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清与胸水CEA的相关性

CEA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清与胸水CEA的相关性

一、CEA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及血清、胸液CEA的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金[1](2021)在《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及与血清VEGF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采用陈氏评分法[1]对舌下络脉进行量化,分析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及与中医证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的关系。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分析肺癌患者血清VEGF与中医证型、舌下络脉的关系,探讨VEGF是否可作为肺癌血瘀证辨证的微观指标,并从新生血管的角度,初步分析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是否为肺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方法通过已建立的舌诊数据采集平台,采集我院120例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舌下络脉图片,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例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辨证分型、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临床信息及凝血、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数值,根据陈氏舌下络脉评分法将舌下络脉的形态、长度、充盈度、色泽、宽径等项目进行量化,分析舌下络脉评分与中医证型及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等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水平,分析血清VEGF与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及舌下络脉评分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探索肺癌患者舌下络脉与血清VEGF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20例肺癌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为1.61:1;患者年龄在36~90岁之间,其中<60岁患者19例;≥60岁101例;病理类型中腺癌54例,鳞癌24例,小细胞癌16例;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者89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临床分期属Ⅰ、Ⅱ期者27例,Ⅲ、Ⅳ期者93例;肺癌远处转移者74例,无远处转移者46例。120例肺癌患者中,舌色为淡红舌者21例,淡白舌16例,红绛舌21例,青紫舌62例;舌苔中薄苔者19例,白腻苔63例,黄腻苔22例,少苔者16例;中医证型中,肺癌患者中属气血瘀滞证者53例,气阴两虚证者35例,痰湿蕴肺证者19例,阳虚水泛型者13例。肺癌患者舌下络脉评分高于正常组舌下络脉评分(P<0.05);肺癌组患者主干形态、长度、充盈度、色泽、宽径及其外带各项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各项评分(P<0.05);不同舌色患者舌下络脉评分差异显着(P<0.0001),青紫舌患者舌下络脉评分高于淡红舌(P<0.05)及红绛舌(P<0.0001);不同舌苔患者舌下络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气血瘀滞证患者舌下络脉评分高于痰湿蕴肺证、气阴两虚证及阳虚水泛患者(P<0.0001),气阴两虚证舌下络脉评分高于痰湿蕴肺型及阳虚水泛证(P<0.05),痰湿蕴肺型与阳虚水泛证舌下络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患者舌下络脉评分高于非血瘀证组(P<0.0001)。舌下络脉评分在肺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舌下络脉评分高于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的舌下络脉评分(P<0.05);APTT、TT、D-二聚体含量在舌下络脉不同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络脉分级为4级的患者PT含量低于分级为3级的患者(P<0.05),FIB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舌下络脉2级>3级>4级(P<0.05);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SCC值在各舌下络脉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舌下络脉4级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分级为2级(P<0.05)和3级的患者(P<0.00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中位数为172.5(pg/mL);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中位数为59.86(pg/mL),肺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001)。肺癌中属气血瘀滞证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痰湿蕴肺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血清VEGF水平(P<0.05),痰湿蕴肺证、气阴两虚证及阳虚水泛证患者血清VE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瘀证血清VEGF水平高于非血瘀证VEGF水平;不同舌下络脉分级中患者血清VEGF水平差异显着(P<0.0001),4级患者血清VEGF水平分别高于3级(P<0.0001)和2级患者(P<0.001),而2级和3级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舌下络脉评分与血清VEGF水平结果显示,rs=0.661(P<0.05),表明舌下络脉评分与VEGF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1.肺癌患者舌下络脉评分显着高于正常组,且在主干形态、主干长度、主干充盈度、色泽、宽径及舌下络脉外带方面评分均较正常人高,表明肺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舌下络脉异常。2.瘀血证与非瘀血证患者的舌下络脉评分差异显着,进一步证实舌下络脉为辨证瘀血证候的重要参考依据。3.肺癌患者舌下络脉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无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凝血指标PT及FIB含量、肿瘤标志物CEA有关。转移越多、临床分期越晚,则舌下络脉评分越高,舌下络脉诊察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病情。4.肺癌患者血清VEGF高于正常人,且与中医血瘀证候明显相关,血清VEGF的异常可作为肺癌血瘀证的微观辨证指标。5.血清VEGF表达量与舌下络脉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积分越高,血清VEGF表达量越高,推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是参与肺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重要过程。

宋红磊[2](2021)在《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主要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其联合检测的价值,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标准而且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53例,作为肺癌组(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52例,鳞癌组51例,小细胞肺癌组50例)。并选取了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入院48小时内采集NSE、CYFRA21-1、Pro GRP、SCCA、CEA、CA125、CA153、CA199等指标,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分析了八项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肺癌组中NSE、Pro GRP、CYFRA21-1血清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细胞肺癌组中NSE、Pro GRP血清浓度均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在鳞癌组中CYFRA21-1、SCCA血清浓度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小细胞肺癌中III-IV期组的NSE、CYFRA21-1、CEA、SCCA、CA125、CA153血清浓度均高于I-II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细胞肺癌中广泛期组的NSE、CA153血清浓度均高于局限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肺癌组中NSE、Pro GRP、CYFRA21-1、CE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小细胞肺癌组中NSE、Pro GRP的阳性率均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组中CYFRA21-1、SCCA的阳性率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八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以NSE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730,灵敏度54.90%,特异度82.00%,两项联合以Pro GRP+CYFPA21-1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灵敏度55.56%,特异度90%,三项联合以Pro GRP+CYFPA21-1+SCCA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灵敏度71.24%,特异度76.00%。结论:1.NSE、CYFRA21-1、Pro GRP血清浓度对鉴别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临床价值。2.NSE、CYFRA21-1、Pro GRP、CEA的阳性率对鉴别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临床价值。3.NSE、Pro GRP有助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CYFRA21-1、SCCA有助于鳞状细胞肺癌的诊断。4.NSE、CYFRA21-1、SCCA、CEA、CA125、CA153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NSE、CA153有助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5.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

