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与实践

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21]6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武汉市实施高效能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6月26日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

齐甜甜[2](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地域性特征出现消弭趋势,为此,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对于传承和发扬文化,打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方面资源丰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研究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利于弘扬敦煌地域文化,为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本课题通过分析相关理论知识,发现并阐述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场所精神等作为理论基础。对敦煌地域文化展开梳理和分析,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文化因子。运用文献调研、田野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敦煌市区公共环境设施在设计、材料、环境协调、文化体验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的功能性、人性化、协调整体化、文化兼容、生态化原则和模块组合、元素提取转化、语义修辞的设计方法。以敦煌市沙洲镇为例,针对其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多角度展现地域文化、文化表达与空间环境结合、注重人性化的文化体验等设计策略,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行地域文化视角下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实践探索。通过设计实践,完善和弥补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其设计表达力和地域化特征,使敦煌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传播,增强了城市文化表现力,提高了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为相关部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余顺利[3](2021)在《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内容,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文化艺术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源泉,在乡村景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家以艺术独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中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作为探索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新模式,成为实现乡村社会、人文、生态、风貌修复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文化精神不断缺失、乡村面临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为纽带介入乡村振兴,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为乡村传统文化复兴和乡土空间再造提供多元化的启示,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景观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和现象的综合表现。论文从艺术介入的视角,对乡村景观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文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乡村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剖析当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艺术导入型、艺术入驻型、艺术合作型等模式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按照最大化变异原则选取了设计丰收项目、碧山计划、郝堂村、西河村、许村计划等不同区域、不同艺术介入方式的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中实践的方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提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并通过对瑶里镇绕南村的设计实践,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进行应用。论文探索研究了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为乡村风貌塑造和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及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增加乡村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村民认同感及实现乡村文化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刘晓芳[4](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海晏县是青海省环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自古便是河湟地区湟水发源地,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个节点城镇,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在此汇聚,多元的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晏地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海晏县出现了城镇肌理破坏、自身特色丢失、粗制滥造等建设问题,使得自身文化逐渐被分解、掩埋、呈现无序发展形式。归根结底,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认知,文化性元素在城镇建设中未能有效彰显与展示。在新型城镇化大趋势下,如何在繁多文化中发掘、提取关键要素,在城镇风貌建设中应用、传承地域文化是目前城镇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城镇风貌特征营造进行探索,从理论基础、政策引导及发展需求等背景出发,以海晏县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风貌为研究对象,明晰海晏县城镇风貌应有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适当的营造策略。首先,探究地域文化的属性及组成方式,对城镇风貌的构成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解析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系。在实地踏勘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归纳,探寻出海晏县城镇演变和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研究海晏县地域文化的现存价值与承载方式,分析以城镇风貌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传承现状及问题。对海晏县中心城区展开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城镇风貌的基本特征。宏观层面分析梳理城镇的区域环境和空间结构,中观层面探究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构成,微观层面探索建筑风貌的风格与装饰。研究得出互为依托的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关系,以地域文化指导城镇风貌建设,以城镇风貌承载地域文化彰显。最后,在特殊的地域文化中,特定的气候地理下,结合城镇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对海晏县城镇风貌营造提出策略。以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主要,兼顾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性的政策环境,将海晏打造成以地域文化突出的旅游型特色城镇。提出以“城”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城镇风貌特征提升策略,确立海晏县的“文化之城”总体风貌定位。以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发展为设计核心,分别从宏观山水框架的营造,中观空间形态的重塑,微观建筑风貌的改善三个层面提出设计方向。通过切实的整改目标和策略,为构建以海晏为先行的河湟地区特色城镇风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丰富了国内城镇风貌理论研究中对地域文化挖掘、城镇记忆塑造的相关内容,对现行的城镇风貌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

