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年山东冬春季黄河来水分析

1999-2000年山东冬春季黄河来水分析

一、1999~2000年度冬春季山东黄河来水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吕超凡[1](202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是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鸥属Larus中型水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黄河三角洲是国内重要黑嘴鸥繁殖地之一,预测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适生区分布将为黑嘴鸥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定向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选取黑嘴鸥为指示物种,以3S技术为主要技术平台,利用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构建黑嘴鸥种群分布数据库,分析黑嘴鸥种群数量和生境选择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态位模型,明确影响黑嘴鸥种群分布的生态因子,并预测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黑嘴鸥适生区分布范围。本研究提出了以黑嘴鸥种群保护为导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策略,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嘴鸥种群数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整合1998-2014年黑嘴鸥历史调查数据和2015-2020年六年间实地调查的数据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在1998-2020年的23年间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集中分布在4-8月之间,其中迁入期2-3月,繁殖初期4-5月底,育雏期6-7月,迁徙期7月底之后,迁徙期种群数量最多,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对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影响显着繁殖期最少。迁入期黑嘴鸥更偏好下午活动,其余时期为了获取足够量的食物,它们更偏好上午活动,数量是下午的2.44倍。2.黑嘴鸥生境偏好规律黑嘴鸥偏好的生境大多面积大、底栖动物资源丰富,为黑嘴鸥提供觅食和隐蔽场所。2015-2020年六年间,记录到13种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均有黑嘴鸥分布,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光滩,互花米草、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工矿区等6种生境未有黑嘴鸥出现记录。除育雏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库塘湿地外,其余三个时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均为光滩。就生境选择日变化而言,黑嘴鸥上午偏好在库塘湿地、光滩、盐沼湿地和芦苇沼泽等生境中活动,而下午主要分布在光滩中。光滩大多为泥质滩涂,黑嘴鸥主要在泥质滩涂觅食,泥质滩涂每日涨潮会被海水淹没,退潮后,滩涂上会残留大量鱼虾、沙蚕、螺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黑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3.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本研究采用AUC评价指标,基于MAXENT、GBM、GLM、RF、FDA、SVM、Domain和Bioclim等生态位模型,以食物、水源、隐蔽性等23种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对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预测结果AUC值为0.954,对黑嘴鸥的分布区预测最为准确。贡献率较大的因子为距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距库塘湿地距离、距城镇建设用地距离、土壤湿度、距水田距离和距工矿区距离六个因子,贡献率依次为37.5%、21.3%、15.1%、8%、5.3%、3%。预测结果为高适生区的面积为654.75km2;中适生区面积为552.9 km2;低适生区的面积为192 km2,总适宜性生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4.0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420.35 km2。4.未来气候对黑嘴鸥适生区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1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三种情景下的19个气候因子进行未来生境适宜性模拟,在RCP2.6(温室气体排放低浓度)、RCP4.5(温室气体排放中浓度)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高浓度)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s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高适生区面积减小,不同程度地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表现出适生能力下降;到2070s,总适生区明显增加,低适生区缩减,中适生区持续增加。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小面积适应生境斑块逐渐消失,大面积适应生境斑块向中心缩减,中适生区的适宜生境在气候变化下所受影响较大。横向对比分别基于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月均差(Bio2)、等温性(Bio3)、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降水量(Bio12)和最湿月降水量(Bio13)六种单因子的模拟结果,基于最湿月降水量(Bio13)的预测分布于六个因子联合预测的分布结果最为接近,进一步证明最湿月降水量(Bio13)对黑嘴鸥预测分布器“框架”作用,而其余气候因子对于预测分布起“修饰”作用。5.黑嘴鸥种群栖息地恢复策略黄河三角洲黑嘴鸥种群主要偏好光滩、库塘湿地和盐沼湿地等生境类型,其中筑巢主要在柽柳-翅碱蓬滩涂,觅食主要在光滩和库塘湿地,休闲主要在盐沼湿地。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黑嘴鸥种群,应适当扩大光滩和库塘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田等人为干扰生境的面积,维持一定面积的柽柳-翅碱蓬滩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应该增加黄河三角洲水域斑块面积和连通性,进而增加黑嘴鸥种群数量。

刘强[2](2019)在《多因素驱动下黄河下游冰情变化特征及未来凌汛形势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黄河下游凌汛成为当地冬春季节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历史上,下游凌灾就因决口频发、灾情严重、抢护困难而得名。近些年来,随着气温变化、冷空气过程、调水调沙、沿黄引水、水库调节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凌情得到了很大缓解,凌汛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首先根据1950-2017年黄河下游河段的历史实测冰情资料,详细分析了该河段多时间尺度的冰情变化特征规律。其次基于气温资料,从凌汛期气温分布、极端低温指数变化、冷空气活动入侵等三个角度研究了凌汛期气温的演变规律。最后运用相关系数法提取出影响冰情的主控因子,将历史凌情年份按气温冷暖、来水丰枯、凌情轻重三个指标进行分类提炼出不同气温、来水条件下的凌情特征规律,预估未来凌汛形势并提出防凌减灾的应对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冰情沿时间尺度演化特征:单个凌汛期内封、开河频次不稳定;封河长度、封河天数、最大冰量均显着下降;封河流量、开河流量均明显减小;封河气温明显上升。(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冰情发生了明显变化,凌汛灾害明显减轻。(3)霜冻、结冰、冷昼、冷夜、寒潮持续日数均显着下降;月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均显着上升;在近67a时间尺度上极端低温指数的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周期显着集中在9~14a。(4)12月为寒潮和强冷空气多发期;寒潮、强冷空气的降温强度分别在2月、1月达到最大;寒潮入侵频次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偏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偏少。(5)结冰日数、冷夜日数及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可以作为凌情严重程度的敏感因子;当黄河下游未来遭遇极端不利天气时,仍有可能发生严重凌汛灾害。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河道未来防洪最不利标准的设定提供凌汛条件,对下游滩区防凌保安、群众迁安、经济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孟猛[3](2019)在《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可调水量及供水风险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引起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将成为跨流域调水工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针对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兴建的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设计年调水规模140亿m3,供水面积达145万km2,受益人口4.38亿人。在未来水资源愈发紧张的预期之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需要展开气候变化情景下水源地可调水量的研究。另外,气候变化在影响水源区可调水量的同时,也通过影响水源区与受水区间丰枯遭遇从而对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典型受水城市郑州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水源区及受水区气象、径流、数字高程、土壤、土地利用、供用水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SWAT模型构建汉江中上游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统计丹江口水库的历史入库径流过程、调度规则、下渗蒸发等资料,通过建立库区逐时段水量调度模型计算中线工程可调水量。采用Coupla函数构建水源区可调水量与受水城市水资源缺口的联合分布模型,进行南水北调线中工程运行中水源区和受水城市丰枯遭遇概率及供水风险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区域DEM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为数据基础,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汉江上游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WAT-CUP的SUFI-2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得出高敏感度参数并进行率定。