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江西省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一、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奇[1](2020)在《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些年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体的使用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了社会的神经中枢和社会力量的源泉,其独有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进行了高效率的监督和宣传,进而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引导的作用。因为新兴媒体的形式不断更新发展,所以现如今社会正处在蓬勃的“信息革命”之中,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一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的信息生活也因此慢慢转变。高校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人群往往紧跟时代发展的前列,因此,传播媒体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在他们身上能够得到体现。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由于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老师之间能够更加便捷的相互联系,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加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展更加科学、多样化,这一切都与现代传播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人群之间的广泛应用紧密相关,现代传播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学院、新余学院以及上饶师范学院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对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传播媒体后的体育行为现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手机是江西省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现代传播媒体,但关注体育信息的频率、时间较少,对体育信息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传播媒体上关于体育信息仍停留在浅层阅读的水平。(2)江西省大学生关注体育传播媒体的主要倾向于体育新闻类信息,现代体育媒体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满足了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需求。(3)体育传播媒体是影响江西省大学生运动意识的主要因素,可以有效指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良好体育意识的形成,虽然对体育自我管理方面没有提高,但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4)体育用品方面的消费是江西省大学生最常见的体育消费,由于江西省大学生的自身条件限制,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不高。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占多数,消费内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5)体育传播媒体的体育信息有好有坏,健康的体育信息能给江西省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江西省大学生对网络体育信息真实性的辨别情况不是很好,可能在不经意间会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其体育认知水平。

王友良[2](2020)在《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SWOT分析》文中认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施行,体现了国家对国民健康程度的重视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备受社会关注。参与篮球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备受青少年儿童的青睐。2017年,“小篮球”计划在中国篮协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实行,其面向的主要对象是12岁及以下青少年儿童。通过对近年国内围绕小篮球的文献进行内容的分析,可将现有研究分为三个专题,包括:国内外关于小篮球运动的研究、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开展现状研究、关于SWOT分析法及其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本文以项目推广为视角,以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探讨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通过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总结影响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内外环境因素;最后利用SWOT矩阵模型提出南昌市开展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运动计划的有效对策和建议。分析结果指出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影响因素包括:1.内部优势,即充足教练员资源、较高教学水平、浓厚的篮球氛围、丰富的宣传途径、充足的经费保障;2.内部劣势,即赛事制度和体制不健全、器材和场地简陋不完善、俱乐部组织松散不规范、专业人才稀缺;3.外部机会,即国家政策支持、南昌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需求增加、赛事形式增多;4.外部威胁,即项目发展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关注不高、学训矛盾。通过SWOT矩阵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四条建议:1.把握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抓住外部的发展机遇,包括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利用南昌市两支职业队伍带来的机遇,增加宣传力度,推动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小篮球联赛的举办,并建立地方小篮球竞赛等级制度等。2.把握自身内部优势积极面对外部挑战,包括打造自己的赛事IP,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和财力,做好家长的服务工作等。3.抓住外部机遇,弥补自身弊端,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南昌市的自身特点制定小篮球技术标准,完善比赛规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等。4.发挥优势和机遇的同时减少自身的劣势,包括制定规范的俱乐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的小篮球场地,制定教练员引进标准,控制兼职教练员的数量,降低教练员的流动性,同时引进专业的服务人员等。

郭大金[3](2020)在《健身类APP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与经济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也在不对增强。大学生每年都会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相关研究表明,国内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发展态势并不乐观,呈现逐渐降低特征。自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对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例如手机终端、互联网等技术逐步演变为人们社会生活、作业的刚需因素。在此过程中,依附于智能设备的各类应用APP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推广。比如,健身领域的各类APP程序,它具有对体育知识信息、数据记录、指导体育锻炼传播等众多特点。其中,健身类APP的目标用户之一便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可以通过下载此类APP,来不断丰富自身的体育知识结构,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健身类APP制定的体育锻炼计划其强度、密度等方面制约了大学生可以进行科学化的体育锻炼,由此可见,健康类APP的发展空间及潜力巨大。故本文将“健身类APP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具体的影响途径及因素效用,从而带动体质健康提升的积极作用值得研究。本文研究所选用的方法较多,例如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通过研究所得结论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自健身类APP在中国诞生以后,始终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呈现较多的优势特征,诸如科学性、便捷性、经济性以及社交性等,深受大学生群体及健身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其二,让大学生便捷的了解到科学化体育锻炼方式是健身类APP作用之一;督促大学生自身体育锻炼、学习锻炼方式、提高体育技能、统计体育锻炼数据记录、与朋友社交、视频教学等,均为大学生应用此类APP的核心功能体现;在时间、频率以及强度上大学生的使用均良好较合理;其三,通过对是否应用健身类APP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对比剖析,发现应用APP的大学生所掌握的体育锻炼技巧更为专业化,健身积极性也较高,由此可判定健身类APP,对强化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积极性等各方面表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其四,基于《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要求,组织了健身类APP活动,对受试者进行速度、耐力、爆发等方向的体质健康测试,采用实验干预与对比手段,根据结果得出大学生测试成绩水平有显着提升,通过对全部测试项目结果的综合性剖析,可判定健身类APP可有效提升大学的健身水平。

