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水电站进水坡2-2段反馈分析

龙滩水电站进水坡2-2段反馈分析

一、龙滩水电站进水口边坡2-2剖面反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御阳[1](2019)在《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现象广泛揭露于水利水电、矿山、道路等工程边坡中,对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破裂面变形演化直接影响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否合理。现阶段研究可知,倾倒变形不仅受控于岩体自身特性(如层厚、软硬程度等),还受控于结构面控制的特殊坡体结构特征,而针对结构特征对变形演化的影响控制效应研究尚为不足。本文从众多反倾斜坡工程实例入手,基于地质形成演化概念模型,围绕倾倒变形结构面控制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运用室内试验分析裂隙对岩块特性的影响作用,利用底摩擦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角度裂隙对破裂面形态控制效应,运用物理离心模型试验,辅以颗粒流数值试验验证,研究这类结构控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应变演化规律、裂隙贯通破坏规律及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揭示变形破坏演化全过程、演化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模式、力学机理和裂隙形成贯通后的变形破坏。据此,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58个大型工程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实例的统计分析,归纳变形破坏控制性因素,基于UDEC的均匀试验,对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由回归方程系数关系可知控制性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岩层厚度(系数为4.9199),岩块弹模(系数为0.8677),岩层倾角(系数为0.2783),斜坡坡角(系数为0.1636)。(2)基于贡献率法对33个受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实例进行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可知,裂隙密度因子权重为0.269,对倾倒变形发育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坡度(权重为0.162)、坡形(权重为0.161)及岩性(0.158),坡高及岩层倾角敏感度相对较低,规律显现出裂隙赋存对岩质斜坡倾倒变形存在显着影响作用;(3)通过对四个典型倾倒变形体裂隙结构特征的工程地质分析可知,反倾层状斜坡中赋存的陡、缓双裂隙结构面对倾倒变形破坏的发育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控制作用,并依据这类裂隙结构面发育特点建立反倾层状斜坡地质模型。(4)根据地质原型和倾倒岩体受拉弯折破坏特征研究,设计细观条件下含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岩石劈裂力学试验,成果表明:裂隙赋存下岩石的拉应力应变曲线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弱弹性段(OA段)、强塑性段(AB段)及强弹塑性段(BC段)三个阶段;裂隙角度对岩石弱弹性段应变及峰值应变具有显着影响;在陡裂隙倾角为80°时,其抗拉强度最小,而在陡裂隙固定时,岩石抗拉强度随着缓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大;缓裂隙角度变化影响岩石劈裂破坏方式,而陡裂隙角度变化则影响裂纹孕育模式;基于变分数阶微积分获得的岩石拉应力应变本构模型:①OA段可表示为σ/E(OA)=(αθ1)α1ε1-α1/Γ(2-α1);②AB段可表示为σ/E(OB)=σ/E(OA)+(αθ2)α2α1ε1-α2-ε1-α21/Γ(2-α2);③BC段可表示σ/E(OC)=σ/E(OB)+(αθ3)α3ε1-α3-ε1α32/Γ(2-α3)。(5)设计9组底摩擦试验,对比无裂隙、含一组陡裂隙和一陡一缓两组裂隙的三种类型试验,并研究不同裂隙角度对破裂面影响作用,试验揭示:陡倾裂隙倾角变化对岩质斜坡变形及主破裂面形态有明显规律性影响,陡倾裂隙倾角越大,发生倾倒破坏的初始部位逐渐变浅,破坏面积相对减小,破裂面从近直线型逐渐转变成近弧形;缓倾裂隙的赋存使陡倾裂隙顺尖端开裂增长,且相互沟通形成贯通破裂面过程更加快捷;主破裂面上覆层状岩体在倾倒变形时,会在其中部产生反向弯曲折断;通过定量分析,得出随着陡倾裂隙倾角增大,倾倒变形破坏幅度降低,而主破裂面无论是长度还是反映迹线复杂度的分维值亦随之降低。(6)通过进行反倾层状斜坡变形演化大型离心试验,成果可知:①由位移矢量场及土压力数据分析可知:斜坡整体变形宏观上表现出“反向弯折”的特点;②通过纵向全时程应变分析可知,深部岩体为反向弯折受力状态,较深处岩体由初期反向弯折状态逐渐转变为倾倒弯折受力状态,前缘由于压致拉裂作用发生向临空面的“鼓胀”;③通过对各加载阶段应变时程规律分析可知,斜坡坡顶浅表为倾倒受力状态,深部为反向弯折受力状态,各阶段应变率随时间增长而增加,斜坡中部除弧形过渡部位承受上下两侧压力而表现出两侧受拉特征外,均为倾倒受力状态;④综合裂纹扩展形态及整体变形破坏现象,并追索新生裂纹延伸方向描绘破裂面可知,整体变形破坏区内分为下侧近“弧形”主折断面和上侧多级次折断面。(7)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揭示的规律及现象,通过含裂隙的反倾层状斜坡颗粒离散元数值试验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力学机理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斜坡破裂面演化变形特征及受力特征,分析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全过程特征,与大型离心试验对比分析归纳了 8大类14种裂纹扩展表现形式。根据其力学成因归类了斜坡各部位破裂面形成演化的5种主要变形破坏模式,即压致拉裂型破裂面、缓倾角压剪型破裂面、压缩破坏型破裂面、拉张破坏型破裂面和弯折破坏型破裂面。基于破裂面形成后的倾倒变形演化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陡缓裂隙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压剪-反弯-剪断-倾倒”。

