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春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让长春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一、让长春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1](2021)在《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从“生产型城市”转向“消费型城市”,伴随大众对建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历史建筑风格的推崇,旧工业厂区改造已不再是以拆除新建为主。我国房地产开发已经形成成熟的开发体系,许多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共同对旧工业厂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改造设计。房地产开发导向下工业遗产的改造既帮助政府解决旧工业建筑和厂区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开发商又通过项目开发过程获取利润回报,形成互利共赢的改造局势。本文针对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进行研究,目的是以房地产开发方式改造旧工业厂区视角,为长春市待改造的工业遗产提供新的改造思路。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列举国内外相关改造成功案例。第三部分通过对长春市工业遗产具有经济价值的改造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与不同主体行为的利益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综合性评估。最后提出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原则、宏观规划层面以及微观设计层面的策略建议,并对宽城子中东铁路附属地进行改造设计。房地产开发导向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改造研究,不仅仅针对工业遗产自身改造,还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布局、历史文化延续息息相关。目前长春市工业遗产以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改造项目并不多见,没有形成成熟的改造体系,因此还有许多研究的空间,为未来长春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改造提供可利用参考价值。

张剑桥[2](2018)在《旅游视角下的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工业遗产去、留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工业遗产的相关普及,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其重要价值,但如何保护、怎么保护、以何种方式保护,依旧是热门争论的话题。文化遗产因其背后弥久的历史往往得到人们的综合保护和全面利用,与此同时,近现代珍贵历史遗迹和重要建筑的保护则严重不足,尤其是工业遗产,任由其“自生自灭”。第一部分重点将国内外文献汇总,为长春市下一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案例。第二部分理清长春工业遗产发展脉络;实地调研掌握现状,总结归纳其特点;详细阐述如何以旅游的角度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第三部分通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长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同时针对长春市哪些工业遗产适合旅游开发、如何开发这一问题,构建长春工业遗产旅游的评价标准;以游客、政府、市民、企业四个维度对长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价值与意义进行详细研究。第四章依据长春特色就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出策略和原则。最后,利用长春优势工业,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提出符合当下旅游趋势的工业遗产主题旅游路线。本文以旅游的独特视角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利用当下旅游发展的蓬勃动力吸引人们关注,让社会各界看到工业遗产的背后一面,从而摆脱传统“自上而下”强压式保护,变被动为主动,让工业遗产保护高效化、长久化、最大化。

宋子跃[3](2017)在《长春市区域饮茶源流调查与茶叶知识普及途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虽然茶叶行业始终保持着不断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发展的大环境下,也经历着各种考验。推动和引导人们了解和掌握正确的茶叶知识和茶叶文化,已成为茶叶行业发展壮大的重中之重。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地域,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和人们对茶叶知识的了解程度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代表作用。同时笔者发现东北地区(黑、吉、辽、蒙,三省一区)针对茶叶行业的专业性调查处于空白,为填补此项空白,解决东北地区茶叶行业与全国发展相对滞后,和不平衡的现状,提高该地区茶叶知识的普及程度,从而推动带动东北地区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长春地区人们饮茶、品茶等方面的茶叶知识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200份,回收1941份(88.227%),合格1651份(75.045%)。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长春地区茶叶消费种类以红茶(34.161%)、普洱(16.959%)、乌龙(19.019)、花茶(12.901%)居多,对味淡的白茶(0.969%)、黄茶(0.666%)偏少;茶叶种类认知情况也与之相呼应红茶的认知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的96.699%;黄茶最少,占被调查人的1.878%。被调查人各大茶类具体认知情况调查中发现,对汤色、香气和滋味的认知情况比较好,而对茶叶外形、叶底的认知程度非常低,同时对饮茶器具、泡茶水质、泡茶方法上有要求的并不多等情况,长春市喝茶人群年龄跨度分布于20—80岁之间,其中,38岁到65岁之间最为集中;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也不断缩小;多数人只注重口感和品质,却不知道其原因。虽然这座城市里也有教授茶艺的短期学习班,但绝大多数人希望有机会学习到正确系统的茶文化知识,非常渴望能通过修习茶艺技能,泡得一手好茶,来增加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可以发现,喝茶人群对茶产品的选择和消费趋向与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职业、收入情况有着直接联系。低龄人群无论收入多少、文化程度高低、生活和工作环境优劣,选择茶品以口感和流行为主,也就是学习与寻找的过程。中年人群受收入和阅历的影响,在茶叶消费上既理性又感性。具体表现为,随着节气的变化选择适应时令的茶品,同时还要能满足口感欢愉、陶冶情操、增加生活乐趣、彰显品味和保健养生等多项要求。喝茶的老年人都是“老茶鬼”,他们不受流行趋势、气候变化、养生功效的影响,一如既往的喝着他们自己钟爱的茶叶,固执的使用他们自己已顺手了的老旧茶具。由此,可以判断出长春地区存在会喝茶,也就是能够通过喝茶,正确的感知茶叶的味道,但是对产茶、制茶、冲泡、茶文化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同时本文通过对茶业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踏查,发现长春地区茶叶经营场所比较丰富,但经营者在茶叶知识方面掌握不足同时推广意识也不强;通过对长春历史、文化、地域特点、人文环境进行查证、分析、比较,发现长春地区饮茶历史和底蕴不足。针对以上特点,本文提出了在长春地区普及茶叶知识的对策和建议,为长春地区及与其存在共性的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的茶叶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王锐[4](2017)在《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第三产业成为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我国已经开始呈现工业化发展后期的特征,进入新常态。随着人口和产业的不断集聚,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结构优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为线索,试图寻找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梳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全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宏观环境。从全国产出结构看,目前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已经成为接替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因素,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相对滞后,没有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看,在目前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尚未能接替工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较大,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部门。吉林省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长春、吉林两地优势突出,两地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较高,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增长极,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优势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本文基于全国省际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做并不显着,东北地区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四大区域城镇进程的推进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且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城镇化的间接传导途径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存在促进作用,并且间接的传导效应明显低于直接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各产业发展成绩显着。工业和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基于吉林省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吉林省三大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全省的角度,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出现了不显着的情况,但间接作用上在三大区域都具有促进作用,城镇化仍是吉林省加快发展的关键。