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关于绵阳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月[1](2021)在《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20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铁路覆盖大约90%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3.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技术更是引领全球、独占鳌头。高铁打破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构了城市间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开通高铁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探究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梳理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基础理论,包括运输成本理论、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总结分析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别是投资拉动效应机制、集聚效应机制、扩散效应机制和廊道效应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分析的是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高铁对不同范围区域产生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将城市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探究高铁对不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异质性。最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本文的核心内容及结论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区域通达性水平并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通达性及经济一体化会产生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各城市开通高铁的时间节点,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能两个衡量指标,测算各城市2003年-2018年通达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各区域的通达性水平,2008年后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通达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控制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显着且正向的影响作用,且高铁对各地区经济一体化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通达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间接影响效应,即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并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差距会产生异质性影响。理论上,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区域经济差距越显着。首先,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居住人口、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样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发现: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并未发现对第二产业产生显着影响。验证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同时表明高铁主要通过影响沿线城市的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增长率离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且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劳动力要素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高铁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进而拉大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差距。第三,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主要针对的是高铁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动,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如果存在溢出效应,则高铁也会影响沿线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分别构建四个空间权重矩阵:相邻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普通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权重矩阵,选取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各城市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为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一方面,如果不考虑空间效应因素,将会导致高估资本投入量、城镇化水平、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比另外两个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着,并且高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略高于普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显着增强城市间经济溢出效应,高铁开通可以有效促进沿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第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分别按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根据内向点度中心度、外向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变化值数据,整理出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包括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首先,产生集聚效应的城市共121个,例如长沙市、扬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宜昌市、烟台市、宁波市、镇江市、上海市、重庆市、合肥市等,这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但是也要谨防虹吸效应,避免产生经济极化现象。其次,在分析产生扩散效应城市的过程中,同时观察产生受益效应的城市,可以看到哪些城市成为了受益区域。多数城市既具有扩散效应又具有受益效应,通过可视化地图可以看到各城市间如何相互影响,对于各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对于产生廊道效应或过滤效应的18个城市来说,在高铁网络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即高铁开通后,部分城市原本的区域优势丧失,或者导致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城市更加边缘化。它们分别是:大同市、长治市、朔州市、吕梁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盘锦市、大庆市、台州市、威海市、菏泽市、江门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克拉玛依市。在这些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谨防高铁带来的过滤效应。第五,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探究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高铁虽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却也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并且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也容易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被边缘化,产生廊道效应。这些问题在未来高铁发展过程中都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以下政策思考:一是继续完善高铁交通网络,但也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延伸;二是合理配置资源,谨防部分高铁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出现虹吸效应;三是对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四是在高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转变各城市传统行政理念,积极探索区域综合治理模式;五是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避免人才外流。

郑达[2](2021)在《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绵阳市铁炉村为例》文中认为

