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慢性重度苯中毒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琴,张学艳,潘兴扬,魏静,李震,金武,张娟[1](2021)在《低浓度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等指标的影响: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职业性低浓度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家涉苯企业677名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按照是否接触低浓度苯,分为暴露组(n=268)和对照组(n=409),按照倾向值匹配法进行1∶1配对,比较匹配后两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异常检出率,同时分析不同接苯工龄暴露组的血常规结果。结果 5家涉苯企业27个检测点苯的检测浓度合格率均为100%。两组对象匹配成功244对;匹配前,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匹配后,两组人员所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压、心电图、尿常规、谷丙转氨酶异常检出率等一般健康指标、血常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暴露组的淋巴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接苯工龄≥10年组嗜酸性粒细胞数低于<10年组(P <0.05)。结论低浓度苯暴露对工人的血常规指标水平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
娄慧丽[2](2019)在《低浓度苯引起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诊断和鉴定1例报道》文中提出1病例资料1. 1职业接触史患者,女,23岁,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某塑模有限公司(以下称"用人单位")涂装车间从事塑料、铁等制品的表面涂装后的外观检查工作。工作岗位包括:手动涂装机传送带、自动涂装机传送带、机械手涂装作业区、印刷机。接触的涂料中含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每天工作8~10 h,每周工作5~6 d。车间设有水汽净化设
万伟国,邹和建[3](2010)在《国内期刊报道苯相关白血病病例及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国内职业性苯相关白血病的相关情况,并对诊断的客观性进行评价,探讨职业性苯相关白血病诊断中的争议问题。方法检索国内1979至2009年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苯白血病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收集到71例苯相关白血病病例,男性42例(60.9%),女性27例(39.1%),白血病类型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为主,共56例(81.2%),淋巴细胞性13例(19.8%);平均发病年龄40.0岁,20~59岁者占91.4%;潜隐期及病例接触苯浓度范围相差悬殊。苯白血病诊断基本客观,非职业病专科医师的诊断有欠缺。结论职业性苯相关白血病诊断争议颇大,应积累资料对苯白血病细胞类型、潜隐期、苯接触累积剂量等作出进一步规范。当前诊断应以GBZ 94-2002《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为依据。
邵玉仙,陈伟勤,管继如[4](2010)在《苯致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文中研究说明
黄简抒,吕玲,邹和建[5](2008)在《近期国内相关期刊报道亚急性苯中毒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亚急性苯中毒概念及临床特点。方法亚急性苯中毒接触苯时间定为≤3个月,并检索1989至2007年公开发表的亚急性苯中毒文献,利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亚急性苯中毒可致造血系统损害,接苯工龄最短只有15 d,作业环境中苯浓度最高达2400 mg/m3,23例(85.19%)出现外周血三系下降,17例(62.96%)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病死率为11.76%。结论现行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可考虑增加亚急性苯中毒这项诊断。
冀荷香,李力,何洁,赵春香[6](2007)在《苯作业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文中提出
唐晓波[7](200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2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希望通过该分析研究,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本证候,并探讨重型再障与慢性再障证候特点的异同,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了1990年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住院病人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之病例220例,其中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各110例,探讨了重型再障与慢性再障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外周血象)、症状、证候特点及可能与证候相关的因素。结果:1、SAA组与CAA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病程方面差异显着,CAA组长于SAA组。SAA组外周血象NEUT、HGB、PLT水平均低于CAA组。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症状以神疲乏力、出血表现、头晕、心悸、面色无华唇甲色白、胸闷气短为主。3、SAA与CAA在各个年龄段气虚、血虚证候出现频率均高于其他证候,气虚、血虚证候之间差异不显着。4、SAA与CAA两组间血虚、热毒炽盛证候出现频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显着,均为SAA高于CAA,其余证候差异不显着。5、重型再障气虚、血虚证候临床症状评分均高于慢性再障,差异显着。结论:气虚、血虚、肾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基本证候。对于重型再障的治疗当以益气养血为主,根据症、舌、脉可以辅以滋阴补肾或温补肾阳,抑或酌情加入别的治法,当重型再障患者感受外邪而出现出血、发热等凶险病情时,当速投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剂;对于慢性再障的治疗当以补肾填精为主,辅以益气养血。
张新华[8](2006)在《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何洁,赵春香,赵彩莲,张晓娜[9](2006)在《某焦化厂苯污染危害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杜凤其[10](2006)在《锰中毒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锰对工人脑磁共振及血Mn、Mg、Zn、Fe、Ca、Cu含量的研究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长期接触锰工人锰中毒的亚临床证据,及与血Mn、Mg、Zn、Fe、Ca、Cu含量变化的关系,为锰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广西某铁合金厂锰暴露无症状冶炼工人13例,其接锰平均工龄10.4年、接锰平均浓度1.26mg/m3,锰中毒工人4例,非接锰对照工人6例,进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和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各组例数血中Mn、Mg、Zn、Fe、Ca、Cu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signa 1.5MR/i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各例都依次行轴位FSE T2WI、轴位T1flair T1WI、冠状位或矢状位T1flair T1WI检查。在轴位T1WI图像上测量苍白球和同侧额叶白质的信号强度,根据公式PI=苍白球信号强度/额叶白质信号强度×100,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即苍白球指数(PI)。