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全国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办实践

护理心理学全国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办实践

一、护理心理学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办学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高星,章雅青,王琳,曹卫洁,张思琪,王丹心,王涛[1](2021)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7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7名,试验组8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生参与度、课堂表现及学习体验对试验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课堂出勤率为100%,视频后习题得分为(4.12±1.21)分,翻转课堂课前小测分数为(8.21±2.45)分。试验组案例分析得分为(11.91±2.08)分,高于对照组成绩(10.51±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01)。试验组期末成绩为(70.30±5.81)分,对照组为(68.88±4.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9)。试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学生解决护理管理学问题的能力,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体验。

刘萍[2](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丁亚萍,崔焱[3](2021)在《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建设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保障和做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该文以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以期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陈红[4](2021)在《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干预研究奠定基础。2.评价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教育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丰富国内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关怀能力量表(CAI)、自制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编制调查问卷,于2019年7月对我校护理学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16级共694名护生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通过网络查询收集教学素材,以解释性现象学和人性关怀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叙事教育教学程序,通过专家论证最终确立叙事素材和教学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选择我校护理学院2018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大三学生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学时学校的随机分组方案,将一大班共108人作为实验组,二大班共107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类型是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以《护理心理学》为教学平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叙事教育进行教学。教学结束,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教学满意度评价、课程成绩、半结构化访谈、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叙事教育的干预效果。采用SPSS 25.0对量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质性资料。[结 果]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护生的CAI评分为181.70±16.94,显着低于国内外常模分值(P<0.001),关怀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单因素分析结果:CAI得分在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母亲关系、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4个因素的差异上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关系、与老师关系3个因素的C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及与母亲关系。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1)专家论证结果: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叙事教育教学程序及方案无修改内容,部分叙事素材需要修改语句和补充内容,最终构建了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及初步建立了符合心理护理教学的素材库。(2)均衡性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在一般资料情况、CAI及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差异上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关怀能力量表(CAI)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总分、理解及勇气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耐心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量表总分、八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除S3(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5(协助满足基本需要)、S8(帮助解决困难)两个维度的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S1(灌输信念和希望)、S2(健康教育)、S4(科学解决健康问题)、S6(提供良好环境)、S7(促进情感交流)等5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个分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比较:①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中各项条目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对照组的平时成绩为90.64、85.75,得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3、85,综合成绩分别为85.97、85.09,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教学反馈:对实验组护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3个主题: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态度、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评价、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改进意见;任课教师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出了 3个方面的反馈。(7)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结果:教学结束后,两组护生的反思日记所表达内容内容均涉及到以下4个主题:意识到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理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增强同理心;树立职业信念。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护生反思日记的内容还涉及感知和学习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反思及体会职业价值3个主题。[结论]1.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关怀能力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与母亲关系,其中前两者对护生的关怀能力有显着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为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及老师关系。2.本研究构建的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叙事教育对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显着,但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为今后叙事教育的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借鉴意义。

梅露露[5](2021)在《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情况、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及医学人文教育满意度评价,探讨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医学人文教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优化学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提高人文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人文课程设置重要性问卷及医学人文教育满意度问卷对新疆某综合性大学148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法,运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调查表,对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及国内3所同类院校的医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SPSS 20.0进行统计学描述、t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89.49±19.80)分,低于国外常模标准(203.1-220.3分),低于国内常模标准(191.04±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共有7个因子(年级、是否班干部、家人对您的关心、老师及同学对您的关心、参加社会活动次数、专业喜爱程度以及自身人文素养评价)进入回归方程Y=223.426-0.211X9-0.134X6+0.127X7-0.139X2-0.122X10-0.086X5-0.078X4。3、新疆某综合性大学人文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为(临床专业21.6%,护理专业28.3%),略低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临床医学专业22.7%,护理专业28.5%),稳定在国外比例20-30%之间。人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临床医学专业1:0.27,护理专业1:0.32,低于国外平均标准1:0.8~1,低于国内平均标准1:0.48。4、新疆某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人文课程设置重要性评价分别为(4.23±0.12)分、(4.26±0.10)分,介于重要与非常重要之间。排在前三位的课程门类主要集中在心理、伦理和沟通学等方面,排名较后的课程为体育类等。5、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对学校医学人文教育总体满意度为(3.98±0.85)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其中对学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满意度高,对人文课程课时安排满意度较低。6、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与人文教育满意度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335,P<0.01),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23~0.790,P<0.01)。结论:1、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低于国内外常模,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2、年级、是否班干部、家人的关心、老师及同学的关心、参加社会活动次数、专业喜爱程度以及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等是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人文课程的总学时比例相对于国内外均数较为合理。医学生对人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有很好的认知,对学校人文教育的满意度较好。但人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失调。仍需进一步优化人文课程结构,推进医学教育改革。4、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教育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