径流模拟结果显示,率定期20062010年模拟月流量趋势和实测趋势吻合程度较高,二者相关系数R2达到0.93,效率系数NSE达到了0.92,相对误差达到0.93。验证期20112013年间模拟精度也没有太大的下降,效率系数NSE和相关系数R2达到了接近0.9的乙等,相对误差Re达到了8.8%,表明SWAT模型在汉江上游有着较好的适用性。(2)从第五次评估报告依托的46个全球气候模式中,选择BCC-CSM1.1、CSIRO-Mk3.6.0、MIROC-ESM和NorESM1-M四种时间空间尺度精确度高、气候情景模拟全面的气候模式,建立基覆盖汉江流域GCM数据节点的多元回归降尺度模型,以20062017年间各气候模式的气候模拟成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遴选出拟合度最高的CSIRO-Mk3.6.0气候模式作为后文中构建水文及水量调度模型的数据基础。使用汉江上游SWAT水文模型对20062100年间四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6.0、RCP8.5)下的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四种排放情景下,丹江口水库入流量在21世纪均呈上升趋势。总体年内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低排放情景向高排放情景递增。(3)依照丹江口水利枢纽的水量调度规程,考虑“优先保证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优先保证保持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态用水”、“两者兼顾”三种不同调度方案,建立水量调度模型,对上游来水、中线工程调水量、下泄水量、水源区取水量、损失水量等各项进行逐时段演算,从而确定调水量序列。结果显示,相比于中线工程低优先级的供水方案,高优先级方案的可调水量占总来水量的比例多出4%左右。对19612001的历史序列中对可调水量进行计算,显示呈约20年为一周期的波动趋势。对气候情景下20062010年可调水量的计算显示,各情景下可调水量在21世纪都呈上升趋势。RCP2.6以上的高排放情景下,可调水量随排放负荷升高而升高,低温室气体负荷的RCP2.6情景下可调水量高于中等排放情景。(4)以郑州为研究区域,以2006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全球气候模式预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气候情景下受水城市水资源量缺口与中线工程可调水量的丰枯遭遇分析。结果显示,水源地与郑州市缺丰、平平、裕枯三种有利遭遇情形合计概率接近47%,缺枯和裕丰遭遇两种不利遭遇情形合计概率约20%,缺平、平丰、平枯、裕平四种中性遭遇情形概率接近33%。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提高将提高不利丰枯遭遇情形的概率。

魏艳红[4](2017)在《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对黄河输沙的影响一直都是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输沙量快速减少,潼关站年均输沙量已由上世纪70年代前的16.0亿t锐减到2000–2015年的2.6亿t,已明显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黄河泥沙的认识。自1999年退耕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恢复发展,至今已初见成效,林草措施和淤地坝建设的同步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然而,淤地坝的实际拦沙量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如何?以及现存淤地坝的淤积速度与拦淤潜力如何?这些都是认识近年来黄河输沙量锐减的重要环节,目前还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延河和皇甫川为例,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选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2个坝系和5个单坝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钻孔取样、淤积层次甄别及与产流降雨事件的对应分析,结合1:10000地形图与全站仪测量,建立淤地坝库容曲线来估算泥沙淤积量,进而反演坝控流域的产沙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估算不同年代典型支流淤地坝的拦沙量,研究淤地坝拦沙作用对支流输沙变化的影响及贡献。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库容曲线法能够更好地拟合建坝前的沟道形态,其应用和推广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淤地坝的泥沙淤积量。其中,延河和皇甫川流域各淤地坝旋廻层淤积量大小差异明显,这与淤地坝建坝时间和坝控面积大小有关。(2)延河和皇甫川各坝控流域在次、年尺度下的产沙模数变化差异较大。延河坊塌和皇甫川满红沟各坝控流域次产沙模数最大值分别是最小值的623倍和913倍;延河坊塌流域最大的次和年产沙模数均出现在坊塌1号坝,主要是由于该坝运行时间早,其坝控流域治理度低而导致流域产沙模数大;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最大的次和年产沙模数均出现在麻耗沟坝,除了建坝时间早,也与该坝坝控面积较小有关。(3)小流域年产沙模数随时间变化呈显着减小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延河坊塌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的年均产沙模数分别为2094.3 t/(km2·a)、12305.7 t/(km2·a),均大于该区的允许土壤流失量。(4)由于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内下垫面特征的不同,流域的最小产沙降雨量存在着差异,延河流域坝系和单坝的最小产沙降雨量均大于皇甫川流域。其中,延河坊塌流域的产沙降雨量>30 mm,马家沟单坝>20 mm,而皇甫川满红沟流域>20 mm,特拉沟单坝在10 mm左右。不同淤地坝集水区及小流域的产沙模数和产沙降雨量在次、年尺度上均呈显着的相关关系。(5)由于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延河和皇甫川流域淤地坝的拦沙量在逐渐减少。而在2010-2015年的暴雨年份,淤地坝年均拦沙量较2000-2009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可见在暴雨年份淤地坝的拦沙作用依然显着。(6)降水变化对输沙减少的影响在突变后逐渐减弱,人类活动的影响却在逐渐增强,而淤地坝的拦沙贡献则相反。2000年以后延河与皇甫川输沙量减幅达到85%以上,而淤地坝拦沙量的贡献率分别小于10%和20%,说明淤地坝的拦沙作用在减弱,而植被的减沙作用在增强。延河与皇甫川流域由于土壤侵蚀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植被恢复效果的差异性,淤地坝在皇甫川流域对输沙减少的贡献比在延河流域要大。(7)土壤侵蚀仍然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在以砒砂岩为主的流域,今后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加强水土保持管理。

寿玮玮[5](2018)在《大气沉降对渤海营养盐的贡献及生态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港口众多,入海径流污染较重,每年有大量的含氮、磷污染物被输送入海,对海域生态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水体污染加剧、生态功能退化。同时,诸多研究表明,大气营养盐沉降对渤海生态水环境亦有显着影响,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且营养盐沉降通量可与河流携带输入量相当。然而,就大气沉降通量及对海域生态水质的定量化研究仍相对缺乏。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大气沉降对渤海生态水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不仅对深化渤海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解决渤海生态退化、水质污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根据自1959年以来渤海的水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渤海营养盐(氮、磷)和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渤海营养盐和叶绿素a空间分布没有显着变化,而长期变化过程显着。N、P营养盐呈现的最显着特征是渤海湾、莱州湾和辽东湾浓度高,其它近岸海域次之,渤海中部浓度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全海域分析结果来看,DIN浓度有一定增加,近年来尤为显着。近30年来,硝酸盐氮(NO3-N)平均浓度从35.0μg/L增加到超过200.0μg/L。河流入海径流的减少,导致河口附近海域PO4-P高浓度范围缩小,但由于沿岸排污增加,近岸水体PO4-P浓度有一定增加,三个海湾仍是营养盐异常高值的聚集区。从时间尺度来看,PO4-P浓度变化相对较稳定,变化幅度小于DIN。叶绿素空间分布与N、P营养盐相似,整体上其浓度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过程。渤海特殊地形、河流入海位置、大气沉降分布以及渤海环流结构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渤海营养盐等物质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收集渤海地区连续多年的降雨、大气沉降等数据,分析了大气沉降的物理机制,估算了各监测站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气沉降与氮氧化物排放量、大气二氧化氮浓度及降雨量的关系,并对已有大气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织补和延拓。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大气N沉降通量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渤海西南部的渤海湾是大气N沉降最严重的地区。环渤海多年平均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分别为1.446.72 g N/m2/a和1.585.09 g N/m2/a,总沉降通量显着高于我国及世界其它近岸海域,是全球大气N沉降的一个“热区”。从多年变化来看,大气N沉降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通过收集与观测生态过程相关资料,分析了渤海营养盐结构特征、浮游植物生长营养盐和温度限制等过程。根据分析结果,对原有生态动力学模型进行二次开发,添加了元素P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渤海生态模型表达更为完整。另外,本文分析了渤海主要藻类种群生长对水温的响应,发现渤海地区藻类生长最适宜温度在1826℃之间,并据此改进了模型中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率的限制关系。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综合考虑营养盐径流输入、大气沉降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等营养盐边界条件,构建了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式,定量分析了大气沉降对渤海营养盐的贡献与生态效应。模型在经过实测数据检验后,着重考虑时空变化的大气营养盐沉降对渤海营养盐的贡献及生态效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大气N沉降对渤海营养盐有显着的贡献,大气沉降输入的DIN与径流输入相当,局部海域甚至占绝对优势,大气营养盐沉降对渤海营养盐浓度的空间分布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且对生态环境产生显着的影响效应。大气N沉降对整个渤海的贡献率超过其与河流输入两者总量的50%以上,由此造成叶绿素a含量增加也超过50%,其生态效应显着。