李小丰[3](2021)在《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目前,肺恶性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肺癌的新发病例数为78.7万,死亡人数为63.1万,均列癌症首位。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占13%)和非小细胞肺癌(占87%),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18.2%。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均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了显着改善。具有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而对于没有敏感突变或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发生靶基因耐药突变的患者而言,发现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鱼精蛋白-1(PRM1)是肿瘤-睾丸抗原(CTA)的一种,CTA在正常情况下只在睾丸组织中表达,而其它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但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则可以在某些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也因此得名。既往对于PRM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生殖领域。近年来,随着CTA在肿瘤领域研究的深入,关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发现PRM1是结肠癌相关的肿瘤-睾丸抗原基因,利用RT-PCR技术分析PRM1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发现肠癌组织中PRM1-m 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也有研究发现PRM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PRM1也被认为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CTA基因。另有研究表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长侵袭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给裸鼠皮下注射PRM1蛋白可明显提高小鼠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目前为止,尚无关于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情况的报道,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已证实,与正常组织比较,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了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通过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建立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转移瘤模型,检测转移瘤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旨在评估PRM1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1、收集11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配对正常组织、术前血清和健康者血清标本,应用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其中PRM1基因和蛋白水平,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2、评估PRM1的诊断价值,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进行比较,评估PRM1诊断价值的优劣性。3、观察细胞内PRM1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质粒构建技术及si RNA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敲低A549、NCI-H460细胞的PRM1基因,应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PRM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4、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人源重组PRM1蛋白和PRM1抗体加入到A549、NCI-H460细胞培养液中,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5、观察细胞在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情况,将A549、NCI-H460细胞培养于含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中,应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的PRM1基因及蛋白水平。6、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动物转移瘤生长的影响,制备裸鼠转移瘤模型,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偏右侧,肿瘤形成后,(1)应用ELISA法检测转移瘤裸鼠和健康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性;(2)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人源重组PRM1蛋白、PRM1抗体及两者混合剂,每3日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第33天于麻醉下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测量重量并计算肿瘤体积,分析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的m RNA和蛋白水平较配对正常组织明显升高。统计分析显示:随着肿瘤组织中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肿瘤T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越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无相关性;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较健康者显着升高。统计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外周血中的PRM1蛋白水平更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不相关。3、PPM1对于非小细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PSS软件统计分析显示:(1)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在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肺鳞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明显强于SCC且与CYFRA21-1相当;(3)含有PRM1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组合;(4)在早期的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早期肺鳞癌中,PRM1诊断价值高于SCC且不劣于CYFRA21-1。提示PRM1具有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4、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PRM1 m RNA水平较人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明显升高;同样,A549、NCI-H460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PRM1蛋白水平较BEAS-2B细胞均显着升高。5、成功构建PRM1过表达和敲低的A549、NCI-H460细胞株模型,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RM1促进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敲低PRM1则抑制细胞的增殖。6、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能够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PRM1抗体则抑制细胞增殖。7、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存在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液中血清浓度的降低,A549和NCI-H460细胞PRM1表达水平显着增加。