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一、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于观春[1](2021)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临床上子宫肉瘤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统计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Log-rank对数轶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89±10.709)岁,总体中位年龄为50岁。2.子宫肉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54.35%)和腹部包块(21.74%)。3.大多数子宫肉瘤患者B超可提示周围边界不清、伴有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4.宫腔镜下病理组织检查提高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之间的术前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5.肿瘤大小、FIGO、脉管浸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若有异常阴道流血并腹部包块短时间内增大,应怀疑子宫肉瘤可能。2.宫腔镜诊刮对诊断子宫肉瘤有较大意义。3.肿瘤大小越大、FIGO分期越晚,脉管浸润范围越大,子宫肉瘤预后越差。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2](2020)在《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临床特征分布并针对性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7年1月US患者资料,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25例中89例(71.2%)患者年龄≤50岁、36例(28.8%)年龄>50岁;91例(72.8%)未绝经、34例(27.2%)已绝经;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不规则流血60例(48.0%)、其次为腹痛18例(14.4%)、腹部包块17例(13.6%)、无症状体检发现异常30例(24.0%)。(2)术前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6.0%、34.3%、46.4%;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19例(65.51%)提示恶性,其中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患者13例(86.67%)提示恶性;(3)术后情况:FIGO分期诊断I期患者共71例(56.8%)以ESS患者较多见、II期共14例(11.2%)、III期共25例(20.0%)、IV期共15例(12.0%);106例(84.84%)肿瘤直径大于5cm;78例行淋巴结切除,共17例(21.8%)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 sarcoma,uLMS)患者12例(25.5%),LGESS患者3例(14.3%),HGESS患者2例(33.3%),子宫腺肉瘤(uterine adenosarcoma,AS)患者未提示淋巴结转移;101例(80.8%)行卵巢切除,卵巢转移7例(6.9%)。其中uLMS患者48例转移2例(4.2%)、LGESS患者34例转移3例(8.8%)、HGESS患者9例转移2例(22.2%)、AS患者10例未提示转移(0%);(4)预后:US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68.3%,其中AS患者(70.0%),其次LGESS(55.6%)、uLMS(49.2%)、HGESS(43.1%);单因素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有年龄(P=0.014)、术前CA125>35(P=0.023)、淋巴结转移(P=0.000)、FIGO分期(P=0.000)、肿瘤最大直径(P=0.000)、病理类型(P=0.000);Cox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OR=2.433,95%CI 1.104-5.360,P=0.018)、肿瘤最大直径(OR=1.242,95%CI1.007-1.532,P=0.016)、病理类型(OR=2.157,95%CI 1.582-3.179,P=0.000)是影响U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50岁的未绝经,肿瘤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术前利用MRI、宫腔镜检查尽可能排除恶性可能性。FIGO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病理类型是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杨帆[3](2019)在《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T)临床少见,占所有肿瘤的0.2-0.6%。早期缺乏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复杂的腹膜后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关系密切。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腹膜后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仍是一项挑战。研究目的1.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2.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9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病历。181例行根治术(开放手术131例,腹腔镜手术50例)。余1例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囊肿穿刺引流术,3例行姑息手术,7例行探查术。研究结果1.行 B 超、CT、MRI 和 PET-CT 检查各 106、171、30、19 例。检出率为 96.23%、100%、100%、100%。CT、MRI 和 PET-CT 的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 77.19%、80.00%、63.1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9cm是恶性肿瘤的预测因素(P<0.05)。尽管少数腹膜后肿瘤在影像上有较强的特征,仍靠病理才能确诊。2.47例(26.0%)行联合脏器切除,14例(7.7%)行腹部大血管修补重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术中输红细胞量少(70±243 vs236±408ml)、手术时间短(164±99 vsl99±99min)、术后住院日短(7±4vs12±8 天)(P<0.05)。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7例(9.4%)。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5.0%。最常见的是低热(13.7%),伤口脂肪液化(8.4%),肺部感染(4.6%),泌尿道感染(4.6%)。再次手术率为1.5%。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示恶性肿瘤、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180min、术中输红细胞、术中输血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200ml和手术时间≥180min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最常见的是低热(10.0%),低钾血症(8.0%),呕吐(6.0%),下肢静脉血栓(6.0%)。再次手术率为0。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2.0%。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10cm、术中出血量≥300ml、术中输红细胞量≥5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3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研究结论1.腹膜后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CT、MRI、PET-CT的检出率达100%。肿瘤最大径>9cm提示肿瘤为恶性可能。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金标准”病理。2.手术是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症范围内,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具有术中输红细胞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精细操作等手段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张树聪[4](2018)在《我院58例子宫肉瘤治疗策略与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子宫肉瘤是一种对妇女健康严重危害和降低生存时间的疾病。