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东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

耐东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

一、乃东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卓嘎措姆[2](2020)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并非缩小,反而呈现出不断拉大的倾向。而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和保障的作用。由此从理论上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经济规律和作用机制,将有可能寻找出一种有效缩小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化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文献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发达地区和城市,鲜有涉及西藏等西部偏远地区,因此也就为本论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本文力图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梳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到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重大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交通与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得出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其网络性和外部性的特点,引致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又会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叠加作用来影响交通网络所涉及的区域,最终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深入地梳理了西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并且从交通史学的角度对西藏的古代交通史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分析发现,西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交通实现了立体化,一个由公路、民航、铁路和管道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伴随着西藏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凸显,交通对周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进而形成了点轴系统的雏形。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西藏区域空间开发以及宏观经济增长贡献较大。但是,通过横向比较,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总量与内地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西藏依然处于交通和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在实证方面,本文通过利用SVAR模型,利用脉冲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现有的数据,得出公路通车里程增加一个标准差可直接拉动地区GDP的增长约2%。同时,公路通车里程也通过增加客运量和货运量的途径,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铁路对经济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相比之下,公路对于经济增长拉动的显着性水平和贡献度大于铁路。同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回归分析,说明了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即铁路基础设施主要是通过提高旅游收入来提高了西藏自治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公路基础设施影响经济主要是通过提高西藏自治区工业化水平来提高了西藏自治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从影响机制的角度,给出了公路和铁路的基础设施影响经济的不同路径。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交通和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青藏铁路通车以来二者协调程度转好,特别是“十二五”之后,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逐步从之前的交通对经济的“瓶颈制约”到“十三五”的优质协调的阶段,说明西藏逐步掌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规律并采取了有力措施,证实了二者之间基本处于“良性循环”的关系。本文系统梳理了西藏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资料,是目前相关文献中数据相对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同时,本文通过不同模型验证了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实证的角度丰富了相关文献。在政策建议方面,立足西藏实际,基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以及通过交通适度超前发展来驱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建议,使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制定的指向回归到为西藏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质上来,借助“一带一路”,积极推动西藏交通事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周凡[3](2018)在《民国太原报刊电影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我国印刷业和出版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各大报刊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广告,这些广告已经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珍贵历史资料。本文利用民国时期丰富的报刊资源,选取至今鲜有人涉及的民国报刊电影广告领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该时期太原地区报刊中的电影广告,对民国报刊电影广告的情况进行研究,初步探索描绘出了民国电影放映的概况。报刊电影广告的出现,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太原报刊电影广告为研究对象,结合广告学、设计学、经济学等学科,通过其搭载的报刊媒介寻找蛛丝马迹。本研究还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广告类型、宣传策略、电影类型、放映场所、观影票价、电影审查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对民国电影广告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再现民国时期太原地区电影发展的概况。通过研究发现,电影广告的发展与报刊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报刊从无到有,从兴起到鼎盛,见证了电影广告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属于电影的光辉时刻,成为了那个时期电影宣传的一个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广告的整理和分析,能够看出当时太原影业的概况,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认识价值。