张浴阳[2](2016)在《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澜沧江苗尾水电站是澜沧江上游规划河段的最下游一个梯级水电站。拟建坝体为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39.80m,水库正常蓄水位1408.0m,相应库容6.60亿m3,死水位1398m,相应库容为5.01亿m3,采用坝后式明厂房,其进水口边坡坡高71m,EL1370高程坡宽仅有约110m,需开挖4条净跨为12m的引水隧洞,这将使得相邻隧洞之间的中轴线间距仅为26.5m,隧洞间岩墙厚度仅不到15m。在狭窄的倾倒变形坡体内部开挖如此密集的洞群,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如何,洞室开挖对边坡稳定性有何影响,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关注的重要工程问题。结合以上问题,本文以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引水隧洞群所在回石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和数值模拟分析法,深入研究了工程开挖条件下,进水口边坡在引水隧洞群开挖前后的应力-变形特征,以及隧洞群围岩的稳定性评价。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认识:(1)根据前期地质勘察资料,结合施工期地质露头条件下的现场调查和复核,系统地分析了洞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边坡和隧洞围岩的岩体结构及倾倒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出露地层主要为J2h1,J2h2中薄层状砂板岩、板岩、千枚岩以及变质石英砂岩;洞址区主要发育ⅢⅤ级结构面;边坡开挖后剩少部分A、B1、B2倾倒变形岩体和部分C倾倒变形岩体。(2)采用土体和岩石的三轴流变实验系统,分别对层间破碎带和软岩进行常规及流变物理力学特性试验,表明:层间破碎带及软岩的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都可分为4个阶段: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破坏阶段。层间破碎带的蠕动变形特征符合Burgeers流变力学模型,其蠕变本构方程为:层间破碎带进入流变阶段的长期抗剪强度指标:c为46kpa,?为27°,仅为瞬时强度的0.520.58倍。同理,得出软岩的Burgeers流变力学模型的本构方程,其长期抗剪强度指标为c为4.92Mpa,?为38°,仅为瞬时强度的0.810.83倍。(3)结合苗尾水电站洞址区进水口边坡的总体结构特征,对进水口边坡变形过程及稳定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后,天然工况下坡体较稳定,暴雨工况下坡体欠稳定,存在局部或整体失稳的可能。支护后,经边坡变形监测资料数据反馈分析,支护后的进水口边坡处于稳定状态。(4)通过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对引水隧洞群开挖前后进水口边坡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水口边坡在引水隧洞开挖前变形主要集中在边坡A类岩体中,隧洞开挖后提供了新的变形空间,导致了边坡的变形向深部发展,且新增了剪应力区和塑性区,其稳定性受到影响。(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洞群安全间距和施工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提出的26.5m间距能够满足安全的需要;3种开挖方案数值计算的定量指标基本相当,考虑对各引水隧洞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建议先开挖1#、3#,后开挖2#、4#引水隧洞。

游志纯,胡伟[3](2012)在《潘口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潘口水电站进水口自然边坡高陡,且边坡内存在3组节理裂隙组合切割,节理层间错动带发育频繁,并夹有岩屑和构造泥,易形成局部不稳定块体,而进水口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在经工程勘察及系统分析后,采取排水和支护等加固措施,较好解决了工程难题。目前边坡施工已结束,电站已下闸蓄水,边坡稳定状况良好。

胡浩[4](2012)在《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安全监测及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力发电站,其进水口边坡的稳定不仅对工程的顺利建设有重要影响,同时关系着水电站以后的安全运营及下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为背景,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对其开挖时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进水口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研究,了解监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进水口边坡的典型剖面进行了开挖数值模拟并把数值结果和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进行研究总结。岩质边坡发生变形时主要方式为松动和蠕动;发生破坏时破坏类型为崩塌、倾倒、滑坡,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破坏特点。影响进水口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施工方法等。其中施工方法对进水口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炸药量的大小。2、通过对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对监测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和主要监测仪器的埋设进行重点介绍。通过实际的监测数据对进水口边坡的1-1断面和3-3断面从内观和外观进行分析,数据显示边坡在开挖后位移和锚杆应力增加较快,开挖完成后测值趋于平稳没有突变,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建议可根据规范的测量周期要求进行监测。3、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进水口边坡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时的变形和内力情况。结果显示边坡在每级台阶开挖后在坡脚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边坡马道处会出现拉应力,应加强对其支护和观测。通过设置监测点得到的数值结果和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两者的位移差值不大,在锚杆应力方面有个别点差值较大,总的来说模拟符合实际结果,能真实的反映边坡的变形,数值模型是正确的。4、对1-1剖面的锚杆和锚索支护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加了锚杆及预应力锚索支护开挖后,边坡的塑性区和剪切应变增量区比没加支护的边坡要小,在锚杆支护影响范围内同一监测点的位移要大大减少,超出锚杆长度影响范围对监测点的位移没有影响。

