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都越来越热?

为什么成都越来越热?

一、成都为何越来越热?(论文文献综述)

唐子钦[1](2021)在《成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蓉留学生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黄小纤[2](2021)在《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兴起繁荣,在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相关标准的推动下,旅游度假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已成为度假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体育旅游产品也正逐步成为旅游度假区的核心产品之一。基于此,对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目前,学术界对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研究较少,这与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良好发展态势不相适应。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提出的“积极探索将体育旅游纳入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问题研究出发点,对旅游度假区开发运营的体育旅游产品展开系统研究。本文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2015年—2020年评选出的4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范畴,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以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首先,分析旅游度假区发展体育旅游产品的驱动因素;其次从旅游度假区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类型、体育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及发展效应四方面,具体分析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优化路径。主要结论:旅游度假区现有的体育旅游产品类型可分为健身型、培训型、赛事型三种类型,这些体育旅游产品呈现出全民性特点。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有“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康养”等四种融合发展模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出现对完善旅游度假区内容体系、助推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提高旅游度假区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存在支持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地方政策不完备、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利用度不高、旅游度假区现有的体育旅游产品不丰富以及旅游度假区不重视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等问题。对此,本文从标准与政策、体育旅游资源、“体育+”融合模式、市场调研、宣传营销等方面提出六个发展优化路径。

杜文彬[3](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陈芬[4](2020)在《矿山井下环境从业人员热舒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湿的煤矿工作环境使矿工无法长时间、高强度作业,使设备散热困难,使生产效率和出勤率都相应降低,易造成热伤害或者矿井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准确评价矿工的舒适问题也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本文以热舒适评价和热平衡方程为基础,对不同热湿环境、新陈代谢率下的心率、血压、外耳道温度、热感觉以及吹风感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是从现有的众多热舒适评价指数中选择几种指数对不同实验工况下的热舒适和热感觉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找出不同评价指数的差异;第二部分是模拟矿山井下环境,探究了不同热湿环境、新陈代谢率下的人体心率、血压、外耳道温度、吹风感和热感觉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热感觉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投票值,对实验投票值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出了回归关系式。本文实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共有44个实验工况,共220次实验。第一阶段,探究在不同温湿度、新陈代谢率下的人体生理参数、吹风感以及热感觉的变化。第二阶段,探究在不同风速下的人体生理参数、吹风感和热感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热舒适同时受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劳动强度四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高湿环境下,环境温度和新陈代谢率对热舒适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等劳动强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效应增加;增加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改善作用随环境温度和新陈代谢率的增加而减小,30℃及以上环境温度增加风速基本没有改善作用。真人实验表明,只有22~24℃、80%、2.5m/s、中度劳动(2.2met)工况下为“舒适”工况,其它工况均偏离舒适区。重度劳动工况下,大多数受试人员处于“热”及以上热感觉,并大量出汗。环境温度小于24℃时,劳动强度效应>温度效应>叠加效应>湿度效应;在26℃时,温度效应=劳动强度效应;在28℃~34℃时,温度效应>劳动强度效应>叠加效应(改善热舒适)>湿度效应;环境温度在36℃时,温度效应>叠加效应(改善热舒适)>劳动强度效应>湿度效应。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以得到,服装热阻一定时,温度和劳动强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重要因素;劳动强度一定时,降低环境温度是改善人体热舒适的有效手段,增加风速对人体热舒适的改善作用随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热感觉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分别得出了2.5m/s风速下的热感觉-环境温度、热感觉-环境温度-重度、热感觉-环境温度-湿度-风速-中度的关系式,并且,出于矿工热舒适性考虑建议矿山井下热湿环境参数设计时应控制风速在1m/s~2.5m/s间。

