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方交会法在危险采场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志鹏[1](2020)在《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高度集成了卫星定位接收机、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换能器、惯性测量系统、相机等先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有机协调各传感器的时间同步、运行响应、数据传输与存储,构成移动三维空间测量系统,从而实现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为了将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与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需要对多波束换能器、惯性测量单元和激光扫描仪相对位置及姿态关系进行标定工作。论文结合经纬仪测量系统对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标定技术,分析了双相机系统在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水上和水下部分传感器快速联测标定中的应用。本文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搭建双相机系统。选择自检校法进行双相机系统检校。根据双像立体解析测量的原理,解算待测点坐标,并评定双相机的测量精度。通过双相机的应用实验验证双相机系统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选择室内三维相机检校场作为相机检校控制场,利用经纬仪测量系统完成检校场控制点坐标的获取。总结双相机系统目标影像获取技术。选取霍夫变换方法进行像片中控制点的识别与提取。选用十参数模型与光束法解算相机内外参数,并将相机检校结果与现代航测全自动空三软件MAP-AT相机检校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相机检校程序结果可靠。(2)双相机系统硬件的选择与集成。利用同名像点完成双目立体匹配。选用投影系数法空间前方交会解算目标点空间坐标,并进行精度评定,通过与经纬仪测量系统直接测量出的检校场标志点坐标对比分析,证明反投影得到的检验点精度在1.5mm以内。根据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开发坐标转换程序,用于求取移动测量系统各传感器相对位置关系,并与工业测量系统软件A-xyz坐标转换模块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结果一致。(3)总结经纬仪测量系统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的标定技术。利用双相机系统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水上和水下部分传感器进行快速联测标定实验,完成多波束与惯性测量系统的空间配准。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标定方法对不同组合的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传感器测量结果,其中Sonic坐标系与IMU坐标系平移参数差值在2mm以内,旋转参数的差值在0.3°以内。验证了双相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疏超[2](2020)在《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大型风电叶片面形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待测量对象的空间信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曲面物体的全尺寸检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选择大型风电叶片为实验对象,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其中段区域进行面形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Blob算法中的连通域分析准确快速地提取形状特征,对目标区域进行粗定位,结合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提取标志点亚像素级别中心位置。针对存在于编码环带上的伪标志点,本文提出利用面积差准则进行剔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标志点中心检测方法可行且定位精度满足要求。(2)研究了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常用坐标系及其之间的转换、基本的条件方程及相机姿态定向算法、空间前方交会法、光束平差优化算法和三维重建的基本理论。利用相对定向算法和直接线性变换解法求解相机的外方位元素,根据两幅像片的同名像点以及内外参数结合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初值。最后利用逐点法化消元的光束法平差进行整体的全局优化迭代,根据空间前方交会法重建出所有标志点准确的三维空间坐标,完成单相机的三维重建。(3)实验所使用的尼康D7200相机属于非量测相机,存在较大的镜头畸变误差,本文采用十参数畸变模型补偿镜头所带来的成像畸变,利用摄影测量中自标定光束法平差对相机进行检校。使用标定十字架进行相机标定实验,从不同方位拍摄标定十字架,基于相对定向算法、直接线性变换解法和自标定光束法平差获得相机内、外方位元素值以及畸变系数值,根据标定结果进行标志点重投影误差分析,并进行比例尺重建精度分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图像平均重投影误差最大为0.233像素,比例尺平均测量误差为0.051mm,表明基于光束法平差的自标定算法可行且精度较高。(4)研究了利用多幅图像外极线几何约束匹配非编码标志点的准确性。本文中利用多幅图像进行非编码点匹配,实验结果显示49对非编码点的匹配正确率为100%,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地匹配非编码点。并设计小范围场景重建实验,利用本文所研究的算法完成两类标志点的三维重建,将其结果与XJTUDP系统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实验数据表明本文重建结果准确且精度满足要求。在上述理论算法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三维重建中的点云拼接算法,运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大型风电叶片进行面形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齐键[3](2020)在《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近景摄影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对于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来说,其施工时轨道面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人们乘坐时舒适感,因此针对跨座式单轨轨道面平整度的检测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跨座式单轨轨道面平整度的检测,传统方法首先是用水对梁面进行清洁,确保检査范围内露出混凝土原面,且混凝土原面上没有杂物。