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病虫害图解与防治

梅花病虫害图解与防治

一、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屈顺[1](2019)在《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文中认为通过“技术理论化”方法,对晚明至中华民国时期江南造园技术的文本化、数学化、标准化、学科化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文本化方面,对造园文本中有关具体的园林营造技术进行解读;数学化方面,探究文本中的数量和数理,并分析中国传统思维对技术语言记录和描述的作用;标准化方面,从原材料的计价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入手,再到营建阶段比较重要的木作、石作、花木移植、叠山理水,研究园林主要造园工序中标准的把控;学科化方面,传统工匠转变成近代具有专门学科知识的工程师,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助力因素就是建筑行业包括园林建筑行业的学科的成立,传统工匠转变成具有专业素养的设计师和施工者,促进了园林建筑学科的发展,反过来,由于近代园林行业开办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又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工匠的近代转型。所以说,传统园林工匠的近代转型为园林行业提供了原始的人力保障,转型之后进入高校执教和学习的园林人才又为园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传统的建筑文献再一次展现了新的价值。无论是传统的学者型工匠还是工匠型学者,在近代园林教育中都是园林专业的专业人才,可以说,近代园林专业学科的建立对传统园林文献、传统园林建筑技术、传统工匠、传统学者都有重要意义,这几个要素都在互相地影响。

唐媚媚[2](2018)在《王世懋《学圃杂疏》研究》文中认为王世懋是我国明代的一位热爱园艺的文学家。他生于江苏太仓的名门望族,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始任南京礼部主事,曾在陕西、江西、福建等地方当官,累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他好学,擅长诗文,其生平着述以文学创作居多,也有部分涉农着述。他兴趣爱好广泛,擅长书法,爱好鉴藏书画,喜欢旅游,热爱园艺。在晚年时期,他以病疾为由,辞官归隐,在家乡太仓筑建了私家园林“澹园”。他在澹园选育了各种植物,包括有花、果、蔬、瓜、豆、竹等。后来,他以澹园的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于1587年撰写了《学圃杂疏》一书,这是王世懋涉农着述的代表作。目前,学术界对《学圃杂疏》一书的看法与评价不一,若要科学地评价它的农学与园艺学价值,必须要对它所记载农业科学技术与园艺经验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探索处该书所蕴含的农学与园艺学思想,并综合判定其农学地位与其现代意义所在。《学圃杂疏》阐释了多种园艺植物,而全书的侧重点则在于阐释花卉。尽管它篇幅不长,仅有七千余字,但它内容丰富。该书中记载了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园艺观赏与食用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王世懋的农学与园艺思想。同时,该书所蕴藏的农业科学技术与园艺技巧对明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王世懋及其《学圃杂疏》作学术史回顾,探求该课题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此作为下文分析的背景。第二,扼要地介绍王世懋生平与着述,从整体上来掌握他的作品情况,为下文对其《学圃杂疏》的具体论述做好铺垫。第三,分析《学圃杂疏》的写作题材来源、版本与编写体例,以便在下文对该书的内容进行全面地展开与论述。第四,从农学、园艺学角度分析《学圃杂疏》的内容,详细地分析该书所记载的植物栽培技术、园艺观赏与食用功效,从而,揭示书中所蕴含的农学与园艺思想。第五,结合文章对王世懋及其《学圃杂疏》的分析,再从王世懋所在的时代背景、其饮食习惯与闲暇生活来看晚明士人闲暇文化。最后,通过对全文的分析,综述《学圃杂疏》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回应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此外,希望能借此为园艺事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农业的推进提供一点启示与借鉴。

罗启龙[3](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任维[4](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宫庆华,蒋泽平[5](2016)在《南京梅花叶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花为我国统名花之一,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梅花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叶螨类害虫在南京地区梅花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时造成提前落叶,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其景观效果。本文就南京地区梅花常见叶螨类害虫的种类、鉴定特征、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措施作一简要论述,希望能为梅花的日常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于炜,刘锦[6](2012)在《杭州地区梅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文中指出梅花为我国10大传统名花之一,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梅花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主要阐述了杭州地区梅花主要病虫害的种类、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与措施。

苏继申,郑玲,杜顺宝[7](2010)在《南京市公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及防治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对南京市9家公园植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对植物造成危害的虫害38种,病害18种,其中食叶害虫7种,刺吸式害虫26种,蛀干害虫5种。多种病虫害在公园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季节气候及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对病虫害的发生影响较大。

