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

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

一、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佳,鲁大铭[1](2022)在《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与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文中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以来,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启了微观个体视角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备典型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行为地理学研究。然而,当前研究对微观人地关系的探索仍然存在不足,理论上呈现宏观和微观尺度割裂的态势,已经成为限制微观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的主要障碍。因此,论文在总结当今行为地理学方法论进展的基础上,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区域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理论思潮下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宏观和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差异,认为行为地理学研究范式具有探索微观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可通过建立与其他研究范式的接口,立足人地关系研究微观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重构微观研究的人地观与方法论,并搭建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研究范式,以期为行为地理学和微观人地关系的发展给予启示。

樊杰,赵鹏军,周尚意,邓祥征,王琛[2](2021)在《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崔琚琰[3](2021)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路径探析》文中认为目前,人文地理学的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探索人文地理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分析人文地理学课程性质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现状,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人文地理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思路,以期为人文地理学及其他学科课程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何杰,金晓斌,李寒冰,肖瑞,聂名萱[4](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40年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教学和科研阵地,其学科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形成了当今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特色。在南京大学地理学科成立一百周年(始于竺可桢先生于1921年创立的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之际,为了梳理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特点和演变脉络,文章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人文地理学相关方向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使用CiteSpace工具,对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研究热点、主要学科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学科方向日趋多元,学科特色不断增强,形成了以资源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为主要特色的多学科融合发展局面;(2)科研队伍呈引领性、均衡性及活力性,不同作者群体科研水平发展较为均衡,在传承前人研究基础上展现出新时期科研工作者的引领性;(3)研究方法和尺度逐渐更具针对性,在全球化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资源环境不合理利用问题扩大等时代背景下,更加致力于解决中宏观尺度下的关键区域问题;(4)研究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前沿性,形成了 15个主要研究类别,重点关注新时期政策形势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空间生产、智慧城市、城乡统筹等研究热点。

赵一振[5](2020)在《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地理学思想的传播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研究却是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薄弱部分,无论是史料的萃集还是梳理,都少有人做过这样的工作,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会弥补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研究的一些缺失。论文通过充分搜集、整理和阅读中方史料,更借助了一些外文资料以及中外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法和对比研究等方法,主要围绕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观点内容及其影响来进行分析论述,其中着重探讨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对论文中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说明,并就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论文的创新点等进行了阐明。论文第二章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分析。论文第三章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主要观点内容,详细分析了魏特夫《地理学批判》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容,并具体分析论述了上海中华地学会和《地学季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论文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影响,并主要从两个大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论述。最后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个历程具有多方面的观点内容,之后又对丰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以及加速辩证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的结合等方面都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

郑媛[6](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孙妍妍[7](2020)在《地理学论文The Geographies of Food Banks in the Meantim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用的文本,来自英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学者Paul Cloke,Jon May与Andrew Williams共同撰写的人文地理学论文The Geographies of Food Banks in the Meantime(《同期食物银行的地理学研究》)。该论文于2016年7月份首次发表在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学权威学术期刊《人文地理学进展》(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上,旨在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发达国家中存在的食物短缺现象,来探讨食物银行所带来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该文本为信息型文本,词汇专业性强,且多使用插入语及复杂句式,这些特征作为文本翻译特点,也成为了完成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译者在案例分析部分重点探讨了文本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及专有名词、插入语以及复杂句式的翻译方法,希望借此实践报告为今后此类文本提供翻译方法和策略借鉴,为促进我国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力量。

吕进锋[8](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齐艳[9](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王月菊[10](2020)在《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同时也是最模糊的当代范式之一。持续什么与发展什么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追问与人—地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福祉,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对人类福祉也具有重大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剧烈扰动,已经引发了人类世这个新的地质时代的争论。目前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不仅危害环境状况、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等,而且有害于人类健康和今世后代的福祉。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对客观福祉的度量上,较少关注微观个体的主观福祉。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利地理学、福利三角、复杂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从人类福祉的视角切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出可持续福祉这一新的概念,首先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双核”(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模型框架,提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钻石”评价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截面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居民主观可持续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层加权法,将微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宏观集成,获得宏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水平值。通过构建绿色人类发展指数对客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度量。然后在宏观尺度上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间变化速率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网络DEA对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微观尺度上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水平的贡献最大,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环境水平的贡献最大;从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纵向变化来看,两者均存在马太效应。就影响因素而言,在个体特征层面,已婚和未婚人口之间、城乡人口之间的福祉状态水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之间的福祉环境水平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收入的增加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却对福祉环境水平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变化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在宏观尺度上,2012-2018年间中国25个地区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评价水平整体上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可持续福祉环境的评价水平却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型特征,福祉环境的空间差异大于福祉状态。客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格局从2012年的东、中、西差异格局开始转换成2018年的南北差异。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发现,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上存在错位现象,即客观可持续福祉水平高的地区,其主观可持续福祉较低,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一种权衡关系(Trade-off),可持续福祉的客观表现和主观感知之间还未出现协同关系。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值总体上水平不高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化特点,空间重心逐步由西向东移动。

