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出土古籍的消毒杀菌除臭研究

明十三陵出土古籍的消毒杀菌除臭研究

一、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俊[1](2021)在《关于考古出土纸质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19世纪末,我国西北地区开始有纸质文物的考古发现,其后纸质文物在多地考古发掘中均见出土。它们品种多、数量大,加工工艺、写印材料独特,时代自汉代至明清,其中的早期文物尤为珍贵。因其出土环境复杂,保护修复工作难以直接借助传统技术和现有科技,特别是潮湿环境和干燥潮湿交替环境下出土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往往遭遇瓶颈。目前学界在科学分析检测、造纸工艺研究、科学信息提取等科学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对糟朽类文物的病害机理、保护修复技术等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展本体材质、劣化与粘连机理研究,探究多因素协同作用对本体的长期影响和作用方式,研发新材料与新技术,并致力于探索这类文物的活化利用。

潘锋[2](2016)在《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疗养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环境设计领域。在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将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置入人居环境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溯传统人居环境中有关“天人合一”的养生景观营造意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健康、家族延续、社会发展等,都应“道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本部分内容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人居环境中“天人相应”的养生意匠,主要包括其产生的地理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艺术呈现等内容;二是分析传统人居环境中“山水含灵”的养生因子,主要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建筑环境、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关怀及相关造景手法;三是选取传统中医养生(医疗)场所这一朴素的类型空间,进行特例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和归纳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空间景观特征与装饰造景手法,把握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空间场所的“养生合道”的场所精神。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厘清本文下一步研究的内在逻辑。其次,对现代疗养景观展开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现代疗养景观的概念分析、类型划分、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用户环境心理需求与行为范式分析等内容,旨在通过相关探讨,获得一个有关现代疗养景观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尝试提出现代疗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现代疗养景观中的代表类型和典型空间对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展开综合探讨。在阐明以综合医院类疗养景观为例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理由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二是以步道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设计要素和设计尺度等问题;三是选取建筑外部绿化景观为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竖向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和重要节点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四是以绿地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本草景观设计、感官疗养设计、水景景观设计、景观铺装设计等;五是结合现代疗养景观的其他若干常见类型,进行专类设计探讨并提出相关造景建议。任何环境设计,都关乎人的身心塑造,所以,除了空间对象、使用对象等设计客体方面的考虑外,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师,又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最后将简要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师的“上工之道”。

郑冬青,张金萍,何子晨,左骏[3](2013)在《江苏江阴明墓出土粘连纸质文物的揭展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8月,江苏省江阴市一座明墓内出土一批文物,其中有一件粘连纸质文书。通过分析病害状况,采用蒸汽蒸、滴加揭展剂并结合物理方法,顺利揭展该纸质文物。对文物本体的形貌、帘纹、物理性能、pH值、造纸纤维原料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期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杨东宇[4](2006)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文中研究说明《突厥语大词典》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学者、语文学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经过在突厥语部族地区广泛深入的语言调查,于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编撰的一部以阿拉伯语诠释突厥语的关于突厥各部族及地区的百科全书式词典。由于其蕴含的重要史料与学术价值,所以甫经发现,立刻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瞩目,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甚众,成果亦夥,但以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最多,虽也有一些相关医学内容的研究论述,却罕有全面整理词条而分门别类整体进行的专门研究。本文的研究旨趣即在于此,力求将词典中经过重新统计的6772个词条中占汉文版总词条数七分之一强的医学及相关词汇(约有一千余),通过分成九大类别详加辨析考查,总结每类词条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力图勾勒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社会医疗状况,进而更清楚地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应该说明,本文在此领域的研究属于开拓性尝试,此前并未有学者深入涉及。余以为医学问题(医疗、医药)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认真剖析古代医学问题也同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是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结合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学、临床医学、卫生学、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中医学、民族医学、统计学等等可资借鉴的学科,试图通过对全部词条的耙梳,析出九类并逐一分析对比释义研究,而后总汇论述整个喀喇汗王朝的社会生活概貌。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及附论,索引,附录。 在绪论中从简介词典与着者开始,对国内外的版本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述评,认为利用词典中丰富的医学词汇对喀喇汗王朝进行医学及其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以的。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史甚至中亚史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文中列举了国内相关词典或使用词典研究的若干着作中医学方面的内容,说明了至少目前在此领域尚未出现专门研究的事实与对此研究的必要。 第一章喀喇汗王朝概述。首先通过引用史料与现有着作,简要论述了喀喇汗王朝的初建以及王朝名称的问题,而其本文将从《喀嘲汗王朝史稿》中关于王朝

