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一、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诚[1](2021)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仅影响环境卫生,甚至危害到人类健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应选择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接受的技术。随着膜材料与膜技术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MBR)逐渐优势突显。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相结合,具有出水水质优、污泥膨胀率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等优点。本研究选择某村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构建了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液位计和时间继电器控制进出水,实现MBR完全自动化运行。试验用水为人工模拟生活污水,选用不同材质膜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运行效果和膜组件通量变化情况,从缓解膜污染的角度得出膜生物反应器最佳运行工况。研究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膜通量、最佳曝气量和最优抽停比下运行,显着缓解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机膜对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8%、95%、62%,陶瓷膜对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0%、98%、43%,有机膜出水浊度0.4~0.7NTU,陶瓷膜出水浊度0.1~0.4 NTU。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分析膜污染机理,拟合滤饼层模型具良好的相关性,证明主要发生滤饼层堵塞,对比不同清洗方式的差异,最终采用物理和0.3%过氧化氢试剂组合方式清洗膜组件。研究中对比有机膜和陶瓷膜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陶瓷膜的稳定运行通量大于有机膜,产水量多,且相同处理水量下,陶瓷膜膜组件有效面积小。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陶瓷膜的出水水质优于有机膜,出水浊度小,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程婷婷[2](2020)在《赣江流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不断地变强,目前我国的铁路和公路的投资不断变为饱和,我国开始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水运。伴随着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强,必会带动我国航运市场的不断发展。当下国家倡导绿色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亦普遍增强。船舶的航行对水体会造成污染,特别是船舶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2019年9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控制标准及船舶排放要求,这将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提高到更高更严格层面。本文从水环境污染及保护出发,详细分析了船舶生活污水的来源及特点,研究分析了国内船舶污水处理的现状,探索了传统船舶污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改进船舶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论证在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处理中引入膜生物技术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江西省内河航运及水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赣江船舶污水的特点利用膜生物反应设备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其处理效果进行研究。MBR反应器对CODcr的处理能力效果显着,初始期CODcr的平均消除率就达到85%左右,稳定期CODcr的平均消除率达到了 95%。实验数据表明膜生物可以取代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中的二次沉淀池,提高悬浮物的去除效率,改善出水水质;利用膜分离技术对生物池内的大分子有机物和细菌进行截留、隔离,使之充分与污泥接触,可使排放出的污水达到IMO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新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江西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内其他水域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益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大冰[3](2020)在《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产泥量低、能耗低、工艺简单,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染物处理效果有限,需要与好氧处理单元配套使用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厌氧氨氧化是一种清洁的低能耗脱氮工艺,不需要曝气和有机碳源,但在运行过程中受有机物浓度影响较大。因此,可将厌氧生物滤池作为预处理,结合微曝气生物滤池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形成组合工艺。本试验研究组合工艺中的厌氧部分,在厌氧生物滤池内填装富铁填料或锰砂和陶粒的复合填料体系,研究其对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的影响;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作为深度处理,以聚氨酯多孔材料作为主要微生物载体,研究其挂膜启动过程,并分析有机物浓度和锰离子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最后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厌氧生物滤池采用富铁填料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4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55%左右。在稳定运行期间,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体积比为1:6的反应器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55.99%、2.26%、3.39%、24.17%和89.06%,与无富铁填料的对照组相比,COD和TP的去除率提高了3.78%和10.13%;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出水的可生化性和p H值也有所提高;从铁细菌测定结果来看,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内铁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水力负荷为0.1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对COD、NH4+-N、TN、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49.46%、0.51%、1.18%、21.45%、85.42%和57.78%,其中对COD、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比水力负荷为0.3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提高了18.21%、5.38%、9.43%和23.00%。厌氧生物滤池采用锰砂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3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60%左右。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2.81%、1.65%、2.16%、10.85%和86.23%,与无锰砂的对照组相比,COD的去除率提高了8.73%,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无明显差异;在锰砂的影响下,试验组的出水可生化性高于对照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启动耗时120d,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50%、99.12%和81.39%。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历经外加有机物浓度为0、30.31、60.64和90.18 mg/L四个阶段,其中有机物浓度为60.64 mg/L时脱氮效果最佳,反应器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99.93%和95.13%,与不加有机物时相比,TN去除率和进出水pH差值分别提高了11.03%和0.22;COD浓度为90.18 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受到抑制。反应器在外加有机物浓度为76.32 mg/L,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57%、95.68%和88.00%,与Mn2+投加浓度为0 mg/L时相比分别提高了8.84%、6.61%和7.26%;并且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反应器对NO2--N的去除量与NH4+-N的去除量的比值为1.34,更接近理论值1.3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绿曲挠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各样本在门水平下的优势菌群。在60 mg/L的有机物影响下,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分别上升了8.32%和5.77%,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10.61%和4.84%;从反应器底部到聚氨酯多孔载体(距离反应器底部16cm),浮霉菌门、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提高了2.37%、0.59%和2.84%,变形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4.64%和0.65%;各样本均检测出属于厌氧氨氧化菌的两个属,分别是Candidatus Brocaia属和Candidatus Jettenia属;在60 mg/L的较低浓度有机物的影响下,Candidatus Brocadia属的丰度提高了8.20%,Denitratisoma属、陶厄氏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和Polyangium菌属等一些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属的丰度有所提高,且在反应器底部处的丰度高于聚氨酯载体底部处的丰度。

