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简单的手持设备大受欢迎

功能简单的手持设备大受欢迎

一、功能简单的手持装置受欢迎(论文文献综述)

薛凯心[1](2021)在《基于TRIZ理论的户外运动水杯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公众健康意识的觉醒,户外运动日益普及,用户对户外运动水杯的需求不断扩大,进而刺激其对运动水杯有了新的要求和想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笔者分析结果得出,用户渴望拥有能够储存多口味、更有针对性、更加便携的户外运动水杯。为科学高效的解决这些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当下用户要求的户外运动水杯,本课题把TRIZ创新方法运用在户外运动水杯创新设计研究中,并结合相应的分析方法、发明原理找到了合理的设计方案。本课题将从四个章节具体阐述户外运动水杯的创新设计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将概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关于户外运动水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组织框架等。第二章内容从TRIZ理论入手,对开展本课题需要用到的理论工具进行概述,通过运用TRIZ理论的基本特点、分析工具、矛盾及求解、解题工具,为后续户外运动水杯的设计提取合适的方法、工具。第三章内容聚焦户外运动水杯和市场调研分析部分,一方面对户外运动水杯进行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了解当前户外运动水杯的设计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市场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得到有效数据,为课题提供设计支撑。第四章是关于户外运动水杯的设计实践,首先对用户关注的具体问题进行定义与分析,并使用TRIZ理论工具进行功能分析和最终理想解分析;其次通过定义矛盾类型选择适用的解题工具进行解题,最后对方案的造型和材质进行分析,展示方案的草图和建模,并通过工程师与产品研发顾问对方案进行评估。本次课题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户外运动水杯的设计方案,分别为可储存多种液体的水杯、便携式水杯、个性水囊。上述三个设计成果迎合了调研用户群体对户外运动水杯的个性化需求,为户外运动水杯市场提供了更多参考性和可能性。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东江[3](2021)在《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数据集和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系统与环境交互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迫切需求,面向复杂多变环境下准确、实时的机器人位姿估计成为了研究热点。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实现机器人自主化的关键技术,目前典型的SLAM算法仍然需要解决如何让机器人在包含自然和人为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自主运动和工作的问题。相比于室外机器人,室内服务机器人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潜力。由于室内环境具有光照和视角变化较为强烈;存在很多位置容易改变的、易形变的以及外观相似的物体;具有很高的动态干扰等特点,导致目前室内服务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还具有以下不足:定位方法研究离不开数据支持,而目前针对室内环境的数据集研究工作,不能很好地反映上述环境特点;目前多数SLAM研究关注短时间内的定位效果,没有考虑“视线外”的环境变化对定位的影响。本文使用术语“终生SLAM”(Lifelong SLAM)描述解决室内长期变化环境中的SLAM问题。针对上述室内环境特点和定位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围绕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数据集和定位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研究数据缺失问题,构建了Open LORIS-Scene数据集,并提出了用于评价Lifelong SLAM的度量基准。数据从真实生活场景采集,每个场景均包含不同时刻采集的多条数据序列,且提供在同一地图坐标系中的轨迹真值,从而形成了Lifelong SLAM算法的考察基准。此外,提出的度量基准,可对Lifelong SLAM算法估计的位姿分别进行鲁棒性和准确性评估。通过提出的Open LORIS-Scene数据集和度量基准,可确定面向Lifelong SLAM问题的算法缺陷,为本文后续定位方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为促进SLAM领域发展,笔者开源了提出的数据集和度量基准,并取得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开源网址:lifelong-robotic-vision.github.io/dataset/scene。2)针对室内光照和视角变化场景的实时位姿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特征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定位算法DXSLAM。DXSLAM算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提出了可在CPUs上部署的实时深度特征提取方案;同时,对深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增量式深度特征词典训练方法,训练的词典可大幅度缩短算法初始化时间,有效提高了特征查询速度和准确度;对传统SLAM框架中的重定位任务和回环检测任务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基于全局深度特征的重定位方案和基于多层次深度特征的回环检测方案。相比于基于传统手工特征的SLAM算法,DXSLAM具有更好的回环检测、重定位和持续定位能力。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全部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能够在无GPU装置的移动计算平台上实时运行的SLAM算法。开源网址:https://github.com/ivipsourcecode/dxslam。