因其临床上罕见、恶性程度很高及其病理学类型的多样性,目前仍缺少最佳的治疗方案和与不良预后的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共识。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预后差且存在因素并非十分明确,完善所治疗的患者的病例分析有助于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对临床诊治提供数据,以期有所改善其生存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治58例子宫肉瘤病例,对其组织学类型、临床特点、治疗的方法及预后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组织病理类型不同的的患者临床特征本文比较采用χ2卡方单因素分析,分析58例患者总的1年、3年及5年生存率,探究影响此样本患者生存率的因素;并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对本样本所有子宫肉瘤患者的绝经状态、年龄、手术分期、子宫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探究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多种因素分析。结果:1.取中位年龄54岁分组,年龄对患者1、3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5年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对应P值=0.06(P>0.05),表示本资料统计年龄大小对子宫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无直接相关。取我国平均绝经年龄50岁分组,卡方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年龄是否大于50岁对患者生存期差异具有显着差异(P<0.05)。2.未绝经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100%(19/19)、75%(9/12)、80%(8/10),绝经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79.5%(31/39)、48%(12/25)、56%(9/16);绝经状态对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对3年及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存在统计意义(P<0.05)。3.子宫大小小于孕2月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8.9%(24/27)、57.9%(11/19)、37.5%(6/16),宫大小大于孕2月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 90%(27/30)、55.6%(10/18)、70%(7/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子宫大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4.期与Ⅱ、Ⅲ、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6/36)、71.4%(5/7)、83.3%(10/12)、0%(0/3);期与Ⅱ、Ⅲ、Ⅳ期患者 3 年生存率分别为:69.6%(16/23)、50%(3/6)、28.6%(2/7)、0%(0/1);期与 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4%(13/17)、50%(2/4)、40%(2/5)、0(0);其中不同手术分期的1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年及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手术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存在统计意义(P<0.0001),其中Ⅲ、Ⅳ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个月、10个月,(?)、Ⅱ期患者中位生存期无法显示。5.子宫平滑肌肉瘤1年生存率95%(19/20),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3.8%(15/16),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72.2%(13/18),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0%(0/1),腺肉瘤100%(3/3);3年生存率分别为50%(5/10)、90.9%(10/11)、25%(3/12)、0%(0/1)、100%(3/3);5 年生存率分别为 62.5%(5/8)、88.9%(8/9)、28.6%(2/5)、0%(0/1)、100%(2/2);5者比较差异,其中1年、3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0.0075),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有统计意义(P<0.0001)。6.单纯手术、手术+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1年生存率:90.3%(28/31)、100%(5/5)、85%(17/20)、100%(2/2);3 年生存率分别为 71.4%(15/21)、100%(1/1)、38.5%(5/13)、0%(0/1)(P=0.12);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0%(12/15)、100%(1/1)、44.4%(4/9)、0(0/1),不同治疗方法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9。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病理提示深肌层浸润<1/2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74.2%(23/31)、700%(14/20)、73.3%(11/15);深肌层浸润>1/2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54.2%(13/24)、40%(6/15)、50%(5/10)。深肌层浸润情况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深肌层浸润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8.术后病理提示存在脉管癌栓情况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700%(28/40)、60%(15/25)、66.7%(12/18);无脉管癌栓情况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56.3%(9/16)、50%(5/10)、57.1%(4/7);脉管癌栓情况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脉管癌栓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9.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阳性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76.9%(30/39)、72.7%(16/22)、75%(12/16);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28.5%(4/14)、10%(1/10)、80%(4/5),淋巴结情况的1年、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淋巴结情况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术后病理肿瘤大小≤5cm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67.9%(19/28)、38.9%(11/18)、75%(9/12);肿瘤大小>5cm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为62.1%(18/29)、55.6%(10/18)、57.1%(8/14),肿瘤大小情况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瘤大小是否大于5cm分组,使用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肿瘤大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年龄、绝经状态、手术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情况是影响子宫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年龄>50岁、未绝经、中晚期、平滑肌肉瘤及癌肉瘤、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年龄≤50岁、已绝经、早期、腺肉瘤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淋巴结阴性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其中手术分期、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刘尧[5](2018)在《166例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情况。