徐成飞[4](2020)在《改性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生物膜反应器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生物膜反应器填料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成本较高、挂膜效果较差、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不均衡等缺点。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塑料和废无纺布,其常规处理手段往往存在资源浪费、二次污染等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生活中常见的废塑料和废无纺布为原料,制备生物膜反应器组合填料(ZH0),并通过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法对多面空心球(由废塑料制备)和废无纺布进行改性,制得改性组合填料(ZH1);将两组填料用于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对比研究ZH0、ZH1的挂膜性能以及未改性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ZH0-BR)、改性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ZH1-BR)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ZH1-BR开展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究ZH1-BR处理污水的最佳运行参数;在最佳运行参数下,研究ZH1-BR对实际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后进行机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连续流挂膜试验结果显示:与ZH0相比,ZH1的挂膜时间更短,单位质量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量更多;ZH0-BR和ZH1-BR稳定运行期间,ZH1-BR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能稳定在93.7%、86.1%和61.0%,去除率明显优于ZH0-BR。(2)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DO)、水力停留时间(HRT)、填料填充率、pH值以及填料混合比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DO为3 mg/L,HRT为10 h,填料填充率为60%,填料混合比为3:2时,ZH1-BR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3)ZH1-BR对实际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对实际城市生活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能稳定在91.5%,80.6%和52.0%。(4)机理分析表明,改性组合填料的亲水性明显优于未改性组合填料;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改性后,多面空心球与无纺布表面羰基和羟基等亲水性活性基团明显增多,改善了填料表面的亲水性与生物亲和性;填料表面改性后粗糙度明显增加;改性填料表面生物膜的脱氢酶活性明显大于未改性填料;生物膜特性分析表明,改性组合填料更易于微生物的富集、生长和繁殖;改性组合填料表面的生物膜量与生物膜更新速度均优于未改性组合填料。本文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废塑料与废无纺布作为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用于污水处理,成本低,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实现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较大的实用价值。在填料选择及处理、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崔成武[5](2020)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强化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较低,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对农村地区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传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目前要求。同时,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严重受限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对处理设施运行成本和维护运营的技术难度异常敏感。因此,在传统的厌氧/微氧处理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成本低、节能高效、运行维护简单的强化方式,提高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是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了一种推流式的生物膜反应器,通过添加适当的强化措施,研究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首先研究了填料改性对反应器挂膜启动和运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先后研究了添加铁碳填料、添加陶粒以及微曝气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对微曝气阶段生物膜菌种组成进行分析,以上研究旨在弄清该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强化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提升效果,实现在低运行成本的条件下高效稳定运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聚氨酯填料进行过氧化氢氧化-铁离子浸泡改性能够提高反应器的挂膜速度,当运行至第16d时,实验组反应器出水CODcr去除率开始稳定超过60%,比对照组反应器提前了6d;反应器挂膜启动成功后,先后在HRT为5d、4d、3d下运行,当HRT为4天时,污水CODcr去除效果最佳,出水CODcr和去除率分别稳定在78mg/L和80%左右;此外,填料改性只加快了反应器挂膜启动速度,而对挂膜成功后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则没有明显提升作用。(2)添加铁碳填料对去除污水CODcr的效果明显,出水CODcr最低降至62.3mg/L,CODcr平均去除率达到84.8%,比对照组高出3.5%;添加铁碳填料对反应器去除氨氮和总磷的效果无明显促进作用,这主要受制于反应器内的厌氧环境和铁碳填料的作用机制;(3)将反应器末端填料更换为陶粒后,实验组反应器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出水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90.9mg/L和8.96mg/L,其氨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相比于对照组反应器分别提高了5.5%和15.6%;(4)微曝气对处理效果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随着气水比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回流比逐渐增大时,反应器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以提高;在气水比为5.6:1、回流比为75%、间歇曝气模式的最佳条件下,反应器对CODcr、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72.5%、69.5%和39.5%;对微曝气运行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显示,两个反应器内都形成了以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Bacteroidia(拟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Alpha变形菌纲)、Clostridia(梭状菌纲)为优势菌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了污水中有机质降解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在属水平上分析反应器内具有脱氮功能的菌属,发现反应器内存在丰度较高的Clostridium菌属、Denitratisoma菌属和Thiobacillus菌属,它们是反应器脱氮的主要动力。