徐奴文[5](2011)在《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滑坡)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及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边坡失稳预测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岩质边坡失稳监测及预测分析一直是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大力需求,西南地区水电资源开发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大批大型(巨型)水电工程开始进行前期筹建、勘察设计或已经开工建设,这些水电工程都不可避免地面临高陡岩质边坡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岩质高边坡的稳定问题不仅涉及到工程自身的安全,也涉及整体环境的安全。西南地区水利水电工程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控制已成为水电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影响和制约着水力资源开发和水电工程建设。研究表明,岩质边坡失稳与其内部微震活动有着必然联系,微震活动是岩质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前兆,失稳边坡内部微破裂演化先于地表位移发生。本文基于此学术思想,引入地震学理论和地球物理学方法,突破传统岩质边坡地表位移监测模式,通过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实时获取边坡失稳前岩体内部的微震活动信息,建立岩质边坡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大规模科学计算,解读岩质边坡失稳的应力场、微破裂演化规律,研究岩质边坡渐进破裂内部微震活动规律及其失稳机理,分析岩质边坡微破裂演化过程与应力场之间的联系,探索岩质边坡微破裂演化、繁衍对其宏观结构破坏过程中微震活动性的影响,包括边坡岩体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失稳的前兆模式,寻求岩质边坡微震活动性、背景应力场演化与施工活动之间的联系,建立以微震现场监测为主、以背景应力场分析为辅的岩质边坡失稳预测方法。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揭示岩质边坡失稳本质,还能认清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形成和发生的条件,还可为复杂应力条件下岩质边坡动态稳定性研究及其失稳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减轻或避免岩质边坡失稳灾害、保障水电高陡岩质边坡工程施工与营运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完成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1)成功构建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微震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左岸边坡稳定性及潜在风险区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左岸边坡地质、物探和施工资料的深入分析和现场踏勘研究,结合微震事件震源定位精度、监测系统灵敏度要求、工程条件以及边坡监测目的,进行了微震传感器的选型以及监测系统站网的优化研究,得到了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监测系统方案。(2)通过对岩质边坡不同震动信号的分析研究,提出结合现场踏勘、施工工况信息,综合运用时-频分析技术研究各种震动波形幅频特征的方法,得到了高陡岩质边坡岩石微破裂波形特征。通过人工敲击试验验证了微震传感器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采用人工定点爆破试验方法确定了左岸边坡等效整体波速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完全满足现场工程要求,并分析了影响震源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3)通过微震活动性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左岸边坡潜在破坏机理及其特征、施工、灌浆等响应区域,识别和圈定了左岸边坡深部岩体由于施工、爆破开挖和固结灌浆等诱发的损伤区域(断层和活化断层),为后期边坡工程的开挖、加固处理和常规监测加密部位提供参考。(4)利用真实破坏过程分析软件RFPA,研究了二维、三维条件下岩质边坡破坏过程微破裂的萌生、发育、扩展、相互作用和贯通的机理,探索了岩质边坡渐进破坏过程中应力场和微震活动性空间演化基本规律,形成从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揭示宏观岩体结构破坏的研究方法,从应力场演化和微震时空分布的层面上研究岩质边坡失稳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再现了岩质边坡失稳灾变孕育过程中的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和应力迁移等丰富现象。另外,将数值模拟得到的岩质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应力场与微震监测得到的施工扰动、断层和裂隙带等地质构造异常活化信息进行耦合分析,揭示了岩质边坡人工扰动作用引起构造活化和灾变的机制。针对左岸边坡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微震监测和数值模拟耦合分析,解释了坝顶平台裂缝形成机制和外观变形与微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5)将岩石微破裂事件与常规变形观测资料、地质资料、施工状态和数值模拟结果等相结合,建立了微震活动性与岩体松弛变形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岩体及其扰动条件下背景应力场积累、释放、转移的基本规律,建立了背景应力场演化与微震活动性的关系,为预测岩质边坡变形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6)基于能量耗散原理,探索性地提出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岩体劣化准则,建立了边坡微震监测区域内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微震监测得到的丰富震源信息,分析微震破坏损失能量与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出的岩体劣化准则修正岩体力学参数,反演到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大规模科学计算反馈研究,再现了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岩质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

张勇慧,盛谦,冷先伦,朱泽奇[6](2010)在《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二维位移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论述了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二维位移反分析方法。对龙滩水电站左岸岩质边坡1-1剖面进行地质概化、施工开挖分区和开挖扰动分区,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试验和现场实测资料,确定待反演得参数和取值范围,通过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相结合反分析出岩体力学参数。基于该参数的正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位移与监测位移趋势一致,量值吻合。开挖面附近最大压应力约为1.0MPa左右,开挖面附近基本上没有拉应力区。开挖完成后的塑性区主要分布在坡顶和开挖面及大断层附近,而且基本上发生在开挖损伤区和部分卸荷影响区。

付成华,潘燕芳,李瑞青[7](2010)在《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岩体力学参数动态反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位移反分析的思想,给出一种有效反演岩体力学参数,动态反馈预报变形的方法。首先结合实测位移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反演主要岩体力学参数,根据反演所得的岩体力学参数模拟施工过程进行计算预报,将预报的变形与实测变形进行比较,若误差较大,则继续反演岩体力学参数,直至反馈预报的位移与实测位移的误差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瀑布沟地下厂房洞室施工仿真分析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简捷高效获取岩体力学参数,实现位移和应力的适时预报和优化设计,指导施工。

