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计算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计算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华[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脚步,进而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论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研究。论文旨在帮助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合理有序转移,力求将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1.97万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应采取就地消化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转移路径;必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要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以破解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杜宇[2](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王威[3](2018)在《新常态背景下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指出了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如何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湖南作为我国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一直牵制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因此,对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论文整个背景及意义,对过去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过去国内外文献对湖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指导不够贴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即,文章的第三章对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规模及地域分布、人群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等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利用劳动生产率比较法对湖南1993年到2015年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进行测算,得出湖南省当前外出务工人口众多,劳动力人群整体素质不高、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省市,且测算出当前湖南省任存在800多万剩余劳动力人口。第四、五章则是对影响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岭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结果阐述影响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最后,本文最后一章即根据政府与个人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相应对策。

吴琦[4](2017)在《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供给侧改革时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民工市民化是在强调以人为主的城镇化背景下被提出的,其核心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转移,强调从农民到市民的全方位转变,从破除户籍身份藩篱到逐步剥离捆绑在户籍制度改革下的权利分配制度,构建无差异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福利共享体系。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内部首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门槛,这都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不仅仅要破除“农民工身份”的“显性户籍墙”,还要打破“市民化表现”的“隐性户籍福利墙”。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已经在户籍层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层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和研究,但仍有进一步优化和定量化政策模拟分析的需要。因此,论文试图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出发,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对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两个方面进行定量政策研究。本文按照“文献梳理—现状分析—理论建模—政策模拟—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展开。首先,系统梳理了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关研究、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定量化研究等文献。并在梳理我国当前农民工转移的年龄、区域、就业和转移偏好四大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数量型广度水平和质量型深度水平进行测算,刻画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发展态势和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沿着从市民化广度到市民化深度的渐进式改革思路,依据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的分层次框架,结合渐进式市民化分阶段分步骤的核心思想,遵循“分类型、分地区、定责任”的基本原则,从户口登记、人口统计、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制度四个层面搭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整体框架,并初步设计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实施路线图。结合预测数据和权威报告,总结概括了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分割变化引致的职业依赖、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人力资本引致的劳动力转移矩阵变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为后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更新模型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和设置政策模拟场景提供了核心思路和量化评估依据。农民工市民化动态CGE模型以CHINAGEM模型为原型,引入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有效劳动力方程、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方程,设置了反映“职业依赖”特征的劳动力供给模块、反映劳动力市场内生性分割的劳动力空缺—填补动态链接机制、反映农村有效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程、反映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不仅可以使得模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模块更加符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征,还可以为定量评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应提供更为可行的模拟分析工具。在动态模拟基线方面,本文重新设置了 2006-2015的历史模拟值,同时详细刻画了产业、劳动力供需的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产出、消费、投资、进出口和就业六个方面对产业进行了划分,重新设置了模型的产业划分和产业映射关系。其中,预测模拟的基线设计综合考虑了权威机构和学者的预测数据,2006-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惯性路径和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特征。运用该模型,本文系统评估了户籍侧改革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在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模拟中,考虑了按照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和假设劳动力市场完成一体化这两种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民工市民化能扩大就业总规模和优化就业结构。从总量上看,农民工市民化能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民工和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行业的总就业。从结构上看,农民工市民化中户籍改革、相对工资变动和政策优惠,使得城市劳动力就业增长,农村劳动力就业下降,且城市劳动力增幅高于农村劳动力降幅绝对值,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城市的隐形失业,为城市产业部门提供更为稳定和更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当然也不能忽视农民工市民化导致的农业产出的略微下降,在市民化过程中需考虑农村土地转让与农村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的融合,鼓励家庭农场生产,保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同时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民工市民化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了城市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基于目前我国城乡工资水平差距的绝对值较大,虽然城市劳动力工资水平仍高于农村,但农民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增幅高于城市劳动力实际工资降幅绝对值,城乡工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因此,这一方面改善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另一方面,工资变化会带动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增长,尤其是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服务品的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3)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稳步提升了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樊分解结果,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结构向国产品倾斜促进了内需的扩大。