宋向茹[6](2020)在《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城镇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长,且污水成分日趋复杂,使污水处理厂对出水达标排放和工艺改造的需求愈加强烈。城镇污水的主流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法不兼顾污水的资源性,能源回收效率低,剩余污泥量大;厌氧消化技术对污水中氨氮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甚微,出水不达标。本文以城镇污水高效处理和能源回收为目标,提出一种厌氧流化床与膜技术的组合工艺——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来处理城镇污水,能够回收能源和改善出水水质。针对组合工艺的膜组件和填料以及系统调控开展研究,通过掺杂改性制备了导电性和抗污染性能良好的导电滤膜,通过负载纳米颗粒制备了导电性和比表面积高的填料,考察了导电滤膜和填料对组合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通过向导电滤膜中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黑三种改性剂可有效提高导电滤膜的导电性和抗污染性能。在三种改性导电滤膜中,掺杂石墨烯的导电滤膜具有最优的亲水性、抗污染性能和截留性能。在活性炭:石墨烯(质量比)为20:1(G5导电滤膜)时,G5导电滤膜的接触角为77.5±0.9°,表面蛋白含量为5.31±0.02 mg-protein/cm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5.5%和28.5%。G5导电滤膜对总化学需氧量(t COD)的截留率达到60%,与对照组相比增大了42.9%。对比使用后的导电滤膜的通量衰减率发现,G5导电滤膜的通量衰减率仅为5.7±0.1%,与碳纳米管最优比例导电滤膜相比降低了37.4%,与碳黑最优比例导电滤膜相比降低了67.6%合成了负载四氧化三铁的磁性活性炭(MAC),提高了低浓度进水条件下厌氧系统的甲烷产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MAC的电导率为17.5±0.6 m S/cm,比表面积达到688 m2/g,与颗粒活性炭(GAC)相比分别增大了1.0倍和93%。将两种粒子添加到厌氧瓶(进水t COD浓度为400 mg/L)中,MAC厌氧瓶的出水t COD浓度为44.5±1.5 mg/L,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2.9%,与GAC厌氧瓶相比降低了31.0%;甲烷产量达到0.32±0.01 LCH4/gt CODremoved,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7倍,与GAC厌氧瓶相比增加了46.7%。采用电化学手段和高通量测序考察了粒子对低浓度进水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电子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MAC厌氧瓶的核黄素含量达到1.31±0.06 mg/L,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1.0%,与颗粒活性炭厌氧瓶相比增加了16.7%;MAC增加了体系内产氢细菌、嗜氢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同时,MAC还增加了能够释放出电子、参与种间电子传递过程的细菌的相对丰度。以抗污染导电滤膜和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构建了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考察了短期饥饿、回流方式、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和导电滤膜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在以实际城镇污水为进水、HRT为0.92小时条件下,短期饥饿、气驱动流化以及添加MAC均提高了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短期饥饿后气驱动流化下的t COD去除率(68.4%)与短期饥饿前气驱动流化下的t COD去除率相比增大了19.2%,与短期饥饿后水驱动流化的t COD去除率相比增大了8.2%;加入MAC后,反应器的t COD去除率略有增大(73.0%)。短期饥饿前,气驱动流化方式的总甲烷产量(0.84±0.02 L/(L·d))与水驱动流化(0.76±0.02 L/(L·d))相比增大了11.0%。短期饥饿后,气驱动流化方式的总甲烷产量(0.88±0.01 L/(L·d))与水驱动流化(0.80±0.01 L/(L·d))相比增大了10.0%。投加MAC后,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总甲烷产量达到0.91±0.01L/(L·d)。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短期饥饿和添加MAC均改变了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了系统内功能酶的合成。构建组合工艺后,导电滤膜提高了系统的t COD去除率、TN去除率和SS去除率,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16》出水一级A;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电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增强,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含量(82.8 mg/cm2)与无电场下的导电膜和基底膜相比分别减少了17.4%和33.1%。

卢欣欣[7](2020)在《基于一级强化的生活污水低耗处理工艺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开发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且产泥量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本文首先采用化学强化一级预处理(CEPT)来处理农村和城市生活污水,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了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探索不同剂量的铁盐和铝盐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优化最佳絮凝剂类型和剂量,同时研究絮凝回收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后进一步资源化回收能源的可能性。其次,论文对经过CEPT预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采用人工湿地反应器进行了低耗处理,研究人工湿地反应器的启动和强化运行模式特征。最后,论文还研究了快滤模式的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反应器处理低氮废水的脱氮性能及抗氮负荷冲击能力,以期为经过CEPT预处理的生活污水的低耗处理提供技术选择。论文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采用CEPT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化学强化预处理时,相同剂量下Al3+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Fe3+。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处理效果,对水中污染物去除最优的絮凝剂为铝盐,最佳剂量为20 mg/L。农村生活污水在20 mg Al3+/L条件下,SS浓度可由125.00 mg/L降至9.00 mg/L,TP浓度可由5.38 mg/L降至0.44mg/L;城市生活污水在20 mg Al3+/L条件下,SS浓度可由206.00 mg/L降至26.00mg/L,TP浓度可由10.75 mg/L降至2.45 mg/L,表明采用CEPT工艺可以大幅降低生活污水的SS和TP浓度。(2)絮凝污泥的厌氧消化试验表明,不同剂量的Fe3+和Al3+的添加均对污泥的厌氧产甲烷存在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强。同时,在相同投加量下,Al3+的抑制作用强于Fe3+,甲烷的累计产气量更低。当Fe3+的投加量在10 mg/L及以上时,对厌氧产甲烷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而当Al3+的投加量在5 mg/L及以上时,对厌氧产甲烷的抑制作用较大。与自然沉淀的污泥(控制组)相比,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0 mg Al3+/L时,甲烷的累积产气量减少41%。因此,若考虑CEPT污泥的进一步能源化,絮凝剂的类型及剂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3)采用人工湿地反应器处理预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时,在无人工曝气阶段,系统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仅为25.30%和20.53%。采用曝气强化运行模式后,NH4+-N的去除率随着曝气量的提高而增加。在总曝气量不变的条件下,曝气模式的改变对NH4+-N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但TN的去除效果在间歇曝气时优于连续曝气。在气水比为6.75:1的间歇曝气模式(曝气1 h,停止1.5 h)下,出水NH4+-N浓度稳定且长期<5 mg/L,出水TN浓度稳定且长期<15 mg/L。(4)人工湿地中氮磷去除途径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中植物、填料和微生物对氮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2.27%、5.93%和91.80%,而人工湿地中植物、填料和微生物对磷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15.72%、77.58%和6.70%。表明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主要依靠陶粒和火山岩的吸附作用,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5)生物滤柱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已短程硝化的含氮废水(NH4+-N为50.0±3.0 mg/L,NO2--N为52.0±3.0 mg/L)时,氮负荷率(NLR)从0.96 kgN/(m3·d)提高至4.86 kgN/(m3·d)过程中,反应器的最长适应期为24天,且在NLR为4.86kgN/(m3·d)时,TN的平均去除率稳定在86.24%,32 min的HRT下平均出水TN浓度稳定在14.20 mg/L(低于15 mg/L)。(6)生物滤柱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沿程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主要功能区在反应器的0-20 cm段,其总生物量浓度达到21.61 gSS/L,SAA达到0.82 gN/gVSS·d。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整个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菌相对丰度达到了50%以上,且在20-47 cm段的生物膜中Candidatus Brocadia的相对丰度高达71.10%,表明连续上向流及逐渐缩短HRT的运行方式促进了生物滤柱反应器积累高丰度的厌氧氨氧化菌,是该反应器具备高效能脱氮的基础。