李玉偿[5](2004)在《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文中研究指明1820-1953年江南地区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缓慢变化、较大变化和剧烈变化三种。环境的缓慢变化使得病原体与人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环境的较大变化和剧烈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这种平衡的打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病原体和宿主各自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使通常情况下原本相离的生态因子互相靠近。另一种是自然力量或者社会力量对生态系统中各个原本相关的因子的强烈干扰,促使其发生剧烈的变动。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病原体与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关系。有的病原体在1820年之前已经与江南地区的人达成一种平衡,有的在1820-1953年间由不平衡完成了平衡,有的在这一段时间里这种转换正在进行当中。1953年前传染病对人口死亡、人口生育和人口身体健康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促使江南民众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弭这种影响。从清末开始,公共卫生机构不断由主要城市、一般城市、市镇和乡村扩张,在1950年代完成。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是消除传染病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环境、病原体与人之间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其表征就是传染病逐渐被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发病率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江南的历史,既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影响的历史,也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卫生成为国家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病原体与人的关系也因此达成新的平衡。尽管如此,由于人与微生物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危机始终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对于人类将来的历程持乐观的态度。

陈元生,解玉林[6](2002)在《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处理2001年上海宝山明墓出土的古书选用了乙醇作消毒剂。这批出土古书,书页之间相互粘连,散发出恶臭,这与书中粘着物有关。实验证明,用70%-75%乙醇处理2小时能杀灭书中的细菌和霉菌,而且能同时去除部分黏附在书页上的腐败物。但醇的溶解度有限,即使用无水乙醇粘连的书页亦无法分开。采用脂溶性的丙酮,经多次丙酮的洗涤去除了古书上黏附的全部有机类腐败物,书被逐页揭开,丙酮不但去除了部附的杂物,消除了其中的臭气,而且随着雨酮的最后挥发,也完成了古书脱水和脱水后书页的平整。

二、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考古出土纸质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考古出土纸质文物概述及保护利用的难点
    (一)干燥环境下的考古出土纸质文物
        1. 出土情况概述
        2. 保护利用的困境
    (二)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下考古出土纸质文物
        1. 出土情况概述
        2. 保护利用的难点
三、“古纸”及其造纸工艺的科学化研究
    (一)科学分析检测
    (二)保护利用
    (三)较为特殊的出土纸质文物
    (四)“古纸”和造纸术的起源与发展
四、考古出土纸质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五、结语

