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体系让检验工作焕然一新

量化管理体系让检验工作焕然一新

一、量化管理制度使检验工作面貌一新(论文文献综述)

张权[1](2021)在《我国现行宪法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黎育生[2](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杨尚奇[3](2021)在《从职业身份到“戏谑”身份:“女司机”作为隐喻 ——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相关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女司机是新中国的新女性的代表,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反映。作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女司机从家庭走向公共劳动场所,通过掌握汽车这一现代化机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女司机媒介形象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媒介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为受众勾勒出女司机在不同历史文化中的形象,纠偏受众形成的对女司机负面的刻板印象。本研究在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以1978年至2020年《人民日报》、2016年至2020年新浪微博中的女司机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时期女司机形象呈现的特征与变化原因;并从“女司机”的身份话语入手,探讨在历史的语境与不同媒介中,“女司机”话语的意义生成与转变方式,分析媒介对于女司机形象与身份话语的建构策略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从改革开放至今,《人民日报》中的女司机形象经历了“爱岗敬业的‘四化’建设者”、“奉献社会的劳动者”、“文明服务者与违法失范者”的演变过程。微博新闻中的女司机形象分为正面的职业女司机形象与负面的违法女司机形象。通过对女司机的身份话语的研究,可以看出,总体上报道中塑造的女司机身份话语经历了由职业身份到戏谑身份的转向。女司机形象与身份话语的变化与不同媒体的性质、不同时期媒体的编辑内容直接相关。在新闻场域中,女司机形象与身份话语的建构受到国家意识形态力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商业力量和大众文化力量的影响,以及社会性别文化中社会角色与气质方面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女司机形象的变化。

候云飞[4](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李治兵[5](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赵盛梅[6](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张文强[7](2020)在《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街道作为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承担着行人流动和物质流通的功能,是城市交通通行的载体。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日常购物交易和社会交流交往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车行为主导的城市设计使街道的社会属性逐渐减弱,街道活力下降。因此,回归以人为本的商业步行街道,使其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线性公共空间,连续性是街道空间构成的基本属性。但是,从我国街道界面凹凸错落的现象发现,街道的活力中心并非是街道的几何中心,反而是建筑的临界空间。本文以行人的视角切入,主要研究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道近人空间的界面形态。基于中西方对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商业街坊发展演变、步行街道优化改造等文献的梳理,研究了街道形态中纵深方向上街道界面的疏密程度和面宽方向上复合界面的凹凸程度,以此反映街道步行活动中感知的视觉连续性和逗留活动中感知的空间场所性。首先,从建筑街道墙、地块贴线率、街道界面密度三个方面厘清了控制街道连续性形态的物理指标,并提出了复合界面的概念,以表示由于界面凹凸形成的阴角空间的集合。同时,类比界面密度的运算方法,归纳了复合界面的运算方式和表征含义。其次,从国外既有商业步行街案例入手,研究街道空间的形态指标,并对国内殖民文化、南洋文化和封建文化背景下的既有街道进行分类调研并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文化对于街道形态的影响,并对比归纳出自下而上自然生长形成的街道的指标波动范围。再次,基于以上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调研的国内15条既有商业步行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确定各指标对界面密度和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分析的结果,以海口中山路、广州恩宁路为例,验证其步行化改造的可行性,并为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复合界面的场所性优化提出相应策略。街道形态是人与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空间关系,本篇论文试图在传统建筑单纯的风格样式研究之上,挖掘街道中人与环境之间相对固定的空间关系这一本质原因,并为商业街的步行改造提供数据量化参考,为延续历史和传承文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可心[8](2020)在《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是实现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按照我国行政体制的架构,市辖区级政府处于我国行政体制的末端,处于依法行政的前沿位置。中国约有四万余个基层政府,其中数以万计的政府是与人民接触最频繁、最直接的县级和乡镇政府。基层依法行政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综合分析我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现状,可以发现,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基层依法行政观念较为薄弱,必须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等。笔者认为,应该从法治观念的转变,行政制度的重新构建,行政措施的继续完善等方面着手,继续深化我国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的改革进程。本文以法治政府理论、有限政府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使用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搜集依法行政相关学术资料,将成都市青羊区政府在推进依法行中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基层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普遍性影响因素做对比。通过对成都市青羊区依法行政实践案例的研究,总结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成因,如成都市青羊区还存在着行政决策机制不健全,行政执法方式不够创新,行政监督体系尚未落实,行政公开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具体成因则是由于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机制未跟进等。