾特征
        5.2.1 光合过程蒸腾速率日变化
        5.2.2 蒸腾速率与光合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
        5.2.3 光合过程的日同化量、日蒸腾量和蒸腾效率
    5.3 CO_2对兴安落叶松光合固碳过程的影响
        5.3.1 CO_2浓度增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3.2 CO_2浓度增加对光合特征因子的影响
    5.4 植物叶片氮含量与光合固碳耦合特征
        5.4.1 植物叶片氮及其它化学计量元素的变化
        5.4.2 氮元素及其它化学计量元素对光合固碳速率的影响
    5.5 小结
6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氮耦合特征
    6.1 凋落物动态变化及分解
        6.1.1 凋落物数量及组成动态变化
        6.1.2 凋落物分解动态
    6.2 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碳、氮和其它养分元素动态
        6.2.1 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碳的动态变化
        6.2.2 分解过程中凋落物氮的动态变化
        6.2.3 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碳、氮耦合
        6.2.4 凋落物分解过程各组分养分动态
    6.3 模拟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碳、氮的影响
        6.3.1 氮沉降对凋落物凋落量的影响
        6.3.2 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6.3.3 氮沉降对凋落物碳分解的影响
        6.3.4 氮沉降对凋落物氮分解的影响
        6.3.5 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过程C/N比的影响
        6.3.6 氮沉降对凋落物其它养分元素分解的影响
    6.4 小结
7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耦合特征
    7.1 土壤溶解性碳对氮沉降的响应
        7.1.1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无机碳剖面特征
        7.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季节变化
    7.2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氮沉降的响应
        7.2.1 氮沉降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变化
        7.2.2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7.2.3 N沉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13)C)自然丰度的变化
    7.3 土壤氮的矿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7.3.1 土壤硝化特征
        7.3.2 土壤铵化特征
        7.3.3 土壤氮的矿化特征
        7.3.4 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因素
    7.4 土壤碳、氮通量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7.4.1 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7.4.2 土壤N_2O排放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7.4.3 土壤碳通量对氮输入的响应
    7.5 小结
8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氮耦合特征
    8.1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
        8.1.1 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特征
        8.1.2 土壤活性酶种类及其功能
    8.2 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动态
        8.2.1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碳、氮动态
        8.2.2 土壤酶活性及其动态变化
    8.3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3.1 铵态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8.3.2 硝态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8.3.3 铵态氮和硝态氮交互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8.4 小结
9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碳、氮循环模拟
    9.1 Forest-DNDC模型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9.1.1 模型的基本结构
        9.1.2 模型的基本原理
        9.1.3 模型的应用
    9.2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
        9.2.1 模型参数率定
        9.2.2 模拟结果
        9.2.3 模拟效果评价
    9.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
        9.3.1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动态变化
        9.3.2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4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氮分配格局
    10.2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光合过程的碳、氮耦合特征
    10.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碳、氮耦合特征
    10.4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耦合特征
    10.5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其动态
    10.6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碳、氮循环模拟
11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林分生长结构研究现状
        1.3.1 林分组成结构特征
        1.3.2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1.3.3 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演替
        1.3.4 林分生长模拟研究进展
        1.3.5 兴安落叶松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条件
    2.5 植被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标准地基本情况及数据来源
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径阶、树高分布及预测
    4.1 林分径阶和树高结构分布
        4.1.1 林分径阶分布
        4.1.2 林分树高分布
    4.2 直径树高分布预测
        4.2.1 林分直径Weibull分布拟合
        4.2.2 林分树高Weibull分布拟合
        4.2.3 直径Weibull分布的预测
        4.2.4 树高Weibull分布的预测
    4.3 Weibull分布拟合林分胸径和树高分布
        4.3.1 林分胸径分布
        4.3.2 林分树高分布
    4.4 小结
5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1 兴安落叶松幼龄林林分空间结构
        5.1.1 林分混交度分析
        5.1.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5.1.3 林分角尺度分析
    5.2 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林分空间结构
        5.2.1 林分混交度分析
        5.2.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5.2.3 林分角尺度分析
    5.3 兴安落叶松近成过熟林林分空间结构
        5.3.1 林分混交度分析
        5.3.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5.3.3 林分角尺度分析
    5.4 小结
6 林分生长规律模拟
    6.1 分级木
        6.1.1 幼龄林分级木分布
        6.1.2 中龄林分级木分布
        6.1.3 近成过熟林分级木分布
    6.2 兴安落叶松林生长模型
        6.2.1 最优生长方程的筛选
        6.2.2 生长模型的拟合
        6.2.3 胸径生长的模拟
        6.2.4 树高生长的模拟
        6.2.5 材积生长的模拟
    6.3 小结
7 林分结构调整
    7.1 林分目标结构
        7.1.1 林分结构
        7.1.2 分级木比例
        7.1.3 林分径阶分布和树种组成
    7.2 林分结构调整技术
        7.2.1 结构调整依据
        7.2.2 森林结构调整方法
    7.3 抚育间伐指数研究
        7.3.1 抚育间伐指数
        7.3.2 指标选取及各指标权重
    7.4 兴安落叶松林抚育间伐对象的选择
        7.4.1 标准地数据调查
        7.4.2 间伐指数计算
    7.5 结构调整体系
        7.5.1 结构调整阶段
        7.5.2 结构调整
    7.6 森林结构调整过程
    7.7 小结
8 基于林分总生产量的抚育间伐模拟研究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基础
        8.2.1 林木分级木之间转换
        8.2.2 抚育间伐保留密度与伐后郁闭度关系式
        8.2.3 抚育间伐与林分总生产量关系研究
        8.2.4 林木分级标准
    8.3 模拟抚育间伐的基本模型研究
        8.3.1 单株材积与胸径关系研究