李家伦[8](2020)在《强化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提标改造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针对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果无法满足现行排放标准的问题,先进行了实验室SBR运行及挂膜效能试验,以得到最佳控制参数,后在工程现场进行实际生活污水处理试验,从技术方面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进,尽可能在原有工艺单元的基础上,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不达标的问题。污泥驯化期间采用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经过19d的驯化,活性污泥颜色变成黄褐色,污泥浓度增加到3415mg/L,污泥指数(SVI)下降至84ml/g,污泥沉降比(SV30)下降至28.7%,活性污泥驯化基本完成。SBR启动和挂膜效能试验使用自配污水进行试验,逐步研究了 SBR工艺控制时间、污泥泥龄、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器对自配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在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对盾形填料、弹性立体填料、无填料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盾形填料为效果最佳的强化试验填料,投加盾形填料后反应器对COD、氨氮的去除率比未投加时分别提高了 4.7%、3.2%。后续试验使用实际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了反应器中盾形填料的不同投加比、不同排水比等参数条件下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填料投加比为20%、最佳排水比为0.2。在最佳条件下,通过投加盾形填料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同比传统SBR工艺分别提高9.4%、10.8%、19.4%、19.9%,COD、氨氮、总氮的出水浓度分别为29.3mg/L、3.2mg/L,13.5mg/L,均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总磷采用化学强化辅助除磷后,浓度为0.39mg/L,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根据小城镇污水处理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城镇污水选择最佳后续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构建了一个三层次,九指标的评价分析模型,择优顺序为人工湿地、UASB、CAST、氧化塘、MBR、BAF。

杨康康[9](2020)在《基于人工配水的微生物载体厌氧生化性能试验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填充生物载体的厌氧反应器是提高脱氮效果不可或缺的工艺设备,选择高效生物载体又是保证厌氧菌活性的关键。尽管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生物载体的结构形式和材质品种很多,但彼此间的厌氧生化性能检测试验研究较少,导致高效生物载体的理论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工程选型长期处在盲目阶段,尤其缺乏同步生物载体厌氧生化特性及性能曲线族,造成重复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浪费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和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升级。为此,本课题组在前期自行研制的15组21.6L容积同步运行的生化反应器的基础上,进行了厌氧生化改进,基于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采用ASBBR工艺同步运行条件,完成了15种常见生物载体,6个浓度段的运行试验,绘制出了15种生物载体生化特性曲线族,并基于生物载体曲线族、不同生物载体结构及生物膜量进行了生物载体生化特性分析与曲线族的应用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多组反应器同步厌氧挂膜稳定后,在6个不同进水浓度段运行检测,每个浓度段连续运行约30天左右,检测进出水浓度变化,绘制出厌氧生活污水,试验结果为: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下沉填料>短管填料>悬浮填料>丝状填料>悬挂填料,下沉填料最高为58%,悬挂填料最低为37%,两者相差56.76%;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短管填料>下沉填料>丝状填料>悬挂填料>悬浮填料,短管填料最高为46%,悬浮填料最低为35%,两者相差31.43%;各填料反应器对TP去除效果都不佳,下沉填料对TP去除率最高为31%,丝状填料最低为12%,需接后续除磷工艺,综上说明填充不同结构载体的反应器的生化性能差异显着。2)对生物载体单位容积表面积与单位负荷率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图形中呈现的所有数据点有规律的分为2组,呈现出“八”字形分布,将陶粒填料、焦粉填料分为组1,其他13种填料分为组2;组2中载体的单位容积表面积与体积负荷率系数L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85,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单位容积表面积与生物膜量、污染物去除率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为,组2中不同载体单位容积表面积与COD、NH3-N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686,进一步说明了“八”字形分布规律及原因,组2中生物载体单位容积表面积与TP去除率不相关,这可能与厌氧反应条件有关,导致载体反应器对TP去除率不高。3)不同生物载体的单位体积负荷率系数与COD去除率的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4,;不同生物载体的单位面积负荷率系数与NH3-N去除率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7,本试验研究总的趋势为:生物载体承受的单位体积负荷率系数和单位面积负荷率系数越小,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越好。

周厚英[10](2020)在《电场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和人口集中的乡镇的生活污水主要采用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收集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方法进行处理,但在人口稀疏的农村、居住分散的市郊、旅游景区、独立别墅区、机场以及市政管网无法覆盖的居住小区,其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纳入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宜采用经济高效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同时,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研究开发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外加电场对生物反应器进行强化,考察了该反应器的性能以及对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以强化生物反应器为基础,构建了“强化厌氧-缺氧-强化好氧”多级强化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试验。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比了强化生物反应器和普通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强化生物反应器比普通生物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4%~8%,对总磷的去除率高7%~13%,对总氮的去除率高9%~11%,对NH3-N的去除率高9%~14%,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微电流和低电压,能够刺激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微生物的活性。(2)通过考察强化生物反应器对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强化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3小时,电压2.5V,极板间距10cm,气水比2:1的条件下,出水COD<25mg/L、NH3-N<5 mg/L,污泥龄长,产泥量少,运行近2个月未排泥,没有出现水质不澄清,悬浮物浓度升高的情况,设备运行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3)构建了“强化厌氧-缺氧-强化好氧”多级强化生物反应器,通过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试验,对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电压、气水比、pH值等运行参数进行了校核调试。运行结果表明,COD、NH3-N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且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整套工艺相较常规工艺,管理简单,运行方便,产泥量少,适合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处理技术
        2.1.1 农村生活污水概述
        2.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2.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2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2.2.1 膜生物反应器分类
        2.2.2 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
        2.2.3 膜污染
        2.2.4 膜组件清洗
    2.3 膜生物反应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3.1 好氧MBR处理生活污水
        2.3.2 厌氧MBR处理生活污水
        2.3.3 MBR组合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装置设计
        3.2.2 现场调研
    3.3 分析方法
        3.3.1 水质检测与分析方法
        3.3.2 膜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3.3.3 其他检测方法
第四章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膜污染影响研究
    4.1 膜生物反应器启动
        4.1.1 实验装置构建
        4.1.2 实验用水
        4.1.3 污泥驯化
    4.2 膜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4.2.1 清水膜通量
        4.2.2 临界膜通量
        4.2.3 有机膜初始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4.2.4 陶瓷膜初始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4.3 曝气量对膜污染影响
        4.3.1 不同曝气量溶解氧变化
        4.3.2 不同曝气量有机膜跨膜压差变化