就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文共纳入166例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其中平滑肌肉瘤患者41例(占24.70%,41/166),内膜间质肉瘤患者64例(占38.55%,64/166),癌肉瘤患者49例(占29.52%,49/166),腺肉瘤患者3例(占1.81%),其他少见类型肉瘤9例(占5.42%)。此外,子宫混合性平滑肌-间质肿瘤及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各1例。发生于宫体的肿瘤最多,占72.29%(120/166)。LMS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后女性,平均49.46±11.80岁。术前诊断率低(25.64%)。LMS 的 OS:1年 88.4%,3 年 84.8%,5 年 75.4%。I期患者1年生存率可达94.4%。BSO及术后辅助治疗不影响OS及PFS。ESS的发病人群较LMS年轻,其中LG-ESS患者的发病年龄最低,平均40.70±9.13岁,其中21-40岁之间的患者有16例,占比40.00%(16/40)。ESS的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LMS相似,主要表现为月经模式的改变、下腹胀痛不适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绝经后的患者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术前诊断率为24.59%。ESS预后与组织类型有关,各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LG-ESS预后相对较好,Ⅰ期子宫LG-ESS患者的1年OS可达90%以上。盆腔淋巴结切除及术后辅助治疗不影响OS 及 PFS。MMMT的发病人群多为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7.00±8.93岁。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异常阴道流血或流液为主,发生于卵巢的MMMT主要表现与卵巢癌类似。术前诊断符合率为20%,基本符合率 67.50%。MMMTOS:1 年 76.5%,2 年为 52.2%,3 年 42.2%。Ⅰ期患者预后最好。盆腔淋巴结切除及大网膜切除不影响OS及PFS。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肉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率较低,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诊刮、宫颈赘生物及阴道脱落物送病检或宫腔镜下活检可提高肉瘤尤其是癌肉瘤患者的术前诊断率。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与预后显着相关,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相对较好。

马迪[6](2018)在《子宫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文中提出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smooth muscle tumors,USMT)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恶变率约为0.3%-2.02%,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的恶性程度高,术前诊断率低,愈后差。在良性与恶性子宫肌瘤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典型的平滑肌瘤(Uterine atypical leiomyoma,UAL),包括富于细胞型(Cellular leiomyoma,CL)、核分裂活跃型、奇异细胞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肌瘤等,其中富于细胞型是最常见的亚型,其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的肌瘤相似,多呈良性经过,但组织学表现上既不同于普通肌瘤细胞也未达到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标准,多次复发有恶变的可能,其术前诊断率低,明确诊断取决于术后的病理。本研究中通过收集2010.01-2015.12年间3534例初步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并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回顾性分析和分组对照的方法,对USMT、CL、ULMS三组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术式选择及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并浅谈对肌瘤粉碎器应用的认识,旨在提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使诊疗更加个体化、规范化。研究表明:USM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72±7.13岁,中位年龄为43岁。CL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95±7.45岁,中位年龄为47岁。ULM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3±9.37岁,中位年龄53岁,认为ULMS组的平均发病年龄晚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临床表现相似,肌瘤生长迅速的症状在ULMS组与其他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变、绝经后异常出血、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B型超声的检查在USMT、CL、ULMS三组中的观察指标相似,对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有研究表明当观察指标为血流阻力(RI)时,将RI<0.4作为提示子宫肌瘤恶变的界值,可为术前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USMT、CL、ULMS组分别有51.1%、67.7%、76.5%术前因阴道异常出血而行诊刮术,术后病理结果阳性率低,漏诊率达84.6%,术前诊刮术结果阴性者仍不能排除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可能。USMT组中行子宫全切者占57.2%,保留子宫者占38.1%;CL组中子宫全切者所占比例为63.7%,保留子宫者所占比例为30.7%。认为USMT组和CL组两组的手术方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ULMS组是以全子宫切除术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手术范围,预后差。USMT组患者微创手术所占比例由2010.01-2012.12的33.8%增加至2013.01-2015.12的56.8%,说明微无创手术所占比例增加,就术中应用肌瘤粉碎器的利弊仍存在争议。

舒荣[7](2017)在《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及误诊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子宫肉瘤为临床上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及辅助检查方法,早期或术前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子宫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瘤),延误病情及手术方式不当造成手术病理分期提高或多次手术创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子宫肉瘤组及对照组(子宫良性肿瘤组)的术前不同指标的统计学分析,建立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reoperative Sarcoma Score,PSS),以期提高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率;并通过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争取避免诊疗误区、避免错误的治疗手段。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的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6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经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肉瘤、子宫良性肿瘤病例。经严格入组筛选标准,选取入组病例研究组子宫肉瘤组48例,对照组子宫良性肿瘤组90例,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建立相应预测评分系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出鉴别子宫良恶性最佳分界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该评分系统效能。2.选取本院2003年1月2016年6月间首诊或外院转入的子宫肉瘤误诊病例15例,将误诊病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结果:1.