蔡雄英[5](2020)在《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福禄贝尔提出幼儿期对发展中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他认为学前教育是人真正教育的开始。同时,幼儿期是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的健康领域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被单独列出,说明了健康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小班幼儿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至关重要。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范式,以28名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进餐习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与该班的老师合作共同设计行动方案,对研究对象在进餐习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帮助该班幼儿形成良好进餐习惯,探索促进小班幼儿建立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在为期一个月的准备阶段,研究者利用《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对研究对象的饮食行为进行前测;对研究对象进餐习惯的外在行为(餐前洗手、进餐环节中的坐姿、独立进餐、取放餐盘等)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并采用非结构访谈的方式与班级老师交流,了解进餐活动的价值、进餐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班级教师对本班幼儿进餐习惯的评价。准备阶段结束后,研究者与班级教师展开讨论,为解决幼儿进餐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形成良好进餐习惯制定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一个月,在每个阶段结束时,研究者和班级教师共同对该阶段的行动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仍存在的问题、调整计划,从而在下一阶段解决问题。第一阶段主要是班级教师在各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干预,第二阶段加入了四次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加入了游戏活动、家长活动和个别指导。三个阶段的行动计划实施之后,研究者发现,该班幼儿进餐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在喝水环节中,幼儿能主动拿自己的水杯喝水,喝完水后将杯子放在杯架上;餐前主动洗手;在进餐环节和吃点心环节,幼儿能有序地排队进餐;进餐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保持正确的坐姿,独立进餐能力有所提升等。通过本行动研究,研究者发现:1.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观念影响其培养方式;2.幼儿进餐习惯受进餐环境和食物的影响;3.说教的方式对幼儿进餐培养的效果不佳;4.多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等。研究者就如何促进小班幼儿形成良好进餐习惯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家长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2.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进餐教育活动;3.营造安静、轻松过的进餐环境。4.引导家长的进餐习惯培养观念等。

苏骏涛[6](2020)在《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实地调查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文地质环境,基于72小时群井抽灌试验,取得该系统运行过程水热均衡的初步研究成果:(1)该系统将抽出的地下水经热交换装置吸收(或释放)热量后重新回灌入地下,中途消耗水量较少,但由于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含水层渗透系数最终将衰减至10m/d左右,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回灌堵塞。(2)通过对该系统长期运行时的地下水头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一个周期(90天)内运行末期地下水头差在-2m至+1m范围内,表明该系统基本能保证抽灌水量均衡稳定。(3)通过对该系统运行时的地下水温进行监测,计算分析该系统长期运行时地下水温变化,结果显示系统运行末期抽水井1#和抽水井2#处水温分别下降3.607℃及1.546℃,表明该系统长期运行时会在局部产生热贯通并改变地下水温度。(4)通过对该系统运行前后的地下水进行水化学分析,对比试验前后水质变化,认为该系统会使地下水中硝酸盐及氟化物含量增加,长期运行或造成污染。

郭晓梦[7](2020)在《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品牌化构建与传播方案》文中研究指明首届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于2018年11月在杭成功举办,论坛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为城市品牌发展传播的各方主体提供跨界交流的平台。对论坛进行进一步的品牌化构建与传播,有助于打造高水平可持续的论坛,提升举办地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为中国城市品牌研究与实践提供强大智库支持,促进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本策划案基于前期调研——通过文献调查对相关理论、同类论坛品牌化构建传播实践进行案头梳理,通过专家座谈和问卷调查对论坛当前的品牌资源和传播现状进行研判分析,提炼出论坛的核心价值。主要通过品牌战略规划、品牌价值基础、品牌发展要素和品牌传播策略这四个方面,对论坛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对2022年第二届论坛的执行运营与传播进行方案策划。本文的策划立意新颖,将“城市品牌”的核心议题和论坛的建设思路进行深度结合,多维度挖掘论坛价值,品牌化方案不乏亮点,以期为之后的相关研究者和其他论坛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周玉洁[8](2020)在《DF公司直播课程云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家政策一直试图改善全国教育资源差异巨大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互联网教育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竞争亦越发激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确保教育产品的质量、如何更好的满足各个成绩水平的学生对不同教育方式的实际需求,是每个互联网教育公司或网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若各互联网教育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不断发挥好自身优势,同时,建立完善的营销策略,并确保营销策略能够有效的落地实施,也显得尤其重要。