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理的股票期权和激励措施

企业经理的股票期权和激励措施

一、股票期权与企业经营者激励(论文文献综述)

贾怡玥[1](2021)在《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征[2](2021)在《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以YL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对标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选择通过设计股权激励模式来促进自身的长期良性发展。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交易模式,具体是指对被授予对象在规定期限内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方式给予被授予对象奖励的一种新型的长效的激励方式,它通过合理地分配和控制股权,让公司的重要经营者获取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使经营者可以作为公司股东与所有者共同享有公司的利益分配,使得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实现了利益的一致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激励机制的不足。同时,从股权管理思想角度来看,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共担了风险,分享了收益,有效解决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了经营者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规避了短视的行为,更加高度地重视了公司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在帮助本公司留用核心人才的同时吸引外来人才,进而为公司带来正面的财富效应。本文以YL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YL公司自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起,在2016年、2019年分别又推出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总体来看,三次股权激励计划在公布时间上相隔较长,在设计上对于行权条件等要素变动较大、且首次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后反而出现过亏损等现象,与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发展的各个阶段较为同步,在诸多股权激励案例中具有鲜明代表性。本文首先通过对案例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综述国内外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发展现状,表明了文章所采用到的有关公司绩效和股权激励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技术路线图。其次是从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演变历程、股权激励在有关公司结构、激励对象、外部投资者等方面对于公司绩效的机理研究分析、实施和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绩效的对比分析三个角度展开,多方面论证分析了股权激励是否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激励作用;然后对YL公司历年来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回顾,通过研究分析,对其激励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了YL公司在其内部实施的股权激励前后,公司内部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个主要方面的具体变化,通过案例剖析其内部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情况。最后,针对YL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文章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主要从灵活选择股权激励模式、适当拓宽股权激励范围、合理设置股权激励期限、建立更为完善的行权条件、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机制等几个主要方面,对YL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以期为其他上市公司在设计和选择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些许借鉴。

王振[3](2021)在《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的中国已经走向时代发展的前列,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固有模式的管理策略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任何一家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其独有的技术和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如今的企业所有者将更多的权力授予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管理层更看重企业的短期利益,而所有者更看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使得双方之间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存在的冲突,我国引进了国外实行的股权激励,并且在我国一些企业有了很好的实施效果。为了研究股权激励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效果,本文以一家已经实施过两期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ZH公司为例,对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研究。在分析与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采用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模型来分析股权激励对于短期市场的反应,通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来判断其影响程度;其次从财务绩效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经营增长状况、企业成长能力和杜邦分析进行研究;接着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ZH公司实施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主要从股价、企业市值分析、盈余管理行为、经营行为与分红行为、人才的吸引和创新研发能力六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详细地表述。通过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所得,股权激励的实施整体对ZH公司的业绩有了更好的提高;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漏洞使得ZH公司在一些方面略有不足。基于上述的分析研究,本文对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股权激励实施的完善,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殷春蕾[4](2021)在《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文中指出当管理层和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利益冲突时,经理人就有契机利用自己的权力寻求私利,从而作出损害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不利决策,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分离是普遍现象,股权激励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缓解此类代理问题,发挥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2015年后中央加快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度,国企混改持续深化,促使更多的国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9年是国企混改深化发展又一时期,国资委在十一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予以规范指导。在瞬息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优化的制度背景下,股权激励方案的合理制定是拟实施激励计划企业的一道难题。国有上市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较多的行业之一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也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因此本文以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光迅科技为例。光迅科技是少有的连续实施多期股权激励,且同时具备失败和成功经验的国有企业。此外,本方案指标分析中引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以及纳入政策考虑,更加直观反映出经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相关文献,明确了相关概念。