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研究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研究

一、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牛珠珠[2](2021)在《糖尿病肾病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伴冠心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中医症状、证素分布和临床资料方面的特点,探讨糖尿病肾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心肾同治理论提供证候学基础。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了 102例伴或不伴冠心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和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分布情况、证素分布特点和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性别、BMI、糖尿病病程、DKD病程、吸烟史和饮酒史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48±9.78岁,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92±11.85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和舌脉情况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排名前五的症状为:口唇紫暗(92%)、乏力倦怠(84%)、气短懒言(78%)、肢体困重(76%)、面足浮肿(76%);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排名前五的症状为:口唇紫暗(76.92%)、咽燥口干(73.08%)、乏力倦怠(71.15%)、肢体困重(71.15%)、皮肤瘙痒(63.46%)。两组患者舌质均以舌暗红、舌暗淡、齿痕舌为主,舌苔以黄腻、白腻、薄白为主,脉象以弦滑脉、弦细脉、沉细脉为主,其中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还出现了涩脉。3.证素分布本虚证素方面,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依次表现为气虚证40例(占80%)、阳虚证34例(占68%)、阴虚证31例(占62%)、血虚证24例(占48%);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依次为阴虚证39例(占75%)、气虚证26例(占50%)、阳虚证23例(占44.23%)、血虚证22例(占42.31%)。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以气虚证、阳虚证为主,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以气阴两虚证多见。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在气虚证、阳虚证症状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病位方面,两组患者出现频率最高的3种证型均为:肾气虚证、肝血虚证、肾阳虚证。标实证素方面: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依次表现为:血瘀证48例(占96%)、湿热证39例(占78%)、痰浊证35例(占70%)、水湿证15例(占30%)、气滞证10例(占20%)、热盛证9例(占18%);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依次为:湿热证38例(占73.08%)、血瘀证32例(占61.54%)、痰浊证30例(占57.69%)、热盛证10例(占19.23%)、水湿证6例(占11.54%)、气滞证5例(占9.62%)。两组患者均多表现在血瘀证、湿热证和痰浊证,但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在血瘀证、水湿证症状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指标比较(1)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肌酐为262±249.36μmol/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肌酐为191±211.10μmol/L。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45.38±36.34mL/min/1.73m2,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63.11±40.12mL/min/1.73m2。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血清肌酐上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重量指数: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肌钙蛋白为0.077±0.237ug/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肌钙蛋白为0.018±0.037ug/L。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肌钙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56.12±8.35%,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60.32±5.58%。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为97.03±23.33g/m2,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为88.54±20.81g/m2。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重量指数升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D-二聚体: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小板为224±62.70 10^9/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小板为254±62.62 10^9/L。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D-二聚体为0.64±0.45mg/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D-二聚体为0.53±0.48 mg/L。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血小板降低,D-二聚体上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白蛋白: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为34.98±6.83g/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为38.81±10.47g/L。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血清白蛋白降低,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血钙为2.18±0.20mmol/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钙为2.22±0.31 mmol/L。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36.6±124.30pg/ml,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77.9±89.94pg/ml。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血钙降低,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6)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并发脑梗死的比例为60%,单纯糖尿病肾病组并发脑梗死的比例为40.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伴冠心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肌酐、肌钙蛋白、左室重量指数较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室射血分数较低,肾功能和心功能相对较差。冠心病可能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伴冠心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虚证在气虚证、阳虚证症状表现更严重,实证在血瘀证、水湿证症状表现更严重。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梁西颖[5](2021)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患者极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文中指出背景: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0-30%,且与更严重的临床结局相关,需要优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加入解决。本荟萃分析旨在比较植入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后糖尿病患者极短期(1-3个月)和长程(≥12个月)DAPT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荟萃分析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and 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纳入比较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极短期和长程DAPT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终点为1年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NACE)。次要终点分为出血终点和其他次要终点。出血终点包括大出血、大出血或小出血;其他次要终点包括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ac or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和卒中。对二分类变量的合并效应采用风险比(Risk Ratio,RR)与95%置信区间评估,合并分析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SE 14.0软件。结果:共8项随机对照试验,3886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极短期DAPT(N=19423)和长程DAPT组(N=19441)。其中糖尿病患者11476例,非糖尿病患者27388例。极短期DAPT组糖尿病患者的NACE和MACCE发生率显着降低(RR0.72,95%CI 0.60-0.88;P=0.0009和RR 0.87,0.78-0.98;P=0.03)。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极短期DAPT组大出血或小出血的风险均显着降低(糖尿病组RR 0.69,0.52-0.93,P=0.01;非糖尿病组RR 0.50,0.39-0.63,P<0.0001)。无论糖尿病状态,极短期对比长程DAPT在大出血、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和卒中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长程DAPT相比,极短期DAPT可显着降低糖尿病患者NACE和MACCE的事件率。同时,不论糖尿病状态,此策略可降低大出血或小出血风险,而不增加缺血风险(本研究经PROSPERO网站注册,CRD42020192133)。