何治民[4](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认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琳[5](2017)在《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志中记载了数量丰富的演剧史料,往往作为参考、引用资料为学人研究戏曲领域的各项论题而服务,这是其资料性价值的体现,也是目前学界利用地方志史料的主要方法。也有将方志演剧史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辑录方志中的戏曲资料并加以分析来了解某地历史上的演剧情况。这种利用方式,对正视和挖掘方志演剧史料于戏曲研究的价值很有帮助。然而,目前做出的成绩不甚理想。大多是依靠二手资料进行辑录,再加以简略分析便谓概括一地之演剧史实,并不能令人信服。且目前关于方志中收录演剧史料的研究,有许多未竟之处,甚至连用一篇博士论文做专题研究的现象都没有。基于此,这许多留白便提供了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有两个研究视角,首先是文献学角度。从地方志本身的修纂原则出发,探讨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由此发现,演剧史料大致分布于风土志、祠祀志、艺文志、财政志、人物志、民政志及杂志七大方志门类中,数量上以风土志为首,祠祀、艺文次之,其余均为散见。且修志持续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正比例关系,而地方志的行政等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反比例关系,而撰修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也会影响到方志对其收录情况。同时,方志修纂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呈现出河南、河北与山西不同的历史演剧风貌。除了地方志本身的撰修规律外,其收录大量演剧史料还受到“礼乐”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收录规律不只体现出儒家“崇礼以作乐”的思想,一些被当作反面教材收录的戏曲资料还体现出“以礼节制乐”的原则。民国“礼崩乐坏”更促使戏曲改良运动的出现,改良事实便因此保存在民政志中,这样的收录情况反映出戏曲与礼制相伴相生的发展道路。其次,是演剧史料本身所反映出的戏曲学问题。地方志作为一地情况之总览,是最贴近民间演剧的资料记载。那么其中收录的信息,便是民间演剧活动的大致风貌。民间演剧活动首先是一个诸艺杂陈的大环境,以闹热性为本质属性。戏曲演出置身其中,作为主流表演形式,是支撑与繁荣民间演剧的中流砥柱。其与民间诸艺的关系十分密切。戏曲起兴于歌舞,专以演故事,汇聚种种伎艺而成。成熟之后,民间诸艺纷纷受其影响,却又各自独立演出。“歌舞”、“演故事”与戏曲之间由此而存在复杂的构筑和分解关系,而这个关系始终融合在诸艺杂陈的闹热环境中。大环境确立后,便要细究置身其中的戏曲演出情况,从演员、剧种与观众的角度全面解读。以河南、河北与山西三个地区为代表,可以从土戏与客音的角度去分析各个区域的特色,其在本土的接受语境又呈现出雅俗不同的趣味,以及功利性教化与无功利性的虚实审美,不论哪种皆是观众参与戏曲传播与艺术实现的重要过程。而土戏与客音的传播主体则是民间各式各样的艺人与班社组织,由此方可实现戏曲演员、作品与观众在民间闹热的大环境中完整的艺术传播过程。这也是戏曲演出在民间演剧中的立体活动状态,而这个立体状态便是戏曲呈现在民间演剧中的艺术三维空间。之所以谈到空间角度,是因为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接收还缺乏一个重要的演出场所。演出空间首先一定是物理性质的,如神庙中的高台或是临时搭建的空间,亦或是城市中的剧场。而据空间复杂元素构成分析,物理空间之上还附着着社会空间、精神文化空间等属性。这一点,明确地反映在神庙高台上,如其小小的舞台称谓便可以折射出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庙会会场以及各类民间集会,也将戏曲的社会属性表露无遗。由此可见,不论是戏曲的民间演剧环境还是演员、剧种、观众以及演出场所都是置身于社会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无比密切的关联。正因如此,这些演剧资料才会被“以览一地之总情”的地方志收录其中。

张晓梅[6](2015)在《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厦门市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先发城市以及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地方总体经济与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但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岛内岛外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各辖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不仅会制约厦门市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全市长远规划发展,更会威胁到一个社会的公正理念,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推进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对该问题的研究更是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分析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现象、找出其薄弱环节并给出相对合理的建议。首先,本文在梳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特点把本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范围界定在与民生最直接最相关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大方面,介绍了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况以及厦门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规划目标。其次,以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为切入点,确定了衡量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对现有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所得资料进行整理计算,量化测度了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不均等现象。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方面的均等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同安区、翔安区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社会保障服务的不均等现象较义务教育方面要严重一些,基本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忽视了过程均等,不同辖区居民受到较严重的差别待遇;医疗卫生方面的“质”和“量”都存在严重的不均等现象,同安区、翔安区的硬件设施与资金支出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最后,结合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状况,提出推进其均等化进程的基本思路,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地方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厦门市乃至全国或具有相同地位的副省级城市和地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李艳明[7](2013)在《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从“一五”时期出台的《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到201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为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农业自身的弱质性、正外部性及公共品属性决定了财政必须进行扶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宝兴县是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全省居中位,在四川省县域经济中具有典型性。