共纳入48名子宫肉瘤患者和90例子宫良性肿瘤,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指标是年龄、CA125、LDH、彩超检查特征(内部血流、血流信号丰富、边界、内部回声、肿瘤最大直径),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得出LDH、彩超检查提示的边界欠清及内部回声呈不均质或混合回声是诊断子宫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分值为04分,其预测的一致性较好(P=0.43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961(95%CI[0.922,0.999]),说明该评分系统区分度较好,最佳分界值为1.5分,特异度97.8%,敏感度83.3%,准确度92.8%,阴性预测值91.7%,阳性预测值95.2%。2.误诊患者年龄结构主要集中于育龄期女性;15例误诊患者术前均考虑“子宫肌瘤”,术后病理有5例(33%)报告错误;腹腔镜组在子宫肉瘤盆腔种植转移率(75%,3/4)及复发率(75%,3/4)方面均高于开腹组(27.3%,50%)。结论:1.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SS),能够较好地对子宫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风险分层,可以为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初步依据。2.造成误诊及后果的原因有病理报告错误、忽视年轻未育患者、绝经后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不恰当等;另外腹腔镜下分碎器的应用可能有引起未预料子宫肉瘤盆腹腔内种植转移及增加术后复发机会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高兴爽[8](2016)在《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下肌瘤粉碎术对未预料的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入院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528例及该同期于我院确诊并手术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共1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短信及书信方式获悉患者目前的生存状态,是否复发、恶变及其进一步的治疗处理措施等。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般情况: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平均初诊年龄分别为45.49±7.075岁(14-80岁)、43.65±7.409岁(20-65岁)和51.06±9.74岁(20-65岁)。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晚。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间的首发症状、术前血清CA125无统计学差异。复发及恶变情况:2142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383例行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中22例(22/383=5.74%)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病理仍为子宫平滑肌瘤。378例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其中14例(14/378=3.70%)复发,再次手术病理仍为子宫平滑肌瘤。另外,703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738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2例经阴道肌瘤剥除术,28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无1例复发。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复发率1.68%(36/2142)。373例不典型子宫肌瘤患者中77例行腹腔镜肌瘤剥除术的患者术后6例(6/77=7.79%)复发,83例行开腹肌瘤剥除术的患者术后4例(4/83=4.82%)复发,其余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96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107例,经阴道肌瘤剥除术2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8例,术后无1例患者复发。不典型子宫肌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仍为不典型子宫肌瘤患者7例,2例术后病理为子宫平滑肌瘤,但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子宫平滑肌肉瘤。不典型子宫肌瘤患者复发率3.48%(13/373),恶变率0.27%(1/373)。子宫平滑肌肉瘤生存率预后影响因素:3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1年、2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4%、62.5%、43.6%。初诊年龄、术前是否确诊、确诊后追加手术与否是子宫平滑肌肉瘤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手术途径(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方式(是否保留双侧附件与否及盆腔淋巴结是否切除)、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对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平滑肌肉瘤较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的中位发病年龄晚。凭借首发症状、术前CA125难以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术后可能复发或恶变为子宫平滑肌肉瘤,不典型子宫肌瘤恶变率为0.27%。影响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年龄、术前是否确诊、确诊后追加手术与否。手术途径、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对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影响无差异性。

李华淑,刘伏香,陈劲松[9](2007)在《子宫肉瘤临床与预后分析——附45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45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诊断、治疗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76%),其次为下腹痛、下腹包块;B超及CT的诊断或可疑诊断率分别为33%、40%,诊断性刮宫阳性率47%;该组患者的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4%,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不同则预后不同(P<0.05)。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诊断性刮宫对其确诊有较大的帮助。子宫肉瘤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对其预后有明显影响。

倪妍[10](1999)在《1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旨在提高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率,达到治疗的彻底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1~1998.12间1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性刮宫情况、术中标本剖视、冰冻诊断、治疗及随访包括肿瘤标记物情况。结果:发病年龄53.94岁(37—75),其中绝经后占54.0%(7/13),围绝经期占37.5%(5/13),主要表现是肌瘤随访中增大或腹部肿物增大46.1%(6/13),腹痛、低热及全身症状23.1%(3/13),诊刮阳性率0/6,彩超诊断阳性率3/13,术中肉眼判断阳性率72.7%(8/11),冰冻阳性率62.5%(5/8)。结论:应重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肌瘤的随访,结合彩超血流、肿瘤标记物、术中标本剖视、可疑病灶多点取材冰冻,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及第一次治疗的彻底性。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影像诊断分析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统计方法
    1.3 结果
        1.3.1 一般资料
        1.3.2 临床表现
        1.3.3 术后病理类型
        1.3.4 肿瘤最大径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1.3.5 术前行B超检查结果分析
        1.3.6 术前行CT检查结果分析
        1.3.7 术前行MRI检查结果分析
        1.3.8 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结果分析
        1.3.9 术前行CTA检查结果分析