陆沛琳[5](202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长沙市五一路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城市化的飞速进展也导致了城市的粗放式发展,以功能化为主导的街道已经逐渐不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重视行人需求,创造一个更舒适、安全、活力的街道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以人为本的街道一体化设计也将成为街道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理论及城市更新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践调研、归纳演绎、实证研究等相关研究方法,以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长沙市五一路的街道景观设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几点:(1)在与城市更新及城市街道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解读的基础上,选取法国香榭丽舍大街、长沙麓山南路、深圳深南东路和广州沙面街区为典型案例,对其在街道一体化设计上的应用分析,挖掘项目特色并提取可借鉴的经验。(2)通过对城市更新与街道一体化设计的关系分析,提出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应包括街道景观、街道功能和街道要素的一体化设计,并总结了街道一体化设计的特征、原则、要点、及内容。(3)以长沙五一路街道一体化设计为实践案例,通过现状分析,对五一路从街道景观、街道功能和街道要素三方面进行了街道一体化总体设计,进行了藩城堤巷、太平街街口、新华书店前坪广场、芙蓉广场、迎宾路口和九如巷口的节点设计。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从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的角度上,结合城市更新的背景为城市街道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使得城市街道设计能更好的融入城市发展中去,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屈恬旭[6](2021)在《情感化视角下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区域,不仅承载着重要的首都功能,其自身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是北京市乃至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核心区内的生活性街道则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活动,是核心区运作方式的缩影。而慢行空间作为生活性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之一。在当下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活性街道的慢行空间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导致人们对于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亲密感在逐渐退化消失。本文以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内的慢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探讨核心区内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核心区内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发展建设提供方向。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提炼其综述,并整理出文章的逻辑框架。第二章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与情感化设计的关联性研究,本章对生活性街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整理慢行空间的构成要素,而后通过对情感化与慢行空间设计的关系的探讨,从三个层次分析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情感化体现。第三章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现状,本章按照核心区风貌对街道及慢行空间进行分类,进而总结核心区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的性质。通过核心区内生活性街道进行考察研究,按不同风貌归纳其现状物质环境、空间尺度和街道氛围的优劣势。第四章为核心区内慢行空间的情感化分析,选取核心区内不同风貌、不同道路级别、不同功能类型的三条街道(西四北大街、德胜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物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整理成一系列分析图表,进而基于语义分析法制定调查方案,对其物质环境和使用者的情感评价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上文梳理的情感化的三个层次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分别计算每条街道慢行空间的情感化体现的评价分值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整理,为下文的策略研究做好铺垫。第五章首先探讨了慢行空间情感化设计的要素和原则,进而分别基于生理感受、使用活动和精神意识层面,结合前文对各类街道的优劣分析,对核心区内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提出优化策略。第六章以文兴街及其所处的金科中心核心区为研究范围,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并依据情感化设计的原则提出设计方法,以期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情感化设计提供参考。

王辰文[7](2021)在《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红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利用城市街道景观这一物质载体来展示红色文化,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街区建设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对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以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景观设计学、符号学等为理论基础,遵循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对红色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形成可运用到街道景观设计当中的文化符号。具体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分阐述:在第一部分(第一章),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现状背景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论文写作整理思路,构建系统的研究框架;在第二部分(第二、三章),分别阐述了红色文化和城市街道景观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构成要素,明确红色文化与城市街道景观的关系;在第三部分(第四章),总结出红色文化街道景观的特征、分类和构成要素,通过分析国内三个典型的红色文化主题城市街道,得出当下国内在塑造红色文化主题街道的所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红色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设计方法;第四部分(第五章)的设计实践中,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延安市中环大道西段现状存在的问题,提炼延安红色文化元素符号,运用具象或意象的手法与街道景观设计相融合,创造延安红色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本论文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提炼出红色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类符号,并融合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进而得出建构街道景观设计的新的视角、理念与方法。在案例中运用此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展示出具有延安红色文化特色的街道魅力,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与红色文化的继承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

许慧群[8](2021)在《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 ——以衡阳市草桥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中的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为小区居民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也走上了快车道,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扩建上,却忽视了老旧社区的更新发展,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居住环境的不平衡。针对城市中老旧社区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老旧社区提质改造、棚户区改造、社区“三清三建”等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何以社区绿地景观、基础设施、建筑及小品、文化景观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索适合城市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的新方法和新策略,目前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本文选取衡阳市草桥社区作为改造对象,采用实地考察、居民问询、美景度调查等方法,收集社区和居民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利用美景度的研究手法,得出以下结论:从数据的个案处理摘要和可靠性统计表,可以知道没有被排除的数据,克隆巴赫系数为0.949,说明数据有很高的一致性,数据样本可信。从各类景观的SBE值,可以知道,绿地景观SBE值最高是景观12,为0.862,最低是景观10,为-0.632;基础设施SBE值最高是22,为1.111,最低是景观15,为-1.033;建筑及小品SBE值最高为景观31,为1.073,最低,是景观27,为-0.848;文化景观SBE值最高是景观39,为0.967,最低是景观34,为-0.775。