8、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提示,过表达PRM1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活跃;而敲低PRM1则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S期细胞比例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敲低PRM1对A549和NCI-H460细胞的凋亡水平无显着影响。9、动物实验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转移瘤裸鼠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也证实了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与人体组织实验结果一致。(2)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具有促进裸鼠转移瘤生长的作用,而PRM1抗体则抑制转移瘤生长。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经尾静脉给予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体积大,而给予PRM1抗体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肿瘤体积较小。结论:1、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早期患者的诊断价值,使其具备了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潜质。2、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双向验证了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相关,而非抑制细胞的凋亡。3、细胞内外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均可促进细胞的增殖,提示PRM1促增殖作用可能存在多条途径,为进一步研究PRM1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4、营养供应差时细胞PRM1的表达水平反而增加,这种负反馈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非小细胞肺癌在血供不良的情况下仍快速生长的原因。5、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在生物体内验证了PRM1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PRM1抗体的抑瘤作用也为其成为肿瘤治疗靶点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

肖伟迪,董佳慧,孙耕耘[4](2021)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9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MPE 44例,良性胸腔积液(benign pleural effusion, BPE)5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胸液((pleural fluid, PF)中NGAL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和CYFRA21-1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ROC)评价上述指标对MPE的鉴别能力。结果 MPE患者胸液中NGAL的水平明显高于BPE患者(P<0.05)。在截断值为78.24 ng/mL时,患者胸液NGAL诊断MP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36%和74.07%,曲线下的面积(AUC)是0.71。联合检测胸液NGAL、CEA和CYFRA21-1可使MPE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到65.91%和88.89%,AUC提高到0.86。结论胸液NGAL水平升高与MPE有关。在胸液中联合检测NGAL与CEA、CYFRA21-1等传统肿瘤标志物,有助于鉴别MPE和BPE。

李志英[5](2021)在《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背景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其病理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比较敏感,但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同时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治疗及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肿瘤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是NSCLC分期的关键步骤,因此有效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18F-FDG PET/CT作为目前肿瘤分期、原发病灶性质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既可以有效显示肿瘤相关解剖学结构,又可以显示肿瘤病灶摄取葡萄糖代谢活性,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本文整理分析了术前首诊行PET/CT检查,术后手术病理确诊原发灶NSCLC的患者57例,总结18F-FDG PET/CT及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指标Ki-67对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评价,试图找到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及CEA、Ki-67指标对鉴别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清远市人民医院,均经胸腔镜辅助手术对原发灶切除及纵膈、肺门-叶间淋巴结清扫,术前经PET/CT检查,且有完整病理随访结果的NSCLC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学CEA肿瘤指标及术后原发肿瘤病灶病理检测Ki-67指标。对患者图像展开定量分析,测量肿瘤原发灶长径、SUVmax值、SUVmax/CT值。同时测量纵隔淋巴结的长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以及SUVratio参数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原发灶长径、原发灶SUVmax值、原发灶CT值、原发灶SUVmax/CT值、血清学指标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以及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长径/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SUVratio参数指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诊断原发灶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阈值,以及针对单个纵隔淋巴结判断是否转移的阈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测出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患者间比较结果显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的性别(男女)、年龄、病理类型、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的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血清学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原发灶长径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1.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08~0.848,P<0.05)。原发灶SUVmax、SUVmax/CT值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SUVmax最佳阈值分别为7.6和0.18,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95%CI:0.578~0.825,P<0.05)和0.717(95%CI:0.582~0.828,P<0.05)。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Ki-67指标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和20,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95%CI:0.552~0.805,P<0.05)和0.667(95%CI:0.530~0.786,P<0.05)。对于所有患者原发灶确诊为NSCLC患者,手术切除并全部获得病理的淋巴结,都通过手术分区指导在PET/CT诊断图像中的淋巴结共250枚,其中转移108枚。转移纵隔淋巴结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短和CT值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转移组纵膈淋巴结的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均高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则低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均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淋巴结长径/短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60(95%CI:0.496~0.622,P=0.097)。淋巴结SUVmax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最佳阈值为2.6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83(95%CI:0.958~0.995,P<0.05),淋巴结SUVratio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0.22,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95%CI:0.609~0.729,P<0.05)。结论1.