曾娟娟[6](2021)在《阿托伐他汀三联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因子 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三联用药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疗效和血小板活性因子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东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维格列汀及美托洛尔)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各34例,对比2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及CD63、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2组CD62p、CD63、vWF、t-PA及PAI-1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62p、CD63、vWF及PAI-1U水平比对照组低,t-PA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三联用药疗效确切,能改善凝血异常状态和血小板活性,值得临床借鉴。

加倩[7](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蒋暑雨[8](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苏嘉楠[9](2020)在《NLR、PLR与DLEAD的相关研究及中医证候分布与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相关指标,得出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探究NLR、PLR与DLEAD发病的相关性,并对中医疗法治疗DLEAD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论文一: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随机筛选了60位DLEA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60非DLEA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CHOL、HDL-C、LDL-C,记录DR、DN、DPN等常见T2DM并发症的发病的情况,根据入院时资料对患者证候类型进行分析和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二:以“中医疗法”、“中西结合”、“DLEAD”、“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阅相关临床RCT研究,对纳入文献用Rev.Mans5.3进行Meta分析。结果:论文一:1.DLEAD的发生与年龄、病程、FPG、Hb A1c、LDL-C、e GFR、NLR、PLR、合并DPN、合并DN、合并DR、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有关,且年龄是D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NLR、PLR与DLEAD发病呈正相关关系,ROC曲线提示二者能够对DLEAD发病进行预测,但其效能可能一般。3.DLEAD患者以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燥热证居多,其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关键病机可概括为“虚”、“热”、“瘀”。病位在脾、肺、肝、肾。4.DLEAD早期多以气阴两虚兼有燥热为基础,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虚无以濡养血脉,燥热煎熬津液,在此基础上逐渐血行不畅,瘀血阻络,脉道受损等变化。即以气阴两虚兼有燥热为本,血瘀脉络为标。论文二:1.中医疗法能提高DLEAD治疗的临床有效率。2.中医疗法能显着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疗法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改善DLEAD患者症状。4.中医疗法安全性较高,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5.中药内治联合外治法治疗DLEAD效果最佳,其后依次为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结论:1.DLEAD的发生与年龄、病程、FPG、Hb A1c、LDL-C、e GFR、NLR、PLR、合并DPN、合并DN、合并DR、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有关,且年龄是D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NLR、PLR与DLEAD发病呈正相关关系,ROC曲线提示二者能够对DLEAD发病进行预测,但其效能可能一般。3.DLEAD患者以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燥热证居多,其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DLEAD以气阴两虚兼有燥热为本,血瘀脉络为标。瘀血贯穿DLEAD发生发展始终,并随疾病进展其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病位在脾、肺、肝、肾。4.中医疗法能提高DLEAD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并显着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5.中医疗法治疗DLEAD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中药内治联合外治法治疗DLEAD效果最佳,其后依次为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