赵苑斯[3](2021)在《“农旅融合”背景下的绵阳市安州区红武村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深入实施,为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层出不穷。产业融合理论是两种产业相互交错、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成新业态的过程,它对探索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对村庄规划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了“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的核心建设内容,分析了“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在空间、配套、资源、经济四个方面存在的耦合发展关系。以绵阳市安州区红武村为例,论述了红武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性。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农旅融合”与红武村规划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统计其判断值,运用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其耦合协调度,得出“农旅融合”对红武村规划评价指标中的旅游服务型经济模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自然田园资源挖掘、村镇建设区布局、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规划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依据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得出了体现“农旅融合”理念的红武村规划重点从农旅经济重构、文化传承与利用、景观环境打造、空间结构优化、配套设施完善这五个方面着手。最后还探索了红武村的油博园专项规划,深度体现了“农旅融合”的理念,显示了“农旅融合”理念运用到红武村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研究,为红武村的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红武村产业振兴,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乡村整体面貌,为当地居民创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同时,对村庄规划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参考意见,也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为其它类似的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对解决各种村庄规划的重点和难点、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进行有益的探索。

夏瑜蔓[4](2021)在《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激励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四川省绵阳市在推进“三农”工作进程中,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激励政策,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多措并举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为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激励政策的最终效果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及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特别是政策受益者对政策的认识和理解,都会对激励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为研究材料,以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受益者视角开展对绵阳市施行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的评价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评价的原因,以达到为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建议和实践参考的目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已有的相关政策文本和研究文献,归纳总结出农村实用人才、政府政策激励、政策评价等与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其次,结合绵阳市现有激励政策的具体情况与实用人才与专家进行访谈,制定调研问卷,问卷经预测及修订后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发放,最终获得314份有效问卷数据。最后利用SPSS24.0对有效数据开展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熵权TOPSIS法分析及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绵阳市实用农民对本地实施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干部领导慰问、简化创业手续等措施满意度评价较高,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园区的资格认证、农机设备普及等措施满意度评价较低;(2)影响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激励政策的“经济支持”、“发展支持”、“严格执行”与“政策科学”等四个要素上,年龄、学历及人才类型对评价也形成一定的差异影响。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积极性的激励政策优化建议。

罗舒[5](2021)在《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研究》文中认为藤椒产业是四川省确定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藤椒是绵阳市确定的农业十大主导产品之一。为推进现代藤椒产业的快速发展,绵阳各藤椒产业县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推进了藤椒产业发展。但是,在大力发展藤椒产业、完善藤椒产业链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为此,对藤椒产业链进行分析研究,是促进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提升藤椒产业链建设水平、提高绵阳市藤椒产业竞争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产业链等理论做指导,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文中首先阐述了藤椒产业链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是现状分析,包括国内藤椒产业链发展情况、绵阳市藤椒产业发展现状、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中育苗环节、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与销售环节、消费环节现状,总结得出绵阳市藤椒产业链存在各环节发展程度不高,环节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利益连接机制不合理,产业链组织模式不合理,产业链服务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再次,对国内同属藤椒系的花椒产业链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对四川汉源花椒产业链、陕西韩城花椒产业链、四川金阳青花椒产业链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国内典型的花椒产业链发展经验借鉴。最后结合绵阳市藤椒产业链发展实际,提出藤椒产业优化整合建议,包括提升藤椒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水平,加强各环节之间的链接、建立合理的链接机制,建立合理的产业链组织模式,完善服务保障措施等。

龙秋月[6](2020)在《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要素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网络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显着,良好的交通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滞后经济发展的交通网络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交通网络基础建设的资金支持和经济保障。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成渝城市群交通网络与经济发展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有助于了解成渝城市群交通网络情况、经济发展要素情况、交通网络与经济发展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可为改善区域交通网络和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2018年作为时间断面。首先,从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区位优势度三方面构建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对成渝城市群2013年和2018年的交通优势度进行评价;然后,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结构水平、人民生活四方面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系统,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系统,以土地、资本、劳动力及经济、环境效益作为土地投入产出要素,构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系统,采用熵值法、超效率DEA模型等对成渝城市群2013年和2018年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三个经济发展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文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评价方面:整体上,成渝城市群整体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显着,交通优势度两期平均值分别为0.1972、0.2423;处于0.90及以上的城市只有成都市1个,占地区城市总数的6.25%;处于0.50及以下的城市共14个,占地区城市总数的87.50%。局部上,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呈现明显圈层结构,分别围绕成都市和重庆市向边缘呈递减趋势。区域差异上,成渝城市群公路交通优势度呈现“东西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其内部各地区间交通优势度相差较大,两期最大值(成都市,1.0000、0.9431)和最小值(雅安市,0.0442、0.0203)之间相22.62、46.37倍,差距悬殊。(2)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方面:2013年、2018年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1626、0.1773,得到了小幅提升;空间分布上,以成都-重庆双核为核心,向外逐渐减弱,双核对周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作用明显,极化-涓滴效应明显。2013年、2018年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9635、0.9331,两者作用强度较高;两年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3708、0.3242,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失调城市占比为81.25%;相对发展度值增加,两年交通超前经济的城市个数依次为10、9个,交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交通与经济耦合协调类型中,两年分别有75.00%、68.75%的城市属于高度耦合-中度失调型,其集中连片分布在成渝城市群中部、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3)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时空耦合方面:2013年、2018年成渝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2836、0.2900,整体水平小幅上升;较2013年,2018年等级变动的城市只有广安市和资阳市两个城市,两市均紧邻成渝双核或单核,成渝双核带动作用明显。