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风险投资

文化视角下的风险投资

一、从文化视角看风险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赵勇[1](2021)在《家族控制、二代涉入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家族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必然要求。然而,现有家族企业创新文献还多致力于内部研发的探讨,忽视了外部技术获取这一重要的创新战略,导致研究无法为家族企业应对创新挑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这引发了我们对我国家族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的研究兴趣。同时,我国家族企业正处于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如何应对来自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挑战也是摆在家族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本文还聚焦传承情境,探讨了二代涉入给家族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带来的影响。鉴于此,围绕家族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议题,本研究试图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以期深入探究这一动力机制:(1)为什么家族控制会导致家族企业更加青睐外部技术获取?(2)家族控制是否会影响家族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3)二代涉入又为何降低了家族企业对外部技术获取的偏好?为回答以上的问题,本文以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为基础,结合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设计、开展了三项研究,并基于2007-2017年家族上市企业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家族控制是导致家族企业青睐外部技术获取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绩效期望落差是家族企业选择内部研发的重要推力,家族成员技术背景则增强了家族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的灵活性。(2)家族控制还是导致家族企业更多选择技术并购这一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重要原因。家族企业内、外部治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家族政治关联)则有助于增强组织在外部技术获取方式选择上的灵活性。(3)在传承情境下,不同于家族控制对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的影响,二代涉入深刻改变了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逻辑,表现为内部研发的吸引力上升,外部技术获取吸引力下降。此外,绩效期望落差抑制了家族企业对外部技术获取的采用,而二代技术背景在提高家族企业创新决策灵活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潜在的理论贡献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将外部技术获取引入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从家族控制与二代涉入出发,剖析了这些家族治理要素对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的影响机制,推进和加速了家族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前因研究的进程。第二,已有研究较少探讨治理要素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立足家族控制这一家族治理要素,探究家族治理影响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逻辑,为“家族治理是家族企业异质性决策或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一研究论断提供了来自创新领域的经验证据。第三,家族企业理论的引入。资源基础观、交易成本理论在诠释家族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研究时,无法从非经济视角出发,揭示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经济非理性”行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引入有助于全面剖析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逻辑,特别是非经济逻辑。这一理论尝试也帮助我们识别出家族控制、二代涉入对家族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截然不同的影响机制,对深化、丰富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研究大有裨益。第四,核心概念的细化与兼顾。一方面,当前文献对家族控制的使用存在随意和混乱的现象,折射出我们在家族控制类型区分上的重视不足。在本文中,结合研究问题,我们将家族控制类型明确为战略控制,而非所有权控制或运营控制。在推动家族控制规范研究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家族控制其他类型差异化逻辑对研究理论论证的干扰。另一方面,现有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研究往往缺乏对技术联盟、技术并购两类常见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通盘考虑。在探讨家族控制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时,本文将二者同时纳入组织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分析框架,在促进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研究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技术联盟与技术并购之间差异的认知和把握。

刘天翔[2](2021)在《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全面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大力贯彻并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大量创新型项目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经济发展。在创新创业的早期阶段,创业者通常面临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而诸如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等传统融资渠道对创业者而言仍具有较高的门槛,无法有效缓解创新型项目的融资困境。互联网金融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和低风险的创新融资渠道,助力创新型项目打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奖励型众筹基于产品/服务回报的特点使其已成为最为活跃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受到创业者的广泛关注。创新型项目的价值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使其仍面临较大的融资挑战,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在潜在支持者评估项目质量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奖励型众筹的高噪声信号环境下,个体质量信号和质量信号组合均成为影响支持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个体因素,但现有研究对创新型项目质量缺乏系统性分析,对质量信号的多因素组合尚未深入探讨。系统梳理创新型项目质量特征,探究创新型项目不同特征的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的影响,对深化信号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结果和融资净效应水平的影响,对理解质量信号如何影响创新型项目融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从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组合层面探究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的多因素组合,是理论界尚未系统介入的研究空间,具有突出的研究意义。上述研究对创新型项目如何有效传递项目质量信号,避免融资失败、实现项目融资目标和追求融资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和决策指导价值。本研究基于融资理论、信号理论和创新型项目资本理论,运用定量实证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从线性对称关系和非线性不对称关系的视角研究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的影响。结合创新型项目融资、互联网金融、奖励性众筹融资、创新型项目质量和项目质量信号的相关综述,本文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1)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结果的影响,探讨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和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结果的线性对称关系,以及信号组合和融资成败结果的非线性不对称关系;(2)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成功项目的融资净效应影响,探究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和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的线性对称关系,以及信号组合和融资净效应水平的非线性不对称关系;(3)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失败项目的融资净效应影响,探究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和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的线性对称关系,以及信号组合和融资净效应水平的非线性不对称关系,并通过和研究内容二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质量信号及其组合层面进一步深入探究奖励型众筹融资失败的信号因素。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创新型项目提供的视频、创业者成员信息和外部合作信息,创业者在同一奖励型众筹众筹平台成功发起过创新型项目融资,以及创新型项目在融资周期内更新的项目信息,均能显着正向影响融资成功;(2)创新型项目信息更新信号作为非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息信号是影响众筹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对融资成功的影响需要其他信号的共同作用,创新型项目信息更新信号的缺失同样是导致众筹失败的主要原因;(3)对融资成功的创新型项目而言,创新型项目提供的视频、创业者外部合作信息,创业者在同一众筹平台成功发起过创新型项目融资,以及创新型项目在融资周期内更新的项目信息,均能在净效应层面显着影响融资净效应;(4)高净效应水平的创新型项目信息更新信号作为非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息信号,是影响融资成功的创新型项目高融资净效应水平的必要条件,低净效应水平的创新型项目信息更新信号作为非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息信号,是影响低融资净效应水平的必要条件;(5)在融资失败的创新型项目中,只有融资目标、第三方认证的人力资本和非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号的净效应对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产生了促进作用,智力资本信号、非第三方认证的人力资本信号以及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号对融资净效应不具有影响;(6)非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资本信号在信号组合中是缺失的,多数奖励型众筹融资失败的创新型项目都缺少对项目进度信息的更新,“功亏一篑”的项目是因为没有进行项目进度信息的更新,而“无人问津”的项目则是在没有更新项目进度信息的基础上,设立了过高的融资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管理启示有:(1)创新型项目融资后创业者需要在平台上更新项目进展信息,这是融资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创新型项目缺少项目进展的更新信息也是导致其融资失败的重要因素;(2)创新型项目融资后创业者需要在平台上较多的更新项目进展信息,这是实现高融资净效应的必要条件,反之则一定无法实现高融资净效应;(3)项目更新信号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创新型项目融资“功亏一篑”,且过高的融资目标会进一步导致融资失败的项目“无人问津”。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包括:(1)充分考虑了奖励型众筹的高噪声信号环境,不仅探究了创新型项目个体质量信号对融资成败结果及融资净效应的影响,还深入探讨了信号组合这一整体因素对二者的影响,为质量信号在奖励型众筹的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系统性探讨了创新型项目中,反映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结果和融资净效应的影响,丰富了对创新型项目质量特征的相关研究;(3)细分了创新型项目获取外部融资的能力和水平,丰富了对融资成败结果和融资净效应的相关研究;(4)从非线性不对称关系的视角探究了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组合与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结果和融资净效应的充分不必要关系,从因果关系层面为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5)从融资失败项目本身出发,深入探究了导致创新型项目融资失败的信号因素,为研究创新型项目融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本研究对创新型项目有效传递项目质量信号,实现项目融资目标或融资效益最大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价值,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只是基于静态层面研究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的影响;(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主要研究内容为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在奖励型众筹融资中的传导机制;(3)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仅为中国奖励型众筹平台的创新型项目。