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山区开发与管理

长江上游山区开发与管理

一、长江上游山地开发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人民政府[1](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渝府发[2021]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4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冯雪红,李彦霞[2](2021)在《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界对生态屏障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等五个方面。通过对既往生态屏障研究的梳理分析,旨在推动中国生态屏障的系统研究。今后应深化生态屏障理论体系构建、丰富生态屏障学科方法、加强生态屏障学科交叉、拓展生态屏障关联议题研究。

李秀清[3](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重庆市人民政府[4](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渝府发[2021]1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27日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张寒[5](2021)在《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等理念也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逐渐紧缺的自然资源、越发加快的城市扩张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精准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嘉陵江流域上游是我国南、北方的交错带,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带,长江流域的重要子流域,川、陕、甘三省的交界带,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屏障,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储备地,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保持物种资源丰度的后方。区域内冰雪的消融、黄土的进退、水源的浊清都指示着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选取能够反映嘉陵江流域上游自然、社会两大方面的22种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不同的指标组合方式,分别进行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恢复性、生态环境压力性3大方面。然后本文基于专项评价的结果,运用熵权法确定其对应的权重系数,从而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依据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理要素分异性特点,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一致。就总体情况而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21,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降低和升高的地区分别占77%和23%。研究区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良好。(2)本文一共划分出了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带、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带、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带、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5大生态环境脆弱区;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5大生态环境稳定区;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和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3大生态环境优良区。(3)通过考量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与地理要素分异特征的关系,本文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异质性分布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第一定律。本文把造成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要素归结为:地貌要素、海拔要素、断层要素和人口要素。4大要素相互关联共同造就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4)为了更好地支持研究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助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本文将研究区77个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的小流域主要集中发育于黄土丘陵地区,而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的在2000年主要集中于九寨沟县附近,而2015年则变为集中于凤县附近的秦岭山地之中。就统计结果来看:盐官河、漾水河、峁水河、太石河、北峪河、沟坝河、巩家河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较高。(5)通过分析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地表植被类型是最主要的因子,而其它主要驱动因子还有:土地利用情况、植被指数、道路密度、沟谷密度和人口密度。因此想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可以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合理种植适应区域自然条件的植物、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区域陡坡垦殖率等方面入手。

重庆市人民政府[6](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渝府发[2021]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2月10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孟宝[7](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罗恒[8](2020)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愈发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同时生态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及地区间生态安全水平,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的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已成为经济转型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区域一一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就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演变阶段划分,长江经济带经济带生态安全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及实施三个核心主体部分进行布局。第一部分,对生态安全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安全阶段划分。将种群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领域,构建两阶段生态安全测度模型,第一阶段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结合DPSIR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完善并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生态安全综合特征指数及生态安全二维动态演化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演变阶段。第二阶段构建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进一步测度生态安全成熟度。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基本指数及综合特征指数测度结果,诊断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其演变格局,然后进行指标回溯分析探究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第三部分,依据测度结果及问题成因分析,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四大保护调控模型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在共生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两阶段测度模型能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有利于准确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状况。(2)从生态安全演变时间格局上看,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到强化,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长期处于自然生态偏害发展模式。从生态安全演变空间格局而言,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着,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从绿值指数测度结果来看,生态安全成熟度较低。(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人口过度聚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4)构建的四大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及其实施建议具有问题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给长江经济带相关部门的生态安全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宏超[9](2020)在《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涝、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与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保护湿地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解金寨县湿地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科学编制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本文以金寨县2018年丰水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参照金寨县湿地资源二调数据(2010年),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国家湿地区划标准进行湿地斑块区划与核查,建立湿地斑块空间与属性数据库;选取湿地斑块结构特征的三组定量指标,即斑块特征指标、斑块格局指标及斑块空间构型指标,分析金寨县湿地结构,在此基础上编制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结果如下:(1)金寨县湿地面积为8.0hm2(含8.0hm2)以上的湿地斑块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斑块共计87个,总面积为15998.4hm2,其中,人工湿地斑块共计12个,总面积为11376.0hm2,为金寨县的优势湿地类型,主要分布于金寨县中部与东部;天然湿地斑块共计75个,总面积为4622.4hm2,主要分布于金寨县的南部,少部分分布于东北部。(2)金寨县湿地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结构完整性较好。天然湿地受人为干扰小,更好的保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人工湿地斑块比较完整,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湿地斑块类型体系中湿地类斑块多样性指数接近最大斑块多样性指数,表明湿地类斑块所占比例差异较小,各湿地类斑块多样性指数均偏低,表明其湿地型斑块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因此湿地型斑块分配不均匀;整个区域破碎化指数比较低,湿地斑块完整性较好,人工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低,与人工修建水库形成大的湿地斑块有关,天然湿地的破碎化指数不高,湿地斑块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湿地斑块之间的斑块间隙指数比较低,因此湿地斑块的聚集度不高。上述结果表明金寨县已经开始重视湿地的管理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反映了人类日常生活中对湿地缺乏重视,对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缺乏合理规划,造成湿地结构指数差异明显,进而导致湿地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下降。(3)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多个上位规划和湿地结构分析,进行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在时间上,将2018-2021年划为近期,2021-2025年为中期2026-2030年为远期。湿地保护规划主要从总体布局规划、湿地保护体系规划、湿地管理体系规划等方面入手。以全面提升湿地状况,营造优良的湿地环境,实现湿地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金寨为总体目标。将金寨县湿地划分为长江河山地河流湿地区、史河城市丘岗平原河流湿地区、梅山水库山地库塘湿地区、响洪甸水库山地库塘湿地区、梅山水库上游山地河流湿地区、响洪甸水库上游山地河流湿地区。湿地保护体系规划中划分省级重要湿地与一般湿地二级保护体系,划定湿地红线,根据相关标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污染整治工程、湿地生态恢复与修复工程、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等。湿地管理体系规划包括湿地保护管理、湿地修复管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等。