        8.3.2 林分立木冠幅直径与胸径的关系研究
        8.3.3 林分年龄、胸径、密度三者间相互关系表达式
        8.3.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
        8.3.5 间伐林分株数拥挤度
        8.3.6 间伐林分胸径生长动态
        8.3.7 间伐间隔期确定
    8.4 间伐与对照林分总生产量模拟研究
    8.5 间伐与对照林分蓄积量实测验证
    8.6 小结
9 抚育间伐优化设计方案研究
    9.1 研究目标
    9.2 研究背景
    9.3 理论基础
    9.4 研究方案
    9.5 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方案优化设计技术指标主要模型
    9.6 抚育间伐优化设计实施方式
    9.7 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优化设计实施举例
    9.8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讨论
    10.2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CO2、CH4、N2O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实验设置
    1.3样品采集和气体通量测定
    1.4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1.5数据分析
2结果分析
    2.1不同生境下土壤CH4通量
    2.2不同生境下土壤CO2通量
    2.3不同生境下土壤N2O通量
    2.4气体通量与土壤性质、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3讨论
    3.1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
4结论

(9)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与碳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2 森林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概述
        1.2.1 碳贮量和碳平衡估算方法
        1.2.2 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现状
        1.2.3 森林植被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
        1.2.4 森林土壤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
        1.2.5 有机碎屑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
        1.2.6 不同年龄森林碳贮量和碳平衡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地概况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和数据来源
        2.2.2 野外调查
        2.2.3 室内样品测定与数据计算
        2.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3.1 乔木层生物量
        3.1.1 单株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3.1.2 乔木层生物量及分配
        3.1.3 乔木层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
    3.2 林下植被层生物量
        3.2.1 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分配
        3.2.2 林下植被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
    3.3 有机碎屑生物量及凋落物产量
        3.3.1 有机碎屑生物量
        3.3.2 年凋落量特征
    3.4 植被层生物量及生产力
        3.4.1 植被层生物量及分配
        3.4.2 植被层净初级生产力及分配
    3.5 小结
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研究
    4.1 各组分碳含量
        4.1.1 乔木层各组分碳含量
        4.1.2 林下植被层碳含量
        4.1.3 凋落物层和木质物残碳含量
        4.1.4 年凋落物各器官碳含量
        4.1.5 土壤层碳含量
    4.2 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
        4.2.1 森林碳密度及分配
        4.2.2 乔木层的碳密度及分配
        4.2.3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
        4.2.4 碎屑层碳密度及分配
        4.2.5 土壤层碳密度
    4.3 小结
5 兴安落叶松林碳平衡研究
    5.1 年碳固定量及分配
    5.2 土壤碳年释放量估算
        5.2.1 土壤温度为自变量估算年碳释放量
        5.2.2 空气温度为自变量估算年碳释放量
        5.2.3 对土壤温度模型与近地表空气温度模型比较
    5.3 碳平衡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今后需要完善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生物量研究概述
        1.2.1 国外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2.2 国内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2.3 生物量研究方法简述
    1.3 碳储量研究概述
        1.3.1 碳汇的定义
        1.3.2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研究
        1.3.3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现状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2 主要森林类型概述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
    3.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1 林木层样品的采集
        3.2.2 下木植被层样品的采集
        3.2.3 枯落物层样品的采集
        3.2.4 木质残体层样品的采集
        3.2.5 土壤样品的采集
    3.3 有机含碳率的测定
        3.3.1 植被有机含碳率的测定
        3.3.2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3.4 数据计算及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林木层碳密度特征
        4.1.1 林木层生物量分布
        4.1.2 林木层含碳率分析
        4.1.3 林木层碳密度分布特征
    4.2 下木植被层碳密度特征
        4.2.1 下木植被层生物量分布
        4.2.2 下木植被层含碳率分析
        4.2.3 下木植被层碳密度分布特征
    4.3 枯落物层碳密度特征
        4.3.1 枯落物层生物量分布
        4.3.2 枯落物层含碳率及碳密度
        4.3.3 枯落物层的含碳率变异性
        4.3.4 枯落物层的碳密度差异性分析
    4.4 木质残体层碳密度特征
        4.4.1 木质残体层生物量分布
        4.4.2 木质残体层含碳率分析
        4.4.3 木质残体层碳密度分布特征
    4.5 土壤层碳密度特征
        4.5.1 土壤层有机碳含量
        4.5.2 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
    4.6 兴安落叶松林总生物量、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4.6.1 兴安落叶松不同林分类型总生物量与总碳密度
        4.6.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总碳储量
5 结论
    5.1 生物量分配特征
    5.2 不同碳库层的加权平均含碳率
    5.3 兴安落叶松不同林分类型碳密度
    5.4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总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始林土壤热量状况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土壤—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D]. 辛雅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寒温带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D]. 张宏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兴安落叶松胸径微变化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D]. 田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分析[D]. 吴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碳氮分配及其耦合特征研究[D]. 张慧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7]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D]. 韩胜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3)
  • [8]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CO2、CH4、N2O通量的影响[J]. 任乐,马秀枝,范雪松.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3)
  • [9]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与碳平衡研究[D]. 王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10]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D]. 李卓凡.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L.原始森林土壤热量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