2013年、2018年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度均值分别为0.9288、0.9431;协调城市占比由43.75%上升到81.25%,区域交通与城镇化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协调度高值区由成都市、重庆市为核心向外扩散;交通滞后城镇化、交通同步城镇化、交通超前城镇化,占比分别为68.75%、31.25%、0,50.00%、12.50%、37.50%;高度耦合-高度协调、高度耦合-中度协调、较高耦合-中度失调类型城市均只有一个,分别为成都市、重庆市、雅安市。(4)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关系方面: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两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依次为1.06、1.03;两期均有7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达优值(>1.00),占总数比重的43.75%;两期依次有13、15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达到0.900以上,占比依次为81.25%、93.75%。区域内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依次相差0.86、0.61,各分区之间的土地利用效率差距较大,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分布差异较大。土地利用效率分布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呈现“核心高,外围低”的格局,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地区大多分布于高土地利用效率外围。成都市、重庆市的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协调性,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空间耦合关系组合类型呈现“东西优,南北劣”的分布特点,局部上组团效果凸显、整体上辐射效应显着,形成双核一轴的空间格局。

岳燕祥[7](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陈媛媛[8](2020)在《永续发展视角下的震后乡村旅游研究——以“5·12”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例》文中认为基于脆弱性、韧性与永续社区的理论视角,选取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且震前无旅游发展基础的平武县南坝镇作为研究个案,对震后乡村旅游政策制定、开发情况与发展现状做了重建与变迁探讨。指出南坝镇震后旅游的曲折发展过程,主要原因是自然脆弱性、社会脆弱性与文化脆弱性。南坝镇发展震后乡村旅游,一是要找准当地旅游文化资源并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区永续发展;二是要防灾减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妥善处理政府与群众关系,提升社区凝聚力,增强社会韧性。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吴雪莲[10](2020)在《基于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以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为例》文中提出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探索、一种新模式、新亮点;是以农业为基础,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吸引游客到访和体验,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运用美好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挖掘农耕文化、运用农耕传承、展示农耕文化是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的重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综合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实例研究法,对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园的典型案例及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对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进行规划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对休闲农业、农耕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阐述了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的相关特征,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关联性以及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园的功能。明确了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挖掘、运用、传承、展示农耕文化是休闲农业开发的重要课题。(2)对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园区的应用进行调研,选取黄鹤湖旅游区、石象湖、蒲江明月村三个园区为目标,对三个园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农耕文化在三个园区建设中的应用。(3)基于对相关理论和实地调研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包括表达内容、表达途径以及表达方式。其中表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方面、农民生活方面、农村生态方面三大类;表达途径包括场所、景观、活动三类载体;表达方式包括“物”的表达方式、“事”的表达方式、“意”的表达方式三类。(4)以基于农耕文化为主题背景的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的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归纳总结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大力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运用合理且适当的手法融入到园区规划设计中,使园区更具有文化魅力和吸引力,为未来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绵阳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绵阳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影响的研究
        1.2.2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
        1.2.5 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影响机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速铁路
        2.1.2 区域通达性
        2.1.3 经济要素
        2.1.4 经济空间溢出
        2.1.5 经济空间格局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相关理论
        2.2.1 运输成本理论
        2.2.2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5 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
        2.2.6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
    2.3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机制
        2.3.1 投资拉动效应机制
        2.3.2 集聚效应机制
        2.3.3 扩散效应机制
        2.3.4 廊道效应机制
第3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1 研究假设
    3.2 区域空间通达性分析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3.2.2 高速铁路通达性指标
        3.2.3 高速铁路通达性测算及分析
    3.3 高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分析
        3.3.1 实证方法介绍
        3.3.2 计量模型构建
        3.3.3 变量选择
        3.3.4 数据说明
        3.3.5 实证结果分析
        3.3.6 稳健性检验
        3.3.7 异质性分析
        3.3.8 中介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
    4.1 研究假设
    4.2 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2.1 计量模型构建
        4.2.2 变量选择
        4.2.3 数据说明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4.2.6 异质性分析
    4.3 高铁对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分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变量选择
        4.3.3 数据说明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3.5 稳健性检验
        4.3.6 异质性分析
        4.3.7 中介效应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
    5.1 研究假设
    5.2 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影响分析
        5.2.1 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5.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4 变量选择
        5.2.5 数据说明
        5.2.6 空间相关性检验
        5.2.7 模型选取
        5.2.8 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5.2.9 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