(2)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阐释
        1.3.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1.3.2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5.1 重点和难点
        1.5.2 主要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图
第2章 传统人居养生环境的构建背景
    2.1 地理背景
        2.1.1 地形基础
        2.1.2 水体资源
        2.1.3 气候条件
    2.2 哲学基础
        2.2.1 《周易》的气的宇宙观
        2.2.2 《尚书》的五行观
        2.2.3 先秦儒道的养生观念
        2.2.4 《黄帝内经》的生命与环境科学
    2.3 人居模式
        2.3.1 原始聚落中的安居意识
        2.3.2“盘庚迁殷”的营国思想
        2.3.3“公刘创基”的风水观念
        2.3.4 宗族纽带与祠堂中心观
    2.4 艺术表现
        2.4.1 古代诗词中的人居养生意象
        2.4.2 山水绘画中的人居养生境界
第3章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养生元素
    3.1 城市营造中的养生理念
        3.1.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养生
        3.1.2 城市内外环境与人居养生
    3.2 建筑营造中的养生意匠
        3.2.1 建筑选址与人居养生
        3.2.2 建筑营造与人居养生
    3.3 园林营造中的养生意境
        3.3.1 神仙思想与一池三山
        3.3.2 精神超脱与丘园养素
        3.3.3 居住之气与药园养生
第4章 传统中医疗养空间的环境分析
    4.1 文化渊源
        4.1.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概况
        4.1.2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特点
    4.2 景观特征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六朝时期
        4.2.3 隋唐宋元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3 环境营造
        4.3.1 布景装饰
        4.3.2 环境氛围
    4.4 场所精神
        4.4.1 人与环境的相生互动
        4.4.2 养生环境的综合营造
第5章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
    5.1 疗养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5.1.1 疗养景观的类型
        5.1.2 疗养景观的功能
        5.1.3 疗养景观的特点
    5.2 疗养景观的构成及设计要素
        5.2.1 景观构成要素
        5.2.2 空间设计要素
        5.2.3 用户心理要素
    5.3 疗养景观的设计原则
        5.3.1 合于自然
        5.3.2 仁境爱人
        5.3.3 绿色动力
        5.3.4 节以承道
        5.3.5 激活生命
第6章 现代疗养景观的综合营造
    6.1 景观建筑与设施设计
        6.1.1 大门建筑空间设计
        6.1.2 园亭与廊架设计
        6.1.3 景观雕塑小品设计
        6.1.4 休息、照明及服务设施设计
    6.2 道路疗养景观设计——以步道空间为例
        6.2.1 步道疗养景观的作用
        6.2.2 疗养步道的设计策略
        6.2.3 疗养步道设计要素及尺度
        6.2.4 停车场设计
        6.2.5 实例分析——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6.3 建筑外部绿化景观设计
        6.3.1 竖向绿化设计
        6.3.2 屋顶绿化设计
        6.3.3 重要节点设计
        6.3.4 设计实验——某医院屋顶景观设计方案
    6.4 绿地景观设计
        6.4.1“床位数”与“绿地数”
        6.4.2 本草景观设计
        6.4.3 感官疗养设计
        6.4.4 水景景观设计
        6.4.5 景观铺装设计
        6.4.6 实验设计展示
    6.5 其他分类设计建议
        6.5.1 儿童疗养景观
        6.5.2 老年疗养景观
        6.5.3 眼科疗养景观
        6.5.4 精神病、传染病疗养景观
    6.6 疗养景观营造的“上工之道”
        6.6.1 设计之“道”
        6.6.2 设计之“艺”
        6.6.3 为生活而设计
第7章 结论
图录
表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喀喇汗王朝述略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与名称
        立国之初
        王朝名称
        第二节 喀喇汗王朝王朝政治述略
        王朝的初创(公元840-960年)
        王朝的政治发展时期(公元960-1041年)
        王朝的分裂与经济文化的繁荣(公元1041-1141年)
        王朝的衰落(公元1141年-1212年)
        第三节喀喇汗王朝的疆域与民族
        王朝疆域
        王朝境内的民族
        第四节喀喇汗王朝与宋、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与宋的关系
        与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第五节 社会概况与文化成就
        社会概况
        文化成就
    第二章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及其主要经历
        第一节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
        第二节 主要生活及学术经历
        离开喀什噶尔
        编纂词典
    第三章 《突厥语大词典》的概述
        第一节 词典的历史背景及发见
        历史背景
        词典抄本的发见
        第二节 国外译本的整理校勘、出版与研究状况
        土耳其的整理校勘与出版
        各国出版与研究状况
        第三节 国内维文版与汉文版的出版
        维文版的翻译出版
        汉文版的翻译出版
        第四节 词典的主要内容
        长篇序言与地图
        词典的正文
        第五节 国内的词典研究状况
下编
    第四章 药物相关的词汇内容
    第五章 人体解剖生理的词汇内容
    第六章 疾病、卫生与健康观念的词汇内容
    第七章 一般性传染、流行病的词汇内容
    第八章 头颈、五官、精神疾病的词汇内容
    第九章 消化、呼吸系统与皮肤疾病的词汇内容
    第十章 物理性伤、虫畜伤与外伤的词汇内容
    第十一章 疾病传媒的昆虫、动物词汇内容
    第十二章 畜禽生理解剖驯育兽医的词汇内容
    专论1 关于词典中人参的辨析
    专论2 面衣与眼罩发微
    专论3 小议大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尚待进一步考释的医药词条
    附录1 国外有关《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2 国外研究《突厥语大词典》学者英汉人名对照
    附录3 本文所见相关医学词条词汇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史学和历史学对传染病史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资料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的生态背景
    第一节 乡村环境与传染病
    第二节 城市环境与传染病
    第三节 贫民、难民与传染病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三章 1820-1912 年的传染病