DF公司于2002年6月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而成立。同年,DF公司与成都Q中高中部达成合作,并启动了全日制高中全程网络直播课程项目,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教育资源贫瘠地区的高中。DF公司在进一步拓展云南市场的过程中发现: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行业趋势、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等要素均在逐渐发生改变;而从公司内部来看,公司自身面临营销策略不完善、营销工作不成体系、营销对象片面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DF公司的营销现状出发,分析和探讨适合公司发展云南市场的营销策略,从而解决公司在云南市场拓展过程中面临的营销问题,促进公司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本文首先介绍了DF公司网络直播课程项目的发展概况,利用PEST分析方法对DF公司的宏观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其后利用SWOT得出DF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其次就DF公司现有营销策略中的不足和进行营销工作时面临的问题,利用STP分析方法从产品定位角度对DF公司的目标市场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最后,针对DF公司营销过程中的问题,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并通过营销部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完善来保证营销策略能够顺利落地实施。

周毅[9](2019)在《楹联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楹联书法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的形态,它集文学、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的学术研究意义。在文学上,它与中国古典诗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书法史上,楹联书法是可以与甲骨、钟鼎、简帛、碑刻书法等相并列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说,楹联书法往往呈现于儒、释、道文化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环境中,如庙堂、宫廷、官署、学校、园林、苑囿等,明清以来尤为鼎盛,遍及南北东西,远播海外。长期以来,对楹联的研究较多,对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对楹联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本文结合文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角,从楹联书法的源流、文化指向、地域表现、技法表现、艺术创作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史论结合、图文互证,既重视其学理探讨,又强调其现实实践意义。一般而言,楹联是镌刻在石、木、竹、金属等材料上或者悬挂、张贴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书法对联。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楹联书法与书法对联的界限有交叉模糊的情况。本文所涉楹联书法并不一定全是指楹联实物形式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还包括文字记载、图片形式等其他类似作品。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楹联书法,也研究与之相关的书法对联。楹联书法与文字、书法及文学的发生发展相互承继、相互成就。相应于书法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楹联书法起源亦可推及于爻画。本文以为,楹联书法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晋,成熟于唐代,完善于五代,普及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本文认为,目前可见南宋高宗、理宗所书团扇中的诗联以及马麟题画联、福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南宋帛幡可以证明,至迟在宋代,书法对联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形式。明清时期建筑式样的变化促进了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寺道观、公私园林的装饰需要与公众教化功能的凸显,使得楹联书法在雅俗兼有、形式多变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文人雅士与市民大众共赏共享的文化流行形式。近现代以来,民间延续的春联、婚联等习俗,以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新建的楼堂馆所、道观佛寺的实用楹联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文学是楹联书法的基础和内在形式,也是催生楹联书法产生的根基之一。因此,研究楹联书法首先应该观照其与文学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楹联学的相关知识及其文化渊源。由于楹联学的研究汗牛充栋,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声律发蒙》与楹联书法的关系为切入点,简要梳理了《声律发蒙》的版本及其为楹联书法提供的基础价值。楹联书法是书法史上特有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它在形式上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在内容和技法的表现上具有相应的规定性,它在公共空间展示上的视觉文化需求决定了它独有的集艺术审美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价值于一体的特殊性,它在对立统一的形式中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于一体,取得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楹联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的表达方式,以非常通俗的、可视的样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庙楹联书法、宫廷楹联书法、世家园囿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政观表达、德商隐逸,它们共同营造了儒家政教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儒家楹联及其书法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在文化表达与功用上具有传播教化的功能,在传播学上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系统性等特征。天下名山佛道多,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青城山等地的宗教传播离不开其随处可见的楹联书法,它们营造了一种佛道的庄严与逍遥的文化与审美之境。