    5.3 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5.3.1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5.3.2 城市间空间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5.3.3 数据说明
        5.3.4 空间网络结构中心性分析
        5.3.5 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
        5.3.6 部分城市经济空间关联社会网络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思考
    6.1 结论
    6.2 相关政策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农旅融合”背景下的绵阳市安州区红武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1.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1.1.3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要求
        1.1.4 绵阳市安州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对红武村的发展要求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农旅融合
        1.3.2 村庄规划
        1.3.3 农旅融合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研究动态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1.1 国外“农旅融合”及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农旅融合”及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
    2.2 研究综述
        2.2.1 研究评述
        2.2.2 研究不足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产业融合理论
        2.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3 人类聚居学理论
3 “农旅融合”与红武村规划耦合协调度研究
    3.1 “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耦合关系分析
        3.1.1 “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核心内容提取方法
        3.1.2 “农旅融合”的核心内容
        3.1.3 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
        3.1.4 耦合关系分析
    3.2 “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的相互作用
        3.2.1 “农旅融合”对村庄规划的影响
        3.2.2 村庄规划对“农旅融合”发展的作用
    3.3 红武村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3.3.1 评价模型因子的确定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红武村耦合协调度分析
        3.4.1 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3.4.2 红武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
        3.4.3 红武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4 案例实践——红武村规划研究
    4.1 红武村现状分析
        4.1.1 现状概况
        4.1.2 红武村SWOT分析
        4.1.3 总结
    4.2 红武村规划概述
        4.2.1 规划概况
        4.2.2 规划重点
    4.3 用地布局规划
        4.3.1 土地整理优化
        4.3.2 三区用地布局
        4.3.3 集中居民点规划
    4.4 产业发展规划
        4.4.1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4.4.2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4.5 配套设施规划
        4.5.1 道路交通规划
        4.5.2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5.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6 景观风貌规划
        4.6.1 自然田园风光利用
        4.6.2 景观要素提炼与打造
        4.6.3 环境整治规划
    4.7 油博园专项规划
        4.7.1 油博园重点项目建设
        4.7.2 “农旅融合”背景下的油博园规划
        4.7.3 油博园文化建设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农旅融合”建设各指标评价因子专家咨询表
附录 B-“农旅融合”与红武村规划耦合协调度专家评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及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数据来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实用人才
        2.1.2 政府政策激励
        2.1.3 政策评价与政策执行
    2.2 理论概述
        2.2.1 激励理论
        2.2.2 政府行为理论
        2.2.3 政策执行理论
3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与激励政策的现状研究
    3.1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研究
        3.1.1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现状
        3.1.2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
    3.2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的分类
        3.2.1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政策的主要形式
        3.2.2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的方式
    3.3 绵阳市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相关激励政策
        3.3.1 国家相关政策
        3.3.2 四川省相关政策
        3.3.3 绵阳市相关政策
        3.3.4 绵阳市各区、市、县的相关政策
        3.3.5 国内其他地区的部分典型政策
4 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分析
    4.1 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的问卷
        4.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4.1.2 问卷的基本内容
        4.1.3 样本的确定
        4.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熵权TOPSIS法分析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4.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与分析
    4.3 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及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指标选取
    5.2 调研结果分析
        5.2.1 样本情况描述
        5.2.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5.2.3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3 不同特征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3.1 不同性别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3.2 不同年龄段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3.3 不同学历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3.4 不同人员类型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概况和特征
        6.1.2 绵阳市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激励情况
        6.1.3 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满意度的评价
        6.1.4 影响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因素
    6.2 对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优化的建议
        6.2.1 继续加强财政投入与金融服务支持
        6.2.2 重视激励政策的公平性问题
        6.2.3 营造良好的“爱农重农”的社会氛围
        6.2.4 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热情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藤椒产业链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2.1 藤椒产业链相关概念
    2.2 藤椒产业链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
        2.2.2 规模经济
        2.2.3 产业链
3 绵阳市藤椒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国内藤椒行业发展情况
        3.1.1 中国藤椒产业链发展概况
        3.1.2 四川藤椒产业链发展概况
    3.2 绵阳市藤椒产业链发展现状
        3.2.1 藤椒产业链发展总体情况
        3.2.2 藤椒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情况
        3.2.3 藤椒产业链发展调查分析
    3.3 绵阳市藤椒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藤椒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程度不高
        3.3.2 各环节缺乏紧密联系,利益连接机制不合理
        3.3.3 产业链组织模式不合理
        3.3.4 藤椒产业链服务保障不足
4 同属藤椒系的花椒产业链典型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4.1 四川汉源花椒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