从四类景观的回归分析模型摘要可以看出它们的判定系数R方、调整判定系数值都较高,从四类景观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均符合F检验,且显着性为0.000,符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条件。从绿地景观的线性回归模型可知,美景度的评价因子观赏性、均衡性、协调性、实用性均与其SBE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且居民的偏好程度为观赏性>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从基础设施的线性回归模型可知,美景度的评价因子实用性、可达性、观赏性均与其SBE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且居民的偏好程度为实用性>可达性>观赏性;从建筑及小品的线性回归模型可知,美景度的评价因子观赏性、均衡性、协调性、实用性均与其SBE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且居民的偏好程度为观赏性>实用性>协调性>均衡性。从文化景观的线性回归模型可知,美景度的评价因子地域特色、艺术美观均与其SBE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且居民的偏好程度为地域特色>艺术美观。本文首先明确了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的相关概念,提出了该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查阅了众多文献和相关资料后,阐释了景观提质改造的相关理论,总结老旧社区的特征和社区景观的作用,提出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的必要性,之后结合国内外的改造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可借鉴之处。最后针对老旧社区现存的主要矛盾,结合城市文化内涵、社区的现实情况和居民需求,提出对应的改造方略如下:1、绿地景观的改造强调通过丰富植物景观的配置使绿地更具层次性;提高落叶树种的比例,疏阔林下空间,使绿地的透光性更强,观赏性和游览度提高;增加林下休闲坐凳,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更适合的游憩场所;更需要注重对绿地持续地养护,主动伐倒已经空心的乔木,避免倒塌伤人,对保护树木进行挂牌,打保护桩。2、基础设施需注重实用性和可达性,也需注重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通过增加、翻新、修缮原有的设施,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注重适老设施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运用,为社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对道路系统进行分级,改善社区内部交通混乱的现状;取消树围,使社区的空地与道路保持同样高度,将空地划停车位,提高宅前非绿化空地的利用率,解决停车难的困境;将社区利用率不高的位置,规划电动车棚和电动自行车位;将休闲广场划线做运动场地,一地多用,为提供居民运动场所,靠墙靠坡做晾衣架,居委会增加一至两间办公室做阅览室,以增加社区娱乐服务休闲运动设施;注重环卫配套设施、室外照明设施的运用、更新、换代与管理,提升居住环境的洁净度与便利性。3、建筑及小品的改造需注重设计感,拆除违建,注重社区整体风格的统一;加强屋顶的修缮,重新采取防水措施,改善老旧建筑的基础问题;清理屋顶及楼道堆积物,翻新屋面、楼道,颜色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匹配;做好立体绿化,增加立面绿化面积,提高社区整体绿化水平;小品的改造注重精品塑造,打造盆景园,融入社区文化元素,提供居民休憩场所,提高居民对园艺与植物的兴趣。4、文化景观的改造需融入社区景观改造的各个部分;分析地域文化特色,提炼适合社区设施建设的文化符号;情景再现文化内容,使景观更为生动;加强文化宣传场所的建设,为文化宣传提供阵地;也需注重设计的艺术美感,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社区风貌。

宋长奇[9](2021)在《杨陵区姜嫄村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实施要强调村民参与已成为了时代要求。然而,在当前政府主导下的村庄规划实施工作中,村民参与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进而使得村庄规划实施脱离了村庄的实际情况,忽略了村民的真实意愿,难以呈现出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村民参与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杨陵区姜嫄村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实施中进一步发现,在村民全权主导之下,由于自身能力素质水平的限制,对村庄规划难以形成准确的认知,往往会对政府政策的落地、规划师倡导的思想以及空间建设的效果等造成一定影响;若村庄规划实施全权交由政府、规划师、施工企业等外来人员负责,虽然可以快速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但会导致村民参与不足、村民诉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总体来看,村民参与的程度不同,村庄规划实施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同。基于姜嫄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现实情况,本文将从“村民参与度”这一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其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存在何种影响。研究首先基于参与式治理、参与式规划理论,建立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的分析框架,并在案例实证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下,进一步构建村民参与度的三个维度—参与广度、深度、效度与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衡量指标以及关系假设;其次,以姜嫄村2018年村庄规划项目库中的三个典型项目为例,客观描述其实施全过程中的村民参与情况以及随之呈现出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村民参与度以及项目实施效果展开衡量,进而分析两者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多个案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明确广度、深度、效度对实施效果的影响,检验研究假设,并结合影响结果的理论解析,构建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后,从提高村民参与度以提升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角度为当前的村庄规划实施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在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中,村民参与广度是呈现村民参与的前提与基础,主要包括“形式上的广泛参与”和“实质性的广泛参与”两种状态,其中只有当村民处于“实质性参与”状态时,才能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产生影响;村民参与深度反映了村民参与过程中所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大小,对村庄规划的实施效果存在显着影响;村民参与效度反映了村民参与的结果,其中村民积极参与的效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存在正向影响,村民消极参与的效度会因村民参与意图的合理与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产生正向与负向两种影响。因此,在当前的村庄规划实施工作中,应避免推动村民广泛参与而造成的“假象”,注重村民参与效度、提高村民参与深度,以提升村庄规划效果。

赖歆[10](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规划重点由发展转为更新,作为广大市民的安身之所——社区,其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心之一。传统的社区规划偏重于物质层面,“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更新常常忽略了不同地域社区需求的差异化,尤其当面对具有城市发展的缩影、凝聚上一辈人努力奋斗精神特征的老旧社区时,千篇一律的改造方式磨灭了历史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淡化了长久居住于此的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他们面对崭新但陌生的社区,本应该满足但似乎又无法感到满足。社区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主人,没有人比他们对自己的社区更加熟悉,所以面对老旧社区改造所出现的社区感缺失、更新模式化等问题,在更新过程中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对研究背景和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老旧社区、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及公众参与做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出影响社区环境更新的景观要素,以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相关理论两大部分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四个不同城市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庆市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批老旧社区进行社区环境景观以及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现状调研,总结社区环境问题与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提出适用于重庆的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以北碚区龙凤三村社区为例,对其进行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的具体实践研究,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第一,根据重庆工业城市的背景,选取修建于70-80年代,曾作为工厂职工宿舍而形成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的角度提取社区环境要素,其包含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居民行为、文化特色。