在劳动力要素成本整体下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出口规模,带动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较之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会增强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实际GDP和和实际GNP均明显上升:有效提高了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且城镇失业状态有所改善,尤其是与CMW-HSH的结果相比,在全社会有效劳动力就业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城镇失业率并没有显着增加;产业产出效应更加明显,尤其是房地产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保险业产业产出的增速快,反映出市民化进程中对住房、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较为旺盛。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带来更稳定的城市劳动力供给,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并有利于拉动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相关产业的产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受益最大。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符合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能吸纳很大一部分市民化后的“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改善居民福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消费和投资“两驾马车”的助推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我国实际GDP的正向拉动作用明显,且长期拉动效应更加显着。但是由于内需相对较快的增长,进口产品价格相对国内成品价格较低,净出口水平会逐渐下降,贸易平衡可能转变为逆差,这可能会让人民币在将来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王春枝[5](2017)在《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城镇化拐点”、“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三重拐点交汇期,“城市病”与“农村病”凸显城镇化的质量危机;而另一方面,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社会主要的发展动力,又承载着重振内需、结构转换、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任,我国新型城镇化处于“二律背反”的困境之中。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完整的理论框架下研究我国劳动力转移与吸纳、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问题,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力的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我国未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城镇化高效率运行从而实现高质量、均衡化的城镇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的基础上,测算了近些年我国绝对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农业隐性剩余劳动力数量、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刘易斯拐点”并没有真正到来,农业部门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岭回归分析表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村产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其次,从8个维度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城镇对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质量处于上升之中,系统总体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也保持了上升特征,但处于低度耦合状态;我国城镇化质量呈“东、中、西”递减格局并且省域之间差距较大。象限图方法的应用表明高人口城镇化率并不意味着高城镇化质量。再次,优化ISBM模型以及非径向超效率BCC模型的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效率以及城镇化的劳动力吸纳效率均偏低,且省际之间差异显着,“东、中、西”递减的逐次递减的格局固化,2000年以来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最后利用面板模型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力、外向力、市场力、内源力对我国城镇化效率都具有正向作用,与这四种因素对城镇化质量的驱动方向是一致的。此外,老龄化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显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坚持内生型城镇化发展、坚持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等政策建议,以应对三大拐点的挑战。

段进才[6](2016)在《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行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如何解决好中国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与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紧密相关一个重要步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促进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合理的转移,确保既能够有效的解决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问题,又能够在转移的过程中尽量少的减少这部分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和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具体的分析了山西省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转移可能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定量的对山西省和山西省各地市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做了测算,研究影响和制约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推动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主要是走小城镇化路线。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测算的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转移的意义以及转移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发现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造成城市病并且导致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第三章介绍了山西省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了山西的基本特点如地形地貌、人文特征等以及当前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发现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未来存在较大的转移压力。第四章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测算分析,最终得到山西省及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运用2000年至2014年的山西省城市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教育和社会保障财政投资、城镇就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以及测算出的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等数据资料利用面板协整分析对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面积等对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影响效果较大。最后在第五章,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和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提出山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主要认为山西省要想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小城镇,这样的转移途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赵胜雪[7](2016)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课题,又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农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也直接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必然产生相应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既具有完善劳动力流动理论的意义,又具有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的意义。已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以及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的研究较少;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方法的研究中,局限于静态估算,缺乏动态预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并且,现有的方法未能针对性地提出适应于各产业层次和行业层次的不同估算方法,缺乏系统性。