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0年日照地区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1997-2000年日照地区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一、日照地区1997~2000年献血员抗-HIV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万政伟[1](2021)在《人持续性G病毒二型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及其感染性克隆初步探索》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人持续性G病毒二型(Human Pegivirus Type2,HPgV-2)于2015年英国和美国研究团队首次报道。进化分析发现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病毒,与人感染的HPgV(GBV-C)同属于黄病毒科Pegivirus属病毒。目前关于HPgV-2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研究描述该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特点而HPgV-2病毒的细胞嗜性和致病性尚无任何研究报道。研究发现,HPgV-2主要经血传播,尤其是静脉注射感染。该病毒大多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共感染,HCV人群中HPgV-2核酸阳性率为0.29%-2.4%。健康献血员人群、HBV单独感染者、HIV-1单独感染者中很少报道有HPgV-2核酸阳性者。Pegivirus属病毒除了人感染的HPgV(GBV-C)和HPgV-2外,也有陆续报道其他动物感染的相关病毒。和其他种属感染的Pegivirus病毒一样,HPgV-2很难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这直接影响该病毒感染机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1)建立HPgV-2的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方法,筛查相关人群,探索HPgV-2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2)扩增国内HPgV-2病毒株全序,分析该病毒基因组特点和分子进化关系。(3)探究HPgV-2对人群宿主的潜在危害及细胞嗜性。(4)尝试建立HPgV-2的体外培养体系,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和HCV/HIV-1共感染关系。研究内容及方法1、人群调查(1)建立HPgV-2的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方法,筛查该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2)扩增HPgV-2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并分析该病毒序列变异情况和分子进化关系。2、病毒的致病性和细胞嗜性研究(1)比较HPgV-2感染者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探索HPgV-2对肝脏损伤指标的影响。(2)随访HPgV-2的HCV/HIV-1感染患者,观察HPgV-2的感染状态。对比HCV病毒清除前后肝功能血清指标和肝脏病理改变结果,探索HPgV-2与肝脏损伤的关系。(3)在随访过程中获取患者的肝脏组织和PBMCs,通过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及核酸扩增方法确定HPgV-2的细胞嗜性。3、感染性克隆构建,探索体外培养方法(1)分析质粒载体和HPgV-2全基因组序列,确定单克隆位点,并合成单克隆位点序列,构建含单一克隆位点的质粒骨架载体。(2)运用PCR方法分段扩增HPgV-2全基因组序列,采用酶切连接方法将扩增片段逐一插入载体,构建HPgV-2全基因组克隆。(3)获得的HPgV-2全基因组克隆,经线性化及体外转录获得病毒全基因组RNA。(4)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HPgV-2全基因组RNA转染进入细胞系,经过细胞系培养及核酸和抗原检测等方法确定病毒是否体外拯救成功。主要结果1、HPgV-2的基因变异及感染特点研究(1)HPgV-2的抗原和核酸检测方法建立本研究合成了三条HPgV-2基因组部分序列多肽(P4,P9,P16),以此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血清中的anti-HPgV-2抗体。参考已报道的HPgV-2基因组序列,设计了针对HPgV-2 5’UTR和NS3区域的巢式PCR扩增方法以及该病毒的核酸定量qRT-PCR检测方法。(2)HPgV-2的基因变异性分析本研究采用RT-PCR分段扩增方式获得6条HPgV-2近似全长核酸序列。通过基因组进化分析,发现目前已发现的国内HPgV-2株和国外毒株之间的变异非常小(93.6%-97.8%)。同时,HPgV-2在进化关系上和蝙蝠体内的持续性G病毒最为接近。(3)HPgV-2人群感染特点分析本研究收集了不同人群横断面血清样本共计8198份,检测结果提示HPgV-2和HCV、HIV-1感染相关;HCV人群中,HPgV-2抗体阳性率(1.23%)是健康献血员的8.23倍。在HCV/HIV-1共感染人群中,HPgV-2抗体阳性率(8.91%)是健康献血员的59.66倍,是HCV人群的7.25倍;HPgV-2核酸阳性率(3.47%)是 HCV 人群(0.29%)的 12.08 倍。2、HPgV-2在人体内感染状态、致病性及细胞嗜性研究(1)观察到HPgV-2在人体内能形成持续性感染及一过性感染两种状态,且能够独立于HCV,HIV-1形成稳定感染本研究收集了南方医院240例HCV感染者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512例HCV/HIV-1共感染者样本,对HPgV-2核酸阳性患者进行纵向观察,发现HPgV-2在病人体内形成长达5年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同时,也观察到HPgV-2病毒从阳性到转阴的一过性的感染状态。当HPgV-2/HCV共感染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时,HPgV-2不受DAAs药物抑制,能够在患者体内维持稳定感染状态;HCV病毒清除后继续随访半年,HPgV-2仍能在患者体内稳定存在。(2)HPgV-2对肝脏指标(肝功能血液指标、病理指标)HCV感染者中,HPgV-2 RNA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之间ALT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P=0.776);HPgV-2血清学阳性感染者与阴性感染者ALT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298);HPgV-2抗体水平高低(OD≥1.0或者OD<1.0)感染者ALT水平也没有显着影响(P=0.623)。HPgV-2/HCV合并感染患者接受DAAs治疗后,HCV被清除而HPgV-2在患者体内单独持续感染过程中,对比感染者肝脏指标和病理特征发现,HPgV-2未导致患者的肝脏指标异常或明显肝脏病理特征改变。(3)HPgV-2的细胞嗜性免疫组化实验只在肝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内检测到HPgV-2抗原信号;RNA原位杂交在肝脏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中都能检测到HCV信号,但只在浸润淋巴细胞中检测到微弱的HPgV-2 RNA信号。RNA正负链原位杂交实验在外周血PBMC细胞中检测到HPgV-2正负链RNA信号(阳性率分别为8%-10%,5%-6%)以及HCV病毒的正负链RNA信号(阳性率分别为6%-11%,4%-6%)。CD4+、CD8+T细胞及B淋巴细胞亚群经流式分选富集后利用HCV/HPgV-2正负链RNA扩增实验主要在B淋巴细胞亚群中扩增到HCV和HPgV-2正负链 RNA。3、HPgV-2感染性克隆构建本研究分段扩增了 HPgV-2全基因组并通过单一酶切位点逐一连入骨架载体,成功获得了 HPgV-2全长克隆。HPgV-2全长克隆经体外转录获得病毒全基因组RNA后转染Vero细胞,经核酸和抗原检测显示我们构建的全长克隆能够拯救出HPgV-2,但病毒传代发现不能形成持续有效的感染。结论1、本研究确定中国人群中存在人持续性G病毒二型(HPgV-2)感染。目前已发现的中国HPgV-2株和国外HPgV-2病毒株基因序列高度保守。HPgV-2主要感染HCV人群,合并HIV-1感染显着增加HCV人群中HPgV-2感染率。2、HPgV-2在感染者体内能形成长达5年以上的稳定感染;DAAs药物或不能抑制HPgV-2复制;HPgV-2可以不依赖HCV/HIV-1病毒在患者体内形成单独的持续感染状态。3、HPgV-2不感染肝脏细胞,也不引发明显的肝脏损伤;研究结果首次发现HPgV-2是一个淋巴细胞嗜性病毒,且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4、本课题成功构建了 HPgV-2基因组全长克隆,但尚不能稳定组装成具有持续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袁志凤[2](2019)在《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筛查日照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计算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阳性率,初步分析OBI在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探讨OBI可能的发生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OBI感染发生中的作用,评估输血传播OBI的残余风险,为更好的制定政策,改进血液筛查策略,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提供思路。方法(1)血液常规检测:收集我站2014年至2018年的无偿献血者样本117395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 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 Ag/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含量,统计血清中HBsAg、HCV Ab、HIV Ag/Ab、TP的阳性率,分析本地区献血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的流行状况。(2)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T)对血液样本中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本实验室应用上海浩源和广州中山达安两个厂家的核酸检测系统,对常规筛查合格的92110例样本进行NAT8人份混检,统计HBV DNA、HCV RNA、HIV RNA阳性率,分析无偿献血人群中OBI的阳性率。探讨OBI在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3)对HBsAg合格HBV DNA不合格的样本进行“两对半”检测: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本实验室共检出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样本31例,对这部分样本进行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分析样本中核心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核心抗体与OBI的相关性。(4)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检测:HBV DNA阳性的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病毒载量水平。(5)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HBV组30例、OBI组30例样本的血清中TGF-β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BI的相关性。结果(1)117395例样本中,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样本共2183例,总不合格率为1.86%,各年份之间的不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709.00,P<0.05)。其中HBsAg不合格样本249例,不合格率为0.21%,各年份之间的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2=61.95,P<0.05)。(2)对性别、年龄以及各地区之间做了统计分析,其中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BsAg不合格率在各个年龄段之间的比例分别为:40.2%、23.3%、24.9%、11.6%,其中18-25岁之间的不合格率最高为40.2%;各区县之间比较结果分别为:38.2%、14.5%、26.1%、21.3%,以莒县地区不合格率最高为38.2%。(3)92110例样本中检出HBV DNA有反应性样本31例,阳性率为0.034%;HCV RNA未检出有反应性样本;检出HIV RNA有反应性样本1例,阳性率为0.001%。(4)HBV DNA样本病毒载量很低,结果<20IU/ml的样本占70%以上。(5)OBI组血清TGF-β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I组血清TGF-β1水平与HB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OBI的检出率为0.034%。(2)核酸检测应用于血液筛查能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特别对于OBI的检出有重要意义,能降低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互为补充不能替代。(3)新的血液筛查模式电化学发光法加核酸检测应用于血液筛查具有可行性。(4)血清中免疫因子TGF-β1在OBI的持续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天一[3](2019)在《云南红河州高危人群HIV及其共感染的HCV/HPgV-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艾滋病1985年传入我国,近10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模式由血液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经性传播的比例从2006年的33.1%增加到2017年的94.6%,其中异性性传播的比例为69.2%。在我国,估计有400-1000万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1860岁成年男性约69%有嫖娼史,FSWs具有特殊的脆弱性,容易被边缘化,具有特别高的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感染的负担,是HIV和其他性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FSWs及嫖客人群是应该受到特别重视的我国HIV流行的关键人群。HCV(Hepatitis C virus)主要经血液及经皮暴露传播,与HIV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和危险人群,共同感染十分普遍。HIV感染可增加HCV感染的风险,降低HCV的体内清除率,加快HCV感染的疾病进程,HCV感染也可加快HIV的疾病进展,HCV相关肝病也是HIV感染者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HPgV-2(Human pegivirus 2)是2015年由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报道的一种新的主要经血传播的人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一个新属(Pegivirus),目前,仅有几项研究证实其主要感染HCV阳性的人,对这个病毒与HIV和HCV感染的关系、致病性等目前尚无定论。