朱珍德,徐卫亚,唐胡丹,王思敬[8](2010)在《区域开挖诱发岩质边坡失稳及其预测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近年来大型水电工程、矿山开采及交通工程等区域开挖导致岩质边坡失稳、崩塌、滑坡的种种现象,进一步分析诱引岩质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继而探讨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龙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高边坡典型反倾向软硬互层蠕变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利用左岸进水口边坡PD72#勘探洞六条收敛断面变形观测数据信息,反演围岩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对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预报分析,从而为左岸进水口高边坡治理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高波[9](2009)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遵循“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变形现象认识→变形机制分析→定性定量评价”的基本思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原型调研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相结合、几何分析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并归纳坝区构造演化,河谷演化及边坡形成演化过程,从边坡岩体建造—构造改造—浅表生改造过程入手,针对工程边坡的岩体结构、风化卸荷、已有变形破坏特征、岩体质量等基本问题,从地质历史演化观点出发,定性分析自然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目前所处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方法综合评价工程边坡稳定性,并提出合理开挖坡比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坝区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构造演化及河谷演化等方面。(2)坝区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研究:包括层内、层间错动带发育分布特征,断层发育分布特征及基体裂隙发育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岩体结构分区分带。(3)自然边坡岩体的变形机制、失稳模式研究:以坝区地质环境背景研究为基础,结合已有的变形破坏迹象,分析坝区自然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确定构成边坡潜在不稳定块体边界。(4)结合自然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及已有变形破坏迹象,定性分析自然边坡所处演化阶段,并考虑岸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岸坡岩体已有变形破坏迹象、崩塌堆积物特征等因素,对岸坡岩体变形破坏进行分区。针对各种工况下不同变形失稳范围,采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并评价工程边坡(左、右岸拱肩槽边坡,右岸进水口边坡及右岸揽机平台边坡)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状况。(5)结合以上分析、评价,采用地质判断、工程类比,确定工程边坡开挖最优坡比取得成果如下:⑴坝区属中山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向东侧倾斜。金沙江总体由南向北流,左岸为大凉山山脉东南坡,山峰高程2600m,整体上呈向金沙江倾斜的斜坡地形;右岸为药山山脉西坡,山峰高程3000m以上,主要为陡坡与缓坡相间的地形。坝区主要出露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玄武岩(P2β),上覆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砂页岩(T1f)。地层呈假整合接触。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河床及缓坡台地上。坝区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原生建造(原生流动构造、原生破裂构造)、断裂构造(包括断层、层间错动带、层内错动带、裂隙等)等形式。坝区属中山峡谷地貌,河床及两岸主要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据勘探研究:坝区应力场属中应力场区,局部可见弱岩爆及片帮现象。河床部位量值主要集中在7.0~18.0MPa之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NWW~EW向,与河流方向大角度相交。两岸的地应力主要为低~中等应力,右岸和左岸的应力量值基本相当。两岸地下厂房应力量值基本相当,左岸略低于右岸,第一主应力方向NEE为主,第三主应力方向NNW为主。坝区基本的构造格局形成于燕山期,而后期的喜山期构造运动又包括四川运动、喜山运动以及新构造运动,使坝区构造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形成了目前坝区的构造格架。坝区河谷发育经历了宽谷期和峡谷期两个阶段,共经历5次快速下切,形成目前河谷地貌,其地质年代大致对应于Ⅲ级阶地形成后、Ⅱ级阶地形成前,即Q3早期。⑵坝区岩体结构特征研究:坝区发育有层间和层内缓倾角错动带、中小规模断层及基体裂隙三种主要的结构面。坝区内共发育11条层间错动带,为C2-C11,广泛发育于岩流层顶面,为凝灰岩建造,构造改造过程中此类夹层易于破碎,从而形成凝灰岩质的破碎夹层,由于凝灰岩成分对水的敏感性,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易于形成局部泥化夹层,从而降低结构面的强度,形成一套分布于各岩流层之间的缓倾角、贯穿性结构面,为坝区内主要控制性结构面。层内错动带发育于岩流层内部的构造错动带,主要分布于岩流层中下部致密玄武岩一侧,除极个别以中陡倾角(大于25°)展布外,绝大部分以舒缓波状、缓倾角延伸为特征,与层间错动带相比,分布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延伸规模弱于层间错动带。断层:走向以NNENE向、NNW向和NWNWW向为主,宽度多数在1m以内,长度多数百m,带内物质组成多为角砾、岩屑,部分存在断层泥,结构类型多为(含)岩屑砾型或破碎夹泥型,倾角多为陡倾角,可构成自然边坡潜在块体侧裂面或后缘切割面。基体裂隙:多充填0.20.5cm方解石脉或石英脉,微风化新鲜岩体内裂隙面一般嵌合紧密,而弱风化带内则多呈微张,位于卸荷带内裂隙显张性。第一优势方位为N35°45°W,SW∠80°85°,延伸较长,NE向(第二优势方位)及近SN向(第三优势方位)裂隙仅局部集中发育,较短小,且受NW向优势裂隙限制,基体裂隙以陡倾为主,平直粗糙,潮湿,多闭合无充填。以以上结构面的统计特征为基础,按勘线对坝区岩体结构分区:左岸分4个区,右岸分为3个区。⑶结合坝区岩体结构特征研究可知:坝区左岸由缓倾角错动带和陡倾角结构面构成的块体滑动是左岸边坡失稳的主要模式,右岸由于是逆向坡,受陡倾角结构面控制的边坡浅表部的小规模危岩体是其失稳的主要模式。以坝区自然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为基础,并考虑岸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岸坡岩体已有变形破坏迹象、崩塌堆积物特征等因素,对自然边坡(左岸)工程地质分区,共分三个大区,12个小区,通过各分区稳定性定性评价可知,各分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块体边界复核及评价,左岸自然边坡共组合不利块体12个,通过稳定性计算,所有块体处于稳定状态,只有LB6块体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左右岸拱肩槽边坡开挖亦可能为潜在块体创造临空面,通过空间组合,左、右岸拱肩槽边坡共组合不利块体9块,其中左岸6块,右岸3块。通过稳定性计算,块体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其中右岸潜在块体稳定性差于左岸潜在块体。⑷通过对左、右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可知:最不利工况为地震工况;左岸拱肩槽开挖上下游边坡稳定性要好于右岸;左岸拱肩槽上游侧边坡对暴雨工况更为敏感,下游侧边坡对地震工况敏感;右岸拱肩槽下游侧边坡对地震工况最为敏感。右岸进水口及揽机平台边坡由于陡缓结构面多数反倾坡内,未能构成不利块体组合,因此考虑强弱卸荷底界为潜在滑移面。极限平衡计算结果显示,最不利工况为暴雨工况,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⑸工程边坡的最优设计坡比建议为:左岸拱肩槽边坡:微新及弱下岩体:1:0.3;弱上岩体:1:0.451:0.5;右岸拱肩槽边坡:微新及弱下岩体:1:0.25;弱上岩体:1:0.351:0.5;覆盖层:1:1.25。微新及弱下岩体开挖时,每50m设置一级3m宽的马道。在弱上风化岩体开挖时,每30m设置一级3m宽马道。右岸进水口边坡:微新岩体:1:0.2;弱下岩体:1:0.25;弱上岩体:1:0.35-1:0.4;覆盖层:1:1.25。边坡开挖每50m设计一级3m宽的马道。右岸揽机平台边坡:微新岩体及弱下岩体:1:0.3;弱上岩体:1:0.5;覆盖层:1:1.2。每5060m设计一级3m宽的马道。