同时,现有的研究忽视了从整体上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体系,以及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化趋势的预测,在估算思想上有待于从静态扩展为动态,在估算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发展经济学理论和人口统计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组合预测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研究,局限于静态估算,缺乏动态预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分析和归纳中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和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利弊,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较多,主要有工日法、生产函数法、国际标准模型法、基准年法、劳均耕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和人力单位计算法等。而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且现有方法几乎都没有考虑种植业的季节性特点。(2)在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动态估算预测的研究中,将农村劳动力供给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人口预测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预测,旨在为劳动力供给预测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首先通过详细分析年龄移算法、矩阵方程预测模型和宋健人口发展方程模型,确定选用人口发展方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考虑了生育模式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在预测变量的设置与参数因素的考虑上更加周密和完善,适合农村劳动力年龄人口的预测,最后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在给出可能的劳动力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规模的预测模型。(3)在综合考虑区域特点、种植结构、自然条件、耕作模式、气象因素等众多影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一种种植业机械化程度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计算某一地区目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数量,而且通过对未来机械化程度和耕地面积的预测,也可计算出未来各时刻的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探讨了机械化程度为0和机械化程度为100%时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指标的获取问题,并通过χ2分布检验和3σ原则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4)在对农村劳动力需求进行动态估算预测的研究中,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是估算的重点,在预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时,采用专家预测法对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采用基于粗糙集的组合预测模型对种植业机械化程度进行了预测,畜牧业劳动力需求估算采用人均工时法,林业和渔业劳动力需求量的估算采用产值比例法。同时探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与其对应产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中,通过对产值的预测进而对劳动力需求做出预测。在产值预测中,本文使用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和基于二次规划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对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5)结合农村劳动力供给估算预测方法和农村劳动力需求估算预测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估算和预测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还将存在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李小奎,汪海俊[8](2015)在《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与蔓延使得社会各界对于中国"人口红利"是否逐步消失的争论越来越多,理所应当的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也持续升温。然而,目前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差异较大,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巨大的地理差异。因而,本文透过区域省份的角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估计,通过古典经济学估算法、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国际标准比较法三种方法对我国西部省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估算和比较分析。并分别得出西部存在4.8%、15.974%、11.02%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结果。然后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何建新[9](2014)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的,并由此产生了“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然而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在城市必然带来城市管理、市民化、城市化等诸多问题,在农村也将出现土地流转、农业资源再分配以及农业产业化等现象。这些问题对我国城乡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农民工问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就业、教育、社会及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以及城市融入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关系到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我们着力解决。而从宏观层面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需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社会、经济、人口、政治等多个方面。我们只有深入认识和把握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源、本质、现实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问题,才能顺应趋势和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我国城市化背景,本论文着眼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问题,首先通过追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发展阶段、历史作用及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接下来重点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配置和产业配置情况,并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回顾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措施,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政策思路和若干建议。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我国劳动力转移也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差异。我国城市化加快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0年为快速发展期,截至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达到13073万人,在1949年基础上增长了1.268倍,年均增速高达7.727%;1960-1978年为蛰伏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为17245万,相比1960年,18年间仅仅增长了0.319倍;1978-2009年为反弹回升期,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2186万人,相比于1978年增长了2.606倍,年均增速达4.22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3年为起步阶段,区域控制较强,离土不离乡;1984-199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区域限制减弱,但后期遭遇瓶颈;1992年-2000年是以外出务工为主,规模迅速壮大;2001年至今则是政府鼓励支持,关注农民工权益。(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可分解为四个方面,即结构因素、经济因素、效率因素和人口因素。结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讲,就是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比值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就越多。1991年,我国农业产值还占国内总值的24.5%,到2009年,仅维持在10%左右。相比于基期1991年,1992-2009年结构因素累积推动了165.52%(14777.98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人均农业GDP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增加。效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二、三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产值所需劳动力减少,作为城市劳动力自身供给不足的补充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为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减少。(3)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也各具特点。就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差异而言,一是两级差异大,农村从业劳动力比重最低的上海仅为20.04%,而比重最高的贵州却高达87.53%;二是“阶梯型”分布明显,不同阶梯差异明显,比重最高的十个省份介于71%与88%之间,为第三级阶梯,居中的十一个省份比重介于57.5%与71.5%之间,为第二阶梯,比重最低的省份介于20%与57.5%之间,为第一阶梯。