依据这些要素对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征,发现这批老旧社区具备社区布局紧凑、建筑形式体现时代性、道路交通蜿蜒灵活、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需求、公共空间层次丰富、社区内乔木茂密绿茵如盖、居民行为因社区内设施与空间的不同而表现差异较大、文化混杂的特征。同时对这一批老旧社区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调研社区中6个社区公众参与程度处于“安抚”阶段,3个社区处于“通知”阶段,一个社区处于“同伴”阶段、居民满意度与社区更新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居民实际参与的阶段仅为管理运维阶段。第二,基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研究,结合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特征,得出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各阶段适用的方法:前期调研阶段——访谈法,具有开展时间自由、访谈内容灵活的优点;规划设计阶段——问卷调查法,具有耗费时间少、资金少,结果便于量化,方便分析的优点;管理运维阶段——社区陪伴活动,具有可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减少资金消耗,拉近邻里距离、便于营造社区感的优点。第三,提出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应遵从“以人为本、在地活化、民主决策和永续经营”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各阶段不同的方法,就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文化特色七大要素提出相应策略:优化社区布局,美化建筑立面,保障社区交通安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构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绿化环境品质,凝练社区文化主题,并对这七项策略做出更详细的分项说明。第四,以龙凤三村为例,对公众参与前期调研到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的方法进行实践,构建适用于龙凤三村的社区更新流程,将传统社区更新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两种流程下得出的更新方案做对比,强调社区更新应优先解决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度高的问题,将安全性、便捷性前置,美观性适当后置,最后对社区更新管理运维阶段提出管理建议。

二、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二)强化核心职能,提升城市能级
        (三)加强专项支撑,提升城市品质
        (四)强化规划全过程管理,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提升辐射引领能力
        (二)构建绿色高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通达能力
        (三)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四)搭建智慧韧性供应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生产生活空间品质
        (六)构建普惠均衡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三、工作要求
武汉市实施高效能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三、工作要求
附件1
附件2

(2)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的相关概念与辨析
    2.1 地域文化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公共环境设施
        2.2.1 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
        2.2.2 公共环境设施的分类
        2.2.3 公共环境设施的功能
    2.3 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的关联性
        2.3.1 公共环境设施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2.3.2 地域文化激发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体验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场所精神理论
        2.4.2 人机工程学
        2.4.3 环境心理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敦煌市地域文化元素解读与应用案例分析
    3.1 敦煌市历史区位分析
    3.2 自然地理
        3.2.1 沙漠与绿洲
        3.2.2 雅丹地貌
    3.3 人文历史
        3.3.1 石窟艺术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3.3.3 历史遗址
    3.4 敦煌地域文化元素总结
    3.5 应用案例分析
        3.5.1 自然地理特征的应用
        3.5.2 人文历史特征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调研与设计构想
    4.1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评估
        4.1.1 敦煌市概况与定位
        4.1.2 调研概况
    4.2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
        4.2.1 地域文化表达不充分
        4.2.2 缺少人文关怀
        4.2.3 与环境不协调
        4.2.4 管理滞后
    4.3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理念与目标
        4.3.1 设计理念
        4.3.2 设计目标
    4.4 设计原则
        4.4.1 功能性原则
        4.4.2 人性化原则
        4.4.3 协调整体化原则
        4.4.4 文化兼容原则
        4.4.5 生态化原则
    4.5 设计方法
        4.5.1 模块组合法
        4.5.2 元素提取转化法
        4.5.3 语义修辞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实践—以沙洲镇为例
    5.1 敦煌市沙洲镇概况
    5.2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要素
        5.2.1 建筑地理特征的造型要素
        5.2.2 壁画纹样的图案要素
        5.2.3 人文地理的色彩要素
        5.2.4 多重种类的材料要素
    5.3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策略
        5.3.1 多角度展现地域文化
        5.3.2 文化表达与空间环境结合
        5.3.3 注重人性化的文化体验
    5.4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方案
        5.4.1 设计思路
        5.4.2 休憩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公共座椅
        5.4.3 照明系统公共环境设施—路灯、景观灯
        5.4.4 卫生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垃圾桶
        5.4.5 信息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导视牌
        5.4.6 安全系统公共环境设施—窖井盖
        5.4.7 交通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公交站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
        1.1.2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兴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艺术
        2.1.2 艺术介入
        2.1.3 景观
        2.1.4 乡村景观
    2.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2.1 艺术介入理论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3 区域景观规划理论
        2.2.4 内生式发展理论
        2.2.5 乡村旅游学理论
    2.3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特征
        2.3.1 乡村景观的构成
        2.3.2 乡村景观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与分析
    3.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历程
        3.1.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兴起
        3.1.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
    3.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模式及实践分析
        3.2.1 艺术导入型
        3.2.2 艺术入驻型
        3.2.3 艺术合作型
    3.3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实践的作用与成效
        3.3.1 乡村文化景观得到保护与传承
        3.3.2 乡村人文资源得到转化
        3.3.3 重塑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生活
