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当代价值概论

中国诗歌当代价值概论

一、中国韵文当代价值概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21)在《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张天翼的儿童文学无论是从宏观的创作研究,还是微观层面的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来看,都已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对于作品中关于儿童成长话题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缺失。儿童既是时代的衍生物,又是独立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个体,值得探索和研究。严格意义上来说,张天翼作品中的儿童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形象,提及少年必然会涉及成长,因而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从成长叙事的角度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文本分析以及文论结合的方法来解读张天翼儿童文学中的成长叙事。细读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可知,作品中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或者经历挫折不能分辨自我,忽视社会法则与规范而造成成长夭折;或者幸运地遇到助其成长的引路人,为其解答疑惑、互帮互助或给予警醒等;或者经历对其成长产生震撼作用的“精神危机”或“切肤之痛”的事件而顿悟成长。以上都是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中有关成长的表现。少年成长中不仅沉浸在成人和少年交融的两种声音、身处幻想与现实相生的社会还有充满讽刺的社会大环境,而雅俗兼备的叙事语言将儿童的尴尬处境幽默化表达,具备成长的乐趣。由于少年年龄的相似性与受挫的必然性,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呈现成功与失败两种模式。叙事技法、叙事语言以及叙事模式呈现了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策略。张天翼儿童文学中对于成长的叙事在文学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它不仅颠覆“爱”与“美”的自然教育童话,还对新时期郑渊洁等作家的作品产生影响;不仅关注两个时代的少年成长,还对流浪儿和妇女解放问题保持了关注和暴露。张天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数关注到少年成长的作家,虽然成长不是作品中突出呈现的主题,但却对少年成长起到了指引作用,随后也带动了五十年代少年的成长。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具有连接“五四”和新时期作家的作用,给予少年成长以关照,充分揭示社会存在现实问题。但他的成长叙事在当代也具有接受困境,大多当代少年与作品之间存在接受隔阂,不能感悟其中意蕴与追求。

陈蒙[2](2021)在《孔广森古音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孔广森(1753-1786)是清代着名古音学家、经学家。古音学着有《诗声类》十二卷、《诗声分例》一卷。孔氏师从戴震,古音学亦受顾炎武、段玉裁二家影响颇深。古韵分十八部(阴阳各九部)、东冬分立、合类独立、阴阳对转是古音学界所公认的孔氏古音学之成就。本文对孔广森古音学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主要是:爬梳源流,理清孔氏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凸显其创见与特点;细致分析其研究结论,并加以辨析和疏解,进一步挖掘其有价值的蕴涵;总结其古音学思想及其得失,为上古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在详细比较孔广森与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江有诰、王念孙、严可均、章太炎等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对孔氏古音学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深入分析孔氏对《唐韵》的离析、归部及古音归字,对孔氏古音学的东冬分立、侯幽之入分立、合类独立、侵谈两类的分野、去入通协、真文不分、脂类杂糅、古无入声及其“通韵”说和“转韵”说展开专题探讨,并对孔氏治古音的路径、材料、方法,孔氏的古音学思想和其成就、贡献与不足进行了审视和总结。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为:全面深入地梳理孔广森古音学的研究及其贡献与成就;把孔氏的古音学研究置于学术发展的源流中进行考察;对孔氏结论的资料证据进行重新检核;对孔氏古音学研究方法和体现出的语言学意识进行总结和抽绎。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对孔广森的生平、学术经历与着述做简单介绍,回顾以往对孔氏古音学的研究成果,报告本研究的意义、思路和内容,展示本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第二章 孔广森古音学总论。孔氏古音学的研究包括古韵分部、韵部关系、古声调、古字注音和《诗经》韵例五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以古韵分部和韵部关系研究为中心。第一节探讨孔氏治古音的路径、材料与方法。孔氏采取离合《唐韵》以求古音、据谐声以领万字的治古音之路。其论古音以《诗经》韵为本证,以上古三代秦汉有韵之文、《说文》谐声与读若、经籍异文、汉儒音读、音训释音、古今方言等材料为旁证,综合运用考古与审音的方法,以考古为主。第二节概览孔氏的古韵十八部,展示孔氏两分或三分《唐韵》四十一韵、别收四十四韵的韵字,在离析《唐韵》八十韵的基础上求其合,形成古音十八部——阴阳各九部的研究历程。然后从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个方面将孔氏的古韵归部与吴棫、郑庠、顾炎武、江永、段玉裁五家做简要对比以明孔氏对各家的继承和发展。第三节介绍孔氏古音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详细说明了“唐韵误入字”的定义和两种类型,全面考察了孔氏为古字注音的原则和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孔氏的《诗经》韵例。第三章孔广森对唐韵的离析和古韵分部。本章从回顾顾炎武、江永、段玉裁三家古韵分部研究入手,指明孔氏在古音各类中对《唐韵》的离析与重新组合,详细列出孔氏古音各类的本韵字、唐韵误入字、兼入字和附字(如有),完整呈现孔氏古音体系的架构和内容。并通过与诸家韵字的对比,求得孔氏《诗经》中独有的70个入韵字。除此之外,第一节重点分析了孔氏对古音支脂之三分、侯鱼分立、幽宵分立的论述。第二节通过全面比较孔氏与各家对《唐韵》入声字的离析与归部,指出孔氏成功离析了屋、沃、觉、药、铎、麦、昔、锡八韵,且觉韵的成功归部始于孔氏。在评价各家对古音入声分部的贡献时,说明孔氏之功在离析屋、觉,确立了侯部入声、幽部入声。第三节通过详列孔氏古音阳声各类韵字,展示了其古音东冬分立、真文合一的分部情况。第四章孔广森古韵分部专题探讨。第一节梳理孔氏对东冬分立的论证,包括例举《诗经》中东冬二部独用例,合理解释《诗经》中有争议的东冬合韵例,论说冬与侵、蒸相类而与东有别,指明东为侯、屋之阳声、冬为幽、觉之阳声等方面。并考索古音学史,细述清代古音学者对东冬分立的质疑与接受,以及现代学者深入剖析音理,广泛求诸古方言、现代方言和出土文献等新材料对东冬分立理论的补充与完善。第二节重点介绍了孔氏合类独立的理据及意义,反驳了段氏对合类独立的质疑,指明了孔氏未将缉、合九韵分为二类的缺陷及孔氏对合类声调的错误解读。第三节从比较孔氏与各家侵、谈两类的归韵和归字入手,详细分析了存在争议的古字归部,肯定了孔氏对古音侵、谈两部的分野。第四节详细梳理了孔氏对古音“去入通协”的论证,根据《诗经》中的入声自协例、去声自协例以及去、入二声与平、上二声的通协例的数据比较分析,论述了孔氏由“去入通协”得出古音去入一类的错误。第五节首先细述各家“真文不分”与“真文分立”的论争,进而阐述孔氏“真文不分”的五点原因。第六节在探讨江永、戴震发现祭部,段玉裁、王念孙发现至部,章太炎发现队部,王力先生发现微部,及各家对诸部分立及分野的论争的基础上,阐明了孔氏脂类分部的杂糅问题。认为孔氏脂类应细分为脂类、微类两个平上韵部和至类、队类、祭类三个去入韵部,并厘清了各类的分野,列出了细分后的具体韵字。第七节从回顾各家对古音入声的观点及分部入手,叙述了孔氏对古入声的认识,指出孔氏的“古无入声”的实质是将古入声作为一个音类视为去声调类中的“短言”,否认古有入声调。第五章孔广森古音归字探讨。