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法分析

高精度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法分析

一、浅析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辛,杨爱明,姜本海,周翔[1](2022)在《滇中引水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精度与等级论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具有测区跨度长、平均海拔高、高差变化大等特点,是中国现阶段规模最大的高原长距离调水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布设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施工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水利渠道和建筑物的测放精度。应用误差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方法,开展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与等级论证研究;并通过估值计算,对滇中引水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日月引力改正必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首级高程控制网应使用二等水准控制网,再使用三等水准控制网进行加密,不需进行高程控制网的日月引力改正;首级平面控制网应选择国家B级GNSS网,并使用水利水电二等平面网进行加密。研究成果可为滇中引水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高精度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靳婷婷[2](2021)在《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大型科学工程正在向大尺寸、甚高精度、海量信息、不可逆转、多测量系统组合应用的方向发展。鉴于大科学工程对精密测量的需求,大尺寸高精度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布设通常依靠经验模型,缺少系统、有效的理论方法指导,导致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受到了明显制约,基于多测量系统组合的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分析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布设及数据解算分析流程,分析了大尺寸三维网面临的低精度、低效、高成本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内容和解决思路。全文以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为主旨,对多测量系统的数据联合平差、测量数据的仿真分析与三维控制网的网络布设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搭建三维控制网仿真分析与数据解算平台,结合具体实验完成了相关验证。研究内容如下:(1)为满足大型科学工程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测量精度需求,构建了多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并对系统组合测量原理及联合数据网平差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基于Helmert验后方差分量估计定权的联合数据平差模型,通过合理配权,有效的提高了网络解算精度。实验结果证明:通过该模型解算后高误差点位精度提高了40%以上,网络解算精度提高了20%。(2)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数据仿真,针对坐标不确定的研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测量误差(仪器制造和测量环境)和坐标转换参数误差的坐标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利用MCM原理对坐标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坐标协方差矩阵,实现了坐标不确定度点云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仿真数据解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解算结果相关性高达0.8以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仿真数据的可靠性。(3)为构建高效高精度的大尺寸仿真三维控制网,分析影响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构建基于网络覆盖能力、测量精度及测量成本的网络评价函数。基于网络覆盖能力的研究,构建了可视性碰撞模型;测量精度及效率的研究,构建单纯形网络局部优化算法,实现了网络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该布网方法在测量精度、网络覆盖能力、测量成本三方面均满足工程测网评价标准,且相较经验布网方式,布网时间减少了50%,有效测量点增加了8%,66%的单点测量精度得以提高,整网测量精度提高23%。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对仿真算法和软件进行平台集成,构建了可视化、易操作的一体化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分析与解算平台,实现了模型构建、网络仿真、数据解算及不确定度点云可视化。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平台可指导网络布设,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佟雪佳[3](2021)在《CPⅢ平面控制网粗差探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建设必须满足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精度等要求。在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过程中,粗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粗差会对平差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过程中,正确探测粗差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粗差探测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粗差探测方法,即本文提到的整体粗差探测法。但在整体粗差探测法中,粗差探测与严密定权相互影响,若先进行严密定权,则观测值中的粗差就会对严密定权产生影响,导致严密定权不准确。若先进行粗差探测,则会导致观测值中的部分粗差未被探测到,得不到最优无偏估计,影响后续平差计算。所以探测粗差与严密定权两者之间谁先谁后都不准确,因此,如何准确地探测出粗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在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中,近似坐标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若近似坐标计算不准确,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偏差过大,就会产生模型误差,使近似坐标偏离准确值,导致粗差的误判,从而会对后续的平差计算和粗差探测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计算近似坐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传统近似坐标计算方法,提出了线性模型近似坐标计算方法,提高了近似坐标的准确性。其次,整体粗差探测法是由于探测粗差与严密定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本文针对整体粗差探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粗差探测方法,即分项粗差探测法。分项粗差探测法是通过巴尔达数据探测法将水平方向观测值和距离观测值分开进行粗差探测,即对单一的观测值进行粗差探测,也就不存在粗差探测与严密定权相互影响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整体粗差探测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根据分项粗差探测法与整体粗差探测法的思路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程序的设计与编写,通过大量实验对两个粗差探测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分项粗差探测法比整体粗差探测法更加准确。