云南省是我国艾滋病流行的起源地,红河州是云南省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摸清红河州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和规律,2008年5月至2014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宁教授课题组在云南红河州的开远、蒙自和河口针对暗娼和嫖客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系列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了FSW及嫖客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新发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HIV阳性FSW二代传播的风险等一批重要的研究结果。本课题在此基础上,以历次调查确认的771名HIV阳性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采集并保存的血浆标本和调查信息,进行HI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HIV共感染的HCV和HPgV-2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是阐明当地高危人群中HIV及其共感染的HCV和HPgV-2的基因变异特征,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流行规律,明确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为HIV及其他两种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第一部分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HI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背景:HI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HIV-1的M群广泛流行,可进一步分成A-D、F-H、J和K共9个亚型及88个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s,CRF)及无数的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s,URF)。云南省是我国主要流行HIV-1毒株的传入地和重组毒株的起源地,流行毒株的分布有显着的地理、民族和传播途径的差异,对红河州以暗娼和嫖客为主的高危人群缺乏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长期变化的研究。方法:挑选HIV抗体确认阳性标本并整理背景信息,提取纯化血浆病毒RNA(Ribonucleic Acid),一步法逆转录巢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HIV-1pol区约3100bp的片段并测序,进行下列研究:(1)病毒基因亚型:采用构建NJ(Neighbor-Joining)进化树和使用在线工具COMET和REGA的方法分型,两种工具分型结果一致且置信值为100%的为确定的分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信息,分析基因亚型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随时间的变化。(2)病毒基因重组:用jpHMM软件进行病毒基因重组分析,将不同插入片段分别与标准参考株构建NJ进化树,判断重组片段的来源,分析不同高危人群的重组模式特征。(3)传播簇分析:对不同亚型的序列分组,剪切为相同长度,删除已知的耐药位点,构建ML(Maximum-likelihood)进化树,判断传播簇的标准是bootstrap大于990,基因距离小于0.015。分析成簇人员的特征以及成簇相关的因素。将HIV感染者的首次标本及其病毒基因序列分为20082010年、20082012年、2008年2014年3组,分别构建ML树并进行成簇分析,观察传播簇数目和规模随时间的变化。(4)耐药分析:将拼接编辑的pol区序列提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通过序列比对确定耐药突变的位置、种类、耐药程度及药物敏感性的解释。(5)红河毒株与云南省流行毒株的关系:收集318例20082010年采样的云南各地HIV感染者的pol区基因序列,与本研究获得的序列一并构建进化树,对成簇的流行毒株构建MCC(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进化树,分析红河州HIV-1毒株与云南省流行毒株的关系。结果:获得386例研究对象的HIV-1 pol区基因序列,除20082009年采样的标本扩增测序失败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时间采样的标本外,扩增测序成功与失败的人员在人口学特征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获得的主要结果:(1)HIV-1基因亚型及其人群分布和时间变化:当地流行的HIV-1毒株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RF08BC(62.95%)、CRF07BC(10.88%)、新型重组毒株URF(10.88%)、CRF01AE(8.03%)、C(6.99%)和B(0.26%)。各亚型HIV-1在各类人群的分布有显着差异,吸毒人群中CRF08BC的比例显着高于嫖客和暗娼人群;CRF01AE毒株几乎仅出现在不吸毒的嫖客和暗娼;HIV-1基因亚型的分布随时间呈现明显变化,CRF08BC的比例下降,在性传播人群中最为显着;暗娼人群中CRF07BC和CRF01AE的比例显着提高;嫖客人群中URF毒株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人群,是新型HIV-1毒株主要来源。(2)不同人群中新型重组毒株(URF)的基因重组模式有显着差异,B/C重组主要出现IDU(Intravenous Drug Users)人群,CRF01AE参与的重组主要出现在不吸毒的暗娼和嫖客人群,B/C重组的C亚型病毒骨架主要来源于CRF08BC或CRF07BC。(3)参与分析的386条序列形成32个传播簇,成簇率20.98%,簇的大小为28,含2条序列的簇占绝对优势(71.88%),大部分簇内人员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年龄大(50岁以上)、单身、感染CRF07BC毒株等因素与成簇相关。虽然各亚型的成簇数均随时间而增加,但是簇内人员数和成簇率均未见增加,未见传播簇的扩张。(4)CRF07BC、C和CRF01AE均形成红河当地的流行簇,呈现奠基效应。结论:(1)CRF08BC是当地优势毒株,CRF01AE在不吸毒的嫖客和暗娼中的比例显着高于吸毒人群,当地正在发生优势毒株由CRF08BC向CRF07BC和CRF01AE的转变,与性传播超越静脉吸毒成为当地主要传播途径的转变是一致的。(2)IDU人群病毒的主要重组模式是B/C,多数源于CRF08BC或CRF07BC的二代重组。CRF01AE参与的重组主要出现在不吸毒的暗娼和嫖客,主要源于CRF01AE与CRF08BC或CRF07BC的二代重组。不吸毒的嫖客人群是新型重组毒株的孵化器,应密切监测。(3)HIV-1传播簇以含2条序列的小簇为主,形成传播簇的多为有IDU行为的人,推测IDU嫖客与IDU暗娼在从事性交易的同时,可能也常共用注射器吸毒。未见传播簇随时间的扩张,推测静脉吸毒的暗娼和嫖客多数以长期稳定的“对子”形式活动,很少有新成员加入。(4)主要流行毒株形成当地的流行簇,与云南其他地区交集不多,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利条件。第二部分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与HIV共感染的HC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背景:HCV的复制和突变速率均大于HIV-1,在RNA病毒中居首。目前将HCV分为7个基因型和83个亚型,1型和3型流行范围最广,4型和5型是低收入国家最常见的亚型。我国是HCV感染大国,已检出HCV 6个基因型的24个亚型。云南省是HCV的高流行地区,吸毒人群中HCV基因亚型复杂,各亚型毒株的分布有显着的地区差异。对红河州及以暗娼和嫖客为主且感染了HIV的人群,尚缺乏HCV基因亚型分布及其长期变化的研究。方法:挑选HIV抗体确认阳性标本并整理背景信息,进行下列研究:(1)用ELISA法检测HCV抗体,分析各类人群中HC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2)提取纯化血浆病毒RNA。(3)一步法逆转录巢式PCR扩增HCV CE2(1300bp)和NS5B(1000bp)区基因片段并测序。(4)分析HCV基因亚型:将CE2和NS5B区的序列质量控制后提交到COMET HCV比对网站,得出分型结果。再下载53条各基因型的参考序列,分别导入CE2和NS5B的fas文件,用MEGA 6构建NJ树,汇总两种方法的结果确定基因亚型。(5)HCV成簇分析:将序列构建ML进化树确定传播簇,传播簇的判断标准为bootstrap值大于99%、基因距离小于0.05。将研究对象的首次标本及其HCV基因序列分为20082010年、20082012年、20082014年3组,分别进行成簇分析,观察传播簇数目和规模随时间的变化,对主要流行毒株进行流行动力学分析。(6)HIV与HCV的共传播:对同时获得HIV和HCV序列的研究对象进行两种病毒传播簇的比较。结果:(1)检出HCV抗体阳性500例,仅静脉吸毒的人群(IDU)HCV抗体的阳性率是99.25%,有静脉吸毒行为的人群HCV抗体阳性率显着高于无静脉吸毒行为的人群(97.85%vs19.10%,P<0.05)。单纯嫖客人群和单纯暗娼人群HC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36.89%和7.93%。(2)有357例HCV RNA扩增测序成功,其中CE2区334例、NS5B区293例,扩增测序成功率为71.2%,不同特征人群扩增测序的成功率无显着差异。依据CE2和/或NS5B区确定HCV基因亚型,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3b(37.25%)、3a(26.05%)、6n(17.37%)、1b(10.36%)、6a(7.84%)和其他亚型(6k、6v和2a)。不同人群HCV基因亚型的分布有显着差异,暗娼人群6a多于1b,且未检出5个亚型(3b、3a、6n、1b、6a)以外的其他亚型。(3)HCV基因亚型的分布在20082011、20122014两个时间段呈明显变化,6n在各人群均呈下降趋势、6a在暗娼和嫖客人群显着上升、3a在吸毒人群中显着升高而在嫖客和暗娼人群中下降、3b在嫖客人群中显着升高,在其他人群中变化不大。(4)共确认30个传播簇,成簇率为16.81%,绝大多数(93.33%)为仅有2条序列的传播对。簇内人员为IDU嫖客与IDU暗娼的占75%、均为仅IDU人员的占25%、簇内人员同民族的居多(85.71%)、文化程度均偏低居多(66.67%)、含单身人士的居多(89.34%),不同HCV基因亚型成簇率具有显着差异,由高到低依次是6a(37.04%)、3b(21.37%)、3a(17.02%)、6n(6.35%)、1b(5.41%),不同类型高危人群的成簇率未见显着差异。(5)HCV传播簇的数目和成簇率随时间增加,但未见传播簇随时间而扩张,保持以2条序列的小簇为主。在同时获得HIV和HCV序列的研究对象中,有6对2种病毒均成簇,可能为共同传播。结论:(1)有静脉吸毒行为的人群HCV抗体阳性率最高。获得了性高危人群(暗娼和嫖客)HCV抗体阳性率的数据,明显高于目前所知异性传播HCV的水平,需要密切监测和研究。(2)HCV的基因亚型复杂,毒株的种类和分布正在发生变化,3b毒株在嫖客人群中的增加最为显着。(3)HCV的成簇率为16.81%,绝大多数为传播对,簇内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多数相近,基本信息未知的人显示成簇率较高的趋势,提示调查依从性较差的人可能具有多重危险因素,感染和传播的危险较大。不同HCV基因亚型成簇率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毒株的流行和传播特征,成簇率较高的更多在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群中传播,成簇率低的可能主要通过偶发的针刺等事件传播。(4)未见传播簇随时间而扩张,提示当地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员长期保持稳定的关系,很少有新成员加入,HCV传播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共用注射器吸毒的对子(2人)增加所导致的,预防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减少新增吸毒人员。第三部分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与HIV共感染的HPgV-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背景:HPgV-2是一个新的经皮传播的血源性传染性病毒,几乎所有确诊的HPgV-2病例都是与HCV双重感染,但在无HCV感染的人群中也有低流行率。在云南省的特殊高危人群中HPgV-2的流行状况如何?是否HPgV-2影响HIV和HCV感染的进程?都需要深入研究。由于这个病毒多数是与HIV和/或HCV共感染,对其致病性尚无定论。方法:挑选HIV抗体确认阳性标本并整理背景信息,进行下列研究:(1)检测HPgV-2抗体,采用自建的ELISA法检测HPgV-2抗体,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抗体阳性率的差异。(2)提取纯化血浆病毒RNA。(3)获得HPgV-2基因片段并测序,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扩增HPgV-2 NS3区长度为153bp的基因片段并测序,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HPgV-2 RNA阳性率。(4)高通量测序获得HPgV-2的全长基因组。(5)整理HPgV-2基因序列,质量控制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HPgV-2与其他Pegivirus属病毒的亲缘关系,比较全长序列各基因片段的基因离散率。(6)HIV和HCV载量的检测和比较:取全部HPgV-2 RNA阳性标本,挑选2倍数量HPgV-2 RNA阴性标本,两组标本HIV和HCV RNA均阳性,采样时间为同一年份、抗病毒治疗情况和传播途径相同。分别检测HIV和HCV载量。结果:(1)HIV-1感染者的HPgV-2抗体阳性率为25.29%,HIV抗体和HCV抗体均阳性者的HPgV-2抗体阳性率显着高于HIV抗体阳性而HCV抗体阴性者(27.69%vs 20.83%,p<0.05)。HPgV-2与HIV-1共感染率呈随时间升高的趋势。HIV-1感染者的HPgV-2核酸阳性率为5.32%,HIV-1与HCV同时阳性者的HPgV-2核酸阳性率高于仅仅HIV-1阳性者(6.37%vs 3.35%,p<0.05)。(2)单纯吸毒者、单纯暗娼嫖客人群和混合行为组,HPgV-2抗体和核酸的阳性率分别为38.57%和6.09%、21.75%和3.57%、19.55%和6.77%,单纯吸毒人群的阳性率显着高于暗娼和嫖客人群(p值均<0.01)。(3)HPgV-2核酸阳性组和阴性组的HCV载量平均值分别为1.11E+06cp/ml和7.19E+05cp/ml、HIV载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36E+04cp/ml和2.14E+05cp/ml,均无显着性差异。(4)获得了7条HPgV-2的全基因组序列,红河的HPgV-2独自成簇,奠基者效应显着。鉴定出3个可能的传播簇,1个簇可能为HPgV-2与HIV和HCV的共传播。结论:(1)本研究特殊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中,HPgV-2的流行率较高,可能与研究对象既有IDU等经皮经血暴露的行为,还有频繁的经性暴露行为有关。(2)HPgV-2感染最常发生于HCV阳性的人,常通过经皮经血途径传播,也可能存在经性传播。(3)未发现HPgV-2感染对HIV和HCV的复制有影响。(4)HPgV-2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红河的毒株在局部地区独立传播流行,与HIV和HCV的共感染比较罕见。静脉吸毒与性乱行为交织的高危人群是新病毒产生和传播的沃土,需要密切监测和深入研究。