孔广森的古音归字有创见,也有失误,但创见多于失误。本章从全面比较孔广森与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江有诰、王念孙等各家的古音归字入手,结合《诗经》韵、群经韵、汉字谐声、异文、音训、汉儒音读、现代学者古音构拟等多种材料,剖析孔广森古音归字的创见与失误。孔氏破除他家归字的错误,归“萎”于歌、归“鲜”于支、归“雌、泚、柴”于支、归“洒、浼”于脂、归“俅”于幽、归“饫”于侯、归“揄”于幽、归“翛”于幽、归“纠”于宵、归“苓、零、领、令”于丁、归“睘”于丁、归“枕、耽、涵、髡、萏、谗、占、贬、玷”于侵,为其古音归字的创见。孔氏归“西”于辰、兼入脂,归“惨”于宵、兼入侵,“母、谋”二字兼收于之、鱼,论据充足亦可从。孔氏归“兮”于歌、归“庙”于幽,论据虽单薄仍可备一说。孔氏“谯”字归幽误,应归宵。“集、入”归之误,应归缉。“局”字归幽误,应归侯之入。“替”字归辰误,应归至。第六章孔广森的“通韵”说。孔广森的“通韵”说在段玉裁“合韵说”的基础上,以收声为区别条件,厘清了“通韵”与“转韵”的区别。孔氏缩小了古音通韵的范围,排除了偶借的通韵,大大提高了“通韵”对韵部关系的解释力。第一节回顾了顾炎武、江永对古音通韵的认识,重点介绍了段玉裁的“合韵”说。详尽考察了段氏在《六书音均表》中所列的六十组不同韵部之间的两两合韵,总结了段氏所论前人因不识通韵而对古音的误判,梳理了段氏运用古通韵对古谐声偏旁的分部互用、古一字异体现象和古文异部的假借转注的解释。第二节在比较中研究孔氏的“通韵”说对段氏“合韵”说的继承和发展。完整呈现了孔氏的古音通韵系统,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十二大类。重点探讨了孔氏的丁辰、冬侵蒸、支脂和幽宵之通韵。并指出了孔氏“通韵”说的不足,对孔氏的通韵系统作出了调整和丰富。第三节为使孔氏“通韵”说信而有征,以三代韵文、谐声通假及经籍异文等材料为主,为孔氏通韵系统中的二十二组主要通韵作出疏证。第七章孔广森的“转韵”说。本章在与段玉裁的“异平同入说”,戴震、严可均、章太炎的对转说相比较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孔广森的九组阴阳对转,并为每组转韵作出疏证。关于古音对转理论,孔氏之功在于构筑阴阳对转的整体理论架构,并首先提出歌原、侯东、幽冬、宵侵四组对转关系。第一节比较了孔氏的歌原对转与段氏的“支歌同入”“脂文元同入”、戴氏的“阿乌垩对转”“安霭遏对转”,梳理了孔氏以诗韵、古反切、异文、古音读和谐声为依据对歌原对转的论证。并依章氏说,将其完善为歌祭元对转。第二节叙述了孔氏的支丁对转与段氏的“支歌同入”“真耕同入”、戴氏的“婴娃戹对转”的异同,指出孔氏的支丁对转为戴氏学说的继承。第三节在对比孔氏的脂辰对转与段氏“脂文元同入”“真耕同入”、戴氏“殷衣乙对转”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孔氏以“旗、疷、西、殄、讯、君、抑”七字为例来论证脂辰对转的过程。并依章氏、王力先生说,将其修正为脂至真对转、微队文对转。第四节以孔氏的鱼阳对转与段氏的“鱼阳同入”、戴氏的“阿乌垩对转”“央夭约对转”的比较入手,考索孔氏鱼阳对转的理论阐述与具体例证。第五节在分析段氏“幽侯东同入”、戴氏“翁讴屋对转”的基础上,指出孔氏的侯东对转、幽冬对转发前人所未发,讨论了严氏、章氏将幽冬对转修正为幽冬侵对转的过程。第六节将孔氏的宵侵对转与段氏的“之宵蒸同入”、戴氏的“央夭约对转”一起检讨,考察孔氏举“贬、惨”二字对“宵侵对转”的论证。比较了孔氏的宵侵对转与严氏、章氏的幽侵对转,将其完善为幽宵侵对转;第七节从与段氏“之蒸同入”、戴氏“膺噫亿对转”对比的角度探讨孔氏举“陾、赠”二字为例论证之蒸对转。第八节叙述了孔氏的合谈对转,并依戴氏说,将其修正为缉侵对转和盍谈对转。最后概括了孔氏的转韵系统及古音对转理论的简要发展史。第八章孔广森古音学思想探微。本章从孔氏对古音事实的考证、论说以及古音体系的建构中总结抽绎孔氏的古音学思想。孔氏将古音分本韵、通韵、转韵体现了其古音系统观。将研究材料分时代以甄别、强调古今音的区别、重视方音在古音研究中的作用体现了其古音时地观。孔氏古音研究中韵部通转渐变和声韵相协而变的思想是其语音演变观的集中体现。孔氏重视以义正音,也将古音学成果用以因声求义,由此得见其音义互动观。孔氏不仅关注音类的分析,也努力尝试音值的探求,其音读观于古字注音中可见一斑。第九章结语:孔广森古音学的地位、成就和不足。本章概述了学界对孔氏古音学的评价。总结孔氏古音学的成就和贡献如下:文献考古独具慧眼,创获新的古韵分部;构建通韵、转韵体系,使古音音系结构更趋系统、精密;结合多种材料,古字归部分析细致入微、多有新见;发现《诗经》句中韵例,扩展新增《诗经》入韵字;深入发掘古声调的通协关系,详细论说古音去入通协。孔氏古音学的成就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1)发明东冬分立。(2)离析屋、觉,发明侯幽之入分立。(3)合类独立于侵谈之外。(4)构建通韵体系,完善丁辰、冬侵蒸、支脂和幽宵之四组主要的通韵关系。(5)构建转韵体系,推阐阴阳对转的性质。(6)首先提出歌原、侯东、幽冬、宵侵四组对转关系。(7)厘清侵谈两类的分野。(8)三十二个《诗经》韵字及其谐声字的正确归部。(9)设置句中韵例,独列七十个《诗经》入韵字。(10)详细论说古音阴声去入通协和阳声三声通协。总结孔氏古音学的不足为:某些《唐韵》当离析之韵未离析,古音当分之部未分;为追求阴阳对转的形式齐整牺牲了部分古音事实;对“入声韵”音值认识错误,否认入声调。本章最后报告了本文的创新、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谭洁凡[3](2020)在《蒲风诗论研究》文中认为蒲风是中国现代大众化诗歌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他不仅致力于新诗的创作,还积极地探讨新诗理论,在诗歌创作论、诗歌批评论和诗歌史论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蒲风开始研究大众化新诗理论时,文学大众化论争已经开始,虽然从目前所得的资料来看,他并未直接参与到大众化论争中,但他诗论中有关新诗形式的理论建构离不开文学大众化论争的影响。1934年,蒲风留学日本,留日期间,在鲁迅和郭沫若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左联”组织的活动,并接触了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作品。在《新诗与旧诗》一文中,蒲风引用日本学者杉见荣的《社会科学十二讲》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阐释经济基础对诗体变革的影响。除此之外,蒲风诗论还受普希金的影响,在《普式庚在中国》《普式庚在歌唱着》等文章中,他多次赞扬普希金鼓励诗人使用民众语言写作的做法,并把普希金作品中传达出的“自由”“热与力”等观念运用到诗歌批评中。作为中国诗歌会的发起者,蒲风坚持用新诗理论指导新诗创作,结合《抗战诗歌讲话》中收录的文章,可以将其诗歌创作论分为如下三方面:一、诗歌新形式的建立,蒲风主要从“内容与形式的调和”、新旧形式的利用以及民众语言的使用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二、抒情诗的独特性,蒲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他认为叙事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两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常常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为增强诗歌中抗战建国的民族共通情感的表现力,蒲风主张在写作中要使用“自然”的“技巧”加以谐和的音调;三、对诗歌中典型人物的塑造,蒲风认为为避免新诗出现形式化、符号化等问题,诗人在创作时不仅要塑造典型人物,还要对典型人物进行个性化写作。除了对诗歌创作进行研究,蒲风还积极地探索诗歌批评理论,并将理论用于诗歌批评实践。在《关于文艺批评》和《漫谈诗歌批评》等文章中,蒲风提出批评能够弘扬“民主精神”和指导现实,他还认为“批评可以开导文艺创作”。在诗歌批评的原则上,蒲风说:“伟大的批评家见解应建筑在历史主义与辨证法的原则上来估计文学现象。”并把历史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运用于诗歌批评中。同时,他还主张用整体性原则进行诗歌批评,即从作家的整个写作过程和创作经验上点评作品。从蒲风的作品论和作家论中可以看出,在诗歌的批评方法上,主要有比较批评法和社会学批评法。蒲风的诗歌史论主要收录在《现代中国诗坛》一书中,他以“史”的角度,论述了中国诗歌的起源、诗体的发展和“诗界革命”对新诗产生的影响,并以分期的方式总结了“五四”至1937年中国诗坛的发展。蒲风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到了唐朝“中国诗歌体裁都完成了”,词、曲是诗的衍生。近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西学的传入,旧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便产生了新诗的萌芽。结合“诗界革命”发生的时间和诗坛发展的趋势,蒲风将“诗界革命”称为“新诗运动的急先锋”。