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

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

一、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强[1](2021)在《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提出已报道的研究认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在我国从北到南年发生1~7代。东北春玉米区玉米螟种群包括一化性和二化性种群,化性种群的划分基于诱导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有效越冬虫源基数(量)中一化性个体占优势(质)是东北春玉米区种群大暴发的潜力,适宜的5~8月份降雨是潜力表达的环境因素,温度对大发生影响不显着。然而,自然种群中每一代都有滞育发生;温度升高必然加快生长发育,生活史周期缩短,发生世代可能增加。依据秋季收获前百株虫量来衡量发生程度的方法是无法区分大暴发的虫源是来源于1代还是2代。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提出(1)亚洲玉米螟存在不同滞育类型的化性分化,即表现专性滞育习性(1化性,年仅发生1代)的1化型,表现兼性滞育习性(1化或多化性,年发生1代或多代)的多化型和不滞育型;(2)种群大暴发的潜力与多化型在种群的优势相关;(3)气候变暖是介导种群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明确这些问题,对解析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习性和化性分型,明确昆虫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预测种群动态,指导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光、温条件下的轮回汰选、遗传杂交、田间开顶式气室和网室试验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即在长日照16 h和28℃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汰选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在短日照13 h和24℃条件下汰选无滞育种群。汰选获得的1化型和多化型种群进行杂交,研究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通过模拟大气CO2(a CO2 390μL/L和e CO2750μL/L)和温度升高(a T和e T=a T+2°C)来研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两个自然种群(H和G)和一个实验室种群(Lm)的化型表现。重测序亚洲玉米螟基因组,对不同化型种群转录组进行比对并挑选可能与滞育相关的基因。取得以下结果:在26~28℃下,长日照16 h胁迫下从黑河种群(HH)汰选获得了1化型种群,1化型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长日照16 h和28℃下的滞育率80%左右;在28℃和长日照16 h下从哈尔滨种群(H)汰选对光周期敏感的多化型种群,多化型种群在长日照16 h下表现为发育,在短日照13 h下表现为滞育;短日照13 h胁迫下从多化型种群汰选无滞育型种群,无滞育种群对光周期不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依然倾向于发育。利用1化型和多化型杂交F1代滞育率显着降低,且正反交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控制玉米螟不滞育属显性遗传性状,F2代未出现高滞育率家系,说明1化型(专性滞育)为隐性多基因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哈尔滨种群(H)是1化型和多化型生物型组成的混合种群,且以多化型生物型为主。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显着抑制短日照诱导种群内兼性类群进入滞育,提高种群的2化率,增加种群的繁殖率,从而加重种群发生程度(秋季收获时的总虫量)。气候变暖和纬度南移(北半球)及其互作将胁迫亚洲玉米螟向多化性演化。对亚洲玉米螟基因组进行重测序,测序深度超过150×,组装基因组大小是436.7 Mb,共528条scaffolds,单倍体基因组预测有16,699条基因,并有16,303条基因得到了注释。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发现了亚洲玉米螟存在3种化性类型分化,即1化性生物型(1化型),年发生1代,对长日照和高温反应不敏感,行专性滞育习性;多化性生物型(多化型),年发生1代或多代,对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滞育反应敏感,行兼性滞育习性;无滞育型,对短日照和低温反应不敏感,行持续发育习性。1化型的滞育习性(1化性,专性滞育)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或数量遗传性状,多化型的滞育习性(多化性,兼性滞育)为显性遗传。哈尔滨和公主岭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以多化型为主的3种生物型混生种群;影响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种群质量构成要素应是有效越冬基数和其中的多化性群体(内因),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是促使大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外因)之一。

张碧丽[2](2021)在《茧丝纤度的测定方法创新及相关基因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鉴定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准确的表型判别或测定至关重要,尤其是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复杂,研究中对表型测定的精准度要求更高。茧丝纤度是蚕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在茧丝纤度的遗传规律研究和家蚕育种改良等相关试验中,为达到被测个体可继续用于后续研究的目的,常采用活蛹缫丝的方法测定茧丝纤度,但活蛹缫丝对茧质要求高、效率低,且药剂会对蚕蛹造成一定伤害。因此,研究建立更加便捷且利于保留活蛹的茧丝纤度测定方法十分必要,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2种在不损伤蚕蛹的基础上高效、准确测定茧丝纤度的方法其一是测定茧丝横截面积。将茧壳切开取出活蛹,然后用碳酸钠溶液使茧壳脱胶成为蓬松的茧丝团,置于温度为(20±2)℃、湿度为(65±5)%的标准条件下平衡24h,经过冷冻切片后显微拍摄可得到茧丝横截面图像。扫描电镜图像表明单丝截面呈钝三角形,其粗细主要由丝素决定,用95℃、质量分数为0.5%的碳酸钠溶液脱胶后不影响丝素的大小和形状,且脱胶5分钟时的茧丝已分散成两根单丝,能用于观测茧丝横截面积。其二是测定茧丝直径。茧壳脱胶平衡后,把茧丝团剪短成微小的茧丝段,置于载玻片上用甘油分散,在显微镜下测定其直径。为检测这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测定了6个稳定遗传的蚕品种的茧丝平均横截面积和平均直径,并与一粒缫测得的茧丝平均纤度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与平均纤度高度正相关,其中,茧丝平均横截面积(Xs)与纤度(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726*Xs+0.07773,R2=0.9496;平均直径(Xd)与纤度(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3227*Xd-1.380,R2=0.9967。因此,茧丝平均横截面积或平均直径均可作为表征茧丝细度的指标,且每粒蚕茧300个单丝横截面积或100个丝段直径的平均值即可准确表征单粒茧壳的茧丝粗细。2.纤度测定新方法应用于家蚕种质资源茧丝纤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比较了平均横截面积和直径对纤度的决定系数后,选择通过测定平均直径来开展规模化的种质资源茧丝纤度调查。从家蚕基因资源库中共选择了156个品系,并测得各个品系的平均直径,再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各自的纤度数据。结果显示,不同品系间茧丝纤度差异显着,其中最粗的纤度为3.576 dtex,最小的为1.328 dtex,总体平均值为2.478 dtex,且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家蚕种质资源品系纤度值呈正态分布,这与纤度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相吻合。基于种质资源品系基因组重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定结果,我们开展了纤度相关位点的GWAS分析。通过基于Blink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共鉴定到6个与纤度相关联的SNP,分别位于第1、4、11、15、19和28号染色体。通过以关联性SNP位点为中心的连锁不平衡区间分析(LD Block),确定了各定位候选区间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候选基因分析。在以上6个区间内,共存在13个预测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显示有10个基因在游走期榨丝区中表达,其中6个基因为高表达。通过比较这些基因在不同纤度品系中的表达水平,发现基因KWMTBOMO11735在普通纤度品系中的表达均低于细纤度品系,而KWMTBOMO16324在普通纤度品系中的表达则均高于细纤度品系。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的基因功能和纤度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3.几丁质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影响茧丝纤度的功能研究基于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测序筛选到的3个可能影响茧丝纤度的基因,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基因在细纤度品系中的基因组结构变异,筛选到一个最可能与茧丝纤度相关的基因——几丁质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BmChit-β-GlcNAcase)。然后分析了该基因在各个组织和5龄期吐丝器中的表达情况,发现该基因在头部、血液以及表皮中高表达;时期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其在5龄盛食期的吐丝器中表达量很低,而在游走期开始吐丝时表达量显着升高,暗示其可能与家蚕吐丝行为有关。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该基因进行敲除,结果表明该基因缺失的雄性个体的茧丝平均纤度增加了16.65%,雌性个体的茧丝平均纤度增加了6.36%,证明了该基因对茧丝纤度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创新了茧丝纤度的测定方法,能在不缫丝、不损伤蚕蛹的基础上高效、准确测定茧丝纤度,并将此方法应用于茧丝纤度遗传基础的研究中,利用表型与基因组变异的关联分析及有关综合手段,筛选到一批可能与茧丝纤度相关的候选基因。同时,利用CRISPR/Cas9技术验证了BmChitβ-GlcNAcase是对茧丝纤度具有重要影响的基因。