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以及血清CEA可提示NSCLC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利于临床诊断。2.对于NSCLC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淋巴结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是用于判断单颗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考虑因素。3.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鉴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有重要临床意义,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万玲玲[6](2021)在《循环肿瘤细胞与代谢组学的多元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资料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209万肺癌新发病例,约176万死亡病例,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位居第一位,5年生存率仅为18%。其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或者已出现转移,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减少死亡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有影像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这些方法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且仪器价格昂贵。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早期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传统的肺癌肿瘤标记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正常细胞缺乏或含量极微的抗原性物质,可以用于肿瘤筛查、预后监测及治疗效果监测等,常见的肺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胃泌素释放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已经广泛用于肺癌的诊断方面,但是还不能用于早期筛查方面。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正常的免疫稳态,异常情况下也会成为一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参与炎症与肿瘤的发生。炎症细胞因子是慢性炎症与肺癌之间的桥梁,通过检测细胞因子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对肺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来源于肿瘤组织并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即使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大量肿瘤细胞也可能流入循环系统,因此CTCs可以作为肿瘤无创和实时监测的工具,同时也是肿瘤患者液体活检重要标志物之一。法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慢阻肺患者中CTCs可较LDCT提前4-5年发现早期肺癌患者。早期CTCs检测主要以单纯计数为主,近年来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CTCs进行单细胞测序,为CTCs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利器。我们前期研究显示,LDCT联合CTCs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筛查的准确率,对捕获到的CTCs细胞进行NGS分析发现KIT、SMARCB1、TP53、ERBB2、PDGFRA、CFS1R and FGFR1等基因突变。代谢组学是研究某一时刻下正在发生的生命活动。代谢组学作为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补充,可以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代谢物的表达量,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关系,有助于筛选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在非吸烟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发现了5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谱特征为能量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和脂类代谢紊乱等。Musharraf等采用GC-MS技术对肺癌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吸烟者和健康不吸烟者的血浆进行分析发现,肺癌患者血浆中脂肪酸、葡萄糖水平较其他组均升高。而Ding等人的研究提示糖代谢紊乱可能与肺癌密切相关。上述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发现了肺癌糖代谢增强和脂肪代谢的减弱,发现了一些潜在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因此通过代谢组学寻找肺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联合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传统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以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率,利用单细胞测序的方法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的突变基因,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代谢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分析探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突变和代谢紊乱状态,将健康人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很好的区分开,并从中探索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意义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2019年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手术后确诊的4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1.本实验通过采用新型CTCs捕获装置Cell Collector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CTCs进行捕获富集,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鉴定。2.利用罗氏cobas e 8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胃泌素释放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3.利用贝克曼NAVIOS流式细胞仪微球阵列术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a、INF-g和IL-17A水平。4.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联合肿瘤标记物检测和单独肿瘤标记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其计数水平、PD-L1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对CTCs和/或PD-L1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利用ROC曲线分析CTCs表达水平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CTCs对早期肺癌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诊断灵敏度为62.5%,CTCs表达率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的诊断有统计学意。(P<0.01)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标志物CEA(P<0.001)、CYFAR21-1(P<0.1)、NSE(P<0.001)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SE敏感度最高,CEA与CYFAR21-1具有较高特异度。4.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CEA、CYFAR21-1、NSE联合检测结果,建立回归诊断模型Logit(P),联合三种CEA、CYFAR21-1、NSE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可达77.08%,特异度为74.00%。5.CTCs计数与肿瘤标志物单独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比较,结果显示(CTCs+CEA)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最好,灵敏度达87.5%,特异度达到82.0%。其次为多个肿瘤标志(CEA+CYFAR21-1+NSE)联合检测,其灵敏度为89.58%,特异度为74.00%。6.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显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IL-2、IL-4、IL-6、IL-10、TNF-a和IL-17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IL-17A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最好。7.CTCs联合IL-17A检测,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91.67%,特异度为73.33%。8.CTCs联合CEA与IL-17A检测,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95.83%,特异度为58.00%。