并从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行业分布等方面,对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案例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与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对比,分析激励模式、行权条件、激励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设计,总结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3次行权失败原因,以及后续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行权成功的优化要素。通过分析其在激励期内经济增加值、人员流动以及创新性的变化,发现总体上,后续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比首期股票期权激励发挥更多的正向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光迅科技案例分析,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提升国企财务、非财务业绩及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股权激励中应当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制度、合理选择激励要素以及加强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提出建议。我国当前,有很多企业正在进行股权激励的尝试,光迅科技是国企中的地方龙头企业,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经验成果,期望能够为其他国有上市企业在实践股权激励时提供参考。

李婷婷[5](2021)在《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Y乳品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公司管理制度下,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股权激励是学者们公认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股权激励一方面能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捆绑,缓解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公司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细致地分析了案例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以及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评价了Y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希望Y公司实施多次股权激励的经验能为其它上市公司制定合理有效的股权激励契约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实施效果以及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探索了Y公司所处的我国乳品行业的股权激励情况,分析了部分有代表性样本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的效果。再次,本文把Y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该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并分析了股权激励契约中要素设计的合理性,主要从激励模式、激励对象、授予规模、行权价格以及行权条件等角度展开。同时,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角度评价了该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以检验其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本文试图通过前文的研究,总结出Y公司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显露的优缺点,并提出改善意见,进而为其它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股权激励契约提供参考。通过下文的研究,笔者发现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均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品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在营运和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还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角度来看,Y公司除了2006年推出的股票期权契约的结构设计不太合理外,其它三次的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都比较合理,且各有特色。就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来看,2006年股票期权计划对Y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没有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2014年和2016年股权激励计划则起到了较好的激励效果,整体财务绩效有了一定提升。在非财务绩效上,Y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的高管和核心员工选择继续留在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股权激励发挥了积极作用。综上,Y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激励范围在一步一步扩大,行权条件也设置得更加合理,且每次计划都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紧密契合,但仍然存在对高管的激励力度过大、激励对象人数占比少、公司业绩考核单一等问题。对此,笔者建议Y公司增加激励对象人数,加大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力度,且建立更加全面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乳品行业则需要多次尝试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李浩搏[6](2021)在《MD公司股权激励及实施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内经济市场与国际经济市场的对接极大的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飞速发展的经济不仅提升了我国企业的规模,还为我国企业引入了大量优秀的管理方法与管理体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也由市场份额以及业务量的竞争拓展到了对于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除了会为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外,还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许多的益处。这时股权激励在企业之中的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显着。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吸引人才的方法,主要是借助授予公司股份的方式,让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一定的经济关联,从经营者或管理者的角度转变为所有者,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拥有着一致的追求目标,以此来消除当前阶段企业内部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助力。现阶段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之中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能够留住人才都在实施着股权激励,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方面的许多方法都是来源于国外的企业,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国企业所开展的股权激励方案往往都无法达到其预期的实施效果。MD公司作为我国家电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产品研发方面以及市场拓展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MD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本文以MD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MD公司从2014年开始的五次股权激励方案,这五次股权激励方案之中,前面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模式都是股票期权,而最近两次股权激励方案除了股票期权外,还加入了限制性股票。在对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动因、实施内容以及实施状态进行研究后,本文还专门以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前后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数据变化为切入点,对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展开了分析,在总结出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来对MD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完善,以此来进一步提升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