任晓晓,罗朝斌,孙运朋,杨万军,吴康云[3](2020)在《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旨在验证并丰富家蚕茧层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培育高茧层率的家蚕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和中丝量品种‘芙蓉’‘、湘晖’为亲本,构建5世代遗传群体,运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茧层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茧质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雄性茧层率大于雌性;亲本的茧层率性状与茧层量呈显着正相关;F1代的茧层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反交组合茧层率高于正交组合;回交群体的频数呈双峰或偏态的单峰分布;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3.82%~5.63%之间,几乎没有杂种优势。研究得出结论为茧层率高值对低值为显性,呈偏母本遗传,遗传体系中存在主基因,可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李春林[4](2018)在《家蚕茧丝产量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主效基因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强大的丝蛋白合成能力是蚕丝产业的基础。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以产量提升为目的的家蚕育种进入平台期,因此,需要借助日益发展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来促进包括茧丝产量在内的家蚕经济性状提升。近些年来,蚕丝蛋白在生物医药、功能性生物材料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家蚕丝腺强大的丝蛋白合成能力也使得它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反应器。而无论是促进家蚕育种还是推动丝蛋白及丝腺的新应用,均依赖于对产丝能力的遗传基础及丝蛋白合成的调控机制的理解。家蚕茧丝产量相关性状,如全茧量(CW)、茧层量(CSW)和茧层率(CSR),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其遗传基础的解析依赖于数量遗传学方法的应用。尽管已经有研究人员对茧丝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loci,QTL)的定位分析,但目前仍然没有控制基因被克隆并获得功能验证。究其原因,可能是家蚕自身的遗传特性的干扰,如性别效应和雌完全连锁等。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基于家蚕的遗传特性,开发了一套适合家蚕数量性状的高效QTL定位分析方法,并对CSW进行了QTL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主效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及主效基因的鉴定。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家蚕茧丝产量性状遗传特性的再调查我们调查了98份家蚕种质资源及人工配制群体的茧丝产量相关性状。种质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在不同品系间差异巨大,以雄性为例,CW、CSW、CSR及蛹重(PW)的变动区间分别为0.579g-1.488g、0.074g-0.375g、9.7%-29.1%及0.505g-1.147g。CW、CSR和PW普遍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而CSW的雌雄差异在不同品系间表现不同。对各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所调查性状彼此之间均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其中与茧丝产量关系最密切的CSW及CSR之间的关联性高达0.94。杂交分离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各性状的高值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低值的显性,其中CW和PW的显性度较高,而CSW及CSR的显性度略低,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根据各性状的频数分布特征,我们推测茧丝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组成中存在明显的主效基因。对比种质资源各性状间的关联性水平,回交群体的性状关联明显降低(CSW与CSR的关联性为0.65),再结合种质资源各种性状的频数分布特征,我们推测家蚕驯化与近现代选育是两个不同的人工选择过程,其在分子水平上的选择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2.茧层量(CSW)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根据茧丝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家蚕数量性状的高效定位分析方法。该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根据家蚕雌完全连锁特性,配制连锁分析群体(BC1F),并从中选择表型极端的个体组成极端群体。在每条染色体上开发代表性标记,根据其在极端群体中的分型结果确定目标性状QTL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并确定为定位分析的目标染色体。第二步,在目标染色体上加密标记,同时配制回交分离群体(BC1M),该群体包含两个分别与双亲回交的BC1群体,并从两个回交群体中随机选择等数目的个体混合组成模拟F2群体(miF2)。利用该群体对目标性状进行定位分析及效应评估,以确定目标性状的遗传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均为雄性个体,以规避性别效应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对家蚕茧层量(CSW)的遗传组成进行分析。经连锁分析,筛选到控制CSW的位点所在的染色体为第8、第11、第22和第23号染色体,其中第11和第2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与CSW的连锁水平最为显着。鉴于家蚕第1号染色体(性染色体)对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选择第1、第11及第22号染色体进行后续的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每条染色体上均存在一个QTL位点,分别命名为csw1、csw2及csw3,其中csw1及csw2的效应值较高,分别可以解释遗传变异的34.1%和15%,为主效位点;csw3可以解释遗传变异的4.7%,为微效位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第11和第22号染色体上鉴定到了一对上位效应,并将其命名为cswE。3.主效位点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查分析本部分中,首先通过极端群体混池测序(BSA-sequencing)的方法对初定位结果进行验证,结合初定位结果,选择同时具有极高连锁显着性水平和较高效应值的csw2为目标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分析。由于拟采用选择性基因分型(selective genotyping),即极端群体分型的方法进行精细定位分析,我们首先通过极端群体对初定位分析时用到的标记进行分型以验证初定位结果,其结果与混池测序及初定位结果一致,证明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之后利用扩大的极端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分析,将csw2缩小到一个约280kb的区域,该区域包含17个预测基因。经组织及时期表达模式分析筛选出与丝腺发育相关的基因BMgn011646,在多品系家蚕丝腺中对其表达水平进行调查,显示其表达与CSW关联,并初步确定其为候选基因,该基因编码家蚕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糖苷酶1,因此将其命名为BmGlcNase1。4.候选基因的功能及驯化特征分析通过克隆测序调查候选基因cDNA及基因组序列在亲本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其全长cDNA上存在34个SNPs,且其中的30个位于CDS区域,但除了ORF第13位的核苷酸由G突变为C,引起甘氨酸向精氨酸的转变之外,其余SNP并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而且,该氨基酸的转变发生在编码产物的信号肽区域,且没有引起信号肽特征的改变。基因组序列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基因的上游及内含子区域存在大量的序列变异,包括SNP、Indel及序列替换等。以差异位点为基础开发标记,并在完成表型调查的98份家蚕种质资源中进行分型,以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上游及第一内含子区域存在与CSW关联的变异位点,其中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00bp处的Indel关联性水平最高。通过转基因干涉及过表达的方法对候选基因表达水平与CSW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特异性抑制该基因在中部丝腺中的表达能够降低家蚕CSW,而在该部位特异性过表达该基因则能够提升家蚕的CSW。我们同样在后部丝腺对该基因进行了异位表达,并不能提升家蚕CSW。这些结果暗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中部丝腺丝胶蛋白的合成调控,而对后部丝腺丝素蛋白的合成调控没有影响。通过调查该基因上的差异位点在野桑蚕、家蚕地方种及实用种中的杂合度(Heterozygosity),发现上游的关联位点在驯化及选育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选择过程,其中驯化阶段对其减效基因型进行了微弱选择,而选育阶段则对其增效基因型进行了强烈的选择。综上所述,我们发展了一套适合于家蚕数量性状的高效QTL定位策略,并成功鉴定到茧层量的一个控制基因BmGlcNase1,其表达水平能够影响家蚕中部丝腺的丝胶蛋白合成。据我们所知,这是家蚕中第一个通过正向遗传学方法鉴定到的丝蛋白合成调控基因。通过对基因上游关联位点的驯化选择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位点在驯化及选育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选择过程。这些结果推进了对家蚕选择机制的阐释,并在家蚕遗传改良上具有重要意义。