梁面清理干净后,使用靠尺沿梁面底座板中心线两侧连续测量梁面平整度,每次重叠1m左右,显然这种方法效率低,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实现实时监控。此前也有学者使用无人机进行轨道面平整度检测,虽然无人机机动灵活,但不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近年来近景摄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进行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整度检测。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与比较了轨道梁平整度检测中常用的几种测量方法,简要介绍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状况。2.介绍了轨道梁平整度检测所涉及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基础理论、非量测型相机的应用、摄影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和近景摄影测量中解析方法,并对影响实验结果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3.对近景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征点提取方法进行比较,进而针对近景摄影测量轨道梁平整度检测中常用的人工标志,选择适合的中心点提取算法,从而提高标志点像素坐标的量测精度,并在校园内进行了实验验证。4.设计了轨道梁近景摄影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平台用于现场数据采集,同时对近景摄影测量两种数据处理模型,即光束法和直接线性变换法(DLT)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针对轨道梁平整度检测在中在直接线性变换法基础上,引入附加约束条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数据解算。通过对比分析,这种附加约束条件的直接线性变换解法获取的检测结果,达到了光束法平差效果,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轨道梁平整度检测中是可行的。5.在上述理论实验分析基础上,本文以芜湖市轨道交通二号线梦溪路站为例,采用附加约束条件DLT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针对一些人工特征点,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检核,检核结果显示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轨道梁平整度的检测。因此,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平整度检测中是可行的。
王琦[4](2019)在《大尺寸装备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及其在港口机械中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大尺寸装备在监测与结构优化方面迫切需要高效且快捷的测量技术。研究工作表明摄影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高效率、低成本和高测量精度的特点。但面对尺寸大、表面纹理匮乏且无法贴标志点、摄站受限及现场测量时间少的大尺寸装备时,存在局限与不适用,难以广泛应用。本文总结大尺寸装备的特点与限制,研究了摄影测量方法应用于大尺寸装备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适合的大尺寸装备的相机标定方法、位姿估计方法、几何尺寸测量方法以及特殊圆柱形部件中心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港口机械测量的工程实践。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方法均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大尺寸装备野外作业难以建立标定场的问题,提出了两步标定法。首先通过棋盘法标定出相机径向畸变系数。随后针对大尺寸装备控制点像点定位误差加大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畸变与误差概率的亚像素级的像点定位法,在测量现场对每张照片的有效焦距进行高精度标定计算。6个场景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有效焦距标定改进效果显着,距离门座式起重机63.21m时,该算法的测量精度相对于传统方法提升98.84%。(2)针对大尺寸装备常面临拍摄角度倾斜大、控制点少及相片深度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信息加权与投影算子建立目标函数求解最优相机位姿的方法,同时通过几何关系解决了位姿估计中的多解问题。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优于其他目前常用方法。以龙门式起重机为测量对象的实验结果显示,控制点共面时的相机位置与姿态角相对误差分别为6.77e-6、0.455%,非共面时相对误差分别为4.67e-6、0.373%,表明该方法在受限条件下能准确、稳定地完成相机位姿估计。(3)针对缺乏纹理的大尺寸装备难以匹配同名点的问题,提出了轮廓约束与图像边缘提取的几何尺寸测量方法。该方法有效利用大尺寸装备自身几何特征已知的条件,结合测量对象几何轮廓约束与图像边缘建立误差,通过迭代求解测量对象几何参数精确值。在此过程中根据机械装备轮廓特点改进LSD直线提取算法,解决了原LSD算法无法提取存在钝角的直线以及曲线的问题。以港口常用的抓斗式卸船机为测量对象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12.49m的测量距离条件下,相对误差优于1/5000,并且可以获取测量对象连续几何尺寸。(4)针对大尺寸装备部分圆柱体部件无法直接测量中心,只能间接测量筋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畸变与选点方式的复合加权的中心精确定位算法。该方法对筋板测量数据获取过程中的光学畸变进行加权拟合空间圆,然后对选点组合过程的不同数据拟合圆心存在的偏差进行加权,准确拟合圆柱的圆心与半径。与可靠测量值比较,该方法拟合半径结果精度误差为0.15%。以门座式起重机为测量对象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人工贴标志点得出的圆心与半径相比,该算法的相对误差在2.5‰以内。