渠继凯[6](2014)在《山东黄河济南埝头堤段堤防裁弯修建水库工程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按地理位置及河流特征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河道长786km,落差94m,流域面积2.3万km2。黄河下游河道是在长期排洪输沙的过程中淤积塑造形成的,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面,是海河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两岸引黄区面积约3000万亩,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自流灌区。黄河下游洪水、沙量沿程减少,河道堤距及河槽形态具有上宽下窄的特点。在黄河下游37+089-39+789和40+490-44+590两段弯道处,主河槽顺直,只是大堤弯曲,多年河势顺直且比较平稳,裁弯后有利于维持这种稳定的河势,避免发生漫滩洪水后因局部(此处两个弯道的主河道长度仅为1900m和2400m左右)河道宽度突变(由突然变宽、再突然变窄,连续两次交替变化)而诱发河势异常变化,甚至引起下游河势的不利变化。堤防裁弯后,两处弯道的堤防长度分别由原来的2700m和4100m’大约减短为1868m和2340m,大洪水时可将新堤作为防守重点,这就大大缩短了防守长度,并将原有堤防作为第二道屏障,必将大大提高防洪保安全的程度。根据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需要以及历城区社会经济状况,利用张褚窝堤段盲肠堤段裁弯新修堤防与原大堤之间的空间修建沉沙条渠,利用埝头堤段盲肠堤段裁弯新修堤防与原大堤之间的空间修建调蓄水库。本文主要研究其的必要性以及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通过济南市及历城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创建生态城市示范区对水的需求以及稳定河势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该堤段裁弯修建水库的必要性;通过该堤段河道宽度、工程管理、发生大洪水的几率以及地方政府对开发应用黄河水资源的态度,论述该堤段裁弯修建水库的技术上的可行性;根据济南市水资源及缺水情况分析及对用水户的调查分析,进行供水量分析;通过对该河段河道情况、水源情况、引水条件分析,确定可引水天数,并对黄河水质进行分析;根据地形情况、引水条件确定裁弯新堤、沉沙池、调蓄水库的布置及泵站、输水涵管等配套建筑物规模和布置;进行工程占压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对工程占压处理进行投资估算;通过多年不同流量级洪水的河势溜向分析,分别分析裁弯工程对黄河不漫滩水流、漫滩水流、河道过流量、滩区行洪及洪水位的影响,并确定消除其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的工程措施;根据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进行投资估算,并通过分析其效益进行经济评价,论证经济上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研究,为该堤段是否实施裁弯取直修建水库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葛怀凤[7](2013)在《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水电开发进程、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大坝下游河流廊道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维持河流廊道向好的结构与功能、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日益成为河流保护与管理的焦点性问题。坝下河流廊道类型多样化,涵盖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近海岸域系统,鉴于生态系统自身的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提出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模式,较传统管理模式在管理范式、管理体制、管理目标、管理手段方面均有了一定的突破,允许基于实际监测数据信息,针对各种理论、技术及措施进行论证和检验,且基于新的认知与数据信息调控反馈,修改、完善与提高原有的水库调度模式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不仅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国内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阐述了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水文条件是河流廊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最根本驱动力,由于高强度人类活动,提高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改变了江河湖泊关系和地下水的赋存环境,也改变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路径,形成了“取水-用水-耗水-排水”四大基本环节的人工侧支循环圈,导致天然水循环与人工侧支水循环此消彼长,伴随着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变化生态因子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生态水文过程分析是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从生态保护目标出发研究河道生态流量过程是管理核心,改善水库调度模式是管理保证。2.科学的提出了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及内涵本文提出了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概念即“针对河流廊道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以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研究为基础,秉持可持续性、适应性、反馈性、科学性、可操控性原则,遵循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以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协商与交流为前提,以水库工程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以持续性监测、定量科学评估、调整反馈机制为手段,形成维持水库生态系统、下游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与近海岸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协调管理模式”。适应性管理作为创新型管理模式,突出“学习”与“适应”以实际数据信息作为支撑,实现动态化、弹性化与精准化管理。3.提出了适合于国情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基于适应性管理“确定目标-构建方案-决策实施-监测-评价-调整”的闭合型管理程序构建了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三维一体一评”方法(三维是指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基础维、三大条件的约束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控维,一体是指长效生态监测体系,一评是指管理效果“适应度”评价):(1)从水文全过程、鱼类栖息地与鸟类栖息地出发研究生态-水文响应关系,采用IHA生态流组分法、RVA法、景观格局分析法、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确定基于敏感生态目标的生态-水文动力联系;(2)基于水库下游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近海岸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及关键时期确定适应性管理目标;(3)以水资源可利用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向好发展三大条件作为约束制定适应性管理方案;(4)实施管理方案且基于长效生态监测体系开展监测,为管理有效性评估提供数据基础;(5)从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针对敏感生态要素的管理效果开展“适应度”评价:(6)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作为调控准则,结合管理效果评估结果,提出调控与反馈。4.开展了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实践应用运用构建的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体系,应用于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游河流廊道。主要应用成果如下:(1)从水文全过程分析了生态流组分的改变程度及产生的生态效应。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相较河道天然状态,花园口、高村、利津站的整体改变程度是0.85、0.73、0.77;相较龙羊峡、刘家峡与三门峡三库联合调度时期,整体改变程度是0.54、0.79、0.66。基于现行管理模式,减少了低流量特别是极端低流量的持续时间,基本可以保证低流量生态组分的生态学功能;高流量发生频率能够接近自然状态,持续时间增加,峰值流量减少,尚不能充分实现高流量组分的生态学功能;小洪水脉冲改善了下游输沙功能,但不能补给洪泛平原;漫滩洪水发生几率降低。(2)基于鱼类栖息地物理、化学与生物特征的变化分析,研究了鱼类生长、繁殖与水文要素间的联系。现行管理模式下,水库下游河道主槽过流能力增加到4000m3/s;河道水质基本能满足水功能区Ⅲ类水质要求;调水调沙对水生生物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且生物量为年度内最低值,生物物种丰度及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纵向时间尺度来看,鱼类资源量呈现持续衰减趋势(20世纪50、60年代鱼类资源量最为丰富),泥沙与水质要素制约鱼类的生长与繁殖但水文要素是最重要的约束条件;调水调沙期间的高含沙水流泥沙含量急剧增加、溶解氧急剧减少,两个种质资源保护区2010-2011年内鱼类捕获物种类减少,资源量分别减少42.9%-84.7%、47.0%-61.1%。综合分析来看稳定的河道自然径流量是鱼类(水生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态需求。(3)基于鸟类栖息地鸟类的量变分析结果,从景观与水文驱动力方面分析联系。鸟类数量及种类多样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出现旅鸟停留繁殖的现象。基于景观分析,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鸟类重要栖息地面积萎缩,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河流湿地花园口断面需要在7014m3/s以上才能发生漫滩补给鸟类栖息地,鉴于下游河道防洪安全现阶段主要依靠降水与地下水侧渗补给;由于闸首的控制河口湿地主要依靠人工补水,现状条件下年补水量远远不能满足三角洲所需水量3.5亿m3。(4)研究区现行管理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097,生态系统功能处于中等偏下,基于调整与反馈机制,结合关键生态-水文联系及关键时期提出适应性管理目标、制定了相应的生态-水文过程管理方案,花园口、高村与利津最小年生态径流总量分别是154.5亿m3、138.3亿m3、76.8亿m3,中等分别是215.7亿m3、182.1亿m3、94.6亿m3,适宜分别是265.7亿m3、219.9亿m3、115.6亿m3;调水调沙期间6月份花园口、高村、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分别是1300m3/s、967m3/s、798m3/s,中等分别是1570m3/s、1275m3/s、1088m3/s,适宜分别是1743m3/s、1389m3/s、1231m3/s;调水调沙期间7月份花园口、高村、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分别是815m3/s、751m3/s、892m3/s,中等分别是984m3/s、983m3/s、1215m3/s,适宜分别是1093m3/s、1071m3/s、1376m3/s。与历史不同研究时段相比,适应性管理方案提出的下游生态流量过程,非汛期基本能恢复到1969-1987年状态,汛期考虑防洪最小、中等、适宜生态流量过程,分别能够达到1969-1987年生态流标准中的中、好、十分好;6-7月份汛前调水调沙与历史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别达到生态流标准中的最大、最佳状态;同时由于调水调沙期间水流变幅剧烈,需适度调整调水调沙洪峰的上升与回落速度,减缓对水生生物带来的冲击影响。