        3.3.4 激活乡村活力
        3.3.5 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3.3.6 提升村民审美意识与美化乡村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案例调研分析
    4.1 调研对象确定及调研过程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4.1.2 实地调研内容
    4.2 调研案例与分析
        4.2.1 农业景观的艺术化与产业拓展案例——设计丰收项目
        4.2.2 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案例——碧山计划
        4.2.3 村貌美化与基础设施改善案例—郝堂村
        4.2.4 建筑改造与功能拓展——西河村
        4.2.5 艺术节庆的引入案例——许村计划
    4.3 问卷调查与分析
        4.3.1 村民问卷调查及分析
        4.3.2 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4.4 乡村景观存在问题及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
        4.4.1 我国乡村景观的现状问题
        4.4.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分析
    5.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基因形态构成
        5.1.1 乡村自然景观
        5.1.2 乡村农业生产景观
        5.1.3 乡村聚落景观
        5.1.4 乡村文化景观
    5.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艺术家具有的乡土知识因素
        5.2.2 乡村历史文化因素
        5.2.3 乡村场所特征因素
        5.2.4 乡村自然景观要素
        5.2.5 村民参与度因素
        5.2.6 “人群”需求因素
    5.3 艺术形式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
        5.3.1 绘画艺术
        5.3.2 雕塑艺术
        5.3.3 大地艺术
        5.3.4 装置艺术
        5.3.5 多媒体艺术
    5.4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
        5.4.1 人—艺术激发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5.4.2 文—艺术实现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5.4.3 地—艺术表达地方美学
        5.4.4 产—艺术发展乡村核心产业
        5.4.5 景—艺术创造并激活乡村空间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
    6.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原则
        6.1.1 在地性原则
        6.1.2 生态保护性原则
        6.1.3 参与互动性原则
        6.1.4 文化乡土性原则
        6.1.5 新旧共生性原则
    6.2 乡村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6.2.1 乡村大地艺术景观表达
        6.2.2 乡村水系景观感知
        6.2.3 乡村植物景观展现
        6.2.4 乡村夜晚景观打造
    6.3 农业生产景观的艺术引入
        6.3.1 农田艺术景观的呈现
        6.3.2 农作物创意景观小品搭建
        6.3.3 农用器具乡土氛围营造
    6.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的再造与延伸
        6.4.1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规划
        6.4.2 乡村建筑空间景观的再造
        6.4.3 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构建
        6.4.4 乡村绿道空间景观改造
        6.4.5 乡土小品景观的艺术介入
    6.5 乡村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创新
        6.5.1 乡土文化记忆的挖掘与修复
        6.5.2 乡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辐射
        6.5.3 乡土文化的艺术化活态展示
    6.6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机制创新
        6.6.1 加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管理
        6.6.2 强化村民的主体性及乡村景观保护意识
        6.6.3 促进艺术家、乡村及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
        6.6.4 制定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相关细则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践探索
    7.1 瑶里镇绕南村概况
    7.2 绕南村前期调研
        7.2.1 乡土资源调研分析
        7.2.2 村民调研访谈分析
    7.3 瑶里镇绕南村现存问题分析
        7.3.1 民俗文化的流失
        7.3.2 建筑的年久失修
        7.3.3 景观的缺失
    7.4 艺术介入绕南村景观建设具体策略分析
        7.4.1 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7.4.2 聚落景观的艺术介入
        7.4.3 文化景观的艺术介入
        7.4.4 机制创新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3 绕南村民访谈提纲

(4)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快速发展下特色逐渐缺失
        1.1.2 城镇风貌塑造急需新理念指导
        1.1.3 海晏县的迫切需求及丰富资源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镇风貌
        1.4.2 地域文化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2 国内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3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1 地域文化基础研究
        2.1.1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2.1.2 地域文化的体现手法
    2.2 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2.1 城镇风貌构成要素
        2.2.2 城镇风貌中面临的问题
    2.3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联性
        2.3.1 城镇风貌特征依附地域文化
        2.3.2 地域文化决定城镇风貌特色
    2.4 本章小结
3 海晏县地域文化特征解读
    3.1 基本概况
        3.1.1 总体区位
        3.1.2 人口经济
        3.1.3 旅游资源
        3.1.4 历史沿革
        3.1.5 上位规划
    3.2 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3.2.1 气象条件
        3.2.2 地形地貌
        3.2.3 水文环境
    3.3 人文环境要素特征
        3.3.1 历史文脉
        3.3.2 宗教信仰
        3.3.3 行为习惯
        3.3.4 民俗风情
    3.4 文化特征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海晏县城镇风貌基本特征研究
    4.1 城镇发展历程
        4.1.1 城镇发展的过往
        4.1.2 城镇发展的限制因素
        4.1.3 城镇空间肌理的演变
    4.2 宏观层面: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4.2.1 周边自然风貌
        4.2.2 空间结构构成
        4.2.3 天际轮廓线
        4.2.4 夜景亮化
    4.3 中观层面:城镇公共空间特征
        4.3.1 功能分区构成
        4.3.2 道路系统分析
        4.3.3 景观系统分析
        4.3.4 开放空间分析
    4.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特征
        4.4.1 建筑整体风貌
        4.4.2 建筑风格
        4.4.3 建筑立面
        4.4.4 建筑装饰
        4.4.5 城镇家具
    4.5 城镇风貌现状总结
        4.5.1 城镇风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城镇风貌问题产生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镇风貌特征营造
    5.1 风貌营造
        5.1.1 特色要素总结
        5.1.2 总体风貌定位
        5.1.3 整体风貌策略
    5.2 宏观层面:营造山水城镇框架
        5.2.1 构建城镇风貌结构
        5.2.2 保护山水风貌特色
        5.2.3 协调城镇眺望通廊
        5.2.4 塑造宜居城镇之风
    5.3 中观层面:重塑空间形态特征
        5.3.1 更新风貌分区特色
        5.3.2 提升道路风貌系统
        5.3.3 重构景观核心序列
        5.3.4 调整开放空间尺度
    5.4 微观层面:完善建筑风貌要素
        5.4.1 控制建筑高度轮廓
        5.4.2 统一建筑色彩比例
        5.4.3 优化建筑立面方法
        5.4.4 改造建筑立面措施
        5.4.5 完善城镇公共设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1 海晏县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附录2 海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录3 海晏县城区道路梳理表
