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67) - 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

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67) - 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

一、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唐颖捷[2](2018)在《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已经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物理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学校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物理科普图书作为普及物理科学最先出现的载体之一,建国后物理科普图书的发展情况更是是当代物理科普发展的缩影。而一定历史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可以体现当时科普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特点。本研究对建国以来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分时期的定量研究,梳理出科普图书的历史脉络,客观地反映发展历程。研究一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总体调研。为对建国后的物理科普图书的演变历程有整体的把握,本研究根据建国以来的《全国总书目》,整理出物理科普图书的书目,共计1753种,并对图书进行搜集,梳理出其概貌特征,主要包括图书的种类数量、编着形式、作家及读者群体。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种类数量迅猛增长,且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优秀的物理科普图书得到了大力挖掘。其中,引进版物理科普图书的来源国从以苏联为主逐渐向以欧美国家为主过渡,而以日韩为主的亚洲引进的地位也在逐渐凸显。(2)在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以教育工作者为主的作家群体,而科学家群体也将成为今后物理科普图书的中坚力量。青少年学生是建国至今的主要读者群体,同时,儿童读物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出版市场的占比呈直线上升,物理科普图书的读者群体在逐渐地向年轻化发展。研究二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研究。在统计分析了图书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后,将图书的内容按不同的主题再次进行知识点划分,并进一步分析样本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进而找出不同历史时期物理科普事业的重点和特点。结论如下:(1)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大多以物理知识类为主,但随着科普观念的变化,科普内容不再仅仅极限于物理知识,而是将视角广泛地延伸到物理思想、方法和精神等范畴,使得物理文化类图书的地位逐渐凸显。(2)物理知识类和实验类科普图书的选题大多包含了各个主题的综合性知识,且仍在稳步上升,使得选题进一步综合化。而在单独介绍某一主题的专题化物理知识类图书中,现代物理学主题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3)物理史类图书是物理文化类图书中的重点普及内容,其中的原子物理和现代物理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更高的关注。物理传记类图书作为深化改革期主要的文化类图书,更加关注爱因斯坦、牛顿和伽利略等着名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和科学成就。研究三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在对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后,根据图书的印刷数量筛选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特点。接着,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时期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差异及演变历程。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的物理科普图书均以讲解式为主,但其占比在逐渐下滑,同时呈现形式更为丰富的其它式图书的占比在逐渐上升。其中,漫画式图书的出现不仅在呈现形式上得以突破,还深受读者的青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物理科普图书的体例大多以“标题+正文”为主,但在改革开放后,图书的形式和体例逐渐丰富起来,更多的图书会利用不同的栏目对正文内容进行拓展。(3)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更侧重于文字描述,但随着时期的发展,无论从图片的数量还是大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多的图书图文并茂,迈入“读图时代”。同时,图片的彩色印刷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幅度和发展空间。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关于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启示如下:科普观念相对滞后,需加快转变步伐;应继续扩展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选题思路;应坚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詹志华[3](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赵晓春[4](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秦克诚[5](2004)在《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文中研究指明 比恒星更高的天体层次是星系。我们怎么知道有星系这个层次存在呢?我们自己属于哪个星系? 在天穹上可以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就是银河。伽里略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后发现,它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很大的恒星系统。这个巨大的系统一定是扁平的,而且我们的太阳系处于其中,它才会呈现为带状。德国哲学家康德利用牛顿力学,假定银河系自转,论证了银河系的圆盘形状。赫歇尔父子用恒星计数方法得出银河系恒星分布为

秦克诚[6](2003)在《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5)——天体物理学:恒星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说明

秦克诚[7](2003)在《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4)——天体物理学:新的观测手段(续)》文中提出

秦克诚[8](2003)在《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3)——天体物理学:新的观测手段》文中研究表明

二、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科普
        1.2.2 物理科普图书
    1.3 文献综述
        1.3.1 科普图书的研究现状
        1.3.2 科普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总体调研
    2.1 调查实施的过程
    2.2 物理科普图书的统计分析
        2.2.1 物理科普图书种类数量的统计分析
        2.2.2 物理科普图书编着形式的统计分析
        2.2.3 物理科普图书作家群体的统计分析
        2.2.4 物理科普图书读者群体的统计分析
        2.2.5 小结
第3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依据
    3.2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49-1965年)
        3.2.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2.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2.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2.4 小结
    3.3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66-1976年)
        3.3.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3.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3.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3.4 小结
    3.4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77-1994年)
        3.4.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4.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4.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4.4 小结
    3.5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95-2011年)
        3.5.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5.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5.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3.5.4 小结
    3.6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3.6.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3.6.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3.6.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3.6.4 小结
第4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依据
    4.2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49-1965年)
        4.2.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2.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2.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2.4 小结
    4.3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66-1976年)
        4.3.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3.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3.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3.4 小结
    4.4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77-1994年)
        4.4.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4.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4.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4.4 小结
    4.5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95-2011年)
        4.5.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5.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5.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4.5.4 小结
    4.6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4.6.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4.6.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4.6.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4.6.4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5.1.2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5.1.3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5.1.4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5.1.5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特点
    5.2 启示
        5.2.1 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科普观念仍需转变
        5.2.2 继续扩展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选题思路
        5.2.3 坚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5.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意义
        1.1.2 问题的设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1.3.3 研究线路安排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2.1 什么是学科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D]. 唐颖捷. 西南大学, 2018(02)
  • [3]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4]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5]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7)——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J]. 秦克诚. 大学物理, 2004(01)
  • [6]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5)——天体物理学:恒星及其演化[J]. 秦克诚. 大学物理, 2003(11)
  • [7]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4)——天体物理学:新的观测手段(续)[J]. 秦克诚. 大学物理, 2003(10)
  • [8]邮票上的物理学史(63)——天体物理学:新的观测手段[J]. 秦克诚. 大学物理, 2003(09)

标签:;  ;  ;  ;  ;  

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67) - 天体物理学:星云和星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