李秀英[8](2012)在《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文中研究说明以政治生态学视野来关注当今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本文试图通过该理论来研究中国个案,关注自2004年起被不同声音包围着的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笔者以黄河源头藏区草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环保事件背后的文化投射、政治权力及生态话语张力等内容,力求呈现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本文的中心问题是针对目前三江源草原被破坏的现状,该研究尝试回答黄河源头轰轰烈烈的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究竟执行的如何,环保项目设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探寻牧民究竟是草原天然的守护者,还是草原退化的罪魁祸首。本文主要运用政治生态学领域三种互为对应并补充的理论视角。其一为“社会建构论”,笔者试图构建黄河源环境保护项目中不同群体的差异视角,而这些不同视角所展示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与知识体系的反映。其二是“政治权力角逐与资源分配”视角,我们看到黄河源头环保事件并非简单的生态事件,而是政治权力和话语夹杂其中。牧民在选择与调适过程中靠“弱者的武器”达到表达自我立场的目的,国家话语与地方话语之间存在着分歧、争执,相互的借取、援引,呈现了一幅复杂的生态政治图景。其三是后现代、后殖民“发展”话语在当下的崭新解读,牧民在“发展”话语的影响与教导下,已经与市场化、资本流通等概念挂钩,草原文化正在成为“混杂文化”。而主流社会推动的“发展”话语掩盖了黄河源头环保项目的本质。那么,政府大幅度推行环保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源头生态保护呢,还是要通过环保手段来达到维持黄河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的基本资料来自4次共计7个月时间的田野调查,在参与观察和文献收集基础上得以完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抛出国际舆论争议,引出问题,接着从三个方面梳理政治生态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藏区草原变迁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在理论回顾和研究综述基础上,笔者提出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即通过考察国家与地方两层面对黄河源头草原的不同认识,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与逻辑,并敏锐观察到环保事件背后双方群体之间的权力张力与复杂交锋过程,“发展”话语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三章呈现了黄河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地位是如何通过历史流变得以确立。从古时善恶同体的河神形象到民国时期母亲河形象的出现,在该意义流变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奠定了黄河的伟大地位,自解放后这种地位不断得以攀升。黄河中下游出现污染与干涸等环境问题时,政府采取了部分整治行动;而当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呈现时,引起各界一片惊呼,呼吁中国政府尽快确立相应政策以保护整条流域的水资源,此时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应运而生第四、五、六章展现了果洛地区概括,包括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并清晰呈现了几十年历史里黄河源头草原如何完成了从“传统”话语到“发展”话语的转变。随着唯经济论的强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玛多县成为“全国首富”,这是真实事件还仅是一场迷思?随后市场经济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话语,伴随牲畜作价到户和草场承包到户,牧民已经在市场体系下“被发展”、“被改造”,当地形成新的“混杂文化”。第七章揭示了“环保”话语如何在黄河源头生态危机后产生。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投资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其目的在于防止牧民“过牧”。笔者试图探讨分析该项目所依托的草原平衡理论范式,这种基于“发展”话语的范式,表面看似是“保护环境”的策略,实则隐藏的是为黄河中下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雄心与期望。第八、九章展现了放下羊鞭进入城镇的牧民生活现状和巨大的衣食住行变化。在遭遇一系列困难时,当地人巧妙地通过“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来表达对于传统美好牧区生活的想象。移民村内对移民项目的私地下抱怨、非正式的底层反抗在社会网络的隐匿下得以顺利进行,援引和利用官方话语来为自己争取利益成为移民最常使用的生活策略。第十章回应了导论中提出的四大问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环保事件,笔者认为将当地生态和当地人生活本质化的概念需要修正,而对于“发展”话语的反思更为必要,黄河源个案经验告诉我们,生态问题其实是发展模式问题,如果没有对现代性和发展主义彻底地反省,最终会导致反面的后果。总之,本文虽然以解构主义角度分析复杂的环保事件,但目的不是要否定政府实施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的努力与意义,而是希望更深层次地挖掘可以滋养环境论述的文化土壤,透过复杂生态话语折射出来的各方姿态,提醒我们寻找国际国内现实背景下应对复杂环保事件的适当方式和策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张巨磊[9](2011)在《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消除池区内外的不平衡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稳定,均衡协调发展的的原则,通过对位山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泥沙淤积现状与淤积规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合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模式,分为高地治理、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和沉沙池扩容等五项工程治理模式,并根据治理模式产生的效果进行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7.0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4;经济净现值ENPV=6658.91万元。从计算结果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2%,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净现值大于零。项目的实施使沉沙池区运用年限由现状仅5年延长到30多年,基本解决了西输沙渠的淤积问题,促进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使池区群众人均占有耕地由治理前的1.1亩增加到1.6亩,增幅达45%;沉沙池高地还耕后,粮食单产将由治理前的不足150kg提高到550kg,成为高产稳产田;此外,还保障了引黄入卫、引黄济津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确保了天津市城市用水安全。本文研究提出的调整农业发展与灌溉思路,对缓解位山灌区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矛盾,从根本改善引黄池区的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条件,缩小与灌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及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灌区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刘世增[10](2010)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空间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利用遥感影像与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不同河段植被、土壤和水文调查数据,以石羊河流域的红崖山水库为界,分析了其之上长流水河段和以下断流河段的河流变迁、径流、水质、地下水位年际变化。从河流水文过程、存在和完整性丧失的角度,探讨了石羊河中下游不同河段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植被特征、水文变化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典型植被带河流方向的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化特征研究,阐明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植被梯度变化的影响及关系。同时,分析探讨了河岸植被的生态功能、河流变迁及其与区域荒漠化的关系,说明了石羊河流域河曲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态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为石羊河中下游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大部分河段的右岸植被带较左岸宽而丰富度大;河岸植被带宽度最小约30m,最大约3000m;河岸植被受人为影响较大,在石羊河干流区段,自中游至下游的河岸植被依次为人工杨树河岸林、沙枣河岸林、柽柳+柳树+沙枣河岸林、柽柳+沙蒿灌丛、白刺+人工沙枣林,典型河岸植被的横向变化梯度明显。(2)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河岸植物群落中共有木本植物14种,草本植物22种;植被的优势种群为荒漠植物类群,其中频度较大的优势种有:沙蒿、白刺、柽柳、芦苇等,优势种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河岸植被属于荒漠植被型组,共有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20个群系和30个群丛。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河岸植被趋于简单和衰退状态,植被盖度以15%≤fg<30%的中盖度面积最大,盖度与河床间距成指数函数分布。