        4.3.3 不同曝气量陶瓷膜跨膜压差变化
        4.3.4 不同曝气量对膜污染影响
    4.4 抽停比对膜污染影响
        4.4.1 抽停比周期确定
        4.4.2 不同抽停比运行产水量
        4.4.3 不同抽停比对膜污染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膜生物反应器最佳工况运行特性研究
    5.1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水质特性
        5.1.1 pH变化
        5.1.2 电导率变化
        5.1.3 溶解氧变化
    5.2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污泥特性
        5.2.1 污泥浓度
        5.2.2 污泥沉降性能
        5.2.3 污泥粒径
    5.3 膜生物反应器内膜组件运行特性
        5.3.1 膜通量变化
        5.3.2 总阻力变化
    5.4 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污染物去除特性
        5.4.1 COD去除效果
        5.4.2 NH3-N去除效果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赣江流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船舶生活污水来源及组成特点
        1.1.1 船舶生活污水的来源
        1.1.2 船舶生活污水组成及特性
        1.1.3 船舶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危害
    1.2 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1.2.1 无排放型
        1.2.2 排放型
    1.3 国内外关于船舶使用MBR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船舶使用MBR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我国关于船舶使用MBR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3 MBR未来的研究重点
    1.4 研究内容
2 MBR膜的特性分类、组合方式及技术特点
    2.1 MBR膜的特性及分类
        2.1.1 板框式膜组件
        2.1.2 管式膜组件
        2.1.3 卷式膜组件
        2.1.4 毛细管式膜组件
        2.1.5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2.2 MBR组合方式及技术特点
        2.2.1 分离式MBR
        2.2.2 一体式MBR
        2.2.3 复合式MBR
        2.2.4 MBR工艺的特点
        2.2.5 MBR膜的污染及清洗
3 赣江航运及水污染状况调查
    3.1 赣江内河航运现状
        3.1.1 航道
        3.1.2 港口分布
        3.1.3 赣江航行船舶状况
    3.2 赣江水污染的现状
    3.3 对南昌船舶密集停泊区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3.3.1 采集样品
        3.3.2 赣江南昌段船舶密集区的水化学指标
    3.4 对取水区域水质不达标的原因分析
    3.5 船舶生活污水
        3.5.1 船舶生活污水的定义
        3.5.2 船舶生活污水特征
        3.5.3 船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计算
        3.5.4 船舶生活污水的危害
        3.5.5 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4 MBR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研究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4 处理船舶污水实验
    4.2 处理机理
    4.3 船用MBR的结构工艺设计
        4.3.1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参数确定
        4.3.2 设计计算
        4.3.3 MBR池容积负荷计算校验
        4.3.4 进水要求
        4.3.5 船用MBR膜组件的选择
    4.4 污泥设计
        4.4.1 要求
        4.4.2 泥量计算
        4.4.3 污泥处理流程
5 MBR在内河船舶上的应用
    5.1 内河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
        5.1.1 船舶上污水种类
        5.1.2 排放要求
    5.2 内河船舶防污管理要求
        5.2.1 证书要求
        5.2.2 文书要求
        5.2.3 设备要求
        5.2.4 排放要求
        5.2.5 处置要求
    5.3 船舶上应用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5.3.1 污泥的培养
        5.3.2 活性污泥的驯化
    5.4 MBR处理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改进
        5.4.1 MBR与序批式反应器(SBR)相结合
        5.4.2 MBR与升流式厌氧滤床(AUBF)相结合
        5.4.3 氧化沟工艺(OD)与MBR工艺相结合
        5.4.4 MBR与高效生物反应器(HCR)相结合
    5.5 结语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村镇水污染及治理状况
    1.2 村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
    1.3 厌氧生物滤池概况
        1.3.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1.3.2 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特点
        1.3.3 厌氧生物滤池研究现状
    1.4 厌氧氨氧化处理技术概况
        1.4.1 厌氧氨氧化原理
        1.4.2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1.4.3 金属离子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1.5 富铁填料和锰砂及其溶出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1 富铁填料的特性及应用
        1.5.2 锰砂的特性及应用
    1.6 课题研究思路与对象
2 试验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1.1 课题来源
        2.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1.3 课题研究内容
        2.1.4 研究技术路线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用水及污泥
        2.2.2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流程
        2.2.3 厌氧氨氧化试验流程
        2.2.4 试验装置
        2.2.5 填料或载体选择
    2.3 分析指标与方法
        2.3.1 水质分析指标和方法
        2.3.2 微生物分析方法
3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研究
    3.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3.1.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3.1.2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3.1.3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3.1.4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3.1.5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3.1.6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3.1.7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3.1.8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pH的影响
        3.1.9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内铁细菌的影响
    3.2 不同水力负荷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
        3.2.1 不同水力负荷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3.2.2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3.2.3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氮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3.2.4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3.2.5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3.2.6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3.3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3.3.1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3.3.2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3.3.3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氮磷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3.3.4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3.3.5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3.3.6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厌氧氨氧化试验研究
    4.1 装置挂膜启动
        4.1.1 启动方式
        4.1.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H_4~+-N的去除效果