在《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的鸟瞰》一文中,蒲风不但对中国诗歌大众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还对不同的诗歌流派和诗人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他对中国现代诗坛的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张承志[4](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5](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认为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贾婉雪[6](2020)在《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非子》选本作为《韩非子》流传形式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的研究,反映出《韩非子》在古代不同时期的被接受情况,总体呈现出《韩非子》选本在《韩非子》流传及接受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作用及影响。并在熟读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古代《韩非子》选本的文本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由于本文所选《韩非子》选本的时期跨度较长,因此文中主要以分时期讨论的结构为主,从不同的时期入手,涉及本时期选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对不同时期的《韩非子》选本进行重点个案研究。力求从多方角度,展现出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的一角原貌,从而突出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韩非子》选本在《韩非子》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及意义。文章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韩非子》选本与《韩非子》文章的选录。首先对《韩非子》选本的生成作了溯源,并对其选本范围作了明确界定;另外从整体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韩非子》文章的选录情况作一个概述,并谈到《韩非子》文章选录体现出的价值。第二、三、四章是对古代《韩非子》选本的分时代研究,在时代大背景和文学思潮下展现出明代以前、明、清时期《韩非子》选本产生及兴盛的原因,并以专书研究的方式对相关《韩非子》选本作重要分析,最后总结出不同时期《韩非子》选本的特点。第二章,明代以前的《韩非子》选本。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数量极少,主要以魏征《韩子治要》、马总《韩子要语》、陶宗仪《韩非子节抄》为主,对学者节选《韩非子》的原因及文本内容进行论述。第三章,明代的《韩非子》选本。明代主要以评点本为主,因此对其选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学者对《韩非子》文本的评点内容。本章重点对归有光辑评、文震孟参订《韩非子》,陆可教选、李廷机订《新镌韩非子玄言评苑》,焦竑注释、翁正春汇评《新镌二太史汇选注释韩非子全书评林》,陈深《韩子品节》,张榜辑、吴贲校《韩非子纂》五本着作进行分析,对其选本概况、评点内容、评点特色及其对《韩非子》思想的继承与批判都有涉及论述。第四章,清代的《韩非子》选本。清代主要以辑录本为主,因此对《韩非子》选本的研究重点倾向于学者选录文本的标准和目的。本章重点对马骕《韩非刑名之学》、李宝洤《韩非子文粹》、江有诰《韩非子韵读》作相关研究,对学者及选本先做简要论述,再对着作中的选录文本作细致分析,并突出清代选本所体现出的特点。第五章,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的价值及和影响。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的价值和意义是本文最后要展现的重点。通过对以上《韩非子》选本的分时期及重点个案研究,最后要整体展现出《韩非子》选本在文献学、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学术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体现出古代《韩非子》选本在韩学史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地位。选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及批评形式,因此《韩非子》选本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研究都存在一定的目的,《韩非子》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及接受经历了相当一段曲折的历程,以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要突出《韩非子》选本是《韩非子》流传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更要突出其在不同时期展现出的特点,通过相关研究展现出古代《韩非子》选本对以后《韩非子》研究的重要启示及意义。

周倩[7](2020)在《元代学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记作为一种记体文,是各路府州县的地方政府在新建、重修、改迁学校的过程中,当地士人自己撰文或邀人AI写作的记体文。学记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开始蓬勃发展,到了元代,学记的数量达到六百余篇,可谓学记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对于学记的研究,宋代是硕果累累,元代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以元代学记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学、史学、文化学、地理学等方面对元代学记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探讨元代学记着录与流传方式以及创作分布情况,其次深入解析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再次重点探究元代学记独特的价值意义,最后阐释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本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元代学记的着录与传播以及创作分布情况。首先分析元代学记的着录方式,即主要以《全元文》为主,辅之以作家别集、地方志、金石志等。其次探讨元代学记的传播途径,即主要以刻石和书文两大方式流传后世。最后,从纵向和横向上分别探析元代学记创作的时空分布情况,寻绎生成差异的主导因素。第二章分析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首先,从“文以释礼”“文以颂赞”“文以示人”三个层面来诠释学记潜在的文体功能,而元代学记在此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发展。其次,元代学记兼用叙事、议论、描写,并结合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尤其是韵文和引文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元代学记的文学性,使之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再次,元代学记的创作特征和文体风格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不同于宋代的新变。第三章重点研究元代学记的价值。其一是文献价值,它是反映当地建学和教育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是补遗作家作品和校对其它文献材料的重要补充。其二是文学价值,元代学记中,渗透着人的真切生命体验的“情”是其精神内核,传达具有动人力量的“采”是其外在形态。其三是文化价值,元代学记对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等都具有启发意义。第四章从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考察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宏观而言,“大元气象”下,地域辽阔、经济富庶、政治包容、文化多元是元代学记得以兴盛发展的客观因素。微观视之,创作主体的心理、入仕情况、兴学主张则是元代学记兴盛发展的内推助力。