沈易静[6](2021)在《创新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估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行为,了解其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2.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创新教育与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的关系模式;3.制定创新教育干预方案并评价创新教育对护生职业精神的干预效果。方法1.对象和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以江苏省某综合大学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1 5名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招募该校大二87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科学制订创新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护生接受常规护理教育,干预组护生在常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实施创新教育干预。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新氛围量表、创新自我效能量表、创新行为量表、职业自我效能问卷、职业认同问卷和职业精神量表调查护理本科生创新水平和职业精神水平。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和AMOS 22.0对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护理本科生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护生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行为总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3.87±0.63、3.52±0.69和3.40±0.67,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护生的创新行为在成长背景、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转专业意向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职业、学生支持、组织支持和创新自我效能是护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7.30%。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研究显示:护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的总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3.44±0.61、3.32±0.70和3.38±0.58,均处于中高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最终的拟合适配度指标为:χ2=639.457,df=178,χ2/df=3.592,CFI=0.941,GFl=0.861,TLI=0.930,RMSEA=0.079,模型拟合良好。创新氛围影响护生创新行为路径系数为0.549;创新行为影响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认同路径系数分别为0.267和0.531;职业认同影响职业自我效能路径系数为0.680;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认同影响职业精神路径系数分别为0.433和0.368。3.创新教育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组具有转专业意向的护生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其它一般资料和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生具有转专业意向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创新行为、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各量表及部分维度得分显着提高(P<0.05),对照组各变量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护生的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行为均处于中上水平,父亲职业等家庭因素、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是护生创新行为的预测因素。高校护理教育者可以从改善护生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方面入手,进行护理教学改革。2.创新教育对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十分重要,创新氛围通过提高护生创新行为,从而影响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素养水平。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为依据改善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的培养。3.接受创新教育干预的护生,其创新素质和专业素质各方面均比接受传统护理教育的学生有更明显的改善。

朱欢欢[7](2021)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PERMA模式为框架,制定适用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案,探讨该方案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增加积极情感体验、缓解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在癌症患者中开展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的胃癌术后计划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通过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确定普外科五病区患者为实验组,普外科七病区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共90例。两组患者中途因病情、个人因素退出等共脱落7例,最终有效病例为83例,其中,对照组42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共干预7次,每周1次,每次30~50分钟。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于干预前(首次化疗前)、干预后(第三次化疗时)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积极率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功能维度、症状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积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及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减退、便秘症状维度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生活质量及其他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积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中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腹泻、经济困难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正性情绪及积极率、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负性情绪、疲乏、失眠症状维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认知功能、恶心呕吐、疼痛、气促、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PERMA模式为框架,依据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预实验制定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案,以面对面+线上结合为干预实施的组织形式,以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积极体验,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强调对患者的督导和反馈,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本研究7次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积极情感体验、心理应激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显着,有助于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缓解其疲乏和失眠症状。3.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案,为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应激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了新途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贾坤,乔建红,王红,王杰,谢燕[8](2021)在《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文中认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申报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基地为契机,运用生产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管理模式筹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包括师资及学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5个方面,旨在培养口腔科普通护士及专科护士。目前该基地建设通过了京外培训基地的初审,但因硬件设施不足复审未通过。现总结基地建设及参与评选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为其他医疗机构建设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提供参考。