后续研究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本研究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唐菁菁[3](2021)在《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指出Zingales(2015)在金融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文化与金融”特刊中提出了“金融学的文化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in Finance)”这一观点,表明了当前金融学术界对文化与金融这一交叉学科的高度重视。相较于国外学者,中国学者对文化影响金融发展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大多以中国为研究样本,缺乏对中国周边国家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各国族群与宗教文化信仰错综复杂,金融发展差异巨大,也为中国学者研究文化与金融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样本。因此,在文化与金融这一研究课题被逐步重视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征与地区金融发展及企业金融行为的联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检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梳理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Holmstrom and Tirole(1998,2000)、杨夏妮(2015)的非对称情形下的企业融资选择模型以及Chakraborty and Ray(2006,2007)、季益锋(2014)企业融资选择的内生金融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改与拓展,在中国学者中探索性的构建了文化特征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以及地区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且依据理论模型以及相应的理论基础提出与之对应的研究假设。然后本文运用文化金融学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以Hofstede国家文化维度和Desmet et al.(2017)国家文化多样性指标代表国家的文化特征,首先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征对企业金融行为的影响。在进行跨国分析后,本文还选取了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一个具有典型文化差异性的国家——马来西亚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证实在单一国家中,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差异对企业金融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本文遵循从微观至宏观这一研究思路,检验了文化特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理论模型的推导结果表明,文化特征作为一国的非正式制度环境特征,与正式制度一样,会通过企业家行为以及代际传承影响对国家的企业金融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再对国家的金融发展产生作用。多元文化特征成为影响金融行为和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五个地区,即东盟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地区以及欧洲地区,并分别分析了每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及金融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族群和宗教信仰错宗复杂,形成了差异性显着的多元文化特征,并且金融发展程度差异巨大。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检验中发现,Hofstede国家文化维度指标中的权力距离、个人主义、男性化以及不确定性规避对企业的短期债务占比造成了显着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长期导向对企业的短期债务融资偏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效应,文化多样性与企业的短期债务比例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文化特征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检验后结果未发生改变。基因特征和宗教人口比例是替代文化维度较为合适的工具变量,国家的河流特征和海拔坡度特征是替代文化多样性较为合适的工具变量,运用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而文化多样性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主要机制在于文化效应。在单一国别分析中,以马来西亚的上市公司为例,研究证实:马来人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更倾向于通过长期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公司的现金持有比例更低,股利分配比率更高。而企业中的华人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会偏好于短期负债,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不明显,股利分配比例较低。企业IPO时分配给马来人的股权越多,公司会更倾向于长期负债,更少的现金持有以及更多的股利分配。运用工具变量以及纳吉布总理2009年放松企业强制性股权分配政策进行的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并未改变研究结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中的华人股权所代表的佛教文化更倾向于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的经营杠杆、提高企业投资额度、增加华人董事人数并减少具有政治关联的董事。Hofstede国家文化维度指标中的权力距离、男性化特征、不确定性规避以及长期导向指标对国家的金融发展呈现负向影响效应,而个人主义指标对金融发展呈现正向影响效应,文化多样性对国家的金融发展为负向影响效应。研究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并未发生改变,而文化多样性影响国家金融发展的主要机制在于多元文化造成的整体社会信任水平下降。本文运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展开的研究与当前文化与金融主要文献的研究结论较为吻合,并且拓展了中国学者在文化金融交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了来自沿线国家文化与金融层面的经验证据。

郭凯欣[4](2020)在《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指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既是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内涵,侧面说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文化内容和文化模式的统一创新发展。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即平台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属于共享经济模式,有助于实现平台内外部资源共享和资源有效配置,通过重塑、整合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年底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项目在景德镇实现落地生根,景德镇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文化资源禀赋的城市转型升级和地域性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切入视角,采用整体性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就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况、平台特征和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平台经济模式总体的发展特征和动机、战略模式和创新,以此分析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静态环境的内部资源要素和动态环境的外部资源要素。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结合平台理论和文化创意平台成长路径构建“平台创新行动战略-平台创新实现战略”的平台创新发展战略模型。并对异质核心资源主导的景德镇代表性文化创意平台的发展模式,即国营文化产业资本结构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和民营文化产业资本结构的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分别进行单案例分析,可知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的陶溪川、市场需求与导向协同型模式的宁封窑,其核心资源在平台战略发展的不同阶段显示出动态性特征以及内生地决定平台战略发展路径,既是平台核心能力形成的要素基础也是平台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关键资源条件,以此得出不同产业所有制作用下的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不同发展路径,并构建相应的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在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景德镇同区域共存的多文化创意平台各资源要素的维度分析,得出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各资本性质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趋势,结合国家政策背景和市场发展趋势,由此推测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社会参与多元投融资的文化创意平台运行机制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意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式,并且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方面对国内其他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平台的模式开发经营与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晓飞[5](2020)在《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兴则国家兴,产业强则国家盛,文化产业发展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环节。政府、企业、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金融行业的支持不可或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反作用于金融业。文化金融将为国家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为38737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10.3倍;2005-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8.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也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的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源,随着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IPO注册制和互联网金融的相继启动,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现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文化产业本身高风险的特点、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量严重不足而致的文化产业融资约束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发挥金融推动作用,构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融资的困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安全的互动机理,以便于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基础,从而使政府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文章从文化产业的基本涵义、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别从我国的财政文化支出、银行业、资本市场、债券融资、保险业、文化产业基金、担保机构及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指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现存的金融支持体系无法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效应。包括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及对保护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在对文化产业发展效应分析中,将数据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划分,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建立文化产业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安全效应。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业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保护文化产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是本文的重点和归宿,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金融支持体系并不完善,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进而对该原因从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金融支持体系架构的不完善和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三方面记性分析。