王文强[8](2019)在《《西游记》英译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不惟如此,早在1758年(乾隆23年),日本着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其后,随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的展开,这部小说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此后,尽管这部小说的译介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西游记》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进程却从未中断过。其中,这部小说的英语译文(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自1822年马礼逊在《华英字典》首次收录《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开始,到1983年余国藩的《西游记》全译本问世,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从“种子”到最终“成形”共历经了160余年的历史。早在1961年,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就被选入象征世界文学作品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成为最早被该系列丛书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这部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影响力。然而,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相比,学界对《西游记》的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研究《西游记》英译的着作问世,这显然与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强大的影响力并不匹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游记》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和翻译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有关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在中国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那么,这些来自异域的译者们如何定义《西游记》的“性质”?他们的阐释与解读与这部小说的学术研究又有何联系?第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游记》的译者们选取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译者的身份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知?第三,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指出的,翻译实质上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在经历改写而成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原着的主要人物在形象是否与原着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异”,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语境、译者文化身份以及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笔下的译文(译本)差异明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原着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之所以在译本中发生“变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上述几个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译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是同步的。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译本(文)形式、译本影响、以及这些《西游记》的译者们对这部小说的阐释与解读,本研究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旅行时期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22年至1916年,这一阶段的译介主体以传教士为主,《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传教工具的角色,原着的文学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第二个阶段为1917年至1932年,库寿龄首次在英语世界否定了“邱处机作者论”的观点,之后海伦·海耶斯的节译本在英国出版,尽管海耶斯对《西游记》的佛教阐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然而,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游记》走出了“传教士阐释阶段”,序言中大幅引用胡适考证《西游记》的最新成果,正式开启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现代之旅”;第三个阶段为1942年至1968年,着名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在英语世界广受赞誉,通过他的译本,原着的文学性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彰显,译者精心塑造的“猴王”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西游记》为“神话小说”、“滑稽小说”的“属性”在本时期通过韦利译本广泛被这部小说的研究者所接受。第四个阶段是1969年至1983年,在杜德桥、余国藩等学者的推动下,《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西游记》蕴含的道教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余国藩集《西游记》研究者、翻译家、汉学家于一身,他将有关这部小说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自己的译作中,使这个全译本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系统全面地考察《西游记》的百年英译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考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有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域外传播的诸多因素,并把握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事业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孙婷玮[9](2019)在《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整理本《扬州评话水浒·武松》为例,从评话整理本诞生的历史语境、生产—传播机制、整理工作的推展、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和历史命运几个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进行考察,探究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和地位。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辨析了“文化”“文艺”和“文学”这三者的含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本文所提及的“当代性”之“当代”的具体范围;交待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展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时代背景,论述新权力结构下评话价值的重估。