张萌[9](2021)在《高自我管理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双向过程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T2DM患者主动获取家庭支持以及家庭成员为T2DM患者提供家庭支持的过程中双方的内心真实感受和行为方式,深入了解T2DM患者自我管理及家庭支持良好的原因,挖掘其中的共性行为特征,为构建针对T2DM患者自我管理的家庭支持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低、中自我管理水平T2DM患者更好地获得家庭支持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对经过筛选出的高自我管理水平且家庭支持良好的T2DM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纳入20名T2DM患者。此外,根据家庭成员同意与配合的实际情况,访谈了6名T2DM患者家庭成员。运用Colaizzi关于现象学资料的七步分析法结合“微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经资料整理和分析后确定了6个主题和22个亚主题。主题1“信息获取”是指获取糖尿病疾病信息的途径有多种,包括4个亚主题:阅读相关书籍、咨询医护人员、参与教育讲座、交流管理经验。主题2“自我反思”是对自己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进行了回忆与反思,包括4个亚主题:追究患者原因、正确看待疾病、戒掉不良习惯、担忧远期结局。主题3“规划行动”是指高自我管理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擅于制定疾病管理计划,并切实赋予行动,包括3个亚主题:转变饮食原则、坚持运动锻炼、持续关注健康。主题4“体系形成”是指参与者与家庭成员形成了共同管理糖尿病的体系,包括3个亚主题:家庭饮食与合理饮食、学习同步与运动同步、情感支持与经济支持。主题5“动力来源”是指伴随着内在的激励,高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患者能够采取一系列的积极应对策略,包括6个亚主题:心态乐观、行为动机、责任驱使、思想警觉、科技发展、自我实现。主题6“社交活动”是指糖尿病对社交活动造成的影响,包括2个亚主题:局限性和策略性。结论本研究对20名高自我管理水平且家庭支持良好的T2DM患者及6名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发现患者拥有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的意识、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的执行力以及较强的健康信念,家庭成员在提供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经济支持的同时,也成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医务人员应调动患者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注意健康教育形式的更新,对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管理知识与实践进行追踪测评,倡导患者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疾病管理;呼吁患者的家庭责任心,说明保持健康对家庭的有利影响。

吴丽荣,林婕[10](2021)在《以落实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推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医教协同三体式机制,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护理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护理心理学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办学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心理学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办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组教学
        2.1.1 教学前准备
        2.1.1.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2.1.1. 2 学生分组
        2.1.2 实施教学
    2.2 对照组教学
    2.3 考核评价
        2.3.1 学生参与度及课堂表现
        2.3.2 学生学习成绩
        2.3.3 学生学习体验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试验组学生参与度及课堂表现
    3.2 学生学习成绩
        3.2.1 综合案例分析成绩
        3.2.2 学生期末成绩
    3.3 试验组学生学习体验
        3.3.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3.2 培养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4 讨论
    4.1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案例分析成绩和课堂参与度
    4.2 学生对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有较好的学习体验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3.2.2 文献检索策略
        3.2.3 文献质量评价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3.3 研究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内容分析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纳入标准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4.3 研究方法
        4.3.1 制定访谈提纲
        4.3.2 资料收集方法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4.3.4 伦理学原则
        4.3.5 质量控制
    4.4 研究结果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4.4.2 主题提炼
    4.5 小结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专家遴选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5.2.3 函询过程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5 伦理原则
    5.3 研究结果
        5.3.1 专家基本情况
        5.3.2 专家意见整理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第七章 讨论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性
    8.3 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HOPE理念,构建“贯穿、衔接、整合”的课程体系
    1.1 优化重组,构建专业基础课程群
    1.2 紧贴临床,构建专科护理课程群
    1.3 提升素养,构建人文护理课程群
    1.4 突出整合,构建特色综合课程群
    1.5 顺应需求,构建辅修方向课程群
2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
    2.1 减少“灌输式”讲解,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
    2.2 丰富信息化资源,助力混合式教与学
    2.3 综合多元化手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社区
3 以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构建递进式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
    3.1 优化教学设计,建立递进式多模块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3.2 整合优质资源,建成“三层次五融合”护理实践教学平台
    3.3 深化院院融合,创建全程递进式护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4 教学科研并重,推进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师发展
    4.1 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建设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4.2 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推进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融合
    4.3 创新培养激励工程,分类助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5 完善制度,建立培养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5.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加强全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
    5.2 完善学业评价制度,整合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
6 小结