使用SPSS for 11.5软件包对三组工人PI、两组工人6种金属元素比值进行成组数据组间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比较Glx秩次有无显着性差异。用直线相关分析锰接触工人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血锰之间的关系。结果: 13例锰暴露工人苍白球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其PI平均值与对照组及锰中毒比较有显着性差异。锰暴露工人红细胞锰(MnRBC)和全血锰(MnB)存在相关性;PI与MnRBC存在相关性。结论:苍白球T1WI高信号可反映近期锰暴露,PI可反映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蓄积,PI和红细胞锰含量增高可作为锰神经毒性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二、慢性重度苯中毒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重度苯中毒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低浓度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等指标的影响: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调查与体检方法 |
| 1.2.2 PSM法 |
| 1.2.3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2.1 工作场所中苯浓度检测情况 |
| 2.2 匹配基本情况 |
| 2.3 整体均衡性检验 |
| 2.4 两组人员匹配前后基线资料分析 |
| 2.5 匹配后两组人员一般健康指标情况 |
| 2.6 匹配后两组人员血常规指标偏低检出情况比较 |
| 2.7 匹配后两组血常规指标均数比较 |
| 2.8 匹配后暴露组内不同工龄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比较 |
| 3 讨论 |
(2)低浓度苯引起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诊断和鉴定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 1 病例资料 |
| 1.1 职业接触史 |
| 1.2 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 |
| 1.3 涂料分析检测报告 |
| 1.4 职业健康检查及发病情况 |
| 1.5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
| 2 讨论 |
(4)苯致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 1 临床资料 |
| 2 讨 论 |
(6)苯作业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 1 临 床 资 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血象检查结果: |
| 1.3 骨髓象检查: |
| 1.4 既往史: |
| 2 调 查 结 果 |
| 2.1 职业卫生学 |
| 2.1.1 职业接触情况: |
| 2.1.2 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测结果: |
| 2.2 职业流行病学: |
| 3 讨 论 |
(7)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英文缩略语 |
| 第一部分 综述 |
| 综述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
| 1 中医病因病机 |
| 2 中医药治疗 |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4 参考文献 |
| 综述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
|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 |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
| 4 参考文献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析 |
| 前言 |
| 研究方案 |
| 1 病例选择 |
| 2 诊断标准 |
| 3 观察指标 |
| 4 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标准 |
| 5 统计方法 |
| 研究结果 |
| 1 一般资料统计 |
| 2 症状资料统计 |
| 3 证候资料统计 |
| 讨论 |
| 附录一 临床观察表 |
| 附录二 个人简历 |
| 致谢 |
(9)某焦化厂苯污染危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 1.1 调查方法 |
| 1.2 调查内容 |
| 1.2.1 现场调查 |
| 1.2.2 现场检测 |
| 1.2.3 职业健康检查 |
| 2 结果 |
| 2.1 现场调查 |
| 2.1.1 主要设备 |
| 2.1.2 工艺流程 |
| 2.1.3 劳动组织 |
| 2.2 现场检测结果 |
| 2.3 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
| 3 分析与控制措施 |
| 3.1 分析 |
| 3.2 控制措施 |
(10)锰中毒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 英文缩略 |
| 第一部分 锰对工人脑磁共振及血Mn、Mg、Zn、Fe、Ca、Cu 含量研究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前言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二部分 15 例慢性锰中毒临床随访分析研究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前言 |
| 对象与方法 |
| 治疗随访观察 |
| 讨论 |
| 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第三部分 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1例慢性重度锰中毒17年随访研究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前言 |
| 个例报道 |
| 讨论 |
| 小结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
| 正文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
| 正文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四、慢性重度苯中毒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浓度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等指标的影响: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分析[J]. 李小琴,张学艳,潘兴扬,魏静,李震,金武,张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 [2]低浓度苯引起职业性苯中毒致白血病诊断和鉴定1例报道[J]. 娄慧丽.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3]国内期刊报道苯相关白血病病例及诊断分析[J]. 万伟国,邹和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0(11)
- [4]苯致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J]. 邵玉仙,陈伟勤,管继如.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5)
- [5]近期国内相关期刊报道亚急性苯中毒病例分析[J]. 黄简抒,吕玲,邹和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8(12)
- [6]苯作业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J]. 冀荷香,李力,何洁,赵春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7(05)
- [7]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析[D]. 唐晓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分析[J]. 张新华. 职业与健康, 2006(22)
- [9]某焦化厂苯污染危害调查[J]. 何洁,赵春香,赵彩莲,张晓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10)
- [10]锰中毒的临床研究[D]. 杜凤其. 广西医科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