        4.1.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O_(2.).N的去除效果
        4.1.4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脱氮效果
        4.1.5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性能
        4.1.6 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成熟后颜色变化
    4.2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4.2.1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4.2.2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O_(2.).N效果的影响
        4.2.3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NO_(3.).N积累量的影响
        4.2.4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4.2.5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4.2.6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系统pH的影响
        4.2.7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4.3 锰离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4.3.1 锰离子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4.3.2 锰离子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4.3.3 锰离子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1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
        5.1.1 样本DNA质检
        5.1.2 样本PCR扩增
        5.1.3 数据质控
    5.2 细菌的OTU划分以及分类地位鉴定
        5.2.1 样本OUT划分及分类学鉴定
        5.2.2 样本共有OUT分析
    5.3 Alpha多样性分析
        5.3.1 Rarefaction稀疏曲线
        5.3.2 样本的丰度等级
        5.3.3 Alpha多样性指数
    5.4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5.4.1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5.4.2 样本多级物种Sunburst图
        5.4.3 属分类水平下的热图分析
    5.5 样本物种差异分析
    5.6 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改性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2.1 活性污泥法
        1.2.2 生物膜法
    1.3 生物膜填料
        1.3.1 概述
        1.3.2 生物膜填料分类
        1.3.3 生物膜填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废塑料与废无纺布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内容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用水
    2.3 试验药剂
    2.4 试验分析项目、方法及仪器
    2.5 生物膜填料
        2.5.1 工艺的选择
        2.5.2 填料的选择
        2.5.3 填料的制备与改性
第三章 组合填料挂膜试验研究
    3.1 挂膜试验方法
    3.2 试验条件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填料表面单位质量填料生物膜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
        3.3.2 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出水水质随挂膜时间变化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H1-BR处理模拟污水的试验研究
    4.1 单因素试验研究
        4.1.1 HRT对模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1.2 DO对模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1.3 填料填充率对模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1.4 进水pH对模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1.5 填料混合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 正交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H1-BR处理实际污水性能研究
    5.1 实际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特征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H1-BR对实际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5.3.2 ZH1-BR对实际污水中NH4+-N的去除效果
        5.3.3 ZH1-BR对实际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
    5.4 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理分析
    6.1 含水率分析
    6.2 接触角分析
    6.3 傅里叶红外分析
    6.4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
    6.5 脱氢酶活性分析
    6.6 生物膜特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5)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强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和特点
        1.2.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
        1.2.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1.3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方法
    1.4 实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填料改性对反应器挂膜启动和运行的影响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对反应器挂膜启动的影响
        2.3.2 填料改性运行阶段pH及碱度变化
        2.3.3 填料改性运行阶段CODcr的去除效果
        2.3.4 填料改性运行阶段NH4+-N的去除效果
        2.3.5 填料改性运行阶段TP的去除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铁碳填料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强化作用
    3.1 实验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添加铁碳对出水pH的影响
        3.3.2 添加铁碳对电导率、盐度及TDS含量的影响
        3.3.3 添加铁碳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
        3.3.4 添加铁碳对NH4+-N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陶粒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强化作用
    4.1 实验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添加陶粒对CODcr去除的强化作用
        4.3.2 添加陶粒对NH4+-N去除的强化作用
        4.3.3 添加陶粒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曝气对反应器处理能力的强化作用
    5.1 实验目的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曝气模式及气水比对CODcr去除的强化作用
        5.3.2 曝气模式及气水比对NH4+-N和TN去除的强化作用
        5.3.3 曝气模式及气水比对TP去除的强化作用
        5.3.4 回流比对CODcr去除的强化作用
        5.3.5 回流比对NH4+-N和TN去除的强化作用
        5.3.6 回流比对TP去除的强化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6.1 实验目的
    6.2 材料与方法
    6.3 生物膜菌种多样性及丰度分析
    6.4 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6.4.1 门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6.4.2 纲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6.4.3 属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6.5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常见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1.2.1 城镇污水的好氧处理工艺
        1.2.2 城镇污水的厌氧处理工艺
        1.2.3 城镇污水的耦合处理工艺
        1.2.4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对新技术研发的需求
    1.3 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1.3.1 载体填料的研究现状
        1.3.2 好氧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1.3.3 厌氧流化床工艺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装置的构建与运行条件
        2.2.1 双室过滤膜反应器
        2.2.2 单室间歇流厌氧反应器
        2.2.3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2.2.4 导电膜生物反应器