本文从问题成因的相关角度对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能力给出建议,包括健全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提升依法行政的执法水平,完善内外行政监督体系,科技赋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等,从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研究为起点,由点及面,以望能对我国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邵长超[9](2019)在《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马克思以历史的宏大眼光概括了人类发展的形态特征,展示出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对现代社会的辩证态度,这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现代社会所发展出的丰富现实材料,对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全景展示,不仅扩展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在场”的可能性,而且通过揭示其中的互为关系,能够使我们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辩证性。从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出发考察现代社会,既能使我们加深对现代社会的辩证理解,更能使我们在历史的整全性中对现代社会及自由的发展趋势作出历史性的评价。马克思深刻地把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中重新考察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需要理解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也需要理解现代社会所创造的新的历史处境,尤其是理解现代社会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只有在辩证思维中把握现代社会,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性”与自由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使马克思和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以这种思路为指导,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在第一章中,本文从自然、原始共同体、道德、政治、时间空间五个维度阐释了依赖关系的基本内容。这部分通过对马克思所表述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展开,较为全面的对人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介绍,也进一步明确了现代人的生存前提。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存形态受自然的影响比较大,人的诸种依赖形式都可以理解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变形。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并不能在生存中实现较大的主动性,而人只能在一种原始的依赖关系中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对现代人生存前提的说明既是对“人的依赖关系”的重要展开,也是理解现代人生存现状的必要前提。在第二章中,本文结合马克思“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论断着重分析了现代人如何借助于物独立于“人的依赖关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下,现代人从“人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实现了相对于传统生活的独立,并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这种独立状态以对传统生存方式的扬弃为前提,以物的依赖性为手段,以“人的独立性”为最终成果。人的关系从各种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开始建立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意义既在于它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扬弃,又在于使独立状态下的人们能够自由地建立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交往关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第三章中,本文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自由个性的发展提供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物的依赖性依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生产,从现实交往到精神原则的全部社会内容都在对物的依赖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物的依赖既为自由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使实现独立性的社会个体能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人在独立性的基础上按照自由个性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由地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重释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能使马克思与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辩证性。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具体环节及逻辑关系,揭示出一种在辩证视野中理解现代社会的可能性。马克思既把人的独立性看作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扬弃,也把它看作是实现自由的理论前提;既把人对物的依赖性看作是人独立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实依据,也把它看作是人实现自由的物质前提。对现代社会作辩证的理解既能使我们能够理解现存事物的合理性,更能看到扬弃历史的任务和道路。只有如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得到现实的阐释。

王帅[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二、量化管理制度使检验工作面貌一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量化管理制度使检验工作面貌一新(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3)从职业身份到“戏谑”身份:“女司机”作为隐喻 ——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性别理论
        (二)隐喻理论
        (三)相关概念与理论点
    三、文献综述
        (一)性别与传播研究
        (二)新闻传播学领域中女司机群体的研究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分期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问题
第一章 女司机的媒介形象呈现(1978至2020 年)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中的女司机形象(1978至2020 年)
        一、《人民日报》报道中女司机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不同时期《人民日报》中女司机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微博中女司机的网络形象(2016至2020 年)
        一、网络百科对“女司机”形象的新建构
        二、微博报道中女司机的基本情况分析
        三、微博报道中女司机形象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司机形象建构的媒介话语策略
    第一节 报道主题
        一、《人民日报》报道呈现多元的女司机内容
        二、微博报道中主要呈现女司机的违法内容
    第二节 报道种类
        一、《人民日报》报道多元的关注向度
        二、微博报道以社会报道为主
    第三节 报道体裁