之后,探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成要素,提出构建包括政府、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及企业自身在内的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在内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设计建立包括财政经费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投资公司、资本市场及风险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文化金融体系。最后,本文分别从政府政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社会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郭丽环[6](2020)在《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离线交易场景中,本地偏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指投资者行为呈现地理位置上的趋同性,而不是扩散到广泛的距离范围,换句话说,投资者行为很难打破地理位置限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市场结构分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福利提供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投资者行为的本地偏好特征。贸易的本地偏好并被认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六大谜团之一。在众筹平台中,所有资金流都是通过在线转账实现的,不涉及地理位置隔阂;同时,信息流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可见的,亦不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互联网发展打破了线下交易的空间壁垒,理应不会呈现显着的本地偏好现象。但鲜有研究专注于在线众筹市场中的本地偏好,更没有研究试图讨论在线众筹中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更没有相关研究试图比较不同国家间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差异。本文引入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搭建投资者本地偏好行为与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桥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组、分层、分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投资者多层次本地偏好行为模型。采用来自全球最大的基于回报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数据,采用爬虫技术抓取了136234个众筹项目,以及这些众筹项目的地理位置数据,爬虫还采集了所有投资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为了横向比较中美两国投资者在本地偏好上的差异,采用了来自点名时间(Demohour)上的347个中文众筹项目,及其详细的投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实证分析方法,本文得到的了以下关键的研究结论:(1)打破了地理位置局限的在线众筹模式,表现出了显着的本地偏好。在线金融市场中,本地偏好是投资者的典型行为模式,即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距离自身较近的众筹项目,而不愿意投资距离较远的众筹项目。(2)证实了投资者在不同项目类别中的本地偏好呈现不同的趋势。已有的研究中,都是把投资者行为模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没有对本地偏好对象进行细分。本文把项目按照类别进行细分,证明了在不同的项目类别下,投资者行为呈现不同模式的本地偏好。一些项目类别中,本地偏好显着存在并影响融资绩效;而在另外一些项目类别中则没有这种效果。(3)本地偏好在众筹投资行为中的存在具有层次性,动态扩散性并对融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的数据具有时间变量,便于以动态视角考察本地偏好的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在融资初期,投资者与融资者的距离较近,随着融资的进行,投融双方的平均距离从3605公里逐渐增加到4229公里。本地偏好的扩散在不同项目类别中呈现完全相异的走势,通过预测模型发现,在考虑本地偏好的扩散下,对项目融资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从63%上升到70%以上。(4)对中美两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趋势进行比较,实际投资数据表明:美国的投资者更加开放,他们投资外国项目的比例更大;而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则更加强烈,即中国投资者投资本国的项目更加积极。从中美两国的内部上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本地偏好,展示了地区差异。理论上,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对投资者的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存在影响,在海洋贸易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具有开放的精神,因此对本地资源的偏好较小。而在中国的农耕背景,投资者受到农耕文化、乡土情结、血缘、姻缘、乡缘、地缘、人缘等因素更大,对本地资源的依赖也更大。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投资者行为差异,有助于扩展乡土情结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应用和解释。本文丰富了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理解,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和营销渠道,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本研究有助于以本地偏好行为模式作为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依据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特点,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充分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投资特点,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能力和友好性。

林存文[7](2019)在《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及其产业开发与利用等的研究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验证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好这一现象为出发点,以实证检验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其次,借鉴创意经济理论、文化产业价值链等理论,分析了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以及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等研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再次,运用因子分析、面板数据计量回归等方法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水平;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管理启示。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三点研究结论。第一,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机制揭示了两者间存在的影响和联系。实证研究显示,综合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存在正向显着的影响,“文化资源诅咒”总体上不存在。但不同类型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第二,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过程和运行机制。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三个阶段,包括创意、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等环节。实证研究显示,产业集聚、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政策环境、人才、市场需求、创意等要素对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过程有正向显着的影响作用。第三,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揭示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程度和水平,具体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来体现。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当前各城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存在中等水平以上的耦合,但耦合协调等级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但协调发展水平还不足,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还不高。本研究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并验证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第二,分析并检验了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机制,验证了经济学领域中的“资源诅咒”命题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适用性;第三,剖析了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提炼并实证检验了创意、人才、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政策环境等关键影响因素;第四,实证测度了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水平,通过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了对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程度的研究。本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学术价值,丰富了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期望能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卢迎[8](2019)在《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法总则》第十条确立的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单维公序良俗标准存在严重背离商业交易逻辑的缺陷,因此探讨如何构建法律逻辑与商业逻辑相兼容的判定标准无疑是法律因应商业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商事习惯法源制度的规则群来看,即使制定法已经对法源构成、启动与查证等内容提供了相对完备的规则供给,但公序良俗仍然构成限制商事习惯法源资格的终极性标准。为此,底线标准的设定不仅是影响商事习惯法源功能的关键因素,而且也决定能否有效规制商事习惯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立足于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提出问题—构建标准—校验标准—具体运用为研究框架,本文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史学等基本理论,立足于一个较为微观的研究视角来检视现行法构造下单维公序良俗的实践效果,从而在回归商业交易逻辑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功能性判定标准的设定思路。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民法总则》第十条将公序良俗确立为商事习惯的适法性判定标准并不充分,应在坚持不违背强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引入由公序良俗与公平原则构成的复合化功能性评价标准。商事习惯作为商事主体建构交易秩序与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交易规则,本身即表征着商业交易活动运行的客观规律,其适法性判定标准的设定也应充分考虑到如何消解适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交易社会负面效应。在民事思维支配民法典制定的现实背景下,《民法总则》第十条基于规制具有伦理性民事习惯的逻辑所确立的公序良俗标准,不仅混淆商事习惯区别于民事习惯的公序良俗色彩差异,而且难以回应司法实践极少适用公序良俗并出现多元判定立场的现实状况。因此,应从尊重商事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础出发去矫正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规则,通过分析法律强制介入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自由的具体目的,借助对交易社会负面效应的类型化界定,从而构建一种复合化功能性的评价标准。除引言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展开系统论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现行法构造下商事习惯适法性标准的体系透视。首先,梳理从单行法到法典化演变进程中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所呈现出的公序良俗标准理论共识,并通过考察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处理模式来校验该审查标准的实际效果,反思理论共识与司法实践多元立场之间的分歧原因。其次,通过对立法机关确立习惯作为辅助性法源所做的权威解释、立法史料以及习惯规范分布特征的系统梳理,明确《民法总则》第十条将公序良俗确立为商事习惯适法性标准的立法意旨与规制逻辑。随后,诠释商事习惯相较于民事习惯在形成机制、技术品性以及适用场域等方面等存在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明确两者所具有的公序良俗程度的不同;最后,分析将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标准可能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指出消解这些不足的可能路径。