张艳芳[8](2001)在《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 据了解,梅花的病虫害约有170余种,其中病害30余种、虫害140余种。笔者经三年调查,将已知武汉地区梅花的30余种病虫害进行了拍照,现将其防治方法简单加以介绍。梅花的生理病害缺铁黄化病:病梅叶片褪绿变黄。此病在‘双碧垂枝’品种上较为多见(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锦生垂枝’的新枝叶有时出现黄包.此为品种特

皇甫嘉弘[9](2021)在《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益及景观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宁波夏禹公园、樱花公园、福民公园、春晖公园、白云公园等社区公园存在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生植物应用效果欠佳等问题,制约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其水环境进行修复。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是一种既生态又美观的解决方法。本研究选取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菖蒲(Acorus calam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大薸(Pistia stratiotes)共9种水生植物,以观叶、观花以及兼顾观叶与花等不同观赏特征配置,对净化不同浓度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不同植物配置的量化实验(低浓度:化学需氧量COD 50.00 mg/L、氨氮NH4+-N2.50 mg/L、总磷TP 1.00 mg/L;中浓度:COD 80.00 mg/L、NH4+-N 4.00 mg/L、TP 2.50mg/L;高浓度:COD 160.00 mg/L、NH4+-N 7.00 mg/L、TP 4.50 mg/L),总结出净化效果好的水生植物优化配置,并对宁波社区公园水体植物景观进行提升设计,以期为社区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的实践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表明,各水生植物配置对于COD、NH4+-N、TP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各组对于水体中的COD均有积极的去除作用;梭鱼草+花叶芦竹、梭鱼草+花叶芦竹+荇菜、千屈菜+香菇草组合分别对低、中、高3个浓度梯度水体中NH4+-N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2.51%、91.87%和88.31%;千屈菜+水生美人蕉+香菇草、梭鱼草+花叶芦竹+荇菜、菖蒲+旱伞草组合分别对低、中、高3个浓度梯度水体中TP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03%、79.76%和86.9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菖蒲+大薸、梭鱼草+花叶芦竹+荇菜、菖蒲+旱伞草组合分别对低、中、高富营养化水体的总体净化效果最好。2.根据实验结果及社区公园水质、景观等现状问题,提出水体植物景观配置优化建议。夏禹公园建议配置为:梭鱼草+荇菜、菖蒲+旱伞草等;樱花公园可用配置为:千屈菜+水生美人蕉+香菇草、菖蒲+大薸等;福民公园建议配置为:千屈菜+水生美人蕉+香菇草、菖蒲+旱伞草+大薸等;春晖公园建议配置为:花叶芦竹+荇菜、旱伞草+大薸等;白云公园可用配置为:旱伞草+菖蒲+大薸、千屈菜+香菇草等。

蒋静慧[10](2020)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耕地减少、土地利用破碎化等问题也日益加剧。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活力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景观的生态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是业界需要研究的课题。农业作为中国广大乡村的基础产业,其观光农业、乡村文旅等新规划实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打造一村一景,突出县域景观风貌特色,避免规划雷同化与均质化,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归纳比较、软件应用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案例的剖析,探索构建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方法,进一步归纳提炼新兴县农业景观特征与要素,并在县域与村域两个空间层级景观规划加以实地规划论证。论文首先对中国农业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建设的需求进行了讨论,对农业景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相关农业景观的概念,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探讨中国农业景观现状特点,以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人居环境等理论作为茎络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的农业景观规划案例的经验,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传统文化理念、古代农业灌溉系统三个方面研究茎络理论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中的茎络形态特征,从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构成内容、等级层次、服务功能以及生态循环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11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运用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县域和村域节点尺度对新兴县的农业景观要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出新兴县的农业相关景观特征。最后,以新兴县三叉坑地区作为实证对象,探讨村域尺度的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对三叉坑地区的农业景观进行了较为整体的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为新兴县其它村域的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二、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造园技术的文本化
    第一节 明代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明代以前造园技术相关文献略述
        二、明代造园相关文献的比较
    第二节 清代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清代前期造园技术的文本
        二、清代中期和晚期造园技术的文本
    第三节 民国造园技术文本化
        一、营造学社成立和《营造学社汇刊》创刊
        二、《营造法原》成书及其历史地位
        三、《花经》出现及其科技含量
第二章 造园技术的数学化
    第一节 造园工程前期的数量化
        一、设计图表歌诀的概数思想
        二、选址方式的数量化
        三、空间布局设计的数量化
    第二节 造园工程技术的数理化
        一、地基挖掘技术的数理化
        二、营建技术的数理化
        三、装饰技术的数理化
第三章 造园技术的标准化
    第一节 原材料的标准化
        一、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二、原材料加工的标准
    第二节 营建技术的标准化
        一、木石技术则例
        二、花木移植技术范式
        三、叠山理水技术标准
第四章 造园工匠技术传承的学科化
    第一节 园林教材的编写
        一、姚承祖编写《营造法原》教材
        二、《营造法原》与《营造法式》比较
    第二节 园林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晚清和民国的建筑课程设置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造园课程设置
    第三节 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建筑师队伍的壮大
    第四节 学科化过程中造园工匠的变化
        一、工匠身份的变化
        二、工匠观念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后记