刘雅婷[4](2018)在《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一份子,他们的体质健康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出存在于此类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中的问题,以及影响此类学生形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最终得出如何才能改善、强化和完善弱势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这能使学生端正自我认知的态度,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对自我体育健康生活制定合适计划并养成个人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它来源于本人对于弱势女大学生各不相同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研究分析,相关事实及理论依据也均为本人研究本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创建者和接班人,此类弱势女大学生更应该要能培养适合自己的健康、自律、发展而科学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这也将在她们大学生涯、成长过程直到耄耋之年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也将对社会发展起到杠杆意义。研究结论为:(1)弱势女大学生的基本类型中,体质虚弱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总人数的75%。健康意识、体育态度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有较为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防治疾病。(2)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对于体育健康性的认知还是不错的。在体育锻炼的项目方面,她们最喜爱的是慢跑、散步,有206人将它选为第一选择、159人选为第二选择、75人选为第三选择;其次就是三小球,较多偏向于隔网非身体接触性运动项目。对于体育的兴趣不太高,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处于随意的状态。(3)在体育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运动时间短、频率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上有49%的学生是选择独自进行锻炼。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主要以傍晚为主,达到了总人数的30%;空间上有76%的学生以校内体育场、馆为主。(4)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在体育类项目上的花费主要在于运动服、锻炼器械和运动报刊杂志,其金额分别达到了 60%和30%,然而她们对体育信息的关注较少,主要从上网或看电视来获取信息,达到了 86%;获取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并没有主动获取对自己身体有力的信息去提高身体健康的意识。(5)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普遍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都有不规律定点饮食、休息时长不够且睡眠质量较低、运动前热身不当、运动项目无规划等问题。还有51%的弱势女大学生因为生理期而拒绝在此期间进行体育活动。(6)促使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组成因素复杂:其一是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坚持的毅力。其二是学校要求强化理论课教学,培养弱势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爱好、创建大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从而努力推动弱势女大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强化弱势女大学生的运动经历,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成长环境中没有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正确认识和科学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为体育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是国家、社会方面上下发的文件措施不能落实以及监管力度不高。

刘奕伽[5](2016)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社会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体育运动,体育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我们喜爱体育,投身在体育运动当中去的时间越来越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也随之而来,不仅影响到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严重的是有可能会对我们的人身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如今,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出现的伤害情况逐渐增多,为平安校园和社会稳定埋下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体育运动中的伤害事故、减轻事故带来的危害,使学校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10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各5所)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安全问题重视程度很高。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多由体育教师来进行。2.在河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或各类体育比赛中,发生伤害事故是比较常见的。同时体育教师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但是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3.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向学生讲授过有关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大部分为常识、预防和保护类的知识和方法。学生认为自己对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4.体育教师对学生上体育课时的着装要求比较严格,但在每一节课前对场地和器材的安排和检查不到位,且普遍存在着场地不足、人员拥挤等情况。大部分学生偶尔才会关注自身和场地以及器材的安全性。5.当学生在运动时出现异常行为时和发生紧急伤害事故后,体育教师采取的行为是合理的;而学生在自己运动时处理外界威胁和发生紧急伤害后的行为有所欠缺。6.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方法基本为课堂上体育教师讲授,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均认为这种宣传的效果很一般,很多学生呼吁学校应开展更加多样化、更加趣味化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7.为加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体育运动安全问题的重视,学校要结合多种方式开展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常规化工作和重视对体育教师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要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安全运动的主体性,结合全社会力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安全能力。

李瑞卿[6](2016)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防身术是一项由摔、打、踢、拿等武术技击动作组成,临危制敌以智取胜,以保护自己为主要目的的一门防身技术。主要强调斗智、斗勇和斗技等方面,结合实际应用,不拘泥于百招一势的定势和格局。女子防身术在实际应用中以人身体的手、肘、肩等部位的功能,突出稳、准、狠、快等技击特点,是一种以小胜大、以巧制蛮、以技取胜的防身术。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技能相对弱势,为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在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前不断加强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防卫技能的学习,使其了解和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应对策略、防身技能,提高自卫反击能力。在生活中面对外来威胁时,能够做到第一时间自救,摆脱危险。学练女子防身术对女大学生沉着、冷静、机制、勇敢的心理素质及健体强身、保护自身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女大学生遇到外界威胁能自救自保的重要基础。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充实体育课教学内容也显得尤其重要,女子防身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的内容正逐渐地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被大学生们所了解、接受。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们对女子防身术课程认识的基础上,对女子防身术课程开展状况、学生感兴趣程度、师资、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女子防身术课程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为女子防身术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课体系中的设置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河南省普通高校近两年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高校数量较少,有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两所学校。目前有两千多名学生学习该课程,时间为一学年。开设的缘由主要是有师资和学生需要,领导比较重视。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防身、掌握一门技术动作。2.河南省高校女子防身术的师资队伍中学历和年龄方面分布相对合理,但女子防身术教师男女比例相差较大。任课教师主要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为主,师资数量能完成现有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任务。3.