第二部分,探讨构建功能性标准的具体内容。由于单维公序良俗标准难以有效消解商事习惯适用过程中产生的交易社会负面效应,这为复合化功能性评价标准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商事习惯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配置的交易规则,本部分首先从分析强制性法律规范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入手,指出法律强制介入商事习惯的目的在于消解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其次,探讨强制性法律规范介入商事习惯的功能分类,指出可依据商事习惯对主体利益产生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对交易弱者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利影响两种类型,并分析解决这些不利影响的具体方式。随后,探讨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复合化功能性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明确功能性标准所呈现出的一体两面的内外部关系。由于《民法总则》运用公序良俗取代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平原则所具有的对交易弱者权益救济的保护功能,可以从经济逻辑与生活逻辑的角度将公序良俗与公平与确立为功能性标准的内容。第三部分,探讨功能性判定标准与民法其它基本原则的关系。功能性标准仅是通过理论推演而确立了公序良俗与公平两个复合原则,只有阐释何以不选取《民法总则》中的平等、自愿、合法、诚信以及绿色原则,才能强化本文所确立的功能性判定标准的正当性。设定商事习惯法源资格限制标准的目的在于防范交易社会负面效应,这些原则要么本身很少与交易发生直接关联,要么更多地都构成一种过程性控制手段。商事习惯违反此类原则的法律后果,也可以归入到功能性评价标准的涵摄范畴。第四部分,阐释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商事习惯合理性的判断要立足于客观的商业规律结合商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而展开,置于特定时代背景下动态化的理解公共秩序,谦抑适用善良风俗介入影响交易主体权利义务建构秩序。为此,首先对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涵、类型及其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问题的具体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其次,考察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原则评判商事习惯合法性问题的基本立场,分析司法实践的问题与成因;随后,明确公序良俗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时应当坚持的的理性立场。最后,对公序良俗与商事习惯分别进行类型化的区分,明确不同类型商事习惯公序良俗判断的一般逻辑。第五部分,分析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平原则的运用。首先,诠释公平原则的内涵以及具体类型,指出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中公平原则的具体理解;其次,考察司法实践中法院运用公平原则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的实践状况,指出其存在轻易以实质公平否定商事习惯的倾向做法并分析其具体成因;再次,通过分析运用公平原则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时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以及具体考量因素。应审慎适用公平干预商主体通过商事习惯而进行的权利义务配置。对商事习惯公平性的审查应当会回到商法关于公平的基本判断之上,不应过分关注结果公平,而应聚焦于过程性公平。同时,要关注到商事习惯成文化的显着趋势,考虑商事习惯作为商主体交易行为价格等构成要素的属性,修正以轻易以违反公平为由否定商事习惯适法性的做法,以充分发挥商事习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功能。最后,依据适用商事习惯的主体类型,对如何区别运用公平原则评价商事习惯进行论述,通过微观视角的讨论为司法实践处理此类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

王里瑶[9](2019)在《AHP-Fuzzy综合法在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0年3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的各项金融扶持与创新举措明显加快,为文化产业金融体系提供了大力扶持。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当前,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一大热点。同时,在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中,估值一直是交易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双方合作谈判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双方利益。此外,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使得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中对文化企业的估值存在一定的难度,成为文化企业通过私募股权融资的一大阻碍。因此,如何综合地考虑这些特殊影响因素,规避传统估值方法中的估值偏离导致的投资风险,科学、客观地对非上市文化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投资机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当前主要的估值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各估值方法对文化企业的适用性,通过适用条件和优劣分析,引出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不适用的问题。其次从文化企业特殊性出发,分析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难点,并提出评判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的适用性标准;进而从AHP-Fuzzy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其在文化企业估值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最后本文选取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ZX公司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对该公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以及评分,并用市场法确定了其估值区间,进而将AHP-Fuzzy综合法应用于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中,用模糊分析和层次分析的思维,对估值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改估值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并探讨了估值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本文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分别站在投资方和融资方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启示意义,为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融资双方提供一定的借鉴,为AHP-Fuzzy综合法在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应用上做出有益探索的同时,提高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的普适性,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

陈思[10](2017)在《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社会建构论出发,阐述社会建构论视野下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功能,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实践奠定基础,关键问题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内涵。首先从文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概念着手,解读了文化与文化产业,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文化科技以及文化科技体系的含义与构成。进一步分析了创新、科技创新与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本质的社会过程性,界定了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包括文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和文化科技创新的对象,建构了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通过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创新对象的灵活性、创新活动的对称性提出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行动诠释。厘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结构的社会系统性,界定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要素包括技术要素、知识要素、环境支撑要素和科技服务要素,建构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模型,即网络结构模型、利益博弈模型和组织学习模型。解析了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建构演化性,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网络包括文化科技创新的生成网络、文化科技创新的扩散网络和文化科技创新的集群网络,指出文化科技产业集群的建构机制。廓清了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性,指出了社会整合的基本观点、概念、对象及整合机制,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提出了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社会整合模式。最后针对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论述了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从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体系策略,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环境的社会系统策略,型塑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社会演化策略,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二、从文化视角看风险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化视角看风险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家族控制、二代涉入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引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框架
第2章 文献回顾与梳理
    2.1 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研究
        2.1.1 家族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逻辑
        2.1.2 家族控制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2.1.3 二代涉入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2.2 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研究
        2.2.1 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的定义
        2.2.2 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的关系
        2.2.3 影响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的因素
    2.3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研究
        2.3.1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方式
        2.3.2 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的定义与区别
        2.3.3 影响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因素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2.4.1 家族控制、二代涉入与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
        2.4.2 家族控制与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选择
        2.4.3 理论视角
        2.4.4 核心概念的细化与兼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家族控制与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2.1 理论基础
        3.2.2 研究假设
    3.3 研究设计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3.3.2 变量测量
    3.4 实证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假设检验
        3.4.3 稳健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家族控制与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选择
    4.1 引言
    4.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2.1 理论基础
        4.2.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测量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假设检验