赖平清[4](2021)在《探究如何在山区布置高精度控制网》文中研究说明现在国内外对高精度控制网布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因此,探究局部区域如何布设高精度控制网对于攀枝花此类地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王晓明[5](2020)在《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渐完善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工程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对高精度基线解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AMIT软件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代码开源等特点,在高精度GNSS基线解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AMIT软件提供了 6种不同的基线解算类型以及多种类型的处理调节参数,为探究不同的解算策略以及参数设置对GNSS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机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验分析:(1)针对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采用香港CORS站连续观测数据,分别对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nrms)、基线重复性、基线中误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截止高度角的逐渐增大,nrms值逐渐减小,但均在0.2以内,而基线中误差逐渐增大;当截止高度角为15°时,基线中误差为0.42cm,截止高度角为20°时,基线中误差达到0.7cm。因此,截止高度角设置为10°~15°较为合适,在测站多路径效应较为严重时,可适当提高截止高度角,但不应超过20°。(2)针对测站先验坐标对解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AMIT软件分别采用头文件读取、svpos模块单点定位以及svdiff模块差分定位的设置处理香港CORS站连续观测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均能解算成功且差别较小。在此基础上,对CORS站的高精度已知坐标施加±10m、±20m、±30m、±40m、±50m的误差,分析不同先验坐标精度对解算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先验坐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同基线长度对近似坐标误差的敏感度不同,GAMIT软件在基线解算时近似坐标的精度在30m以内为佳。(3)针对测站约束值以及约束点个数对解算结果的影响,以某B级平面控制网为例开展实验分析,采用对所有已知起算点进行强约束方案下发生解算失败,表明在测站约束值精度较差时,无差别的对所有已知点进行强约束并不能提高解算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约束方案中选择不同的测站约束点,对测站约束值的精度、数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一定数量均匀分布在观测网中的高精度测站作为约束值是保证解算成功必要条件。(4)针对基线解算类型对解算结果的影响,GAMIT软件中推荐L1ONLY和L1,L2INDEPENDENT适用于短基线解算,LCHELP和LCAUTCLN适用于较长基线解算。以某跨海大桥控制网为例开展实验分析,为解决控制网中基线长度差别过大造成的基线解算精度降低问题,提出利用GMAIT软件对不同长度基线进行差别化处理,利用L1ONLY解算5km以内的基线,利用LCHELP解算大于5km的基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区分基线长度的解算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解算精度。(5)结合广东虎门二桥控制工程开展高精度GNSS网处理及稳定性分析,不同期的观测网均采用同一基线解算软件(GAMIT)进行处理,并采用高精度测距仪对部分基线进行检核测距和测距边联合平差,保证了 GNSS网处理结果的精度。采用限差检验法和t检验法进行了高等级GNSS控制网的多期稳定性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后期部分点位受到施工影响,因此对高精度GNSS控制网开展多期稳定性分析对于检验点位变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管晓炜[6](2020)在《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鉴于航空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机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新机场的同时,现有机场的迁建及改扩建等项目频繁上马,机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测绘工作贯穿机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测量技术、方法、工序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区不停航状态下的施工测量与施工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建设中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有益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立足于多个民航机场飞行区项目施工测量实践,对民航机场飞行区施工从控制点布设、复核、加密到道面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节点所采用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完成了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与地方坐标系统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对适合机场施工测量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复核的方法,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于民航机场永久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与建议。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测量工作和进行施工组织提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的机场建设实践应用证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是在机场航班结束后进行,其原则是两个保证和两个必须。