附录4 海晏县装饰统计表
附录5 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5)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长沙市五一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典型案例借鉴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更新
        2.1.2 城市街道
        2.1.3 街道一体化设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以人为本理论
        2.2.3 城市更新理论
    2.3 典型案例借鉴
        2.3.0 研究评述
        2.3.1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2.3.2 长沙麓山南路
        2.3.3 深圳深南东路
        2.3.4 广州沙面街区
        2.3.5 借鉴启示
3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街道—体化设计内容与要点
    3.1 城市更新与街道一体化设计的关系
        3.1.1 包含关系
        3.1.2 指导关系
        3.1.3 共同目标
    3.2 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意义
        3.2.1 传统街道改造的现存问题
        3.2.2 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的优势
        3.2.3 城市道路一体化设计的意义
    3.3 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原则
        3.3.1 以人为核心城市道路建设原则
        3.3.2 聚焦街道功能,全要素提升原则
        3.3.3 保护历史文化原则
        3.3.4 精细化、品质化设计原则
    3.4 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要点
        3.4.1 上位规划分析
        3.4.2 街道场景分类
        3.4.3 街道历史提取
    3.5 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内容
        3.5.1 景观的一体化
        3.5.2 功能的一体化
        3.5.3 要素的一体化
4 长沙市五一路街道一体化设计实践
    4.1 长沙市城市发展的历程及趋势
        4.1.1 长沙市的城市发展历程
        4.1.2 长沙市城市发展趋势
    4.2 五一路现状分析
        4.2.1 区位分析
        4.2.2 上位规划分析
        4.2.3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4.2.4 历史人文概况
        4.2.5 周边环境分析
        4.2.6 街道各要素现状
        4.2.7 街道现状问题小结
    4.3 设计总则
        4.3.1 设计依据
        4.3.2 设计理念
        4.3.3 设计思路
        4.3.4 设计定位
    4.4 总体设计
        4.4.1 景观结构与总体布局
        4.4.2 五一路街道景观一体化
        4.4.3 五一路街道功能一体化
        4.4.4 五一路街道要素一体化
    4.5 重要节点设计
        4.5.1 藩城堤巷节点
        4.5.2 太平街街口节点
        4.5.3 芙蓉广场节点
        4.5.4 新华书店前坪广场节点
        4.5.5 迎宾路口节点
        4.5.6 九如巷口节点
    4.6 重要节点初步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五—路街道设计主要节点扩初设计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件

(6)情感化视角下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市提倡慢行的政策背景
        1.1.2 现阶段慢行空间建设背离“以人为本”原则
        1.1.3 “情感化”成为慢行空间设计趋势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活性街道
        1.2.2 首都功能核心区
        1.2.3 情感化设计理念
    1.3 研究对象
        1.3.1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
        1.3.2 慢行空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1 国内外生活性街道相关研究
        1.5.2 国内外慢行空间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情感化设计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语义分析法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慢行空间设计与情感化的关联性研究
    2.1 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功能划分
        2.1.1 居住类街道慢行空间
        2.1.2 商业类街道慢行空间
        2.1.3 滨水区慢行空间
        2.1.4 历史街区慢行空间
        2.1.5 公共绿地与广场
    2.2 慢行空间的构成要素
        2.2.1 慢行通道
        2.2.2 慢行设施
        2.2.3 景观绿化
        2.2.4 街道侧界面
    2.3 情感化设计的阐释
        2.3.1 情感的概念及其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2.3.2 情感化设计的三个体验层次
        2.3.3 情感化设计理论引入慢行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2.4 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中情感化的体现
        2.4.1 本能层次——生理感受
        2.4.2 行为层次——使用活动
        2.4.3 反思层次——精神意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现状
    3.1 首都功能核心区街道概况
        3.1.1 北京市街道路网演变历程
        3.1.2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现状
    3.2 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性质
        3.2.1 差异性
        3.2.2 日常性
        3.2.3 必要性
        3.2.4 普遍性
    3.3 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特征
        3.3.1 物质环境
        3.3.2 空间尺度
        3.3.3 街道氛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情感要素分析
    4.1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情感化研究
        4.1.1 调研案例选取
        4.1.2 行为建筑学的研究方法
        4.1.3 语义分析法与定量研究
    4.2 语义分析法调研方案制定
        4.2.1 调查对象
        4.2.2 调查表的内容设计
        4.2.3 受访者人口特征
    4.3 情感化调研结果分析
        4.3.1 传统风貌居住类街道——德胜门内大街
        4.3.2 传统风貌商业类街道——西四北大街
        4.3.3 现代风貌街道——西单北大街
        4.3.4 现状问题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情感化视角下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优化策略
    5.1 慢行空间情感化设计原则
        5.1.1 满足慢行空间的使用需求
        5.1.2 场所精神的营造
    5.2 生理感受层面的情感化设计
        5.2.1 色彩设计
        5.2.2 景观绿化设计
        5.2.3 铺装材料选用
    5.3 使用活动层面的情感化设计
        5.3.1 步行道设计
        5.3.2 非机动车道设计
        5.3.3 服务设施的设计
    5.4 精神意识层面的情感化设计
        5.4.1 人的交往活动
        5.4.2 发掘街道独特魅力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街道慢行空间设计实践——以文兴街为例
    6.1 区域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研究范围界定
        6.1.3 历史沿革
        6.1.4 用地结构及建筑性质
        6.1.5 慢行系统组织现状
    6.2 街道慢行空间现状
        6.2.1 慢行道路情况
        6.2.2 设施分布情况
        6.2.3 绿化和广场
        6.2.4 街道侧界面
        6.2.5 现状主要问题汇总
    6.3 文兴街慢行空间设计
        6.3.1 生理感受层面的提升设计
        6.3.2 使用活动层面的提升设计
        6.3.3 精神意识层面的提升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首都功能核心区典型生活性街道分类汇总表
    附录 B:西四北大街调查问卷
    附录 C:德胜门内大街调查问卷
    附录 D:西单商业街调查问卷
    附录 E:文兴街调查问卷
致谢

(7)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街道景观研究现状
        1.4.2 国内街道景观研究现状
    1.5 相关理论
        1.5.1 城市意象理论
        1.5.2 符号学理论
        1.5.3 场所精神论
        1.5.4 城市文脉
    1.6 技术路线图
2 街道景观相关概述
    2.1 街道景观概述
        2.1.1 城市
        2.1.2 城市街道
        2.1.3 城市街道景观