梅松华[10](2008)在《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各向异性是岩体的一个重要性质,层状岩体在地下工程和边坡工程中常常表现为横观各向同性特征,对岩体的开挖变形和应力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以龙滩工程为背景,研究两类典型层状岩体工程问题,即陡倾角层状岩体巨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及陡倾角反倾向层状岩质边坡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针对陡倾角层状岩体的特点,运用理论分析、位移监测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多方法、多指标综合研究分析了层状岩体在开挖扰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包括:(1)从层状岩体的三类结构面入手,研究了层状岩体的典型地质特征,分析了各种结构面对层状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对层状岩体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2)提出了基于均匀设计和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工程区域地应力场参数的小样本快速反演方法,并应用于龙滩地下厂房区域三维地应力场参数的反分析,获得了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3)基于FLAC3 D的计算分析及方便的二次开发平台,在遍布节理模型(ubiquitous-joint)中引入材料变形的各向异性,提出了变形横观各向同性遍布节理模型,采用VC++编程语言进行本构模型开发,获得了可以在FLAC3 D中直接加载和调用的本构模型动态链接库文件,并进行了新模型的验证。(4)引入非线性数据统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变点分析的岩土工程变形观测资料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工程监测分析中,为岩土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指出了一条新途径。(5)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的趋势图。(6)改进了反倾向层状边坡岩块倾倒的极限平衡方法(G-B法),考虑了底面岩桥、非正交节理切割、水压力等对反倾向层状边坡倾倒破坏的影响,从而解释了上层滞水对边坡倾倒的加速作用。(7)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龙滩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开挖变形特征的研究,运用监测位移分析以及有限元、离散元和FLAC3 D等数值模拟方法,从二维和三维两个角度,整体三维模型和局部三维模型两种尺度,弹性、莫尔-库仑和变形横观各向同性遍布节理模型等三种模型,对龙滩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了多角度、多尺度、多方法和多手段的综合分析,研究了龙滩电站地下厂房群围岩在洞室群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特征、变形和破坏特征,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8)采用监测位移分析、离散元和FLAC3 D等数值方法对龙滩电站左岸进水口反倾向层状岩质高边坡的开挖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鉴于层状岩体在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的普遍性,本文对两类典型层状岩体工程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二、龙滩水电站进水口边坡2-2剖面反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滩水电站进水口边坡2-2剖面反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倾层状斜坡变形破坏及演化机理研究
        1.2.2 裂隙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1.2.3 裂隙岩质斜坡结构面效应研究
        1.2.4 岩质边坡离心试验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含陡缓裂隙的反倾层状斜坡地质模型研究
    2.1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地质环境发育特征
        2.1.1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空间分布特征
        2.1.2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地质环境特征
    2.2 基于均匀试验的反倾层状斜坡变形宏观控制因素分析
        2.2.1 均匀试验设计方案
        2.2.2 反倾层状斜坡变形宏观控制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3 基于贡献率法的倾倒变形体发育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2.3.1 基于贡献率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
        2.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2.3.3 多因子敏感性分析
    2.4 反倾层状斜坡控制性岩体结构特征
        2.4.1 受结构控制的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体典型实例
        2.4.2 反倾岩质斜坡倾倒变形体结构发育特点
        2.4.3 反倾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类型
    2.5 反倾层状斜坡地质结构概化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研究
    3.1 含裂隙岩石劈裂力学试验设计
    3.2 含裂隙岩石劈裂力学试验结果
    3.3 裂隙岩石拉力学特性
        3.3.1 裂隙岩石变形特性
        3.3.2 裂隙岩石强度特性
        3.3.3 裂隙岩石破坏特性
    3.4 裂隙岩石受拉本构模型研究
        3.4.1 变分数阶微积分
        3.4.2 裂隙岩石受拉本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结构面影响效应研究
    4.1 底摩擦试验方案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装置及材料
        4.1.3 模型制作及图像采集
    4.2 试验结果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4.2.1 无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4.2.2 含单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4.2.3 含陡缓两组裂隙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
    4.3 试验结果定量分析
        4.3.1 后缘初始拉裂位置与裂隙倾角关系
        4.3.2 岩质斜坡主破坏面长度与裂隙倾角关系分析
        4.3.3 岩质斜坡主破坏面分维值与裂隙倾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5.1 岩石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5.1.1 岩石离心试验基本原理
        5.1.2 相似理论推导
    5.2 试验原型概化设计
        5.2.1 试验仪器及技术参数
        5.2.2 试验模型设计
        5.2.3 试验材料选取
        5.2.4 传感器布置及技术参数
        5.2.5 试验加载方案
        5.2.6 模型制作流程及试验过程
    5.3 斜坡宏观变形破坏分析
        5.3.1 试验典型变形破坏现象
        5.3.2 位移场分析
        5.3.3 坡体压力分析
    5.4 斜坡细观裂纹破坏的应变分析
        5.4.1 试验全过程应变分析
        5.4.2 各加载阶段应变时程分析
    5.5 新生裂纹扩展类型分析
    5.6 破裂面形态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倾岩质斜坡破裂面演化机理研究
    6.1 建立论证物理模型试验的PFC模型
        6.1.1 模型材料参数
        6.1.2 结构面参数设置
    6.2 反倾岩质斜坡破裂面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6.2.1 演化初期特征
        6.2.2 演化中期特征
        6.2.3 演化后期特征
    6.3 反倾层状斜坡裂纹扩展类型分析
    6.4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成因类型分析
    6.5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失稳破坏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1.2.2 岩质倾倒变形边坡研究
        1.2.3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物理地质现象
    2.6 地震条件
第3章 引水洞址岩体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
    3.1 概述
    3.2 岩性组合特征
    3.3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3.3.1 结构面岩体结构特征
        3.3.2 岩体结构类型
    3.4 原岩的结构特征
    3.5 倾倒变形发育特征
    3.6 岩体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6.1 洞址区岩体和结构面的一般物理力学指标
        3.6.2 层间破碎带岩体物理力学实验
        3.6.3 软弱岩体物理力学实验
第4章 进水口边坡变形模式及稳定分析
    4.1 进水口边坡总体结构特征
    4.2 进水口边坡失稳模式分析
    4.3 进水口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边坡形态
        4.3.2 地层岩性条件
        4.3.3 岩体结构条件
        4.3.4 隧洞与边坡的影响作用分析
        4.3.5 爆破振动作用
    4.4 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4.4.1 计算方法与计算标准
        4.4.2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4.4.3 计算结果分析
    4.5 边坡开挖支护设计概况
    4.6 边坡变形监测资料反馈分析
第5章 引水隧洞开挖对进水口边坡响应分析
    5.1 FLAC3D简介
    5.2 地质模型的建立
    5.3 参数取值
    5.4 引水隧洞群开挖前边坡变形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
    5.5 引水隧洞群开挖后对进水口边坡的响应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引水隧洞群安全间距评估及开挖顺序比选
    6.1 引水隧洞安全间距的评估
        6.1.1 应力平稳区
        6.1.2 变形区增量
        6.1.3 塑性区深度
    6.2 1~4#引水隧洞开挖施工顺序比选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潘口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简介
2 进水口工程地质条件
3 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3.1 开挖设计
    3.2 稳定性分析
        (1) 刚体平衡法整体稳定性分析。
        (2) 刚体平衡法块体局部稳定性分析。
        (3)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4 边坡加固措施
    (1) 排水。
    (2) 支护。
5 结 语