寺庙里镌刻或悬挂的佛教楹联,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从内容上看这些楹联或宣扬佛教教义,或歌颂佛法功德,或揭示修行法门。道观楹联书法以道教思想为依托,劝导人们积德行善、自由豁达、移风易俗,最后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具体而言,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庙道观的公共展示空间为楹联书法的常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故宫楹联是宫廷楹联的代表。统治者身份的不同与庙堂之气的需要,宫廷楹联书法取法唐楷为主要风格之一。康乾时代,康熙的“崇董”与乾隆的“崇赵”使赵、董书风楹联成为宫廷书法主流。孔庙楹联是纪念性庙堂楹联的代表,西湖、苏州楹联是楹联书法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演进的代表。商宅楹联以商人聚居地或者故里为展示空间。商业追求的不同取向与楹联书法的内容、书法密切相关。晋商以商养商,其楹联内涵丰富,既有立德修身、承传教化的实用观念,又有以德领商、信义生财的商业气息。徽商以商养文,以文哺商,赞助扬州八怪、乾嘉学派,践行以商养文的理想追求,文商融合,体现以文哺商的经商之道。苏州园林以文养人,诗文兴情以造园,体现文人的闲趣归真、理趣盎然、逸趣幽深、禅趣超妙等情结。官署、庙堂、商宅、园林等所留存的历代楹联书法,均具有文学与书法双美的特点,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教化功用。在艺术表现上,楹联书法也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书家个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书家,不同的书写方式,共同促进了楹联书法风格的多样化。就地域性而言,清代以来楹联书法的地域性风格就非常明显,如湖湘的崇唐正大之风,海上的“二王”温雅之风,河南的中原雄强之风,堪为代表。滇、渝、浙地区长联书法彰显了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具体的技法层面而言,楹联书法在书体选择、笔法技巧、工具材质等方面也殊为考究。书体上,楹联书法更适宜于选择篆、隶、楷等正书,以彰显其公共教化功能。在审美取向上,不同书体指向也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出书法家艺术表现的群体意识与个人追求。楷书的中正之风更适于彰显楹联的庙堂之气,篆隶的古朴雄浑更能彰显楹联的高古之风。书家所创作的作品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每种书体的共性,又呈现出书法家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与其式样有关。因楹联书法多选择正书,故用笔上,平直之笔多于斜曲之笔,点画之间断笔多而连笔少,粗笔多而细笔少;结体上,偏于平划宽结,平正多而斜势少;章法上,强调上下联对称,突出行气;墨法上,刊刻对楹联书法在墨法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楹联材质的多样性与书法的风格、用途有着联系。常见的楹联材质以木、竹、石为主,也有铜铸、瓷烧、镶嵌等特殊工艺。楹联的书写者通常是书法家,而镌刻者往往是专门的匠人。从对书法家作品的还原度而言,刻手所表现出来的书风往往与书手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不过,书刻的不同理解导致楹联的刊刻也难免失真。失真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学者的取法。撰写者与书写者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明清时代撰写者大多也是书写者,这也表明书法与文学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与融合。集字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常见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楹联书法,成为了楹联书法创作的重要手段。近100余年来,甲金集联较为常见,以“甲骨四堂”的书法实践为代表。金文集联多取自钟鼎彝器铭文,以罗振玉为代表。隶书集联以汉碑为主,楷书集联以魏碑、唐碑为主。汉碑和魏碑的集联尤其丰富,对近现代书法创作影响巨大。清人的行草集联以集《兰亭》联为多。相比较而言,以对联形式出现的草书集字作品比较少见。无论是甲、金、篆、隶集字创作,还是楷、行、草等集字创作,都不能简单地食古不化,而应守正创新。

刘存伟[10](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成都为何越来越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为何越来越热?(论文提纲范文)

(2)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旅游度假区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驱动因素
    2.1 外部环境的推进
    2.2 产业发展的诉求
    2.3 消费需求的提高
3 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资源条件
        3.1.1 体育旅游自然资源
        3.1.2 体育旅游人文资源
    3.2 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类型分析
        3.2.1 健身型体育旅游产品
        3.2.2 培训型体育旅游产品
        3.2.3 赛事型体育旅游产品
    3.3 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融合模式
        3.3.1 “体育+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3.3.2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3.3.3 “体育+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3.3.4 “体育+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3.4 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效应分析
        3.4.1 完善了旅游度假区内容体系
        3.4.2 助推了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
        3.4.3 提高了旅游度假区经济效益
        3.4.4 提升了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
4 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支持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地方政策不够
    4.2 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利用度不高
    4.3 旅游度假区现有的体育旅游产品不丰富
    4.4 旅游度假区不重视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
5 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优化路径
    5.1 将体育旅游产品纳入《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