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使学生掌握女子防身术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体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对女子防身术的兴趣爱好和教会学生一定的锻炼方法。4.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实践与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比较合理,河南大学的女子防身术课使用的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统编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自卫防身术》,作为其教学的教材。郑州大学的女子防身术课程目前没有统编教材,教学内容选择参考防身自卫类的有关书籍进行内容的甄选来授课。5.示范法、讲解法、实战训练法、分解法和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男女分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在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进行网上选课,在指定时间、地点和进度进行教学,组织管理比较严密,场地条件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和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为主。6.学生认为女子防身术是一门有意义的课程,部分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学习满意度比较高。但是,学生自卫防身能力普遍较差,身体素质一般;近半数的学生课下缺乏锻炼。女子防身术课程主要存在学练时间太短、考试考评不够合理、严重缺少室内教学场地、选课形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等方面的问题。7.为促进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改革,应优化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引导,优化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女子防身术运动氛围,完善学生评价标准。

常缨[7](2014)在《吉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台球、射箭、野外生存等项目在全国各高校的开展而反应出大学生时尚追求的一面,也极大地丰富了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女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女大学生人数占到大学生总人数的1/3以上,女大学生是女青年中的佼佼者,未来女大学生将承担起更加繁重的社会和家庭的重任。因此,针对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女大学生既需要有强健的体能素质,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肩负起未来事业、家庭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女大学生体能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呢?实践证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是一个一举双得的好办法。通过体育训练以及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女大学生的体魄,在力量、耐力、爆发力以及速度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而且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运动能力、动作反应速度、灵敏性、协调性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情绪的稳定性、注意能力、定向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全面打牢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在大学阶段,按照女大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要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健身意识,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其在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是在综合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开展调查,以拓展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途径,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为突破口,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吉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以及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能够促进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得出以下结论:1、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女大学生没有对体育锻炼产生足够的重视,导致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够深刻。只是将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定性在“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和“健美减肥”等浅层次方面。没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的积极促进作用。2、72.7%的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自发的通过结伴参加体育锻炼;6.1%的女大学生进行独自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并且女大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普遍希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指导。3、女大学生对吉林省高校体育锻炼场馆满意度比较高,对场馆数量满意度为96.8%、对场馆条件满意度达到96.96%。致使目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场馆、场地选择方面主要以校内场馆、场地为主,占到统计人数的84.85%。4、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具有明显倾向性,致使运动项目的选择出现比较集中的现象。根据选择运动项目的特点来看,项目以技能主导类向群运动为主。基于运动损伤的原因,女大学生对同场竞技向群运动项目选择比较低。5、女大学生在锻炼频度方面不是很理想,51.5%的女大学生周锻炼频次为1-2次,仅有48.9%的女大学生锻炼频次比较理想,周锻炼频次为3-5次。另外,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方面比较理想,有93.9%女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20分钟以上。6、目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强度比较合理的比例仅为45.10%,如果再考虑到每次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以及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次因素,女大学生中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强度比较合理的比例还会更低。7、女大学生对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98%的女大学生对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为“无所谓”、“不重要”,并且女大学生对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认知也比较低,有88%的女大学生对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相关知识处于“不知道”的状态。8、通过R型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参与选择、个人投入、运动能力、运动风险、参与机会、社会支持、锻炼条件、锻炼氛围、制度约束。并且通过分析得出,参与选择、运动风险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构成负影响;个人投入、运动能力、社会支持、锻炼条件、锻炼氛围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构成正影响,参与机会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直接影响比较弱;制度约束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分极比较明显。

程喆[8](2012)在《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活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在乎自己的寿命。世界卫生组织称,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生活方式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要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女大学生体重增加,检测显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亮了“黄牌”。尤其,女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关注她们的健康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义无反顾的责任。在当今社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将会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重任,担负起承上启下的使命所以她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她们在大学时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很重要的,女大学生的健身锻炼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未来健康生活和事业成就的实现。