崔雨晨[7](2021)在《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激励制度作为近些年来备受国内企业青睐的公司治理的方式之一,其通过授予企业员工一定比例的股权,使得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进而调动职工的自身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公司价值与职工目标达成一致,有效地降低了委托代理成本。我国在股权激励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最先于2005年4月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对股权激励的重视不断加强,又相继颁发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与配套制度,并在2018年9月15日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在2020年,我国又对创业板股权激励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授予价格的放开,以正式文件方式准许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低于市场参考价的50%,在上层设计上进一步帮助企业建立独立灵活的激励定价机制。在2020年年初,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对我国企业冲击较大,为了留住人才以及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众多企业实施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本文选取的HK公司是我国安防行业中的典型企业,曾在2012年与2014年实施了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在近几年全球安防50强中,HK公司连续五年排名第一。本文利用一系列研究方法,针对HK公司实行的具有对折买股的特点,结合前两期股权激励与后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内容与实施情况,对HK公司进行横向、纵向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计划的内容来看,HK公司已从初期高速成长阶段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更为重视对相关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的完善;在财务指标上,HK公司无论与自身相比还是与同行业比较,其前两期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激励效果都更加显着。其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在前两期中呈现明显增强态势,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稳定;在非财务指标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不仅降低了人才流失率,还帮助企业吸收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同行业绩效表现比较来看,HK公司前两期股权激励计划评分远高于其他企业且优于后续两期的评分。最后,通过分析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发现虽然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较好,但是在后续过程中企业增长能力有所减缓。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在实施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时,还应利用股权激励的多样性来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另外对业绩考核指标应根据市场变化与自身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希望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以此实现预期激励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案例分析,为其自身的发展完善和其他上市企业提供借鉴与经验。

杨雨晴[8](2021)在《高管股权激励引发的高溢价并购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银江股份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股权激励相关管理办法的颁布,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股权激励计划制定和推行的初衷在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然而市场上却出现高管在股权激励行权前通过并购操纵上市公司盈余和股价的现象。这导致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没有发挥激励管理层的效果,与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本文选取银江股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公司高管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真实目的及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揭示了股权激励公司高管以高溢价并购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和操纵股价的问题。本文从股权激励日益常态化的背景入手,在归纳有关股权激励过程中盈余管理手段及高溢价并购行为的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总结出股权激励相关概念、股权激励公司盈余管理及高管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动因。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以银江股份高管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亚太安讯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案例公司高管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目的,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管为达到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提升公司股价,从而获取股权激励收益,在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第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和监管制度不完善是股权激励公司高溢价并购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第三,高管在股票期权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形成的高商誉给上市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而巨额的商誉减值严重损害了公司股东、外部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四,实施股权激励后,管理者目标与股东目标仍然存在不一致,获得股权激励的高管在行权前通过高溢价并购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反而加剧了代理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监管部门在并购活动中的角色既是审批者也是监督员,应当强化对高溢价并购行为的监管;上市公司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管理层行为;注册会计师、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需履行持续督导等职责,加强责任意识。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具体盈余管理手段选择的研究较少,采取案例分析方式对高管股权激励与高溢价并购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银江股份高管股权激励下的高溢价并购行为,在理论上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揭示高管股权激励与高溢价并购行为的关系,有利于监管层及利益相关者识别管理层决策的真实目的,抑制股权激励下高管通过盈余管理谋取私利的行为,对推进相关主体保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监管层加强盈余管理行为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李嘉沂[9](2021)在《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股权激励最早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辉瑞制药,其最初是为了合理避税。随后很多企业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于是股权激励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青睐。股权激励方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首次被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由于缺乏相关规章政策的指引,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200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股权激励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了股权激励要素,连同修订后的《证券法》、《公司法》形成了规范的政策背景。