    2.3 材料的制备
        2.3.1 平板式导电滤膜的制备
        2.3.2 复合导电滤膜的制备
        2.3.3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物化性能表征
        2.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3 稳定性分析
        2.4.4 抗污染性能分析
        2.4.5 反应器性能评价
        2.4.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第3章 抗污染导电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不同掺杂剂导电滤膜的制备
    3.3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3.3.1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3.3.2 掺杂石墨烯对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3.4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3.4.1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3.4.2 掺杂碳纳米管对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3.5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性能的影响
        3.5.1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物化性能的影响
        3.5.2 掺杂碳黑对烧结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3.6 改性导电滤膜性能分析
        3.6.1 不同掺杂剂导电滤膜的性能对比分析
        3.6.2 最优导电滤膜的稳定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4.1 引言
    4.2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制备
    4.3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性能分析
        4.3.1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物化性能分析
        4.3.2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负载四氧化三铁磁性活性炭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4.5 厌氧系统内电子传递机制分析
        4.5.1 电化学强化机制分析
        4.5.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的构建
    5.1 引言
    5.2 厌氧反应器的构建及运行调控参数
    5.3 厌氧反应器对模拟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5.3.1 有机负荷对系统pH及ORP的影响
        5.3.2 有机负荷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5.3.3 有机负荷对系统甲烷产率的影响
    5.4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能研究
        5.4.1 短期饥饿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5.4.2 短期饥饿对系统强化的机制分析
        5.4.3 MAC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5.4.4 MAC对系统性能强化的机制分析
    5.5 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构建
        5.5.1 粒子的流化作用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5.5.2 外电场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
        5.5.3 复合导电滤膜抗污染性能分析
        5.5.4 系统性能强化机制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一级强化的生活污水低耗处理工艺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1.2.1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简介
        1.2.2 国内外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应用现状
        1.2.3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1.3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1.3.1 传统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1.3.2 絮凝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1.4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
        1.4.1 人工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1.4.2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去污机理
        1.4.3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1.5 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其对低浓度含氮废水的处理
        1.5.1 厌氧氨氧化反应原理
        1.5.2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
        1.5.3 厌氧氨氧化处理低浓度含氮废水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一级强化絮凝及其沉淀产物厌氧消化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烧杯絮凝试验
        2.2.2 沉淀产物厌氧消化试验
        2.2.3 添加生物炭的沉淀产物厌氧消化试验
        2.2.4 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絮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3.2 絮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对沉淀产物厌氧消化的影响
        2.3.3 生物炭的添加对沉淀产物厌氧消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人工湿地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装置设计
        3.2.2 接种污泥及试验用水水质
        3.2.3 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3.2.4 填料吸附能力的测定
        3.2.5 采样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人工湿地反应器的启动
        3.3.2 不同工况下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分析
        3.3.3 人工湿地反应器的沿程及周期水质变化
        3.3.4 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解析
    3.4 本章小结
4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装置设计
        4.2.2 试验用水水质
        4.2.3 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4.2.4 采样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BAR的运行特征
        4.3.2 RBAR的沿程水质变化
        4.3.3 RBAR中的生物量研究
        4.3.4 颗粒污泥及生物膜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8)强化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提标改造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
        1.2.1 小城镇污水特点
        1.2.2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1.3 SBR技术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SBR工艺流程及原理
        1.3.4 SBR工艺特点
    1.4 SBR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1.4.1 碳源
        1.4.2 溶解氧浓度
        1.4.3 污泥泥龄
        1.4.4 温度和pH
        1.4.5 硝酸盐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污水处理厂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污水处理问题
    2.2 试验用水及装置
        2.2.1 试验用水
        2.2.2 试验装置
    2.3 试验填料
    2.4 水质检测及测定方法
3 SBR的启动和挂膜效能试验
    3.1 试验污泥驯化
        3.1.1 试验污泥驯化意义
        3.1.2 污泥驯化过程
    3.2 SBR工艺时间分配
    3.3 污泥泥龄对SBR工艺影响
    3.4 温度对SBR工艺影响
        3.4.1 温度对COD去除影响试验
        3.4.2 温度对氨氮去除影响试验
        3.4.3 温度对总磷去除影响试验
    3.5 填料对SBR工艺影响
        3.5.1 填料挂膜试验
        3.5.2 盾形填料挂膜效果
        3.5.3 弹性立体填料挂膜效果
        3.5.4 未投加填料的处理效果
        3.5.5 填料挂膜效果比对
    3.6 本章小结
4 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及运行参数优化
    4.1 试验参数
    4.2 填料投加比对试验影响
        4.2.1 盾形填料投加比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4.2.2 盾形填料投加比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