深入研究课余健身活动可以促进高校女大学生的文化学习,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余健身活动,培养她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掌握健身锻炼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她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顽强、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本研究对于某些问题的探索不仅对高校女生体质健康有益,还对增强中华民族未来的体质水平和增强国力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在课余健身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锻炼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期望对改善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帮助。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认知态度92.7%是肯定的。山东省高校女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知识女青年,她们对体育的认识多元化的,并不再把体育看成是单一的身体活动。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不明确,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科学的,但对科学健身锻炼知识知道太少。2.山东省普通高校有45.8%的女大学生的起居不合理,睡眠时间低于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女大学生的余暇时间分配不合理,余暇时间健身锻炼少。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以直接参加活动的方式为主,参加健身活动的频率低,时间短,强度低,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初级消费水平。3.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在选择课余健身活动项目时,表现出选择面宽和兴趣广的特点,选择的健身项目都是些运动负荷小、节奏感比较强,对健身场地要求不高,即可徒手就能进行的项目。其中,球类项目深受女大学生的青睐。4.影响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个人因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的兴趣、余暇时间安排、自身的锻炼习惯。外部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适宜的运动项目的影响、运动健身器材的影响、学校体育氛围的影响。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状况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以下对策:山东省普通高校应注重培养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应多开设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体育选项课;体育课的教学要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女大学生生理特点切实有效地组织教学;应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姜彬[9](2012)在《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排球专项课的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江西省六所高校排球专项课情况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排球专项课学习态度总体来说是多元化的、积极的,因此,高校排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江西省大学生排球课态度的四个主要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动力因素、导向因素。并通过分析其权重,得出认知因素对大学生排球课态度的影响最重。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切实提高大学生排球课积极性的可行性措施:有针对性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认识;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环境以及营造校园排球文化氛围。

林佳丽[10](2010)在《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12所普通高校1149名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推动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积极性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女大学生的健美操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大部分女生喜欢健美操,但对健美操基础知识不怎么感兴趣;学生对健美操健身功能的认识比较全面,对于那些容易被感知的健身功能认可度较高;大部分女大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2-3种健美操类型,这些类型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健身俱乐部有开设的几种健美操类型上。第二,受专业特点影响。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术科与理科生之间。第三,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女生的认识与行为不一致;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比赛的积极性受参与比赛机会的影响整体不高;课外健美操锻炼的规律性差、强度较低;消费行为受经济条件影响明显。第四,女大学生的健美操功能与学生的健身需求较吻合,是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因素;女生参与选项课的首要目的是锻炼身体、缓解压力。第五,影响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和形成积极健美操参与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经济条件因素以及健美操项目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促进健美操积极行为产生,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第一,提高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功能与价值的认识。第二,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改变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内容。第三,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健美操活动或比赛。第四,要选聘专业的教师或学生指导健美操锻炼,组织俱乐部或兴趣小组,保证健美操训练计划性和规律性。

二、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传播
        2.1.2 传播媒体
        2.1.3 体育行为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2.1 关于体育传播媒体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综述
        2.2.3 关于体育传播媒体作用于体育行为的研究综述
    2.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4 总结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体育传播媒体情况的调查研究
        4.1.1 江西省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分析
        4.1.2 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频率分析
        4.1.3 江西省大学生关注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时间分析
        4.1.4 江西省大学生对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取向调查分析
        4.1.5 江西省大学生对现代体育传播媒体的选择目的调查分析
    4.2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4.2.1 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分析
        4.2.2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分析
        4.2.3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分析
        4.2.4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作用分析
        4.2.5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分析
        4.2.6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自我体育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4.2.7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分析
        4.2.8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专家问卷效度判定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小篮球运动
        1.4.2 青少年篮球俱乐部
        1.4.3 SWOT分析法
2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小篮球运动的研究
        2.1.1 小篮球运动的发展研究
        2.1.2 小篮球的规格设计研究
        2.1.3 小篮球运动对12 岁及以下参与者的影响研究
        2.1.4 小篮球运动对高年级女性的影响
        2.1.5 小篮球的教学设计研究
    2.2 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开展现状研究
    2.3 关于SWOT分析法及其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小篮球运动的简介
        4.1.1 小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4.1.2 小篮球运动规则的特殊性
        4.1.3 “小篮球计划”施行的基本现状
    4.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内部优势分析
        4.2.2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内部劣势分析
        4.2.3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外部机会因素分析
        4.2.4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外部威胁因素分析
    4.3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定位分析