财政支出水平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域负相关,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吉林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进一步对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swot分析,找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从吉林省内部情况看,吉林省具有发展支持政策多,开发区综合实力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培养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面临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部工业结构失衡,内需乏力,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等劣势。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出台了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吉林省面临着重要的政策机遇期,长春吉林区域一体化稳步推进,边境口岸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东北地区三省产业结构同质化的挑战,人口人才流失,外贸形势严峻,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基于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经验分析结论,结合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对外通道,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建议。

赵要伟[5](2014)在《新世纪以来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长春市为例,对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对以往国内外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研究内容。其次分别从城市人口、经济产业、空间发展、居民生活、市政交通、资源环境等方面对长春市城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接着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过程也进行梳理,凝练了近十年来行政区划调整的基本特征。结合以上两方面分析,提出行政区划调整对长春市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三方面效应:①规划效应,即行政区划与城乡规划所形成的良性互动,为长春市城市有序扩张和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产业效应,即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城市主导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开发区的扩张。③空间效应,即行政区划调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并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最后通过对历史过程的研究和行政区划调整作用效果的把握,从都市区发展目标、范围、规模、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发展、中心体系、环境与资源以及农业现代化等九大领域,提出对大都市区模式下的长春市城镇化发展构想。

牛岩[6](2014)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长春城市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东北地区重要增长极之一。建国以来,长春市在城市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品牌功能、区域功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09年8月,《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复,提出了以长吉图先导区为依托的“内外统筹与沿边开放创新战略、增长极培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产业优化与增长方式转换战略”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为实现上述国家战略,作为拉动长吉图先导区整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基地、贸易市场的重要腹地、集聚外来资源的主要经济中心,长春市的城市功能还存在许多缺失之处。为实现长吉图先导区发展的需要,本文深入探讨长春市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力求为长春市未来城市功能提出更具准确性和现实性的建议。第一,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及城市功能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城市功能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城市拥有的特定系统满足该区域及该区域与相关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属性。在此,城市功能可以分为城市的产业功能、社会功能、品牌功能、区域功能四个方面。其中,产业功能是一个城市通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等体现出来的、满足该城市及相关区域发展需要的能力;社会功能是一个城市通过社会制度、人口规模及结构、医疗、教育、居住、环境等来满足该城市及相关区域发展需要的能力;品牌功能是一个城市利用其品牌效应来满足该城市及相关区域发展需要的能力;区域功能是一个城市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满足整个区域发展需要的能力,特别是一个城市在一个大区域内对其他子区域的作用和地位。影响城市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历史基础、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区域影响力、区域政策六个方面。第二,在上述理论探讨基础上,我们将长春市城市功能的历史沿革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2006年以来的三个阶段,对其长期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历史上,长春市曾是东北地区工业重镇,中国的汽车城、电影城,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上述优势逐步被削弱。在现阶段,从产业功能来看,长春市产业结构失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一业独大,其他主导产业生产规模极其有限,不仅不能满足城市自身的需求,而且专业化水平低,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反过来损害了汽车、客车等产业的发展,也降低了长春市的区域拉动能力。从社会功能方面来看,长春教育具有优势,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缺乏科技和管理的咨询平台,道路交通拥挤、医疗条件也待改善。从品牌功能来看,汽车城、电影城等老品牌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也无更具影响力的新品牌。从区域功能来看,长春市在长吉图内部的扩散效应极为有限,在全国和东北三省中地位不断下降,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社会总产值排名在第13位,居于大连、沈阳、哈尔滨之后。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影响因素的六大方面分别阐述、总结了长春城市功能历史演变的成因。第三,依据长吉图先导区的战略构想,本文深入分析了其对长春市城市功能的需要,即制度创新的开拓者,区内合作的火车头,对外合作的推动者。具体表现为,通过长吉图先导区的制度创新,在长吉图先导区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链的完善拉动全域各地区经济水平提高、带动各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吸引区域外资金、技术、人才等良性资源进入长吉图全域,提高其在整个东北地区、大图们江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加速长吉图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推进东北亚各国贸易合作快速发展。第四,针对当前长春市城市功能现状中无法满足长吉图先导区发展需要的缺失部分,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产业功能方面,长春市要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业间差距;避免一业独大,提升整体竞争力;构建完整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提升生产力科技水平,发展新型产业并建设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会展业。在社会功能方面,长春要加速城市化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改善核心区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建设科技和管理咨询平台,增强保税区功能。在品牌功能方面,长春市要注意保护已有品牌,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夺回品牌影响力,从长吉图先导区出发重新创建城市新品牌。在区域功能方面,长春市必须快速增强增长极功能,拉近城市距离,发挥扩散效应,提升区域战略建设作用;同时,加强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积极推进区域内产业分工,以切实拉动长吉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提升自身对外贸易能力并带动长吉图全域的对外贸易发展。