华宇软件为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并稳住优秀人才,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在2012-2016年间发布了三期股权激励方案。2012年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15年和2016年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截止目前,华宇软件这三期股权激励均完成实施。论文以华宇软件为例,对其股权激励的实施目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选取2011-2019年间华宇软件的财务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方法,从短期股价变化、非财务指标变化和财务指标横纵向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出股权激励方案对华宇软件财务绩效、员工忠诚度、创新能力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华宇软件自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短期股价变化、研发能力、员工稳定性及组成结构、代理成本、财务绩效等方面都有所提升。通过功效系数法,也发现华宇软件在实施股权激励后绩效得分排名稳步上升,并于2014年开始稳定在第一名,优于同样实施过股权激励的天源迪科及其他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建议软件企业可以使用多元化激励模式,最大程度保证激励效果;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合理使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考核;完善个人绩效考察体系,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职责制定对应的考核指标。

姜晓珊[10](2021)在《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技术创新对提升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最基本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科技型人才,并鼓励他们积极工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依靠专业技术熟练的部门技术人员。因此,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作为对企业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能够有效保证核心技术员工在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核心技术人才,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选择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对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能否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探究股权激励有效期和股权激励方式对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创新效率角度,探讨股权结构对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否发挥调节作用。并分析了在研发效率、股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下,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本文结论如下:第一,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显着。相比于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企业,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企业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第三,股权结构对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和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其中,股权集中度主要通过利益协同效应发挥积极作用。第四,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效率越高,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显着。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创新产出影响显着,对非国有企业的间接创新产出影响显着。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对企业的直接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激励,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言,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对企业间接创新的激励效果更显着,而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核心技术员股权激励对企业直接和间接创新产出都没有显着影响。

二、股票期权与企业经营者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票期权与企业经营者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2)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以YL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股权激励
        2.1.2 公司绩效
        2.1.3 股权激励方式
        2.1.4 公司绩效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激励理论
        2.2.5 剩余索取权理论
第三章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
        3.1.1 主要发展阶段
        3.1.2 上市公司数量变化情况
        3.1.3 上市公司产权性质情况
        3.1.4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3.1.5 上市公司激励方式选择情况
    3.2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2.1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3.2.2 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3.2.3 对激励对象的影响
        3.2.4 对投资者的影响
    3.3 实施和未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绩效对比分析
        3.3.1 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3.3.2 对上市公司主营利润率的影响
        3.3.3 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第四章 YL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与进程
    4.1 YL公司经营环境、历史回顾及动因分析
        4.1.1 公司现状和经营环境
        4.1.2 实施股权激励的历史回顾
        4.1.3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4.2 YL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内容和特点
        4.2.1 股权激励方案背景及目标
        4.2.2 股权激励方案类型
        4.2.3 股权激励方案特点
    4.3 YL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评价
        4.3.1 考核指标设置过于简单,对激励对象制约力度小
        4.3.2 激励对象较为单一,且分配不均
        4.3.3 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
        4.3.4 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单一
第五章 YL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5.1 财务指标分析
        5.1.1 盈利能力分析
        5.1.2 营运能力分析
        5.1.3 偿债能力分析
        5.1.4 成长能力分析
    5.2 非财务指标分析
        5.2.1 员工结构变化分析
        5.2.2 研发投入和成果
        5.2.3 市场反应
    5.3 与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
第六章 YL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改进建议
    6.1 灵活选择股权激励模式
    6.2 适当拓宽股权激励范围
    6.3 合理设置股权激励期限
    6.4 建立更为完善的行权条件
    6.5 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股权激励的定义
    2.2 股权激励的模式与关键因素
        2.2.1 股权激励的模式
        2.2.2 股权激励的关键要素
    2.3 股权激励的动因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激励理论
    2.4 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