(3)石羊河对河岸区域的地下水位作用区间在不同河段的差异较大。在红水河河谷的季节性流水河段,河溪影响地下水区间小于5m;在丰水河段的河漫滩则约为1000m;涸水河段古河床的500m区间内的土壤水分较好。植被对河流的响应区间大于地下水位。随着河流的消亡和地下水位下降,与之相适应的植被发生演替,从沼泽草甸、典型草甸演化为盐化草甸,荒漠河岸林退化为灌丛,演化为灌木荒漠和小灌木荒漠或一年生草本植被。(4)在石羊河流域水文演变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水生和草甸植被的痕迹。民勤盆地的“柴湾”走向正好与古大西河的走向一致,“柴湾”沿大西河的东南岸生长,是遗留至今的古大西河河岸林。近年来区域地表径流量虽为丰水年,但现有的流量对河岸植被的影响较小。(5)石羊河中下游的河岸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与土壤性质的变化相-致。河岸植被的盖度和丰富度与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水溶性盐的含量相关性显着。河岸植被的良好生长促进河岸土壤的演化与形成。(6)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可分为6个类型:季节性流水的河谷小灌木荒漠、泉水汇流的河谷地禾草盐化草甸、丰水段的河漫滩荒漠河岸乔木林、丰水段的河漫滩荒漠河岸灌木林、涸水段的人工渠系灌丛、涸水段人工渠系小灌木荒漠。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气候和河流径流量,但流水地貌、土壤生境和人为干扰也促进了河岸植被类型的形成。(7)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支持区域的多样性,提供物种源(基因库)和栖息地,调节区域微气候,具有缓冲带作用,防护河岸,稳定河床,减轻区域风沙和洪水的危害,保护人居环境;河岸植被也是景观廊道,具有连接作用,输送有机物质,增加系统能量,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优良户外活动场所。(8)石羊河中下游的河岸植被目前处于退化状态,人为活动引起的生态用水量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林密度过大和疏于管理等是其退化的主导因素。根据石羊河中下游的河岸植被的特征和区域荒漠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河岸植被保育和荒漠化防治建议:加大全流域教育投资力度,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加强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的管理;充分利用河岸带水资源优势,补充完善河岸植被,加快退化植被的恢复,建立区域植被防护体系;外流域调水,补给流域水资源缺口;以流域为单元,统筹合理利用水资源;严禁开荒,加大局部防治力度,遏制区域荒漠化。

二、1999~2000年度冬春季山东黄河来水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2000年度冬春季山东黄河来水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湿地修复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修复研究
        1.2.2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研究
    1.3 鸟类种群动态研究
        1.3.1 湿地水鸟种群动态研究
        1.3.2 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研究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
    1.5 黑嘴鸥研究进展
    1.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生物资源
        2.1.5 矿产资源
        2.1.6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物种分布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2.2.3 生境因子数据
        2.2.4 生境适宜性模拟
    2.3 数据处理
        2.3.1 黑嘴鸥分布点数据
        2.3.2 数量分析
        2.3.3 生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3.4 模型带入
        2.3.5 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嘴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1.1 年际变化
        3.1.2 季节变化
        3.1.3 日变化
    3.2 黑嘴鸥种群生境选择动态变化
        3.2.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地利用类型
        3.2.2 年际变化
        3.2.3 季节变化
        3.2.4 日变化
    3.3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模拟
        3.3.1 黑嘴鸥最优生态位模型选择
        3.3.2 基于MAXENT模型的模拟
    3.4 未来气候下黑嘴鸥生境适宜性预测
        3.4.1 气候因子筛选
        3.4.2 基准气候条件下黑嘴鸥适宜生境
        3.4.3 未来气候变化对黑嘴鸥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4 讨论
    4.1 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选择规律
        4.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4.1.2 黑嘴鸥种群生境偏好
    4.2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
        4.2.1 生态位模型对比
        4.2.2 生境因子对黑嘴鸥生境选择的影响
    4.3 黑嘴鸥保护空缺及适生区变化
        4.3.1 黑嘴鸥适宜生境保护现状及空缺分析
        4.3.2 黑嘴鸥潜在适生区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4.4 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项目

(2)多因素驱动下黄河下游冰情变化特征及未来凌汛形势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极端低温事件
        1.2.2 冷空气过程
        1.2.3 黄河下游河段冰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象水文概况
    2.3 河道地形概况
    2.4 下游滩区概况
    2.5 数据来源
3 黄河下游河段冰情特征及凌汛灾害
    3.1 黄河下游冰情特征
        3.1.1 冰情沿时间尺度演化特征
        3.1.2 冰情沿河道纵向分布特征
        3.1.3 冰情沿断面横向分布特征
    3.2 黄河下游凌汛灾害及凌情特点分析
        3.2.1 典型年凌汛灾害分析
        3.2.2 凌情特点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黄河下游凌汛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凌汛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4.2.1 日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4.2.2 月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4.2.3 负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4.2.4 冷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4.3 凌汛期极端低温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4.4 凌汛期冷空气过程变化特征
        4.4.1 冷空气过程月际变化特征
        4.4.2 冷空气过程年际变化特征
        4.4.3 冷空气过程年代际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黄河下游冰情的驱动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5.1 黄河下游冰情的驱动因素
        5.1.1 热力因素
        5.1.2 动力因素
        5.1.3 河道形态
        5.1.4 人类活动
    5.2 黄河下游冰情演变过程中不同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2.1 冰情与凌汛期气温的相关性
        5.2.2 冰情与冷空气过程的相关性
        5.2.3 冰情与极端冷事件的相关性
        5.2.4 冰情与水动力因素的相关性
        5.2.5 冰情与跨流域调水的相关性
        5.2.6 冰情与小浪底水库调度的相关性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下游未来凌汛形势及应对措施
    6.1 黄河下游历年凌情分类
        6.1.1 黄河下游历年凌汛期气温冷暖分类
        6.1.2 黄河下游历年凌汛期来水丰枯分类
        6.1.3 黄河下游历年凌汛期凌情轻重分类
    6.2 黄河下游未来凌汛形势预估
    6.3 黄河下游防凌减灾应对措施
        6.3.1 工程措施
        6.3.2 非工程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可调水量及供水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1.2.2 水文水资源遭遇分析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城市供水风险影响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2.1.2 水源区概况
        2.1.3 典型受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2 数据资料来源
3 考虑气候变化的汉江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
    3.1 SWAT模型原理与结构
    3.2 模型输入数据库的建立
        3.2.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处理
        3.2.2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3.2.3 土壤数据处理
    3.3 SWAT模型建模过程
        3.3.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3.2 模型参数率定
        3.3.3 模型校准与验证
4 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径流模拟
    4.1 全球气候模式数据的降尺度
        4.1.1 全球气候模式及气候情景
        4.1.2 统计降尺度模型的建立
        4.1.3 统计降尺度模型的验证
    4.2 气候变化情景下汉江上游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4.2.1 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4.2.2 径流量年内分布分析
        4.2.3 径流序列丰枯极值分析
5 不同气候情景下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
    5.1 丹江口水库水量调度模型建立
        5.1.1 丹江口水库水量调度模型建立思路
        5.1.2 丹江口水库防洪调度规则制定