赵映慧[7](2011)在《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域性产生空前冲击,冲击下的城市化不同于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化,正在塑造完全不同的城市系统空间格局,正在推进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城市间的分化和区域范围内的空间极化是最重要的特征之,因此城市系统空间极化问题是城市地理学新时期研究的核心,具有前瞻性。东北地区是中国内部整体性最强的区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对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的研究理所当然地具有定的独立性。显然,对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研究涉及东北地区内部重要的区域关系、城市系统的发展变化等,该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当代中国东北的认识,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该研究也是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的需要。论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系统与空间极化的研究,阐述了空间极化的基础理论,从要素与测度、模式与效应、影响因素、判定标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空间极化的理论框架。其次,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职工平均工资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差异和相对差异;并且运用差异指数模型(基尼系数、Theil指数)分析其总体差异;利用Theil指数的可分解特点,考察了城市系统不同分组情况下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运用P极化指数与KZ极化指数分别考察了城市系统的总体极化与不同方向的极化(组间极化);根据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的演变特征,将极化分为三个时期,对不同时期极化进行初步研究;从东北城市群和省域城市系统方面分析了不同地域地域范围城市系统的极化。接着,从区域资源要素的约束机制、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创新机制、空间结构的反馈机制、发展要素的集聚-扩散机制四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的动力机制。区域资源要素的约束机制体现在自然要素对空间极化的基础作用、经济要素的催化作用、社会要素的加速作用以及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创新机制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重化工业发展战略、逐步开放政策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大方面。反馈机制在于开发区与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导致空间结构变化,对空间极化产生反馈作用。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在空间极化不同阶段产生作用不同。然后,分析不同级别间城市的GDP增长和人均GDP增长的差异,认为总体差异和级别间差异都将增大;基于人均GDP对经济增长进行收敛分析,认为人均GDP的极化收敛存在;对经济极化程度进行预测后认为总体极化和级别方向极化指数都将增大;经济极化效果在于促进核心城市增强,推动增长轴带扩展,促进层级分明的极化区形成,最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点-轴-面”空间构造模式来优化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结构,未来应当重点推进“四核三带两区”的建设,即重点建设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四个核心城市;重点建设哈大轴带、滨洲-滨绥轴带、辽宁沿海轴带三个经济带;重点建设两个经济区:沈大经济区和哈长经济区。同时,也要利用市场作用和行政作用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论文的主要结论:从地区生产总值看,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总体差异增大,总体极化在波动中增大,而且通过预测分析,可以判断未来总体差异和总体极化都将增大;不同行政级别城市间的分化主导东北城市系统的极化格局,以“沈大哈长”四个副省级城市为高端的极化过程成为1990年以来东北城市系统格局的基本特征。

孙韬[8](2011)在《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综合国力,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保证。东北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科研和生产基地,在重型机械、大型成套装备、数控机床、发电和输变电设备、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研究如何构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协同论、循环经济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研究。1.“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是指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技术、经验、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和实验场地等服务,协调和沟通各技术创新主体间活动的联合体。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运行特征是:顺应企业生产活动要求的智能化;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转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的柔性化;密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市场的联系,提高服务的价值性和针对性的动态化;分布合理,优势互补,协同服务的组群化;保证服务对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接受所需服务的网络化。2.“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主要由五大基础平台构成: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联接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促进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区域扩散,使科学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创新资金服务平台。推动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投资为重点、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组织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四是社会环境支撑平台。以制度支持技术创新,发展中介组织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五是企业文化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开展。3.目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由封闭的企业行为向全球化合作转化;信息化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向绿色环保转化;装备制造生产敏捷化等。上述趋势对我们的启示:第一,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第二,基础科学的发展是原始性技术创新的动力;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工业化中期的必然选择;第四,企业制度是技术创新的保证;第五,风险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4.近年来,东北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虽然资产总额较高,但是利润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却只有4.5%左右。整体来说,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速度相对变慢,东北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技术创新实力比较弱;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四是集群化程度低;五是体制障碍比较突出。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度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存在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需进一步提升、企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尚需完善等问题。5.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统筹规划、开放集成、突出特色和协同发展的原则:第一,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科研、设计机构,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公共技术开发服务平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二,加强规划指导,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第三,加强中介服务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积极发展区域性、具有专业化服务特色的创新服务机构,健全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第四,建立开放的人才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实行定期培训制度,提高人才支撑强度;第五,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支撑体系。政府加大扶持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渠道的社会投融资体系,加大金融信贷资金的投入,完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第六,优化企业自身创新环境。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培养员工积极的创新精神。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6.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强化政府协调指导功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设立三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协调指导机构,优化政府管理方式。编制区域技术创新规划。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东北装备制造业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制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多元化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人才流动、培训、激励政策。还要转变国家计划对企业的投资方式。其次,进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机构调整。第一,发展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围绕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强项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与重组,积极落实有关企业兼并重组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多样、开放的国际企业并购,高度重视装备业成套能力的提高,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第二,组建产学研结合的跨省技术研究中心;第三,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机构,进行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最后,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科学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大项目带动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完善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体系,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生产性科技服务业。