李玲[4](2019)在《降低我国经输血传播病原体风险的血液筛查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传播病原体。制定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体系是保障国家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一个合理的血液筛查策略体系应当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以及病原体的流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血液安全的关注度在增加,对血液安全的投入也在加大。但是,每年因输血传播病原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每年因为临床血液输注而引起的病原体传播问题不容小觑。我国目前血液常规筛查的病原体只有4种,由于新发再发病原体的不断出现,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筛查假阳性结果导致献血者投诉的情况不断发生,以及由此所致的相关问题都对我国血液筛查策略体系呈现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创新性的以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为例建立社会经济效益模型,评估新发再发病原体的筛查策略,同时以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例评估已常规筛查病原体的新的筛查策略的风险,并针对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开展多中心的实验研究,建立归队模型,让假阳性的献血者重新献血,完善筛查策略体系,保障血液供应安全充足。研究内容和方法:1.HTLV筛查策略研究:与13个省市的20家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合作,收集2016-2017年无偿献血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HTLV抗体;筛查反应性的标本,进一步做补充实验(RIBA),并收集HTLV抗体确证阳性的献血者信息。与福建协和医院合作,采集血液科白血病病人标本,检测HTLV抗体,确证阳性者,追踪其家族史和家庭内感染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另外,收集厦门血液中心2014-2017年献血者HTLV筛查信息及确证结果为阳性的献血者的人口特征学信息,以及合肥中心血站2016年供血情况和合肥地区受血者信息,建立HTLV社会经济效益模型。2.HCV和HBV筛查策略研究:于2017年随机收集长治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用5个厂家ELISA试剂同时检测HCV抗体,同时用一种核酸试剂检测HCV-RNA。于2017年随机收集长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用5个厂家ELISA试剂同时检测HBsAg,同时用一种核酸试剂检测HBV-DNA。必要时进行确证和追踪,确证献血者感染状态,评估新的筛查策略下是否增加HCV和HBV的漏检风险。3.献血者归队策略研究:与15家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合作,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集筛查反应性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过追踪确证,判断献血者感染状态,针对HIV、HCV、HBV和梅毒螺旋体4种病原体分别建立归队模型。研究结果:1.共收集875,453份标本用于HTLV筛查,HTLV抗体确证阳性22份。各单位的流行率分别为(比例为1/100000):厦门11.09,深圳2.88,北京3.16,长沙5.96,南京0.98。剩余15个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包括沈阳、大连、徐州、马鞍山、蚌埠、合肥、安庆、芜湖、苏州、长治、海南、南充、德阳、乌鲁木齐和伊犁)均未出现确证阳性结果。HTLV抗体阳性献血者多为首次献血者。成功建立HTLV社会经济效益模型,当献血者中HTLV流行率>8/100000时,开展HTLV检测比较经济合理。2.对10000例标本进行HCV筛查,ELISA反应性的标本有29份,其中确证HCV抗体阳性5份(每份标本的5种ELISA检测结果均为反应性),阴性14份,有10位献血者未成功追踪到,不能判断其感染状态。对9951例标本进行HBV筛查,ELISA反应性有58份,其中证明HBV感染12份。这12份标本中,J试剂有1份漏检,但是其核酸结果是阳性;L试剂漏检3份,但是其中仅有2份核酸结果为阳性,一份核酸阴性。3.共收集反应性献血者标本HIV 727份,HCV 2083份,HBV 1825份,TP 877份。经追踪确证后,HIV抗体阳性95份,阴性291份;HCV抗体阳性201份,阴性974份;HBV阳性405份,阴性427份;TP阳性407份,阴性275份。其余献血者因各种原因在追踪过程中丢失,不能确定其感染状态,在本研究中放弃。根据本研究的确证程序和实验结果,建立相应的归队模型。结论:1.当献血者中HTLV流行率大于8/100000时,需要开展HTLV检测;HTLV流行率小于8/100000的地区可以根据自已情况决定是否开展。仅对首次献血者筛查,不会明显增加输血传播HTLV的风险。2.本研究选取的ELISA试剂中,选择任意一家ELISA试剂和一家核酸试剂组合筛查HCV,不会明显增加HCV残余风险。如果选择一家ELISA试剂和一家核酸试剂组合筛查HBV,J和L ELISA试剂有一定的漏检风险,但是L试剂的漏检风险更高。3.根据确证和追踪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确证和归队方案,确证阳性的献血者被永久性屏蔽,确证阴性且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可以归队,确保献血者权益和身心健康。