鲁恩顺[5](2019)在《多线交会结构摄影测量方法及其在港口机械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港口起重机械是一类典型的高风险特种设备,针对其关键结构进行检测,为安全评价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摄影测量具有信息采集效率高、成本低廉的优点,是港口起重机械的理想测量方法。然而,由于港口起重机械自身及工作环境特性的限制,采用现有摄影测量方法对其进行测量的效率与测量结果精度尚无法满足安全评价研究的需求。本文基于港口起重机械关键结构的多线交会特性,在焦距标定、关键点识别、同名点匹配以及数据处理等环节对现有摄影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提出了引入精度指针点的焦距标定方法,实现了基于测量照片的精准焦距标定。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光学畸变模型的指针点加权算法以及次像素级迭代优化算法,对焦距标定精度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法有效提升了在以港口起重机械测量为代表的拍摄距离不可控的测量场景中摄影测量结果的精度。(2)针对有图纸设备提出了以预测模型作为识别基准,并将具有多线交会几何约束关系的点组作为基础识别单元的自动关键点识别及同名点匹配算法。该算法解决了针对有图纸设备进行测量时,传统算法在照片背景复杂,被测物体纹理特征不显着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关键点提取与同名点匹配过程自动化的科学问题。(3)针对无图纸设备提出了以SIFT算法匹配结果作为区域划分基准,基于改进型霍夫变换直线识别算法的关键点识别算法。在关键点识别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多线交会结构几何特征的同名点匹配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在背景复杂的照片中对纹理特征不显着的无图纸设备多线交会特征结构的关键点进行高精度自动提取与匹配。(4)基于关键点的典型多线交会特性及回转体结构的广义多线交会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关键点预测模型引入冗余观测进行平差运算的关键点物方坐标测量精度优化算法以及一种基于回转体半径加权预测模型的半径参数测量精度优化算法。上述算法在输入数据质量较差、用于平差解算的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对传统算法测量结果的精度有着显着的优化效果。(5)为了检验研究成果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本文设计了模拟港口真实测量环境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各算法可有效提升测量效率与测量结果精度,对摄影测量方法在港口的应用、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为相关安全评价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杨新聪[6](2019)在《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工程质量不仅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工程项目适用、安全、可靠、耐久、经济和环境相适应的核心保障。反之,若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则会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阻碍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对工程质量隐患进行有效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理,是保证工程产品合格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满足功能需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工程项目的可靠保障。近些年来,学术界以及工业界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提出了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三层次质量控制体系,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相关参与方多、施工过程周期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工程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仍旧广泛存在。导致质量隐患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建筑建造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存在盲区——隐性施工。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往往存在两种施工过程:全过程可直接观察、测量并给予评价的显性施工(如场地平整、防水工程等);以及全过程或局部过程不可进行直接观察、测量、评价的隐性施工(如混凝土振捣过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过程、水下基础工程等)。显性施工的质量控制通常存在自控与监控的双重保证,而隐性施工由于其不可直接测量的特性,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对其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难以准确地发现其中潜在的质量隐患;难以及时对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使隐性施工的质量控制成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目前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中针对隐性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方法的缺失,本文探索并开展了对隐性施工进行数据采集和应用的一系列相关研究,致力于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施工过程质量行为,明确施工主体质量责任归属,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促进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建立建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原理基于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的空间固定性和不可逆转的生产特点,本文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地理位置信息和质量风险行为是工程现场数据采集的核心内容,其中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工作空间的分布将将施工主体和建造目标结合起来,解决了施工归属的基本问题;而质量风险行为通过量化的建造行为和动作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表象化,解决了施工质量评价的基本问题,结合这两个主要的数据采集内容,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过程、全方面、全天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通过对劳动工具使用过程的检测,实现在工程应用中无侵入地对质量风险行为进行追踪和记录并提出对工程质量风险行为进行预防、控制与管理的科学措施。(2)提出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施工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根据建立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原理,本文确定了对实施主体、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的位置信息为追踪目标,来对施工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方法。