研究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对提高山区农业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甚至全省各区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对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配置结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现状进行阐述;在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建议。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进行分析。利用经济模型、比率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宝兴县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财政支农投入不足。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长幅度小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度远小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总支出比重较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却高于最优比重。定性分析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发现:(1)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有待规范,监管力度有待提升,资金整合力度有待加强。(2)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绩效管理权威性和约束力较弱,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力有限,重工轻农的政策没发生改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建议: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制度。

白晓慧[8](2013)在《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藏文化五大学科分别是佛学、文学、哲学、医药学、工艺学。传统工艺又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藏族传统工艺在藏族人民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与藏族的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并成为藏族人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带动藏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早在1998年中央政府就对西藏山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和整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我国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的增强。中央政府提出了使西藏地区成为“中华特色文化保护地”的重要规划。《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同时,“十二五”期间,西藏还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艺术人才及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民族手工艺品可作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特色文化产业。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藏族传统工艺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千年古艺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对藏族的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极为重要。本文将围绕传统工艺的特点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角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开发达到保护目的的同时,实现保护体系的建立,最终达到对藏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文章的结构由五个大部分组成。其中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一章主要阐述传统工艺相关概念及其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分类构成及其社会地位。第三章主要选取藏毯、藏药、邦典和藏纸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主要阐述藏族传统工艺的保护理论和实践。

张丽娜[9](2013)在《《热河日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和朝鲜半岛世代的友好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燕行录”文学,朝鲜实学思想家朴趾源创作的《热河日记》可谓其中的压卷之作。1780年,朴趾源随堂兄朴明源率领的朝鲜赴清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的使节团来到中国,回国后依见闻创作了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这部着作被称为“实学全书”,朴趾源用实学思想家的眼光对清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民俗等进行了观察描写,其中不乏对中国文物制度、历史典籍的精辟见解;《热河日记》犹如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图,把十八世纪的盛清社会风貌展现出来,并以高屋建瓴的批判意识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切合朝鲜社会实际的具体改革措施。本论文运用实证的方法,爬梳资料,钩沉考订,考论并重,在政治、文化和散文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下考察《热河日记》的创作,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阐释了朴趾源在朝鲜李朝中后期的思想动态及《热河日记》出现的深层内因,对《热河日记》的思想价值、文献学价值及创作艺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的研究。朴趾源所生活的时代是朝鲜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瓦解征兆的过渡性转折期: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商品经济日渐发展,社会生产关系悄然转型;社会问题严重,农民起义频发;通过中国传来的“西学”——自然科学思想和明清实学的传播促使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学思想产生并发展,文学艺术的“去理学化”倾向也愈发明显,各种崭新的思想因素在十八世纪的李朝悄然萌发。朴趾源敏感地把握了当时的深层现实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并通过《热河日记》的创作表达其改革思想。《热河日记》的体例将编年和记事综合起来,对燕行旅程以日记形式按编年体记述,对不容易以日记形式记述的重要内容,则采用专题的形式独立记述,整部作品结构合理,脉络明晰,重点突出。《热河日记》中记体散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器物记和人事杂记;此外还有论说文、小说和笔记文。《热河日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文献,朴趾源对中国文献的关注和甄选突出了其反理学立场,凭借深厚的汉学修养和对中国当时学术成就的全面了解,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辨伪勘误、驰辨逞才,并有意识地关注了与朝鲜有关的文献,彰显其民族情怀。对中国人文地理、清朝的文物制度的考察激发了朴趾源的改革思想。