        一、《人民日报》报道体裁多样
        二、微博报道注重事实层面
    第四节 报道信源
        一、《人民日报》报道以媒体、官方信源为主
        二、微博报道以公众、官方信源为主
    第五节 修辞话语分析
        一、女司机报道中句子与词汇特征
        二、修辞特点
    第六节 微博报道中话语主体的互动方式与话语聚焦
        一、微博报道的话语主体与话语秩序分析
        二、微博话语主体间的互动方式
        三、微博报道的话语聚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司机形象的媒介话语构成
    第一节 不同的身份话语:从职业身份到戏谑身份
    第二节 女司机话语的媒体表达
        一、女司机话语的凸显与遮蔽
        二、女司机的性别话语
    第三节 报道中关于“女司机”的隐喻话语
        一、报道中“女司机”隐喻的类型
        二、“女司机”隐喻的话语涵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司机媒介形象与身份话语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 媒介话语与意识形态环境
    第二节 市场格局中商业力量的渗入
    第三节 媒介本身的原因
    第四节 社会性别文化的原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2.1.1 新民居的内涵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3.2.1 建筑平面布局
        3.2.2 院落平面布局
        3.2.3 空间功能关系
        3.2.4 建筑空间特性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3.3.2 建构手段
        3.3.3 建筑热工性能
        3.3.4 资源利用方式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3.4.1 屋顶形态
        3.4.2 外立面形态
        3.4.3 院落形态
        3.4.4 宅边空间形态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5.4.3 合村并居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5.5.3 农业发展型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6)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科背景——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1.1.2 社会背景——历史风貌建筑的消亡
        1.1.3 时代背景——场所精神认知的缺失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
    2.1 历史风貌型街区基础理论
        2.1.1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相关概念
        2.1.2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保护理论
    2.2 商业街坊的起源与步行化发展
        2.2.1 西方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2.2.2 中国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2.3 复合界面理论研究
        2.3.1 界面与复合界面概念
        2.3.2 商业步行街的界面与复合界面
    2.4 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2.4.1 建筑街道墙概念
        2.4.2 地块贴线率量化
        2.4.3 界面密度测度研究
        2.4.4 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既有商业步行街道类型化调研
    3.1 国外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3.1.1 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3.1.2 欧洲其他商业步行街案例研究
        3.1.3 国外优秀步行街道量化总结
    3.2 国内殖民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3.2.1 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3.2.2 殖民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3.2.3 殖民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3.3 国内南洋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3.3.1 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3.3.2 南洋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3.3.3 南洋文化背景下骑楼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3.4 国内封建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3.4.1 郑州德化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3.4.2 封建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3.4.3 封建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街道形态影响因素及复合界面相关性分析
    4.1 自然要素的影响
        4.1.1 气候环境
        4.1.2 地理环境
    4.2 人文要素的影响
        4.2.1 行为环境
        4.2.2 建筑环境
    4.3 人工要素指标构建
        4.3.1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相关性分析
        4.3.2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可行性研究
    5.1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海口中山路为例
        5.1.1 老街中山路量化研究
    5.2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5.2.1 恩宁路量化研究
        5.2.2 恩宁路界面连续性优化策略
        5.2.3 恩宁路复合界面场所性优化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概念
        6.1.2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
        6.1.3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影响
    6.2 研究的创新点
        6.2.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密度的理论创新
        6.2.2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类型化量化创新
        6.2.3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因素总结
    6.3 研究的局限性
        6.3.1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局限性
        6.3.2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理想性
    6.4 研究展望
        6.4.1 扩展研究范围
        6.4.2 完善研究维度
        6.4.3 细化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南京路
    武汉江汉路
    哈尔滨中央大街
    天津滨江道南段
    天津滨江道北段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海口老街德胜沙路
    南宁民生路步行街
    郑州德化步行街