    2.2 街道景观构成要素
        2.2.1 建筑
        2.2.2 铺装
        2.2.3 景观设施
        2.2.4 绿化植被
    2.3 街道景观特征
        2.3.1 内容丰富
        2.3.2 结构合理
        2.3.3 动态变化
3 红色文化相关概述
    3.1 红色文化概述
        3.1.1 “红色”特定内涵
        3.1.2 红色文化概念
    3.2 红色文化的构成要素
        3.2.1 人
        3.2.2 物
        3.2.3 事
        3.2.4 魂
    3.3 红色文化特征
        3.3.1 革命性
        3.3.2 民族性
        3.3.3 时代性
        3.3.4 科学性
        3.3.5 大众性
    3.4 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
        3.4.1 红色文化传播途径
        3.4.2 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
    3.5 红色文化元素在符号学中的提炼
        3.5.1 建筑样式的提取
        3.5.2 造型元素的提取
        3.5.3 文化精神元素的提取
        3.5.4 色彩的提取
4 红色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应用
    4.1 红色文化主题街道
        4.1.1 红色文化主题街道内涵
        4.1.2 红色文化主题城市街道特征
        4.1.3 红色文化城市街道分类
        4.1.4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前期因素
    4.2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街道景观案例
        4.2.1 西安市北新街
        4.2.2 南昌市八一大道现状
        4.2.3 上海市多伦路现
        4.2.4 问题总结
    4.3 红色文化主题在城市街道景观的应用
        4.3.1 建筑
        4.3.2 铺装
        4.3.3 景观设施
        4.3.4 绿化植被
    4.4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中设计原则
        4.4.1 以人为本原则
        4.4.2 地域性原则
        4.4.3 整体性原则
        4.4.4 生态性原则
    4.5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中设计方法
        4.5.1 情景再现
        4.5.2 艺术表达
        4.5.3 生态回归
        4.5.4 地域融合
5 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街道景观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延安地理位置
        5.1.2 各个历史时期的延安
    5.2 延安红色文化及符号提取
        5.2.1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
        5.2.2 延安红色文化构成要素
        5.2.3 延安红色文化符号提取
    5.3 街道景观现状
        5.3.1 周边用地性质
        5.3.2 街道交通现状
        5.3.3 街道断面构成
        5.3.4 街道现状存在问题
    5.4 中环大道西段街道景观设计
        5.4.1 设计总体规划
        5.4.2 空间功能布局
        5.4.3 典型断面设计
        5.4.4 街道景观节点
        5.4.5 街道建筑外立面
        5.4.6 街道景观小品设计
        5.4.7 街道铺装设计
        5.4.8 街道植物配置
        5.4.9 街道照明设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生成果
致谢

(8)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 ——以衡阳市草桥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
        2.1.2 老旧社区
        2.1.3 社区景观
        2.1.4 社区景观提质改造
    2.2 老旧社区特征
        2.2.1 中心旧城区的生活圈配套设施完善
        2.2.2 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2.2.3 园林绿化景观存在短板
        2.2.4 道路系统缺乏安全性和有序性
        2.2.5 社区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
    2.3 社区景观的功能
    2.4 国内外社区改造的相关案例研究
        2.4.1 美国加州旧金山罗莎公园(Rosa Parks)老年公寓案例研究
        2.4.2 法国巴约纳旧城改造
        2.4.3 北京菊儿胡同
        2.4.4 株洲原国营331厂的生活区景观提质改造
        2.4.5 广州竹丝岗社区立体农园设计规划
3 草桥社区概况分析
    3.1 衡阳市石鼓区概况
    3.2 衡阳市地域自然环境特点
    3.3 衡阳地方特色文化元素
    3.4 草桥社区美景度(SBE)分析
        3.4.1 草桥社区景观现状分析
        3.4.2 草桥社区美景度分析
        3.4.3 数据处理
        3.4.4 结果与分析
        3.4.5 结论
4 草桥社区景观提质改造应用策略
    4.1 草桥社区景观提质改造设计原则
        4.1.1 整体性原则
        4.1.2 渐进式原则
        4.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1.4 经济性原则
        4.1.5 以人为本的原则
        4.1.6 文化延续性原则
    4.2 草桥社区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策略
        4.2.1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策略
        4.2.2 基础设施改造设计策略
        4.2.3 建筑及小品改造设计策略
        4.2.4 文化景观改造设计策略
    4.3 草桥社区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流程
5 草桥社区景观提质改造设计分析
    5.1 绿地景观改造分析
        5.1.1 绿地植物配置
        5.1.2 游园绿地
        5.1.3 组团绿地
        5.1.4 宅旁绿地
        5.1.5 道路绿地
    5.2 基础设施改造分析
        5.2.1 道路设施
        5.2.2 健身及娱乐休闲服务设施
        5.2.3 环卫设施
        5.2.4 室外照明设施
        5.2.5 适老设施
    5.3 建筑及小品改造分析
        5.3.1 建筑外立面
        5.3.2 楼道
        5.3.4 小品
    5.4 文化景观改造分析
        5.4.1 文化元素提炼成图像符号
        5.4.2 在基础设施小品中运用图像符号
        5.4.3 增加文化景观实体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杨陵区姜嫄村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释义
        1.2.1 对象选择
        1.2.2 概念释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村庄规划实施中村民参与的相关研究
        1.3.2 村民参与度的相关研究
        1.3.3 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杨陵区姜嫄村村庄规划实施及公众参与概况
    2.1 杨陵区乡建背景
        2.1.1 杨陵区概况
        2.1.2 杨陵乡建概况
    2.2 姜嫄村村庄规划及其实施概况
        2.2.1 姜嫄村村庄规划概况
        2.2.2 姜嫄村村庄规划实施概况
    2.3 姜嫄村村庄规划实施中的公众参与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3.1.1 理论基础
        3.1.2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选取及研究思路构建
        3.2.2 研究变量的衡量维度分析
        3.2.3 参与度与实施效果的关系假设
        3.2.4 实证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姜嫄村典型项目实施中的村民参与度及其实施效果
    4.1 农户改厕案例分析
        4.1.1 村民参与情况及其实施效果
        4.1.2 村民参与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1.3 项目实施效果变化特征分析
    4.2 古树及周边环境美化案例分析
        4.2.1 村民参与情况及其实施效果
        4.2.2 村民参与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2.3 项目实施效果变化特征分析
    4.3 “乡村集市”案例分析
        4.3.1 村民参与情况及其实施效果
        4.3.2 村民参与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3.3 项目实施效果变化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分析
    5.1 姜嫄村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的多案例对比分析
        5.1.1 广度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5.1.2 深度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5.1.3 效度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5.2 理论解析及内在机制
        5.2.1 广度影响解析
        5.2.2 深度影响解析
        5.2.3 效度影响解析
        5.2.4 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影响的内在机制
    5.3 提高村民参与度以提升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相关建议