        5.1.3 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规则制定
        5.1.4 基于调度规则的水量调度模型的建立
    5.2 基于水量调度模型的可调水量演算
        5.2.1 基于历史水文数据的可调水量演算
        5.2.2 气候变化情景下可调水量演算
6 不同气候情景下受水城市供水风险分析
    6.1 受水城市缺水情势分析
    6.2 边缘分布与Copula函数选择
    6.3 可调水量与郑州市水资源缺口的丰枯遭遇分析
        6.3.1 丰枯划分及遭遇类型组合
        6.3.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丰枯遭遇分析
        6.3.3 不同调度方式下的丰枯遭遇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淤地坝发展概况
        1.2.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及淤积特征研究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1.2.4 河流水沙变化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区及淤地坝建设概况
    2.1 支流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气候
        2.1.6 水土保持
    2.2 淤地坝的建设概况
        2.2.1 延河流域
        2.2.2 皇甫川流域
    2.3 小结
第3章 典型淤地坝泥沙淤积量的估算
    3.1 研究方法
        3.1.1 典型坝选取及坝控流域特征
        3.1.2 野外探测与样品分析
        3.1.3 淤地坝库容曲线与DEM的建立
        3.1.4 淤地坝淤积剖面旋廻层次判别
        3.1.5 淤积量计算
        3.1.6 淤积层次与产流降雨事件的对应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淤地坝淤积剖面的粒径特征
        3.2.2 淤地坝运行期间的淤积总量
        3.2.3 淤地坝淤积旋廻及其淤积量
        3.2.4 淤地坝当前淤积量监测
    3.3 讨论
        3.3.1 淤地坝淤积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
        3.3.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典型坝控流域产沙特征反演
    4.1 研究方法
        4.1.1 产流降雨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4.1.2 坝控流域产沙模数计算
        4.1.3 非参数统计检验法
        4.1.4 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获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次产沙模数变化特征
        4.2.2 不同淤地坝控制流域年产沙模数变化特征
        4.2.3 小流域产沙变化特征
        4.2.4 小流域产沙与降雨、下垫面条件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淤地坝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
        4.3.2 坝控流域的产沙模数
        4.3.3 降雨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4.3.4 下垫面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典型支流淤地坝拦沙对输沙变化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源
        5.1.2 输沙年际变化特征值
        5.1.3 淤地坝拦沙量估算
        5.1.4 双累积曲线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典型支流输沙量变化特征
        5.2.2 典型支流淤地坝的拦沙量
        5.2.3 典型支流输沙变化对淤地坝拦沙的响应
        5.2.4 淤地坝拦沙对支流输沙减少的贡献
        5.2.5 淤地坝对支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淤地坝的拦沙作用
        5.3.2 淤地坝对下游径流泥沙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2 淤地坝泥沙淤积量的估算
        6.1.3 坝控流域产沙特征
        6.1.4 淤地坝拦沙对输沙变化的影响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大气沉降对渤海营养盐的贡献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区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生态系统中关键环节的机理研究
        1.2.2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概况
        1.2.3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发展历程及应用
        1.2.4 大气沉降对海洋生态水质的影响研究
        1.2.5 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难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渤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1 渤海无机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2.1.1 硝酸盐氮
        2.1.2 亚硝酸盐氮
        2.1.3 氨氮
    2.2 渤海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
    2.3 渤海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3.1 叶绿素a
        2.3.2 初级生产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渤海三维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 模型系统概述
        3.1.1 水动力模型
        3.1.2 波浪模型
        3.1.3 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
    3.2 水动力模式建立与验证
        3.2.1 模式设置
        3.2.2 开边界条件
        3.2.3 河流边界条件
        3.2.4 模式驱动条件
        3.2.5 模式率定和验证
    3.3 渤海环流结构特征
    3.4 生态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5 生态模型的二次开发
        3.5.1 添加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块
        3.5.2 改进浮游植物生长温度限制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气沉降对渤海水质生态影响的数值研究
    4.1 渤海大气氮沉降概况
    4.2 大气氮沉降通量计算
        4.2.1 湿沉降通量计算
        4.2.2 干沉降通量计算
        4.2.3 大气沉降织补和延拓
        4.2.4 大气沉降衰减
    4.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4.3.1 初始条件
        4.3.2 河流边界条件
        4.3.3 开边界条件
        4.3.4 底边界条件
    4.4 渤海生态模型对比检验
        4.4.1 时间序列对比检验
        4.4.2 典型断面垂向分布对比检验
        4.4.3 生态变量过程合理性检验
    4.5 不同海域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研究
    4.6 大气氮沉降对渤海生态水环境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渤海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5.1 嵌套模型设置
        5.1.1 计算区域与网格
        5.1.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5.1.3 陆源排污口设置
    5.2 渤海湾水动力模型验证
    5.3 渤海湾水质模型的率定和检验
    5.4 水质模型的应用
        5.4.1 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5.4.2 沿岸排污的影响分析
        5.4.3 大气沉降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山东黄河济南埝头堤段堤防裁弯修建水库工程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黄河概况
第2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背景
    2.1 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2.2 项目背景
第3章 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3.1 水文气象
    3.2 工程地质
第4章 水量及水源分析
    4.1 供需水量分析
    4.2 黄河水源分析
第5章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1 依据和参考的规范
    5.2 工程等别和标准
    5.3 工程布置
    5.4 水库工程规模论证
第6章 新修建堤防工程
    6.1 按黄河大堤标准修建新堤
    6.2 按下挖式水库设计标准修建新堤
第7章 调蓄水库工程
    7.1 围坝工程
    7.2 入库泵站
    7.3 出库泵站
第8章 沉沙池工程
    8.1 围坝工程
    8.2 隔堤布置
    8.3 入沉沙池泵站
    8.4 出沉沙池涵闸及输水管线
第9章 裁弯工程对黄河防洪的影响分析
    9.1 多年及不同流量级洪水的河势溜向
    9.2 裁弯工程对河势溜向的影响
    9.3 对工程的影响及对策
第10章 工程估算
    10.1 编制原则和依据
    10.2 基础价格
    10.3 工程取费标准
    10.4 估算编制
    10.5 工程投资
    10.6 总投资
第11章 经济评价
    11.1 评价依据及基本参数
    11.2 财务评价
    11.3 综合评价与建设
第12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
        1.2.1 适应性管理方式
        1.2.2 国外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小结
第2章 水库工程生态适应性管理理论及方法体系
    2.1 水库工程生态适应性管理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
    2.2 水库工程生态适应性管理内涵及构成
        2.2.1 概念
        2.2.2 内涵
        2.2.3 构成
        2.2.4 特征
    2.3 水库工程生态适应性管理方法体系
        2.3.1 基本原则
        2.3.2 管理程序
        2.3.3 管理概念模型
        2.3.4 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研究
        2.3.5 管理目标确定
        2.3.6 管理方案制定
        2.3.7 决策实施与监测
        2.3.8 管理效果评价
        2.3.9 管理过程调控与反馈
    2.4 小结