共时方面,重点论述五六十年代“战争思维”下的大众文艺观,回到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的历史语境;历时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工作进行溯源,重视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运动与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历史关联,探索评话整理运动的发展脉络。第二章“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分析政治权力如何渗透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国家意志、知识分子整理者、民间说书艺人三者的权力关系、组织形式与互动方式。第三章“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武松》整理本文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整理本对原书词的增、删、改,进而归纳政治权力笼罩下的整理原则、方法以及这些原则、方法运用的尺度,并探讨政治权力更迭对文本面貌造成的改易以及影响改易的制约性因素。二、三两章主要探讨权力对评话整理本的影响,而第四章“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主要探讨整理本对政治权力的宣传效力,指出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作为“过渡态”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典示范意义,但其“先天缺陷”决定其无法最终完成权力话语的充分表达,继而分析五六十年代整理本命运的历史必然。本文研究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是由政治权力的全面干预而赋予当时评话整理本的一系列特点;评话艺术的书面化是评话整理本“当代性”生发的催化剂;“当代性”不只是一个静态结果,它涵盖文学从生产到传播的全过程;“当代性”不等同于“政治性”,它标示的是当时政治压力下文学承受的一种既被解构、又被建构的两难境地。

马朝阳[10](2018)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选》与《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史上并峙之两座高峰,相映生辉之双璧。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文心雕龙》对《文选》的编撰有否影响,是文选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长期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本论文将全面对比分析两书之异同,以期贡献绵薄。对两书关系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分析两书的指导思想、文体观、文学观和具体作品,还能还原南朝时代的文风,加深对总集与文评着作不同性质、体例的关系之研究。无论是玲珑小巧之亭台楼阁,还是鲁灵光殿之嵯峨?嵬,都不能离开夯实之基石为支撑。对《文选》与《文心雕龙》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编者萧统以及着者刘勰关系的考证、两者成书的诸多问题这两个基础之上。根据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的编撰与创作意图、成书时间、性质等方面的解析,加以刘勰任职东宫,被太子深爱接之,参与了《文选》的编撰工作,皆可见两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年代相近且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总集与批评着作的相携而立,更能促进对南朝文学观念的探讨与认知。对文体分类与对作家作品的选录集中体现了两书诸多观念的同异,所以对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面性。对各时期《文选》与《文心雕龙》作家、作品、文体的比对直接证明了《文选》受到了《文心雕龙》的一定影响。两书对作品的选录体现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观念以及以儒为宗的思想构建。萧统身为太子,编撰《文选》的首要意图当是“化成天下”之义,其次是重视悦目动魄之美。而刘勰深谙孔儒之道,《文心雕龙》字里行间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深意,亦注意总结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皆与萧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两书成书时间接近,而《文选》晚出于《文心雕龙》,但《文选》亦可视为一部选录式的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不仅体现于“选文以定篇”上,更显示在“敷理以举统”的理论层面。《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的研究,更关系到对南朝文学风貌的探究以及对“修辞异宜之着述体裁”(钱锺书语)之认识,便于把握相似文评观念下同时代不同性质文献之间的相携而立,把握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性和相同性,以推进二书关联之研究。

二、中国韵文当代价值概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韵文当代价值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天翼儿童文学研究现状
    二、少年成长叙事溯源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类型
    一、自我迷失:成长夭折
        (一)标准奉行失衡:尺度与规则的漠视
        (二)主体建构失败:理想与法规的缺失
    二、谆谆善诱:成长航标
        (一)困惑与启蒙:传道解惑的导师
        (二)懵懂与追逐:携手互助的伙伴
        (三)诱惑与警醒:操行相悖的反派
    三、化蛹为蝶:成长顿悟
        (一)建立自我:“精神危机”与“切肤之痛”
        (二)原型投射:少年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二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策略
    一、叙事技法
        (一)两种声音的并存
        (二)写实与幻想相生
        (三)塑造群像的讽刺
    二、叙事语言
        (一)简单通俗的口语
        (二)儿童口吻的韵文
    三、叙事模式
        (一)受挫—释怀—成长模式
        (二)诱惑—沦陷—夭折模式
第三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价值
    一、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文学影响
        (一)颠覆“爱”与“美”
        (二)承启“热闹派”
    二、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现实关怀
        (一)时代少年的成长
        (二)社会问题的呈现
    三、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接受困境
        (一)现实书写的接受隔阂
        (二)当代少年的审美转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孔广森古音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孔广森的生平、学术经历与着述
    第二节 孔广森古音学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本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孔广森古音学总论
    第一节 孔广森治古音的路径、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孔广森古韵分部概说
    第三节 孔广森古音学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三章 孔广森对《唐韵》的离析和古韵分部