        5.3.1 避免推动村民广泛参与而造成的“假象”
        5.3.2 注重村民参与效度、提高村民参与深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姜嫄村村庄规划实施中村民参与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致谢

(10)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增量规划到存量更新
        1.1.2 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
        1.1.3 老旧社区的更新契机
        1.1.4 老旧社区更新的新途径
    1.2 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1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社区与老旧社区
        1.4.2 社区环境
        1.4.3 景观更新
        1.4.4 公众参与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基础
    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研究
        2.1.1 社区营造理论
        2.1.2 市民阶梯理论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4 社区自组织理论
    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
        2.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
        2.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方法
    2.3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理论研究
        2.3.1 人居环境理论
        2.3.2 文化景观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典型案例研究
    3.1 英国卡迪夫伊利社区
        3.1.1 社区更新背景
        3.1.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1.3 启示
    3.2 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
        3.2.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2.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2.3 启示
    3.3 上海莲花公寓社区微更新
        3.3.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3.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3.3 启示
    3.4 武汉水陆社区微改造
        3.4.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4.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4.3 启示
    3.5 小结
第4章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及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查
    4.1 重庆老旧社区形成原因与分布情况
    4.2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4.2.1 社区改造情况
        4.2.2 社区布局
        4.2.3 建筑形式
        4.2.4 道路交通
        4.2.5 配套设施
        4.2.6 公共空间
        4.2.7 绿化形式
        4.2.8 居民行为
        4.2.9 文化特色
    4.3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特征
        4.3.1 社区布局
        4.3.2 建筑形式
        4.3.3 道路交通
        4.3.4 配套设施
        4.3.5 公共空间
        4.3.6 绿化形式
        4.3.7 居民行为
        4.3.8 文化特色
    4.4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研
        4.4.1 参与程度
        4.4.2 参与方式
        4.4.3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
    4.5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总结
    4.6 小结
第5章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5.1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
        5.1.1 以人为本
        5.1.2 在地活化
        5.1.3 民主决策
        5.1.4 永续经营
    5.2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法
        5.2.1 访谈法——前期调研阶段
        5.2.2 问卷调查法——规划设计阶段
        5.2.3 社区陪伴活动——管理运维阶段
    5.3 优化社区布局
        5.3.1 建筑闲置空间再利用
        5.3.2 引入商住混合模式
    5.4 美化建筑立面
        5.4.1 墙体去污修缮
        5.4.2 立面装饰规范化
    5.5 保障社区交通安全
        5.5.1 人行交通安全维护
        5.5.2 规范化共享停车
        5.5.3 社区交通管理
    5.6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6.1 老旧设施换新
        5.6.2 配套设施补充
    5.7 重构公共空间功能
        5.7.1 制约“圈地”行为,归私于公
        5.7.2 增加活动、休憩场地
        5.7.3 现有空间功能复合式发展
    5.8 提升绿化环境品质
        5.8.1 选择性利用乡土植物
        5.8.2 丰富季相变化、增添质感
        5.8.3 绿化、美化“弱势”区域
    5.9 凝练社区文化主题
        5.9.1 文化元素再表达
        5.9.2 场所记忆重现
    5.10 小结
第6章 公众参与的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
    6.1 社区概况
    6.2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构建
        6.2.1 传统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2 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3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
    6.3 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6.3.1 社区布局
        6.3.2 建筑形式
        6.3.3 道路交通
        6.3.4 配套设施
        6.3.5 公共空间
        6.3.6 绿化形式
        6.3.7 居民行为
        6.3.8 文化特色
        6.3.9 现状总结
    6.4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向
        6.4.1 配套设施换新与增加
        6.4.2 公共空间翻新与再利用
        6.4.3 植物层次梳理与增绿添彩
        6.4.4 在地文化挖掘与重塑
    6.5 更新方案设计
        6.5.1 规划布局调整
        6.5.2 示范点更新
    6.6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6.6.1 问卷调查法
        6.6.2 访谈法
        6.6.3 居民更新意见总结
    6.7 更新方案修改
        6.7.1 规划布局再调整
        6.7.2 示范点更新措施调整
    6.8 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1 方案侧重点说明
        6.8.2 示范点方案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3 结果分析
    6.9 社区管理建议
        6.9.1 管理组织建议
        6.9.2 活动组织建议
    6.10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J].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 齐甜甜.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D]. 余顺利.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D]. 刘晓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长沙市五一路为例[D]. 陆沛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情感化视角下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性街道慢行空间设计研究[D]. 屈恬旭.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D]. 王辰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老旧社区景观提质改造 ——以衡阳市草桥社区为例[D]. 许慧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杨陵区姜嫄村村民参与度对村庄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D]. 宋长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D]. 赖歆. 西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路灯建设与城市美化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