    5.2 制定地方政策,促进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
    5.3 开展体育旅游资源认定,并引导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5.4 加强“体育+”融合模式,开发更多体育旅游产品
    5.5 市场调研体育旅游产品,并构建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5.6 加强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提高产品的品牌度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矿山井下环境从业人员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大气环境和建筑环境内人体热舒适研究现状
        1.2.2 矿山井下环境人体热舒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热舒适的理论基础及指标
    2.1 热舒适与热平衡
        2.1.1 热舒适
        2.1.2 热平衡
    2.2 热舒适影响因素
    2.3 热舒适评价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山井下环境热舒适理论分析
    3.1 评价指数的选择
    3.2 评价指数的计算
    3.3 评价指数的对比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舒适实验方案设计
    4.1 研究方法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人员与实验工况
        4.2.3 实验仪器与数据测量
        4.2.4 实验过程
    4.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舒适实验结果分析
    5.1 不同工况下的人体生理指标和吹风感分析
        5.1.1 不同工况下的心率
        5.1.2 不同工况下的血压与外耳道温度
        5.1.3 不同工况下的吹风感
    5.2 不同工况下的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
        5.2.1 不同温度、湿度、劳动强度下的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
        5.2.2 不同风速下的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
    5.3 不同热湿环境、新陈代谢率下的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因素分解
        5.3.1 温度、相对湿度对热感觉影响的因素分解
        5.3.2 温度、相对湿度、劳动强度对热感觉影响的因素分解
        5.3.3 温度、相对湿度、劳动强度、风速对热感觉影响的因素分解
    5.4 不同工况下人体热感觉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1 不同工况下人体热感觉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2 预测模型的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进餐习惯
        1.4.2 进餐行为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3.1.2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3.1.3 《周礼》和《论语》中相关饮食理论
    3.2 研究方案
        3.2.1 研究思路
        3.2.2 研究对象
        3.2.3 研究方法
        3.2.4 研究工具
    3.3 研究伦理
4 研究实施
    4.1 准备阶段(2019.3)
    4.2 第一阶段的行动计划制定与实施(2019.4)
        4.2.1 第一阶段行动目标
        4.2.2 第一阶段行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2.3 第一阶段干预效果分析
        4.2.4 第一阶段行动小结
    4.3 第二阶段的行动计划制定与实施(2019.5)
        4.3.1 第二阶段行动目标
        4.3.2 第二阶段行动计划与实施
        4.3.3 第二阶段行动效果分析
        4.3.4 第二阶段行动小结
    4.4 第三阶段的行动计划制定与实施(2019.6)
        4.4.1 第三阶段行动目标
        4.4.2 第三阶段行动计划和实施
        4.4.3 第三阶段行动效果分析
        4.4.4 第三阶段行动小结
5 研究结果
    5.1 幼儿的进餐习惯问题改善明显
    5.2 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
    5.3 进餐环境影响幼儿进餐行为
    5.4 合作教师活动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5.5 家长对关于幼儿进餐习惯养成的行动干预反馈良好
    5.6 网络平台是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重要媒介
6 讨论
    6.1 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观念影响其培养方式
    6.2 幼儿进餐习惯易受进餐环境和食物的影响
    6.3 说教的方式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效果不佳
    6.4 多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
    6.5 研究的不足
7 建议
    7.1 正确面对幼儿不当的进餐行为
    7.2 多种活动促进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
        7.2.1 精心组织餐前活动
        7.2.2 抓住教育契机
        7.2.3 适时开展游戏活动
        7.2.4 综合运用媒介
    7.3 营造安静、轻松的进餐环境
    7.4 引导家长的进餐习惯培养观念
    7.5 综合运用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2.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概况
    2.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2.1 国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2.2 国内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3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应用条件
        2.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2 建筑物冷热负荷条件
        2.3.3 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2.4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原理
        2.4.1 热机原理
        2.4.2 水泵原理
    2.5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2.5.1 抽灌水量均衡对系统运行影响