两个保证是保证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营,保证不停航施工顺利进行。围绕上述原则,对如何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方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施工用料,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测量和施工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不停航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使用验证,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及优缺点,明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王海东[7](2020)在《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受矿山内部地形、煤层地质结构、开采方案及进度控制、煤炭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矿山巷道设计成倾斜巷道。不同于典型的垂直和水平类型的巷道,倾斜巷道主要用于矿井水平间煤炭、矸石、材料、设备和人员的提升运输。斜巷运输系统由绞车、轨道、提升钢丝绳、串车组、斜巷安全设施及信号系统等组成。斜巷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连接装置断裂、矿车和皮带运输设备的频繁磨损等“跑车”事故都与前期倾斜巷道坡度设计以及贯通测量的精度和工艺有着必然的联系。倾斜巷道的精密、准确、高质量的贯通测量对矿区的安全、高效、节能等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倾斜巷道的贯通测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高精度GNSS控制网构建方法、井下陀螺精准定向方法和特殊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探讨主要的误差来源于改正方法,采取分布平差与整体平差相结合的方法,减弱误差对导线边最弱点的影响,最终达到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规范。进而提高该矿区的倾斜巷道贯通的精度水平,保障矿区生产的安全性,提高矿区后续建设及维护的可持续性及能源利用节约性。针对山西中煤集团安太堡露天矿倾斜巷道贯通测量与开采的特殊情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1)地面控制点与国家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前期开采地表沉陷引起的破坏问题。(2)井下倾斜巷道距离较长,遇到特殊类型的倾斜巷道,比如急倾斜巷道,依靠传统的全站仪联系测量手段难以保障最终的贯通精度。与传统井下贯通测量相比,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在地表GNSS控制网建设过程中,提出基于穷举法和投票法的矿山控制点粗差探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探测出被移动或者被破坏的地面控制点,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纠正。(2)在井下三角高程测量过程中的急倾斜和阶梯形地段,提出一种前后视的三角高程测量模式,可以有效消除全站仪测距的固定误差,同时还可以消除全站仪仪器高i的量取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在井下导线测量过程中,引入陀螺定向方案提高井下长导线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安太堡煤矿二号井运输巷道开展了基于陀螺定向提高井下导线控制精度的实验项目。在此项目中,除了计划中的陀螺定向技术之外,尝试利用本文研究的地面控制点粗差探测方法、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一步提升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精度。验证过程主要采用三种方法:○1全站仪+水准仪;○2全站仪+水准仪+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3全站仪+水准仪+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陀螺仪定向。在贯通点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全站仪+水准仪的测量方法,巷道贯通点存在超出限差的风险。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平面和高程贯通精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

陈文军[8](2020)在《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准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重离子治疗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重离子治疗装置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大型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垄断,已经由研究阶段转向市场产业化。国产重离子治疗装置同步环周长仅为50余米,其高能输运线(HEBT)的高差达19米,是目前同类装置中最为紧凑也是高差最大的治疗装置,其元件结构复杂、安装空间狭小、安装工期紧迫、所有关键元件都要求亚毫米量级精度安装。由于其作为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和设计结构的紧凑性,产业化后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对准直安装的精度和效率都有更高的要求,准直测量作为一项贯穿于重离子治疗装置建造始终的关键技术,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论文以在建的重离子治疗装置为研究基础,以提升装置安装元件的准直精度、提高准直安装的效率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准直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准直方法的优化和准直技术的创新,提高了重离子治疗装置元件的准直精度和准直安装效率。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磁场测量系统的设计结构、测量原理及定位要求的研究,借助于激光跟踪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与光学仪器的联合测量,提出了一套基于磁铁标定数据的磁场测量定位准直方法,将所有测磁元件在短时间内以优于±0.1mm的精度准直到位,经过验证,准直结果满足了高精度磁场测量系统的定位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测磁定位的效率。2.基于对加速器元件的准直精度与束流动力学的关系分析,和对影响其准直精度的因素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控制激光跟踪仪的测量误差,及对附有约束条件的控制网测站加权平差等方法,提升了三维控制网的测量精度。针对同步环磁铁轨道的平滑测量,提出了“一站式全覆盖测量”准直同步环磁铁的方法,使同步环所有磁铁准直相对中误差值达到了0.05mm,有效减小了同步环的闭轨,提升了同步环的束流品质。在大高差的HEBT竖向安装磁铁准直工作中,根据磁铁的现场安装姿态构建了异态安装磁铁的标定数据转换模型,克服了垂直终端元件安装时由于标定姿态和安装姿态的不同向而带来的困难,有效地提高了准直安装的工作效率。3.