小结:1.本研究采用新型CTCs捕获装置Cell Collector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体内富集,并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证实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以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2.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CTCs联合传统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CTCs联合CEA诊断效果最好。3.CTCs联合细胞因子IL-7A检测,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4.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或细胞因子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二代测序研究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质检合格的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的CTCs,分析CTCs细胞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CTCs基因突变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筛查与诊断提供相应的分子标志物。方法:1.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s收集完成后,根据染色试剂盒的说明对捕获的CTCs的细胞收集器进行染色和鉴定,并提供阴性对照(NK92细胞)和阳性对照(SK-BR-3细胞),进行CD45(Exbio,克隆Mem-28-Alexa647)抗体,细胞角蛋白7/19/pan-CK抗体(Exbio Praha,克隆A53-B/A2-Alexa488)和PD-L1(克隆PD-L1,Abcam)抗体染色分析,随后用Hoechst33342(Sigma)进行核染色,鉴定肿瘤细胞。2.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TCs后,定位并剪切显微镜下CTCs区域。将取样针中的一小部分CTCs收集到PCR管中,采用MALBAC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采用Qubit3.0和Nanodrop2000(Thermo Fishe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对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进行二代测序,检测127个基因突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比例大于50%的有94.7%。其中有4例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比例>70%,12例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比例在60%-70%之间,2例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比例在50%-60%之间,有1例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在50%以下。2.对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频率进行分析,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高频突变基因分别为NOTCH1、IGF2、EGFR、PTCH1、ARID1A。3.对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进行二代测序,共检测到62个肺癌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到229个突变位点。统计分析高频突变基因发现,多位点突变频率最高的是TP53和ARID1A。4.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中以TP53、NOTCH1、ARID1A、SMARCA4多位点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占所有突变位点的37.99%。5.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中,TP53基因突变分别与ARID1A共突变11例,与NOTCH1共突变11例,与SMARCA4基因共突变9例,与ALK共突变8例,TP53基因突变与EGFR、ALK、CDKN2A等60个基因存在多基因共突变现象。结论:二代测序结果发现1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比例较高,高频突变基因分别为NOTCH1、IGF2、EGFR、PTCH1、ARID1A。这些基因突变是否可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筛查的分子标志物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小结:第二代测序结果显示19例早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TCs基因突变中有62个肺癌相关突变,其中TP53、NOTCH1、ARID1A和SMARCA4是与早期肺癌外周血CTCs基因相关的高频突变。而这些基因突变是否可以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分子标志物,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第三部分 代谢组学多元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目的: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的代谢产物的差别,探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寻找代谢差异物应用于早期肺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1.临床样本收集,收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其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CTCs阳性患者30例(均为I、II期腺癌)与健康对照30例,进行空腹采血。5毫升全血收集到一个无菌凝固BD真空血液收集管,立即颠倒混合5-8倍,在30-120分钟,4 C和离心机在4摄氏度10分钟,1300克和0.2-1毫升血清转移到1.5毫升EP管,保存在-80 C。与此同时,30名健康对照为空腹血液取样,采血与血清制备同肺癌组。2.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健康对照血清进行分析,采集血清样品100μL,采用400μL甲醇:乙腈(1:1,v/v)溶液提取代谢产物。将混合物旋涡30秒,在冰上超声10分钟,此步骤重复3次。样品在-20℃下放置30分钟。在4℃下13000 g离心15分钟后,将上清小心转移到样品瓶中进行LC-MS/MS分析。3.使用Uplc-Triple-Tof-Ms平台(AB SCIEX,USA)分析代谢产物。采用Exion LCTMAD系统(AB Sciex,USA),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 2.1 mm内径,1.7μm;水域,米尔福德,美国)。流动相A为水(含0.1%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异丙醇(1/1)(含0.1%甲酸);流速为0.40m 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40。作为系统调整和质量控制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混合所有等体积的样品来制备复合质量控制样品(QC)。QC样品定期进样(每9个样品),以监测分析的稳定性。QC样品的处理和测试方法与分析样品相同。最好是代表整个样本集,并监测分析的稳定性。4.UPLC-TOF/MS分析后,将原始数据导入Progenesis QI 2.3(Waters Corporation,Milford,USA)进行峰检测和比较。预处理结果生成了一个由保留时间(RT)、质量电荷比(m/z)值和峰值强度组成的数据矩阵。所有样本中至少有50%的代谢特征被保留。过滤后,估计某一特定代谢物最低代谢物值的一半。在这些特定样本中,代谢物水平低于定量下限,每个代谢物特征用总和归一化。采用QC样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重复性),删除质量控制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变量>30%,以得到最终的数据矩阵,供后续分析。5.非靶标代谢组学统计分析,通过与数据库(http://www.hmdb.ca/,https://metlin.scripps.edu/)匹配,最终得到代谢物列表和数据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差异代谢物。通过模型参数R2和Q2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这两个参数分别为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提供了信息,并避免了过度拟合的风险。采用OPLS-DA模型计算预测变量重要性(VIP),进行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标准是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大于1.0且t检验结果P值<0.05。用于代谢物相关通路分析的数据库是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http://www.genome.jp/kegg/)。6.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服从正态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计数数据采用频率或率。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肺癌的诊断效果。假定值P-values<0.05为显着性。结果:1.采用非靶标LC-MS检测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LC)和健康人(NC)血清样本进行正负离子模式全扫描,得到原始数据和图谱,血清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根据美吉自主数据库分析鉴定血清样本的TIC,覆盖的所有主代谢通路的1212个代谢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涵盖了31条主要代谢通路。2.