        4.3.1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SWOT矩阵分析
        4.3.2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
        4.3.3 各因素总影响力的计算
        4.3.4 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战略定位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健身类APP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1.1 我国大学生体质下降严重,得到社会高度关注
        1.1.2 体育锻炼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1.1.3 健身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有重要的作用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APP基础概述
    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方法
        2.1.3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2.2 健身类APP
        2.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2 健身类APP发展概述
        2.2.3 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
        2.2.4 健身类APP的特点
        2.2.5 健身类APP的主要功能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现状分析
        3.1.1 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基本情况
        3.1.2 大学生选择使用健身类APP的男女比例及学校现状分析
        3.1.3 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现状分析
    3.2 大学生选择使用健身类APP的情况分析
        3.2.1 大学生了解健身类APP的途径
        3.2.2 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目的
        3.2.3 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选择类型
        3.2.4 大学生健身类APP年平均消费额度情况分析
    3.3 大学生健身类APP的使用情况分析
        3.3.1 大学生对健身类APP主要功能的使用
        3.3.2 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频率
        3.3.3 大学生每次使用健身类APP的时间
        3.3.4 大学生持续使用健身类APP的时间
        3.3.5 大学生对健身类APP的使用动机
        3.3.6 健身类APP对大学生的作用情况分析
        3.3.7 利用健身类APP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分析
    3.4 当前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
        3.4.1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3.4.2 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3.4.3 学生的生活方式
        3.4.4 所会体育锻炼方式不足
        3.4.5 学校体育锻炼设施不足
        3.4.6 社会重视程度不高
    3.5 影响分析
        3.5.1 健身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3.5.2 健身类APP的使用频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分析
第4章 以哈工大为例检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4.1 使用健身类APP前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4.1.1 体测项目对应体质健康的反映
        4.1.2 引体向上(男)测试结果分析
        4.1.3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分析
        4.1.4 仰卧起坐(女)测试结果分析
        4.1.5 1000m/800m跑测试结果分析
        4.1.6 50m跑测试结果分析
        4.1.7 肺活量测试结果分析
        4.1.8 坐位体前屈结果测试分析
    4.2 使用健身类APP干预实施结果对比分析
        4.2.1 健身类APP干预后引体向上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2 健身类APP干预后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3 健身类APP干预后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4 健身类APP干预后1000m/800m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5 健身类APP干预后50m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6 健身类APP干预后肺活量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2.7 健身类APP干预后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致谢

(4)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弱势大学生
        1.3.2 弱势女大学生
        1.3.3 体育行为
        1.3.4 健康生活方式
        1.3.5 体育生活方式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弱势群体国外研究现状
        2.1.2 特殊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2.1.3 体育生活方式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弱势群体国内研究现状
        2.2.2 体育行为国内研究现状
        2.2.3 体育生活方式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的基本类型与构成
        4.1.1 弱势女大学生的构成
        4.1.2 弱势女大学生的基本类型
    4.2 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需要、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态度
        4.2.1 体育需要
        4.2.2 体育价值观
        4.2.3 体育态度
    4.3 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
        4.3.1 直接行为
        4.3.2 间接行为
    4.4 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4.4.1 影响弱势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在因素
        4.4.2 影响弱势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外在因素
第5章 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进对策
    5.1 弱势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5.1.1 培养终身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
        5.1.2 培养终身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
        5.1.3 培养终身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
    5.2 培养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5.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2.2 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5.2.3 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
        5.2.4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5.3 培养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途径
        5.3.1 自身方面
        5.3.2 学校方面
        5.3.3 社会方面
        5.3.4 家庭方面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B: 专家效度评价表
附录C: 第一次问卷调查
附录D: 第二次问卷调查
致谢

(5)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2.2 体育运动安全研究现状
        1.2.3 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2.4 研究局限性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现状研究
        3.1.1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3.1.2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3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4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5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评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6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效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2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2.1 体育运动安全问题易被忽视
        3.2.2 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不成系统
        3.2.3 部分体育教师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责任感不强
        3.2.4 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一般
        3.2.5 亟需体育教师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