在重离子治疗装置的束诊元件的安装准直工作中,研究了一种使用关节测量臂和准直望远镜内、外组合标定,使用激光跟踪仪精确上线安装的束诊元件准直方法,成功将真空室内部的束诊元件中心转换为真空室的外部标定,克服了传统的真空管道内部元件无法高精度数字化准直的难题。通过多类测量系统联合测量,做到了束流诊断元件在真空室内的精确标定和精密安装,有效地提高了束诊元件对加速器的束流测量精度。4.基于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结合激光跟踪仪三维控制网研究了一种高精度、非接触性的测量方法,用于重离子治疗患者放疗前的引导摆位和放疗过程中的实时靶区监控。通过激光跟踪仪三维控制网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解析数学模型的搭建,使用双相机交会测量患者体表靶区的特征点,结合七参数解算模型,精确标定出患者肿瘤相对于等中心点的位置,完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肿瘤位置相对于治疗等中心点的六自由度参数实时监测。通过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患者摆位系统的设计,引导患者进行摆位和摆位验证,提升患者的摆位可靠性和效率。通过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患者监测系统的设计,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患者体表的编码特征点,建立超差预警机制,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辐照精准度,避免正常组织受到辐射,进而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上述准直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重离子治疗装置各种准直安装的技术难题,以上研究内容绝大部分都在武威重离子治疗中心装置和兰州重离子医院装置得以应用。通过工程的实际验证,上述准直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准直安装效率,缩短了安装工期,关键元件的各向安装误差均优于物理精度要求。武威重离子治疗中心装置已完成临床实验并投入使用;兰州重离子医院装置也开始束流调试,所有束流参数均好于设计目标,这也是对重离子治疗装置准直关键技术的最好验证。

韩亚洲[9](2020)在《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日益庞大,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超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建设耗时长、施工复杂、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同时高层建筑受到温度、风、日照等荷载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精确定位一直是测量控制的难点问题,同时垂直度控制和沉降监测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和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常用的监测方法和相关技术:高精度智能全站仪技术,GPS测量技术,水准仪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等,概括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在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2)对天津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包括场区首级到三级控制网的布设,轴线与标高的竖向引测,轴线控制点及高程的检核等。根超高层建筑施工楼层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的不同,灵活使用逐层分段检核的方法,采用了“GNSS+全站仪+激光铅垂仪”联合测量的综合方法。超高层结构的标高在主体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引测的高程点进行检核,再以检核后的高程点作为基准向上引测。(3)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常用的几种方法:短视线几何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和GPS网络RTK法,并概述了相关方法沉降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情况。(4)介绍了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高层建筑物垂直度常用的检测方法,使用全站仪参考线测法对核心筒东南西北四个面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得到核心筒的整体的垂直度情况,为后续施工进行提供参考。(5)对建筑物变形预报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使用灰色理论进行高层建筑物变形分析和预报,基于新信息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得到高层建筑的变形情况。通过倾斜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各自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韩冰[10](2020)在《大跨斜拉桥主梁上高铁轨道控制网测设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大跨斜拉桥主梁上铺设无砟轨道已是必然趋势,但大跨斜拉桥结构复杂,其主梁结构受温度、荷载等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形较大,造成主梁上各CPⅢ点的三维坐标存在多值性问题,使施工期间主梁上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以及运营期间主梁上轨道的维修工作无法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大跨斜拉桥主梁上的无砟轨道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其主梁上CPⅢ控制网多值性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针对大跨斜拉桥的结构变形特点,研究了其主梁上各CPⅢ点的布设方法以及主梁上各个CPⅢ点三维坐标的静态变形监测实验方法,包括主梁纵向变形和梁体及空气温度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方法、主梁上各个CPⅢ点平面和竖向变形监测实验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验数据,研究了主梁上各CPⅢ点三维坐标的变化规律;(2)研究了大跨斜拉桥主梁上各CPⅢ点平面坐标的变化量与其所在位置和纵向位移传感器读数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主梁上各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预测模型的建模技术路线,然后据此建立了基于距离定权的各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3)研究了大跨斜拉桥主梁中跨上各CPⅢ点高程变化量与跨中CPⅢ点对高程变化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回归法提取了影响跨中CPⅢ点对高程变化的主成分,建立了各类传感器读数变化量与主梁跨中CPⅢ点对高程变化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而得到了主梁中跨上各CPⅢ点实时高程预测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4)由于大跨斜拉桥主梁上各个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和高程预测模型是将一定时间内采集到的CPⅢ点三维坐标静态变形监测数据和各类传感器数据作为基础建立的,导致其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若要保证预测模型的精度,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和在不同季节的环境温度下进行36至48小时的静态变形监测实验。