        4.4.3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代涉入与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
    5.1 引言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2.1 理论基础
        5.2.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测量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假设检验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与创新
        6.2.1 家族企业内、外部技术获取决策的前因研究
        6.2.2 家族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前因研究
        6.2.3 家族企业理论的引入
        6.2.4 核心概念的细化与兼顾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与论文情况
致谢

(2)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框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资料来源
    1.4 创新点和局限性
        1.4.1 创新点
        1.4.2 局限性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创新型项目传统融资渠道
        2.1.2 传统融资理论
        2.1.3 互联网金融
        2.1.4 互联网众筹
        2.1.5 信号理论
        2.1.6 创新型项目资本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创新型项目融资困境综述
        2.2.2 互联网金融综述
        2.2.3 互联网众筹参与动机综述
        2.2.4 互联网众筹融资净效应综述
        2.2.5 互联网众筹质量信号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的影响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3.2.1 线性对称关系
        3.2.2 非线性不对称关系
    3.3 研究设计
        3.3.1 数据收集
        3.3.2 变量测量
        3.3.3 研究方法
    3.4 分析与结果
        3.4.1 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的资本信号
        3.4.2 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成败的资本信号组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融资成功的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影响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4.2.1 线性对称关系
        4.2.2 非线性不对称关系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收集
        4.3.2 变量测量
        4.3.3 研究方法
    4.4 分析与结果
        4.4.1 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的资本信号
        4.4.2 影响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水平的资本信号组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融资失败的奖励型众筹融资净效应影响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5.2.1 线性对称关系
        5.2.2 非线性不对称关系
    5.3 研究设计
        5.3.1 数据收集
        5.3.2 变量测量
        5.3.3 研究方法
    5.4 分析和结果
        5.4.1 影响奖励型众筹失败项目融资净效应的资本信号
        5.4.2 影响奖励型众筹失败项目融资净效应的资本信号组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3)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贡献与研究不足
        1.3.1 创新性研究贡献
        1.3.2 研究局限
第2章 相关要领厘定与文献综述
    2.1 关于文化、金融文化、文化金融
        2.1.1 文化
        2.1.2 金融文化
        2.1.3 文化金融
        2.1.4 本研究中的文化、金融行为、金融发展
    2.2 文化与经济发展
        2.2.1 文化与经济发展——微观视角
        2.2.2 文化与经济发展——宏观视角
        2.2.3 文化与经济发展——来自中国的研究
    2.3 文化与金融发展
        2.3.1 文化维度与金融发展
        2.3.2 文化层次与金融发展
        2.3.3 文化与金融行为——基于公司金融的视角
    2.4 文化与经济金融研究的新视角——文化多样性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文化特征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3.1.1 理论基础
        3.1.2 文化特征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模型构建
        3.1.3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 文化特征与国家金融发展
        3.2.1 文化特征与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
        3.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4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征考察
    4.1 东盟地区文化特征概述
        4.1.1 东盟国家宗教信仰特征
        4.1.2 东盟国家四大文化圈
    4.2 南亚地区文化特征概述
        4.2.1 南亚地区民族与宗教文化概况
        4.2.2 南亚地区文化的代表——印度文化
    4.3 中亚地区文化特征概述
    4.4 西亚地区文化特征概述
    4.5 中东欧地区文化特征概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发展状况考察
    5.1 东盟地区金融发展概述
        5.1.1 东盟各国金融发展增速较快
        5.1.2 东盟各国金融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5.2 西亚地区金融发展概述
        5.2.1 整体金融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大
        5.2.2 金融发展增速较为缓慢
        5.2.3 金融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5.3 南亚地区金融发展概述
        5.3.1 部分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完备
        5.3.2 一些国家金融基础薄弱
    5.4 中亚地区金融发展概述
    5.5 欧洲地区金融发展概述
        5.5.1 中东欧国家具有发展潜力
        5.5.2 独联体国家金融稳定性较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特征与企业金融行为—基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检验
    6.1 数据与实证模型构建
        6.1.1 样本与数据来源
        6.1.2 变量选取及计算
        6.1.3 回归模型构建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2.2 基础回归结果
        6.2.3 稳健性检验
        6.2.4 内生性处理——工具变量检验
        6.2.5 影响机制讨论
    6.3 本章结论
第7章 文化特征与公司金融行为——来自马来西亚的自然实验证据
    7.1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7.1.1 马来西亚族群文化与强制性股权分配政策
        7.1.2 马来西亚族群文化影响公司金融行为的可能机制
    7.2 数据与模型构建
        7.2.1 样本与数据处理
        7.2.2 变量选取及计算
        7.2.3 回归模型构建
    7.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7.3.2 基础回归结果
        7.3.3 内生性处理
        7.3.4 进一步分析——政策变动的影响
        7.3.5 影响机制分析
    7.4 本章结论
第8章 文化特征与国家宏观金融发展
    8.1 数据与模型构建
        8.1.1 样本与数据来源
        8.1.2 变量选取及计算
        8.1.3 回归模型构建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8.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8.2.2 基础回归结果
        8.2.3 稳健性检验
        8.2.4 内生性处理——工具变量检验
        8.2.5 影响机制讨论
    8.3 本章结论
第9章 结论、政策含义及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含义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活动

(4)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资源基础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平台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述评
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及创新转型
    3.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和现状概况
        3.1.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
        3.1.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现状概况
    3.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特征分析及创新发展
        3.2.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特征分析
        3.2.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
    3.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
        3.3.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3.3.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3.3.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
4 景德镇陶溪川平台创新案例分析
    4.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过程简介
    4.2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的案例分析
        4.2.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行动
        4.2.2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实现
5 景德镇宁封窑平台创新案例分析
    5.1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过程简介
    5.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的案例分析
        5.2.1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行动
        5.2.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实现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及建议
    6.3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5)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的涵义及其层次
        2.1.2 文化产业的内涵
        2.1.3 文化产业的分类
        2.1.4 文化产业的融资约束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金融发展理论
        2.2.2 产业发展理论
        2.2.3 产业安全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2.3.2 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综述
        2.3.3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3 我国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3.1.1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3.1.2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比较
    3.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3.2.1 文化产业的政府财政支持现状分析
        3.2.2 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支持现状分析
    3.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3.3.1 财政税收投入的有限性与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
        3.3.2 政府制度的制约机制与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的矛盾
        3.3.3 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性使得中小文化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3.3.4 风险投资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3.3.5 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限制
4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效应分析