唐由海[10](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二、长江上游山地开发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上游山地开发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2)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
    (一)有关“山”的生态屏障
    (二)有关“水”的生态屏障
    (三)有关“林”的生态屏障
    (四)有关“田”的生态屏障
    (五)有关“草”的生态屏障
三、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
四、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
    (一)城市生态屏障建设
    (二)乡村生态屏障建设
五、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
    (一)以健全制度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二)以法律法规保障生态屏障建设
    (三)以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屏障建设
    (四)以科技手段提升生态屏障建设
    (五)以生态补偿补给生态屏障建设
六、生态屏障研究展望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3.1.1 VIC模型简述
        3.1.2 VIC模型的特点
    3.2 VIC模型的原理
        3.2.1 能量平衡
        3.2.2 蒸散发
        3.2.3 冠层水量平衡
        3.2.4 地表直接径流
        3.2.5 基流
        3.2.6 土壤水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3.3.2 流域信息提取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3.3.6 区域控制文件
    3.4 VIC模型的运行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3.4.2 汇流模型运行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流域径流分析
        4.1.1 径流平均值
        4.1.2 数字特征值
        4.1.3 相关分析
        4.1.4 趋势分析
        4.1.5 突变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5.4.1 生态需水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3.1 理论目标
        1.3.2 现实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流程
        1.4.3 创新点
第2章 嘉陵江上游概况
    2.1 研究地区范围
    2.2 地质构造特征
    2.3 水文气象特征
    2.4 土壤分布特征
    2.5 植被分布特征
    2.6 地貌分布特征
        2.6.1 西秦岭山地
        2.6.2 陇南黄土丘陵
        2.6.3 徽成盆地
        2.6.4 岷迭山地
        2.6.5 龙门山地北段
    2.7 生态环境问题
        2.7.1 地质灾害
        2.7.2 地震活动
        2.7.3 水土流失
    2.8 社会经济特征
第3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
    3.1 实验指导理论
        3.1.1 地理学第一定律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3.2 数据选取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主导性原则
        3.2.3 综合性原则
        3.2.4 可行性原则
    3.3 评价体系建立
        3.3.1 数据种类
        3.3.2 数据处理
        3.3.3 流域单元提取
    3.4 实验指标计算
        3.4.1 地表湿度指数
        3.4.2 土壤侵蚀强度K值
        3.4.3 核密度指数
        3.4.4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指数
        3.4.5 植物缺水指数
        3.4.6 岩层坚固指数
第4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1 生态环境敏感性专项评价
        4.1.1 地形地貌敏感性评价
        4.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4.1.3 地震地质敏感性评价
    4.2 生态环境恢复性专项评价
    4.3 生态环境压力性专项评价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4.1 评价模型
        4.4.2 指标权重
        4.4.3 评价结果
        4.4.4 流域评价
        4.4.5 空间格局分析
        4.4.6 面积高程积分
        4.4.7 驱动因素分析
第5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办法
    5.2 生态环境脆弱区
        5.2.1 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
        5.2.2 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区
        5.2.3 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区
        5.2.4 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区
        5.2.5 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
    5.3 生态环境稳定区
        5.3.1 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
        5.3.2 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
        5.3.3 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5.3.4 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
        5.3.5 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5.4 生态环境优良区
        5.4.1 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5.4.2 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5.4.3 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
    5.5 分区分析
    5.6 建议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一、学术论文
    二、科研项目