        2.5.2 进出水温均衡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第3章 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文地质调查
    3.1 项目概况
        3.1.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3.1.2 工作区自然地理及气候状况
        3.1.3 经济概况
        3.1.4 工作区以往工作程度
    3.2 工作概况
    3.3 工作照片集
    3.4 地质概况
        3.4.1 区域地层
        3.4.2 岩浆岩分布
        3.4.3 构造及地震烈度
        3.4.4 工作区地质
    3.5 水文地质概况
        3.5.1 地表水
        3.5.2 地下水
        3.5.3 工作区水文地质
第4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量均衡研究
    4.1 抽灌井布设及成井工艺
    4.2 水位监测设备配置
    4.3 回灌试验过程
    4.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4.1 影响半径分析
        4.4.2 渗透系数分析
    4.5 长期抽灌水量均衡分析
第5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水温均衡研究
    5.1 温度监测
    5.2 长期运行热量均衡分析
第6章 系统运行对地下水质影响研究
    6.1 地下水质监测
    6.2 地下水质评价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程序全文

(7)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品牌化构建与传播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设计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设计目的与意义
        1.2.1 助力打造高水平品牌化论坛
        1.2.2 提升举办城市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
        1.2.3 为中国城市品牌研究与实践提供强大智库支持
        1.2.4 促进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
    1.3 策划思路
    1.4 策划方法及工具
        1.4.1 策划方法
        1.4.2 策划工具
2 研判分析
    2.1 同类论坛品牌化构建传播实践
        2.1.1 同类主题论坛
        2.1.2 高度成功的国际化论坛——博鳌亚洲论坛
    2.2 论坛品牌化现状分析
        2.2.1 品牌特色
        2.2.2 品牌建构
        2.2.3 品牌传播
    2.3 本论坛品牌构建传播现状研判
3 论坛品牌化方案
    3.1 战略规划
        3.1.1 建设目标
        3.1.2 品牌定位
        3.1.3 战略原则与执行理念
        3.1.4 主题设计
    3.2 品牌价值基础
        3.2.1 基于品牌支持点——主办方资源
        3.2.2 基于品牌利益点——利益相关者
    3.3 品牌发展要素
        3.3.1 品牌名称
        3.3.2 品牌口号
        3.3.3 品牌标识
        3.3.4 定期定址
        3.3.5 议程设计
    3.4 品牌传播策略
        3.4.1 传播主体
        3.4.2 传播对象
        3.4.3 传播节奏
        3.4.4 传播渠道与内容
4 2022年第二届论坛策划案
    4.1 第二届论坛品牌化策略和路径
    4.2 实施方案
        4.2.1 年度主题设计
        4.2.2 重点议程升级
        4.2.3 官方传播主阵地搭建
        4.2.4 品牌活动——志愿者招募
5 效果监测与评估
6 总结
    6.1 创新价值
    6.2 局限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调研问卷

(8)DF公司直播课程云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PEST分析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
        2.2.4 STP理论
        2.2.5 4P理论
第三章 DF公司市场环境分析
    3.1 DF公司发展概况及现状
        3.1.1 DF公司发展概况
        3.1.2 DF公司发展现状
    3.2 DF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 DF公司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3.3.1 政治环境
        3.3.2 经济环境
        3.3.3 社会环境
        3.3.4 技术环境
        3.3.5 宏观环境分析小结
    3.4 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概况
    3.5 互联网教育行业环境分析
        3.5.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5.2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5.3 替代品的威胁
        3.5.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5.5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3.6 DF公司SWOT分析
        3.6.1 DF公司的优势
        3.6.2 DF公司的劣势
        3.6.3 DF公司的机遇
        3.6.4 DF公司的威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F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DF公司营销现状
    4.2 STP分析
        4.2.1 市场细分
        4.2.2 目标市场
        4.2.3 市场定位
    4.3 DF公司营销问题分析
        4.3.1 产品分析
        4.3.2 价格分析
        4.3.3 渠道分析
        4.3.4 促销分析
        4.3.5 客户问题分析
    4.4 营销问题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F公司直播课程营销策略改进
    5.1 营销策略的选择
    5.2 产品策略
        5.2.1 标准化产品策略
        5.2.2 差异化产品策略
    5.3 价格策略
    5.4 渠道策略
    5.5 促销策略
    5.6 实施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5.6.1 调整营销部门组织架构
        5.6.2 人力资源保障
        5.6.3 建设专业的营销团队
        5.6.4 提高服务意识
        5.6.5 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楹联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