3)针对物体变化场景对室内服务机器人定位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特征提取网络Ra P-Net。Ra P-Net通过结合局部区域级(region-wise)权重和像素级(point-wise)权重来提取稳定的具有语义含义的局部深度特征,增强了服务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效提高了服务机器人在物体变化场景干扰下的定位精度。此外,本文构建了面向室内特征提取网络的训练集Open LORIS-Location,训练集所有图像均具有地点标签,同时包含丰富的图像变化,有助于网络学习室内场景环境中的不变性。网络及训练集开源网址:https://github.com/ivipsourcecode/Ra P-Net。4)针对动态场景对室内服务机器人定位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定位算法。以无人机的室内定位作为研究背景,首先,提出了结合语义分割网络、LK光流法和对极约束的动态点检测和剔除方法,消除了动态场景对位姿估计的干扰,其次,将惯性传感器数据和视觉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估计无人机位姿,提高了定位算法在静态特征数量不足情况下的鲁棒性,同时可以提供位姿估计真实尺度信息。此外,设计了一种经过准确标定的手持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模拟无人机在巷道内的飞行,并构建了采集真实巷道动态场景信息的Open LORIS-Underground数据集,用于测试提出的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动态场景数据,相比于先进的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VINS-Mono,提出的定位算法精度最高可提高到67%以上,可有效消除动态场景干扰并实现准确的位姿估计。

耿君[4](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刘彦克[5](2021)在《基于三角原理的林用测高标杆研制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标杆是进行森林调查的基本工具和常用工具,在现有技术中,传统标杆因价格便宜、功能上也能满足一般性森林调查的需要,所以长期被应用于野外林业调查之中。但是,这种带有金属尖头的长杆状工具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存在杆身过长不便携带、金属尖头容易误伤工作人员的问题。针对标杆的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杆身分段套叠、尖头隐藏等方式进行了改进设计;另外,为了拓展标杆的用途,本研究还通过尺-杆连接器结构将专用型树高测高尺隐藏于标杆内部,进而实现了标杆与测高尺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了一种新型林业用测高标杆。研究结果如下:测高标杆由便携式杆身、尺-杆连接器以及专用型树高速测尺三部分构成。便携式杆身由主体杆、延长杆以及标杆尖头组成,主体杆一端装有锥体尖头,另一端装有用于连接延长杆的定位碰珠。延长杆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笔帽式结构,并且在延长杆的开口端还设有用于与主体杆上定位碰珠连接的定位孔。延长杆直径略大于主体杆并可套在主体杆上,在工作时可将主体杆与延长杆连接形成特定标准长度的标杆,在收纳时又可将主体杆金属尖头朝内装入延长杆内实现安全存放。尺-杆连接器是由一个矩形塑料槽和两个弹簧片组成,矩形塑料槽的整体尺寸与专用型树高速测尺略有差别,一端是敞口状,另一端是封闭状,弹簧片安装在矩形塑料槽的两个侧边用来固定测高尺且能保证测高尺的顺利抽拉。尺-杆连接器的作用是在标杆内部能够储存专用型树高速测尺,方便野外携带。专用型树高速测尺共有三部分组成:尺身(带有刻度值)、M式缺口和手持孔。其中,缺口为横躺的英文M字母结构,因为配合2m标杆使用,所以在0与2两个刻度线边缘处各刻制有一个横向的M缺口,两个M缺口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M缺口的M字母两边平行,M字母整体以刻度线为对称轴呈对称状态,M中点正好位于对称轴上或者说标准刻度线上。另外,利用样机对测高标杆还进行了外业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高方面,其测高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测高精度略低于勃鲁莱测高器,但高于改进式克里斯屯测高器,由于使用时不需量距、测点任选,与传统的勃鲁莱测高器相比较,测高工效是勃鲁莱测高器的2.6倍左右,因此进步较为明显。在标杆实用性能方面,通过使用者与传统标杆和抽拉式标杆的同时打分对此,结果为测高标杆综合得分最高(89.5分),抽拉式标杆其次(81.3分),传统式标杆得分最低(72.4分)。本测高标杆是在传统标杆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森林调查工具,它不仅比传统标杆在便携、安全和林内移动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还成功拓展了大树测高功能,也就是说可以野外替代森林测高器使用。因此,新设计比传统标杆有了更大的实用价值。

张雪飞[6](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王子琪[7](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苏昕[8](2021)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虚拟现实技术到现阶段依然存在的眩晕症、以及头戴过重等问题,追根溯源回到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原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相关的哲学理论前瞻的内在动力,技术哲学现象学派关于单技术视域下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很难适用于人机融合的高技术情境,用物质框架下的关系解释虚拟框架下的关系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单技术的身体与技术理论内涵的丰富与调整因此成为必然,才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对于身体、技术、身体与技术以及世界关系的认知,并尝试给予虚拟现实技术痛点以现象学的解决路径。本研究通过现象学还原法、多重视角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运用梅洛-庞蒂身体知觉理论以及“侵越”关系提法,结合唐·伊德的人与技术关系理论等技术哲学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从虚拟现实技术锚定的虚拟知觉空间出发,以身体图式为基础通过知觉来感知技术塑造的现实,包括身体对技术、技术对身体两个方向的具体论述,在身体获得知觉的动态过程中阐释身体与技术的回环结构,并把结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的实践情境,从现象学层面探讨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现象学进路来探究现实技术中的身体与技术。