《热河日记》描摹出从鸭绿江到北京这一旅途中的名山大川、田野河流,中国辽阔、丰富的地貌带给朴趾源崭新的地理感受,饱览群书、博古通今的朴趾源对行程中的名胜、遗址进行考据钩沉,展现其爱国情怀及学术修养;《热河日记》全面展示了清朝的先进文物制度,包括清代的政治统治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考察清朝、反思朝鲜社会的“华夷观”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朴趾源提出了“利用厚生”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限民名田,耕耘树艺,鼓励工商、贸易富国,振兴实业等,以实现朝鲜的国富民强。《热河日记》中的杂录部分具有高超的思想艺术成就。杂录的论述内容在理势与语势映衬下表达出朴趾源的政治使命感;见闻录记述了旅途中所经历的古北口遗址、白河、避暑山庄的景观及使行团的活动,在景物描写中传达出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受;笔记文具有耳闻目睹的现实性,内容丰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颇具史料价值及文化价值。《热河日记》中的杂录即事名篇,杂而不散,内容丰富,文风多样,语言明洁晓畅,文学意味浓厚。《热河日记》的创作艺术达到了朝鲜游记文学的巅峰。《热河日记》塑造了鲜活的中国形象,包括从王侯贵族到一般文士的人物群相、十八世纪清朝的全景图式的鲜活社会场景;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塑造,包括文学典型和文学意境两类。《热河日记》朴实而尖锐的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烛察时弊,放言无忌的政论和广征博引、曲折尽情的论述风格;讽刺艺术尖锐而深刻,揭露批判了两班阶层虚伪的封建道德和礼教;语言朴实,深于取象,将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比喻、连环错综的排比和灵活精当的典故巧妙结合,形成了雅洁晓畅、追朴求真的语言风格。《热河日记》是“燕行录”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朝鲜游记文学史的里程碑;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性震撼了李氏王朝的统治阶层,引发了着名的“文体风波”;后人对朴趾源着作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持续不断。《热河日记》承载着朴趾源对十八世纪后期中、朝两国的冷静审视,以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段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一位朝鲜改革家的思想高度和民族情怀,是游记文学及域外汉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

臧琴[10](2012)在《从宁东能源基地的经济税收增长情况看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的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宁东能源基地是宁夏"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实施国家区域和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工程,近年来随着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其税收收入成为自治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金库宁夏区分库根据人民银行《"十二五"时期国库业务发展规划》和银川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宁夏"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

二、乃东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乃东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的研究综述
        2.1.2 国内的研究综述
        2.1.3 研究综述述评
    2.2 交通基础设施概述
        2.2.1 交通基础设施概念的界定
        2.2.2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方式的变革
        2.2.3 交通基础设施及其经济特性
        2.2.4 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2.3 区域经济概述
        2.3.1 区域经济的概念
        2.3.2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4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2.4.1 区域开发理论
        2.4.2 区位理论
        2.4.3 协同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西藏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3.2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分析
        3.2.1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3.2.2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3.3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4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
        3.4.1 西藏各地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3.4.2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结构特征
        3.4.3 西藏交通网络与经济空间集聚与扩散
    3.5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现状综合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4.1 SVAR模型的相关技术
        4.1.1 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
        4.1.2 脉冲响应函数
        4.1.3 SVAR的脉冲响应
    4.2 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数据描述
    4.3 模型的设定
    4.4 脉冲响应分析
    4.5 模型分析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5.1 短期需求拉动效应分析
        5.1.1 直接经济增长效应
        5.1.2 乘数效应
    5.2 长期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2.1 网络效应
        5.2.2 溢出效应
    5.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5.3.1 描述统计
        5.3.2 实证设计
        5.3.3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分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6.1 协调发展的内涵
        6.1.1 协调发展
        6.1.2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的依据
        6.1.3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
    6.2 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6.2.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6.2.2 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3 数据的来源
    6.3 耦合协调结果
        6.3.1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系统得分结果
        6.3.2 耦合协调度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下一步展望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民国太原报刊电影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太原报刊电影广告概况