孟宪霞[5](2019)在《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变化趋势及对策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莱芜地区2005-2018年14年间经莱芜市中心血站(现为济南市第二血液供保中心)血液实验室检测的无偿献血者不合格人群特征及献血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8年期间莱芜市中心血站实验室检测数据共152903人次,剔除部分献血员信息未录入的样本,剩余151650例。检测项目包括ALT、HBs Ag、抗-HCV、抗-HIV、抗-TP。无偿献血者不合格人群根据研究目的,如: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分析使用SPSS中“linear by linear association”值表示,P<0.05表示存在线性趋势。结果1.本次统计的2005-2018年无偿献血者,共151650人次。本次统计数据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构成比分别为74.22%和25.78%,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为18-60岁,以26-45岁人群为主,占到了无偿献血总人次的65.51%,其中以36-45岁年龄段最多,占33.67%。无偿献血者中职业以工人、农民、职员、公务员、占大多数;无偿献血者中学历以初中、高中、大专为主。开展NAT检测后三年来NAT年平均不合格率为0.08%。2.在2011年之前,千人口献血率不断增长,从2005年的6.80‰到2009年10.39‰;2009年之后,受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献血人次骤降,近四年献血人次相对平稳,献血人次波动情况与全国的舆情呈现相关性。3.在ALT的检测结果中,已婚献血者的不合格率高于未婚献血者;男性的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不同,26-3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高,46-6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职业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也不同,职员的不合格率最高,自由职业者和其他职业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学历献血人群的ALT检测的不合格率不同,学历为技工学校毕业、初级中学教育者的不合格率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教育及大学本科教育的不合格率最低。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ALT逐年不合格率存在线性趋势。4.在HBs Ag的检测结果中,已婚献血者与未婚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男性的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不同,18-2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高,46-6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职业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也不同,职员及农民的不合格率最高,军人和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学历献血人群的HBs Ag检测的不合格率不同,学历为小学教育者的不合格率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教育者的不合格率最低。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HBs Ag逐年不合格率存在线性趋势。5.在抗-HCV的检测结果中,已婚献血者与未婚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献血者的抗-HCV不合格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不合格率不同,36-45岁及46-6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职业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也不同,职员的不合格率最高,军人、医务人员及其他职业的不合格率都较低;不同学历献血人群的抗-HCV检测的不合格率不同,学历为技工学校毕业的不合格率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教育者的不合格率最低。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抗-HCV逐年不合格率存在线性趋势。6.抗-TP的检测结果中,已婚献血者的不合格率高于未婚献血者;女性与男性的不合格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不同,18-2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低,46-60岁年龄段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最高;不同职业献血人群的不合格率也不同,商业、服务业人员及其他职业者的不合格率最高,学生的不合格率最低;不同学历献血人群的抗-TP检测的不合格率不同,学历为小学教育者的不合格率最高,学历为研究生教育的不合格率最低。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抗-TP逐年不合格率不存在线性趋势。结论1.2005-2018年期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平均不合格率为4.02%;近年来莱芜地区的无偿献血平均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LT>HBs Ag>抗-TP>抗-HCV。按检测项目分类,ALT、HBs Ag、抗-HCV检测逐年不合格率变化存在线性趋势,抗-TP检测逐年不合格率变化不存在线性趋势。2.献血人次较多的人群特征为:已婚、36-45岁、初中、大学专科、高中学历、男性、工人、农民、职员及公务员。同时,这些人群也是不合格率相对较高的;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各项不合格率均有下降趋势;各项检测指标(除梅毒外)46-60岁年龄段不合格率均较低;各项不合格率多数为男性高于女性,已婚大于未婚。3.历年无偿献血采集人次数波动情况与全国舆情呈现相关性。