综合考虑工程现场环境复杂动态的特点后,本文对多种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定位精度、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提出并辅助开发了结合基于信号强度的测距技术和加权极大似然估计定位算法的施工现场实时定位系统。通过该实时定位系统,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及实体的动态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项目实施主体和项目任务之间的时空位置关系进行数据分析,明确施工作用中的的任务依赖关系及相应的执行、责任归属。(3)提出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施工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尽管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能够提供对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量化数据,但是针对固定位置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细微施工操作等,其采集和分析的数据不够全面具体,因此本文进一步确定了对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工具等刚体的运动特征为追踪目标,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与应用的方法。根据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本文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对施工实施主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角速度、转角进行追踪、记录和分析的施工现场动态采集系统。为了解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的误差累积导致随时间精度下降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性特点,提出了具有周期性校正的姿态采集算法。(4)以混凝土振捣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例,验证本文提出的针对隐性施工进行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的有效性以典型隐性的施工作业——混凝土振捣过程为例,根据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原理,结合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本文提出并开发了用于监控混凝土振捣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地采集并分析振捣时间、插入拔出速度、垂直度、振捣深度、振捣位置和振捣有效区域等核心控制指标,实现对隐性施工的全程观测和量化评价,将隐性施工过程转化为显性施工过程,进而通过传统的自控与监控对工程质量进行双重保障。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隐性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对隐性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面、全天候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方法,并通过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典型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原理和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成果填补了目前针对隐性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方法空缺,将隐性施工转化成为显性施工,进一步完善了现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施工过程质量行为,明确了施工主体质量责任归属,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人民群众满意度,促进了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盛昀[7](2019)在《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机场净空是“人-机-环”三大要素中重要的环境要素,对保障机场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与净空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机场净空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净空不安全事件屡见报道。论文根据项目需求从净空数字化管理、障碍物测量与评价、管理模式等方面着手开展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的系统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从框架、功能、界面、数据等方面设计基于GIS的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系统,研究各障碍物限制面限制高度计算方法。该系统可以进行基本地图功能、限高审核、超高评价、台账管理等操作,实现了绵阳机场净空数字化管理。2.研究前方交会法和三角高程法的测量原理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开发机场净空障碍物坐标与高程计算软件。根据绵阳机场周围障碍物实地测量的结果,运用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系统,实现了障碍物的超高评价。3.分析影响净空环境等级的主要因素,建立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对绵阳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内障碍物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同时考虑障碍物密度的影响,实现了绵阳机场净空环境等级的评价。4.从组织机构及职能、净空资料管理、净空日常巡查、建设项目审批、新增障碍物处置、移动障碍物管理与净空紧急事件处置六个方面分析绵阳机场净空管理模式。将其他机场的净空管理模式与之相比较,分析目前绵阳机场净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有利于提升绵阳机场净空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其他机场做好净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郭雨[8](2019)在《融合多源数据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的技术方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研究。从最初的基于二维平面数据到现如今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方式,以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及建模方式完成物体的三维重建工作。