(2)王世懋《学圃杂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学界对王世懋的研究
        1.2.2 学界对《学圃杂疏》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王世懋生平及着述考略
    2.1 王世懋生平述略
    2.2 王世懋着述述要
        2.2.1 王世懋着述概况
        2.2.2 王世懋涉农着述
3 《学圃杂疏》写作特色
    3.1 《学圃杂疏》写作题材来源
    3.2 《学圃杂疏》的版本与体例
4 《学圃杂疏》内容分析
    4.1 《学圃杂疏》记载之栽培技术
        4.1.1 高效栽培技艺调控生长发育
        4.1.2 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1.3 施肥和浇水的技巧必不可少
        4.1.4 做好防寒措施以安全越冬
        4.1.5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土壤
    4.2 《学圃杂疏》记载之园艺观赏
        4.2.1 以形态为佳的园艺植物
        4.2.2 以色彩为美的园艺植物
        4.2.3 以香味为上的园艺植物
        4.2.4 以花期为胜的园艺植物
    4.3 《学圃杂疏》记载之食用功效
        4.3.1 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
        4.3.2 具有养生功效的植物
        4.3.3 具有药用功能的植物
    4.4 《学圃杂疏》的农学与园艺思想
5 从王世懋及《学圃杂疏》看晚明士人闲暇文化
    5.1 王世懋所在的时代背景
    5.2 王世懋养成的饮食习惯
    5.3 王世懋追求的闲暇生活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学位论文相关成果
    附录 B相关图片
    附录 C江苏省太仓市实地调查之访谈记录

(3)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第一节 东北地区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第六节 岭南地区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结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小结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第一节 社主考辨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小结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第一节 宫室建筑
    第二节 木质乐器
    第三节 丧葬用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1.4.2. 乡土景观
        1.4.3. 地域景观
        1.4.4. 其他
    1.5. 研究对象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综合
        1.7.2. 田野调查
        1.7.3. 图解分析
        1.7.4. 归纳整理
    1.8. 研究框架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小结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3.6. 小结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水利设施系统
        4.2.2. 水利管理制度
    4.3. 农业生产
        4.3.1. 农田建设
        4.3.2. 作物种植
        4.3.3. 生产工具
    4.4. 城乡营建
        4.4.1. 城邑营建
        4.4.2. 卫所营建
        4.4.3. 村镇营建
    4.5. 小结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5.1. 总体格局
        5.1.1. 山峦为骨
        5.1.2. 水网成脉
        5.1.3. 农耕立本
        5.1.4. 城卫安民
        5.1.5. 人文成境
    5.2. 四邑地域景观
        5.2.1. 永嘉
        5.2.2. 瑞安
        5.2.3. 平阳
        5.2.4. 乐清
    5.3. 小结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南京梅花叶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梅花主要叶螨类害虫简介
    2.1 朱砂叶螨[15-16]
    2.2 二斑叶螨[17-19]
    2.3 苹果全爪螨[20-22]
    2.4 山楂叶螨[23-26]
3 梅花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结合修剪,做好冬季清园工作
    3.2 搞好虫情测报,及时全面喷药
    3.3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6)杭州地区梅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梅花主要病害及防治
    1.1 侵染性病害
        1.1.1 炭疽病
        1.1.2 褐斑穿孔病
        1.1.3 煤污病
        1.1.4 根癌病
        1.1.5 流胶病
    1.2 非侵染性病害
        1.2.1 生理性卷叶
        1.2.2 缺铁性黄化病
2 梅花主要虫害及防治
    2.1 刺吸类害虫
        2.1.1 叶蝉类
        2.1.2 蚜虫类
        2.1.3 蚧虫类
    2.2 食叶类害虫
        2.2.1 李叶甲 (Cleoporus variabilis)
        2.2.2 白纹毒蛾 (Porthesia similis)
        2.2.3 刺蛾类
        2.2.4 蓑蛾类
    2.3 蛀干类害虫
        2.3.1 桃红颈天牛
        2.3.2 白蚁类