    沈阳中街路步行街
    成都春熙路步行街
    苏州观前步行街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依法行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依法行政的相关概念
        2.1.1 行政权
        2.1.2 依法行政
    2.2 理论基础
        2.2.1 法治政府理论
        2.2.2 有限政府理论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2.3 政府加强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应然路径分析
第三章 成都市青羊区政府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及成效
    3.1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青羊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
        3.1.1 全面推进、集中攻坚阶段(2014 年-2017 年)
        3.1.2 巩固完善、深化提升阶段(2018 年-2020 年)
    3.2 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举措及成效
        3.2.1 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3.2.2 依法依规制定政策
        3.2.3 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3.2.4 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成都市青羊区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及成因
    4.1 成都市青羊区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4.1.1 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4.1.2 依法行政执法方式不够规范
        4.1.3 依法行政监督体系尚未落实
        4.1.4 依法行政公开制度不够完善
    4.2 成都市青羊区政府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成因
        4.2.1 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4.2.2 法律法规不健全
        4.2.3 法治配套机制未跟进
第五章 推进成都市青羊区依法行政的对策建议
    5.1 落实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
        5.1.1 助力提升行政立法质量
        5.1.2 依法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5.1.3 细化依法行政决策制度
    5.2 提升依法行政的执法水平
        5.2.1 转变行政执法观念
        5.2.2 深化执法制度建设
        5.2.3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5.3 完善依法行政的监督体系
        5.3.1 完善依法行政的内部监督机制
        5.3.2 完善依法行政的外部监督机制
    5.4 科技赋能优化依法行政模式
        5.4.1 完善信息平台推动依法行政
        5.4.2 建设智慧城市助力依法行政
        5.4.3 内嵌大数据模块于涉民生审计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人的依赖关系”
    1.1 人对自然的依赖
        1.1.1 人对自然的生存依赖
        1.1.2 人对自然的生产和生活依赖
        1.1.3 人的文明形态对自然的依赖
    1.2 人对传统共同体的依赖
        1.2.1 人对共同体的生产生活依赖
        1.2.2 人对共同体的交往依赖
    1.3 人对道德和神学世界的依赖
        1.3.1 道德和宗教——人的依赖的抽象形式
        1.3.2 伦理价值与生活规范
        1.3.3 神圣形象与精神依赖
        1.3.4 共同体生活与个体心理依赖
    1.4 人对政治共同体的依赖
        1.4.1 生存权
        1.4.2 防卫权和处罚权
        1.4.3 财产权
    1.5 人对时间空间的依赖
        1.5.1 人的时间依赖
        1.5.2 人的空间依赖
第2章 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2.1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生存独立
        2.1.1 生存依赖的独立性
        2.1.2 原始劳动与自由时间
        2.1.3 分工与人的独立意识
        2.1.4 分工与交往中的独立性
    2.2 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个体独立
        2.2.1 财产共有与私有化
        2.2.2 私有化与共同体生活
    2.3 以理性交往为基础的精神独立
        2.3.1 货币交往与理性精神
        2.3.2 货币交往与精神独立
        2.3.3 货币关系与人的独立性
    2.4 以货币交换为基础的政治独立
        2.4.1 交换行为与个体关系
        2.4.2 货币交往与人的平等自由
        2.4.3 货币经济与人的独立性
    2.5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时空独立
        2.5.1 现代时间与人的独立性
        2.5.2 现代空间与人的独立性
第3章 现代人的自由前景:人的独立性与自由个性的实现
    3.1 生产力与自由个性
        3.1.1 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3.1.2 全面的体系
        3.1.3 多方面的需要
        3.1.4 全面的能力
    3.2 所有权与自由个性
        3.2.1 所有权与主体性
        3.2.2 所有权与法权人格
        3.2.3 所有权与公共生活
    3.3 理性精神与自由个性
        3.3.1 理性与主体确证
        3.3.2 理性与主体交往
        3.3.3 交往理性与伦理理性化
    3.4 理性交往与自由个性
        3.4.1 个人权利的形成:被解放的个性
        3.4.2 个人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发展态势
    3.5 时空脱域与自由个性
        3.5.1 现代时间与个人自由
        3.5.2 现代空间与个人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及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览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量化管理制度使检验工作面貌一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现行宪法发展机制研究[D]. 张权. 武汉大学, 2021
  •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从职业身份到“戏谑”身份:“女司机”作为隐喻 ——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相关报道为例[D]. 杨尚奇. 兰州大学, 2021(12)
  • [4]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7]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D]. 张文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成都市青羊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可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D]. 邵长超.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量化管理体系让检验工作焕然一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