    2.5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2.5.1 股权激励的正效应分析
        2.5.2 股权激励的负效应分析
第三章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
    3.1 ZH公司概况
        3.1.1 ZH公司简介
        3.1.2 ZH公司主营业务
        3.1.3 ZH公司股权结构
    3.2 ZH公司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3.2.1 快速扩展智能化设备覆盖面积
        3.2.2 弥补股权结构的缺陷
        3.2.3 企业战略的转型
        3.2.4 提升行业竞争力
    3.3 ZH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过程
        3.3.1 首期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3.3.2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3.3.3 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
第四章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资本市场变化
        4.1.1 定义事件、事件日、事件窗
        4.1.2 估计正常收益率
        4.1.3 估计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异常收益率
        4.1.4 实证结果解释与评价
        4.1.5 资本市场反应过程的评价
    4.2 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4.2.1 盈利能力状况
        4.2.2 资产质量状况
        4.2.3 经营增长状况
        4.2.4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4.2.5 杜邦分析
    4.3 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4.3.1 股价与企业市值分析
        4.3.2 盈余管理行为
        4.3.3 经营行为和分红行为
        4.3.4 人才结构稳定性分析
        4.3.5 创新研发能力
    4.4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成功之处
        4.4.1 股权激励计划的及时推出
        4.4.2 股权激励规模适宜
        4.4.3 企业价值增加
        4.4.4 提升行业竞争力
    4.5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不足之处
        4.5.1 股权激励后劲不足
        4.5.2 资本市场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价值
        4.5.3 企业绩效考核不健全
        4.5.4 企业售股条件不明确
第五章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改进建议和案例启示
    5.1 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改进建议
        5.1.1 设置科学的方案期限,可持续发展
        5.1.2 加强监督体制,杜绝人为控制
        5.1.3 选择多元化的业绩指标
        5.1.4 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5.1.5 完善售股条件
    5.2 ZH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启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文献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2.1.1 股权激励概念
        2.1.2 激励要素简介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2.4 最优契约论
3 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现状
    3.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
    3.2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行业分布
    3.3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
    3.4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公司分布
4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
    4.1 光迅科技公司简介
        4.1.1 公司概况
        4.1.2 股权结构
        4.1.3 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4.2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
    4.3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该方案行权失败原因
        4.3.1 国家股权激励政策影响
        4.3.2 激励模式匹配问题
        4.3.3 激励对象选择问题
        4.3.4 业绩条件
5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优化方案的分析
    5.1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方案
        5.1.1 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5.1.2 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5.2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限制性股票激励的优化路径
        5.2.1 激励对象
        5.2.2 激励强度
        5.2.3 有效期
        5.2.4 解锁条件
    5.3 股权激励优化的绩效分析
        5.3.1 基于EVA的业绩考核分析
        5.3.2 非财务指标分析
6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措施
    6.1 激励模式选择
    6.2 激励要素设置
        6.2.1 设置科学合理的方案要素
        6.2.2 结合企业性质设计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
    6.3 股权激励有效实施的保障对策
        6.3.1 完善国企股权激励法律法规
        6.3.2 加强国企内部治理水平,设立监督机制
        6.3.3 设置员工持股风险敞口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Y乳品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公司内部因素影响股权激励契约的文献综述
        1.2.2 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1.2.3 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概念
        2.1.2 股权激励要素
        2.1.3 企业绩效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激励理论
3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3.1.1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背景
        3.1.2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业背景
        3.1.3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情况分析
    3.2 我国乳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3.2.1 样本选取
        3.2.2 指标选取
        3.2.3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数据分析
        3.2.4 小结
    3.3 我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平均实施次数少
        3.3.2 股权激励实施模式单一
        3.3.3 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4 案例分析
    4.1 Y公司介绍
        4.1.1 基本情况
        4.1.2 财务状况
        4.1.3 股权结构
    4.2 Y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4.2.1 Y公司股权激励过程
        4.2.2 Y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结构设计分析
    4.3 Y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4.3.1 2006 年股票期权契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4.3.2 其余三次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4.4 Y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的优缺点
        4.4.1 Y公司股权激励的优点
        4.4.2 Y公司股权激励的不足之处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Y公司和乳品行业开展股权激励的建议
        5.2.1 Y公司应增加激励对象人数,加大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力度