刘娜[5](2018)在《家蚕茧丝性状相关性分析及部分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家蚕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模式昆虫。茧丝作为饲养家蚕主要的效益产品,其茧丝性状是蚕桑行业产量和质量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了解和研究家蚕茧丝性状,对选育茧丝性状良好的蚕品种、提高蚕茧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家蚕五龄幼虫的丝腺能够大量合成丝蛋白,但是在不同的家蚕品系中,其丝腺合成丝蛋白的能力不同,从而产丝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探究家蚕产丝机制以及不同品系家蚕产丝量的差异,挖掘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对阐释家蚕产丝的分子机制以及构建家蚕生物反应器有着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基因组学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本研究以多丝量品系菁松(JS)和少丝量品系兰10(L10)为研究样本,对两个品系的家蚕的丝腺以及产丝量展开研究。根据这两个品系家蚕丝腺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结合家蚕茧丝性状QTL定位的信息,挖掘影响茧丝产量性状的功能基因,为研究家蚕茧丝性状的决定机制打下基础。1、以多丝量品系JS和少丝量品系L10为研究样本,构建杂交F2代群体,并对该群体的部分茧质性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调查的1179个F2代个体的茧层量和全茧量性状分离明显,并且雌雄茧质性状的分布均呈现正态曲线,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基本特征,茧层量和全茧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接近于亲本值。同时我们对该F2代群体的全茧量、茧层量、蛹重和茧层率这四个茧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除了茧层率与蛹重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外,其余的几个茧质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很高。该F2代群体的调查和统计,为家蚕茧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提供了基础样本。2、本研究小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JS和L10家蚕品系五龄第三天丝腺的转录本数据,获得了14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一些与蛋白生物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它们在两品系之间的转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NCBI数据库中家蚕转录因子的筛选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转录因子E2F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转录因子在家蚕JS和L10五龄丝腺中的表达模式。另外根据已知背景,在果蝇的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中E2F与Dp结合激活Ras85D的表达。我们分析了家蚕同源基因Ras1在五龄丝腺中的表达谱,同时根据qRT-PCR得到的结果分析了家蚕转录因子E2F与家蚕Ras1基因的表达相关性。比较了E2F与Ras1基因同丝蛋白基因Fib-H,Fib-L,P25五龄后部丝腺的表达谱,结果发现这几个基因的表达相关性较高,证实了转录因子E2F和Ras1基因同三个丝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并且这两个基因对茧丝产量有影响,同时推测这两个基因在丝蛋白的合成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影响。3、酪氨酸激酶基因Abl普遍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参与多种信号转导,主要是在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家蚕JS和L10丝腺转录数据中,Abl基因在JS中的表达量高于L10两倍左右。我们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表达Abl guide RNA的质粒pBac[IE1-DsRed2-U6-Abl-sgRNA 1+U6-Abl-sgRNA 2]。将构建好的质粒注射到家蚕的卵中,得到G0代自交产卵获得G1代,筛选得到单阳性个体,并与Cas9品系杂交,获得G2代双阳性个体的转基因家蚕品系。我们比较了转基因的双荧光个体与野生型家蚕的全茧量与茧层量,发现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Abl基因敲除型的突变体全茧量比野生型的降低了11.54%,茧层量比野生型的低25%。因此我们推测家蚕Abl基因对茧丝量生产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将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知识,比对筛选到转录因子E2F、家蚕基因Ras1以及家蚕酪氨酸激酶基因Abl,对这三个基因在五龄丝腺中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分析三者之间在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中的上下游关系,推测Abl基因处于另外两个基因的上游。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Abl基因进行敲除,根据表型分析以及基因型分析,可以确定家蚕Abl基因对丝蛋白的分泌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一研究为解析家蚕产丝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部分依据,同时对选育家蚕多丝量品种有着指导作用。

黄德辉,童晓琪,秦凤,张彦,石凉,黄浩[6](2016)在《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文中认为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刘娜,李娟,秦笙,李木旺[7](2016)在《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家蚕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昆虫。作为饲养家蚕主要的效益产品,茧丝是蚕桑行业产量和质量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选育茧丝性状良好的家蚕品种,可以使得蚕丝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主要介绍了家蚕茧丝性状的特征,以及传统的家蚕育种中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分子育种水平上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述了蚕业研究者们利用各种分子标记以及分子技术和蛋白技术对影响茧丝量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家蚕茧丝性状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邵榆岚,钟健,唐芬芬,廖鹏飞,白兴荣[8](2013)在《家蚕对病毒病抗性遗传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家蚕病毒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大,是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综述了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近年来家蚕病毒病常规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取得的成绩。

