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

一、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善青[1](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指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李玥[2](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认为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付寿康[3](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陆喜元[4](2017)在《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治理环境及政府层级的不同,政府治理能力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如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一概而论。县级政府的“接点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准确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集中表达了科学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是政府治理的根本指导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认识,是政府治理的直接指导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现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思想依据。西方治理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扬弃,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理论借鉴。政府治理理论主要关注两对问题:第一对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对是政府治理评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其中,第一对是第二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是促进第一对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目标。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多元治理,追求政府在治理格局中的权威性、主导性、代表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作为行政主导性治理主体,在与社会、市场互动过程中的理念、角色、行为等的重构过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各级政府的新要求,结合政府层级和职能,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每方面能力不仅是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不同侧面的表现,而且各有其内在要素。尽管这些方面或要素就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而言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既是县级政府履行单一制国家内作为“准基层”政府职能的法理需要,也是对县域社会现代性诉求的回应。根据政府治理能力结构要素,结合西部地区县域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据此评估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本文对H县和周边邻县(区)(合称“一区七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横向测评,对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纵向研究(2000-2015),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力争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知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当然,测评H县政府治理能力仅仅是一个准备性工作。准确的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因子。因此,结合H县历史,考察县制沿革、机构变迁、人员流动,有助于把握县治的历史规律,对现阶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能力重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纵向测评、横向测评、满意度测评,可以发现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综合西部地缘、县域经济、郡县制、“市管县”、社会机制、行政文化、精英及民众等因素,可以深入挖掘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推进H县政府治理现代化,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又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框架;既要顺应“放、管、服”改革大势,又要综合考虑县情。因此,面向宏观,要把塑造服务型、法治型、信息化政府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努力方向。面向微观,建议以H县教育精神重塑行政文化;围绕解决缺水和贫困两大基本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做强“金色教育、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三个县域品牌,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文化治理能力;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自治、护持政府信用,提升政府政治治理能力;通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吴言松[5](2016)在《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西藏本身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面临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双重任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问题。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对于西藏而言,贫困地区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而农牧民是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从农牧民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协调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农牧民层面,分析研究区域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本研究设计二者协调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农牧民农旧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农地细碎化现象,因此很难进行规模化经营。农牧民的森林资源也并不丰富,特别是公益林占到了农牧民林地的68.07%。而农牧民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第二,研究区域生产方式落后,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不大。由于实施了退牧换草政策,导致很多农牧民饲料不够用。牧民资本约束的存在使得其短期内很难转变畜牧方式。第三,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55%,有7%的农牧民其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超过90%,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是较高的。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收入看,最富裕组的人均自然资源收入是最贫穷组的4.1倍,表明尽管自然资源收入对较为贫穷的农牧民更为重要,较为富裕的农牧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第四,大多数农牧民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十年生态环境整体变好了。从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态度来看,农牧民多数对自然资源持有较为积极的保护态度。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生态意识很强烈,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五,退耕地选种经济林的农牧民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从而满意度更高。和休牧轮牧的农牧民相比,禁牧的农牧民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满意度下降68.3%。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及承受的损失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态度相关。第六,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牧户从事畜牧业生产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饲草料不足。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要高于非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表明了退牧还草工程一定程度上将农牧民从草原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农户的非农就业。第七,退耕还林对农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其余三个工程(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均为负。第八,在考虑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PSM估计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通过传统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生态工程的效果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论文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1)立足西藏现实生态现状与农牧民经济收入现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地设计既使西藏农牧民得增收又使西藏生态得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新颖性;(2)采取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实证模型推导和分析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备选方法。