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现象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技术情境下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论证技术现象理论是否具有可适用性,以此疑问为切口,打破现象学理论和新技术之间的隔膜,用现象学理论来证明具象技术中的现象学经典谜题,同时技术前沿情境下的现象学理论的研究又为现象学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最终再把明晰的框架理论放到虚拟现实技术前沿中讨论合理性。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虚拟现实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并论述技术中的虚与实、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与联系诸问题,从主体、客体、界面三个角度来论述技术场域中的何为实、何为虚。在概念辨析基础上展开研究。第二,对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进行论述和追溯,对胡塞尔的“还原”现象学理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思考,并对伊德的“三种身体”理论进行现象学审视,讨论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对技术哲学中身体的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从实在身体与虚拟身体两个维度展开于具象技术情境下身体本质的探讨。第三,从身体本位出发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情境下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结合惯性动捕系统的例子来阐释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的捕捉,技术尝试构建“虚拟身体”以便更好地与真实身体发生交互,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内在同构效应,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现阶段的技术设计以及技术经验的创新还离不开身体,要求身体必须在场。第四,VR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有着特殊影响。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技术参与构建身体的知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技术身体逐渐形成。并尝试推论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和关系。第五,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具体运用中的身体与技术的结构性关系。尝试论证VR绘画、VR健身等新形式下的身体与技术,分析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现象学原因,并尝试讨论了 VR电影中虚拟现实“奇点”的具身形态。将前文已得出的身体与技术理论放在虚拟现实技术新形式下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特殊性,对技术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具体案例来检验结论,拓展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外延,并尝试给技术问题以解决方向。

李冰冰[9](2021)在《视力障碍青少年健康效用评价及弃用助视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为指导视障青少年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采用时间权衡法(Time trade-off,TTO)测量视力障碍(简称“视障”)青少年的健康效用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视障青少年的助视器使用情况,对影响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为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采用电话随访调查。对象来源于省残疾人联合会既往登记的低视力患者数据库及我院低视力团队指导康复的低视力患者数据库,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86例8~27岁视障青少年,采用本研究小组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包括视障青少年的基本信息、视力情况、助视器使用情况和时间权衡问题。对其中年龄≥10岁、可理解健康效用的165例视障青少年进行基于TTO的健康效用评价,并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视障青少年TTO效用值在性别、年龄、就学情况、助视器使用情况、视障病因、视觉损伤程度等不同分组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视障青少年TTO效用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对186例视障青少年的助视器适配类型、使用频率、满意度、弃用原因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与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相关的因素。结果1.符合入选标准的186名视障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4.6±4.5)岁,其中男性117人(62.9%),女性69人(37.1%)。本研究纳入对象中,导致视障青少年视觉损伤的最主要病因是白内障(27.4%),其次是“屈光不正/高度近视”(15.1%),视神经病变(11.8%)等。2.接受健康效用评价的165例视障青少年平均预期生存年数为80.5年。