    4.1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4.1.1 我国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4.1.2 基于区域差异性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4.1.3 我国金融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4.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分析
        4.2.1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效应的理论分析
        4.2.2 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2.3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与数据采集
        4.2.4 文化产业安全的实证评价分析
        4.2.5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
5 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基于部分国家的经验与借鉴
    5.1 美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5.1.1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保证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5.1.2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5.1.3 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5.2 日本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5.2.1 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本支持
        5.2.2 社会多渠道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5.2.3 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5.2.4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5.3 韩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5.3.1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促进金融业支持文化企业
        5.3.2 金融业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
        5.3.3 社会资本通过多渠道支持韩国文化产业
    5.4 启示与借鉴
        5.4.1 政府在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5.4.2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
        5.4.3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5.4.4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6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6.1 我国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6.1.1 金融支持体系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
        6.1.2 金融支持体系运行架构的不完善
        6.1.3 金融支持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
    6.2 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构成要素
        6.2.1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交易主体
        6.2.2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组成要素
    6.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6.3.1 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6.3.2 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6.3.3 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6.3.4 风险投资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6.4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与监管架构设计
        6.4.1 货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6.4.2 金融监管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6.4.3 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6.4.4 构建连接各项文化金融各项政策的协调和信息反馈机制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在众筹融资中的环节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偏好理论
        2.1.2 本地偏好理论
        2.1.3 本地偏好的解释理论
        2.1.4 众筹理论
    2.2 本地偏好的经济和政策影响研究
        2.2.1 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
        2.2.2 本地偏好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2.3 在线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研究
    2.4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研究
        2.4.1 在线投资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2.4.2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中的本地偏好
        2.4.3 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影响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数据
    3.1 研究定义
    3.2 研究框架说明
    3.3 研究数据
        3.3.1 数据采集
        3.3.2 数据汇总
        3.3.3 距离计算说明
    3.4 统计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静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1 静态本地偏好研究问题和假设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假设
    4.2 静态本地偏好模型
        4.2.1 静态本地偏好度量模型
        4.2.2 国家层次的静态本地偏好分析
        4.2.3 区域市场的静态本地偏好叠加效应
    4.3 静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3.1 模型因变量
        4.3.2 距离分析以及经济效用
        4.3.3 二阶分析模型以及检测结果
    4.4 静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4.4.1 静态本地偏好的机理分析及影响
        4.4.2 基于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的静态本地偏好的解释
        4.4.3 静态本地偏好对管理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动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1 动态本地偏好研究差距和研究问题定义
        5.1.1 研究差距
        5.1.2 研究问题定义
    5.2 动态本地偏好距离扩散模型
        5.2.1 动态数据处理
        5.2.2 动态距离扩散模型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本地偏好的扩散
        5.3.2 国家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3 州(省)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4 城市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5 跨项目类别的距离扩散模型比较
        5.3.6 动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3.7 预测模型
    5.4 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1 基于心理距离的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2 动态本地偏好的管理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中美差异以及基于文化背景的解释
    6.1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差距以及研究问题定义
        6.1.1 研究差距
        6.1.2 研究问题定义
        6.1.3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模型
    6.2 中国投资者投资数据
        6.2.1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来源
        6.2.2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概述
    6.3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的比较性差异
        6.3.1 本地偏好的国家级差异
        6.3.2 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3.3 美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4 基于文化背景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的讨论
        6.4.1 中美文化情景差异与投资行为分析
        6.4.2 文化情景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3 历史渊源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4 基于乡土情结的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分析:社会学视角
        6.4.5 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偏好内部不均衡的影响讨论:经济学视角
        6.4.6 情感纽带下的的中美本地偏好差异分析:行为学视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地偏好应用实验:个性化偏好建模
    7.1 研究内容
    7.2 距离惩罚因子
    7.3 个性化推荐数据以及实验设置
        7.3.1 个性化推荐研究数据
        7.3.2 实验设置
        7.3.3 个性化推荐的评价标准
    7.4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结果与讨论
        7.4.1 距离惩罚系数的确定
        7.4.2 算法的综合比较
        7.4.3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文化资源利用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1.2.2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资源的研究
        2.1.1 文化资源研究的文献分析
        2.1.2 文化资源的研究脉络
        2.1.3 文化资源的概念演化
        2.1.4 文献述评
    2.2 文化产业的研究
        2.2.1 文化产业研究的文献分析
        2.2.2 文化产业的研究脉络
        2.2.3 文化产业的概念演化
        2.2.4 文献述评
    2.3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
        2.3.1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
        2.3.2 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影响研究
    2.4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4.1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实践应用研究
        2.4.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模式研究
        2.4.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路径研究
        2.4.4 文献述评
    2.5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
        2.5.1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机制研究
        2.5.2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
        2.5.3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2.5.4 文献述评
    2.6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实证研究
        2.6.1 文化资源评价的实证研究
        2.6.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的实证研究
        2.6.3 文献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3.1.1 文化资源的涵义与类型
        3.1.2 文化产业的涵义和类型
    3.2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影响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2.1 理论基础
        3.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4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4.1 理论基础