崔超[6](2016)在《《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中国西部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本论文是以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做出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盖山林,盖志义所着《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的第六章“现代启悟篇”,该书主要讲述西部各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取得的成就。该论文选取文本包含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多个学科,行文夹叙夹议,还有说明。笔者借助翻译学功能派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初步研究和探索该文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技巧,并试图通过目的论理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以及赖斯对文本功能的三类划分:即“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祈使功能”来解决生态文本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翻译中涉及的难点,即词汇,短句,长句,语篇,修辞做出如下处理:从文本信息功能出发,变通及归化词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对短句的表达进行归化和显化处理;以语篇连贯原则为指导,处理长句句内逻辑和顺序,同时对语篇的处理则突出文本交际功能,以及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的修辞异化。通过翻译实践,笔者认为:汉语词汇译入英文时需要克服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达到两种语言内涵和表达的平衡,准确完成传递信息的交际任务。汉语中存在多学科术语近义词,英文译文中需要仔细分辨,不可“一言以蔽之”。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具有差异,需要在英文译文中采用归化或显化方法,产生译入语接受的译文;汉语句内、句间和语篇逻辑需要在英译中增加语法、词汇和句序上的衔接;有时汉语中的语气需要在英文中以情态动词显化。汉语修辞手段本质上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想,需要在英译中有所取舍,即以传递信息为最主要目的,尽量保留修辞特征。

刘思琦[7](2016)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垦、陡坡地和沙化地耕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的生存环境、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受到威胁。始于1999年的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一些地区,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所导致的生产方式转变,直接影响到了农户的生计。广大农户的生计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不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还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发布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农户生计资本所受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的认知等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概况,以及退耕与非退耕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2)研究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情况,以及退耕农户对退耕工程更为深入的认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3)退耕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农户所做出的生计决策调整情况;(4)通过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评价展开对农户生计结果的研究。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工程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样本农户的物质资本最多,金融资本最少;对比两型农户发现,参与退耕工程并没有使退耕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好于非退耕户。第二,样本区域所有农户中只有近半的农户对退耕政策表示了解,对退耕的重要性(包括退耕的正向作用)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认知;农户多是自愿参与退耕,并且大部分退耕农户认为退耕增加了家庭收入,对工程实施表示满意;大多数参与退耕农户认为退耕工程需要持续进行下去,并表示不会复耕,可以通过外出打工、从事养殖业等途径来增加收入。第三,由于林地的长周期性退耕农户的自然资本减少,部分传统的耕作生产形式转化为养殖生产形式,使物质资本测量值显着提升。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略有增加;退耕后留守劳动力比重降低;对农户生计策略存在影响,主要是农户对发展林业和进行家庭经营方面的安排。最后,基于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为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完善退耕还林后续配套政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王金龙[8](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周鹏[9](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军驰[10](2012)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大为改观,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也更为稳固。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加之本身极度脆弱,虽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不断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关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从调整的范围、手段、内容和取得的实效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加快推动和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现实而迫切的需要,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为研究内容,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客观评价,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环境政策内容不够全面、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调整方法和手段单一、执法不严;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和水土保持政策等强化行政命令、忽视市场作用、多头管理出现部门冲突、政策缺乏激励措施、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上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政策理念、政策体系、调节手段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政策理念相对滞后、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执行环节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实践的分析考察,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应在战略层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在观念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道路方面走生态文明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生态文明为理念,遵循协调统一、环境民主、制度创新和本土化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网络,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宏伟目标。

二、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1.2.3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实施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形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经济发展情况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2.3.1 退耕实施背景
        2.3.2 退耕实施过程
        2.3.3 退耕实施成效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3.1 基本概念
        3.1.1 退耕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3.2.1 一般性理论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5.1.1 指标体系
        5.1.2 指标权重确定
        5.1.3 数据来源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5.2.1 系统耦合
        5.2.2 耦合度模型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6.1.1 问卷设计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6.1.3 调查户特征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6.2.1 模型的选择
        6.2.2 模型的构建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4)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和其他说明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观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
        一、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二、墨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三、法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四、道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第三节 西方治理理论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政府治理思想
第二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治理理论
        一、治理的概念
        二、治理的特征
        三、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政府治理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的结构
        三、政府治理的模式
        四、政府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类型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估
    第四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及要素
    第一节 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治理
        二、政府的经济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
    第二节 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政治治理
        二、政府的政治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政治治理能力
    第三节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文化治理
        二、政府的文化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
    第四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社会治理