就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而言,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未考虑北京、天津、重庆、山东、贵州五地)中,有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而剩下13个省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则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4)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仍然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并且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二是目前社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法满足我国增长模式转变的要求;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合理引导和有序安排: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仍很多,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5)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二是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本研究着眼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中小城镇发展是今后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2)本研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积极尝试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地域和行业配置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结论。(3)本研究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借鉴碳排放分解公式,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等。同时重视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能够较好地保证相关定量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马雪鸿[10](2013)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研究》文中提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维吾尔族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76.08%,解决新疆“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解决新疆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30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所占比重高达90.24%。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贫困现象更为严重,农村维吾尔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和居住环境与我国内陆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维吾尔族聚居的农村地区,产业单一,没有比外出务工更好的脱贫致富路径,但短期内又难以实现呈规模的有效外出务工。为早日实现新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实现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的诉求,必须加快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步伐,大量减少农民,才能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评价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的规模、就业意愿、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因素以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界定清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夯实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其次,对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的规模和就业意愿进行估算和分析。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2011年达240.72万人,外出务工流动率却十分缓慢,人均耕地不足1.5亩的现状,反映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即便贫困,仍“固守家园”的现象十分明显,很多人满足于现有生活状态。年龄较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性青年外出务工意愿较强,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低的人“固守家园”意愿越强烈。再次,分析了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省内自主进城人员以男性为主,流动性较大,从事建筑、加工、运输、餐饮等行业;省外务工人员女性偏多,大都是政府组织的外出务工,多以加工制造业、餐饮业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其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动力因素中,位居第一位的依然是经济收入水平因素,年龄与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呈倒“U”型关系;就业半径、经济收入、就业途径(自己进城、亲情网络、政府组织)以及自身就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务工意愿;障碍因素中进城费用、饮食习惯、社会保障、人身安全保障、是否签合同、汉语交流、城镇就业条件、土地流转交易、对就业风险感觉及学历水平对其务工意愿负向影响程度由大逐渐变小。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了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内在机理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固守家园”内在机理是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自身非农就业能力不足;外出务工内在机理是自身有一定非农就业能力,外出务工动机较大。“固守家园”群体转向外出务工的条件是:提高自身非农就业能力,从而改变思想意识,促进外出务工动机的增强。本论文对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和数据,研究成果对于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政策的制定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2.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2.2 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背景及要义
    2.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关系
        2.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产业兴旺”的良性互动
        2.3.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态宜居”的良性互动
        2.3.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风文明”的良性互动
        2.3.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
        2.3.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活富裕”的良性互动
    2.4 小结
第3章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概念
        3.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念
    3.2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 青海省人口及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3.4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第4章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分类与特点
    4.1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
        4.1.1 测算所需的基础数据
        4.1.2 测算过程与结果
        4.1.3 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4.2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类
        4.2.1 替代性富余
        4.2.2 周期性富余
        4.2.3 结构性富余
        4.2.4 人口增长性富余
        4.2.5 资源短缺性富余
    4.3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
        4.3.1 地域差距明显
        4.3.2 季节性富余比例较高
        4.3.3 文化水平较低
        4.3.4 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3.5 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5.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真正衔接起来
    5.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5.2.1 区域发展水平低
        5.2.2 劳务市场不健全
        5.2.3 外出成本较高
    5.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
        5.3.1 就业与择业观念落后
        5.3.2 受教育程度较低
        5.3.3 技能水平较低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
    6.1 国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
        6.1.1 陕西汉中的经验借鉴
        6.1.2 江西九江的经验借鉴
        6.1.3 河南信阳的经验借鉴
    6.2 不同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6.3 就地消化
        6.3.1 就地消化的条件
        6.3.2 就地消化的具体内容
    6.4 异地转移
        6.4.1 异地转移的条件
        6.4.2 异地转移的具体内容
第7章 促进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7.1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7.2 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
        7.2.1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产业
        7.2.2 统筹推进劳务市场建设