牟雷[10](2020)在《基于miR-126探讨冠心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类型以2型糖尿病为主,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逐渐老龄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可通过高糖损伤血管内皮,刺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管重构,从而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西方医学中的“糖尿病”与中医学中的“消渴”相类似,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归纳为消渴病病变范畴。中医药治疗消渴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气阴两虚,络阻血瘀”是贯穿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疗效性。中医学自古就有“上工治未病”之说,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结合,寓防于治。因此运用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冠心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性指标及主动脉形态、主动脉中VEGF、TGF-β 1、Collagen-1、VCAM-1、PI3K和Akt蛋白表达和miR-126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冠心通络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推广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F级条件下喂养65只雄性SD大鼠,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和动物房饮用水喂养,造模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高脂乳制+蔗糖水三联法喂养,连续喂养6周后称量体质量,若体质量≥空白组体质量均值+2倍标准差者纳入食源性肥胖大鼠。选择符合食源性肥胖的大鼠予以单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STZ 28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组于注射STZ后7天、14天、21天、28天经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连续4次空腹血糖≥11.1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现象者确定为2型糖尿病大鼠。然后将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冠心通络方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一共干预12周。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精神状况,如体毛色泽变化情况、摄食量、饮水量情况及活动情况。实验结束后测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测量超氧化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测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量尿微量白蛋白和尿酸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及脉动指数。用苏木精-伊红、维多利亚蓝及大体油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情况,测量主动脉管壁厚度及计算主动脉管壁/腔比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主动脉中miR-126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主动脉VEGF、TGF-β 1、Collagen-1、VCAM-1、PI3K和Akt的表达水平。结果:(1)实验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各组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显着增加(P<0.05),体质量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显着减少(P<0.05),体质量显着增加(P<0.05)。(2)实验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各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均显着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歧化酶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冠心通络方能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歧化酶(P<0.05)。(3)实验结束后,染色结果可见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不完整,少量内皮细胞脱落,中膜层平滑肌排列紊乱,主动脉管壁厚度增厚,主动脉管壁/腔比值增加(P<0.05);弹性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含量减少;血管壁有红色的脂质沉积。中药组主动脉组织病理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主动脉管壁厚度、主动脉管壁/腔比值降低(P<0.05)。(4)实验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各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降低,血管阻力指数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低,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脉动指数改善,血管阻力指数降低(P<0.05)。(5)实验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各组主动脉的VEGF、TGF-β 1、Collagen I、VCAM-1蛋白表达升高,PI3K、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VEGF、TGF-β 1、Collagen I、V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表达升高(P<0.05)。(6)实验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各组主动脉的miR-126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miR-126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通络方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主动脉病理损伤及颈动脉超声情况、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与2型糖尿病主动脉血管重构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发挥抑制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主动脉组织中miR-126的表达,从而调控VEGF、VCAM-1、TGF-β 1、Collagen I、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二、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糖尿病肾病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1.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2. 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3.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4 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5. 预防及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策略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名的溯源
        2.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认识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中医证候指标(证素)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主要症状及舌、脉分布情况
        3.3 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单纯糖尿病肾病组证素分布情况
        3.4 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单纯糖尿病肾病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3.5 糖尿病肾病伴冠心病组、单纯糖尿病肾病组心脏超声指标的比较
讨论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1.1 DKD、CHD与性别、年龄
        1.2 DKD、CHD与病程
        1.3 DKD、CHD与BMI
        1.4 DKD、CHD与合并症情况
        1.5 DKD、CHD与不良生活习惯
    2. 中医症状和舌脉情况
        2.1 DKD、CHD的症状和舌脉分布
        2.2 DKD、CHD的证候研究现状
        2.3 DKD、CHD的证素分布
    3. 临床指标分析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患者极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2.1.1 数据来源
        2.1.2 检索策略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终点定义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特征
    3.3 质量评价
    3.4 主要终点
    3.5 次要终点
        3.5.1 出血终点
        3.5.2 其他次要终点
    3.6 亚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第六章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七章 文献综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糖尿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阿托伐他汀三联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因子 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总有效率对比
    2.2 2组治疗前后CD62p及CD63对比
    2.3 2组治疗前后v WF、t-PA及PAI-1对比
3 讨论

(7)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8)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9)NLR、PLR与DLEAD的相关研究及中医证候分布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NLR、PLR与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证候分布(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评价(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疾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基于miR-126探讨冠心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1.1.2 糖尿病并发症
        1.1.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
        1.1.4 糖尿病血管重构
        1.1.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检查
        1.1.6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1.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1.2.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病名
        1.2.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研究
        1.2.3 中医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证型研究
        1.2.4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第二章 冠心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结果
        2.4.1 一般情况
        2.4.2 血生化指标
        2.4.3 冠心通络方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大鼠颈动脉超声的影响
        2.4.4 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
        2.4.5 主动脉VEGF、TGF-β1、CollagenⅠ、VCAM-1、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
        2.4.6 主动脉miR-126表达情况
    2.5 讨论
        2.5.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5.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2.5.3 冠心通络方组方分析
        2.5.4 冠心通络方改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重构的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糖尿病肾病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及临床特点分析[D]. 牛珠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5]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患者极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D]. 梁西颖. 兰州大学, 2021(12)
  • [6]阿托伐他汀三联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因子 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J]. 曾娟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5)
  • [7]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NLR、PLR与DLEAD的相关研究及中医证候分布与疗效评价[D]. 苏嘉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miR-126探讨冠心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D]. 牟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