二、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与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1.1 主客观整合的研究范式
    1.2 时空间整合的研究范式
    1.3 从个体到交互的研究范式
    1.4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特征
    1.5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
2 行为地理学的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
    2.1 不同人文地理思潮下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比较
        2.1.1 区域主义对宏观人地关系的描述传统
        2.1.2 实证主义对宏观人地关系的定量解析
        2.1.3 行为主义的微观人地关系探索
        2.1.4 人本主义的主观人地关系探索
        2.1.5 结构主义对宏观人地关系的重构
        2.1.6 微观与宏观人地关系的研究范式比较
    2.2 立足行为地理学,重构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
        2.2.1 微观人地关系的基础人地观
        2.2.2 微观人地关系需要主观认知与客观表征的整合分析
        2.2.3 微观人地关系需要时间和空间过程的整合分析
        2.2.4 微观人地关系需要差异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2.5 微观人地关系需要从微观个体推演宏观关系的跨尺度研究范式
3 展望

(2)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文地理学现状与目标
    1.1 人文地理学沿革简况
    1.2 人文地理学现状特征
    1.3 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问题
    1.4 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目标
2 人文地理学学科主要领域
    2.1 综合人文地理学
    2.2 经济地理学
    2.3 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
    2.4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
3 人文地理学学科战略布局
    3.1 综合人文地理学
    3.2 经济地理学
    3.3 城市地理学
    3.4 乡村地理学
    3.5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
4 人文地理学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
    4.1 优先发展领域目标
    4.2 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方向
        4.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4.2.2 空间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4.2.3 大数据环境下的区域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
    4.3 经济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4 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4.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
        4.4.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地理学
    4.5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下的社会文化地理学
        4.5.2 新地缘关系背景下的世界地理研究
5 结语

(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革新
    (二)传统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更新
    (三)传统考核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路径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1.启发参与:教学形式要创新
        2.实践教学:学生视野要扩展
        3.教学融合:线上线下要兼顾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1.非标准答案纸质化考试部分
        2.线上学习平台过程考核部分
        3.线下实践课程综合考核部分
四、结语

(5)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特色
        (二)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分析
    一、20 世纪30年代世界科学和地理学的发展概述
        (一) 世界科学的发展
        (二) 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二、20 世纪30年代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的背景
        (一) 20 世纪30年代西方科学的引入
        (二) 20 世纪30年代西方地理学的引入
        (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
    一、卡尔·魏特夫《地理学批判》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容
        (一)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第二位影响因素
        (二) 历史发展的自然契机
        (三) 劳动力自然属性的地域影响
    二、上海“中华地学会”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容
        (一) 上海“中华地学会”的发展
        (二) 《地学季刊》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影响
    一、丰富和扩展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一)丰富了中国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二)扩展了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加速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的结合
        (一)扩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界的影响
        (二)形成了国内首倡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团体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7)地理学论文The Geographies of Food Banks in the Meantim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的翻译
        一、加注法
        二、词性转换法
        三、具体化译法
    第二节 插入语的翻译
        一、句首法
        二、括号法
        三、前置法
    第三节 复杂句的翻译
        一、紧缩法
        二、拆分法
        三、逆序法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文学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第三节 地理空间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类世——人类永续发展是否可能
    1.1.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人地关系
    1.1.3 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福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述评
    2.1.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2.1.2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2.1.3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2.1.4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
    2.2.3 空间和地方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3.1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内涵及关系
    3.1.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3.1.2 福祉与福利关系辨析
    3.1.3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关系
3.2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3.2.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2.2 可持续福祉的构成要素
3.3 小结 第四章 微观可持续福祉的评价
4.1 评估框架
    4.1.1 目标和范围界定
    4.1.2 评价指标
    4.1.3 评价模型
    4.1.4 数据说明
4.2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截面分析
    4.2.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结果分析
4.3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分析
    4.3.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变化
    4.3.2 资本变化对纵向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宏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与效率分析
5.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5.1.1 微观向宏观集成方法
    5.1.2 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时空变化
5.2 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5.2.1 客观可持续福祉衡量方法
    5.2.2 客观可持续福祉(GHDI)的时空变化
    5.2.3 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分析
5.3 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
    5.3.1 可持续福祉效率评价模型
    5.3.2 可持续福祉效率时空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与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J]. 张文佳,鲁大铭. 地理科学进展, 2022(01)
  • [2]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J]. 樊杰,赵鹏军,周尚意,邓祥征,王琛. 地理学报, 2021(09)
  • [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路径探析[J]. 崔琚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7)
  • [4]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40年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回顾[J]. 何杰,金晓斌,李寒冰,肖瑞,聂名萱.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5)
  • [5]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D]. 赵一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7]地理学论文The Geographies of Food Banks in the Meantim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孙妍妍.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D]. 王月菊.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