        7.2.3 完善公共服务,降低外出成本
    7.3 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7.3.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与择业观念
        7.3.2 优先发展教育,夯实教育基础
        7.3.3 优化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C 1964-2017年美国通货膨胀率
作者简介

(2)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2.5 现有研究述评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检验
        4.4.3 分析结果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5.1.1 内部动力
        5.1.2 外部动力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9.2 政策建议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3)新常态背景下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基础
    2.1 劳动力和农业、农村劳动力、农民和农民工的概念
        2.1.1 劳动力
        2.1.2 农业劳动力
        2.1.3 农村劳动力
        2.1.4 农民
        2.1.5 农民工
    2.2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
        2.2.1 农业剩余劳动力
        2.2.2 农村剩余劳动力
    2.3 发展经济学经典劳动力乡城转移理论
        2.3.1 刘易斯模型
        2.3.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
        2.3.3 托达罗——哈里斯模式
第3章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规模测算
    3.1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进程
    3.2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及地域分布
    3.3 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人群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
    3.4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
    3.5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问题
第4章 影响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土地制度
        4.1.2 户籍制度
        4.1.3 社会保障制度
        4.1.4 政策变迁
    4.2 经济因素
        4.2.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4.2.2 区域收入差异
        4.2.3 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就业差异
    4.3 素质因素
        4.3.1 素质高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和意愿
        4.3.2 素质高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
        4.3.3 素质高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第5章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指标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5.1.1 指标变量选取
        5.1.2 实证模型的提出
        5.1.3 岭回归模型构建
    5.2 岭回归模型处理过程和分析结果
    5.3 结果分析
第6章 对策与展望
    6.1 完善制度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市民化进程
        6.1.1 完善现有土地制度
        6.1.2 深化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
        6.1.3 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6.2 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市民化
        6.2.1 提高基础素质,促进文化适应
        6.2.2 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竞争能力
    6.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事项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4)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
        1.3.1 论文技术路线图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文献综述
    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2 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局部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4.1 劳动力CGE模型的研究进展
        2.4.2 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1 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3.1.1 农民工转移的阶段性划分
        3.1.2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转移的新特征
        3.1.3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转移的趋势分析
    3.2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
        3.2.1 户籍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
        3.2.2 农民工市民化静态水平
        3.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水平
    3.3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思路与路径设计
        3.3.1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思路
        3.3.2 农民工市民化路径设计
    3.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4.1 劳动力总供给增速下降,青壮年农民工转移增速小幅上升
        3.4.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逐步破解,非制度性分割趋于强化
        3.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将日益增大
        3.4.4 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人口质量红利将改变劳动力转移矩阵
    3.5 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4.1 CHINAGEM模型简介
        4.1.1 CHINAGEM模型基础数据结构
        4.1.2 CHINAGEM模型中的行业部门划分
        4.1.3 闭合规则
        4.1.4 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的更新
    4.2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模拟基线设计
        4.2.1 模拟基线与闭合条件的设置
        4.2.2 行为方程主要弹性的设置
        4.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历史模拟基线
        4.2.4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预测模拟基线
    4.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构建
        4.3.1 生产模块
        4.3.2 居民收入模块
        4.3.3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职业依赖”特征的多元劳动力供给模块
        4.3.4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有效劳动力的影响方程
        4.3.5 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空缺—匹配动态机制
        4.3.6 考虑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
        4.3.7 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滞后调整机制
        4.3.8 资本积累的动态跨期链接机制
        4.3.9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户籍侧改革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政策模拟场景
        5.1.1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政策的模拟场景设计
        5.1.2 闭合设置
    5.2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模拟
        5.2.2 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机制影响路径图
        5.2.3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政策效应
        5.2.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5.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路径转变
        5.3.2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场景设计
        5.3.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效果
    5.4 小结
第6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6.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6.2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设置
        6.2.1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
        6.2.2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
    6.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果分析
        6.3.1 劳动力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6.3.2 资本要素效应分析