高铁开通运营后只有天窗期可以上线进行测量作业,不具备进行静态变形监测实验的条件。为保证运营期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主梁上无砟轨道线形复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国内某大跨斜拉桥工程项目,研究了一种基于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和极坐标法测量的快速获取大跨斜拉桥主梁上各个CPⅢ点实时三维坐标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二、浅析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中引水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精度与等级论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分析
    1.1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与等级论证
    1.2 加密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与等级论证
    1.3 高程控制网日月引力误差分析
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析
    2.1 首级平面控制网精度与等级论证
    2.2 加密平面控制网等级论证及设计
        (1) 隧洞建筑物。
        (2) 倒虹吸、暗涵建筑物。
        (3) 渡槽建筑物。
        (4) 点间距要求。
3 结 语

(2)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测量系统组网方法
        1.2.2 测量数据解算
        1.2.3 测量数据仿真分析
        1.2.4 网络布局设计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多测量系统组合测量的大尺寸三维网平差
    2.1 多测量系统的组合应用
        2.1.1 组合测量方法设计
        2.1.2 测量系统的性能互补分析
    2.2 多测量系统组合应用平差方法分析
        2.2.1 单测量系统三维网平差
        2.2.2 多测量系统联合空间三维网平差
        2.2.3 基于赫尔模特方差分量定权的联合空间三维网平差
    2.3 实验验证及精度评价
        2.3.1 实验步骤
        2.3.2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数据仿真分析
    3.1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来源
        3.1.1 测量误差
        3.1.2 坐标转换参数误差
    3.2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估计与评定
        3.2.1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估计
        3.2.2 坐标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3.3 坐标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3.3.1 MCM法的分析步骤
        3.3.2 坐标不确定度点云
    3.4 实验验证
        3.4.1 测量误差模拟
        3.4.2 实验步骤
        3.4.3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网络布设及优化设计
    4.1 网络布设影响因素分析
        4.1.1 测量系统的有效测量区域分析
        4.1.2 可视可测分析
        4.1.3 测量精度分析
        4.1.4 测量成本
    4.2 网络布设优化策略
        4.2.1 网络评价函数
        4.2.2 网络的优化方法
    4.3 实验分析与验证
        4.3.1 网络布设
        4.3.2 网络优化
        4.3.3 网络解算与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与解算平台的构建
    5.1 开发工具
    5.2 平台的总体框架
    5.3 平台总体设计
        5.3.1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
        5.3.2 联合网平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3)CPⅢ平面控制网粗差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2 CPⅢ平面控制网外业测量
    2.1 CPⅢ平面控制网基础知识
    2.2 CPⅢ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式
    2.3 CPⅢ平面控制网的特点
    2.4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2.5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基准
    2.6 CPⅢ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匹配问题
    2.7 本章小结
3 CPⅢ平面控制网中近似坐标的计算
    3.1 传统近似坐标计算方法
        3.1.1 分区无定向近似坐标计算方法
        3.1.2 假定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计算
        3.1.3 CPⅢ控制点近似坐标的计算
    3.2 线性模型近似坐标计算方法
    3.3 两种近似坐标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CPⅢ控制网平差模型
    4.1 方向观测值误差方程
    4.2 距离观测值误差方程
    4.3 自由网平差模型
    4.4 约束平差模型
    4.5 观测量先验权的确立
    4.6 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
    4.7 CPⅢ平面控制网精度评定
        4.7.1 水平方向中误差
        4.7.2 距离中误差
        4.7.3 坐标点位精度
        4.7.4 相邻点位精度
    4.8 本章小结
5 粗差探测原理与方法
    5.1 整体粗差探测法
        5.1.1 整体粗差探测法的思路
    5.2 分项粗差探测法
        5.2.1 分项粗差探测法的提出
        5.2.2 分项粗差探测的思路
    5.3 数据探测法
    5.4 本章小结
6 粗差探测方法的程序设计与编写
    6.1 CPⅢ平面控制网程序实现平台
    6.2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6.3 MATLAB程序功能设计
    6.4 MATLAB程序设计流程图
    6.5 MATLAB程序实现
    6.6 本章小结
7 实验验证
    7.1 宝兰客专(甘肃段)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粗差探测结果对比
        7.1.1 探测粗差前数据的解算结果精度
        7.1.2 整体粗差探测法的数据处理结果
        7.1.3 分项粗差探测法的数据处理结果
    7.2 宝兰客专(DK1012-DK1018)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粗差探测结果对比.