(4)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安全监测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慨况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3 边坡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柘溪水电站扩机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扩机工程概况简介
    2.2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2.3 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物理地质现象(岩体风化)
        2.3.6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第三章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3.1.1 岩质边坡变形的主要方式
        3.1.2 岩质边坡破坏类型
    3.2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质构造
        3.2.3 地层及岩石性质
        3.2.4 岩体结构
        3.2.5 水的作用
        3.2.6 地应力和地震
        3.2.7 施工过程及风化作用
    3.3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开挖稳定性评价
        3.3.1 进水口正向坡
        3.3.2 进水口右侧坡
        3.3.3 进水口左侧坡
第四章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安全监测
    4.1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安全监测目的与原则
        4.1.1 进水口边坡监测目的及意义
        4.1.2 进水口边坡监测原则
    4.2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监测系统
        4.2.1 进水口边坡监测内容及仪器
        4.2.2 进水口边坡典型断面仪器埋设情况
        4.2.3 进水口边坡监测基准网的建立及仪器埋设方法
        4.2.4 进水口边坡主要仪器的埋设精度及测量周期
    4.3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观测资料分析
        4.3.1 内观资料分析
        4.3.2 外观资料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开挖数值模拟
    5.1 FLAC3D 计算原理
        5.1.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5.1.2 节点运动方程
        5.1.3 增量形式的本构方程
        5.1.4 时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5.1.5 阻尼力
    5.2 FLAC3D 数值模拟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参数反演
        5.2.3 工程地质条件及参数
        5.2.4 施工步骤模拟
        5.2.5 剖面 1-1 计算结果分析
        5.2.6 剖面 3-3 计算结果分析
    5.3 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5.3.1 数值模拟监测内容
        5.3.2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
    5.4 锚索及锚杆单元加固效果研究
        5.4.1 塑性区
        5.4.2 剪应变增量
        5.4.3 边坡监测点位移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2.2 边坡安全监测方法研究
        1.2.3 微震监测及其应用研究
        1.2.4 边坡稳定性反演分析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性能测试
    2.1 引言
    2.2 工程背景
        2.2.1 锦屏一级电站工程概况
        2.2.2 左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3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2.3.1 微震监测原理
        2.3.2 微震传感器选择
        2.3.3 微震传感器空间网络优化
        2.3.4 微震监测系统组成
        2.3.5 微震监测系统网络布置及安装
    2.4 系统定位精度试验验证
        2.4.1 微震定位算法
        2.4.2 微震监测系统波速测定
        2.4.3 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验证
    2.5 微震信号分析与识别
        2.5.1 微震信号时频分析技术
        2.5.2 不同震动信号分析与识别
    2.6 本章小结
3 左岸边坡微震活动规律及其演化机理研究
    3.1 地震学理论概述
        3.1.1 震源表达形式
        3.1.2 定量微震学原理
        3.1.3 左岸边坡微震震源参数计算示例
    3.2 微震活动特征及其与施工响应关系研究
        3.2.1 左岸边坡微震活动特征分析
        3.2.2 微震活动性与施工响应关系研究
    3.3 微震聚集区域与地质构造的识别和圈定
        3.3.1 微震活动性与已知断层活化演化机理
        3.3.2 微震事件聚集与未知断层识别
    3.4 微震震源机理研究
        3.4.1 震级-频率关系(b值)
        3.4.2 S波与P波能量比值研究(Es/Ep)
    3.5 本章小结
4 左岸边坡渐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与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边坡二维渐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4.2.1 RFPA~(2D)原理及其强度折减法介绍
        4.2.2 RFPA~(2D)计算模型
        4.2.3 计算参数选取
        4.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边坡二维渐进破坏过程与微震监测结果对比研究
    4.4 边坡三维渐进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4.4.1 RFPA~(3D)离心加载法
        4.4.2 RFPA~(3D)计算模型
        4.4.3 计算参数选取
        4.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5 边坡三维渐进破坏过程与微震监测结果对比研究
    4.6 坝顶平台裂缝产生机理及其微震识别
    4.7 边坡外观变形与微震活动性关系
        4.7.1 左岸边坡常规监测介绍
        4.7.2 外观变形与微震活动性比较
    4.8 本章小结
5 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反馈研究
    5.1 岩体损伤及能量耗散原理
        5.1.1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特征
        5.1.2 岩体内的耗散能及其损伤强度准则
    5.2 考虑微震能量耗散的岩体劣化准则
        5.2.1 微震震源参数信息
        5.2.2 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岩体劣化模型
    5.3 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反馈研究
        5.3.1 计算模型
        5.3.2 数值计算实施步骤
        5.3.3 计算结果分析
        5.3.4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奖励荣誉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二维位移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二维位移反分析方法
    2.1 开挖与卸荷效应数值分析方法
    2.2 岩体力学参数与开挖位移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确定
    2.3 位移反分析的神经网络-遗传优化算法
3 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计算模型
    3.1 地质概化
    3.2 初始地应力场
    3.3 计算模型
    3.4 开挖分步
    3.5 开挖卸荷分区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1 反分析求解
    4.2 正分析结果
5 结论