        6.3.3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6.3.4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1949-2016年中国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
附录C 全国各省户籍制度改革细则

(5)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拐点”交汇期
        1.1.2 质量危机:“城市病”与“农村病”
        1.1.3 城镇化“三问”体现了“效率”的基础地位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城镇化与城市化
        2.1.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 城镇化质量研究综述
        2.2.1 关于城镇化质量内涵
        2.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2.2.3 城镇化质量的演化机制
    2.3 城镇化效率研究综述
        2.3.1 城镇化效率与城市效率
        2.3.2 关于城镇化效率测算
    2.4 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效率、质量的关系
        2.4.1 国外相关研究
        2.4.2 国内相关研究
    2.5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空间
        2.5.1 现有研究不足
        2.5.2 本文研究空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3.1.1 历史演变轨迹分析
        3.1.2 空间差异分析
        3.1.3 绝对转移劳动力数量测算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分析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2.2 农民工数量特征分析
    3.3 “刘易斯拐点”的判断——农业隐性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与预测
        3.3.1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3.3.2 剩余劳动力估算主要方法概览
        3.3.3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3.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5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预测
    3.4 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测算与分析
    3.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3.5.1 研究思路与理论模型构建
        3.5.2 模型结果实证分析
    3.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3.6.1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
        3.6.2 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3.6.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4.1 城镇化质量评价主导思想
    4.2 德尔菲法指标筛选
        4.2.1 德尔菲法执行步骤
        4.2.2 德尔菲法数据统计分析
    4.3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3.1 指标体系框架
        4.3.2 指标体系解释与说明
    4.4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4.4.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4.4.2 突变级数—主成分法
        4.4.3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4.5 基于时序角度的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与分析
        4.5.1 综合评价值计算
        4.5.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5.3 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
    4.6 基于区域差异的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与分析
        4.6.1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
        4.6.2 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与分析
        4.6.3 聚类与收敛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城镇化效率及劳动力吸纳效率测算与分析
    5.1 我国城镇化效率测算与分析
        5.1.1 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1.2 优化ISBM模型
        5.1.3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预处理
        5.1.4 城镇化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5.1.5 聚类与收敛性分析
        5.1.6 城镇化效率与城镇化发展模式
    5.2 城镇化的剩余劳动力吸纳效率
        5.2.1 研究概况
        5.2.2 非径向超效率BCC模型
        5.2.3 指标体系构建
        5.2.4 测算结果与分析
        5.2.5 吸纳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5.3 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效率、吸纳效率的时空演变
        5.3.1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效率
        5.3.2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吸纳效率
        5.3.3 城镇化效率与城镇化吸纳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驱动机制实证研究
    6.1 城镇化质量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6.1.1 概念模型构建
        6.1.2 计量模型构建
    6.2 城镇化质量驱动机制实证分析
        6.2.1 模型检验
        6.2.2 模型结果分析
    6.3 城镇化效率驱动机制实证分析
    6.4 老龄化与城镇化质量、效率
        6.4.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6.4.2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6.4.3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效应
        6.4.4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效应
    6.5 促进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提升的政策启示
        6.5.1 坚持内生型城镇化发展
        6.5.2 坚持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6.5.3 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6.5.4 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6.5.5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6.5.6 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剩余劳动力的文献综述
        1.3.2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的选择
        1.3.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
    1.4 本文的文章结构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依据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2.2.1 人地矛盾
        2.2.2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2.2.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2.2.4 农业生产自身的原因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现状
    3.1 山西的基本情况
    3.2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3.4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受到的制约因素
        3.4.1 制度的制约
        3.4.2 山西省经济状况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3.4.3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不足
    3.5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3.6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3.6.1 小城镇的概念
        3.6.2 小城镇的优势
第四章 山西省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的两个假说
    4.2 山西省各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分析
        4.2.1 方法的选择
        4.2.2 数据的选择
    4.3 山西省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面板协整分析
        4.3.1 指标的建立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对结果的解释
第五章 解决山西省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经验及政策建议
    5.1 现阶段我们国家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5.2 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5.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农村、农民的界定
        2.1.2 劳动力
        2.1.3 农村劳动力
        2.1.4 农村剩余劳动力
        2.1.5 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
        2.1.6 工日
        2.1.7 机械化程度
        2.1.8 日历作业天数
        2.1.9 劳动力参与率
        2.1.10 劳动力供给
        2.1.11 劳动适龄人口