魏国清[9](2013)在《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又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家蚕种类繁多,有表型各异的突变体,每种突变体都蕴含着重要的基因资源。家蚕普斑(+p)作为幼虫斑纹正常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经典连锁图谱中第二连锁群0.0cM处;家蚕散卵性状(No-glue, Ng)在遗传方式上遵循伪母性遗传,对粘着性卵显性,控制该突变性状的基因位于第十二号染色体经典连锁图谱的28.0位点上。本文以正常家蚕品种P50为对照,对Ng突变品种H9的生殖腺、粘液腺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且测定了产卵前后粘液腺内容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鉴定了H9与P50粘液腺的主要差异蛋白并对该蛋白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根据家蚕第二、第十二连锁群信息,设计引物对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进行SSR分子定位、连锁分析与遗传图谱整合。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可遗传的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P50与H9的生殖腺的形状未见明显差异,但粘液腺的形态大小及内容物含量等差别较大,P50粘液腺比H9粘液腺要大(羽化当日),P50粘液腺产卵后缩小,而H9粘液腺产卵后未见明显变化。H9的粘液腺内容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比P50的低,其粘度也明显低于P50,H9与P50粘液腺分泌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在出蛾当日达到最大,分别为9.32μg/mL,0.086mg/mL,0.007mg/mL,8.7mg/mL而在对照品种P50中却分别达到15.35μg/mL,0.117mg/mL,0.024mg/mL,15.3mg/mL。另外,双向电泳分析显示两个品种的的粘液腺蛋白存在差异,经MALDI-TOF MS鉴定主要差异蛋白为单核内皮激活多肽Ⅱ(EMAP Ⅱ)。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其它物种的EMAP Ⅱ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以DNA和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和分析后获得家蚕P50与H9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II的基因序列和‘cDNA序列,解析了H9EMAP Ⅱ基因的结构,分析了家蚕EMAP 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预测其理论分子量为32kDa,理论等电点为8.31。家蚕H9EMAP Ⅱ基因DNA的全长为1177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其开放阅读框为870bp,编码289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比对发现,家蚕H9和P50的EMAP Ⅱ的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有4处变异,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3处变异,544处AAG突变为ACG,使其编码的赖氨酸被苏氨酸替代;740处ATG突变为GTG,导致甲硫氨酸突变为缬氨酸;1134TTT突变为TTC,同为笨丙氨酸密码子,属无义突变,1144处GTT突变为GTC,其编码的亮氨酸被丝氨酸替代。用邻接法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家蚕与二化螟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人和小鼠的距离较远。半定量RT-PCR表明家蚕EMAP Ⅱ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时期和组织的特异性。EMAP Ⅱ基因在不同时期粘液腺的表达是有差异的,在出蛾当天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又开始下降;家蚕EMAP Ⅱ基因除了在头、表皮中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在其它组织中都表达且表达量无特别明显的差异。将家蚕的EMAP Ⅱ基因的ORF连接至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菌株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进行了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稳定的诱导表达。利用正常家蚕品种P50和Ng突变品种H9构建回交群体对+P基因和Ng基因进行SSR定位和连锁分析。从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中第2连锁群上的15对SSR标记引物筛选出3对与+p基因连锁的SSR引物,构建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22.5cM,+P基因被定位在11.3cM处,位于标记S0206和S0211之间且距离S0206最近,为3.0cM。Kaikoblast分析结果表明,S0206和S0211之间物理距离为995Kb,进一步分析显示有家蚕基因组中有三个基因距离+P较近,分别是BGIBMGA009689, BGIBMGA009688和BGIBMGA009687,其中BGIBMGA009689最近,仅为19.1Kb。从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中第12连锁群上的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SSR引物与Ng基因连锁,构建了一个全长为36.4cM的分子连锁图,Ng基因被定位在15.9cM处,位于S1202和S1203标记之间且距离S1202最近,为7.4cM。Kaikoblast分析结果表明S1202与S1203之间物理距离为181.7Kb,进一步分析显示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有四个基因距离Ng基因较近,分别是BGIBMGA005833、BGIBMGA005834、BGIBMGA005835和BGIBMGA005836,其中BGIBMGA005834距离Ng最近,仅为16Kb。上述结果初步阐明了家蚕斑纹限性及天然散卵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家蚕EMAP 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以后对研究家蚕EMAP Ⅱ蛋白的真核表达、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SSR标记对+p和Ng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为进一步对+p和Ng基因的定位克隆提供了基础;由于+P和Ng基因决定重要的生产性状,本研究为利用+P和Ng基因的SSR精细图谱进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基础。