(7)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岩体力学参数动态反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位移反分析法
3 动态反馈分析关键技术问题
    3.1 初始值的选取
    3.2 参数解耦
    3.3 动态反馈预报方法
4 工程应用
    4.1 计算范围及计算条件
    4.2 洞室开挖施工过程
    4.3 监测设备布置
    4.4 有限元模型
    4.5 初始应力场
    4.6 反演预报分析
5 结语

(9)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历史
        1.2.2 岩石高边坡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坝区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2.1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玄武岩(P2β)
        2.2.2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2.2.3 第四系
    2.3 地质构造
        2.3.1 原生建造特征
        2.3.2 断层
        2.3.3 层间错动带
        2.3.4 层内错动带
        2.3.5 基体裂隙
    2.4 风化卸荷
        2.4.1 岩体风化卸荷类型及判断标准
        2.4.2 岩体风化特征
        2.4.3 岩体卸荷特征
    2.5 构造演化
    2.6 地应力
        2.6.1 高地应力现象
        2.6.2 地应力大小及方向
    2.7 河谷演化
第3章 坝区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3.1 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级分类
        3.1.1 结构面规模分级
        3.1.2 结构面性状分级
    3.2 坝区岩体结构总体特征
        3.2.1 Ⅱ级结构面
        3.2.2 Ⅲ级结构面
        3.2.3 Ⅳ级结构面
        3.2.4 Ⅴ级结构面
    3.3 岩体结构分区特征
第4章 坝区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1 岸坡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4.1.1 岸坡岩体浅表部变形破坏特征
        4.1.2 岸坡岩体深部变形破坏特征
        4.1.3 岸坡岩体变形破坏分区
    4.2 自然边坡工程地质分区特征
        4.2.1 边坡分区
        4.2.2 各分区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4.3 边坡块体边界校核及稳定性评价
        4.3.1 主要块体的空间分布及边界条件
        4.3.2 各边界的空间几何和性状发育分布特征
        4.3.3 各块体稳定性计算
第5章 拱肩槽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 自然边坡坡型及岩性特征
        5.1.1 坡型特征
        5.1.2 岩性特征
    5.2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5.2.1 概述
        5.2.2 Ⅱ1 结构面特征
        5.2.3 Ⅲ1 级结构面特征
        5.2.4 Ⅱ2 及Ⅲ2 级结构面特征
        5.2.5 Ⅴ级结构面特征
    5.3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5.3.1 边坡岩体野外定性分级
        5.3.2 分级方法
        5.3.3 分级结果
    5.4 边坡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5.5 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5.5.1 浅表部变形破坏特征
        5.5.2 深部变形破坏特征
    5.6 拱肩槽边坡整体稳定性地质分析
    5.7 左、右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
        5.7.1 左岸拱肩槽边坡极限平衡计算
        5.7.2 右岸拱肩槽边坡极限平衡计算
    5.8 边坡开挖坡比设计
        5.8.1 坡比选择原则
        5.8.2 坡比选择论证
第6章 右岸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6.1 边坡岩性及坡型特征
    6.2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6.2.1 Ⅱ1 级结构面特征
        6.2.2 Ⅲ1 级结构面特征
        6.2.3 Ⅲ2 级结构面特征
        6.2.4 Ⅴ级结构面特征
    6.3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6.4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6.5 岸坡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6.6 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6.7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
    6.8 边坡开挖坡比设计
        6.8.1 地质分析与判断
        6.8.2 工程类比
        6.8.3 比选结果
第7章 右岸揽机平台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7.1 边坡岩性及坡型特征
        7.1.1 边坡岩性
        7.1.2 坡型特征
    7.2 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7.2.1 Ⅱ1 级结构面特征
        7.2.2 Ⅲ2 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7.2.3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7.3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7.4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7.5 岸坡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7.6 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7.7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
    7.8 边坡开挖坡比设计
        7.8.1 地质分析与判断
        7.8.2 工程类比
        7.8.3 比选结果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几点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层状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1 岩土体各向异性的基本概念
        1.2.2 层状岩体变形各向异性特征的试验研究
        1.2.3 层状岩体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试验研究
        1.2.4 层状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
        1.2.5 层状岩体工程稳定性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层状岩体地质与力学赋存环境研究
    2.1 概述
    2.2 层状岩体地质特征
        2.2.1 原生结构面
        2.2.2 构造结构面
        2.2.3 工程结构面
    2.3 层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2.3.1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概述