        7.2.1 探测粗差前数据的解算结果精度
        7.2.2 整体粗差探测法的数据处理结果
        7.2.3 分项粗差探测法的数据处理结果
    7.3 两种粗差探测法对人为添加粗差探测效果的比较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探究如何在山区布置高精度控制网(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2 GNSS布设
    2.1 GNSS控制网布设的原理与操作规定
        2.1.1 布设原理
        2.1.2 布设要求
    2.2 三角控制网布设的原理与操作规定
        2.2.1 三角网布设的原理
    2.3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与要求
        2.3.1 布设形式
        2.3.2 布设要求
3 实验过程
    3.1 采用GNSS网布设
        3.1.1 布设形式
        3.1.2 测量结果
    3.2 采用闭合导线网布设
        3.2.1 导线布设形式
        3.2.2 测量结果
4 分析与总结
    4.1 结果分析
        4.1.1 三角网分析
        4.1.2 GNSS控制网分析
        (1)观测时间较短。
        (2)地理环境偏僻。
        (3)已知条件精度问题。
        (4)布设距离较短。
        4.1.3 导线控制网分析
    4.2 优缺点分析
        4.2.1 三角网优缺点
        4.2.2 GNSS网优缺点
        4.2.3 导线网优缺点
    4.3 结论

(5)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高精度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2.1 GNSS定位原理
    2.2 GAMIT基线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GAMIT软件解算策略及参数设置
    3.1 星历选择
    3.2 截止高度角设置
    3.3 测站先验坐标影响
    3.4 测站约束影
    3.5 基线解类型分析
    3.6 基线长度相差较大对解算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虎门二桥高精度GNSS网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4.1 基线解算
    4.2 GNSS控制网平差
    4.3 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现状
        1.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场施工控制测量
    2.1 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2.1.1 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2.1.2 坐标转换
        2.1.3 机场独立坐标系与西安1980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2.2 机场飞行区施工控制点布设
        2.2.1 机场控制点精度要求以及控制点的交接
        2.2.2 平面控制点复测
        2.2.3 高程控制点复测
    2.3 平面控制点加密测量
        2.3.1 导线法测量控制点加密(南京禄口机场)
        2.3.2 GPS静态法加密控制测量
    2.4 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2.5 民航机场永久性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的探讨
第3章 机场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
    3.1 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
    3.2 机场飞行区道面不停航施工方式
    3.3 不同停航施工方式下道面施工测量和组织方案
        3.3.1 全天候集中关闭跑道进行跑道大修施工
        3.3.2 机场正常运转状态下的跑道道面大修
        3.3.3 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要点分析
        3.3.4 不停航施工技术方案
    3.4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3.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3.4.2 混合料质量控制
        3.4.3 摊铺碾压控制
        3.4.4 高程及厚度控制,确保摊铺成品厚度,及高程精度
第4章 民航机场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应用
    4.1 拓扑康mmg GPS测量系统概述
        4.1.1 系统工作原理
        4.1.2 系统的组成
    4.2 传统摊铺施工存在的问题
    4.3 配合成套设备应用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方法的改进
        4.3.1 施工测量方法改进
        4.3.2 施工组织方案改进
    4.4 工程应用实例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4.4.1 工程应用实例
        4.4.2 数据分析
        4.4.3 新系统在不停航施工中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流程
2 高精度地面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2.1 地面高精度平面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2.2 基于穷举法和投票法的矿山控制点粗差探测
    2.3 矿区地表高水准高程控制网的构建方法
3 倾斜巷道贯通测量的方法
    3.1 平面导线控制网布设
    3.2 陀螺定向
    3.3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3.4 前后视三角高程测量法
4 安太堡煤矿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案例