单一数据源的建模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且适用范围较窄,对于复杂场景建模而言,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建模的要求。因此,多源数据融合三维建模的技术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融合不同数据源的三维建模技术为主,根据不同研究区的建模需求对其进行三维重建任务。以大型岩溶洞穴为例,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阶段,利用不同扫描方式进行点云数据获取,试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应选用不同数据采集方式,相应的得出不同方式下的最终点云拼接精度及外业数据采集效率;阐述了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主,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为辅的钟乳石精细建模,利用两种不同建模方法及融合方法对比得出融合建模的优势;以陡崖为研究区,阐述了利用构建简单缓冲区来完成倾斜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模的模型融合,以此来解决在满足工程项目需要的前提下模型融合时造成三角网重构的问题;以变电站建模为例,介绍了结合多种测量数据的基于3D max的模型构建方法,有效降低了工作量及提升了建模效率。总的来说,多源数据融合建模可以有效弥补单一建模方法的缺陷,根据不同场景选用不同数据融合建模是当今发展的一个趋势。
辛星,艾卫涛,乔德京,苏旭锋[9](2017)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塔型构筑物的倾斜测量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形构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利用点云进行倾斜变形信息提取及扫描点位精度分析的方法;然后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采集的点云进行重构,并提取构筑物轴线坐标,进而计算得到构筑物的倾斜值;最后通过全站仪前方交会精度比较实验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的结果与传统全站仪前方交会方法测定的结果吻合,该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唐旭[10](2016)在《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量测手段。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具有瞬间获取被测物体的几何及物理信息,外业工作较少等优点。但由于专用量测摄影机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制约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将研究普通数码相机在边坡监测上的应用,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开发的监测系统,通过GPS采集的少量点作为控制点来解算大量未知点的坐标,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选用基于灭点的检校方法和Lensphoto系统对实验相机进行检校,得出相机内部参数,进行参数分析发现数码相机的主点主距相对稳定,畸变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2)选用直接线性变换作为本文的解析处理方法,应用VS2008开发了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解决了DLT算法的特征提取和坐标解算困难等问题。选取南京市栖霞区某一基坑作为实验基坑,通过已知的六个控制点解算未知点坐标,与GPS测定的坐标进行比较,验证了开发的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3)将该监测系统应用在南京市鼓楼区某一基坑工程,监测作业过程依次为现场布置点位,连续拍摄照片,测量控制点坐标,提取特征点,导入数据解算,最终得到边坡的位移。(4)提出了采用边坡外控制点来测算边坡内未知点空间坐标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解算误差。(5)采用SIFT提取特征向量,并用像素加权融合法实现图像拼接,通过拼接图像解算坐标,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前方交会法在危险采场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方交会法在危险采场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双相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 |
2.2 双相机系统搭建 |
2.3 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基础 |
2.4 双相机系统检校理论 |
2.5 双相机系统测量原理 |
3 双相机系统检校实验与测量性能测试 |
3.1 基于室内三维检校场的相机检校 |
3.2 双相机系统检校实验 |
3.3 双相机系统的测点精度评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双相机系统在传感器空间位置标定中的应用 |
4.1 分体标定可行性研究 |
4.2 基于双相机系统的多传感器快速标定 |
4.3 基于经纬仪测量系统的传感器标定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5 双相机系统标定实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
5.1 双相机系统联测标定实验方案 |
5.2 经纬仪测量系统测量的结果 |
5.3 双相机系统测量结果分析 |
5.4 双相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大型风电叶片面形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摄影测量概述 |
1.2.1 摄影测量技术发展 |
1.2.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优点 |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标志点的识别与检测 |
2.1 引言 |
2.2 编码标志点的编码及解码原则 |
2.2.1 编码原则 |
2.2.2 解码原则 |
2.3 图像标志点中心检测 |
2.3.1 图像预处理 |
2.3.2 Blob分析粗定位 |
2.3.3 标志点亚像素中心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摄影测量基本理论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中心透视投影及常用坐标系 |
3.2.1 中心透视投影 |
3.2.2 常用坐标系 |
3.2.3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3.3 基本条件方程 |
3.3.1 共线方程 |
3.3.2 共面方程 |
3.4 相机姿态定向 |
3.4.1 相对定向 |
3.4.2 直接线性变换法 |
3.5 标记点三维坐标解算 |
3.5.1 空间前方交会法 |
3.5.2 基于最小二乘的三维坐标计算 |
3.6 光束法平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量测相机检校与三维重建 |