    3.3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对策
        3.3.1 教育部门加强对体育运动安全问题的重视
        3.3.2 高校将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列入常规化工作
        3.3.3 结合多种方式开展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3.3.4 重视对体育教师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
        3.3.5 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
        3.3.6 充分发挥学生安全运动的主体性
        3.3.7 结合全社会力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安全能力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问卷(体育教师问卷)
    附录B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C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D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表
    附录E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6)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女子防身术概念界定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开设的基本情况
        3.1.1 女子防身术课开设学校数量
        3.1.2 女子防身术课开设时间
        3.1.3 女子防身术课选课人数
        3.1.4 女子防身术课授课学时
        3.1.5 女子防身术课开设的缘由
        3.1.6 开展女子防身术课领导的重视程度
    3.2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任课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3.2.1 女子防身术任课教师的年龄、性别、从教年限情况调查
        3.2.2 女子防身术任课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调查
        3.2.3 女子防身术任课教师自身技能锻炼情况调查
        3.2.4 女子防身术任课教师后期专业培训与学习情况调查
    3.3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3.3.1 女子防身术课教学目标与制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3.2 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3.3.3 女子防身术课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3.4 女子防身术课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3.3.5 女子防身术课教学组织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3.3.6 女子防身术课教学流程的调查与分析
        3.3.7 女子防身术课教学场地器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3.8 女子防身术课程考核与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3.4 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学习女子防身术情况调查与分析
        3.4.1 女子防身术学生选课动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4.2 学习女子防身术学生自身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3.4.3 学习女子防身术学生对课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3.4.4 学习女子防身术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3.4.5 女子防身术选课学生课余参与防身术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3.4.6 女子防身术选课学生对教学内容期望的调查与分析
        3.4.7 女子防身术选课学生对学习效果期望的调查与分析
        3.4.8 女子防身术选课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3.5 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3.5.1 学练女子防身术过程中受伤情况调查分析
        3.5.2 女子防身术学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3.6 促进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对策
        3.6.1 优化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3.6.2 优化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方法
        3.6.3 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引导
        3.6.4 营造良好的女子防身术运动氛围
        3.6.5 完善学生评价标准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专家访谈题纲
    附录D 效度检验问卷(教师A)
    附录E 效度检验问卷(学生B)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吉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女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特征
    3.2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3.2.1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3.2.2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3.2.3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
        3.2.4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3.2.5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段
        3.2.6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
        3.2.7 女大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3.2.8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
        3.2.9 女大学生在月经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3.3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分析
        3.3.1 公共因子个数确定
        3.3.2 公共因素群的确立
        3.3.3 个体因素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
        3.3.4 环境因素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方面
        4.1.2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方面
        4.1.3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形式方面
        4.1.4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场地方面
        4.1.5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项目选择方面
        4.1.6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方面
        4.1.7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度方面
        4.1.8 女大学生经期参加体育锻炼方面
        4.1.9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4.2 建议
        4.2.1 探索新途径
        4.2.2 运动项目多元化
        4.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2.4 实施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女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特征
    3.2 女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
        3.2.1 女大学生对课余健身活动认识情况
        3.2.2 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方式
        3.2.3 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
        3.2.4 女大学生对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态度
    3.3 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的现状
        3.3.1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频率分析
        3.3.2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持续时间分析
        3.3.3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锻炼的强度分析
        3.3.4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参与形式分析
        3.3.5 女大学生在月经期间参与健身状况
        3.3.6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最感兴趣和经常参加的项目
        3.3.7 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场所选择分析
        3.3.8 女大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的来源
        3.3.9 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消费结构分析
    3.4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因素分析