        二、政府的社会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第五节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生态治理
        二、政府的生态治理
        三、县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与运用
    第一节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
        一、设计依据
        二、本文指标体系
        三、标准及权重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测评
        一、横向测评
        二、纵向测评
        三、公众评价
第五章 H县政府治理史回顾及治理得失简评
    第一节 县制沿革
        一、隶属变化
        二、置县名称
    第二节 行政机构
        一、县级机构
        二、乡镇区划
    第三节 政府人员
        一、史上县官
        二、新近县长
        三、公务人员
    第四节 治理得失简评
        一、治理成就
        二、治理之失
第六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成因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二、民主法治建设滞后
        三、文化治理层次不高
        四、社会保障能力受限
        五、生态治理起点较低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二、行政体制改革迟缓
        三、文化提升能力不足
        四、社会保障后续乏力
        五、不太关注生态治理
    第三节 影响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
        一、西部地缘与县域经济
        二、郡县制与“市管县”体制
        三、社会机制与行政文化
        四、精英与民众
第七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一、面向宏观
        二、面向微观
    第二节 推进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一、潜心发展县域经济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三、提升文化治理层次
        四、巩固社会保障能力
        五、加强县域生态治理
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2 西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3 提高西藏农牧民收入的迫切性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
        2.1.2 农牧民收入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生态保护政策
        2.3.2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2.3.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
3 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一般关系
    3.1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关系
        3.1.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
        3.1.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促进
    3.2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关系
        3.2.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收入的制约
        3.2.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制约
    3.3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动态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现状
    4.1 西藏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1.1 地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4.1.2 地貌基础的不稳定性
        4.1.3 土壤物质不稳定性
        4.1.4 气候与生态环境不稳定性
    4.2 西藏生态资源保护现状
        4.2.1 自然资源
        4.2.2 生态退化状况
        4.2.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4.3 西藏社会经济
        4.3.1 农业经济发展
        4.3.2 农牧民收入现状
        4.3.3 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依赖度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5.1 人口及自然资源禀赋现状
        5.1.1 人口和家庭特征
        5.1.2 自然资源禀赋
        5.1.3 家庭收入支出特征
    5.2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特征
        5.2.1 种植业
        5.2.2 林业经营
        5.2.3 放牧
        5.2.4 自用材采集
        5.2.5 薪柴采集
        5.2.6 野生植物采集
    5.3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择
        5.3.2 模型设定
        5.3.3 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保护政策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6.1 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的差异性
        6.1.1 不同收入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差异性分析
        6.1.2 不同生态工程下农牧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6.2 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
        6.2.1 模型和方法
        6.2.2 参与生态工程对贫困农牧民收入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
        6.2.3 参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
    6.3 基于异质性的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处理效应估计
        6.3.1 方法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农牧民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态度
        7.1.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7.1.2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态度
        7.1.3 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
    7.2 农牧民对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2.2 农牧民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
    7.3 农牧民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3.2 农牧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序选择模型
    7.4 本章小结
8 西藏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8.1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8.2 帮助农牧民转变自然资源依赖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
    8.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8.4 将农牧民纳入生态保护机制闭环,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与不足
        9.2.1 创新之处
        9.2.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背景
    1.2 翻译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任务简介
    2.1 作者作品简介
    2.2 文本特点分析
    2.3 译前准备工作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目的论概述
    3.2 目的论指导思想
    3.3 赖斯文本分类
第四章 任务过程
    4.1 翻译难点
        4.1.1 词汇难点
        4.1.2 句子难点
        4.1.3 长句难点
        4.1.4 语篇难点
        4.1.5 修辞难点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4.2.1 跨文化交际下的词汇
        4.2.2 信息功能下的句子
        4.2.3 语篇连贯原则下的长句
        4.2.4 交际功能下的语篇
        4.2.5 目的原则下的修辞
    4.3 小结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收获
    5.2 翻译教训
    5.3 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
附录二 译文
附录三 学科术语表

(7)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工程的历史演进
        1.1.2 退耕工程的实施机理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系统研究方法
        1.5.2 实证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生计资本分类及影响因素
        2.2.2 生计策略研究
        2.2.3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
        2.2.4 文献综述评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3.1.2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3.1.3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2 研究数据来源
    3.3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农户的生计状况及差异性分析
    4.1 农户的生计资本概况
    4.2 两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性
        4.2.1 两型农户生计资本的总体性差异
        4.2.2 两型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差异
    4.3 本章小结
5. 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分析
    5.1 所有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
    5.2 针对退耕农户的退耕工程认知
        5.2.1 退耕农户的退耕效果认知
        5.2.2 退耕农户的复耕意愿
    5.3 农户认知对农户退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
        5.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5.3.2 因子分析及模型建立
        5.3.3 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论
        5.3.4 计算结果质量判定