代方银[10](2008)在《家蚕突变基因的遗传与近等位基因系研究》文中认为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遗传学研究良好的实验动物。早期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家蚕具有与果蝇几乎相当的地位。家蚕不但具有操作方便、个体大小适中、生长发育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优点,而且其遗传资源丰富,是基因突变研究的良好材料。家蚕遗传资源研究一直是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今更是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基础。随着家蚕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特别是家蚕全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推动蚕不仅在蚕丝学领域的研究深入发展,而且使蚕在鳞翅目模式、生物反应器、发育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家蚕模式生物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家蚕新突变、近等位基因系及近交系等创新遗传资源的获得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是支撑前述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资源。而支撑家蚕遗传资源利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蚕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为此,本研究在发展构建世界最大的家蚕遗传资源库的背景下,和建立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遗传资源体系的目标中,系统进行了家蚕新突变的发掘、表型研究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构建家蚕染色体标记基因的近等位基因系及重要遗传品系的近交系,并应用近等位基因系和近交系进行突变基因的分子定位,初步探索家蚕经典遗传图谱与分子标记图谱的整合,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新突变基因及重要遗传资源的发掘通过广泛系统地收集家蚕多样性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资源,结合诱变及野桑蚕与家蚕杂交分离固定,获得家蚕突变体材料,进而通过性状调查、遗传鉴定,发现家蚕新突变等重要遗传资源。本研究获得了丰硕的原始创新结果,发现了29个家蚕新的形态突变基因,研究获得了家蚕广食性遗传系统GS01等,发现了家蚕卵巢管数目变异的11种类型。29个新突变分别是:(1)家蚕卵形、卵色突变8个:新小卵(sm-n)、三眠大卵(Get)、淡红卵(rep)、新母性白卵(w-1n)、第3白卵c(w-3c)、BT924白卵(w-3bt)、BH863白卵(w-3bh)、新第2褐卵(b-2n)。(2)家蚕幼虫斑纹、体色突变7个:微小多星纹(mss)、x射线诱发多星纹(mstx)、楔型眼纹(Wes)、心形眼纹(ces)、第2眼纹全黑(bl-2)、赤起(Rm)、显性黄体色C(Xanc)。(3)家蚕幼虫体壁透明性(油蚕)突变4个:第2伴性油蚕(os2)、h斑油蚕(ohm)、第2h斑油蚕(ohm2)、γ射线诱发油蚕(occo)。(4)家蚕幼虫体形突变3个:第2数珠蚕(mf-2)、新缢蚕(co-n)、短体蚕(Sq)。(5)家蚕蛹体色突变2个:浓黑蛹(bp2)、第2煤色(so2)。(6)成虫体色突变2个:从性黑蛾(sml)、黑腹蛾(Ba)。(7)家蚕茧色新类型2个:绿茧d(Gd)、新绿茧(Gn)。(8)丝蛋白合成相关突变1个:薄纸茧c(flc-c)。这些新突变型占国内同期发现总数的90%以上,约占国际同期发现总数的70%以上,丰富了家蚕突变资源,充实和完善了我国家蚕遗传资源库。2.家蚕新突变的遗传分析(1)通过精心设计和进行大量的杂交遗传分析,本研究阐明了上述包括广食性系GS01在内的30个遗传突变的基本遗传规律:其中隐性遗传者21个,显性遗传者9个;表现假母性遗传者2个(sm-n、Get),表现母性影响遗传者2个(w-1n、b-2n),表现伴性遗传者2个(Get、os2),表现典型从性遗传者1个(sml);纯合体致死突变2个(Wes和Sq)。(2)在未进行全面连锁检索的情况下,通过与已知基因间的遗传分析,确定了上述30个新突变中18个的连锁群,其中15个确定了基因座。研究确定了1个新的复等位基因群,并确定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ohm>ohm2>oh。(3)家蚕遗传规律研究具有宝贵的新发现。主要有:本研究发现的从性黑蛾(sml),是家蚕遗传上发现的首个表现典型从性遗传的遗传性状;揭示了家蚕白色卵基因对较深色突变卵色基因(如红色卵等)上位作用的普遍性;研究发现外层黄茧基因(C)对绿色茧(Gn)表现显性上位作用,h斑油蚕(ohm)对中国油蚕(oc)表现隐性上位作用,发现了家蚕对甘蓝摄食性突变(GS01)的显性抑制基因的客观存在,研究发现了家蚕第4褐卵(b-4)和红色卵(re)间的基因互作关系,双隐性纯合体b-4/b-4 re/re的卵色表现新性状——淡橙黄色卵,等。这些发现丰富了家蚕遗传学内容。3.家蚕突变系统的基因型鉴定通过顺反测验,本研究还鉴定了家蚕20余个突变系统的白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鉴定了20余个突变系统的红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鉴定了多个突变系统的褐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等。这些信息的获得,为深入整理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库提供了相关依据,也是这些突变基因系利用的重要依据。4.突变基因的连锁定位对新突变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在确定连锁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经典的三点测验或两点测验定位突变基因,并将新定位的突变基因补充到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中,这是深入进行突变基因遗传分析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完成了5个新突变的连锁定位研究。按照“基因名称(基因符号:连锁群番号-基因位点)”的形式表述,分别是:新缢蚕(co-n:2-5.5)、楔形眼纹(Wes:6-24.3)、无鳞毛翅(nlw:13-28.6)、心形眼纹(ces:14-50.7)、短体蚕(Sq:14-34.6)。此外,完成了第2数珠蚕(mf-2)的连锁检索,发现其遗传基因属于第15连锁群,表述为:第2数珠蚕(mf-2:15-?)。mf-2的基因座尚待进一步研究。已将上述5个被定位的基因补充到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中,修订的连锁遗传图谱新增了5个基因位点。因此,本论文研究共确定了24个新突变的连锁群,确定了20个突变基因的基因座。5.关于家蚕第27连锁群的修订对新绿茧(New green cocoon,Gn)的连锁分析发现,Gn与家蚕连锁遗传图谱每个连锁群的标记基因均表现为独立遗传,即Gn不属于现有家蚕连锁遗传图谱的任一连锁群。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家蚕第24、27连锁群应该合并为一个连锁群,即新的第24连锁群。于是,根据本研究,我们将家蚕新绿茧(Gn)作为新的第27连锁群的唯一代表基因,从而使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依然成为一个包括28个连锁群的完整的连锁图谱。这是中国学者在家蚕连锁遗传图谱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并确定新的连锁群。6.连锁定位系的构建进行基因的经典定位分析,需要包含同一连锁群的2个及其以上标记基因的亲本,称为连锁定位系。通过本研究,我们新培育构建了几个重要的连锁定位系统,包括:第2连锁群的co-n-Y、第6连锁群的EKp-Wes,第13连锁群的b-t-ch-nlw、ch-nlw、b-t-nlw,第14连锁群的oa-ces,第15连锁群的bl-mf-2,第19连锁群的nb-ki-2。这些遗传材料的构建,为定位同一连锁群上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与分子连锁图谱的整合研究奠定了资源基础。含有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的连锁定位系的构建,具有特殊的困难,本研究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构建方案,其关键策略在于首先使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纯合。这是生物遗传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该方案对其他生物的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的连锁遗传和选择具有参考意义。7.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用大造作受体亲本,构建了家蚕28对染色体各1个重要标记基因的近等位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与轮回亲本的交配次数达到20~25次。采用SSR-PCR技术对所培育的28个近等位基因系和轮回亲本进行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各近等位基因系与轮回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度达到99.3%~100%。在培育中,对轮回亲本大造同步进行了近交培育,从而保证了育成近等基因系的遗传纯度,通过SSR-PCR对其中的近等位基因系Dazao-K进行遗传检测,结果其群体遗传纯度为99.9%。这些结果表明,这组近等位基因系达到了很高的遗传标准。这是家蚕遗传上首次大规模构建近等位基因系,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一套家蚕近等位基因系。8.近交系的培育采用全同胞交配选择20代以上,培育了家蚕基础研究主要遗传品系大造(Dazao)和C108的近交系,同时培育了本研究发现并建立的广食性系统GS01的近交系,分别命名为:BmIS-Dazao、BmIS-C108、BmIS-GS01。采用SSR-PCR技术对BmIS-Dazao20、BmIS-C10820的个体DNA进行遗传检测,其群体遗传纯度分别为99.17%、99.87%;对BmIS-GS0110的个体DNA进行遗传检测,其群体遗传纯度为88.31%(第20代的遗传纯度检测实验尚在进行)。这些结果说明,经过20代全同胞交配培育的家蚕近交系,其遗传纯度达到哺乳动物关于近交系遗传纯度必须达到99%以上的标准。3个近交系的培育,为家蚕基础研究奠定了标准化实验材料基础,其中广食性近交系BmIS-GS01更适合作为家蚕实验动物品系。该项研究是家蚕全同胞近交系研究的开创性工作。9.利用近等位基因系和近交系进行突变基因分子定位(1)用近等位基因系Dazao-Ze、Dazao-L、Dazao-pe、Dazao-ch与近交系BmIS-C108组配杂交组合,进行了家蚕第3、4、5、13染色体的标记基因Ze、L、pe、ch的SSR分子标记定位,获得了此4个标记基因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现了家蚕经典连锁遗传图谱中这4个连锁群与分子连锁图谱的初步整合,并为上述几个连锁群与基因组图谱的对应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2)用近交系与14连锁群的标记基因U、Nd-s、Di、oa组配杂交组合,进行了标记基因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定位,并通过joinmap作图软件对所获得的连锁图谱进行整合,获得了4个基因的分子标记整合图谱。图谱中4个基因的位置和遗传距离与家蚕经典连锁遗传图谱的14连锁群一致。我们的研究表明,使用标准的遗传材料,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实现家蚕分子连锁图谱与经典连锁图谱的全面整合。