本文主旨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借鉴,紧密结合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际,思考如何在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下,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推动东北装备制造业实现新的跨越,并为此提出了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适宜性的操作策略,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吉林[9](2007)在《万盛中央区项目营销策划案》文中指出在房地产产业高度竞争的今天,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及发展,是每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而残酷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焦点是开发企业实现价值的能力,即开发企业如何能够被市场认可,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并保障产品的价值能够在市场上正常实现。这客观促成了项目的营销策划成为开发商实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全程策划理论1,对本项目所面对的宏观经济背景,微观的区域市场环境及长春市房地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度的调研与分析,厘清了项目推广应明确的基本问题,确定了项目的运作目标。同时运用SWOT分析、可类比分析等方法,对项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本项目自身的优、劣势,可类比项目及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确定了差异化推广战略的前提下,构建出项目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在上述基础提出项目的目标客群定位、主题定位、形象定位、价格定位及产品规划定位,并以企业品牌的树立及项目核心价值的传播为推广主线,设计了项目的营销推广方案。

赵晓力[10](2007)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针对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学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金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强国家金融安全的要求。因此,本文对中国区域金融进行研究是十分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包括数理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通过研究证实了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大小受到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有显着的门限效应。其次,我们对影响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金融经济背影、地区自身金融经济现状和国家区域政策进行研究。并且对我国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风险监控进行研究,提出区域金融调控和风险监控的具体建议。最后,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金融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的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二、让长春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长春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论文提纲范文)

(1)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房地产开发的兴起
        1.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
        1.4.1 房地产开发
        1.4.2 工业遗产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长春市房地产开发与工业遗产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1 长春市工业发展脉络及现状
        2.1.1 长春市工业发展脉络
        2.1.2 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2.2 长春市房地产开发发展及现状
        2.2.1 长春市房地产开发发展历程
        2.2.2 长春市房地产开发现状
    2.3 长春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保护利用结合现状及问题
        2.3.1 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保护利用结合现状
        2.3.2 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保护利用结合问题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
        2.4.1 美国庞城市场改造项目
        2.4.2 “九洲·跃进路1958”项目
        2.4.3 “上生·新所1924”项目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分析
    3.1 长春市房地产开发与工业遗产相结合保护利用形式
        3.1.1 以提升居住环境为主导的住宅开发模式
        3.1.2 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商业开发模式
    3.2 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结合的影响因素
        3.2.1 企业价值影响
        3.2.2 经济效益影响
        3.2.3 区位规划影响
        3.2.4 市场条件影响
    3.3 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结合的主体行为利益分析
        3.3.1 开发商行为及其利益诉求
        3.3.2 促进政府土地治理
        3.3.3 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再利用
    3.4 长春市工业遗产与房地产开发结合SWOT分析
        3.4.1 优势(Strengths)——适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旧厂区丰富
        3.4.2 劣势(Weaknesses)——施工进度受季节影响
        3.4.3 机会(Opportunities)——工业遗产数量多开发潜力大
        3.4.4 威胁(Threats)——开发进度落后于同类型城市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原则及策略
    4.1 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原则
        4.1.1 城市整体联动性原则
        4.1.2 效益主导开发原则
        4.1.3 功能适应性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4.1.5 历史传承性原则
    4.2 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宏观设计策略
        4.2.1 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4.2.2 制定多种运营模式
        4.2.3 拓宽市场资金渠道
        4.2.4 开发定位多样性
    4.3 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微观设计策略
        4.3.1 注重功能重构和新旧结合
        4.3.2 保留工业元素设计
        4.3.3 避免同质化
    4.4 长春中东铁路宽城子火车站附属地保护利用设计实践
        4.1.1 历史沿革及项目概况
        4.1.2 改造方案总体布局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长春市近现代工业遗产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旅游视角下的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1 经济转型后的“工业遗留”问题
        1.2.2 旅游业蓬勃发展
        1.2.3 国家政策扶植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阐述
        1.4.1 工业遗产
        1.4.2 工业遗产旅游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春市工业遗产现状及案例分析
    2.1 长春市工业遗产发展脉络及现状
        2.1.1 长春市工业发展脉络
        2.1.2 长春市工业遗产现状
    2.2 长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工业遗产旅游的关系
        2.2.1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前“保护”
        2.2.2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中“保护”
        2.2.3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后“保护”
    2.3 案例分析
        2.3.1 德国鲁尔工业区旅游
        2.3.2 北京798工业遗产旅游
        2.3.3 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2.3.4 对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视角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综合分析及评价标准
    3.1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分析
        3.1.1 建筑功能种类丰富
        3.1.2 工业遗产分布集中
        3.1.3 深刻的“红色”时代烙印
        3.1.4 保存现状“良莠不齐”
    3.2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综合价值分析
        3.2.1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对游客价值
        3.2.2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对市民价值
        3.2.3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对企业价值
        3.2.4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对政府价值
    3.3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s)
        3.3.2 劣势(Weaknesses)
        3.3.3 机会(Opportunities)
        3.3.4 威胁(Threats)
    3.4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评价标准