    2.2 劳动力需求估算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人口统计学理论
        2.2.3 数量统计学理论
        2.2.4 计量经济学理论
        2.2.5 系统工程理论
    2.3 劳动力需求估算的方法基础
        2.3.1 回归分析法
        2.3.2 灰色预测方法
        2.3.3 时间序列预测法
        2.3.4 组合预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劳动力总数量
    3.2 耕地面积
    3.3 机械化程度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3.5 区域特点
    3.6 种植结构
    3.7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8 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3.9 本章小结
4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4.1.1 工日法
        4.1.2 生产函数法
        4.1.3 国际标准模型法
        4.1.4 基准年法
        4.1.5 劳均耕地法
        4.1.6 边际收益法
        4.1.7 产值比例法
        4.1.8 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
        4.1.9 人力单位计算法
    4.2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4.2.1 工日法存在的问题
        4.2.2 生产函数法存在的问题
        4.2.3 国际标准模型法存在的问题
        4.2.4 基准年法存在的问题
        4.2.5 劳均耕地法存在的问题
        4.2.6 边际收益法存在的问题
        4.2.7 产值比例法存在的问题
        4.2.8 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存在的问题
        4.2.9 人力单位计算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研究
    5.1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的基本模型
    5.2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的分区研究方法
    5.3 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动态预测研究
        5.3.1 劳动力预测的基本原理及模型建立
        5.3.2 农村劳动力数量预测所需的基础数据
    5.4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4.1 种植业劳动力需求估算方法
        5.4.2 畜牧业劳动力需求的估算方法
        5.4.3 林业和渔业劳动力需求的估算方法
        5.4.4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5.5 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5.1 第二产业产值与劳动力需求模型
        5.5.2 第二产业产值预测模型
    5.6 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6.1 第三产业产值与劳动力需求模型
        5.6.2 第三产业产值预测模型
    5.7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村转移数量的预测
        5.7.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5.7.2 农村劳动力转移未来趋势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6.1 数据获取方法
        6.1.1 农村劳动力数量的数据获取方法
        6.1.2 分区获取数据方法—种植结构、区域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1.3 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数据获取—通过统计历史数据预测
        6.1.4 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数据获取
    6.2 数据处理方法
        6.2.1 异常数据的剔除
        6.2.2 数据整理方法
    6.3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7.1 黑龙江省农村基本概况
    7.2 数据来源
    7.3 基本假设
    7.4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动态估算
        7.4.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估算
        7.4.2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参与率的估算
        7.4.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估算
    7.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7.5.1 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7.5.2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估算
    7.6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预测
        7.6.1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预测
        7.6.2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需求预测方法
        7.6.3 黑龙江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4 黑龙江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5 黑龙江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6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预测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古典经济学估算法
三、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估计
四、国际标准比较法
五、总结

(9)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1 引言
    2.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2.2.1 城市化的界定
        2.2.2 我国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2.2.3 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
        2.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2.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方式
        2.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分析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及趋势分析
        2.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方法的选取
        2.4.2 我国历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测算及分析
        2.4.3 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来转移趋势预测
    2.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5.1 农村劳动力绝对转移与相对转移
        2.5.2 城镇新增人口来源及界定
        2.5.3 1991-2009年我国城镇新增人口测算及分析
第3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1 欧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驱动因素分解
        3.3.1 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分解方法
        3.3.2 数据来源、整理及分析
        3.3.3 因素分解结果及分析
第4章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分析
        4.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2.2 农村从业劳动力数量比重影响因素
        4.2.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从业劳动力情况
    4.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4.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影响因素
        4.3.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4.4.1 相关概念界定
        4.4.2 数据来源与区域选择
        4.4.3 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影响因素
        4.4.4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业配置情况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率分析
    5.1 引言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5.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5.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供给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配置的效率评价
第6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效率提高途径
    6.1 引言
    6.2 社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2.1 户籍制度
        6.2.2 社会保障制度
        6.2.3 劳动用工制度
        6.2.4 农村服务体系的构建
    6.3 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3.1 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6.3.2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成因
        6.3.3 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
    6.4 劳动力输出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6.4.1 农村劳动力输出概况
        6.4.2 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6.4.3 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的对策