(7)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目的
        1.2.3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2.1.6 空间管治理论
        2.1.7 系统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3.1 宜宾市区位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3.3.1 明清时期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3.3.5 2010年至今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基本特征
        4.2.2 水平向特征
        4.2.3 垂直向特征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4.3.2 内部相关转移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1 经济发展驱动
        4.4.2 宏观政策驱动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5.2 评价的依据
        5.2.1 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5.2.3 评价的方法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6.1.1 空间冲突内涵
        6.1.2 空间冲突测度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6.2.3 冲突性分析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6.4.1 冲突测度
        6.4.2 冲突性分析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8.2.1 空间规划层面
        8.2.2 空间管制层面
        8.2.3 重点执行层面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的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生态安全概述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2.1.2 生态安全特点
    2.2 生态安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共生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3.长江经济带基本概况及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1 经济带的形成及特征
        3.1.1 经济带的形成
        3.1.2 经济带的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3.2.1 长江经济带区位地理概况
        3.2.2 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3.3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3.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现状
        3.3.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
    3.4 本章小结
4.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方法选择与测度思路
        4.1.1 常用测度方法
        4.1.2 测度方法确定及思路
    4.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
        4.2.1 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作用机理分析
        4.2.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原理
        4.2.3 竞争系数测算
    4.3 DPSIR模型构建
        4.3.1 指标构建原则
        4.3.2 指标初选
        4.3.3 指标筛选
        4.3.4 指标赋权
    4.4 特征指数计算、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4.1 特征指数计算
        4.4.2 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5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
    4.6 本章小结
5.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应用及分析
    5.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
        5.1.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基本指数测度
        5.1.2 长江经济带综合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5.2 各省市生态安全指数测度及演变格局分析
        5.2.1 各省市生态安全基本指数测度
        5.2.2 各省市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演变格局
    5.3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研究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
        6.1.1 自然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2 经济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3 社会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4 政策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1 生态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2 生态资源调控实施建议
        6.2.3 经济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4 社会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5 政策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9)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湿地研究进展
    1.2 湿地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
        3.1.4 气候
        3.1.5 水文
        3.1.6 湿地植被
        3.1.7 湿地动物
    3.2 社会经济
        3.2.1 行政中心与人口
        3.2.2 经济发展状况
        3.2.3 文化资源概况
        3.2.4 交通资源概况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湿地斑块区划
    4.2 湿地结构
        4.2.1 湿地斑块特征
        4.2.2 湿地斑块格局
        4.2.3 湿地斑块空间构型
    4.3 湿地保护规划
    4.4 技术路线
5 金寨县湿地结构特征分析
    5.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5.2 湿地斑块特征分析
        5.2.1 各湿地类斑块特征分析
        5.2.2 各湿地型斑块特征分析
    5.3 湿地斑块格局分析
    5.4 湿地斑块空间构型分析
6 金寨县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6.1 湿地保护现状
        6.1.1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6.1.2 保护区与重要湿地建设
        6.1.3 水资源保护
    6.2 湿地利用现状
    6.3 湿地面临的威胁
    6.4 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7 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
    7.1 规划总则
        7.1.1 规划原则
        7.1.2 规划依据
        7.1.3 规划期限
        7.1.4 规划目标
    7.2 湿地总体布局规划
        7.2.1 布局原则
        7.2.2 基于湿地结构分析的湿地功能区划
        7.2.3 湿地功能区的功能及所面临的问题
    7.3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7.3.1 湿地等级体系
        7.3.2 自然保护区体系
        7.3.3 湿地公园体系
        7.3.4 湿地污染整治体系
        7.3.5 湿地生态恢复与修复工程
        7.3.6 可持续利用示范管理
        7.3.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体系
        7.3.8 湿地红线管理规划
    7.4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
        7.4.1 湿地保护管理
        7.4.2 湿地恢复管理
        7.4.3 可持续利用示范管理
        7.4.4 管理能力建设
    7.5 湿地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7.5.1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7.5.2 湿地公园建设建设工程
        7.5.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7.5.4 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7.5.5 能力建设优先工程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长江上游山地开发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2]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J]. 冯雪红,李彦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05)
  •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D]. 张寒.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7]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8]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D]. 罗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D]. 李宏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10]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长江上游山区开发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