(4)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理论基础
    5 研究内容和目的
    6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叙事教育干预研究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3.1.1 一般资料
        3.1.2 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3.1.3 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
    3.2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
        3.2.1 医学院人文课程设置现状
        3.2.2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情况比较
        3.2.3 医学院人文课程设置重要性评分
        3.2.4 医学院人文教育满意度现状
    3.3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教育满意度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分析
        4.1.1 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4.1.2 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2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分析
        4.2.1 医学院人文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4.2.2 医学生对人文课程重要性评价分析
    4.3 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教育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4.3.1 医学生人文教育满意度现状分析
        4.3.2 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教育满意度相关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课程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创新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1章 护理本科生创新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生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护生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及创新行为现状
        2.3 护生创新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2.4 护生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2.5 护生创新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生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行为现状
        3.2 护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3.3 护生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4 小结
第2章 创新教育与护生职业精神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现状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2.3 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构建与假设检验
    3 讨论
        3.1 护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现状
        3.2 创新教育对职业精神的影响
        3.3 理论与实践意义
    4 小结
第3章 创新教育干预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干预方法
        1.4 数据收集
        1.5 质量控制
        1.6 伦理原则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干预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创新氛围感知水平
        3.2 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行为水平
        3.3 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认同水平
        3.4 创新教育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职业精神水平
        3.5 创新教育有利于改善本科护生专业意向
    4 小结
结语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附录三:大学生创新氛围量表
    附录四: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量表
    附录五:大学生创新行为量表
    附录六:护生职业认同问卷
    附录七: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
    附录八:护生职业精神问卷
    附录九:伦理审査报告
    附录十 文献综述 创新创业融入本科护理专业教育的缺陷分析和方法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干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1.2.3 PERMA模式及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依据
        1.4.1 积极心理学
        1.4.2 情绪“ABC”理论
        1.4.3 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框架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标准
    2.3 样本量估计
    2.4 分组方法
    2.5 研究方法
        2.5.1 成立积极心理干预研究小组
        2.5.2 制定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案
        2.5.3 实施阶段
    2.6 研究工具
        2.6.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6.2 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
        2.6.3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2.6.4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2.7 资料收集与录入
    2.8 质量控制
        2.8.1 研究设计阶段
        2.8.2 干预阶段
        2.8.3 数据收集及录入阶段
    2.9 统计学方法
        2.9.1 统计描述
        2.9.2 统计分析
    2.10 伦理原则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3.2.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2.2 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正负性情绪得分比较
        3.3.1 干预前两组患者正负性情绪得分基线比较
        3.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正负性情绪得分组内比较
        3.3.3 干预后两组患者正负性情绪得分组间比较
    3.4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3.4.1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基线比较
        3.4.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组内比较
        3.4.3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组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3.5.1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基线比较
        3.5.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组内比较
        3.5.3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组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PERMA模式干预有助于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体验
    4.2 PERMA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
    4.3 PERMA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4.3.1 PERMA模式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的影响
        4.3.2 PERMA模式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及功能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6.1 研究的创新点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6.2.1 研究的局限性
        6.2.2 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8)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思路
2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过程
    2.1师资队伍建设
    2.2学员准入及结业标准
    2.3仪器设备、用具和耗材、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2.4培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
    2.5培训基地的内环境和外环境
3讨论
4小结

(9)高自我管理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双向过程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对象及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创新之处
局限性和展望
未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个人简介
附录三 致谢
附录四 综述 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以落实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推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化校院合作,构建医教协同机制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
3 人文教育显隐结合,培养有温度的护理人才
4 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5 小结

四、护理心理学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办学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高星,章雅青,王琳,曹卫洁,张思琪,王丹心,王涛.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7)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 丁亚萍,崔焱.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5)
  • [4]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D]. 陈红.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新疆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课程设置研究[D]. 梅露露. 石河子大学, 2021
  • [6]创新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沈易静. 扬州大学, 2021
  • [7]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研究[D]. 朱欢欢. 南昌大学, 2021(01)
  • [8]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J]. 贾坤,乔建红,王红,王杰,谢燕.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4)
  • [9]高自我管理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双向过程的质性研究[D]. 张萌.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以落实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推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J]. 吴丽荣,林婕.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2)

标签:;  ;  ;  ;  ;  

护理心理学全国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办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