4.1 引言 |
4.2 相机畸变模型 |
4.2.1 径向畸变 |
4.2.2 偏心畸变 |
4.2.3 像平面畸变 |
4.2.4 内方位元素误差 |
4.3 相机检校 |
4.3.1 基于光束法平差的自标定算法 |
4.3.2 相机标定实验 |
4.4 非编码点匹配 |
4.4.1 非编码点匹配原理 |
4.4.2 非编码点匹配试验 |
4.5 小范围场景重建实验 |
4.5.1 单相机三维重建原理 |
4.5.2 实验过程 |
4.5.3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风电叶片面形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三维点云拼接原理 |
5.3 现场测量作业安排 |
5.3.1 标志点的放置 |
5.3.2 图像采集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近景摄影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梁轨道梁平整度检测现状 |
1.2.2 近景摄影测量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基础 |
2.1 非量测相机 |
2.2 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基础 |
2.2.1 摄影测量坐标系 |
2.2.2 内外方位元素 |
2.2.3 共线条件方程与共面条件方程 |
2.3 近景摄影测量的解析法 |
2.3.1 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 |
2.3.2 直接线性变换法 |
2.3.3 光束法平差 |
2.4 影响获取三维坐标精度的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征点提取与影像匹配 |
3.1 特征点提取算子 |
3.2 |
3.2.1 Forsmer算子 |
3.2.2 SUSAN算子 |
3.2.3 Harris算子 |
3.3 影像匹配算法 |
3.4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景摄影轨道梁平整度检测解算方法研究 |
4.1 轨道梁近景摄影检测系统平台设计 |
4.2 光束法平差算法 |
4.2.1 常见几种光束平差法 |
4.2.2 光束法基本思想 |
4.2.3 光束法平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直接线性变换算法 |
4.3.1 DLT算法的一般形式 |
4.3.2 解算方法 |
4.3.3 附加约束条件的DLT算法 |
4.3.4 两种算法的比较和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轨道工程概况 |
5.2 实验步骤 |
5.2.1 控制网的布设 |
5.2.2 采集数据 |
5.3 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分析 |
5.3.1 左右像片 |
5.3.2 解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大尺寸装备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及其在港口机械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大尺寸对象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测量方法 |
1.3.2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
1.3.3 地面激光测量技术 |
1.3.4 摄影测量技术 |
1.4 大尺寸装备摄影测量关键技术提出及相关研究 |
1.4.1 大尺寸装备摄影测量关键技术 |
1.4.2 相机标定相关研究 |
1.4.3 相机位姿估计相关研究 |
1.4.4 图像特征匹配相关研究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尺寸装备非测量相机现场标定方法 |
2.1 相机的成像模型 |
2.1.1 成像坐标系 |
2.1.2 理想成像模型 |
2.1.3 相机畸变与有效焦距 |
2.1.4 实际的成像模型 |
2.2 相机畸变参数对像点影响的机理研究 |
2.2.1 无畸变影响情况 |
2.2.2 中心偏移对像点的影响 |
2.2.3 径向畸变对像点的影响 |
2.2.4 切向畸变对像点影响 |
2.2.5 仿射与非正交对像点影响 |
2.2.6 所有畸变参数整体对像点偏移的整体影响 |
2.3 相机径向畸变标定方法 |
2.3.1 常用相机标定方法比较与分析 |
2.3.2 基于棋盘的径向畸变标定法 |
2.3.3 大尺寸装备径向畸变标定的不足 |
2.4 相机有效焦距对精度的影响研究 |
2.5 相机有效焦距的现场高精度标定方法 |
2.5.1 相机有效焦距的标定 |
2.5.2 亚像素级像点定位有效焦距计算 |
2.5.3 有效焦距的高精度迭代求解 |
2.6 大尺寸装备非测量相机现场标定算法流程 |
2.7 实验验证 |
2.7.1 棋盘法标定 |
2.7.2 不同标定方法测量精度对比实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寸装备测量时相机位姿估计方法 |
3.1 基于深度信息加权和投影算子的目标函数 |
3.1.1 共线表示 |
3.1.2 旋转表示 |
3.1.3 基于投影算子的目标函数 |
3.1.4 深度信息对目标函数影响 |
3.1.5 基于深度信息加权的目标函数 |
3.2 相机位姿的最优解 |
3.2.1 相机的最优位置解 |
3.2.2 相机的最优姿态解 |
3.3 相机位姿估计的多解问题 |
3.3.1 几何说明 |
3.3.2 数学分析 |
3.4 基于几何搜索的相机位姿稳定解 |
3.5 实验验证 |
3.5.1 深度加权算法的验证 |
3.5.2 位姿搜索算法的验证 |
3.5.3 标定盒深度实验 |
3.5.4 门式起重机实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轮廓约束与图像边缘提取大尺寸装备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
4.1 基于轮廓约束大尺寸装备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 |
4.1.1 基于轮廓约束测量方法的通用模型 |
4.1.2 基于轮廓约束测量方法的长方体模型 |
4.1.3 基于轮廓约束测量方法的斜线模型 |
4.1.4 基于轮廓约束测量方法的回转体模型 |
4.2 图像获取与轮廓边缘提取 |
4.2.1 图像采集要求 |
4.2.2 轮廓边缘提取 |
4.3 实验验证 |
4.3.1 测量过程 |
4.3.2 测量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尺寸装备的圆柱体部件中心定位方法 |
5.1 基于光学畸变的空间圆拟合 |
5.1.1 三点确定空间圆 |
5.1.2 基于光学畸变的4 个点拟合半径 |
5.1.3 基于光学畸变的4 点拟合圆心 |
5.1.4 迭代计算方法 |
5.2 基于选点组合加权的空间拟合 |
5.2.1 拟合圆心的偏差 |
5.2.2 选点的组合权重 |
5.2.3 基于组合加权的精确圆心与半径 |
5.3 实验验证 |
5.3.1 圆柱体模型验证 |
5.3.2 门座式起重机底座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多线交会结构摄影测量方法及其在港口机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港口起重机械测量工作需求分析 |
1.3.1 港口起重机械结构特征 |
1.3.2 港口起重机械工作环境特征 |