对不同特征的视障青少年TTO效用值进行组间比较,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视障青少年的TTO效用值在不同就学情况、助视器使用情况、视觉损伤程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4、P=0.02、P<0.01),但在不同性别、年龄、视障病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年龄、助视器使用情况、视觉损伤程度是视障青少年TTO效用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P=0.03、P=0.04、P<0.01);性别、就学情况、视障病因则对TTO效用值没有影响(P值均>0.05)。3.本研究中,手持电子助视器适配率最高(55.9%),其次是智能手机(48.9%)和听书机(37.6%)。所有助视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智能手机,63.2%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几乎每天使用”;满意率最高的是手持电子助视器(92.3%)和智能手机(76.9%)。95名视障青少年存在弃用助视器的情况(51.1%)。所有助视器中,智能手机的弃用率最低(4.2%),其次是台灯(10.0%)。光学助视器的弃用率(59.8%)高于非光学助视器的弃用率(52.2%)和电子助视器的弃用率(30.8%)。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原因主要是更好的替代品出现(16.8%)、个人技能提高(15.8%)、助视器损坏(15.8%)等。4.本研究中,因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包括无晶体眼)、青光眼及其他病因导致视觉损伤的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概率分别为41.2%、71.4%、26.7%、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P=0.01);而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概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就学情况、视觉损伤程度人群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均>0.05)。结论TTO效用值作为视障青少年康复的科学依据之一,受年龄、助视器使用情况、视觉损伤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原因主要是更好的替代品出现、个人技能提高、助视器损坏等,且弃用助视器的概率主要与病因有关。视障康复工作应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年龄、病因、视觉损伤程度、使用助视器的情况等相关因素,最大限度满足其康复需求。

李超群[10](2021)在《玉米农田碳交换地面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与大气的碳交换受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很大,其碳库十分活跃。对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已经成为精准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表征:1、通过测量农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确定生态系统属于碳源还是碳汇;2、通过测量生态系统大气中的CO2浓度变化,确定生态系统属于碳源还是碳汇。目前,两种测量方法所用到的主要设备分别是箱法系统和CO2浓度传感器定点监测设备。目前的箱法系统大多需要人工操作测量,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进行玉米等高杆作物的碳交换数据采集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不方便采集高时间分辨率的CO2通量数据;CO2浓度传感器定点监测只能进行单点浓度监测,不方便进行高空间分辨率的CO2浓度数据采集。正是这些监测设备的缺点,导致了目前在冠层尺度下对农田碳交换的研究仍然不足,研究对象也主要依靠涡度相关系统,对区域尺度上的碳交换进行研究。因此,相较于区域尺度下的碳交换研究,在冠层尺度下,驱动碳交换的因素在白天和晚上对碳交换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是否一致仍然不明确,驱动因素对碳交换的影响大小排序仍然不明确,对碳通量和CO2浓度的模型建立研究不足。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作物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常用箱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目前常用的静态箱法系统,方便提高玉米碳通量数据采集的时间分辨率;开发了一套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方便提高玉米冠层上方CO2浓度测量的空间分辨率;两套设备开发完毕后,基于两套设备,对影响玉米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驱动因素对碳交换影响的大小;基于环境和生物因素建立了玉米生态系统碳通量模型,基于碳通量数据、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建立了玉米冠层上方10米处CO2浓度模型。本研究为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目前静态箱法系统主要以人工为主,不适于夜间碳通量数据采集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套全自动静态箱法系统。系统每次工作可自动完成6组碳通量数据采集,可实现夜间碳通量数据变化测量。气体采集和箱体自动开闭装置可实现精确配合,设计了温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将箱体内部温湿度与箱外环境温湿度差值控制在一定范围。(2)为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全自动静态箱法系统开发完成后,对箱法系统性能进行实验与分析。主要包括箱体密封性和气体采集时间实验、箱内环境变化实验和箱体对作物生理影响的实验三个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的静态箱法系统性能达到甚至优于目前常用的静态箱系统。利用动态箱法对开发的静态箱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有很强的线性关系,R2=0.986,碳通量差值的平均值为0.079μmol m-2s-1。