        5.2.2 Y公司应建立更加全面的业绩考核体系
        5.2.3 乳品行业需多次尝试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6)MD公司股权激励及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股权激励的定义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 章 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现状
    3.1 MD公司发展概况及股权结构
        3.1.1 MD公司简介
        3.1.2 MD公司股权结构
    3.2 MD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
        3.2.1 外部动因
        3.2.2 内部动因
    3.3 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状态
        3.3.1 MD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
        3.3.2 MD公司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
        3.3.3 MD公司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
        3.3.4 MD公司第四期股权激励方案
        3.3.5 MD公司第五期股权激励方案
第4 章 MD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分析
    4.1 财务指标分析
        4.1.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1.2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4.1.3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4.1.4 成长能力指标分析
    4.2 非财务指标分析
        4.2.1 员工保留率
        4.2.2 市场份额
        4.2.3 创新能力
第5 章 MD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5.1 MD公司股权激励的特征
        5.1.1 激励对象涉及岗位全面
        5.1.2 激励方案以公司战略为导向
    5.2 MD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5.2.1 股权激励方案与公司岗位契合程度偏低
        5.2.2 公司内部考核体系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5.2.3 公司股权激励时间安排灵活性较低
第6 章 完善MD公司股权激励的建议
    6.1 提升股权激励方案与公司自身的契合程度
    6.2 完善公司内部考核体系的建设
    6.3 优化股权激励的时间安排
第7 章 研究结论与实践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实践总结
    7.3 本文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股权激励实施动因
        1.2.2 关于限制性股票实施效果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
        2.1.2 对折买股
        2.1.3 股权激励方式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2.3.1 财务指标评价
        2.3.2 非财务指标评价
3 我国对折买股式股权激励制度背景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演变
    3.2 我国对折买股式股权激励发展现状
4 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背景介绍
    4.1 HK公司概况
        4.1.1 HK公司简介
        4.1.2 HK公司的股权结构
    4.2 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动因
        4.2.1 政策助力行业发展,规范引导股权激励的实施
        4.2.2 市场竞争激烈,抢占市场份额
        4.2.3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留住核心人才
    4.3 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内容分析
        4.3.1 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内容对比
        4.3.2 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5 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5.1 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5.1.1 偿债能力分析
        5.1.2 营运能力分析
        5.1.3 盈利能力分析
        5.1.4 成长能力分析
    5.2 非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5.2.1 员工成分构成
        5.2.2 研发投入分析
        5.2.3 市场地位分析
        5.2.4 被激励对象离职率
    5.3 与同行业横向激励绩效对比分析
        5.3.1 选取对比对象
        5.3.2 指标对比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有助于壮大人才队伍
        6.1.2 能够提高企业业绩
        6.1.3 能够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管股权激励引发的高溢价并购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银江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
        1.2.2 关于股权激励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1.2.3 关于高溢价并购行为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
2 股权激励与高溢价并购的理论概述
    2.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主要模式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2.1.2 股权激励的动因
        2.1.3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2.2 股权激励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2.2.1 通过盈余管理达到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标准
        2.2.2 授权前通过负向盈余管理降低授权价
        2.2.3 行权与出售股票前通过正向盈余管理操纵公司股价
    2.3 股权激励公司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动因
        2.3.1 并购业绩较好的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
        2.3.2 通过并购方式提升短期业绩比其他盈余管理方式更加隐蔽
        2.3.3 通过并购信息传递效应促进公司股价上涨
        2.3.4 支付高溢价并购易达成并购协议
    2.4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契约理论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银江股份高管股权激励引发高溢价并购的案情介绍
    3.1 并购方银江股份简介
        3.1.1 银江股份的经营情况
        3.1.2 银江股份的股权结构
    3.2 被并购方亚太安讯简介
        3.2.1 亚太安讯的经营情况
        3.2.2 亚太安讯的股权结构
    3.3 银江股份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3.3.1 股权激励的模式
        3.3.2 股权激励的激励对象及数量
        3.3.3 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
        3.3.4 股权激励的行权时间安排
    3.4 银江股份股权激励行权前实施并购的情况介绍
        3.4.1 与被并购公司亚太安讯签订并购协议
        3.4.2 并购双方完成股份划转
        3.4.3 被并购公司的估值方法及并购溢价的测算
        3.4.4 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商誉
        3.4.5 被并购公司管理层的业绩承诺条款完成情况
4 银江股份高管股权激励行权前实施并购的原因及经济后果
    4.1 银江股份股权激励行权前高溢价并购亚太安讯的原因
        4.1.1 通过并购业绩较好的标的资产能够快速提升银江股份的业绩
        4.1.2 通过并购优质资产促进了行权前银江股份公司股价的上涨
        4.1.3 通过并购操纵公司盈余更加隐蔽
        4.1.4 进行溢价并购可以规避相应的法律风险
        4.1.5 通过签订业绩承诺协议掩盖了操纵公司盈余的真实目的
    4.2 银江股份股权激励行权前高溢价并购顺利完成的原因
        4.2.1 董事会多数成员属于股权激励的对象
        4.2.2 业绩承诺掩盖了管理层通过并购操纵公司盈余的真相
        4.2.3 签订业绩承诺协议使并购容易获得证监会的批准
        4.2.4 高溢价支付有助于与被并购方迅速达成并购协议
    4.3 银江股份高管股权激励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经济后果
        4.3.1 高溢价并购完成后银江股份的短期业绩增长