对数据进行PCA分析,观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健康人的总体代谢差异和组内样本之间的差异度大小,PCA得分图结果显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代谢物有明显差异。应用ropls Version1.6.2软件PCA对检测3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样本的差异代谢物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观察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变异度大小。PCA、PLS-DA、OPLS-DA得分图结果显示早期肺非小细胞癌患者与健康人样本可以很明显分开。因此考虑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健康人个体内差异代谢物有明显不同。3.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含量有差异的代谢物共100个,应用ropls Version1.6.2软件中的PLS-DA、t检验(Student’s t-test)以及差异倍数分析法(FC)筛选能区别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差异代谢特征。结合VIP>1,P<0.05及FC>1或FC<1,结果发现,两组样本之间存在100个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特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代谢物最显着的涉及脂质物质,特别是鞘脂(如三己基神经酰胺)和甘油磷脂(如心磷脂),它们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筛选出的100个差异代谢物通过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HMDB)分类为化合物,使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进行pathway注释和富集分析。我们筛选出了6种不同类型的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分为六类。通过KEGG富集的三个最重要的途径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逆行的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5.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本研究中,通过KEGG通路分析,糖脂代谢通路和肿瘤代谢通路中富集的差异代谢物较多。21个差异代谢物涉及脂质代谢途径,5个差异代谢物涉及多糖合成和代谢途径,15个差异代谢物涉及肿瘤代谢途径,此为研究重点关注的通路。6.筛选早期NSCL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脂质代谢途径、多糖合成和代谢途径以及肿瘤相关途径中的差异代谢物,并使用工作者受试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得出10个差异代谢物,3个上调,7个下调。小结:1.本次研究探索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方法。该种方法对标志物进行半定量分析,使筛选出的标志物具有可重复性,有效提高了其临床应用价值。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呈现出不同于健康人的代谢谱图特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种代谢物的含量显着不同于健康人,这为进一步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实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3.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出10种差异种代谢物作为潜在早期NSCLC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结果需要进一步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验证。4.代谢组学多元分析得出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在糖脂代谢通路特别是磷脂代谢通路,脂类代谢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提出该通路中的关键酶的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点用于今后的研究。

肖伟迪[7](2021)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确诊MPE有助于指导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经典肿瘤生物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单独作为依据诊断肺癌时,性能尚不充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升高的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表明NGAL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但国内外鲜少有关于胸液NGAL含量对MPE诊断价值的研究。本文将探究血清及胸液中NGAL单独及联合CEA、CYFRA21-1诊断MPE的性能,旨在为MPE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目的探讨NGAL水平是否与MPE的存在相关,并与已确定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如CEA和CYFRA21-1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检验联合两种或多种标志物检测能否提高MPE的诊断性能。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了在2019至2020年间就诊于安医大一附院的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s,PE)人群共计98例,其中MPE 44例,良性胸腔积液(Benign pleural effusion,BPE)54例。研究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含量,本院生化实验室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胸液中CEA和CYFRA21-1含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ROC)来评价血清及胸液NGAL、CEA和CYFRA21-1对MPE和BPE的鉴别能力,将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7被认定为有诊断价值,本研究还评价了胸液NGAL、CEA和CYFRA21-1分别组合对MPE的诊断价值。结果1.MPE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浓度分别为164.65(80.22-271.61)ng/ml、86.65(62.32-138.34)ng/ml,BPE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浓度分别为83.39(48.94-161.15)ng/ml、55.14(27.03-78.24)ng/ml,在血清和胸液中,MPE与BPE患者的NGAL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PE组患者血清及胸液中CEA、CYFRA21-1含量均高于BPE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1)。3.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导致的MPE中,胸液NGAL的浓度无显着差异。在不同病理类型、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转移的肺癌所致MPE的患者中,胸液NGAL浓度未见显着差异。4.当使用单项生物标志物鉴别MPE与BPE时,目前临床最常用的CEA仍最具有优势,血清及胸液CEA的AUC分别为0.77、0.82,高于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的0.68和0.71。5.在截断值为78.24 ng/ml时,患者胸液NGAL诊断MPE的敏感度为61.36%、特异度为74.07%,AUC为0.71。联合检测胸液NGAL和CEA具有最高的敏感度(84.09%),当与CYFRA21-1联用后可将特异度提高到88.89%,三者联合诊断MPE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AUC为0.86。结论血清和胸液NGAL水平升高与MPE有关。在胸液中联合使用NGAL与CEA、CYFRA21-1等指标,可弥补单用某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的不足,提高现有手段对MPE诊断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刘文龙,郭慧[8](2020)在《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对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对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纳入的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指标进行测定,并与良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予以比较。结果与良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偏高(P <0. 05)。不同分期肺癌比较,Ⅳ期肺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显着高于Ⅲ期、Ⅱ期及Ⅰ期(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显着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患者(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其CEA、CA125、CA19-9水平均有所改善,低于化疗前(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在肺癌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能够有效判断患者预后。