    第一节 阴声韵部(平、上声字)
    第二节 阴声韵部(去、入声字)
    第三节 阳声韵部
第四章 孔广森古韵分部专题探讨
    第一节 东冬分立——兼谈侯幽之入分立
    第二节 合类独立
    第三节 侵谈两类的分野
    第四节 去入通协
    第五节 真文不分
    第六节 脂类杂糅
    第七节 古无入声
第五章 孔广森古音归字探讨
    第一节 孔广森古音归字的创见
    第二节 孔广森古音归字的失误
第六章 孔广森的“通韵”说
    第一节 顾、江、段三家对古音“通韵”现象的研究
    第二节 孔广森“通韵”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孔氏古音通韵疏证
第七章 孔广森的“转韵”说
    第一节 歌原对转
    第二节 支丁对转
    第三节 脂辰对转
    第四节 鱼阳对转
    第五节 侯东、幽冬对转
    第六节 宵侵对转
    第七节 之蒸对转
    第八节 合谈对转
第八章 孔广森古音学思想探微
    第一节 古音系统观
    第二节 古音时地观
    第三节 语言演变观
    第四节 音义互动观
    第五节 音读观
第九章 结语: 孔广森古音学的地位、成就与不足
附录 孔广森注音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蒲风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蒲风诗论产生的文化语境
    1.1 “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兴起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1.3 普希金等诗学思想的传播
第二章 蒲风的诗歌创作论
    2.1 诗歌新形式的建立
        2.1.1 形式与内容的调和
        2.1.2 新、旧形式的利用
        2.1.3 民众语言的使用
    2.2 抒情诗的独特性
        2.2.1 抒情诗的叙事性特征
        2.2.2 抒情诗的音乐性
    2.3 典型人物的个性化写作
第三章 蒲风的诗歌批评论
    3.1 批评应是一种风气
        3.1.1 发扬民主精神
        3.1.2 指导和启发现实
    3.2 文艺批评也是文艺创作
        3.2.1 批评是创作的先导
        3.2.2 批评应阐发艺术的美
    3.3 诗歌批评的原则
        3.3.1 历史主义原则
        3.3.2 辩证法原则
        3.3.3 整体性原则
    3.4 诗歌批评的方法
        3.4.1 比较批评法
        3.4.2 社会学批评法
第四章 蒲风的诗歌史论
    4.1 诗歌的发展论
        4.1.1 诗歌的起源
        4.1.2 诗体的发展
        4.1.3 新诗的产生
    4.2 “诗界革命”与新诗的发展论
        4.2.1 “诗界革命”:“新诗运动的急先锋”
        4.2.2 “诗界革命”与文白之争
    4.3 新诗发展史的分期与价值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1.3.1 思想价值
        1.3.2 审美价值
        1.3.3 娱乐价值
        1.3.4 教育价值
        1.3.5 认同价值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3.1.1 韵文体
        3.1.2 韵散相间体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3.2.1 问答叙事类型
        3.2.2 问答主体类型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4.1 词语程式
        4.1.1 数字程式
        4.1.2 时间程式
        4.1.3 人物名称程式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4.2 句法程式
        4.2.1 排比平行
        4.2.2 递进平行
    4.3 主题程式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4.4 引导性程式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5.1.1 时序
        5.1.2 叙述节奏
        5.1.3 叙述频率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6.2 阈限阶段-考验
        6.2.1 阈限时空
        6.2.2 阈限生活
    6.3 融合阶段-团圆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6.3.2 其他融合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韩非子》文章的选录与《韩非子》选本的形成
    第一节 《韩非子》文章的选录情况
        一、《韩非子》文章的古代选录概况
        二、《韩非子》文章的选录价值
    第二节 《韩非子》选本的形成
        一、《韩非子》选本的形成渊源
        二、《韩非子》选本的范围界定
第二章 明代以前的《韩非子》选本
    第一节 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产生的背景
        一、“《文选》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复古运动的影响
        三、选本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和兴盛
    第二节 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个案研究
        一、魏征《韩子治要》
        二、马总《韩子要语》
        三、陶宗仪《韩非子节抄》
    第三节 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的特点
        一、选本形式单一,以辑录文本为主
        二、节选内容篇幅短小
        三、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具有类书汇编的特点
        四、明代以前《韩非子》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作“准选本”
第三章 明代的《韩非子》选本
    第一节 明代《韩非子》选本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
        (一)政治环境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刻书、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二、文学思潮的影响
        (一)文化复古思潮下的子学复兴
        (二)评点之风的盛行
    第二节 明代《韩非子》选本个案研究
        一、归有光辑评、文震孟参订《韩非子》二卷
        二、陆可教选、李廷机订《新镌韩非子玄言评苑》二卷
        三、陈深《韩子品节》四卷
        四、焦竑注释、翁正春汇评《新镌二太史汇选注释韩非子全书评林》
        五、张榜辑、吴贲校《韩非子纂》二卷
    第三节 明代《韩非子》选本的特点
        一、明代选本类型以评点本为主
        二、评点内容以《韩非子》文学艺术为主,极少涉及思想方面
        三、明代学者评点《韩非子》文本具有客观性
        四、明代选本为评点与校订结合的形式
        五、明代《韩非子》选本具有文学读本的性质
    附:明代其他《韩非子》选本概况
第四章 清代的《韩非子》选本
    第一节 清代《韩非子》选本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
        (一)社会危机
        (二)高压的文化政策
        二、社会与文学思潮的影响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二)清代考据盛行下的子学复兴
        (三)西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清代《韩非子》选本个案研究
        一、马骕《韩非刑名之学》二卷
        二、李宝洤《韩非子文粹》
        三、江有诰《韩非子韵读》
    第三节 清代《韩非子》选本的特点
        一、清代选本以辑录本和评点本为主要形式
        二、清代选本开始关注《韩非子》中的韵文
        三、清代《韩非子》选本明确体现出学者的学术或政治倾向
        四、清代《韩非子》选本重考证,有一定的校勘价值