        3.4.1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个人因素分析
        3.4.2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环境因素分析
4 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4.1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体育意识
    4.2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4.2.1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
        4.2.2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4.3 开设女大学生喜欢的体育选项课
    4.4 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要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4.5 掌握女大学生生理特点切实有效地组织教学
    4.6 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问卷效度检验
致谢

(9)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排球专项课的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选题依据
    1.1 文献综述
        1.1.1 有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1.1.2 有关排球态度的理论研究现状
        1.1.3 关于排球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1.4 关于排球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选题依据
        1.2.1 普通高校排球健身自身发展的需求
        1.2.2 社会及学生个体需求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观察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西省高校排球课现状分析
        3.1.1 江西地区主要高校排球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
        3.1.2 排球专项课的教学时数及课时量
        3.1.3 排球课的形式
        3.1.4 排球课的教学内容
        3.1.5 排球课的教学评价方式
    3.2 大学生排球课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因子确定
        3.2.1 关于体育态度的概念
        3.2.2 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对各影响因素因子的分析
        3.3.1 认知形态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3.3.1.1 学习目的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1.2 认知背景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1.3 知识的积累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2 情感形态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3.3.2.1 排球课教师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2.2 教学环境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2.3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3 动力形态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3.3.3.1 社会体育环境对大学生排球课态度的影响
        3.3.3.2 学生参与排球课的动机对大学生排球课态度的影响
        3.3.4 导向形态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3.3.4.1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4.2 重要他人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3.3.4.3 校园排球文化对大学生排球课程态度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影响大学生排球课学习态度的最主要的是认知因子
        4.1.2 影响大学生排球课学习态度的第二位的是情感因子
        4.1.3 影响大学生排球课学习态度的第三位的是动力因子
        4.1.4 影响大学生排球课学习态度的第三位的是导向因子
    4.2 建议
        4.2.1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认识
        4.2.2 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环境及氛围
        4.2.3 改善高校的排球运动环境及氛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健美操运动在我国蓬勃兴起,健美操的研究颇受关注
        1.1.2 研究大学生的健美操参与意识是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1.1.3 健美操倍受女大学生的喜欢和青睐,本研究顺应时代的潮流
        1.1.4 丰富健美操的理论研究领域的需要
        1.1.5 落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
    1.2 选题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校健美操研究现状
    2.2 高校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
    2.3 健美操参与意识研究的现状
    2.4 高校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5.1 体育意识
        2.5.2 体育参与意识
        2.5.3 健美操参与意识
        2.5.4 体育行为
        2.5.5 健美操行为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的调查分析
        4.1.1 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基础知识的认识情况
        4.1.2 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情况
        4.1.3 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类型的了解情况分析
        4.1.4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态度调查
        4.1.5 女大学生对健美操项目兴趣的调查
        4.1.6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目的与价值取向分析
    4.2 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行为特征分析
        4.2.1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选项课的行为分析
        4.2.2 女大学生健美操显性行为分析
        4.2.3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活动的空间特征
        4.2.4 女大学生课外健美操锻炼时空特征
        4.2.5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消费行为分析
    4.3 影响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4.3.1 学校因素
        4.3.2 环境因素
        4.3.3 社会因素
        4.3.4 家庭因素
        4.3.5 自身因素
        4.3.6 经济因素
        4.3.7 健美操的项目因素
第5章 提出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意识的对策
    5.1 通过媒介提高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
    5.2 通过教学提高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5.3 学校开设健美操课程满足学生参与的条件
    5.4 举行多层次的健美操比赛来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参与的意识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郭奇. 南昌大学, 2020(01)
  • [2]南昌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开展小篮球运动的SWOT分析[D]. 王友良.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健身类APP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D]. 郭大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研究[D]. 刘雅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5]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调查研究[D]. 刘奕伽. 河南大学, 2016(03)
  • [6]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瑞卿. 河南大学, 2016(03)
  • [7]吉林省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常缨.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4)
  • [8]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课余健身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 程喆.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3)
  • [9]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排球专项课的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分析[D]. 姜彬.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1)
  • [10]福建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 林佳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江西省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