    第一节 民国太原报刊的媒介环境
    第二节 民国太原报刊电影广告概况
    第三节 太原报刊电影广告的类型
        一、商业性广告
        二、公益性广告
        三、告知性广告
第二章 电影广告的宣传策略
    第一节 电影广告的视觉传达
        一、广告的点、线、面元素
        二、广告的文字元素
    第二节 电影广告的噱头运用
        一、广告词的语言艺术
        二、演员和主创人员的明星效应
        三、出品公司的品牌效应
    第三节 电影广告的商业效果
        一、广告的刊登位置
        二、广告的发布时间
第三章 电影类型、需求及经营
    第一节 放映电影的类型
        一、早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类型
        二、20世纪40年代的类型
    第二节 电影放映潮流及观影需求
        一、广告的投放频次及周期
        二、事实数据的使用
        三、电影放映的季节性
    第三节 观影票价
        一、票价等级
        二、票价起伏
    第四节 电影放映管理和审查
        一、影院自身管理
        二、组织形式改革
        三、政府管理审查
    第五节 西北影业公司
第四章 放映场所
    第一节 放映场所的类型
        一、室内电影院
        二、露天电影院
    第二节 放映场所的性质
        一、专职放映电影影片
        二、交织电影戏剧艺术
        三、提供举办事宜场所
    第三节 影院观影环境的优化
        一、设备更新
        二、装修美化
第五章 电影广告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传递信息,诱导消费
    第二节 内外并举,打造品牌
    第三节 人文情怀,兼容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S村概况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S村概况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一、富饶的资源
        二、贫困的经济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一、S村的土地“稀缺”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一、S山泉水项目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三、S村蔬菜产业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一、孤儿LXL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网络文献类
    五、外文文献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5)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
        (1) 发挥方志收录戏曲史料的资料性价值
        (2) 正视方志演剧史料,将其作为专门研究对象
        (3) 专题研究关注度小,提升研究难度大
    四、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
    第一节 方志中的戏剧生存空间与收录规律
        一、方志七大门类与记录形态分析
        二、修志持续性与行政等级
        三、修志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
    第二节 晋冀豫三省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地域分布
        一、冀北山区演剧与冀中南演艺历史
        二、晋东南及晋南乡村祭赛与演剧
        三、豫北的地缘优势与中原城市演剧
第二章 “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
    第一节 崇礼以作乐
        一、岁时节礼演乐
        二、人生仪礼演乐
        三、祭礼演乐
    第二节 以礼节制乐
        一、捣淫祠,正祀典
        二、戒艳曲,规戏剧
        三、禁丧戏,厚风俗
        四、止夜唱,维治安
        五、革乐籍,责从良
    第三节 礼崩乐坏,改良戏曲
        一、维系礼乐教化
        二、“反礼教”以唤醒民众
第三章 诸艺杂陈的民间演剧活动
    第一节 戏曲之历史建构
        一、起兴于歌舞
        二、专以演故事
        三、种种伎艺之综合——宋金杂剧
        四、“真戏曲”——元杂剧
    第二节 民间演剧活动中的戏曲元素分解
        一、秧歌与社火中的戏曲歌舞元素
        二、装演戏剧故事
    第三节 民间演剧的闹热属性
        一、“闹热性”推动戏曲建构
        二、戏曲分解中的“闹热”需求
第四章 戏曲在民间演剧中的活动状态
    第一节 地方土戏与客音
        一、客(客音)随主(土戏)便
        二、反客(客音)为主
        三、入乡随俗——客音本土化
    第二节 班社组织与戏曲艺人
        一、自娱组织与乡民自行扮演
        二、雇用戏曲班社
        三、戏曲艺人之生存状况
    第三节 戏曲演出之接受语境
        一、接受语境之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二、客音与土戏之雅俗审美
        三、虚实相生的艺术造境
第五章 民间演剧活动之空间阐释
    第一节 演出空间的固化与随性
        一、空间形制由外而内的固化演变
        二、乡村固定剧场与临时搭建交替发展
        三、固定中的随性变化
    第二节 神庙戏台称谓中的社会元素
        一、“舞”、“歌”以祀神
        二、“乐”、“赛”之设教
        三、“戏”、“剧”还本真
    第三节 “会场”中的演剧文化
        一、无戏则“会”不立
        二、“会”多则戏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晋、冀、豫地区方志记载演剧资料检索表
    一、风土志(共799条演剧资料)
    二、祠祀志(共283条戏楼资料)
    三、艺文志(共410条演剧材料)
    四、财政志(共89条戏捐资料)
    五、人物志(共71条演剧资料)
    六、民政志(共21条演剧材料)
    七、杂志(共25条演剧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现有文献评价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2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概述
    2.1 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2.1.1 公共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2.1.2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界定
    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基础
        2.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
        2.2.2 经济学基本命题、思想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2.3.1 政治意义
        2.3.2 经济意义
第3章 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概况与规划目标
    3.1 厦门市宏观概况
        3.1.1 地区生产总值
        3.1.2 厦门市人口分布
        3.1.3 厦门市财政收支概况
        3.1.4 厦门市居民收入状况
        3.1.5 厦门市行政区域划分
    3.2 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概况
        3.2.1 义务教育方面
        3.2.2 医疗卫生方面
        3.2.3 社会保障方面
    3.3 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概况
    3.4 厦门市基本公共服务总体规划目标
第4章 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4.1 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分析