李强[6](2018)在《2011-2015年阜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了解当前造成阜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探寻减少血液报废,提高血液使用率的方法,为阜阳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和建议。方法 将阜阳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中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所有血液报废信息采集后整理,对造成血液报废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近5年血液报废数据显示血液报废率为8.62%。非感染性因素致血液报废量波动较大,感染性因素致血液报废量先增加后降低。感染性因素致血液报废量为35357.5u,占血液总报废量的41%;非感染性因素致血液报废量为50799.02u,占血液总报废量的59%。引起血液报废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血(4.79%)>ALT升高(2.06%)>HbsAg阳性(0.53%)>抗TP阳性(0.41%)>抗HCV阳性(0.38%)>不足量(0.19%)>抗HIV阳性(0.16%)>破损(0.06%)>其他(0.04%)。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06%)与脂肪血报废(4.79%),是引起血液报废的两个主要因素。5年中各种报废因素导致的不合格率各年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阜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率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较高,ALT升高和脂血造成的血液报废情况比较严重。采供血机构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和初筛工作,建立科学的血液管理体系,降低血液报废率。

王芳[7](2017)在《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众所周知,谷氨酰丙氨酸转移酶(ALT)是肝炎早期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国际上最早提出将它作为肝炎检测的替代实验,运用于无偿献血者中,中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也将ALT纳入为献血者检测指标之一。随着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的出现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不断更新,ALT在筛查肝炎方面的辅助作用弱化以及由它导致的居高不下的血液报废率,各国开始质疑ALT这一检测指标在无偿献血中的意义。目的:研究江西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指标同与其他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关联性,进一步揭示ALT在无偿献血中的意义。通过现行的检测模式对献血者血样进行筛查并分析,为今后无偿献血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江西南昌地区血液中心2015年全年和2016年全年期间实验室筛查的无偿献血者血样58817和59348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进行ALT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对五个指标均合格的标本进行六样本混样核酸检测,出现阳性者再行单混检测。结果:1)2015年与2016年无偿献血者实验室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38%和2.18%,其中ALT不合格率为1.17%和0.90%,HBsAg不合格率为0.56%和0.54%,抗HCV不合格率为0.12%和0.20%,抗HIV不合格率为0.06%和0.09%,抗TP不合格率为0.38%和0.33%,NAT不合格率为0.09%和0.11%。2016年总不合格率和ALT不合格率比2015年明显下降,P<0.05。2)将HBV DNA不合格标本2015年53例(0.09%),2016年68例(0.11%)按照HBsAg检测后的OD值划分为≤0.010,0.011-0.030,0.031-0.060,061-0.080四组,不合格构成比依次为2015年83%、5.7%、7.5%和3.8%;2016年77.9%、11.8%、7.4%和2.9%。表明HBV DNA阳性数不随HBsAg OD值升高而增多。再将HBV DNA阳性HBsAg OD值处于0.010以下的标本,2015年44例,2016年53例,回顾分析ALT值,又分为0-12U/L、13-25U/L、26-38U/L、39-50U/L四组,不合格构成比2015年依次为20.5%、34.1%、34.1%、11.3%;2016年依次为24.5%、49.1%、17.0%、9.4%。结果显示:HBsAgOD值处于0.010以下的HBV DNA阳性标本,不随ALT值升高而增多;HBV DNA阳性标本的ALT值80-90%以上在正常范围内。3)将HBV DNA不合格标本按Ct值分为32以下,32-36,37-41和41以上四组,不合格构成比为2015年7.5%、43.5%、41.5%和7.5%;2016年13.2%、51.5%、33.8%和1.5%。结果显示:2015年和2016年HBV DNA对应不同区间分布趋势相近,主要(85%以上)分布在Ct值32-41之间。4)将2015年与2016年献血人群分为ALT合格人群和不合格人群,并与其血清学标记物不合格率比较,结果显示:ALT合格人群和不合格人群之间与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NAT不合格率都无明显差异,P>0.05;而2016年ALT合格人群抗HCV、抗HIV不合格率比2015年明显上升,P<0.05;2015年和2016年肝炎标记物阳性组与肝炎标记物阴性组进行ALT不合格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加强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宣传工作可避免生理因素造成的ALT值升高,加强流动采血点的ALT初筛检测,能明显降低ALT复检不合格率。2)ALT正常而血清学阴性的标本,仍有HBV DNA阳性的可能;回顾分析ALT值和HBsAg OD值,表明ALT在提示肝炎病毒感染方面的作用减弱,建议在此基础上将ALT阈值上调。3)ALT合格人群可分别合并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或合并多项不合格;且2016年ALT合格人群的丙肝感染率和HIV感染率比2015年明显增多。

段学云[8](2014)在《2008-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分析及残余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评估血液经ELISA筛查后输血传染HIV的危险度,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太原市2008-2012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HIV抗体、HBsAg和抗HCV抗体,采用速率法检测ALT,分析年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结果太原市2008-2012年共有无偿献血者389796名,其中54.33%为首次献血者,45.67%为重复献血者;梅毒、HIV、HBV和HCV的5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584%、0.021%、0.709%和0.848%;无偿献血者除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梅毒、HBV和HCV年度间感染率差异显着,但变化无规律;经评估抗-HIV筛查后首次献血者HIV残留风险为1/138064;重复献血者HIV残留风险为1/305343;无偿献血者HIV残留风险为1/95075。结论太原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较低有增高趋势,梅毒、HBV和HCV的5年感染率较高但变化无规律。输血传播疾病对血液安全仍造成威胁,应加强对农民、工人及文化程度较低等高危人群献血前的征询。