        5.3.5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退耕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
    6.2 退耕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绝对量的变化
    6.3 退耕工程引致的农户收入支出决策调整
        6.3.2 农户的收入来源决策
        6.3.3 农户的家庭支出决策
        6.3.4 农户的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
    6.4 本章小结
7.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与反馈
    7.1 农户贫困状况的比较分析
    7.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满意度分析
    7.3 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7.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7.3.2 研究的指标确定
        7.3.3 计算结果及研究结论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政策建议
        8.2.1 促进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8.2.2 继续加大和完善对林农的支持力度
        8.2.3 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移民相结合
        8.2.4 继续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
        8.2.5 信贷支持方面适当地向林农倾斜
        8.2.6 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
        8.2.7 明确政府和林农双方的权力与义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附录1:计划二手资料清单
    附录2:计划座谈提纲
    附录3:农户调查问卷

(8)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5.1 数据来源
        1.5.2 数据获取方法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2.1.3 研究综述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5E”原则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4.3 总结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5.1.1 效益评估主体
        5.1.2 效益评估目标
        5.1.3 效益评估阶段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6.1.5 结果与分析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6.2.2 变量设计
        6.2.3 分析方法
        6.2.4 分析结果
        6.2.5 结论与讨论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7.4.1 工程前期准备
        7.4.2 工程建设实施
        7.4.3 工程项目管理
        7.4.4 工程资金管理
        7.4.5 工程效益评估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8.2.5 结果与分析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全文展望
        10.2.1 研究创新点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Ⅰ
导师简介Ⅱ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9)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10)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考量
    2.1 生态环境状况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西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内容
        2.2.1 法律法规
        2.2.2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政策
        2.2.3 政策性文件
    2.3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分析
        2.3.1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成效
        2.3.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问题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演变与国外经验借鉴
    3.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与实践
        3.1.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演变
        3.1.2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
        3.1.3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评价
    3.2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3.2.1 美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3.2.2 德国的环境治理模式
        3.2.3 日本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3.2.4 巴西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参考
    3.3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借鉴
        3.3.1 完善的政策体系
        3.3.2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3.3.3 政府作用的合理发挥
        3.3.4 健全的管理机构
        3.3.5 广泛的公众参与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基本构架
    4.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背景
        4.1.1 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1.2 法治背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4.1.3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4.2.1 公共治理理论
        4.2.2 区域法治理论
        4.2.3 公共产品理论
        4.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4.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理念创新
        4.3.1 生态文明思想的兴起
        4.3.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
    4.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原则创新
        4.4.1 协调统一原则
        4.4.2 制度创新原则
        4.4.3 环境民主原则
        4.4.4 本土化原则
    4.5 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构建
    5.1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5.1.1 生态环境治理——政府管理的题中之义
        5.1.2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
    5.2 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5.2.1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
        5.2.2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5.3 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路径
        5.3.1 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5.3.2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5.3.3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5.3.4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5.3.5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5.3.6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
第六章 市场推动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
    6.1 市场机制引入的必要
    6.2 市场机制在环境政策中的运用
        6.2.1 国外对市场机制的应用
        6.2.2 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6.3 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途径
        6.3.1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6.3.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3.3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第七章 公众参与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形成
    7.1 生态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
        7.1.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7.1.2 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7.1.3 公众参与的界定
    7.2 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7.2.1 公众参与的状况
        7.2.2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7.3 西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7.3.1 提高西部公众环境意识
        7.3.2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7.3.3 建立环境信息制度
        7.3.4 健全西部公众的表达机制
        7.3.5 培育西部社会团体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3]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D]. 陆喜元. 兰州大学, 2017(07)
  • [5]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D]. 吴言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D]. 崔超.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7]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D]. 刘思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8]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10]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张军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