        4.1.1 各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
        4.1.2 各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4.2 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量分析
        4.2.1 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4.2.2 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计算
        4.2.3 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量分析结论
    4.3 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成因分析
第5章 实现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5.1 推进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5.2 实现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
        5.2.1 进一步健全厦门市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5.2.2 加强财源建设、提高各区政府行政能力
        5.2.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2.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5.2.5 建立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5.2.6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5.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有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公共财政理论
    2.2 公共产品理论
    2.3 公共支出管理绩效评价理论
3 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状与问题
    3.1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状
        3.1.1 财政支农规模管理现状
        3.1.2 财政支农结构管理现状
        3.1.3 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现状
        3.1.4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现状
    3.2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3.2.2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3.2.3 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3.2.4 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3.3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力不足
        3.3.2 重工轻农的政策没发生改变
        3.3.3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
4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4.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4.2 合理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4.2.1 提高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支农支出中比重
        4.2.2 严格控制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
        4.2.3 完善政策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4.3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
        4.3.1 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4.3.2 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力度
        4.3.3 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4.4 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制度
        4.4.1 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4.4.2 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8)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相关研究动态
    3. 研究范围界定及其研究方法
    4. 创新点与不足
第1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1.1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1.1 工艺
        1.1.2 传统工艺
        1.1.3 手工艺
        1.1.4 传统手工艺
        1.1.5 手工业
        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相关理论支撑
        1.2.1 民族经济学理论
        1.2.2 产业集聚理论
        1.2.3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理论
        1.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第2章 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考察及分类
    2.1 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考察
        2.1.1 吐蕃时期传统工艺的初步形成
        2.1.2 传统工艺的稳定发展时期
        2.1.3 传统手工行业协会的出现
    2.2 藏族传统工艺的分类
        2.2.1 反映藏民族生产方式的传统工艺
        2.2.2 反映藏民族思想感情的传统工艺
        2.2.3 反映藏民族宗教信仰的传统工艺
    2.3 藏族传统手工业的特点
        2.3.1 谱写藏族发展历史
        2.3.2 表达藏族宗教信仰
        2.3.3 体现藏民族特需性
        2.3.4 凝聚藏族人民智慧
第3章 藏族传统工艺的实证分析
    3.1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案例分析
        3.1.1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藏毯产业
        3.1.2 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藏药产业
        3.1.3 藏族民族特需品邦典
        3.1.4 急需抢救和保护的藏纸业
    3.2 藏族传统手工业面临的挑战
        3.2.1 民族特需性决定狭小的市场需求
        3.2.2 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阻碍市场供给
        3.2.3 受到现代文化环境的冲击
        3.2.4 面临缺乏传承人的危机
第4章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的实践
    4.1 藏族传统工艺保护的必要性
        4.1.1 保护传统文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4.1.2 藏族传统工艺是中华艺术宝库的瑰宝
    4.2 藏族传统工艺的社会地位及其作用
        4.2.1 使西藏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重要元素