        3.4.1 构建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评价标准意义
        3.4.2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评价标准结构
        3.4.3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评价标准分析
        3.4.4 梯度有序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视角下的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原则、策略及总体规划
    4.1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
        4.1.1 视工业遗产保护为旅游开发“高压线”
        4.1.2 长春市政府统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全局
        4.1.3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差异化发展
        4.1.4 以科技提升长春工业遗产旅游质量
        4.1.5 确保长春工业遗产旅游与时俱进
        4.1.6 工业遗产旅游与现代工业旅游相结合
        4.1.7 完善配套以承接工业遗产自助旅游
    4.2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4.2.1 科技+博物馆模式
        4.2.2 体验+购物商场模式
        4.2.3 休闲+社区模式
        4.2.4 时尚(先锋)+文创模式
    4.3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总体规划
        4.3.1 长春工业遗产旅游空间总体布局
        4.3.2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规划期限及目标
        4.3.3 长春市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长春市区域饮茶源流调查与茶叶知识普及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长春地区茶文化调查问卷研究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图
    1.5 长春地区饮茶人员内涵结构
        1.5.1 长春地区地域差别与茶知识调查
        1.5.2 长春地区城乡差别与茶知识调查
        1.5.3 长春地区人口来源及组成分布调查
        1.5.4 长春地区茶叶消费调查
        1.5.5 长春地区少数民族茶文化调查
        1.5.6 长春地区经济条件调查
        1.5.7 长春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调查
        1.5.8 长春地区职业结构调查
2 长春地区茶叶消费与茶叶知识认知现状
    2.1 长春地区茶叶消费与茶叶种类认知现状
    2.2 长春地区茶叶认知情况
        2.2.1 长春地区红茶认知情况
        2.2.2 长春地区绿茶认知情况
        2.2.3 长春地区普洱茶认知情况
        2.2.4 长春地区闽北乌龙茶认知情况
        2.2.5 长春地区闽南乌龙茶认知情况
        2.2.6 长春地区黄茶认知情况
        2.2.7 长春地区花茶认知情况
        2.2.8 长春地区白茶认知情况
    2.3 长春地区茶文化鉴赏的场地
    2.4 长春地区茶品鉴状况
    2.5 长春地区茶文化知识不足
3 长春地区茶叶消费与知识认知现状成因
    3.1 长春地区茶叶传统观念的成因
        3.1.1 历史因素
        3.1.2 地理因素
        3.1.3 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因素
        3.1.4 文化因素
        3.1.5 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因素
        3.1.6 国家整体发展因素
    3.2 茶叶知识认知现状成因
        3.2.1 自然因素限制茶文化的发展
        3.2.2 历史因素限制茶文化的发展
        3.2.3 人文因素限制茶文化的发展
4 长春地区普及茶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4.1 长春地区普及茶文化意义
        4.1.1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4.1.2 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1.3 促进东北茶文化发展
    4.2 长春地区普及茶文化途径
        4.2.1 对现有茶文化普及途径进行强化
        4.2.2 增加茶文化普及团队
        4.2.3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多渠道投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社区茶文化调查问卷(一)
附录B 社区茶文化调查问卷(二)

(4)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经济增长理论简述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4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 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2.2.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3.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2.3.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
        2.3.3 产业布局理论
        2.3.4 产业集群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分析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1.3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2.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3 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4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4.1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2 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5.1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2 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SWOT分析
    6.1 吉林省经济运行现状
        6.1.1 经济总量状况
        6.1.2 各产业发展状况
        6.1.3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6.1.4 消费市场状况
    6.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优势
        6.2.1 吉林省出台的优惠政策
        6.2.2 吉林省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6.2.3 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6.2.4 主导产业优势
        6.2.5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6.2.6 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
        6.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6.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劣势
        6.3.1 工业结构失衡,工业结构调整滞后
        6.3.2 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合理
        6.3.3 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
        6.3.4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乏力
        6.3.5 高耗能行业投入产出率低,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
        6.3.6 金融市场体系的成熟度不够
        6.3.7 地方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
        6.3.8 人口增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6.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机遇
        6.4.1 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支持政策
        6.4.2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实现
        6.4.3 边境口岸服务能力提高
        6.4.4 吉林省的交通优势
        6.4.5 物流通道不断完善
        6.4.6“互联网+”方兴未艾
    6.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
        6.5.1 关于东北地区产业同质化的问题
        6.5.2 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形势严峻
        6.5.3 人才和人口流失严重
        6.5.4 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6.5.5 运输通道仍不通畅
        6.5.6 市场化程度滞后于沿海地区,导致韩资“外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7.1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7.2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7.3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4 扎实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
    7.5 推动县域(开发区)建设
    7.6 优化吉林省对外运输通道
    7.7 优化发展软环境
    7.8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7.9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
    7.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新世纪以来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经验
        1.2.3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经验
        1.2.4 行政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化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新世纪以来长春市城镇化发展分析
    2.1 长春市近十年城镇化发展总体情况
        2.1.1 城市人口方面