    第一节 1820-1912年江南县志疫情辨析 29一 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嘉庆至宣统年间江南县志疫情辨析
    第二节 县级以下单位疫病:以乡镇志为资料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江南通商口岸地区的传染病
        一 宁波
        二 镇江
        三 苏州
        四 上海和杭州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1912-1953 年的传染病与流行病学转型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特征和病种
        一 苏州
        二 湖州
        三 江南其他地区
    第二节 城市和乡村传染病及人口死亡
        一 南京
        二 上海市区及郊县
        三 苏州
        四 奉化和鄞县
        五 江阴峭岐镇
    第三节 1951-1954年的传染病及人口死亡
        一 南京市区和郊区
        二 上海市区和杭州市区
        三 一般城镇和乡村:1951-1952年的嘉定城厢和郊区
        四 1954年嘉兴专区各县市全年传染病患病及死亡人数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1870-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传染病(上)
    第一节 死亡记录、人口数据与传染病的含义
        一 人口死亡记录
        二 人口数据和死亡记录的统计口径
    第二节 传染病死亡人口在死因构成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影响公共租界传染病的人口因素
        一 人口年龄构成
        二 人口生活程度和人口密度
    第四节 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动与传染病的关系
    第五节 预防医学与传染病波动
    第六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1870-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传染病(下)
    第一节 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和死亡季节
        一 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及比重
        二 各类传染病死亡季节
    第二节 烈性传染病死亡人数所占的比重
    第三节 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长时段特征和影响
        一 天花
        二 肺结核与其他结核
        三 麻疹
        四 猩红热
        五 白喉
        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七 百日咳
    第四节 各种肠道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霍乱
        二 伤寒
        三 痢疾
    第五节 各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鼠疫
        二 其他动物源性传染病
    第六节 其他种类传染病死亡人数
        一 虫媒传染病
        二 各种性传播疾病和蠕虫病死亡人数
    第七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战争中的传染病问题: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传染病对战争和军队的影响
    第三节 传染病对战区民众的影响
    第四节 鼠疫、霍乱与战区人口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八章 江南城市霍乱病史研究(上)-- 上海城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上海城区霍乱流行史
    第三节 “地方病”还是“外来病”
    第四节 上海霍乱弧菌之演化
    第五节 上海城区霍乱发生或流行的背景
    第六节 华界、租界对霍乱的不同预防措施
    第七节 本章结论
第九章 江南城市霍乱病史研究(下)-其他城市与霍乱对公共卫生的触动
    第一节 江南其他城市霍发生或流行机制
        一 霍乱传播途径
        二 江南其他城市霍乱发生或者流行机制
    第二节 霍乱对公共卫生的触动
        一 霍乱的治疗
        二 霍乱与防疫机关的设立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章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血吸虫病和钩虫病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血吸虫病
        一 江南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史
        二 血吸虫病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 水系、植被与钉螺的分布
        四 水源之污染与疫水之接触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江南地区的钩虫病
        一 江南地区钩虫病流行史
        二 钩虫病对于健康的危害
        三 江南地区钩虫病的传播途径
        四 粪便管理与上海城乡之间的钩虫病流动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一章 清代以来苏州城市的公共卫生-- 以环境卫生和防疫为中心
    第一节 清代苏州城区的环境卫生与防疫
    第二节 1912-1937年的传染病防治和环境卫生
        一 “救疫”与“防疫”:政府在1918年和1926年疫病中的角色
        二 “救疫”医院:慈善事业中的国家力量
        三 环境卫生整饬
    第三节 1937-1949年的防疫与环境卫生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江南公共卫生的扩张
    第一节 1912-1937年间公共卫生的扩张
        一 烈性传染病对于卫生机构建立的触动
        二 中西医论争及对医者和民众的不同影响
        三 1912-1937年的卫生机构的扩张与公共卫生
    第二节 城乡之别:1945-1949年浙北地区的公共卫生
        一 嘉兴
        二 吴兴
        三 硖石镇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三章 结论:环境、病原体与人
    一 “结构”:环境对传染病的影响
    二 剧烈变化:环境异常变动对传染病的影响
    三 不适应与适应:病原体及其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四 病种及长时段流行特征
    五 传染病对于人的影响
    六 公共卫生:人对病原体的认识和对环境的改造
    七 疾病生态:平衡与不平衡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考古出土纸质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思考[J]. 何伟俊. 东南文化, 2021(06)
  • [2]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D]. 潘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3]江苏江阴明墓出土粘连纸质文物的揭展和研究[J]. 郑冬青,张金萍,何子晨,左骏. 中原文物, 2013(01)
  • [4]《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D]. 杨东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1)
  • [5]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D]. 李玉偿. 复旦大学, 2004(01)
  • [6]明墓出土古书的消毒杀菌与除臭研究[J]. 陈元生,解玉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S1)

标签:;  ;  ;  ;  ;  

明十三陵出土古籍的消毒杀菌除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