        4.3.2 并购业绩好的公司刺激了银江股份股价上涨
        4.3.3 并购刺激银江股份股价上涨使管理层顺利行权并实施减持
        4.3.4 管理层行权后业绩承诺未兑现导致大额商誉减值和业绩巨降
        4.3.5 高商誉减值造成的业绩骤降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4.3.6 银江股份股权激励行权前通过并购操作业绩行为导致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5 案例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达到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及推高股价是行权前实施高溢价并购的主要原因
        5.1.2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是导致股权激励公司实施高溢价并购操纵盈余的内部原因
        5.1.3 监管制度不完善是导致股权激励公司高溢价并购顺利实施的外部原因
        5.1.4 股权激励公司高管通过高溢价并购操纵公司盈余会导致大量的商誉减值和业绩下降
        5.1.5 管理层在股权激励行权前进行高溢价并购反而加剧了代理问题
    5.2 案例启示
        5.2.1 监管部门应当强化对高溢价并购行为的监管
        5.2.2 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防范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
        5.2.3 注册会计师、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致谢

(9)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股权激励的产生及应用
        1.2.2 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1.2.3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影响因素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贡献
第二章 股权激励基本理论
    2.1 股权激励含义及其作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股权激励模式
    2.4 股权激励要素
第三章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案例概况
    3.1 华宇软件公司介绍
    3.2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动因
        3.2.1 减少委托代理成本
        3.2.2 吸引并稳定核心骨干
    3.3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
        3.3.1 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
        3.3.2 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
        3.3.3 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
    3.4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实施结果
第四章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实施结果分析
    4.1 短期股价变化
        4.1.1 确定事件日和窗口期
        4.1.2 超额收益分析
    4.2 研发创新能力
    4.3 员工稳定性分析
    4.4 代理成本分析
    4.5 财务指标趋势变化分析
        4.5.1 偿债能力
        4.5.2 盈利能力
        4.5.3 营运能力
        4.5.4 发展能力
    4.6 财务指标同行对比分析
        4.6.1 选取对比企业
        4.6.2 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分值
        4.6.3 绩效评价及结果
第五章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评价及优化建议
    5.1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评价
        5.1.1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势
        5.1.2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的不足
    5.2 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建议
        5.2.1 激励模式多元化
        5.2.2 完善业绩考核制度
        5.2.3 完善个人绩效考察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股权激励的文献综述
        1.2.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1.2.3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
        2.1.2 核心技术员工
        2.1.3 技术创新
    2.2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双因素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股权结构的相关理论
        2.3.1 壕沟防御效应
        2.3.2 利益协同效应
    2.4 异质性分析的相关理论
        2.4.1 产权理论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分析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
        3.1.2 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契约变量与技术创新
        3.1.3 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股权结构与技术创新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3 变量定义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调节变量
        3.3.4 控制变量
    3.4 模型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检验
    4.1 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4.3 主回归分析
        4.3.1 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4.3.2 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契约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4.4 调节效应分析
    4.5 异质性分析
        4.5.1 区分研发效率的异质性检验
        4.5.2 区分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4.5.3 区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异质性检验
    4.6 内生性检验
        4.6.1 样本选择偏误检验
        4.6.2 反向因果检验
    4.7 稳健性检验
        4.7.1 替换变量检验
        4.7.2 遗漏变量偏差检验
    4.8 本章小结
第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股票期权与企业经营者激励(论文参考文献)

  • [1]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D]. 贾怡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以YL公司为例[D]. 杨征.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ZH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王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D]. 殷春蕾.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2)
  • [5]股权激励契约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Y乳品企业为例[D]. 李婷婷.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MD公司股权激励及实施效果分析[D]. 李浩搏.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7]HK公司对折买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实施效果研究[D]. 崔雨晨.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8]高管股权激励引发的高溢价并购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银江股份为例[D]. 杨雨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9]华宇软件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研究[D]. 李嘉沂.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10]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姜晓珊.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企业经理的股票期权和激励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