        4.2.2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2.3 藏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4.2.4 促进藏族传统产业转变为支柱性产业
        4.2.5 促进藏族地区就业增加个体经济收入
    4.3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4.3.1 确定藏族传统工艺的归属部门建设基础学科体系
        4.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实现静态保护模式
        4.3.3 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热河日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朴趾源及其时代
    第一节 十八世纪的朝鲜社会
        一、社会生产的逐步恢复
        二、商品生产关系日渐萌芽
        三、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
        四、土地兼并与“流民”
        五、身份等级制度的瓦解
        六、势道政治与吏治腐败
    第二节 十八世纪朝鲜的思想与文化
        一、性理学与“党争”
        二、性理学与“北伐论”
        三、实学思潮的萌生
        四、《热河日记》与“北学”
    第三节 中朝关系的调适与转型
        一、“事大至诚”,以清为“夷”
        二、回归“礼治”,正视清朝
    第四节 朴趾源的生平
        一、求知探索的青年时期
        二、实学精进的中年时期
        三、民本仕宦的晚年时期
        四、着书求索的启蒙学者
第二章 《热河日记》的文献学考察
    第一节 《热河日记》的成书过程
        一、燕行之旅
        二、成书时间
    第二节 《热河日记》的体例考析
        一、日记部分
        二、杂录部分
        三、文体分类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献
        一、各类中国文献一览
        二、关于杨循吉《志异》
        三、朴趾源对中国文献的关注与甄选
第三章 《热河日记》中的“北学”思想探索
    第一节 渡江录的“神”与“情”
        一、燕行之旅与朴趾源的崭新探索
        二、实学精进与朴趾源的细致观察
    第二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人文地理
        一、山川、形胜与朴趾源的历史视野
        二、胜迹、遗址与朴趾源的考证精神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物制度
        一、《热河日记》中的清代政治统治术
        二、《热河日记》中的清代经济社会
        三、《热河日记》中的清代文化生活
    第四节 “北学”思想中的改革精神
        一、改革精神的哲学基础
        二、限民名田,耕耘树艺
        三、鼓励工商,贸易富国
        四、因地制宜,发展实业
        五、利用厚生,富国强兵
第四章 杂录的内容及艺术形式
    第一节 《行在杂录》、《审势编》的论述艺术
        一、《行在杂录》:朝贡关系内在问题的审视与反思
        二、《审势编》:清朝思想政治统治术的阐释与剖析
        三、理势与语势映衬下的政治使命感
    第二节 《山庄杂记》的内容特色与创作手法
        一、纪行散文:《夜出古北口记》、《一夜九渡河记》
        二、宫廷之戏:《戏本名目记》、《万年春灯记》、《梅花炮记》
    第三节 《口外异闻》、《谒圣退述》、《盎叶记》的人文蕴涵
        一、《口外异闻》:燕行途中的见闻考辨
        二、《谒圣退述》:清代官学设置的名实不符
        三、《盎叶记》:北京寺院文化的多重内涵
第五章 《热河日记》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
        一、从王侯贵族到一般文士的人物群像
        二、从“繁华富丽”到“利用厚生”
    第二节 丰富而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文学典型
        二、文学意境
    第三节 朴实而尖锐的议论艺术
        一、烛察时弊、放言无忌的政论风格
        二、广征博引、曲折尽情的议论风格
    第四节 辛辣而深刻的讽刺艺术
        一、对两班的揭露和批判
        二、灵活多变的讽刺手法
    第五节 追朴求真的语言艺术
        一、雅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二、异彩纷呈的修辞技巧
第六章 《热河日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朝鲜游记文学的里程碑
        一、“燕行录”文学的集大成之作
        二、对李氏王朝的震撼
        三、《热河日记》与“文体反正”运动
    第二节 后人对朴趾源着作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
        一、朴趾源作品的广阔研究空间
        二、后人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
参考文献
    (一) 基础文献
    (二) 研究专着
    (三) 参考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从宁东能源基地的经济税收增长情况看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东基地工业和经济发展概况
    (一) 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项目进展顺利
    (二) 经济增长态势迅猛
    (三) 重视发展节能循环经济
二、宁东基地金融支持和税收增长情况
    (一) 能源信贷成为推动宁东基地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 宁东基地已成为自治区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1. 各项税收收入增长快速。
        2. 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的比重日益加大。
三、宁东能源基地税收和国库服务特点
    (一) 个税积数快速增长
    (二) 税种类型多, 分成计算复杂
    (三) 退库种类和优惠政策多
    (四) 企业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高
    (五) 宁东财税库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四、对强化宁东基地国库服务导向的思考
    (一) 积极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体系
    (二) 加大电子化缴税新业务的开发, 拓展缴库业务多样便捷化
    (三) 以人为本, 加强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 树立环保意识, 向环保节能企业提供国库优先服务

四、乃东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D]. 卓嘎措姆. 西藏大学, 2020
  • [3]民国太原报刊电影广告研究[D]. 周凡.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5]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D]. 王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厦门市各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 张晓梅. 集美大学, 2015(01)
  • [7]宝兴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研究[D]. 李艳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8]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 白晓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9]《热河日记》研究[D]. 张丽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从宁东能源基地的经济税收增长情况看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的方向[J]. 臧琴. 金融经济, 2012(20)

标签:;  ;  ;  ;  ;  

耐东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