王志鹏[9](2020)在《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水平测定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文中指出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血浆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和SOX2重叠转录本(SOX2OT)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lncRNA AFAP1-AS1和SOX2OT表达水平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留取48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48例良性肺病患者(对照组)血液标本,1小时之内分离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血标本的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这两个lncRNAs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统计学软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这两个lncRNAs作为生物标记物诊断NSCLC的可行性及效能。同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计算单独和联合检测这两个血浆lncRNAs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与血清CEA进行比较。结果:1.NSCLC患者血浆中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的表达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上调(P<0.05)。2.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显着相关(P<0.05),肺腺癌患者这两个血浆lncRNAs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患者,而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长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3.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鉴别诊断NSCLC与良性肺病的AUC分别为0.875(95%CI:0.8040.947;P<0.001;敏感性:87.4%,特异性:86.3)和0.787(95%CI:0.6910.883;P<0.001;敏感性:73.0%,特异性:81.9%),与血清CEA相似(0.836,95%CI:0.7520.908;P<0.001)。4.联合检测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诊断NSCLC的AUC为0.901(95%CI:0.8320.968;P<0.001;敏感性:88.5%,特异性:90.7%),高于单独检测lncRNA AFAP1-AS1或lncRNA SOX2OT的AUC。将这两个血浆lncRNAs联合血清CEA则进一步提高诊断NSCLC的AUC达0.914(95%CI:0.8490.978;P<0.001)。结论: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联合对NSCLC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再结合血清CEA进一步提高诊断效果,这两个lncRNAs作为标记物用于NSCLC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陈聪[10](2019)在《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活检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胸水中的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活检和胸水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胸腔积液患者80例,经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留取胸膜活检标本,同时留取胸水和血清标本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结果:80例胸腔积液患者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顺利完成,未见不良反应,最后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为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为48例,4例无法确诊,诊断阳性率为95%。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28例患者中,胸水中CEA、CYFRA-21、NSE 3种肿瘤标志物平均水平远高于正常值,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8例患者血清中CEA平均水平低于阳性界值,CYFRA-21平均水平略高于阳性值,与恶性胸腔积液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组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血清中NSE水平均低于阳性标准,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CEA、CYFRA-21、NSE三种肿瘤标志物平均水平均高于阳性界值,且与血清中平均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CEA、CYFRA21-1、NSE对良恶性胸水的联合诊断试验评价,结果显示CEA+CYFRA21-1、CEA+NSE、CYFRA21-1+NSE、CEA+CYFRA21-1+NSE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3、0.837、0.878、0.948(P<0.05),联合检测对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为90.0%以上,而CEA+CYFRA21-1、CEA+NSE、CYFRA21-1+NSE、CEA+CYFRA21-1+NSE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7.5%、71.4%、89.3%,以CEA+CYFRA21-1+NSE三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最高,达89.3%,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活检及病理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确诊意义。胸水中进行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有利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二、CEA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及血清、胸液CEA的相关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A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及血清、胸液CEA的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及与血清VEGF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进展
    综述二 VEGF与肺癌及舌象的关系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一 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果
    七、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统计分析
    五、结果
    六、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指标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检测方法
        2.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的临床表达特点
        3.1.1 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和对照组间水平的比较
        3.1.2 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和对照组间阳性率的比较
    3.2 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临床表达特点
        3.2.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八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3.2.2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八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的比较
        3.2.3 非小细胞肺癌在 TNM 不同临床分期中八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3.2.4 小细胞肺癌组在局限期及广泛期中八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3.3 八项肿瘤标志物的 ROC 曲线
        3.3.1 ROC 曲线下面积(AUC)以及临界值
        3.3.2 单独检测肿瘤标志物ROC结果
        3.3.3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ROC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4.2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4.3 展望和缺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肺癌的研究进展
        1.1.1 肺癌的分类
        1.1.2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1.1.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2 肿瘤-睾丸抗原(CTA)的研究进展
        1.2.1 CTA分类及特征
        1.2.2 CTA表达调控
        1.2.3 CTA作用和功能
        1.2.4 配子发生与恶性生殖
        1.2.5 CTA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2.6 肿瘤疫苗和免疫治疗