第7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模式分析
    7.1 引言
    7.2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7.2.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7.2.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严重后果
        7.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
    7.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分析
        7.3.1 农业产业化转移模式
        7.3.2 “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7.3.3 “离土又离乡”转移模式
        7.3.4 异地产业内开发转移模式
        7.3.5 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第8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8.1 引言
    8.2 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8.2.1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理论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8.2.2 费景汉—拉尼斯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3 乔根森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2.4 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5 哈里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模型
        8.2.6 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卢卡斯理论
    8.3 微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8.3.1 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理论
        8.3.2 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8.4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8.4.1 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2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3 日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4 韩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5 印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4.6 以巴西为主的“拉美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5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9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思考
    9.1 引言
    9.2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历程
        9.2.1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
    9.3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有关政策的建议
        9.3.1 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政策规划
        9.3.2 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体系
        9.3.3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9.3.4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9.3.5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村富余劳动力
        2.1.3 外出务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托达罗“预期收入理论”
        2.2.2 “推—拉”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规模及就业意愿
    3.1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与农村劳动力概况
        3.1.1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职业分布及数量变化
        3.1.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人口及劳动力状况
    3.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规模
        3.2.1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规模估计方法
        3.2.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规模估计
    3.3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
        3.3.1 访谈设计
        3.3.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就业需求
        3.3.3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
        3.3.4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就业行为
第四章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特征及效果评价
    4.1 调研设计
        4.1.1 样本点选择说明
        4.1.2 样本数据调查情况
        4.1.3 信效度检验
    4.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特征
        4.2.1 人口特征
        4.2.2 家庭及农业特征
        4.2.3 外出务工地区分布
        4.2.4 外出务工行业特征
        4.2.5 外出务工组织形式特征
        4.2.6 民族宗教特征
    4.3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效果评价
        4.3.1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效益分析
        4.3.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社会效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因素分析
    5.1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理论分析及模型
        5.1.1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因素理论分析
        5.1.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实证模型
    5.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实证分析
        5.2.1 研究假设
        5.2.2 个人禀赋、家庭特征、就业半径与外出务工
        5.2.3 绝对收入、务工成本、政策支持与外出务工
        5.2.4 就业途径、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与外出务工
        5.2.5 户籍、就业风险、就业环境与外出务工
        5.2.6 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因素综合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作用机理及对策建议
    6.1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
        6.1.1 “固守家园”作用机理分析
        6.1.2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
        6.1.3 “固守家园”群体转向外出务工的条件分析
    6.2 促进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策建议
        6.2.1 提速新疆城镇化,扩大非农就业机会
        6.2.2 提高维吾尔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
        6.2.3 有效开展维吾尔族农民工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城镇适应性
        6.2.4 加强就业指导和管理服务,改善城镇就业环境
        6.2.5 树立本乡本土打工明星,示范带动外出务工
        6.2.6 引导并支持维吾尔族农民工创业和发展民族企业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7.1.1 研究结论
        7.1.2 创新之处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 李天华. 青海大学, 2020(02)
  • [2]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新常态背景下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王威.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4]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D]. 吴琦. 湖南大学, 2017(06)
  • [5]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D]. 王春枝. 天津大学, 2017(05)
  • [6]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段进才.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1)
  • [7]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赵胜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6(10)
  • [8]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研究[J]. 李小奎,汪海俊. 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2015(01)
  • [9]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D]. 何建新.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10]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因及障碍研究[D]. 马雪鸿. 石河子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