    三、楹联分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意义、价值
    六、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楹联书法的源流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起源
        一、推及于爻画
        二、萌芽于先秦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发展
        一、形成于汉晋
        二、成熟于唐代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
        一、普及于宋元
        二、兴盛于明清
第二章 楹联书法的文化指向
    第一节 楹联书法与传统文化思想
        一、楹联书法的儒家思想
        二、楹联书法的佛家思想
        三、楹联书法的道家思想
        四、楹联书法的儒佛道杂糅思想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教化功用
        一、官署楹联书法的政观表达
        二、庙宇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
        三、商宅楹联书法的德商理念
        四、园林楹联书法的隐逸情怀
第三章 楹联书法的地域表现
    第一节 湖湘楹联书法的崇唐书风
        一、取法颜真卿
        二、取法欧阳询
    第二节 海上楹联书法的“二王”书风
        一、代表之一沈尹默
        二、代表之二白蕉
        三、代表之三潘伯鹰
    第三节 滇、渝、浙长联书法的正书情结
        一、长联的地域分布
        二、云南大观楼长联与颜体选择
        三、重庆钟云舫长联与行楷表现
        四、浙江俞樾长联与隶书彰显
    第四节 中原书风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当代流变
        一、中原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凸显
        二、流行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削弱
第四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书体选择
        一、楷书楹联:庙堂之气与中正之风
        二、篆隶楹联:尚古取法与高古之风
        三、行草楹联:抒情表现与率意之风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
        一、笔法:直与曲的变奏
        二、章法:对称与行气的氤氲
        三、墨法:浓淡与润枯的交响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材质选取
        一、竹木楹联书法
        二、石刻楹联书法
        三、其他材质楹联书法
    第四节 镌刻对楹联书法艺术性的影响
        一、刻手优劣的直接影响
        二、墨迹与刻铭的自然差异
第五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创作:以集字楹联为例
    第一节 篆书集联
        一、甲骨集联
        二、金文集联
    第二节 隶楷集联
        一、汉碑集联
        二、魏碑集联
        三、唐楷集联
    第三节 行草集联
        一、行书集联之《兰亭序》集联
        二、草书集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10)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动机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
        1.4.4 研究问题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2.2.1 “越”的词性研究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2.2.2.1 能产性
        2.2.2.2 限制性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2.2.3.1 倚变义
        2.2.3.2 变化义
        2.2.3.3 比较义
        2.2.3.4 关联义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认知理论
        3.2.2 参照认知理论
        3.2.3 比较认知理论
    3.3 理论假设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3.4.1.2 物量的界定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4.1 引言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4 小结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5.1 引言
    5.2 句法能产性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3 句法限制性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4 语义结构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5.5 小结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6.1 引言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6.4.1 边界移动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意义
        7.2.2 实践意义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成都为何越来越热?(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蓉留学生的调查[D]. 唐子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研究[D]. 黄小纤.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矿山井下环境从业人员热舒适性研究[D]. 陈芬.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D]. 蔡雄英. 成都大学, 2020(08)
  • [6]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D]. 苏骏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6)
  • [7]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品牌化构建与传播方案[D]. 郭晓梦. 浙江大学, 2020(02)
  • [8]DF公司直播课程云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周玉洁.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9]楹联书法研究[D]. 周毅. 西南大学, 2019(05)
  • [10]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为什么成都越来越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