        3.4.2 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检验
    4.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4.1.1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设定
        4.1.2 研究模型构建
        4.1.3 样本选择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
        4.2.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
        4.2.2 各类文化资源丰裕度的测度
        4.2.3 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的测度
    4.3 实证分析与检验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3.3 面板模型选择与检验
        4.3.4 计量回归结果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回归结果分析
        4.4.2 资源诅咒问题讨论
        4.4.3 影响机制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影响机制检验
    5.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5.1.1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设定
        5.1.2 计量模型构建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5.2 实证分析与检验
        5.2.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2.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5.2.3 面板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综合文化资源总体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5.3.2 不同文化资源类型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5.3.3 不同城市类型分组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
        5.3.4 转化作用机制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
    6.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6.1.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6.2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6.2.1 测度结果
        6.2.2 测度结果分析
    6.3 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水平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7.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理论贡献
    7.3 管理启示
        7.3.1 区分文化资源种类,避免资源诅咒
        7.3.2 重视转化要素,提升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水平
        7.3.3 推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提高转化水平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4.1 本研究不足之处
        7.4.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丰裕度综合测度值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行法构造下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透视
    第一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理论共识与实践分歧
        一、商事习惯适法性标准的理论共识
        二、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实践立场的多元化
        三、理论共识与多元立场的分歧反思
    第二节 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逻辑审视
        一、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立法意旨
        二、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规制逻辑
        三、商事习惯区分于民事习惯公序良俗程度的差异性
    第三节 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评析
        一、商事习惯法源制度的规则体系
        二、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的不足
        三、公序良俗作为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不足的成因分析
    小结
第二章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功能性标准的内容确立
    第一节 法律强制介入市场交易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商事习惯在企业法中的历史沿革与功能阐释
        二、法律强制介入市场交易活动的理论溯源及启示
        三、法律强制介入市场交易活动的目的:消除交易社会负面外部效应
    第二节 法律强制介入市场交易活动的功能分类
        一、防范对不特定当事人利益影响而避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防范对特定当事人利益影响而避免损害交易弱者利益
    第三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功能性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功能性判定标准之一:公序良俗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之二:公平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的一体两面的关系界定
    小结
第三章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民法其它基本原则的关系校正
    第一节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平等原则
        一、平等原则的内涵与法律属性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与平等原则的关系界定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与平等原则关系的司法验证
    第二节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自愿原则
        一、自愿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自愿原则的关系厘定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自愿原则关系的司法再校验
    第三节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合法原则
        一、合法原则的法律表达与规范类型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与强制性法律规范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与任意性法律规范
    第四节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诚信原则
        一、诚信原则的内涵与基本功能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诚信原则的关系界定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与诚信原则关系的司法验证
    第五节 功能性判定标准与绿色原则
        一、绿色原则条款的规范性质
        二、功能性判定标准与作为绿色原则的关系解析
        三、功能性判定标准与绿色原则关系的司法实证
    小结
第四章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
    第一节 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与基本类型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类型
        三、公序良俗评价商事习惯的具体路径
    第二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实证
        一、公序良俗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的司法实践样态
        二、公序良俗评价商事习惯适法性存在的问题
        三、司法实践问题的成因解析与完善思路
    第三节 公序良俗判断商事习惯适法性的理性立场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审慎谦抑介入
        二、矫正公序良俗原则的泛化适用
        三、公序良俗原则具体适用时的动态理解
    第四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公序良俗原则的类型化认定
        一、商事习惯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类型分析
        二、不同类别商事习惯公序良俗的判断
    小结
第五章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平原则的运用
    第一节 公平原则的基本内涵与类型梳理
        一、公平原则的内涵
        二、公平原则的类型
        三、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中公平原则的具体理解
    第二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平原则的司法实证
        一、公平原则校验商事习惯适法性的基本立场
        二、公平原则校验商事习惯适法性存在的问题
        三、公平原则校验商事习惯适法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中公平原则的体系适用
        一、商事习惯公平性判定与商法效率原则的关系厘定
        二、商事习惯公平性判定的基本理念
        三、商事习惯公平性判定的目标定位
        四、商事习惯公平性判定关注的具体要素
    第四节 商事习惯适法性审查中公平原则的类型化适用
        一、商主体间适用商事习惯时的公平性判断
        二、商事主体与非商事主体间适用商事习惯时的公平性判断
        三、非商事主体间适用商事习惯时的公平性判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AHP-Fuzzy综合法在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1.2.1 国外对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研究
        1.2.2 国内对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私募股权投资中主要估值理论及方法
        2.2.1 市场法
        2.2.2 成本法
        2.2.3 收益法
        2.2.4 期权估值法
    2.3 私募股权投资中主要估值方法对比分析
第3章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中AHP-Fuzzy综合法的适用性分析
    3.1 文化企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3.1.1 文化企业的基本概念
        3.1.2 文化企业一般特征
    3.2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难点
        3.2.1 未来经营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2.2 文化企业可比标的公司缺乏
        3.2.3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不易全面量化
    3.3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适用标准分析
    3.4 AHP-Fuzzy综合法在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适用性分析
        3.4.1 AHP-Fuzzy综合法的基本原理视角
        3.4.2 私募股权投资视角
        3.4.3 文化企业的特点视角
第4章 AHP-Fuzzy综合法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模型在文化企业的应用
    4.1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估值影响因素分析
        4.1.1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应考虑的要素
        4.1.2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4.2 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估值备择集的确定
    4.3 AHP-Fuzzy综合法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模型应用步骤
        4.3.1 建立因素集
        4.3.2 建立备择集
        4.3.3 二级FUZZY综合评判,寻求评判矩阵R
        4.3.4 确定评判函数,计算评判指标
第5章 案例应用与分析
    5.1 案例选取理由
    5.2 案例背景介绍
    5.3 AHP-Fuzzy综合法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5.3.1 构建ZX项目的因素集
        5.3.2 构造ZX项目的备择集
        5.3.3 计算ZX项目的估值评判指标
    5.4 估值方法在ZX项目中的适用性验证分析
        5.4.1 项目退出时价值现值的计算
        5.4.2 采用成本法对标的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及结果
        5.4.3 AHP-Fuzzy综合法估值结果与退出价值现值的比较分析
第6章 案例总结与启示
    6.1 案例总结
        6.1.1 AHP-Fuzzy综合法估值效果分析
        6.1.2 AHP-Fuzzy综合法对文化企业特殊性的反映
    6.2 私募股权投资方在对文化企业估值时的建议
        6.2.1 正确判断企业估值目的
        6.2.2 引入AHP-Fuzzy综合法,完善文化企业估值方法
        6.2.3 注意企业估值细节
        6.2.4 完善评估教育体系,提升评估人员专业素质
    6.3 文化企业在AHP-Fuzzy综合法估值模型下的长期价值提升策略..