    4.1 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路线
    4.2 地表GNSS控制网
    4.3 地表高程控制网
    4.4 井下导线及高程测量
    4.5 贯通测量精度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准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介绍
        1.2.1 重离子治疗的原理及优势
        1.2.2 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发展
    1.3 国内外重离子治疗装置准直现状
第2章 重离子治疗装置准直测量的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准直测量的误差理论
        2.1.1 测量方法的分类
        2.1.2 误差来源
        2.1.3 测量误差的分类
    2.2 测量误差的合成
    2.3 粒子加速器的精密准直测量理论与技术
        2.3.1 准直测量的控制网理论
        2.3.2 粒子加速器的误差效应
        2.3.3 加速器元件准直的七参数转换模型
    2.4 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技术的发展
        2.4.1 粒子加速器精密测量仪器的发展
        2.4.2 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介绍
        2.4.3 重离子治疗装置测量仪器介绍
        2.4.4 粒子加速器准直技术的发展
第3章 重离子治疗装置磁场测量系统准直技术研究
    3.1 重离子治疗装置磁场测量系统简介
    3.2 重离子治疗装置磁铁元件的标定
        3.2.1 二极磁铁的标定
        3.2.2 多极磁铁的标定
    3.3 重离子治疗装置磁场测量系统定位准直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3.3.1 HALL测磁系统的定位准直方法研究
        3.3.2 长线圈积分测量系统的定位准直方法研究
        3.3.3 谐波测量系统定位准直方法研究
    3.4 重离子治疗装置磁场测量系统准直结果分析和讨论
第4章 重离子治疗装置现场安装准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4.1 重离子治疗装置安装准直精度要求及误差分配
        4.1.1 重离子治疗装置各系统对安装准直的精度要求
        4.1.2 基于准直精度要求的误差分配
    4.2 重离子治疗装置三维控制网的测量与平差处理
        4.2.1 三维测量控制网的布设与优化
        4.2.2 三维控制的测量
        4.2.3 三维控制网平差及精度评定
    4.3 重离子治疗装置LEBT的准直技术研究与应用
        4.3.1 回旋加速的安装准直技术
        4.3.2 源束线的准直技术
    4.4 重离子治疗装置同步环的准直技术研究与应用
        4.4.1 同步环准直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4.2 提升同步环准直精度的方法
        4.4.3 束诊元件的标定与准直安装
        4.4.4 同步环元件相对位置平滑测量及精度分析
    4.5 重离子治疗装置HEBT的准直技术研究与应用
        4.5.1 异态安装磁铁的标定及预准直
        4.5.2 HEBT元件的准直方法
    4.6 重离子治疗装置治疗终端元件的准直技术研究与应用
        4.6.1 治疗终端物理治疗设备的准直
        4.6.2 治疗终端治疗定位设备的准直
第5章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患者放疗摆位及靶区监测技术研究
    5.1 国内外放射治疗患者摆位及监测技术现状
    5.2 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介绍
        5.2.1 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及测量原理
        5.2.2 近景摄影测量的测量模式及特点
    5.3 基于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的患者放疗摆位及靶区监测技术研究
        5.3.1 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患者放疗前的摆位技术研究
        5.3.2 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患者放疗中的靶区监测技术研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双相机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与激光跟踪仪测长对比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目的与背景
    1.2 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
        1.2.2 超高层结构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项目介绍和相关内监测技术
    2.1 监测项目介绍
    2.2 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技术
    2.3 GPS测量技术
        2.3.1 GPS建筑物监测原理和发展现状
        2.3.2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和不足
    2.4 水准仪法
    2.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2.6 激光铅垂仪法
    2.7 倾斜仪法
第3章 控制测量
    3.1 测量仪器
    3.2 测量控制网的总体布局
        3.2.1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网建立
        3.2.2 二级控制网的布设
        3.2.3 三级控制网的布设和内业计算