二、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昆虫滞育与化性的类型
        1.1.1 昆虫滞育的类型
        1.1.2 昆虫的化性类型
    1.2 化性生物型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1.3.1 环境因子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1.3.2 昆虫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1.3.3 昆虫滞育的内分泌调控
        1.3.4 昆虫滞育的遗传
    1.4 气候变暖对昆虫的影响
        1.4.1 气候变暖对昆虫越冬存活的影响
        1.4.2 气候变暖对昆虫化性的影响
        1.4.3 气候变暖对昆虫迁移扩散的影响
        1.4.4 气候变暖对昆虫地理分布的影响
        1.4.5 气候变暖对昆虫发生物候的影响
    1.5 亚洲玉米螟化性和滞育的研究进展
        1.5.1 亚洲玉米螟的化性
        1.5.2 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1.5.3 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演化
        1.5.4 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遗传学特征
    1.6 立题依据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7.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洲玉米螟种群化性分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亚洲玉米螟种群来源
        2.1.2 幼虫滞育解除方法
        2.1.3 1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4 多化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2.1.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的滞育反应
        2.1.7 无滞育型亚洲玉米螟种群汰选
        2.1.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反应
        2.1.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反应
        2.1.10 有效积温计算
        2.1.1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H种群滞育后发育历期
        2.2.2 HH种群的化型组成
        2.2.3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1 化型(Lu)的演化规律
        2.2.4 长日照胁迫下种群多化型(Lm)演化规律
        2.2.5 Lm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2.2.6 Lm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2.2.7 短日照胁迫下种群无滞育型(Ln)演化规律
        2.2.8 Ln种群在不同光周期下的滞育
        2.2.9 Ln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滞育
    2.3 讨论
第三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学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1 化型和多化型遗传谱系建立
        3.1.2 不同谱系的滞育率测定
        3.1.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遗传特征
    3.3 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环境模拟
        4.1.2 供试玉米
        4.1.3 虫源
        4.1.4 田间接虫
        4.1.5 室内饲养
        4.1.6 滞育率统计
        4.1.7 有效积温计算
        4.1.8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H种群在室内饲养和田间网室的滞育率
        4.2.2 田间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发生动态
        4.2.3 H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滞育率
    4.3 讨论
第五章 亚洲玉米螟化性的分子基础初探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DNA、RNA提取与测序
        5.1.3 基因组大小及杂合度评估
        5.1.4 基因组组装
        5.1.5 基因预测与评估
        5.1.6 基因功能注释
        5.1.7 基因组重复序列预测
        5.1.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1.9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5.1.10 滞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组测序
        5.2.2 基因组评估
        5.2.3 基因组组装结果
        5.2.4 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5.2.5 组装基因组评估结果
        5.2.6 基因预测结果
        5.2.7 基因功能注释
        5.2.8 重复序列预测结果
        5.2.9 系统发育分析(进化树)
        5.2.10 转录组测序数据
        5.2.11 差异基因
        5.2.12 化性相关基因筛选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茧丝纤度的测定方法创新及相关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茧丝纤度是蚕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
    1.2 不同茧丝纤度蚕品种选育现状
    1.3 纤度差异的生理学基础
        1.3.1 蚕丝形成的生理基础
        1.3.2 纤度差异的生理基础研究
    1.4 纤度差异的遗传基础研究
        1.4.1 品种及雌雄间茧丝纤度的差异
        1.4.2 纤度的遗传模式研究
    1.5 茧丝纤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以茧丝平均横截面积和平均直径表征茧丝纤度
    3.1 实验材料与相关试剂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3.2.1 鲜茧缫丝
        3.2.2 茧壳脱胶
        3.2.3 茧丝横截面积测定
        3.2.4 茧丝直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茧丝横截面积和直径观测
        3.3.2 茧壳最佳脱胶时长
        3.3.3 取样部位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3.4 统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3.5 茧丝横截面积和直径与纤度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家蚕种质资源品系茧丝纤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4.2.1 茧丝纤度测定
        4.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4.2.3 LD Block分析及候选基因筛查
        4.2.4 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家蚕种质资源品系茧丝纤度测定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4.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3 候选区域及相关基因
        4.3.4 候选基因在家蚕榨丝区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BmChitβ-GlcNAcase基因影响茧丝纤度的功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相关试剂
        5.1.1 材料
        5.1.2 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5.1.3 引物
        5.1.4 溶液配制
    5.2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5.2.1 茧丝纤度候选基因筛选
        5.2.2 组织RNA的提取
        5.2.3 反转录合成cDNA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5.2.5 基因敲除靶点选择
        5.2.6 体外合成sgRNA
        5.2.7 构建过表达载体
        5.2.8 蚕卵显微注射
        5.2.9 基因组DNA提取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茧丝纤度相关基因的筛选
        5.3.2 BmChitβ-GlcNAcase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5.3.3 BmChitβ-GlcNAcase基因靶点突变检测
        5.3.4 BmChitβ-GlcNAcase基因敲除影响茧丝纤度
        5.3.5 BmChitβ-GlcNAcase基因的过表达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综合与讨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3)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养蚕时间及地点
    1.3 试验方法
        1.3.1 家蚕饲养及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1.3.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及杂交组合茧层率等性状统计
    2.2 亲本和回交群体茧层率性状频数分布
    2.3 茧层率与全茧量、茧层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子一代杂种优势率估算
3 结论与讨论