(3)目前CO2浓度监测只能进行单点浓度监测,不方便进行高空间分辨率的CO2浓度数据采集,为了获取冠层上方高空间分辨率CO2浓度数据,探究地面测量碳通量与冠层上方CO2浓度的关系模型,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气体采集系统。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可以通过设置航线自动完成气体采集,也可遥控完成气体采集。一次飞行可完成的气体样品采集数量为5个,每个样品采集点的采气时间与位置信息都会自动记录。(4)螺旋桨扰动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基于无人机进行气体浓度测量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因螺旋桨扰动带来的气体浓度变化,本研究对气体采集时螺旋桨引起的气流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经过模拟和实验验证,确定了采样器进气口位置。最后对无人机气体采集样品浓度和地面监测样品浓度进行对比实验,两种方式得到各个时间点CO2浓度差的平均值为1.19 ppm。(5)利用本研究的静态箱系统,获得了冠层尺度下玉米碳通量日变化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碳通量模型。结果显示无论白天和夜间,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碳排放,增加玉米作物对自身有机物的消耗。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在白天,驱动因素数值增加可以促进白天玉米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增加玉米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但晚上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都表明,在白天时,光合有效辐射,叶面积和土壤湿度对碳交换均有较大影响,而在夜间时,叶面积是影响碳交换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对碳交换影响较大的因素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间接影响,而影响较小的因素对碳交换的影响一般只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中的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玉米农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净初级生产力(NPP)模型,其中XGBoost(XGB)回归模型建立的NEE模型的R2为0.971,随机森林(RF)回归模型建立的NPP模型的R2为0.961。(6)CO2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该区域生态系统碳交换情况,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CO2浓度监测变化规律阶段,缺少相关性分析与模型建立研究。本研究利用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测量了玉米冠层上方10米处主要时间点CO2浓度,结合环境、生物参数和冠层尺度碳通量数据对冠层上方CO2浓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CO2浓度模型。结果显示夜间单位面积CO2排放量与6:00-7:00时间段内冠层上方CO2浓度相关性最大。利用夜间单位面积玉米碳排放量和作物生物因素建立了6:00-7:00时间段内冠层上方CO2浓度的支持向量机(SVR),RF和XGB模型,通过分析发现XGB模型结果R2最大,为0.84。基于6:00-7:00玉米冠层上方CO2浓度、玉米生物参数和环境参数,建立了11:30-12:30,19:00-20:00时间段内玉米冠层上方CO2浓度的SVR,RF和XGB模型。其中XGB模型对11:30-12:30和19:00-20:00时间段内冠层上方CO2浓度都表现出较好的计算精度。

二、功能简单的手持装置受欢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简单的手持装置受欢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TRIZ理论的户外运动水杯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 文章组织框架
2 TRIZ理论及其工具介绍
    2.1 TRIZ理论简介
    2.2 TRIZ理论的分析工具
    2.3 通用工程参数的介绍与矛盾矩阵表的使用方法
    2.4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
    2.5 运用TRIZ理论的设计案例
    2.6 本章小结
3 户外运动水杯及市场调研分析
    3.1 户外运动水杯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3.2 户外运动水杯的设计要素
    3.3 户外运动水杯的市场调研
    3.4 用户调研问卷
    3.5 本章小结
4 TRIZ理论在户外运动水杯中的设计实践
    4.1 TRIZ理论一般解题流程
    4.2 多种液体储存水杯设计方案
    4.3 便携水杯设计方案
    4.4 个性水囊设计方案
    4.5 方案评估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水杯款式图
附录2 户外运动水杯调查问卷
附件3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论文
    2.专利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数据集和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服务机器人环境感知
        1.1.2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 视觉SLAM研究现状
        1.2.2 结合深度学习的SLAM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
2 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数据集及度量基准
    2.1 引言
    2.2 研究背景
    2.3 数据采集平台搭建及数据处理
        2.3.1 机器人和传感器装置
        2.3.2 传感器标定
        2.3.3 数据同步
        2.3.4 采集场景及数据序列
        2.3.5 轨迹真值
    2.4 面向LIFELONG SLAM的度量基准
        2.4.1 鲁棒性度量基准
        2.4.2 准确性度量基准
    2.5 实验及结果分析