        6.3.1 加强财务指标日常监控
        6.3.2 考虑营运资本变动
        6.3.3 提高企业无形资产和技术创新的比重
        6.3.4 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
        6.3.5 深耕已开发的细分市场,提升业务规模
参考文献
致谢

(10)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关于文化产业及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1.2.3 关于文化科技创新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化科技创新的概念与理论阐释
    2.1 文化科技的本质及体系解读
        2.1.1 文化科技的本质
        2.1.2 文化科技的基础科学体系
        2.1.3 文化科技的基础技术体系
        2.1.4 文化科技的专业技术体系
    2.2 文化科技创新的概念解析
        2.2.1 科技创新的本质及路径
        2.2.2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
        2.2.3 文化科技创新的功能
    2.3 社会建构论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假设
        2.3.1 理论假设之一:文化科技创新企业主体论
        2.3.2 理论假设之二:文化科技创新是特殊的社会行动
        2.3.3 理论假设之三:文化科技创新社会行动系统论
        2.3.4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3章 文化科技创新本质的社会过程性
    3.1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分析
        3.1.1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
        3.1.2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价值分析
        3.1.3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建构
    3.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行动诠释
        3.2.1 创新主体的异质性
        3.2.2 创新对象的灵活性
        3.2.3 创新活动的对称性
    3.3 作为社会过程的文化科技创新
        3.3.1 过程论的基本观点
        3.3.2 过程论中的技术创新
        3.3.3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过程性
第4章 文化科技创新结构的社会系统性
    4.1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要素
        4.1.1 知识要素
        4.1.2 人才要素
        4.1.3 环境支撑要素
        4.1.4 科技服务要素
    4.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模型
        4.2.1 网络结构模型
        4.2.2 利益博弈模型
        4.2.3 组织学习模型
    4.3 作为社会系统的文化科技创新
        4.3.1 社会-技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4.3.2 社会系统论的文化科技创新
        4.3.3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性
第5章 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建构演化性
    5.1 建构演化的理论演进
        5.1.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创新演化
        5.1.2 社会建构论的创新演化
        5.1.3 两类演化的差异与融合
    5.2 文化科技创新的网络分析
        5.2.1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生网络
        5.2.2 文化科技创新的扩散网络
        5.2.3 文化科技创新的集群网络
    5.3 文化科技产业集群的建构
        5.3.1 文化科技产业的资源共享
        5.3.2 文化科技产业的区域共建
        5.3.3 文化科技产业的合作竞争
        5.3.4 文化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
第6章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性
    6.1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整合的基本观点
        6.1.1 科技社会整合的基本概念
        6.1.2 文化科技的社会整合对象
        6.1.3 文化科技的社会整合机制
    6.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
        6.2.1 文化需求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拉动
        6.2.2 文化创意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6.2.3 文化观念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影响
    6.3 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社会整合模式
        6.3.1 文化科技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
        6.3.2 文化科技基础技术的集成创新
        6.3.3 文化科技专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
        6.3.4 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协同
第7章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7.1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7.1.1 文化科技创新政策以政府为主导
        7.1.2 文化科技创新市场以需求为引导
        7.1.3 文化科技创新以文化资源为底蕴
        7.1.4 文化科技创新以后发优势为基点
    7.2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7.2.1 文化产业自主创新意识较差
        7.2.2 文化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7.2.3 文化科技创新转化率低
        7.2.4 文化科技创新基础研究薄弱
        7.2.5 文化科技创新设施建设不均衡
    7.3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角色不明确
        7.3.2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体制机制矛盾突出
        7.3.3 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社会演化渠道不畅
        7.3.4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整合方式失位
第8章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
    8.1 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体系策略
        8.1.1 以文化科技企业为创新主体
        8.1.2 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
        8.1.3 培养优秀文化科技创新人才
        8.1.4 建构多重文化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体
    8.2 形成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的社会系统策略
        8.2.1 培养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8.2.2 建立市场主导的激励机制
        8.2.3 健全国家财政支撑政策
        8.2.4 畅通多种融资渠道机制
    8.3 型塑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社会演化策略
        8.3.1 制定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8.3.2 促进重大项目科技攻关计划
        8.3.3 确立知识产权对创新者的保护
        8.3.4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区域化建设
    8.4 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策略
        8.4.1 重视文化科技创新产品设计理念
        8.4.2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制造能力
        8.4.3 增强文化科技创新产品营销手段
第9章 结论
    9.1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性分析
    9.2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四、从文化视角看风险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族控制、二代涉入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D]. 赵勇. 中山大学, 2021(09)
  • [2]创新型项目质量信号对奖励型众筹融资影响研究[D]. 刘天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D]. 唐菁菁. 广西大学, 2021
  • [4]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D]. 郭凯欣.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5]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刘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D]. 郭丽环. 华侨大学, 2020(01)
  • [7]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D]. 林存文. 华侨大学, 2019(05)
  • [8]商事习惯适法性判定标准研究[D]. 卢迎.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9]AHP-Fuzzy综合法在文化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中的应用研究[D]. 王里瑶. 湘潭大学, 2019(02)
  • [10]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D]. 陈思. 东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文化视角下的风险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