(4)家蚕茧丝产量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主效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蚕丝的传统应用和新拓展
        1.1.1 蚕丝产业历史
        1.1.2 我国蚕丝产业的现状
        1.1.3 家蚕相关新产品开发及新应用拓展研究
    1.2 家蚕经济性状的驯化和育种选择
        1.2.1 家蚕驯化对其经济性状及家蚕资源的贡献
        1.2.2 基于现代遗传学理论的家蚕遗传选育
    1.3 数量性状的定位方法
        1.3.1 基于连锁分析的数量性状定位方法(QTL)
        1.3.2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数量性状定位方法(Associationanalysis)
    1.4 数量性状定位常用遗传分析群体
        1.4.1 F2和BC等临时性群体的应用
        1.4.2 重组近交系(RILs)等永久性群体的应用
        1.4.3 自然群体在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1.4.4 多亲本高级世代互交系(MAGIC)的应用
    1.5 家蚕茧丝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1.5.1 家蚕茧丝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
        1.5.2 家蚕丝蛋白合成及丝腺发育调控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家蚕茧丝产量的遗传参数调查及茧层量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2.2.2 主效位点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查
        2.2.3 候选基因的功能及驯化特征分析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家蚕茧丝产量的遗传参数调查及茧层量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家蚕资源及群体配置
        3.1.2 主要试剂耗和耗材
        3.1.3 引物
        3.1.4 主要仪器
        3.1.5 实验使用的生物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3.1.6 溶液配制
        3.1.7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茧质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调查
        3.2.2 适合于家蚕的QTL定位策略开发
        3.2.3 家蚕茧层量(CSW)的连锁及定位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csw2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家蚕资源及群体配置
        4.1.2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4.1.3 引物
        4.1.4 主要仪器
        4.1.5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SA-sequencing验证初定位结果
        4.2.2 极端群体定位分析
        4.2.3 候选区域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BmGlcNase1的功能研究及驯化特征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家蚕资源及群体配置
        5.1.2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5.1.3 主要仪器
        5.1.4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及以其为核心的关联分析(后面可以补上关联位点基因型与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
        5.2.2 以候选基因为核心的关联分析
        5.2.3 转基因检测候选基因对CSW的影响
        5.2.4 后部丝腺异位表达检测候选基因对CSW的影响
        5.2.5 候选基因的驯化特征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
致谢

(5)家蚕茧丝性状相关性分析及部分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茧丝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家蚕茧丝性状概述
        1.2.2 茧丝性状在家蚕传统育种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1.2.3 分子标记技术在茧丝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1.3 茧丝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
        1.3.1 家蚕茧丝性状在基因组学水平上的研究
        1.3.2 家蚕茧丝性状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
        1.3.3 家蚕茧丝性状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的研究
    1.4 家蚕泌丝系统的研究
        1.4.1 家蚕丝腺的结构及其功能
        1.4.2 蚕丝及丝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1.4.3 家蚕吐丝机制概述
        1.4.4 影响家蚕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概述
    1.5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基因功能验证的应用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家蚕茧丝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群体的组配
        2.2.2 茧质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杂交群体茧质性状数据的统计
        2.3.2 杂交群体茧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2.4 结果讨论
第3章 影响丝蛋白合成的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转录因子数据及相关基因的筛选
        3.2.2 实验材料
        3.2.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3.2.4 常用溶液的配制
        3.2.5 样品准备
        3.2.6 RNA提取
        3.2.7 反转录反应
        3.2.8 cDNA扩增反应及电泳检测
        3.2.9 qRT-PCR验证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转录因子的筛选
        3.3.2 E2F基因在丝腺中表达模式的测定
        3.3.3 Ras1基因在丝腺中表达模式的测定
        3.3.4 转录因子E2F与Ras1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3.4 结果讨论
第4章 酪氨酸激酶基因对茧丝产量影响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和试验仪器
        4.2.3 常用溶液的配制
        4.2.4 家蚕丝腺组织RNA的抽提
        4.2.5 反转录反应以及qRT-PCR反应
        4.2.6 sgRNA靶点选择以及质粒构建
        4.2.7 DNA提取
        4.2.8 PCR体系和条件
        4.2.9 切胶回收
        4.2.10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及克隆测序
        4.2.11 质粒大量提取与纯化
        4.2.12 家蚕遗传转化
        4.2.13 表型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家蚕Abl基因
        4.3.2 Abl基因在丝腺中的表达模式测定
        4.3.3 Abl基因的gRNA转基因家蚕获得
        4.3.4 Abl转基因家蚕品系的表型分析以及基因型分析
    4.4 结果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6)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遗传研究
    1.1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1.1.1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1.1.2 家蚕数量性状预测方法的研究
    1.2 家蚕暗化型(mln)基因的遗传与利用研究
        1.2.1 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的遗传研究
        1.2.2 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的利用研究
2 家蚕育种技术研究
    2.1 家蚕抗病育种研究
        2.1.1 家蚕品种对Bm CPV和Bm NPV经口感染抵抗性的测定
        2.1.2 抗病选拔系统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2.1.3 家蚕蛾区选择中的综合评判及其验证
    2.2 利用低能氮离子(N+)进行家蚕诱变育种
        2.2.1 N+注入家蚕转青卵的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2.2.2 N+注入家蚕蛹后蛹皮的电镜观察
    2.3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快速选育技术
        2.3.1 中系斑纹限性品种回交选育法
        2.3.2 日系斑纹限性品种回交选育法
3 家蚕品种资源的引进利用研究
4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4.1 审(认)定通过的家蚕新品种
    4.2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获奖成果
5 小结

(7)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茧丝性状概述
2 茧丝性状在家蚕传统育种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茧丝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3.1 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茧丝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3.2 家蚕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
4 家蚕茧丝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
    4.1 家蚕茧丝性状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的研究
    4.2 家蚕茧丝性状在转录组学水平上的研究
5 展望

(8)家蚕对病毒病抗性遗传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蚕对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
    1.1 核型多角体病
    1.2 质型多角体病
    1.3 浓核病
    1.4 病毒性软化病
2 家蚕病毒病抗病育种
    2.1 常规抗病育种
    2.2 分子抗病育种
        2.2.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2.2 分子标记
        2.2.3 家蚕转基因技术
3 讨论