1.3.3 港口起重机械测量需求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港口起重机械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4.2 工程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4.3 港口起重机械测量技术方案选择 |
1.4.4 现有摄影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5 多线交会特征结构特性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次像素级焦距标定算法 |
2.1 算法研发背景 |
2.2 焦距误差导致的测量误差产生机理数值模拟试验 |
2.2.1 模拟数据计算 |
2.2.2 前方交会误差模拟 |
2.2.3 焦距数值误差导致的测量误差产生机理 |
2.3 次像素级焦距加权迭代检测方法 |
2.3.1 引入冗余观测点的焦距检校算法 |
2.3.2 基于镜头光学畸变模型的加权算法 |
2.3.3 次像素优化算法 |
2.3.4 次像素级迭代优方法 |
2.4 验证试验 |
2.4.1 试验流程 |
2.4.2 准备阶段 |
2.4.3 拍摄实验照片 |
2.4.4 标定焦距f |
2.4.5 解算试验点坐标 |
2.4.6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预测模型的有图纸设备关键点识别及同名点匹配算法 |
3.1 算法研发背景 |
3.2 由选点误差导致的测量误差产生机理数值分析 |
3.2.1 前方交会误差模拟 |
3.2.2 选点误差导致的测量误差产生机理 |
3.3 基于预测模型的同名点匹配方法 |
3.3.1 计算关键点的预测像平面坐标 |
3.3.2 获取模拟左、右片待测点分布图 |
3.3.3 边缘识别 |
3.3.4 基于多线交会几何关系匹配的点组筛选算法 |
3.3.5 多元非线性函数最值简易搜索算法 |
3.3.6 同名点的匹配原则 |
3.4 验证试验 |
3.4.1 准备阶段 |
3.4.2 传统算法阶段 |
3.4.3 试验算法阶段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几何约束的无图纸设备关键点识别及同名点匹配算法 |
4.1 算法开发背景 |
4.2 算法流程介绍 |
4.3 基于SIFT算法的初步区域匹配 |
4.4 基于霍夫变换的交会点识别算法 |
4.4.1 算法流程 |
4.4.2 基于霍夫变换的直线检测 |
4.4.3 霍夫变换改进算法 |
4.4.4 直线交会点检测 |
4.4.5 交会点类型检测算法 |
4.4.6 单张照片同名交会点检测 |
4.5 已匹配区域的同名点匹配算法 |
4.5.1 已匹配区域的加权方法 |
4.5.2 基于几何特征的同名点匹配 |
4.5.3 基于核线的同名点匹配 |
4.5.4 匹配结果加权平差算法 |
4.6 未匹配区域的同名点匹配算法 |
4.6.1 未匹配区域筛选算法 |
4.6.2 基于核线及区域筛选的同名点匹配算法 |
4.7 验证试验 |
4.7.1 准备阶段 |
4.7.2 传统算法阶段 |
4.7.3 试验算法阶段 |
4.7.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权预测优化算法 |
5.1 算法研发背景 |
5.1.1 关键点物方坐标加权预测优化算法 |
5.1.2 回转体半径加权预测优化算法 |
5.2 关键点物方坐标加权预测优化算法 |
5.2.1 等权交会点预测算法 |
5.2.2 加权交会点预测算法 |
5.2.3 关键点物方坐标加权预测迭代算法 |
5.3 回转体半径加权预测优化算法 |
5.3.1 等权回转体半径预测算法 |
5.3.2 加权回转体半径预测算法 |
5.3.3 回转体半径加权预测迭代算法 |
5.4 验证试验 |
5.4.1 试验流程 |
5.4.2 准备阶段 |
5.4.3 传统算法计算阶段 |
5.4.4 等权算法计算阶段 |
5.4.5 加权算法计算阶段 |
5.4.6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拟工程验证试验 |
6.1 试验方案 |
6.1.1 试验组A试验方案 |
6.1.2 试验组B试验方案 |
6.1.3 试验组C试验方案 |
6.1.4 试验组D试验方案 |
6.2 试验工具简介 |
6.2.1 硬件系统简介 |
6.2.2 软件系统简介 |
6.3 试验准备阶段 |
6.3.1 试验数据采集 |
6.3.2 标定试验相机 |
6.3.3 外方位元素的解算 |
6.4 试验组A试验数据处理 |
6.4.1 人工识别试验点 |
6.4.2 依章节4 所述算法自动识别试验点 |
6.4.3 解算试验点物方坐标 |
6.5 试验组B试验数据处理 |
6.5.1 人工识别试验点 |
6.5.2 依章节4 所述算法自动识别试验点 |
6.5.3 解算试验点物方坐标 |
6.6 试验组C试验数据处理 |
6.6.1 人工识别试验点 |
6.6.2 传统算法解算试验点 |
6.6.3 依章节5.2 所述算法优化测量结果 |
6.7 试验组D试验数据处理 |
6.7.1 人工识别试验点 |
6.7.2 传统算法解算试验点 |
6.7.3 依章节5.3 所述算法优化测量结果 |
6.8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8.1 试验组A测量结果对比与分析 |
6.8.2 试验组B测量结果对比与分析 |
6.8.3 试验组C测量结果对比与分析 |
6.8.4 试验组D测量结果对比与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已发表的论文 |
二、申请的专利 |
三、参加的科研项目 |
(6)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发展 |
1.3.2 工程质量的数据采集手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隐性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内容——地理位置 |
2.2.1 空间固定性 |
2.2.2 不可逆转性 |
2.2.3 地理位置与隐性施工实施主体 |
2.3 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内容——质量风险行为 |
2.3.1 工程质量缺陷 |
2.3.2 质量风险行为 |
2.3.3 质量风险行为的评估 |
2.3.4 质量风险行为与工具的使用行为 |
2.4 隐性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 |
2.4.1 核心建造过程组 |
2.4.2 管理过程组 |
2.4.3 支持过程组 |
2.5 隐性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支撑技术 |
2.5.1 数据采集技术 |
2.5.2 数据传输技术 |
2.5.3 数据融合技术 |
2.5.4 可视化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隐性施工数据采集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LBS的施工数据采集方法 |
3.2.1 基于测距技术 |
3.2.2 基于测角技术 |
3.2.3 基于测距测角技术 |
3.2.4 基于非测量技术 |
3.2.5 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定位技术对比与选取 |
3.3 基于LBS的施工过程数据采集系统 |
3.3.1 基于LBS的施工过程数据采集系统的部署 |
3.3.2 基于LBS的施工过程数据采集系统的架构 |
3.3.3 性能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隐性施工数据采集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IMU的施工过程数据采集方法 |
4.2.1 惯性测量单元的工作原理 |
4.2.2 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 |
4.2.3 惯性导航数据融合 |
4.2.4 基于施工生产特点的导航基本原理 |
4.3 基于IMU的隐性施工数据采集系统 |