        2.1.2 经济产业方面
        2.1.3 空间发展方面
        2.1.4 居民生活方面
        2.1.5 市政交通方面
        2.1.6 资源环境方面
    2.2 长春城镇化发展特征
        2.2.1 城市人口方面
        2.2.2 经济产业方面
        2.2.3 空间拓展方面
        2.2.4 居民生活方面
        2.2.5 交通市政方面
        2.2.6 环境资源方面
3 新世纪以来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历程
    3.1 长春市近十年行政区划调整总体情况
    3.2 近十年九次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3.2.1 2003 年高新区南扩
        3.2.2 2003 年设经开北区
        3.2.3 2003 年净月区扩张
        3.2.4 2005 年长春市域扩张
        3.2.5 2005 年长春市区扩张
        3.2.6 2005 年汽开区成立
        3.2.7 2007 年设立莲花山区
        3.2.8 2007 年设高新北区
        3.2.9 2009 年高新北区扩张
4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
    4.1 区划调整的规划效应
    4.2 区划调整的产业效应
    4.3 区划调整的空间效应
        4.3.1 空间结构优化
        4.3.2 城市空间扩展
5 大都市区模式下的长春市城镇化发展构想
    5.1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预测分析
        5.1.1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预测分析
        5.1.2 基于《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预测分析
        5.1.3 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预测分析
        5.1.4 基于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预测分析
    5.2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5.3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5.4 长春市都市区城镇化发展规划构想
        5.4.1 都市区发展目标
        5.4.2 都市区范围
        5.4.3 都市区规模预测
        5.4.4 都市区空间结构
        5.4.5 产业发展规划
        5.4.6 交通发展规划
        5.4.7 中心体系规划
        5.4.8 环境与资源规划
        5.4.9 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6)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长春城市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第1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
    1.1 相关概念
        1.1.1 城市与城市功能
        1.1.2 城市功能的类别
    1.2 相关理论
        1.2.1 区位论
        1.2.2 城市相关理论
    1.3 国内研究综述
第2章 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影响因素
    2.1 城市功能定位
        2.1.1 城市功能定位的概念
        2.1.2 城市功能定位的原则
    2.2 城市功能定位的体系
        2.2.1 产业功能定位
        2.2.2 社会功能定位
        2.2.3 品牌功能定位
        2.2.4 区域功能定位
    2.3 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2.3.1 历史基础
        2.3.2 资源禀赋
        2.3.3 产业发展
        2.3.4 社会发展
        2.3.5 区域影响力
        2.3.6 政策扶持
第3章 长春市城市功能的演变及现状
    3.1 长春市城市功能的历史演变
        3.1.1 1949-1978 年间的城市功能
        3.1.2 1978-2005 年间的城市功能
    3.2 现阶段长春市城市功能
        3.2.1 城市发展概况
        3.2.2 城市产业功能
        3.2.3 城市社会功能
        3.2.4 城市品牌功能
        3.2.5 城市区域功能
第4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与长春市城市功能
    4.1 长吉图先导区战略的实施状况
        4.1.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战略构想
        4.1.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现状
        4.1.3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4.2 长吉图先导区对长春市城市功能提出的挑战
        4.2.1 长春市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4.2.2 长吉图先导区战略对长春市城市功能的需要
    4.3 长春市城市功能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4.3.1 长春市城市功能的主要问题
        4.3.2 长春市城市功能问题的成因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关于长春市城市功能定位的建议
        5.2.1 城市产业功能定位
        5.2.2 城市社会功能定位
        5.2.3 城市品牌功能定位
        5.2.4 城市区域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7)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城市系统的研究
        二、空间极化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命题的提出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区域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空间极化基础理论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空间极化的基础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因果累积理论
        三、区域发展极理论
        四、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五、中心-外围理论
        六、“点-轴”系统理论
    第二节 空间极化的理论框架
        一、 空间极化及相关概念
        二、空间极化的要素与测度
        三、空间极化模式与效应
        四、空间极化的影响因素
        五、空间极化现象的判定
第二章 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过程与格局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一、 地区生产总值
        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四、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五、职工平均工资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化 #59、
        一、 地区生产总值
        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四、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五、职工平均工资
    第三节 不同时期城市系统的极化
        一、1990 年-1994 年
        二、1995 年-2000 年
        三、2001 年-2007 年
    第四节 不同地域范围城市系统的极化
        一、跨省域城市系统的极化——以东北三大城市群为例
        二、黑龙江省城市系统的极化
        三、吉林省城市系统的极化
        四、辽宁省城市系统的极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动力机制
    第一节区域资源要素的约束机制
        一、 自然要素的基础作用
        二、经济要素的催化作用
        三、社会要素的加速作用
        四、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
    第二节 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创新机制
        一、 经济体制改革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三、重化工业发展战略
        四、逐步开放政策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第三节 空间结构的反馈机制
        一、 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发展要素的集聚-扩散机制
        一、 集聚与扩散作用载体和方式
        二、集聚与扩散作用模式和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极化趋势预测
    第一节 经济发展差异预测
        一、 副省级市经济增长领先
        二、级别间差异将增大
        三、总体差异将增大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收敛分析
        一、 人均 GDP 的σ收敛不存在
        二、人均 GDP 的绝对收敛不存在
        三、人均 GDP 的极化收敛存在
    第三节 经济极化指数预测
        一、 级别方向极化指数可能增大
        二、总体极化指数将增大
    第四节 经济极化效果分析
        一、促进核心城市经济地位提高
        二、推动增长轴带的扩展
        三、形成层级分明的极化区
        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结构的调控
    第一节 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点轴结构不完整
        二、东北地区东部点轴结构发育不全
        三、东北地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四、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系统封闭性较强
    第二节 基于“点-轴-面”空间构造模式的空间结构优化
        一、空间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
        二、“四核”(重点增长极)优先发展
        三、“三带”(重点轴带)的积极建设
        四、“两区”(重点经济区)的建设
        五、三级极化经济区的建设
        六、四级极化经济区的建设
    第三节 基于市场作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一、 推进区域经济 体化
        二、促进人口等要素向城市流动
        三、推动产业园区向主要交通轴线靠近
    第四节 基于行政作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一、 政区空间与经济发展整合
        二、加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