        2.5.1 相关测试算法介绍
        2.5.2 单序列模式测试
        2.5.3 Lifelong SLAM模式测试
    2.6 本章小节
3 基于深度特征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定位算法
    3.1 引言
    3.2 研究背景
    3.3 基于深度特征的SLAM算法
        3.3.1 视觉特征提取
        3.3.2 视觉词典训练
        3.3.3 基于全局深度特征的重定位模块
        3.3.4 基于多层次深度特征的回环检测模块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3.4.1 测试数据集介绍
        3.4.2 特征提取及实时性测试
        3.4.3 重定位模块测试
        3.4.4 回环检测模块测试
        3.4.5 整体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特征提取
    4.1 引言
    4.2 研究背景
    4.3 面向室内特征提取网络的OPENLORIS-LOCATION训练集构建
    4.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特征提取
        4.4.1 基础网络选择:特征描述
        4.4.2 局部区域级权重分析与设计:静态语义区域
        4.4.3 像素级权重分析与设计:特征检测
        4.4.4 网络训练
        4.4.5 网络测试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1 局部深度特征测试
        4.5.2 室内定位系统级测试
    4.6 本章小节
5 基于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定位算法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
    5.3 巷道三维系统模型
        5.3.1 巷道三维坐标系转换关系
        5.3.2 手持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
    5.4 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动态点检测和剔除方法
        5.4.1 问题描述
        5.4.2 动态点检测和剔除方法
    5.5 惯性视觉传感器融合定位
    5.6 实验及结果分析
        5.6.1 EuRoC数据集测试
        5.6.2 OpenLORIS-Underground数据集测试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基于三角原理的林用测高标杆研制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研究历史
        1.2.2 标杆类型划分
        1.2.3 标杆类型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2 测高标杆的研制
    2.1 测高标杆基本结构设计及测高原理
        2.1.1 测高标杆基本结构设计
        2.1.2 测高原理
    2.2 组成部件及方案筛选
        2.2.1 便携式杆身结构及其方案筛选
        2.2.2 专用型树高速测尺结构及其方案筛选
        2.2.3 尺-杆连接器结构及其方案筛选
    2.3 便携式杆身的制作
        2.3.1 主体杆制作
        2.3.2 延长杆制作
        2.3.3 标杆尖头制作
        2.3.4 尺-杆连接器制作
        2.3.5 整体杆身装配及质量要求
        2.3.6 小结
    2.4 专用型树高速测尺的研制
        2.4.1 尺身结构设计与制作
        2.4.2 M式缺口设计与制作
        2.4.3 刻度与手持孔制作
        2.4.4 专用型树高速测尺技术要求
        2.4.5 小结
    2.5 测高标杆成品制作
        2.5.1 一体化装配及机械性能要求
        2.5.2 涂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2.5.3 包装设计及商品要求
3 测高标杆应用研究
    3.1 便携性及易用性评价
    3.2 测高精度和效率检测
        3.2.1 实验区概况
        3.2.2 测高精度实验
        3.2.3 测高效率实验
    3.3 小结
4 讨论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身体理论研究现状
        1.2.2 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1.2.3 知觉理论研究现状
        1.2.4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现状
        1.2.5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阐释
    2.1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2.1.1 知觉之于身体的首要性地位
        2.1.2 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知觉观的批判
        2.1.3 图形-背景结构中的知觉
    2.2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
        2.2.1 具身关系
        2.2.2 解释学关系
        2.2.3 背景关系
        2.2.4 他者关系
    2.3 概念诠释
        2.3.1 身体图式
        2.3.2 身体习惯
        2.3.3 身体技术
        2.3.4 身体空间
        2.3.5 “侵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之“虚”与现实之“实”
    3.1 虚拟现实技术
        3.1.1 概念解释与发展历程
        3.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3.2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区别
    3.3 虚拟现实与客观实在的联系
        3.3.1 虚拟现实来源于客观实在
        3.3.2 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
        3.3.3 虚拟现实和客观实在呈现互相转化的趋势
    3.4 虚拟现实技术中何为实何为虚