    3.3 地下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3.4 地上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3.5 地下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3.6 地下高层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3.7 地上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3.8 地上高层控制网的引测与精度控制
第4章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
    4.1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2 高层级建筑物垂直度常用检测方法
    4.3 全站仪参考线测量法
    4.4 核心筒垂直度测量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5章 建筑物变形预报及安全预测
    5.1 变形监测预报模型
    5.2 灰色理论的高层建筑物变形预报
    5.3 沉降监测数据
    5.4 基于MATLAB软件的灰色GM(1,1)理论预测
    5.5 基于GM(1,1)拓展模型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大跨斜拉桥主梁上高铁轨道控制网测设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跨度桥梁上高铁轨道控制网测设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上高铁轨道控制网测设相关技术研究
    2.1 概述
    2.2 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对主梁上轨道控制网的影响
        2.2.1 大跨度斜拉桥结构特点及其变形分析
        2.2.2 桥梁结构变形对主梁上CPⅢ点位的影响
    2.3 大跨度斜拉桥主梁上CPⅢ点布设方法研究
        2.3.1 主梁上CPⅢ点布设原则
        2.3.2 某大跨斜拉桥主梁上CPⅢ点布设方案
    2.4 某斜拉桥主梁上CPⅢ点三维坐标变形监测实验及其规律性分析
        2.4.1 主梁纵向变形和梁体及空气温度自动化监测系统布设
        2.4.2 主梁上CPⅢ点平面和竖向变形监测方法
        2.4.3 主梁上各CPⅢ点平面坐标变化规律分析
        2.4.4 主梁上各CPⅢ点高程变化规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跨斜拉桥主梁上CPⅢ点实时三维坐标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3.1 概述
    3.2 主梁上各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预测模型研讨及其精度分析
        3.2.1 建立主梁上各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预测模型技术路线
        3.2.2 建立基于距离定权的各CPⅢ点实时平面坐标预测模型
        3.2.3 各个CPⅢ点预测纵向坐标与实测纵向坐标的对比分析
    3.3 主梁上CPⅢ点实时高程预测模型研讨及其精度分析
        3.3.1 建立主梁上各CPⅢ点实时高程预测模型技术路线
        3.3.2 影响跨中CPⅢ点对高程变化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3.3 建立主梁跨中CPⅢ点实时高程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3.4 各个CPⅢ点预测高程与实测高程的对比分析
    3.4 主梁上各CPⅢ点预测三维坐标的精度分析及其适用性探讨
        3.4.1 根据主梁上自由设站测量的实际精度分析预测坐标的精度
        3.4.2 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种快速获取大跨斜拉桥主梁上各个CPⅢ点实时三维坐标的方法
    4.1 概述
    4.2 某大跨斜拉桥主梁上CPⅢ点实时三维坐标快速获取方法测量实验
        4.2.1 测量实验的技术路线
        4.2.2 实验场地布设
        4.2.3 测量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4.2.4 实验数据处理及其汇总分析
        4.2.5 可行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浅析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中引水工程测量控制系统精度与等级论证研究[J]. 张辛,杨爱明,姜本海,周翔. 人民长江, 2022(02)
  • [2]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D]. 靳婷婷.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CPⅢ平面控制网粗差探测研究[D]. 佟雪佳.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探究如何在山区布置高精度控制网[J]. 赖平清. 江西建材, 2021(04)
  • [5]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D]. 王晓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1)
  • [6]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D]. 管晓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7]融合前后视三角高程/陀螺定向的倾斜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D]. 王海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准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陈文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9]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D]. 韩亚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大跨斜拉桥主梁上高铁轨道控制网测设技术研究及应用[D]. 韩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高精度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