第3章 小浪底水库下游生态系统特征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研究区域
        3.1.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3.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
        3.2.1 拦沙初期运用调度规则
        3.2.2 调水调沙模式及效果
    3.3 研究区河流廊道生态系统
        3.3.1 结构特征
        3.3.2 生物特征
        3.3.3 生态系统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水库下游河流生态-水文过程分析
    4.1 生态水文断面研究时段划分
    4.2 河流生态-水文过程分析
        4.2.1 花园口生态-水文断面
        4.2.2 高村生态-水文断面
        4.2.3 利津生态-水文断面
    4.3 河流生态效应响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鱼类生境生态-水文响应分析
    5.1 生境物理性特征
        5.1.1 影响下游河床演变的重要水文要素分析
        5.1.2 冲淤及过流能力变化
        5.1.3 断面形态变化
    5.2 生境化学特征
    5.3 生境生物特征
        5.3.1 浮游植物
        5.3.2 浮游动物
        5.3.3 鱼类
    5.4 郑州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水文响应分析
        5.4.1 保护区概况
        5.4.2 鱼类量变分析
        5.4.3 鱼类制约要素分析
    5.5 鲁豫交界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水文响应分析
        5.5.1 保护区概况
        5.5.2 鱼类量变分析
        5.5.3 鱼类制约要素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鸟类栖息地生态-小文响应分析
    6.1 河流湿地生态-水文响应过程分析
        6.1.1 黄河下游河流湿地概况
        6.1.2 鸟类量变分析
        6.1.3 鸟类栖息地景观驱动力分析
        6.1.4 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趋势
        6.1.5 生态-水文驱动力分析
    6.2 河口湿地生态-水文响应过程分析
        6.2.1 鸟类量变分析
        6.2.2 鸟类栖息景观驱动力分析
        6.2.3 生态补水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水库下游生态适应性管理
    7.1 现行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7.1.1 河流低限生态流量
        7.1.2 其余指标
        7.1.3 现行管理方案效果评价
    7.2 现行管理模式调控与反馈
    7.3 适应性管理目标确定
    7.4 适应性管理方案生成
        7.4.1 河道生态需水过程
        7.4.2 鱼类产卵、生长需水过程
        7.4.3 河口湿地人工补水量需求
        7.4.4 入海水量
        7.4.5 调水调沙生态流量需求
        7.4.6 河道生态冰文流量过程结果
    7.5 适应性管理方案效果评价
        7.5.1 现行调度模式适配性分析
        7.5.2 不同来水条件下适应性管理方案的满足程度分析
        7.5.3 黄河下游生态可恢复程度分析
        7.5.4 小浪底工程适应性管理调度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1.1 理论研究
        8.1.2 应用研究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理论回顾
        一、生态的社会文化建构
        二、生态事件背后的政治权力斗争
        三、“发展”话语对于生态危机的崭新解读
    第三节 藏区草原与牧民生活变迁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安排
第二章 黄河母亲河意涵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古人对黄河的认识与治理
    第二节 历代对黄河河神的祭拜
    第三节 黄河形象的转变与伟大抗日精神
        一、民国时期黄河治理与河神形象的淡化
        二、抗日战争运动与中华民族母亲河符号的出现
        三、解放后黄河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历代对于黄河源头的探寻与认知
第三章 黄河危机背后的民族命脉担忧
    第一节 黄河断流无水之苦
    第二节 黄河源头断流危机带来的强烈呼声
        一、饮恨黄河源
        二、中下游经济发展受限的实际担忧
    第三节 应运而生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三江源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背后的发展逻辑
第四章 果洛地区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 果洛地理历史
    第二节 果洛格萨尔民俗文化
    第三节 果洛传统生态观念
    第四节 果洛人的黄河源头“玛曲”“玛域”情
第五章 果洛草原步入“发展”话语时代
    第一节 解放前的草场使用概况
    第二节 “发展”话语进入雪域草原
        一、解放初期的公社化与集体学大寨时期
        二、70年代末现代化口号的提出
    第三节 玛多县“全国首富”神话的迷思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话语与草原改革
    第一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引入与实施
    第二节 一路下滑的牲畜数量和草场流转政策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时期果洛
    第四节 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牧民
第七章 “环保”话语的出现
    第一节 草原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主流话语对果洛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二、牧民对黄河源生态恶化的地方性解释
    第二节 果洛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项目
        一、环保项目实施情况
        二、政府环保设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节 生态恶化背景下的牧民贫困与道德指责
        一、牧民贫困状态的出现
        二、伴随黄河源头牧民的道德“污名化”
第八章 牧民身份转换后的河源新村移民
    第一节 河源新村的形成
    第二节 政府与媒体眼里的移民村
    第三节 陷入社会经济困境的群体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渺茫的工作机会
        三、缩水的筵席与不平衡的社会网络
    第四节 移民生活变迁与应对生活的办法
第九章 生态移民的微观权力与隐藏文本
    第一节 大规模抵抗的零可能性
        一、特殊时期河源新村维稳之重
        二、私下的日常反抗形式
    第二节 移民们对于项目政策的抱怨与想象
        一、对于轮驻干部的想象和批评
        二、对于高层领导和项目决策的质疑与诉求
    第三节 疾病恐慌与隐喻
    第四节 援引官方话语的生存策略
第十章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一:《措哇尕泽》藏文原稿
附录二:《故乡扎陵湖》藏文原稿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泥沙研究现状
        1.3.2 水沙调度与泥沙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3.3 泥沙治理优化方案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1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区域生态环境
        1.4.1.1 缓解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4.1.2 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4.1.3 消除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状况
        1.4.2 有效保障天津、河北等地城市用水安全
        1.4.2.1 最经济、可行的输水线路
        1.4.2.2 不可替代的引黄应急调水工程
        1.4.3 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3.1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4.3.2 维持沉沙池区的可持续利用
        1.4.3.3 堆沙高地治理还耕速度慢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理模式
        2.2.2 评价依据
        2.2.3 计算期及社会折现率
3 项目区概况、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社会经济概况
    3.2 自然概况
    3.3 位山灌区现状分析
        3.3.1 位山引黄闸
        3.3.2 输沙渠
        3.3.3 沉沙池
        3.3.4 输水干渠
    3.4 沉沙池区现状分析
        3.4.1 沉沙池区基本情况
        3.4.2 沉沙池区工程现状
        3.4.2.1 东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3.4.2.2 西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3.5 沉沙池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
        3.5.2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5.3 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
        3.5.4 沉沙条件差,容沙空间小
        3.5.5 高地开发还耕速度慢,且标准低
        3.5.6 开展泥沙利用研究少,淤沙利用程度低
4 灌区泥沙治理总体模式研究
    4.1 治理模式原则及目标任务
        4.1.1 治理原则
        4.1.2 治理模式的目标、任务
        4.1.2.1 治理目标
        4.1.2.2 治理任务
    4.2 沉沙池区运用模式
        4.2.1 黄河来水、来沙量分析
        4.2.1.1 径流量分析
        4.2.1.2 来沙量分析
        4.2.1.3 含沙量变化分析
        4.2.1.4 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对下游的影响
        4.2.1.5 黄河未来水沙变化预测
        4.2.2 灌区引水、引沙量指标分析
        4.2.2.1 灌区历年引水、引沙情况
        4.2.2.2 灌区引水、引沙量预测
        4.2.3 沉沙池淤积情况分析
        4.2.4 沉沙池的利用模式
        4.2.4.1 东沉沙区
        4.2.4.2 西沉沙区
        4.2.4.3 沉沙区堆放容积计算
        4.2.4.4 沉沙区使用年限分析
    4.3 灌区泥沙治理阶段
    4.4 主要工程措施
        4.4.1 高地治理
        4.4.1.1 高地还耕高程确定
        4.4.1.2 堆沙高地分布预测