        3.4.1 主客体的虚与实
        3.4.2 内容的虚与实
        3.4.3 界面中介的虚与实
    3.5 虚拟实践特性
        3.5.1 虚拟性与虚拟实践
        3.5.2 人—机新感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现象学理论视域下的身体本质
    4.1 身体理论
        4.1.1 现象学还原基础上的存在
        4.1.2 经验视域下身心一元的锚定
        4.1.3 “三种身体”的现象学审视
        4.1.4 新技术视域下的“四种关系”
    4.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的身体本质
        4.2.1 具身身体本质
        4.2.2 虚拟身体本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之于技术的建构作用和存在机制
    5.1 技术链的构建基于身体动觉捕捉
        5.1.1 身体图式的动觉内涵提供了基础性的架构
        5.1.2 技术链建构的“虚拟身体”之维
    5.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内在同构效应
        5.2.1 虚拟情境中的身体技术的意涵
        5.2.2 身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统一性特征
    5.3 技术设计参照于身体
        5.3.1 技术设计建构与身体知觉相契合的符号语言
        5.3.2 技术设计的主客体的站位是具有可逆性的存在
    5.4 技术经验来源于身体实践
        5.4.1 实践背景下的技术经验
        5.4.2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的身体复归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之于身体的特殊作用和“侵越”关系
    6.1 技术调节身体的知觉内容
        6.1.1 技术对于身体的感觉和知觉维度的特殊作用
        6.1.2 技术透明性之于身体知觉的具身化阐释
    6.2 技术构建身体知觉结构
        6.2.1 技术经验的积累促进现象“习惯”的获得
        6.2.2 技术调节的复杂知觉结构的形成
    6.3 技术营造空间中技术身体的形成
        6.3.1 赛博空间中现象身体的技术经验
        6.3.2 技术身体的形成与多层含义
    6.4 技术情境中身体与技术的“侵越”结构
        6.4.1 体现现象中的双向关系
        6.4.2 虚拟空间中的知觉建构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虚拟现实技术案例的现象学分析
    7.1 论VR绘画空间中的身心合一机制
        7.1.1 从VR到VR绘画
        7.1.2 身体空间: 作为基点的处境空间
        7.1.3 身体空间与虚拟现实空间相互“侵越”
        7.1.4 虚拟空间的意义呈现与现实转换
    7.2 论VR运动中的身-技关系
        7.2.1 现象学视域下VR健身的身体理论
        7.2.2 VR运动中晕动症减弱的现象学分析
    7.3 论VR电影中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3.1 虚拟现实“奇点”的知觉发生机制
        7.3.2 虚拟情境中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7.3.3 虚拟现实技术“奇点”的具身形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反思与展望
        8.2.1 研究反思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视力障碍青少年健康效用评价及弃用助视器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基本信息情况
    2 视障青少年的健康效用评价及影响因素
        2.1 视障青少年的健康效用值分布
        2.2 不同特征的视障青少年健康效用值的组间比较
        2.3 视障青少年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影响因素
        3.1 视障青少年的助视器使用情况
        3.2 视障青少年的助视器弃用情况
        3.3 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原因
        3.4 影响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相关因素
讨论
    1 视障青少年的病因分析
    2 视障青少年健康效用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视障青少年弃用助视器的相关因素分析
    4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视障青少年助视器使用情况及健康效用评价调查问卷
综述 辅助技术在视力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玉米农田碳交换地面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箱法的农田CO_2通量测量技术
        1.2.2 基于无人机的农田CO_2浓度测量技术
        1.2.3 半干旱地区玉米生态系统CO_2通量影响因素研究
        1.2.4 农田CO_2浓度日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自动静态箱气体采样系统的研发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2.1.2 系统设计方案
    2.2 硬件机械结构设计
        2.2.1 箱体主体部分设计与制造
        2.2.2 升降装置部分设计与制造
        2.2.3 温湿度控制装置部分设计与制造
        2.2.4 气体采集装置部分设计与制造
    2.3 电路与控制系统设计
        2.3.1 电路硬件系统设计
        2.3.2 自动式静态箱气体采样系统软件设计
        2.3.3 全自动静态箱碳通量测量系统组装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自动静态箱系统性能实验
    3.1 箱体本身的特性实验
        3.1.1 箱体密封性测量
        3.1.2 采气系统气体清理时间确定实验
    3.2 箱内环境变化实验
        3.2.1 测量玉米作物时箱内环境变化实验
        3.2.2 测量土壤时箱内环境变化实验