        三、推进东北地区城市间重大项目的合作
        四、促进城市系统网络化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相关课题

(8)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1.2.2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相关理论
        1.2.3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2.1 技术创新内涵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技术创新的内涵
    2.2 技术创新特征
        2.2.1 技术创新的创造性
        2.2.2 技术创新的市场性
        2.2.3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2.2.4 技术创新的效益性
        2.2.5 技术创新的协同性
    2.3 技术创新的作用
        2.3.1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2.3.2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石
        2.3.3 技术创新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保证
        2.3.4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因和手段
        2.3.5 技术创新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助推器
        2.3.6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2.4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2.4.1 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2.4.2 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2.5 技术创新的评价
        2.5.1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5.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理论分析
    3.1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内涵
        3.1.1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提出
        3.1.2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内涵
    3.2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运行特征
    3.3 建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理论依据
    3.4 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构成
        3.4.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3.4.2 创新资金服务平台
        3.4.3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3.4.4 社会环境支撑平台
        3.4.5 企业文化服务平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1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4.1.1 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
        4.1.2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
        4.1.3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4.2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历程
    4.3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4.3.1 技术创新由封闭的企业行为向全球化合作转化
        4.3.2 信息化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
        4.3.3 技术创新的重点向绿色环保转化
        4.3.4 装备制造生产敏捷化
    4.4 当代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对我们的启示
        4.4.1 技术创新是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4.4.2 基础科学的发展是原始性技术创新的动力
        4.4.3 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是工业化中期的必然选择
        4.4.4 企业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
        4.4.5 风险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1 美国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1.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5.1.2 健全的合作型研究开发体系
        5.1.3 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发展
        5.1.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1.5 重视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建设
    5.2 日本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2.1 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
        5.2.2 加大对民间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5.2.3 政府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5.2.4 注重教育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5.3 德国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3.1 大企业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5.3.2 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
        5.3.3 在制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
        5.3.4 积极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5.4 英国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4.1 制定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5.4.2 支持高校创业以促进技术转移
        5.4.3 创建技术创新中心
        5.4.4 采取减免税收等措施促进技术创新
        5.4.5 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5.4.6 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5.5 法国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5.1 实施“竞争力重点园区”技术创新战略
        5.5.2 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
        5.5.3 科研与企业合作
        5.5.4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5.5.5 采用多种投资方式
    5.6 韩国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经验
        5.6.1 政府主导技术创新活动
        5.6.2 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5.6.3 培育大型企业拉动技术创新
        5.6.4 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5.6.5 迅速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6.1 技术创新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
        6.1.1 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6.1.2 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有下降的隐忧
    6.2 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度和市场竞争力
        6.2.1 基本形成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6.2.2 涌现了一批具有技术创新实力的骨干企业
        6.2.3 承接国家重点项目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6.3 企业创新机制基本确立与成果转化能力较低并存
        6.3.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6.3.2 产学研合作机制基本形成
        6.3.3 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6.4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6.4.1 技术创新资金渠道单一
        6.4.2 科技人才结构仍需调整
    6.5 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6.5.1 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6.5.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构建
    7.1 基本原则
    7.2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2.1 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科研设计机构
        7.2.2 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
        7.2.3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开发服务平台
        7.2.4 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7.3 以规划指导企业提高竞争力
        7.3.1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7.3.2 发展产业集群
        7.3.3 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
    7.4 加强中介服务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
        7.4.1 积极发展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