        4.4.1.3 堆沙高地治理措施
        4.4.1.4 堆沙高地治理分期实施治理
        4.4.2 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4.4.3 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
        4.4.4 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
        4.4.5 沉沙池扩容
5 效益分析
    5.1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1.1 增量费用
        5.1.1.1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5.1.1.2 年运行费
        5.1.1.3 新增流动资金
        5.1.2 增量效益
        5.1.2.1 高地治理增产效益
        5.1.2.2 减少的池区生态环境补偿费
        5.1.2.3 减少的清淤费
        5.1.3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2 社会效益分析
    5.3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5.4 效果分析
6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荒漠区河岸植被研究进展
        1.2.1 河岸植被带变化研究
        1.2.1.1 河岸带的定义
        1.2.1.2 河岸带研究的方法
        1.2.2 河岸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
        1.2.3 河岸植被带退化原因与恢复的研究
        1.2.3.1 河岸植被带退化原因的研究
        1.2.3.2 河岸植被恢复研究
        1.2.4 河岸植被变化与荒漠化响应研究
        1.2.5 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与荒漠化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
        1.3.1 河岸带研究的问题
        1.3.2 河岸带研究的趋势
        1.3.3 石羊河流域河岸植被与荒漠化研究的展望
2.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水文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植被调查
        3.2.1.1 样地设置及选择
        3.2.1.2 植物群落特征的调查
        3.2.1.3 群落多样性特征的调查
        3.2.1.4 群落生物量及生长状况
        3.2.2 土壤调查
        3.2.2.1 样地设置及取样
        3.2.2.2 土壤剖面调查
        3.2.2.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2.2.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2.3 水文调查
        3.2.4 遥感监测方法
        3.2.5 气象资料收集
        3.2.6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3.3 技术路线
4.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特征及其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4.1 前言
    4.2 结果分析
        4.2.1 河岸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及其空间特征
        4.2.1.1 河岸植被的物种组成
        4.2.1.2 沿河纵向带植物种的丰富度变化
        4.2.1.3 物种丰富度与河岸距离的关系
        4.2.2 河岸植物叶片类型与水文和土壤的关系
        4.2.2.1 沿河纵向带植物叶片类型的变化
        4.2.2.2 植物叶片类型与河岸间距的关系
        4.2.2.3 植物叶片类型的重要值
        4.2.3 河岸灌木与草本的重要值
        4.2.3.1 沿河纵向带植物的重要值变化
        4.2.3.2 灌木和草本植物重要值与河岸间距的关系
        4.2.4 河岸植被的优势种特征
        4.2.5 主要河岸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差异性
        4.2.5.1 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
        4.2.5.2 植物群落类型与河岸间距的关系
        4.2.6 河岸植被的多样性变化
    4.3 小结
5.基于遥感的不同时期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覆盖度变化
    5.1 前言
        5.1.1 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反演
        5.1.2 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5.2.2 不同河段植被盖度变化
    5.3 小结
6.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水文时空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
    6.1 前言
    6.2 结果分析
        6.2.1 石羊河流域的降水格局对植被的影响
        6.2.1.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6.2.1.2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6.2.1.3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6.2.1.4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降水格局与河岸植被的响应
        6.2.2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地表水文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
        6.2.2.1 地表水文的变化
        6.2.2.2 流水地貌特征及其对河岸植被的影响
        6.2.2.3 河岸植被对区域地表水文变化的响应
        6.2.3 石羊河中下游地下水动态与河岸植被的空间变化
        6.2.3.1 近50年来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6.2.3.2 红水河流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6.2.3.3 石羊河的丰水河段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6.2.3.4 红崖山以下干涸河段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6.2.3.5 地下水位与河床距离的关系
        6.2.3.6 红崖山以下区域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
        6.2.3.7 石羊河中下游区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
    6.3 小结
7.石羊河中下游不同河段河岸土壤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7.1 前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河段土壤性质的变化
        7.2.1.1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7.2.1.2 土壤容重的变化
        5.2.1.3 土壤pH的变化
        7.2.1.4 土壤养分的变化
        7.2.1.5 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的变化
        7.2.2 土壤性质变化与河床间距的关系
        7.2.2.1 土壤含水量与河床间距的变化
        7.2.2.2 土壤容重的变化
        7.2.2.3 土壤pH的变化
        7.2.2.4 土壤养分与河床间距的变化
        7.2.2.5 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与河床间距的变化
        7.2.3 土壤性质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关系
    7.3 小结
8.石羊河中下游的退化河岸植被恢复与区域荒漠化防治
    8.1 前言
    8.2 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
        8.2.1 河岸植被的生态功能
        8.2.2 河岸植被生态功能表现与环境因子的作用
    8.3 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类型区划分
        8.3.1 河岸植被类型区划分的依据
        8.3.2 河岸植被类型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8.4 退化河岸植被修复与区域荒漠化防治
        8.4.1 河岸植被的退化与修复
        8.4.1.1 河岸植被的退化
        8.4.1.2 退化植被的修复
        8.4.2 河岸植被的保育与区域荒漠化防治
        8.4.2.1 石羊河中下游的河流变迁与区域荒漠化
        8.4.2.2 河岸植被保育与区域荒漠化防治
    8.5 小结
9.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2070一201)0
致谢

四、1999~2000年度冬春季山东黄河来水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吕超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2]多因素驱动下黄河下游冰情变化特征及未来凌汛形势预估研究[D]. 刘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可调水量及供水风险影响研究[D]. 孟猛. 郑州大学, 2019(08)
  • [4]延河与皇甫川流域典型淤地坝淤积特征及其对输沙变化的影响[D]. 魏艳红.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08)
  • [5]大气沉降对渤海营养盐的贡献及生态效应[D]. 寿玮玮.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山东黄河济南埝头堤段堤防裁弯修建水库工程方案研究[D]. 渠继凯. 山东大学, 2014(04)
  • [7]基于生态—水文响应机制的大坝下游生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研究[D]. 葛怀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
  • [8]政治生态学视野中的黄河河源生态意象和纷争[D]. 李秀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8)
  • [9]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D]. 张巨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10]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刘世增.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1999-2000年山东冬春季黄河来水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