    附:清代其他《韩非子》选本概况
第五章 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的价值及影响
    第一节 《韩非子》选本的文献学价值
        一、文本保存的意义
        二、文献校勘的价值
    第二节 《韩非子》选本的文学史价值
        一、古代《韩非子》选本对《韩非子》的接受情况
        二、古代《韩非子》选本的文体学价值
        三、对《韩非子》经典化的推动作用及建构意义
        四、古代《韩非子》选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韩非子》选本的文学批评史价值
        一、《韩非子》选本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贡献
        二、《韩非子》选本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韩非子》选本的学术史意义
        一、对民国《韩非子》选本的影响
        二、古代《韩非子》选本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元代学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元代学记概述
    第一节 元代学记的着录与流传
        一、元代学记的着录情况
        二、元代学记的流传方式
    第二节 元代学记的创作分布
        一、地域分布
        二、时间分布
第二章 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元代学记的文体功能
        一、“文以释礼”——教化美俗之用
        二、“文以颂赞”——褒扬兴学之功
        三、“文以示人”——晓示后人之需
    第二节 元代学记的语体功能
        一、元代学记之“正”与“变”
        二、元代学记之“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元代学记的“新变”
        一、创作特征
        二、文体风格
第三章 元代学记的价值
    第一节 文献价值
        一、对元代碑刻史料与作家作品的保存与补遗
        二、对元代教育状况及教育思想的反映与启示
        三、对元代诏令史实和兴学运动的纪实与补充
        四、对元代学校制度和建学规制的记载与实录
    第二节 文学价值
        一、“缘情”——元代学记的内在“情”味
        二、“绮靡”——元代学记的外在文“采”
    第三节 文化价值
        一、反映元代经济与激发兴学热情
        二、考察科举政治与传播人文内涵
第四章 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 “大元气象”下,特殊的时代背景
        一、地域辽阔
        二、经济富庶
        三、政治包容
        四、文化多元
    第二节 创作主体分析
        一、创作者
        二、创作动因
        三、创作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西游记》英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本文对《西游记》英译文本性质界定
        1.3.2 本文对《西游记》的翻译界定
        1.3.3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
        1.3.4 本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及历史阶段的划分
    1.4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海外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述评
    1.5 本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理论
        1.5.1 描述翻译学派
        1.5.2 翻译史学研究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传教士汉学家对《西游记》的译介研究(1822-1916)
    2.1 本阶段《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探究
        2.1.1 开创《西游记》英译史的《华英字典》
        2.1.2 艾约瑟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介绍
        2.1.3 伟烈亚力《汉籍解题》中的《西游记》
        2.1.4 明恩溥《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西游记》
        2.1.5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隐性传播”贡献
    2.2 作为“显性传播”的《西游记》英译文
        2.2.1 詹姆斯·沃尔对《西游记》的译介
        2.2.2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翻译与改写
        2.2.3 晚清时期其它《西游记》英译文
    2.3 本阶段《西游记》“显性译文”的译者身份探析
    2.4 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动机考察
    2.5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1 李提摩太其人其译
        2.5.2 李提摩太“援佛入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5.3 李提摩太翻译《西游记》动机探析
        2.5.4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5 走向基督—李提摩太对《西游记》人物的“改造”
        2.5.6 李提摩太眼中的《西游记》宗教成分
    2.6 本时期《西游记》译介之不足
    2.7 本章小结
第3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启蒙期”(1917-1932)
    3.1 库寿龄《中国百科全书》对《西游记》的介绍
    3.2 文仁亭《中国神话与传奇》中的《西游记》
    3.3 东方佛学的“西游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3.3.1 译者海伦·海耶斯的身份探析
        3.3.3 海耶斯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知
        3.3.4 海耶斯译本中孙悟空的形象建构
        3.3.5 “东方智慧丛书”对中国文学典籍的选材
        3.3.6 海耶斯《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与底本
        3.3.7 本章小结
第4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繁荣期(1942-1968)
    4.1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4.1.1 阿瑟·韦利其人其译
        4.1.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介绍
        4.1.4 《猴》的译介语境与读者接受
        4.1.5 韦利对原着创造性的裁剪与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
        4.1.6 韦利对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及对唐僧形象的“还原”
        4.1.7 倾听译者的心声——韦利思想倾向在《猴》中的折射
        4.1.8 译,还是不译——韦利对《西游记》诗词的删减原因探析
    4.2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教材的《西游记》研究
        4.2.1 梅仪慈对《西游记》的介绍
        4.2.2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西游记》
        4.2.3 黎明《中国文学史》中的《西游记》
        4.2.4 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西游记》
        4.2.5 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中的《西游记》