(7)南京市公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及防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点和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公园植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2.2 公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2.2.1 季节气候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2.2.2 植物配置与养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3 公园病虫害防治建议
    3.1 加强检疫, 把好苗木关
    3.2 谨慎引种,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3.3 养护管理措施得当
    3.4 化学防治
    3.5 生物防治
    3.6 其他防治措施

(9)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益及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质处理研究进展
        1.2.1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现状
        1.2.2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成因
        1.2.2.1 外源污染
        1.2.2.2 内源污染
        1.2.3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净化主要处理技术
        1.2.3.1 物理技术
        1.2.3.2 化学技术
        1.2.3.3 生物技术
        1.2.4 小结
    1.3 国内外水生植物水质净化与景观应用研究进展
        1.3.1 水生植物水质净化研究
        1.3.2 水生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1.4 小结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2.1 前期基础理论研究
        1.5.2.2 宁波社区公园景观水体现状调研分析与供试植物遴选
        1.5.2.3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同一浓度梯度富营养化景观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1.5.2.4 相同水生植物配置对不同浓度梯度富营养化景观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1.5.2.5 根据实验结果对社区公园提出水生植物景观提升建议
        1.5.3 技术路线
2 遴选地概况与供试植物遴选
    2.1 遴选地整体情况
        2.1.1 夏禹公园
        2.1.2 樱花公园
        2.1.3 福民公园
        2.1.4 春晖公园
        2.1.5 白云公园
    2.2 遴选地水质状况调查分析
    2.3 遴选地水生植物景观应用情况
        2.3.1 水生植物应用种类调查
        2.3.2 主要水生植物分布情况与频度分析
        2.3.3 主要水生植物花色分析
        2.3.4 主要水生植物株高与适宜水深分析
        2.3.5 植物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
        2.3.5.1 物种种类和生活型单一
        2.3.5.2 种植形式多样性不足
        2.3.5.3 造景空间利用不合理
        2.3.5.4 景观季相变化单一
        2.3.5.5 后期管理不到位
    2.4 社区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遴选结果
3 水生植物配置水质净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地点及前期工作
        3.1.1 实验地点
        3.1.2 实验水体
        3.1.3 供试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
        3.1.4 供试植物的栽培
    3.2 实验说明及各指标测量方法
        3.2.1 实验说明
        3.2.2 各指标测量方法
        3.2.2.1 生物量测定
        3.2.2.2 COD测定
        3.2.2.3 NH_4~+-N测定
        3.2.2.4 TP测定
    3.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体中的生长情况
        4.1.1 水样Ⅰ中水生植物生长情况
        4.1.2 水样Ⅱ中水生植物生长情况
        4.1.3 水样Ⅲ中水生植物生长情况
        4.1.4 小结
    4.2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水样Ⅰ净化作用分析
        4.2.1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COD的去除效果
        4.2.2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NH_4~+-N的去除效果
        4.2.3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TP的去除效果
    4.3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水样Ⅱ净化作用分析
        4.3.1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COD的去除效果
        4.3.2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NH_4~+-N的去除效果
        4.3.3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TP的去除效果
    4.4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水样Ⅲ净化作用分析
        4.4.1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COD的去除效果
        4.4.2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NH_4~+-N的去除效果
        4.4.3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TP的去除效果
    4.5 各植物配置水质指标隶属函数值
    4.6 小结
5 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优化配置与景观提升建议
    5.1 水体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5.1.1 因地制宜原则
        5.1.2 生物多样性原则
        5.1.3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5.1.4 景观美学原则
        5.1.5 功能性原则
    5.2 水生植物种植形式
        5.2.1 点状种植
        5.2.2 线性种植
        5.2.3 面域种植
    5.3 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优化配置建议
        5.3.1 合理组配,丰富季相景观
        5.3.2 科学引种,提升物种多样性
        5.3.3 重视效益,兼顾景观生态
        5.3.4 提升管理,注重持续发展
        5.3.5 融入文化,突出景观意境
    5.4 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景观提升
        5.4.1 面状水域植物景观营造