        4.1.1 汉源花椒产业链概况
        4.1.2 汉源花椒产业链经验借鉴
    4.2 四川金阳花椒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
        4.2.1 金阳花椒产业链概况
        4.2.2 金阳花椒产业链经验借鉴
    4.3 陕西韩城花椒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
        4.3.1 韩城花椒产业链概况
        4.3.2 韩城花椒产业链经验借鉴
    4.4 本章小结
        4.4.1 三地花椒产业链纵向整合优化的先进经验
        4.4.2 三地花椒产业链链接模式的先进经验
5 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建议
    5.1 提升藤椒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水平
        5.1.1 发展绵阳市藤椒优势产业带,提升种植水平
        5.1.2 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提升加工环节的水平
        5.1.3 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提升销售和流通环节水平
    5.2 加强各环节之间的链接,建立合理的链接机制
        5.2.1 建立完善的市场交易
        5.2.2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市场功能
        5.2.3 挖掘品牌价值
    5.3 建立合理的产业链组织模式
        5.3.1 推进科学的产业链组织模式
        5.3.2 整合藤椒产业链纵向各环节
        5.3.3 整合藤椒产业链横向各环节
    5.4 完善绵阳市藤椒产业链服务保障措施
        5.4.1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5.4.2 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藤椒种植情况调查问卷

(6)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要素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优势度
        1.2.2 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1.2.3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交通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
    3.1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构建
        3.1.1 交通网络密度
        3.1.2 交通干线影响度
        3.1.3 区位优势度
        3.1.4 评价模型构建
    3.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时空特征分析
        3.2.1 成渝城市群交通网络密度时空特征分析
        3.2.2 成渝城市群交通干线影响度时空特征分析
        3.2.3 成渝城市群区位优势度时空特征分析
        3.2.4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时空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4.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4.1.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2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
    4.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分析
        4.2.1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模型
        4.2.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4.2.3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时空耦合研究
    5.1 成渝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评价
        5.1.1 成渝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2 成渝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时空特征分析
    5.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时空耦合分析
        5.2.1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5.2.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关系分析
    6.1 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6.1.1 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6.1.2 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时空间特征分析
    6.2 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关系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永续发展视角下的震后乡村旅游研究——以“5·12”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个案概况与研究方法
三、震后南坝镇旅游开发历程
    (一)震前南坝旅游业情况
    (二)震后乡村旅游政策制定
    (三)震后三至七年旅游开发的低谷期
    (四)震后八年至今旅游开发的曲折期
四、震后乡村旅游的脆弱性
五、永续发展研究框架下的乡村旅游
六、结语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以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1.2.2 农耕文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综合比较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实例研究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理论与实践
    2.1 休闲农业相关概况
        2.1.1 休闲农业概念
        2.1.2 休闲农业的特征
    2.2 农耕文化相关概况
        2.2.1 农耕文化概念
        2.2.2 农耕文化的特征
    2.3 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关联性
        2.3.1 农耕文化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吸引力
        2.3.2 农耕文化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引方向
        2.3.3 休闲农业为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提供传承载体
    2.4 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园功能
        2.4.1 生产功能
        2.4.2 休闲观光功能
        2.4.3 科普教育功能
        2.4.4 参与体验功能
        2.4.5 保健疗养功能
    2.5 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园调研分析
        2.5.1 黄鹤湖旅游区
        2.5.2 石象湖
        2.5.3 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
        2.5.4 案例调查分析总结
3 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
    3.1 农耕文化的表达内容
        3.1.1 农业生产方面
        3.1.2 农民生活方面
        3.1.3 农村生态方面
    3.2 农耕文化的表达途径
        3.2.1 场所
        3.2.2 景观
        3.2.3 活动
    3.3 农耕文化的表达方式
        3.3.1 “物”的表达方式
        3.3.2 “事”的表达方式
        3.3.3 “意”的表达方式
4 基于农耕文化为主题背景的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规划设计
    4.1 项目背景
        4.1.1 区位概况
        4.1.2 自然气候条件分析
        4.1.3 自然资源分析
        4.1.4 人文资源分析
        4.1.5 区域有利因素分析
        4.1.6 开发建议
    4.2 项目主题的凝练及总体规划思路
        4.2.1 规划原则
        4.2.2 园区主题
        4.2.3 定位与特色
    4.3 项目总体规划
        4.3.1 项目总体规划
        4.3.2 项目空间布局规划
        4.3.3 项目道路系统规划
    4.4 农耕文化(陈村文化)项目规划和景观规划
        4.4.1 养老、养生项目规划
        4.4.2 体验活动项目规划
        4.4.3 景观规划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关于绵阳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D]. 张馨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2]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绵阳市铁炉村为例[D]. 郑达. 西南科技大学, 2021
  • [3]“农旅融合”背景下的绵阳市安州区红武村规划研究[D]. 赵苑斯.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绵阳市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D]. 夏瑜蔓.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研究[D]. 罗舒.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成渝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要素耦合研究[D]. 龙秋月.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永续发展视角下的震后乡村旅游研究——以“5·12”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为例[J]. 陈媛媛. 民族论坛, 2020(02)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基于农耕文化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以绵阳市某康养示范园为例[D]. 吴雪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关于加快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