孙波[9](2013)在《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输血是挽救人类生命的重要手段,输血前对血液进行一系列生物学筛查和安全性评价,对保障安全用血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输血前血液筛查大多仍采用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液中的病原生物及其成分。近年来随着检测试剂盒灵敏度的不断提高,经输血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危险性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然而,由于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隐匿性感染现象与病毒变异的存在,病毒反应性(阳性)献血者的漏检问题依然存在,输血或输注血液制品仍有一定的传播病毒的残余风险,对接受输血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探索新的血液筛查方法,采用更加敏感特异方法消除漏检,对于增强输血及血液制品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类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一般人群HBV感染率高达57.6%,HBV携带率高达9.09%,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隐匿性HBV感染在我国普遍存在。HBV感染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输血前血液安全筛查中,乙型肝炎抗原及核酸成分的检测就成为主要靶点。利用ELISA检测HBsAg是应用最早,开展最广的检测方法,但由于该技术是利用酶催化底物显色的方法,灵敏度较低,操作误差大,易出现假反应性或假非反应性,给血液安全检测带来不确定性。目前我国地市级血站系统采用由双人两次通过ELISA法检测HBV的方法以减少误差,但实际上此方法仅仅是增加了检测的次数,虽可减少操作者方面的实验误差,但不能避免因加样、洗板、变异系数较大等引起的方法学上的固有误差。近年来,核酸检测技术(NAT, Nucleic Acid Test)在输血前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受到高度关注。NAT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利用该技术可在病毒感染后数天后即能检出标本中极微量的核酸,大大缩短“窗口期”。NAT敏感性高,与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窗口期”但由于病毒核酸转阳之前的血液传染性极低,通过NAT检测,能够明显减少隐匿性感染和病毒变异株,最大限度地预防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因此,NAT可使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血液筛查传染病的检测技术。隐匿性HBV感染(OBI)即血清HBsAg阴性而HBV-DNA阳性的HBV感染,表现为病毒载量持续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OBI血液可以通过输血导致受血者感染HBV,其感染率与各地区的HBV感染率和基因型相关。HBsAg阴性的隐匿性HBV感染在我国普遍存在,约有3%的正常人或献血员为HBsAg阴性的HBV携带率者,在单一抗HBc阳性人群中有30%-35%血清HBV DNA阳性,是形成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多种原因可能造成隐匿性HBV感染,位于aa124-147的“a”表位是HBsAg的免疫优势表位,是当前HBsAg检测的主要靶点,HBsAg表位基因突变是导致HBsAg漏检是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aa100-160氨基酸突变可引起HBsAg抗原活性的明显改变。由于“a”表位也是乙肝疫苗的主要保护性表位以及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主要靶点,“a”表位突变可使现有乙肝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灵敏度下降,因此研究HBsAg "a"表位对应的HBV S区基因序列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课题以省级血液中心为研究基地,选择93613份无偿献血标本,采用NAT、基因突变检测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并与传统的ELISA对比研究;对HBsAg酶联免疫法检测阴性但NAT检测DNA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DNA序列分析和抗体蛋白的确认与分型,探讨HBsAg阴性血清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寻找窗口期和隐匿性HBV感染者;对隐匿性HBV感染者病毒株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对病毒株的“a”表位区域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分析“a”表位基因突变情况。本论文旨在了解目前我国HBV筛查体系下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及HBsAg突变株流行状况,建立更为灵敏、准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输血前血液筛查新模式,并根据筛查结果计算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的残余风险。此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肝癌细胞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变化的影响,旨在为HBV密切相关的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输血前应用NAT大规模筛查乙肝病毒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研究方法:1.核酸检测实验室体系的构建: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标准核酸检验实验室,之后所有NAT检测均在此实验室进行。2.不同采血点血液标本的汇集和处理:将不同采血点冷链运送来的标本信息录入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网络体系平台。样品处理:采用血清或抗凝血浆,离心后,取上清用于核酸检测。收集的样品置4℃保存,24小时内进行检测。3.建立健全样品采集-预处理-保存-使用的标准化流程。标本离心后,经全自动加样仪自动读取标本条码并加样,生成加样文件,发送至实验室服务器的相应加样数据目录下,由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核酸检测仪处理,将其检测结果相关数据发送至实验室服务器的相应检测数据目录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将对应的加样数据与检测结果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生成每个标本相应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释放至血站信息管理系统(Blood St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IS)。通过深孔板的同步留样,避免人工误差和传统辫血留样错误,配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取代人工保存,保证血样检测结果的还原性。4. ELISA法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ELISA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或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最后在450/630nm处测读吸光度值。按照试剂说明书设立临界值。检测孔A值大于临界值则为反应性,否则为非反应性。酶联免疫法的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其中核心抗体检测时用生理盐水作1:30稀释。5.标准NAT检测自动化流程建立:初期采用半自动化设备进行测试,探索出试剂准备、样品核酸提取到检测的适宜条件,最后形成样品自动汇集、检测的标准自动化流程。配套条码扫描,测试过程可全程监控。6.核酸测定:采用合并检测方式进行。选择ALT阴性,ELISA测定HBsAg阴性、抗HCV Ab阴性、抗HIV Ab阴性的样品以及仅1种ELISA试剂为阴性的标本进行HBV、HCV和HIV病原体核酸的检测。初筛检测方式为合并检测(6个样本混合)。当合并检测汇集池样品中HBV DNA、HCV RNA、HIV RNA任何1项为反应性时,对该汇集池样品再进行拆分检测,挑选出对应的单份反应性样品。合并检测方式同时需满足单份样品临床检测的敏感性要求。7.NAT体系的方法学评价: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及国际血筛标准品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当发现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时,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后再继续进行,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有效。使用该体系对本中心近30000份样本进行连续检测,有效评估实验整体的性能及稳定性。3.8复检及确认:所有ELISA非反应性,NAT反应性标本都将备份管寄送至中国卫生部临检中心作HBV DNA、HCV RNA和HIV RNA分项定量检测。并对献血者进行随访,以观察是否为抗体检测窗口期标本。3.9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Student’t检验来判断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研究结果1.NAT检测模式和流程的设计:构建了NAT大规模筛查乙肝病毒的检测模式和流程。2.NAT检测的数据统计:93613份无偿献血的标本中,经ELISA筛查HBsAg、抗HCV和抗HIV-1/2非反应性及仅1种ELISA试剂为非反应性的标本共91271份,经NAT检测其中有60例反应性标本,反应性检出率为0.066%。3.NAT反应性标本定量检测:NAT分项鉴别实验反应性率为63.33%(38/60)在我国经血传播疾病病毒酶免试剂阴性核酸试剂阳性献血者标本中,以HBV为主,不同于国外HIV为主的流行模式。4. HBV DNA反应性标本病毒含量分布:38例HBV DNA反应性标本中病毒含量<20IU/ml的标本28例,占73.68%;20~100IU/ml的标本4例,占10.53%。5.HBV检测单试剂反应分析:HBV38例单试剂反应性样本中,使用中国产试剂16例,使用美国雅培公司试剂22例;经NAT确认反应性2例,为美国雅培公司试剂单试剂检出。6.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系统指标: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系统的单项检测灵敏度≥95%,单项检测特异性≥95%,单项检测检测下限是50IU/ml,单项检测下限检出率≥95%。检测通量≥300例样本/每日。第二部分HBsAg ELISA-/NAT+的HBV血清学模式和病毒变异分析研究方法1. HBV DNA提取:使用QIAamp MinElute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标本中病毒DNA。2.PCR扩增:PCR扩增使用Prime STAR高保真DNA聚合酶在BIO-RAD IC-Cycler梯度PCR扩增仪或PE2400PCR扩增仪上进行目的片段PCR扩增。引物HBSSWF: AACATCAGGATTCCTAGGAC; HBSSWR:CCTTGTAAGTTGGCGAGAA; HBSS-F TTCATCCTGCTGCTATGCC; HBSS-R:ACGTTTGGTTTTATTAGGGTTC,扩增产物理论上包含HBV pre-S和S区基因。50μl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5×Prime STARTM Buffer (Mg2+plus)10μl, dNTP Mixture(各2.5mM)4μl, Primer1(10μM)1μl, Primer2(10μM)1μl,上述提取的模板DNA2-4μl, Prime STARTM HS DNA Polymerase(2.5U/μl)0.5μl,灭菌蒸馏水加至50μl。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2min。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55s,共40个循环。72℃2min。反应体系:10×buffer1.0μl, primer F1.0μl, R1.0μl, dNTP1.0μl, Taq0.4μl, ddH2O3.6μl, cDNA2.0μl。每轮PCR均设阴阳性对照,以不同拷贝数的HBV标准质粒为阳性对照,敏感度为50copy/ml。PCR产物取2μl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3.PCR产物纯化:使用TBE缓冲液制作1.5%琼脂糖凝胶,然后对目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载样液中加入SYBR Green Ⅰ。对于扩增产物量大(电泳条亮带)的标本扩增50μl体系后电泳,对于扩增产物量小的标本扩增100μl体系后电泳,使用胶纯化试剂盒纯化扩增产物。4.DNA测序:PCR产物克隆,质粒抽提,使用Big Dye测序反应试剂盒在ABI PRISM3730型全自动DNA测序仪上进行双向测序。5.HBV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对扩增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确定所携HBV的基因型。6.生物信息学软件处理:测序结果采用ContigExpress、MEGA4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测得基因片段序列与各基因型参比序列用Blast进行同源列队,比较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研究结果1.HBV pre-S/S基因PCR扩增结果:56例标本中有41例标本PCR扩增不佳,仅有15例标本PCR产物电泳均可看到1400bp的特异性条带。大部分标本扩增产物量较小,特异性条带较弱。2.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析:23例ELISA HBsAg阳性标本和15例隐匿性HBV标本经巢式PCR扩增阳性检测基因型,结果显示,C基因型在隐匿性HBV中的比例(80.0%)明显高于在HBsAg阳性标本中的比例(17.4%),p<0.05。3.隐匿性HBV感染者表面抗原S区基因突变分析:3株基因B型和12株基因C型的S区序列分析。有6例在该区域内出现了基因序列点突变,其中有3例为1个碱基点突变,3例发生2个位点的碱基点突变。12例HBV基因C型感染者有4例出现基因点突变,而另3例HBV基因B型感染者中,2例出现基因突变株。4.HBV S基因“a”决定簇内点突变分析:15例HBsAg ELISA-NAT+标本测序结果表明“a”决定簇内点突变较多,有6例标本存在9个位点处的“a”决定簇内碱基点突变,主要以A-C突变多见。第三部分ELISA-/NAT+献血者血液HBV抗原抗体确认的研究研究方法1. HBsAg ELISA-/NAT+献血者随访策略和随访流程的设计和建立2.标本采集及处理3. ECLIA法检测HBV抗体和抗原。4.NAT检测5.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1. HBsAg ELISA-/NAT+献血者随访策略和随访流程的设计和建立。2. ELISA(-)NAT(+)献血者随访:对60名ELISA(-), NAT(+)献血者立即进行随访,追踪成功26人(34人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阳的有3人;HBV核酸转阴的5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未转阳但核酸仍为反应性的10人。3.无偿献血者中HBV窗口期标本追踪检测概况4.HBsAg ELISA-/NAT+献血者HBV抗体确认。对将59人份核酸检测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1人HBsAg阳性,HBcAb阳性43人、HBsAb阳性26人,HBcAb单阳性13人。5.抗-HBc的表达与乙型肝炎隐匿性感染的关联研究:抗-HBc与HBV隐匿性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抗-HBc不仅可以作为既往HBV感染的标志,也可以提示隐匿性HBV感染的可能。第四部分肝癌细胞survivin表达及bFGF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培养肝癌细胞系(Bel-7402),培养基为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每2-3天传代一次。根据文献及预实验结果对将培养的Bel-7402细胞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bFGF或wortmannin处理。2.细胞处理:将对数生长期细胞1×105/ml,接种于培养瓶,待达到70%融合时换成无血清DMEM培养液孵育过夜,使细胞同步化,然后按时间点和浓度点分组施加因素。3.Western blot分析:将样品加适量样品悬浮缓冲液后,超声破碎,离心取上清,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用10%SDS-PAGE电泳后,将PAGE凝胶中的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加入一抗(PKB Ser473)进行Western Blot。最后定影、显影,分析结果。4. RT-PCR检测Bel-7402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提取细胞总RNA,设计survivin特异性引物,RT-PCR, PCR产物经2%凝胶电泳,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并拍照。5.细胞周期分析:收集消化的贴壁Bel-7402细胞,加入70%冷乙醇固定48h,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荧光强度。CellQuest分析软件进行细胞周期DNA含量分析。6.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1.经bFGF处理后肝癌细胞PKB活性变化2.经bFGF处理后肝癌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3.PI3K抑制剂对bFGF诱导肝癌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4. Wortmannin对肝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研究结论:1.在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筛查中,采用ELISA技术对血液标本进行初检,NAT技术进行复检的模式,能够对标本进行精确的定性检测,对窗口期的标本和隐匿性肝炎标本具有更强的检出率。2.目前常规血液筛查中检测HBsAg为阴性的合格血液,仍然存在着窗口期漏检和隐匿性乙肝感染,以隐匿性乙肝为主,病毒株多为C型,且存在着变异株,B型病毒株较少,但突变株较高,突变株可逃避现有的诊断试剂的筛查。3.抗-HBc与HBV隐匿性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抗-HBc不仅可以作为既往HBV感染的标志,也可以提示隐匿性HBV感染的可能。在不具备开展核酸检测的地区,可以开展抗-HBc检测,以降低输血风险。4. bFGF通过依赖PI3K/PKB途径调节肝癌细胞Survivin的转录活性,促进其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PI3K/PKB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该作用,并导致survivin表达的下调。创新点1、以省级血液中心为基础,选择93613例大样本,对现有血液筛查模式下ELISA及NAT对HBV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和输血残余风险进行对比研究。2、成功构建以核酸检测技术组合酶联免疫筛查技术的输血前经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检测模式来取代目前单一免疫学检测模式,显着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3、首次研究了本地区HBV感染者HBV基因类型的分布和变异株的基因序列,丰富了国内HBV基因型分布的数据,为乙肝疫苗研制和乙肝诊断试剂的改进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4、抗-HBc与HBV隐匿性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抗-HBc不仅可以作为既往HBV感染的标志,也可以提示隐匿性HBV感染的可能,在不具备开展核酸检测的地区,开展抗-HBc检测可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5.首次证实bFGF刺激Bel-7402细胞后,通过依赖PI3K/PKB途径调节Survivin的转录活性,促进其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邓莉平[10](2012)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HIV、HCV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了解不同人群中HIV、HCV@及混合感染的情况,以制定合理的措施控制HIV、HCV的传播。方法:分别以部分地区的婚检、孕检人群为普通人群,而既往有偿献血员、受血者、静脉吸毒者为高危人群,采用ELISA检测抗HIV、抗HCV。PCR扩增HIVPOL区、HCV core区基因,分析HIV、HCV基因型。结果:共46891例婚检及孕检人群进行了抗HIV检测,其中阳性577例,抗HIV感染率为1.23%。其中24532例婚检及孕检人群进行了抗HCV检测,其中阳性450例,人群中感染率为1.8%。伊宁地区婚检人群的抗HIV、抗HCV感染率(分别为(1.8%,4.2%)均明显高于通城地区(0%,1.5%),两地婚检人群中HCV感染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高危人群中HCV的感染率为61.7%(673/1090),HIV的感染率为34.3%(399/1163)。在既往有偿供血员、受血、静脉吸毒、异性及男男同性传播感染HIV的人群中合并HCV的感染率分别为80.2%(595/742),56.3%(218/387),76.5%(179/234),8.6%(117/1360),3.1%(5/161)。542名HIV/AIDS患者POL区基因分析,结果发现HIV-1株B’亚型416(76.8%)例,CRF01-AE,78例(14.4%);CRF08-BC40例(7.4%);B亚型,5例(0.9%);C亚型,2例(0.2%);CRF12-BF1例(0.4%)。206例HCV core区基因分型检测,其中1b型167例(81.1%),2a型24例(11.7%),1b/2a重组型3例,6a型2例,3b型和3a型各1例。结论:HIV、HCV在我国呈现普遍低流行,局部高流行,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血传播流行区HIV、 HCV互为高危人群;血传播是HIV/HCV合并感染的主要途径,本地区HIV、HCV的基因型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但与感染途径有明显的关系。第二部分HCV对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影响目的:探讨合并丙肝感染是否影响ART的长期疗效,及HCV对ART治疗后HIV病程的影响。方法:对目前已行ART治疗患者,按抗HCV阳性和阴性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ART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数、HIV载量和肝功能。以死亡作为病程的终点,分析HCV对HIV进展的影响。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D4计数均逐渐增高,末次访视CD4计数均较入组时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合并HCV组增幅较低、增长速度较慢;HIV-RNA转阴率也无明显差异,随着治疗时间的进一步延长,两组转阴率均下降,能坚持长期治疗者,病毒仍可获得较高的转阴率,HIV/HCV组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HIV组。接受cART治疗后,HIV与HIV/HCV组病死率类似,但HIV/HCV组因肝病死亡者明显增多。结论:HCV没有影响ART长期的病毒学应答,但合并感染者减慢了CD4增加的幅度,增加了肝功能的异常率,增加了肝病相关的病死率。第三部分HIV对HCV病程进展及抗HCV治疗的影响目的:了解HIV对HCV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及死亡的影响。了解开展cART后,HIV/HCV合并感染人群中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了解合并HIV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疗效的影响。为我国HIV/HCV合并感染者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HIV对未行抗丙肝治疗者进展至终末期肝病、死亡的影响;Kaplan-Meier方法分析HIV对肝硬化、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采用logistical回归分析了接受ART治疗HIV/HCV者发生ESLD的危险因素。前瞻性地观察了HIV/HCV接受IFN+病毒唑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平均感染HCV14年余,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一HCV感染组ESLD发生率分别为12.7%(29/229)VS5.2%(7/134),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开展cART前后,HIV/HCV合并感染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0.5%(61/297)及12.2%(28/229),均明显高于单一HCV感染的PBD(3.0%,4/134)。合并HIV/HCV肝硬化者进展至肝癌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22.2%(14/63)和57.1%(36/63),而单一HCV肝硬化者中,肝癌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8.7%(9/1045)17.3%(18/104),两者间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HIV阳性或阴性的丙肝肝硬化进展至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14.9±1.4月,65.4+5.5月,两者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基线时年龄>40岁(OR=2.385,P=0.039), CDC分期C期(OR=10.472, P=0.000), ALT异常(OR=16.374,P=0.000),合并HBV (OR=2.507, P=0.042), cART持续时间>5years (OR=3.232, P=0.010)及CD4T细胞计数>200cells/mm3(OR=0.364, P=0.011)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显着相关。HIV/HCV组与HCV组在IFN/RBV治疗24周、48周及停药半年后,HCV-RNA的转阴率分别为92.5%VS100%,86.3%VS94.7%,64.7%VS73.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LT异常率,HIV/HCV组从治疗前47.2%降至治疗结束时13.2%,而HCV组从60.9%降至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V/HCV者pegIFN/RBV与IFN/RBV组HCV转阴率及CD4变化均类似。HIV/HCV出现副作用的类型更多,含AZT方案者贫血明显更多。结论:HIV明显促进了HCV进展至肝硬化、肝癌,明显缩短了HCV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HIV/HCV发生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乙肝感染、艾滋病分期、HIV-RNA、ALT及CD4计数。对CD4计数>350个/u1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开展抗丙肝的治疗,HIV没有影响抗丙肝治疗结束时的应答;在HIV/HCV合并感染者中短效IFN与pegIFN联合RBV在治疗结束时应答没有统计学差异,持续应答的影响尚需加强随访观察。抗丙肝患者cART方案中应避免包含AZT、D4T联用。第四部分、合并HIV及IL28B rs12979860多态性对丙肝自发清除率的影响目的:了解HIV及IL28B基因多态性对丙肝自发清除率的影响。方法:以既往有偿供血或受血感染HCV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动态监测HCVRNA,采用PCR方法扩增IL28B rs12979860片段,测序产物直接与标准序列比对而确定IL28B的基因型,并采用logistal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对丙肝自发清除率影响因素。结果:656例慢性HCV感染者,共发现159例丙肝RNA为持续阴性,丙肝的自发清除率为24.2%。而HIV阴性和阳性组丙肝的自发清除率分别为23.1%(51/221)和24.8%(108/435),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IL28B rs12979860的CC基因型患者的丙肝自发清除率为27.3%(47/172),明显高于非CC基因型7.4%(2/27),两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丙肝自发清除率的因素为IL28B rs12979860的CC基因型及合并乙肝感染。结论:合并HIV感染没有影响既往有偿供血或受血感染HCV者的丙肝自发清除,IL28Brs12979860的CC基因型有更高的HCV自发清除率,重叠乙肝感染者丙肝的自发清除率更高。