    1.3 人鱼精蛋白1(PRM1)
        1.3.1 PRM1 的作用
        1.3.2 PRM1 与恶性肿瘤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细胞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临床样本的收集
        2.2.2 RT-PCTR法检测样本mRNA水平
        2.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2.5 细胞株复苏与培养
        2.2.6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活力检测
        2.2.7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在不同血清浓度下孵育
        2.2.8 质粒转染和RNA干扰
        2.2.9 人源重组PRM1 蛋白孵育实验
        2.2.10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2.2.11 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
        2.2.12 动物实验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
        3.1.1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与配对正常组织PRM1-mRNA水平的差异
        3.1.2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临床相关性
        3.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2 PRM1 诊断价值的评估
        3.2.1 外周血PRM1 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3.2.2 PRM1 在肺腺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3 PRM1 在肺鳞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4 PRM1 在组合标志物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5 PRM1 对不同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评估
        3.2.6 PRM1 在Ⅰ-Ⅱ期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3.3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细胞学实验
        3.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3.3.2 PRM1 基因过表达和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3.3.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3.4 细胞营养状态对PRM1 表达水平的影响
        3.3.5 PRM1对A549、NCI-H460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3.4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研究-动物学实验
        3.4.1 构建A549 细胞裸鼠转移瘤模型
        3.4.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转移瘤裸鼠血清中PRM1 表达水平
        3.4.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生长曲线的影响
        3.4.4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的收集和分析
    三、 NGAL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四、统计分析
结 果
    一、患者的临床特征
    二、胸液NGAL、CEA和CYFRA 21-1的含量及诊断价值
讨 论
结 论

(5)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循环肿瘤细胞与代谢组学的多元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NSCLC诊断的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二代测序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代谢组学多元分析在早期NSCLC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在肺癌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NGAL在癌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NGAL的结构与功能
    2.NGAL在癌症中的表达和意义
    3.总结与展望
    4.参考文献

(8)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对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癌组、良性肺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
    2.2 不同分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
    2.3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
    2.4 化疗前后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
3 讨论

(9)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水平测定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索引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实验方法和流程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流程
    4 研究意义
    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测定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水平测定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NSCLC组
        1.1.2 对照组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血浆初步的收集和处理
        1.3.2 血浆标本总RNA的提取
        1.3.3 cDNA的合成
        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目的基因(lncRNAs)和内参基因(5sr RNA)在PCR中的扩增曲线图
        2.2 血浆lncRNA AFAP1-AS1 及lncRNA SOX2OT的表达水平
        2.3 血浆lncRNA AFAP1-AS1 与lncRNA SOX2OT表达水平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分析
        2.4 血浆lncRNA AFAP1-AS1 和lncRNA SOX2OT诊断NSCLC的ROC曲线
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0)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活检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胸水中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的英文缩略词(按字母顺序排列)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CEA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及血清、胸液CEA的相关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肺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及与血清VEGF的相关性研究[D]. 金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八项肿瘤标志物在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临床应用[D]. 宋红磊. 延边大学, 2021(02)
  • [3]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D]. 李小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J]. 肖伟迪,董佳慧,孙耕耘. 临床肺科杂志, 2021(06)
  • [5]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 李志英.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循环肿瘤细胞与代谢组学的多元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万玲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肖伟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血清CEA、CA125、CA19-9测定对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J]. 刘文龙,郭慧.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8)
  • [9]血浆lncRNA AFAP1-AS1和lncRNA SOX2OT水平测定诊断非小细胞肺癌[D]. 王志鹏. 江苏大学, 2020(02)
  • [10]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活检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胸水中的诊断研究[D]. 陈聪.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CEA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清与胸水CEA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