        4.2.3 盾形填料投加比对TN去除效果影响
        4.2.4 盾形填料投加比对TP去除效果影响
    4.3 排水比对试验的影响
        4.3.1 排水比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4.3.2 排水比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
        4.3.3 排水比对TN去除效果影响
        4.3.4 排水比对TP去除效果影响
    4.4 冬季试验运行问题
    4.5 后置化学除磷试验
    4.6 污泥的处置
        4.6.1 污泥基本情况
        4.6.2 污泥脱水技术分析
        4.6.3 污泥处理技术方案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AHP的小城镇污水提标工艺筛选
    5.1 指标的确定
    5.2 层次分析法简介
    5.3 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模型及权重
        5.3.1 层次指标模型
        5.3.2 权重赋值及判断矩
        5.3.3 技术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9)基于人工配水的微生物载体厌氧生化性能试验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厌氧生活污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简述
        1.1.2 厌氧法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研究现状
    1.2 .生物载体厌氧生化特性曲线族的研究现状
        1.2.1 不同载体处理效果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载体特性曲线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意义、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用生物载体
    2.2 .试验装置与运行
        2.2.1 ASBBR反应器
        2.2.2 试验用水
        2.2.3 运行条件及反冲洗
    2.3 .检测项目与方法
        2.3.1 检测指标
        2.3.2 挥发性脂肪酸检测
        2.3.3 硝态氮检测
    2.4 .试验仪器与药品
第3章 人工配水生物载体曲线的测定及曲线族绘制
    3.1 .ASBBR反应器启动
        3.1.1 挂膜启动方式
        3.1.2 挂膜阶段与分析
    3.2 .不同进水浓度下载体生化特性运行检测
        3.2.1 第一浓度段运行检测
        3.2.2 第二浓度段运行检测
        3.2.3 第三浓度段运行检测
        3.2.4 第四浓度段运行检测
        3.2.5 第五浓度段运行检测
        3.2.6 第六浓度段运行检测
    3.3 .生物载体生化特性曲线族绘制
        3.3.1 生物载体浓度曲线族绘制
        3.3.2 生物载体单位负荷率曲线族绘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配水生物载体厌氧生化特性分析
    4.1 .生物载体生化特性曲线特征检验
        4.1.1 生物载体对COD去除效果差异性分析
        4.1.2 生物载体对NH_3-N去除效果差异性分析
        4.1.3 生物载体对TP去除效果差异性分析
    4.2 .单位容积表面积对单位负荷率的影响
        4.2.1 生物载体单位容积表面积测定
        4.2.2 生物载体生物膜量分布及与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2.3 生物载体生物膜量与单位负荷率的相关性分析
        4.2.4 单位容积表面积对污染物去除率和生物膜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不同结构生物载体对负荷率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4.3.1 不同结构生物载体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生物载体承受单位负荷率与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3.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载体厌氧生化特性曲线族应用
    5.1 .生物载体的选型
    5.2 .生物载体改性与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电场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概述
        1.1.1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概念
        1.1.2 分散式生活污水常见处理方法
    1.2 废水的脱氮除磷方法
        1.2.1 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
        1.2.2 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
    1.3 电生物反应器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2 强化生物反应器中的电场作用
    2.1 电场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强化影响
        2.1.1 生物处理及生物膜法处理机理
        2.1.2 电场对生物处理的强化作用
    2.2 试验水质及试验设备
        2.2.1 试验水质
        2.2.2 试验设备
    2.3 填料挂膜
    2.4 分析方法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电流密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5.2 电流密度对TP去除率的影响
        2.5.3 电流密度对TN去除率的影响
        2.5.4 电流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5.5 小结
3 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水质
    3.2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3.2.1 试验设备
        3.2.2 填料的选择
        3.2.3 工艺流程
    3.3 微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3.4 测试方法
        3.4.1 实验药品
        3.4.2 分析项目及方法
    3.5 运行结果及分析
        3.5.1 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5.2 电压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5.3 极板间距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5.4 气水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5.5 运行结果
        3.5.6 小结
4 多级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
    4.1 多级强化生物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机理
        4.1.1 厌氧段去除有机物机理
        4.1.2 缺氧、强化好氧段对氨氮的去除机理
        4.1.3 缺氧、强化好氧段对磷的去除机理
    4.2 试验水质
    4.3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4.3.1 试验设备
        4.3.2 工艺流程
    4.4 测试方法
        4.4.1 实验药品
        4.4.2 测试项目及方法
    4.5 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4.6 运行结果及分析
        4.6.1 强化厌氧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4.6.2 缺氧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4.6.3 强化好氧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5 多级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5.1 技术可行性
    5.2 经济效益分析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D]. 沈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赣江流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研究[D]. 程婷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D]. 吴大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改性组合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D]. 徐成飞. 江苏大学, 2020(02)
  • [5]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强化措施研究[D]. 崔成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厌氧流化床耦合导电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D]. 宋向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一级强化的生活污水低耗处理工艺应用基础研究[D]. 卢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强化SBR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提标改造的试验研究[D]. 李家伦.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人工配水的微生物载体厌氧生化性能试验及特性研究[D]. 杨康康.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6)
  • [10]电场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 周厚英.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H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