二、日照地区1997~2000年献血员抗-HIV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照地区1997~2000年献血员抗-HIV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持续性G病毒二型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及其感染性克隆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黄病毒科病毒
    1.2 GBV-C病毒(HPgV)简介
    1.3 HPgV-2病毒简介
    1.4 Pegivirus病毒的培养体系探索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HPgV-2在国内人群中的发现
    2.1 材料与方法
    2.2 技术路线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PgV-2感染人的致病性及细胞嗜性
    3.1 材料方法
    3.2 技术路线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PgV-2感染性克隆探索
    4.1 材料与方法
    4.2 技术路线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缩略词汇总表
成果
致谢

(2)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样本采集与处理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采集与处理
    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仪器
    4 常规血液筛查模式
        4.1 血清中HBsAg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4.2 血清中Anti-HCV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4.3 血清中HIV-1-Ag/Ab 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4.4 血清中TP抗体ELISA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4.5 ELISA血液筛查全自动化流程的建立
        4.6 血清中ALT检测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5 NAT技术对血液中HBV DNA、HCV RNA、HIV RNA进行筛查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方法及步骤
        5.3 质量控制
    6 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
        6.1 实验原理
        6.2 实验方法及步骤
    7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
        7.1 实验原理
        7.2 实验方法及步骤
    8 血清中TGF-β1 定量ELISA检测
        8.1 实验原理
        8.2 实验方法及步骤
    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常规血液筛查结果统计分析
        1.1 血清中HBsAg、抗-HCV、HIV-1-Ag/Ab、TP、ALT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1.2 HBsAg阳性样本的统计分析
    2 NAT检测技术对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2.1 核酸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阳性率统计分析
        2.2 两个厂家核酸检测系统比较分析
    3 PCR定量检测HBV DNA以及血清学检测“两对半”结果分析
    4 血清中TGF-β1 定量ELISA检测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云南红河州高危人群HIV及其共感染的HCV/HPgV-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HI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3.2 HIV-1 pol区扩增测序基本情况
    3.3 HIV-1 基因亚型及其在不同人群和时间的分布
    3.4 基于全长基因组的2株新型重组毒株和4株G亚型病毒的鉴定
    3.5 新型重组毒株(URFs)的鉴定及人群特征
    3.6 HIV-1 传播簇分析
    3.7 与云南其他地区毒株流行的关系
    3.8 主要HIV-1 毒株的流行动力学分析
    3.9 耐药毒株流行情况
4 讨论 第二部分 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与HIV共感染的HC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HCV共感染的情况
    3.2 HCV CE2/NS5B区扩增测序结果
    3.3 HCV的基因亚型及其构成
    3.4 HCV的成簇分析
    3.5 不同时间段的成簇分析
    3.6 HIV与 HCV的共传播
    3.7 HCV的流行动力学析
4 讨论 第三部分 云南省红河州高危人群与HIV共感染的HPg V-2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HPgV-2抗体与核酸检测结果
    3.2 HPgV-2阳性人员的流行病学特征
    3.3 HPgV-2与HCV的共感染情况
    3.4 HPgV-2抗体阳性者中HPgV-2 RNA阳性的比例
    3.5 单独HPgV-2 RNA阳性率
    3.6 HPgV-2的基因变异和遗传特征
    3.7 HPgV-2的致病特征分析
    3.8 HPgV-2的成簇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4)降低我国经输血传播病原体风险的血液筛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国无偿献血者HTLV筛查模型的研究——未常规筛査的病原体血液筛査策略的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献血者HTLV筛查和确证检测
    