        7.4.2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
        7.4.3 发展技术创新孵化平台
        7.4.4 培养科技中介服务专业人才
        7.4.5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
        7.4.6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7.4.7 加强中介服务机构自身建设
    7.5 建立开放的人才服务网络
        7.5.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7.5.2 实行定期培训制度
        7.5.3 实施人才激励政策
    7.6 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
        7.6.1 企业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强度
        7.6.2 政府加大扶持资金支撑力度
        7.6.3 建立多渠道社会投融资体系
        7.6.4 税收支持的政策选择
        7.6.5 财政投入的政策选择
        7.6.6 加大金融信贷资金投入
        7.6.7 完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
    7.7 优化企业自身创新环境
        7.7.1 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
        7.7.2 培养员工积极的创新精神
        7.7.3 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保障措施
    8.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8.1.1 设立三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协调指导机构
        8.1.2 编制东北装备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规划
        8.1.3 营造区域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环境
        8.1.4 调整国家科技计划资助方式
    8.2 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8.2.1 组建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8.2.2 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中心
        8.2.3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机制
    8.3 完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政策
        8.3.1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8.3.2 科学接纳国际产业转移
        8.3.3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8.3.4 以大项目带动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8.3.5 完善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体系
        8.3.6 转变技术创新模式
        8.3.7 发展生产性科技服务业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万盛中央区项目营销策划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央区项目营销总述
    第一节项目概况及开发环境
        一、项目基本概况及开发背景
        二、长春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三、二道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四、长春市房地产消费者U&A 调研
        五、长春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描述
    第二节项目营销推广基本问题
        一、小型项目开发成功保障认知
        二、中央区开发的基本风险
    第三节目运作目标
        一、成功实施品牌战略
        二、快速回笼资金
        三、降低开发运营风险
第二章 中央区项目分析
    第一节 项目SWOT 分析
        一、项目优势分析(STRENGTH)
        二、项目劣势分析(WEAKNESS)
        三、项目市场机会(OPPORTUNITY)
        四、项目威胁分析(THREATS)
    第二节 可类比项目分析
    第三节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一、二道区潜在竞争项目
        二、经开区潜在竞争项目
    第四节 项目价值点盘整
        一、地理区位价值
        二、时机价值
        三、文化价值
        四、环境价值
        五、交通价值
        六、产品价值
        七、户型价值
        八、借势价值
第三章 中央区项目定位
    第一节 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及主题定位
        一、项目核心价值描述
        二、项目开发主题定位
    第二节 目标客户群定位及分析
        一、基本目标客户群定位
        二、项目的基础客源层分析
    第三节 项目价格定位
        一、价格定位前提
        二、价格初步定位
        三、确定销售价格
    第四节 案名规划定位与LOGO 设计
        一、案名规划定位
        二、中央区Logo 设计
    第五节 项目的产品规划
第四章 中央区项目营销推广
    第一节 推广策划原则
    第二节 推广计划安排
    第三节营销推广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 论文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2.1.1 关于金融作用方面的文献综述
        2.1.2 关于金融体系方面的文献综述
    2.2 区域金融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综述
    2.3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评介
第3章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数理研究
    3.1 模型研究的问题
    3.2 Solow 的经济收敛假设
    3.3 对索洛模型的扩展
    3.4 三期界世代交叠模型
    3.5 数理模型研究的结论
第4章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性
    4.2 门限模型
    4.3 样本数据
    4.4 实证分析
    4.5 结论与建议
第5章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区域金融发展
    5.1 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过程与特征
        5.1.1 中国的金融改革历程
        5.1.2 中国的金融改革的特征
    5.2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和原因
        5.2.1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
        5.2.2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5.3 国家区域政策
第6章 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研究
    6.1 区域金融调控
        6.1.1 区域金融调控的必要性
        6.1.2 区域金融调控的特征和目标
        6.1.3 区域金融调控的构件
        6.1.4 区域金融调控的具体建议
    6.2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
        6.2.1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的必要性
        6.2.2 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目标和特征
        6.2.3 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系统建立
        6.2.4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的建议
第7章 吉林省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7.1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现状、特征和意义
        7.1.1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现状
        7.1.2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的特征
        7.1.3 注重吉林省金融发展的意义
    7.2 吉林省的未来金融发展建议
        7.2.1 吉林省金融发展理论指导
        7.2.2 吉林省金融发展的远景目标和任务
        7.2.3 吉林省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7.2.4 建立吉林省的金融中心
    7.3 吉林省政府的金融安全和金融支撑
        7.3.1 实现吉林省的金融安全
        7.3.2 加强对金融发展的政府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 谢

四、让长春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开发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研究[D]. 王琳.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旅游视角下的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张剑桥. 吉林建筑大学, 2018(08)
  • [3]长春市区域饮茶源流调查与茶叶知识普及途径探究[D]. 宋子跃.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4]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王锐. 吉林大学, 2017(09)
  • [5]新世纪以来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 赵要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6]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长春城市功能定位研究[D]. 牛岩. 吉林大学, 2014(09)
  • [7]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 赵映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D]. 孙韬. 吉林大学, 2011(08)
  • [9]万盛中央区项目营销策划案[D]. 吉林. 吉林大学, 2007(05)
  • [10]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赵晓力. 吉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让长春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