(9)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家蚕突变体及其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1.1 家蚕突变体资源研究概况
        1.2 家蚕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2 家蚕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1 蛋白质分子标记
        2.2 DNA分子标记
        2.3 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 家蚕的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3.1 家蚕经典遗传图谱
        3.2 家蚕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3.3 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
    4 家蚕粘液腺的研究进展
        4.1 家蚕粘液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过程
        4.2 家蚕粘液腺分泌物
    5 家蚕限性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生物学特征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生物学特征
        2.2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性状品种的组织器官变异情况
        2.3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产生机理
        2.4 H9与P50品种粘液腺蛋白差异及主要差异蛋白纯化与鉴定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生物学特征观察
        3.3.2 粘液腺内容物理化性质
        3.3.3 卵表面胶着物质含量的测定
        3.3.4 粘液腺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3.3.5 差异蛋白的快速纯化
        3.3.6 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观察
        4.2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的生殖腺及粘液腺观察
        4.2.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生殖腺的形状观察与比较
        4.2.2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粘液腺的形状观察与比较
        4.2.3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粘液腺提取物的光谱学性质及粘度
        4.2.4 不同发育时期粘液腺分泌蛋白含量的测定
        4.2.5 不同发育时期粘液腺内容物中糖含量的测定
        4.2.6 粘液腺内容物中游离氨基酸和脂类含量的测定
        4.2.7 卵表面胶着蛋白的含量比较
        4.2.8 粘液腺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4.2.9 差异蛋白的纯化与质谱分析
    5 讨论
        5.1 家蚕斑纹性状的遗传及应用
        5.2 家蚕粘液腺形态与其分泌蛋白的作用
    6 结论
第三章 斑纹限性兼散卵家蚕EMAP 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EMAP Ⅱ基因的克隆
        2.2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转录水平的研究
        2.3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的原核表达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的饲养及组织的提取
        3.3.2 家蚕基因组DNA及RNA的提取
        3.3.3 EMAP Ⅱ基因的扩增
        3.3.4 家蚕EMAP 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3.3.5 家蚕EMAP Ⅱ转录水平的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家蚕基因组DNA及总RNA的检测
        4.2 第一链cDNA浓度的测定
        4.3 家蚕EMAP Ⅱ基因PCR扩增结果
        4.4 H9 EMAP Ⅱ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4.5 家蚕EMAP 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5.1 氨基酸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树的分析
        4.5.2 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4.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7 家蚕EMAP Ⅱ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4.8 不同条件下的原核表达
        4.9 家蚕EMAP Ⅱ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5 讨论
        5.1 家蚕EMAP Ⅱ基因结构
        5.2 家蚕EMAP Ⅱ的时空与原核表达
        5.3 EMAP Ⅱ在家蚕体内的作用
    6 结论
第四章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SSR分子定位分析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家蚕+~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2.2 家蚕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饲养
        3.3.2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3.3.3 家蚕散卵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4.1.1 回交群体表现型与性状分离比
        4.1.2 家蚕蛹脂肪体基因组DNA的抽提
        4.1.3 亲本P50和H9间的多态筛选
        4.1.4 与+~P基因连锁的SSR标记
        4.1.5 BC1M群体基因型分析及条带统计
        4.1.6 +~P基因与SSR标记的连锁作图
        4.1.7 SSR标记与+~P基因间的物理距离的预测
        4.2 家蚕卵Ng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4.2.1 家蚕散卵Ng基因遗传方式
        4.2.2 回交后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4.2.3 家蚕突变基因Ng的定位
    5. 讨论
        5.1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5.2 家蚕散卵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5.2.1 家蚕散卵性状的遗传分析
        5.2.2 家蚕散卵基因的定位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家蚕突变基因的遗传与近等位基因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家蚕突变基因遗传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1.2.1 家蚕突变基因及遗传研究的历程
        1.2.2 家蚕突变基因遗传研究成果及资源保存现状
    1.3 家蚕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3.1 家蚕的经典连锁遗传图谱研究
        1.3.2 家蚕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研究
        1.3.3 家蚕的基因组图谱
        1.3.4 家蚕遗传图谱研究的趋势
    1.4 近等位基因系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论文立项的依据和基本研究思路
        2.1.1 家蚕新突变基因资源及其遗传分析的重要意义
        2.1.2 家蚕突变基因连锁定位研究的重要意义
        2.1.3 家蚕近等位基因系及近交系构建研究的重要意义
        2.1.4 家蚕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及图谱整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主要研究内容
        2.2.2 总体技术路线
第三章 家蚕新突变基因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家蚕卵形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2 家蚕卵色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3 家蚕幼虫斑纹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4 家蚕幼虫体色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5 家蚕体壁透明性——油蚕突变体及其遗传分析
        3.2.6 家蚕体形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7 家蚕蛹体色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8 家蚕蛾体色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3.2.9 家蚕茧色新类型、茧层异常型及其遗传分析
        3.2.10 家蚕广食性变异的筛选获得及其遗传分析
        3.2.11 家蚕卵巢管数目变异及其遗传性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3.3.1 本章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家蚕突变基因的连锁分析与定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新缢蚕(co-n)基因的连锁定位
        4.2.2 楔形眼纹(Wes)基因的连锁定位
        4.2.3 无鳞毛翅(nlw)基因的连锁定位
        4.2.4 心形眼纹(ces)基因的连锁定位
        4.2.5 短体蚕(Sq)基因的连锁定位
        4.2.6 第2数珠蚕(mf-2)基因的连锁定位
        4.2.7 新绿茧(Gn)基因的连锁分析
        4.2.8 含有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的连锁定位系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4.3.1 本章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家蚕突变基因近等位基因系构建及初步应用
    5.1 家蚕染色体标记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遗传检测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家蚕重要遗传品系近交系的培育与遗传纯度分析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小结与讨论
    5.3 家蚕染色体标记基因的分子定位与图谱整合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小结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4.1 本章小结
        5.4.2 讨论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6.1 家蚕新突变基因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6.1.1 家蚕新突变基因及重要遗传资源的发掘
        6.1.2 家蚕新突变遗传分析及突变系统的基因型鉴定
    6.2 家蚕新突变基因的定位及连锁图谱的修订
        6.2.1 新突变基因的连锁定位
        6.2.2 关于家蚕第27连锁群的修订
        6.2.3 连锁定位系的构建
    6.3 家蚕突变基因近等位基因系构建及初步应用
        6.3.1 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
        6.3.2 近交系的培育
        6.3.3 利用近等位基因系和近交系进行基因分子定位
    6.4 结语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情况
致谢

四、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玉米螟化性分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刘凯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茧丝纤度的测定方法创新及相关基因鉴定[D]. 张碧丽. 西南大学, 2021(01)
  • [3]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J]. 任晓晓,罗朝斌,孙运朋,杨万军,吴康云. 农学学报, 2020(06)
  • [4]家蚕茧丝产量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主效基因鉴定[D]. 李春林. 西南大学, 2018(02)
  • [5]家蚕茧丝性状相关性分析及部分基因的功能研究[D]. 刘娜. 江苏科技大学, 2018(03)
  • [6]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J]. 黄德辉,童晓琪,秦凤,张彦,石凉,黄浩. 中国蚕业, 2016(04)
  • [7]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J]. 刘娜,李娟,秦笙,李木旺. 中国蚕业, 2016(04)
  • [8]家蚕对病毒病抗性遗传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J]. 邵榆岚,钟健,唐芬芬,廖鹏飞,白兴荣. 中国蚕业, 2013(04)
  • [9]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D]. 魏国清.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3)
  • [10]家蚕突变基因的遗传与近等位基因系研究[D]. 代方银. 西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