2.2.2 确证阳性献血者人口特征分析
    
2.2.3 厦门血液中心HTLV检测成本评估
    
2.2.4 HTLV感染的患者临床治疗及结局调查
    
2.2.5 社会经济效益模型中的指标定义
3 结果
    3.1 来自13个省份的20家合作单位HTLV流行率调查
    
3.1.1 参与的研究单位地理分布
    
3.1.2 HTLV流行率计算
    3.2 HTLV抗体确证阳性的献血者人口特征信息
    3.3 厦门血液中心2014-2017年筛查结果
    
3.3.1 抗-HTLV筛查结果
    
3.3.2 确证结果
    
3.3.3 确证阳性献血者人口特征学分析
    
3.3.4 检测成本估算
    3.4 HTLV抗体确证阳性患者的治疗、预后及家族感染情况调查
    3.5 社会经济效益模型的计算公式
    
3.5.1 筛查成本计算公式
    
3.5.2 治疗成本计算公式
    
3.5.3 输血直接感染总人数计算公式
    
3.5.4 受血者感染后性传播数计算公式
    
3.5.5 受血者感染后垂直传播数量计算公式
    
3.5.6 治疗成本
    
3.5.7 直接成本=筛查成本—治疗成本
    
3.5.8 社会效益
    
3.5.9 社会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直接成本/社会效益
    
3.5.10 公式计算程序
    3.6 HTLV筛查模型的建立
    
3.6.1 计算模型中各参数取值
    
3.6.2 各地区HTLV筛查策略
    3.7 我国无偿献血者HTLV筛查模型的建议
4 讨论
5 结论
6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无偿献血者HCV和HBV筛查策略研究——常规筛查病原体筛查策略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策略评估检测
    
2.2.2 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策略评估检测
3 结果
    3.1 HCV筛查策略评价结果
    
3.1.1 ELISA和核酸筛查结果
    
3.1.2 RIBA确证结果
    3.2 HBV筛查策略评价结果
    
3.2.1 ELISA和核酸筛查结果
    
3.2.2 中和实验结果
    
3.2.3 追踪标本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5.1 HCV检测策略评估
    5.2 HBV检测策略评估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筛查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和归队模型的研究——解决高灵敏度试剂导致的假阳性问题
1 研究背景
2 初筛HIV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和归队模型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仪器和试剂
    
2.1.2 标本来源
    
2.1.3 确证检测
    2.2 结果
    
2.2.1 ELISA和核酸检测结果
    
2.2.2 RIBA检测结果
    
2.2.3 追踪标本检测结果
    
2.2.4 初筛HIV ELISA和/或HIV NAT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模型建立
    2.3 讨论
    2.4 结论
3 初筛HCV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和归队模型建立
    3.1 研究方法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标本来源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Anti-HCV和HCV-RNA都为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
    
3.2.2 Anti-HCV反应性而HCV-RNA非反应性
    
3.2.3 Anti-HCV非反应性而HCV-RNA反应性
    
3.2.4 Anti-HCV和HCV-RNA均为非反应性
    
3.2.5 HCV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模型的建立
    3.3 讨论
    3.4 结论
4 初筛HBV反应献血者确证和归队模型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仪器和试剂
    
4.1.2 标本来源
    
4.1.3 HBV筛查和确证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HBsAg和HBV-DNA均为反应性的追踪确证结果
    
4.2.2 HBsAg非反应性但是HBV-DNA为反应性的追踪确证结果
    
4.2.3 HBsAg反应性但是HBV-DNA为非反应性的追踪确证结果
    
4.2.4 HBsAg和HBV-DNA均为非反应性的追踪确证结果
    
4.2.5 HBV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模型
    4.3 讨论
    4.4 结论
5 初筛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反应性献血者确证和归队模型建立
    5.1 研究方法
    
5.1.1 仪器和试剂
    
5.1.2 标本来源
    
5.1.3 抗-TP筛查和确证实验
    
5.1.4 模型建立
    5.2 结果
    
5.2.1 Anti-TP的ELISA检测结果
    
5.2.2 TPPA检测结果
    
5.2.3 追踪标本检测结果
    
5.2.4 模型建立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总体小结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下一步工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个人简介

(5)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变化趋势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综述 无偿献血的历史及检测方法演变
    参考文献
致谢

(6)2011-2015年阜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试剂和方法
    2.3 主要设备
    2.4 血液报废类型
    2.5 血液报废的判定
    2.6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
    3.1 无偿献血一般情况统计
    3.2 血液报废情况统计
        3.2.1 感染性因素报废情况统计
        3.2.2 非感染性因素报废情况统计
        3.2.3 感染性因素与非感染性因素报废情况比较
        3.2.4 2014年-2015年抗HIV阳性结果与HIV确证实验结果比较
4、讨论
    4.1 阜阳市无偿献血一般概况分析
    4.2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4.3 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4.4 其他未开展检测的感染性因素分析
5、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个人简历
    2、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1 科研情况
        论文发表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标本要求和处理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试剂
    2.2 方法
        2.2.1 速率法检测ALT
        2.2.2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
        2.2.3 实时荧光PCR检测HBV DNA /HCV RNA/HIV/RNA
        2.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2015年与2016年献血者复检统计结果比较
    3.2 2015年和2016年单项不合格统计结果比较
        3.2.1 2015年与2016年HBV DNA同HBsAg OD值关联性
        3.2.2 OD值≤0.010的HBV DNA阳性标本与ALT值关联性
        3.2.3 HBV DNA阳性与Ct值分布的关联性
        3.2.4 ALT值高低同HBV DNA阳性的关联性
    3.3 2015年与2016年多项不合格统计结果
        3.3.1 2015年与2016年ALT合格与不合格人群的血清学结果比较
        3.3.2 2015年与2016年血清学肝炎标记物阳性组和阴性组ALT异常率比较
        3.3.3 2015年和2016年献血者中多项血清学不合格结果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ALT与无偿献血
    4.2 肝炎的流行性与无偿献血
    4.3 艾滋病和梅毒流行性与无偿献血
    4.4 病毒核酸检测与无偿献血
    4.5 本文的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2008-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分析及残余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太原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梅毒、HIV感染状况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太原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肝炎相关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太原市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率及血液筛查后残余风险度的评估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输血传播HIV、HBV和HCV的风险评估(综述)
    1 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评估的内容
    2 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评估发展概况
    3 输血残余风险的评估方法
    4 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评估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序言
第一部分 输血前应用NAT大规模筛查乙肝病毒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HBsAg ELISA-/NAT+献血者HBV血清学模式和病毒变异分析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HBsAg ELISA-/NAT+献血者血HBV抗原抗体确认与分析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Bel-7402肝癌细胞survivin表达及bFGF的调控作用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论文创新点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HIV、HCV的流行病学调查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HCV对cART疗效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HIV对HCV病程进展及抗丙肝治疗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丙肝自发清除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文对照表
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日照地区1997~2000年献血员抗-HIV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持续性G病毒二型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及其感染性克隆初步探索[D]. 万政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2]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肝感染状况的统计分析及研究[D]. 袁志凤. 青岛大学, 2019(03)
  • [3]云南红河州高危人群HIV及其共感染的HCV/HPgV-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李天一. 军事科学院, 2019(09)
  • [4]降低我国经输血传播病原体风险的血液筛查策略研究[D]. 李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2005-2018年莱芜地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变化趋势及对策探讨[D]. 孟宪霞.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9
  • [6]2011-2015年阜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D]. 李强.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7]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D]. 王芳. 南昌大学, 2017(04)
  • [8]2008-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分析及残余风险评估[D]. 段学云.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2)
  • [9]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分析的研究[D]. 孙波. 山东大学, 2013(10)
  •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D]. 邓莉平. 武汉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1997-2000年日照地区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