    3.3 箱内环境变化对玉米作物生理影响实验
        3.3.1 箱体内叶片温度变化测试
        3.3.2 叶片呼吸速率变化测试
    3.4 自动静态箱测量生态系统NEE精度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研发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1.1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4.1.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 无人机飞行平台组装调试和航迹规划
        4.2.1 无人机的选型与组装
        4.2.2 PIXHAWK无人机控制系统
        4.2.3 无人机在地面站调试
        4.2.4 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在地面站航线规划
    4.3 气体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
        4.3.1 气体采集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4.3.2 气体采样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4.3.3 地面手持端电路系统硬件设计
    4.4 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4.4.1 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整体工作流程
        4.4.2 气体采集装置工作流程
        4.4.3 地面手持端软件设计
        4.4.4 气体采集装置主要结构与装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性能实验
    5.1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进气口位置确定实验
        5.1.1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在悬停状态下气流情况模拟分析
        5.1.2 无人机气流模拟螺旋桨转速确定
        5.1.3 无人机气流模拟结果
        5.1.4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在悬停状态下气流情况实验
    5.2 无人机气体采样系统气体排放与收集时间实验
        5.2.1 气体清理实验平台搭建
        5.2.2 采样系统原始气体清理实验与分析
        5.2.3 无人机气体采集系统气体采集精度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玉米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
    6.1 实验布设及数据采集方案
        6.1.1 实验地布设
        6.1.2 田间数据采集
    6.2 玉米生态系统碳交换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方法
        6.2.1 热图聚类分析
        6.2.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各因素重要性排序分析
        6.2.3 结构方程模型
        6.2.4 基于机器学习的NEE和 NPP模型建立
    6.3 玉米NEE和 NPP日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结果
        6.3.1 半干旱地区玉米碳通量和生物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6.3.2 各驱动因素和NEE,NPP的热图聚类分析
        6.3.3 基于随机森林的碳通量变化驱动因素重要性分析
        6.3.4 基于SEM的环境因素对NEE,NPP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分析
        6.3.5 NEE和NPP建模与模型精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玉米冠层上方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
    7.1 实验数据采集
    7.2 玉米冠层上方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方法
        7.2.1 一元回归分析
        7.2.2 逐步多元回归模型
        7.2.3 机器学习模型
    7.3 玉米冠层上方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结果
        7.3.1 6:00-7:00玉米上方CO_2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和模型建立结果
        7.3.2 主要时间节点冠层上方CO_2浓度值分析与模型建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功能简单的手持装置受欢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TRIZ理论的户外运动水杯创新设计研究[D]. 薛凯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室内服务机器人Lifelong SLAM数据集和定位方法研究[D]. 李东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三角原理的林用测高标杆研制与应用研究[D]. 刘彦克.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7]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8]虚拟现实中的身体与技术[D]. 苏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视力障碍青少年健康效用评价及弃用助视器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冰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10]玉米农田碳交换地面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D]. 李超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功能简单的手持设备大受欢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