        5.4.2 河道与岸线型水体植物营造
        5.4.3 湖中岛水体植物营造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10)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业
        1.3.2 农业景观
    1.4 研究现状与动态
        1.4.1 国外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1.4.2 国内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及相关案例概述
    2.1 农业景观研究概述
        2.1.1 农业的发展
        2.1.2 农业景观的内涵
        2.1.3 农业景观的现状
    2.2 相关农业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景观形态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人居环境理论
        2.2.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3 农业景观规划相关案例
        2.3.1 台湾省云林县
        2.3.2 日本水上町
        2.3.3 江西省婺源篁岭
        2.3.4 台湾省宜兰县
        2.3.5 四个案例的启示
    2.4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生成背景
        2.4.1 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2.4.2 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2.4.3 古代农业灌溉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方法
    3.1 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景观等级层次
        3.1.1 茎络模式的县域尺度
        3.1.2 茎络模式的村域尺度
        3.1.3 茎络模式的节点尺度
    3.2 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
        3.2.1 新兴县区位概况
        3.2.2 新兴县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3.2.3 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特征
    3.3 农业景观的茎络模式的内容
        3.3.1 茎络模式的构成
        3.3.2 茎络模式的应用
        3.3.3 茎络模式多阶段规划
    3.4 农业景观的服务功能
        3.4.1 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
        3.4.2 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
        3.4.3 农业景观的美学功能
        3.4.4 农业景观的经济功能
        3.4.5 农业景观的社会功能
    3.5 农业景观生态循环
        3.5.1 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3.5.2 再生和非再生循环原理
        3.5.3 再生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构成要素
    4.1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历史要素
        4.1.1 新兴县农业环境的形成
        4.1.2 新兴县多元地域文化的融合
    4.2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地理要素
        4.2.1 地貌形态
        4.2.2 水系水文
        4.2.3 土壤类型
        4.2.4 气候特点
        4.2.5 物候特征
    4.3 云浮新兴县农业景观人文要素
        4.3.1 人文风景
        4.3.2 饮食文化
        4.3.3 农俗活动
    4.4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农田类型
        4.4.0 农田
        4.4.1 鱼塘
        4.4.2 菜地
    4.5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耕作制度
        4.5.1 轮作制度
        4.5.2 间作制度
    4.6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聚落空间
        4.6.1 聚落中的农业生产空间
        4.6.2 民居中的农业活动空间
        4.6.3 农俗仪式空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浮市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
    5.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络结构
        5.1.0 三叉坑区位概况
        5.1.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要素
        5.1.2 三叉坑农业景观“络”要素
    5.2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原则
        5.2.1 系统性原则
        5.2.2 生态性原则
        5.2.3 人本性原则
        5.2.4 经济性原则
    5.3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策略
        5.3.1 三叉坑农业景观发展目标
        5.3.2 三叉坑农业景观格局规划
        5.3.3 三叉坑农业景观布局构思
    5.4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专项设计
        5.4.1 耕地保护与提升
        5.4.2 林地的保护
        5.4.3 缓冲带景观设计
        5.4.4 道路景观设计
        5.4.5 溪塘生态工程设计
        5.4.6 聚落农业景观空间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D]. 屈顺. 苏州大学, 2019(03)
  • [2]王世懋《学圃杂疏》研究[D]. 唐媚媚.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南京梅花叶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宫庆华,蒋泽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3)
  • [6]杭州地区梅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于炜,刘锦.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9)
  • [7]南京市公园植物病虫害调查分析及防治建议[J]. 苏继申,郑玲,杜顺宝. 江苏林业科技, 2010(01)
  • [8]梅花病虫害图说及防治[J]. 张艳芳.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1(01)
  • [9]宁波社区公园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益及景观优化研究[D]. 皇甫嘉弘.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10]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蒋静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梅花病虫害图解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