        2.3.2 结构面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2.4 层状岩体破坏特征
        2.4.1 近地表层状岩体破坏特性
        2.4.2 地下洞室层状围岩破坏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均匀设计-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地应力场反演
    3.1 概述
    3.2 地应力场的一般特征
        3.2.1 地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3.2.2 我国的地应力场统计分布规律
        3.2.3 地应力场分析
    3.3 现场测试与监测成果
        3.3.1 地应力测试成果
        3.3.2 地应力场沿深度分布规律的概化
        3.3.3 原位模型试验洞监测成果
    3.4 反演分析方法
        3.4.1 均匀设计
        3.4.2 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
        3.4.3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3.4.4 待反演参数与岩体位移的LS-SVM模型
    3.5 样本构造与反演结果
        3.5.1 样本构造
        3.5.2 地应力场反演
        3.5.3 反演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层状岩体工程开挖的数值模拟方法
    4.1 概述
    4.2 节理单元模型
        4.2.1 无厚度节理单元
        4.2.2 等厚度节理单元
        4.2.3 变厚度节理单元
    4.3 考虑变形横观各向同性的遍布节理模型
        4.3.1 FLAC3D模型简介
        4.3.2 变形横观各向同性的遍布节理模型
        4.3.3 变形横观各向同性遍布节理模型的实现与应用验证
    4.4 离散单元法
        4.4.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4.4.2 离散单元法的计算机实施
    4.5 层状岩体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的工程近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陡倾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开挖变形机制与破坏机理研究
    5.1 概述
    5.2 基于变点分析的监测信息分析方法
        5.2.1 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及数据分析
        5.2.2 变点分析概述
        5.2.3 均值变点分析方法
        5.2.4 变点分析算例
    5.3 龙滩地下洞室群监测变形分析
        5.3.1 地下洞室群监测布置与实施
        5.3.2 主厂房开挖位移监测分析
        5.3.3 主变室开挖位移监测分析
        5.3.4 尾水调压井开挖位移监测分析
        5.3.5 地下洞室群位移监测分析
    5.4 层状岩体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4.1 单因素影响极差分析
        5.4.2 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5.4.3 洞室围岩变形敏感性分析
    5.5 龙滩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特征二维分析
        5.5.1 二维分析模型
        5.5.2 二维模型结果分析
    5.6 龙滩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特征三维分析模型
        5.6.1 整体三维模型地质概化
        5.6.2 局部三维模型地质概化
    5.7 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综合分析
        5.7.1 洞室群开挖围岩的变形特征
        5.7.2 洞室群开挖围岩的应力分布与破坏特征
        5.7.3 洞室群开挖围岩变形稳定综合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地表反倾向层状边坡开挖变形机制与破坏机理研究
    6.1 概述
    6.2 龙滩左岸进水口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6.3 岩块倾倒的极限平衡方法(G-B法)的改进
        6.3.1 岩块倾倒的极限平衡方法(Goodman-Bray方法)
        6.3.2 底面岩桥的作用
        6.3.3 岩柱边界上静水压力的计算
        6.3.4 岩柱滑动条件的受力计算
        6.3.5 岩柱倾倒条件的受力计算
        6.3.6 临界水平加速度的计算
        6.3.7 计算步骤
        6.3.8 算例验证与边坡倾倒稳定分析
    6.4 进水口边坡开挖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6.4.1 左岸高边坡变形监测布置
        6.4.2 左岸边坡多点位移计监测变形分析
        6.4.3 边坡岩体卸荷范围研究
        6.4.4 左岸边坡外观变形监测结果及分析
    6.5 龙滩左岸进水口边坡二维分析
        6.5.1 边坡开挖扰动区分布
        6.5.2 左岸边坡二维分析模型
        6.5.3 有限元计算成果
    6.6 龙滩左岸进水口边坡三维分析
        6.6.1 边坡三维分析模型
        6.6.2 力学模型与参数
        6.6.3 边坡三维结果分析
    6.7 龙滩左岸进水口边坡离散元分析
        6.7.1 边坡离散元分析模型
        6.7.2 边坡离散元结果分析
    6.8 进水口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龙滩水电站进水口边坡2-2剖面反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D]. 张御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研究[D]. 张浴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3]潘口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J]. 游志纯,胡伟. 人民长江, 2012(S1)
  • [4]柘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安全监测及数值模拟[D]. 胡浩. 湘潭大学, 2012(S1)
  • [5]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 徐奴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6]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二维位移反分析[J]. 张勇慧,盛谦,冷先伦,朱泽奇. 岩土力学, 2010(S2)
  • [7]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岩体力学参数动态反馈分析[J]. 付成华,潘燕芳,李瑞青.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10)
  • [8]区域开挖诱发岩质边坡失稳及其预测研究[A]. 朱珍德,徐卫亚,唐胡丹,王思敬.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 2010
  • [9]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D]. 高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09(02)
  • [10]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D]. 梅松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8(12)

标签:;  ;  ;  ;  ;  

龙滩水电站进水坡2-2段反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