        1.3.10 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1.3.11 术前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1.3.12 术前行DSA检查结果分析
        1.3.13 术前行肾ECT检查结果分析
    1.4 讨论
        1.4.1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1.4.2 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1.4.3 MRI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1.4.4 PET-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1.4.5 CTA、静脉肾盂造影、消化道钡餐造影、DSA、肾ECT检查的应用
    1.5 小结
第二章 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2 统计方法
    2.3 结果
        2.3.1 肿瘤联合器官切除情况分析
        2.3.2 关于术中出现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修补重建情况描述
        2.3.3 根治性开放手术与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包括中转开放)的比较
        2.3.4 经腹膜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经腹膜后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2.3.5 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中转开放原因分析
        2.3.6 转入ICU原因分析
        2.3.7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2.4 讨论
        2.4.1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RS)的解剖学基础
        2.4.2 腹膜后肿瘤生物学特征
        2.4.3 临床表现
        2.4.4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2.4.5 术前准备
        2.4.6 手术治疗技巧
        2.4.7 术后并发症分析
        2.4.8 重视术后复查与随访
    2.5 小结
第三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我院58例子宫肉瘤治疗策略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子宫肉瘤的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研究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一) 症状
        (二) 体征
        四、病理学特征
        (一) 平滑肌肉瘤
        (二)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三) 腺肉瘤
        (四) 癌肉瘤
        五、影像学特征
        六、分期
        七、诊断
        八、治疗
        (一) 手术治疗
        (二) 放射治疗
        (三) 化学治疗
        (四) 激素治疗
        (五) 生物治疗
        九、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标准
        (一) 纳入标准
        (二) 排除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 病例数据采集
        (二) 随访
        (三) 数据整理
        四、统计方法
        五、结果
        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166例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41例女性生殖系统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肌瘤史
        2.2 一般情况
        2.3 治疗方案
        2.4 手术情况
        2.5 随访
    3 讨论
第二部分 64例女性生殖系统间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
        2.2 一般情况
        2.3 治疗方案
        2.4 手术情况
        2.5 随访
    3 讨论
第三部分 49例女性生殖系统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肌瘤史
        2.2 一般情况
        2.3 辅助检查结果
        2.4 治疗方案
        2.5 手术情况
        2.6 随访
    3 讨论
第四部分 女性生殖系统其他少见类型肉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1 腺肉瘤
    2 其他少见肉瘤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绝经前子宫肉瘤患者保留功能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前言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髙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癌肉瘤
    子宫腺肉瘤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6)子宫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肌瘤微无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评分系统的建立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年龄分布
        2 临床表现
        3 血清学指标
        4 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6 术前组织学诊断
    讨论
        1 一般情况
        2 临床表现
        3 血清学指标
        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 MRI及PET
        6 组织病理学诊断
        7 术中冰冻病理
        8 子宫肉瘤术前诊断评分系统(PSS)
第二部分 子宫肉瘤误诊病例的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 子宫肉瘤病理特征
        2 年龄
        3 手术方式选择
        4 手术途径选择
        5 腹腔镜下旋切播散的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8)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肌瘤恶变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子宫肉瘤临床与预后分析——附4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 果
    3.1 临床表现
    3.2 辅助检查
    3.3 诊断过程
    3.4 治 疗
    3.5 预 后
    3.6 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因素
        3.6.1 年
        3.6.2 临床分期
        3.6.3 病理类型
4 讨 论

四、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D]. 于观春.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D]. 杨帆.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4]我院58例子宫肉瘤治疗策略与预后分析[D]. 张树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6)
  • [5]166例女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刘尧. 重庆医科大学, 2018(01)
  • [6]子宫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例分析[D]. 马迪. 河北北方学院, 2018(01)
  • [7]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评分系统及误诊分析[D]. 舒荣. 青岛大学, 2017(02)
  • [8]子宫平滑肌瘤、不典型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D]. 高兴爽.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9]子宫肉瘤临床与预后分析——附45例报告[J]. 李华淑,刘伏香,陈劲松. 新医学, 2007(02)
  • [10]1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分析[J]. 倪妍. 实用医技杂志, 1999(08)

标签:;  ;  ;  ;  ;  

B超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