        4.2.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西游记》
    4.3 作为儿童文学与幽默小说的《西游记》英译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游记》英译的学术转向——以余国藩译本为中心
    5.1 余国藩其人介绍
    5.2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探析
        5.2.1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底本选择以及对小说第九回的认识
        5.2.2 谁是作者?余国藩对《西游记》作者的认知
        5.2.3 余国藩对《西游记》小说中诗词的认知
        5.2.4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
    5.3 坚持“可译性”——余国藩《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
        5.3.1 余国藩对《西游记》称谓词的翻译
        5.3.2 余国藩对《西游记》典故的翻译
        5.3.3 余国藩对《西游记》比喻、成语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发现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9)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化、文艺、文学概念辨析
    第二节 “当代”略说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文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
    第一节 “战时思维”下的文艺观和文艺政策
    第二节 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
    第三节 评话的“被发现”与“改造旧说书”运动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
    第一节 文艺创作、出版的“组织化”
    第二节 “组织化”体制下艺人身份的转变
    第三节 “组织化”机制在评话整理工作中的运作
    第四节 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文学史意义:以《红岩》为旁证
第三章 “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
    第一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初步探索:以肖亦五的整理本和改写本为例
        一、两种观念的冲突:“存亡继绝”还是“批判改造”
        二、国家意识的渗入和文人小说手法的运用
        三、对评话艺术规律认知不足而产生的粗暴整理方式
    第二节 评话整理实践的完善成熟:以59年《武松》整理本为例
        一、剔除封建性糟粕
        二、辨证处理传奇性描写
        三、把控阶级化尺度
        四、为便于书面阅读而删减“书外书”
        五、淡化说书人
第四章 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
    第一节 评话整理本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的“示范”价值
        一、评话整理本对于知识分子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二、评话整理本对于工农兵作家创作的“示范”价值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运动的反思
        一、评话体制对文本可塑性的影响:以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为参照
        二、“过渡态文学”的必然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萧统与刘勰交接研究
    第一节 刘勰及东宫职事考论
        一、刘勰生平及家族世系
        二、任职东宫通事舍人及职事
    第二节 刘勰与修《文选》说
        一、萧统“爱接”刘勰论
        二、刘勰与修《文选》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选》《雕龙》关联综论
    第一节 两书修撰背景异同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背景
        二、两书时代背景同中存异
    第二节 两书修撰动机异同论
        一、两书阅读对象为时代文坛
        二、两书皆旨在匡正文坛时弊
        三、两书同冀立言以流芳千古
        四、两书化成天下与经世致用
    第三节 两书文献性质关联论
        一、创作论与范本
        二、文评论与总集
        三、泛文学的取向
        四、两书相携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选》《雕龙》体类比较
    第一节 两书体类综论
        一、两书体类汇总论
        二、两书体类时代论
        三、两书体类对比论
    第二节 两书体类分论
        一、赋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二、诗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三、骚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四、其他诸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第三节 两书体类比较的意义
        一、文体演变与两书分体
        二、儒学五经与文体衍生
        三、通变与新变的文体观
        四、文、笔之辨的文体观
        五、两书体类对文体学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选》《雕龙》作家作品比较
    第一节 两书选论作家作品综论
        一、两书选论作家作品比较总汇
        二、两书选论作家作品异同析论
    第二节 两书作家作品同选考察
        一、同选作者异选作品
        二、同选作者同选作品
    第三节 两书作家作品异选考察
        一、《雕龙》选录,《文选》未选
        二、《文选》选录,《雕龙》未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选》《雕龙》思想、文学观比较
    第一节 《文选》《雕龙》思想比较
        一、萧统与刘勰的思想构建
        二、两书论选所体现的思想
        三、两书思想论比较的意义
    第二节 《文选》《雕龙》文学观比较
        一、文学观对宇宙本源认同
        二、文质观对论选标准把握
        三、雅丽到典丽的文学取向
        四、两书相较与南朝文评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中国韵文当代价值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D]. 张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孔广森古音学研究[D]. 陈蒙. 山东大学, 2021(11)
  • [3]蒲风诗论研究[D]. 谭洁凡. 济南大学, 2020(01)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6]中国古代《韩非子》选本研究[D]. 贾婉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元代学记研究[D]. 周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西游记》英译史研究[D]. 王文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 ——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D]. 孙婷玮. 扬州大学, 2019(02)
  •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D]. 马朝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中国诗歌当代价值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