4.3.1 基于IMU的施工数据采集系统的部署 |
4.3.2 基于IMU的施工数据采集系统的架构 |
4.3.3 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隐性施工数据采集方法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原理 |
5.2.1 起振的基本原理 |
5.2.2 振捣密实的基本原理 |
5.2.3 振捣密实质量的影响因素 |
5.3 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数据采集 |
5.3.1 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的数据采集 |
5.3.2 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的数据采集结果 |
5.3.3 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的数据处理 |
5.4 混凝土振捣过程的质量控制 |
5.4.1 振捣时间 |
5.4.2 插入拔出速度 |
5.4.3 垂直度 |
5.4.4 振捣深度 |
5.4.5 振捣位置 |
5.4.6 振捣有效区域 |
5.4.7 振捣总体质量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GIS的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系统设计 |
2.1 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1 系统设计原则 |
2.1.2 系统的框架 |
2.1.3 系统功能设计 |
2.1.4 系统界面设计 |
2.1.5 系统数据的要求 |
2.2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高程计算方法 |
2.2.1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参数 |
2.2.2 限制面高程计算坐标系 |
2.2.3 内水平面内障碍物限制高程 |
2.2.4 锥形面内障碍物限制高程 |
2.2.5 进近面内障碍物限制高程 |
2.2.6 过渡面内障碍物限制高程 |
2.2.7 起飞爬升面内障碍物限制高程 |
2.3 绵阳机场净空管理GIS系统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超高评价 |
3.1 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 |
3.1.1 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原理 |
3.1.2 WGS-84 椭球下高斯投影坐标转换方法 |
3.1.3 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步骤 |
3.1.4 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验证 |
3.1.5 机场净空障碍物坐标与高程计算工具开发 |
3.2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与评价 |
3.2.1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 |
3.2.2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绵阳机场净空环境等级评价 |
4.1 机场净空环境等级评价模型 |
4.1.1 评价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建立评价模型 |
4.2 机场净空障碍物危险性 |
4.2.1 障碍物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2 障碍物危险值确定方法 |
4.3 机场净空环境等级评价体系 |
4.4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危险性分析 |
4.4.1 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情况 |
4.4.2 障碍物危险性分析 |
4.5 绵阳机场净空状况评价结果论证 |
4.5.1 本文评价方法净空环境等级评价 |
4.5.2 文献方法障碍物安全性整体评价 |
4.5.3 结果论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绵阳机场净空管理模式分析及优化建议 |
5.1 绵阳机场净空管理模式 |
5.1.1 组织机构及职能 |
5.1.2 净空管理资料 |
5.1.3 净空的日常巡查 |
5.1.4 建设项目的审批 |
5.1.5 新增超高障碍物处置 |
5.1.6 移动障碍物管理与净空紧急事件处置 |
5.2 其他机场净空管理模式对比 |
5.3 绵阳机场净空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
5.3.1 绵阳机场净空图优化建议 |
5.3.2 建设项目审批优化建议 |
5.3.3 其他优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机场净空障碍物坐标及高程计算软件源码 |
附录2 障碍物情况表与危险性评价结果 |
附录3 绵阳机场净空保护区图 |
附录4 修改后的绵阳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融合多源数据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4 融合多源数据的三维建模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维建模技术 |
2.1 地面三维激光建模技术 |
2.1.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
2.1.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类 |
2.1.3 点云数据预处理及建模 |
2.1.4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的特点 |
2.2 倾斜摄影测量建模技术 |
2.2.1 倾斜摄影测量原理及流程 |
2.2.2 数据处理 |
2.2.3 影像处理的关键技术 |
2.3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建模 |
2.3.1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及流程 |
2.3.2 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
2.4 参数化建模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方法研究 |
3.1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预处理方案 |
3.2 点云配准原理 |
3.2.1 PCA原理 |
3.2.2 ICP原理 |
3.3 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数据获取原理及方法 |
3.3.1 扫描系统安置在已知点上利用内置罗盘定向的扫描原理及方法 |
3.3.2 扫描系统安置在已知点上利用后视定向的扫描原理及方法 |
3.3.3 基于非控制点的自由扫描的原理及方法 |
3.4 不同扫描方式下点云拼接前后精度对比 |
3.4.1 基于扫描方法1 的拼接前后精度对比 |
3.4.2 基于扫描方法2 的扫描方法拼接前后精度对比 |
3.4.3 基于扫描方法3 的扫描方法拼接前后精度对比 |
3.4.4 三种扫描方式下整体拼接精度对比分析 |
3.5 影像生成三维点集技术 |
3.5.1 影像特征检测 |
3.5.2 影像特征匹配 |
3.5.3 光束法平差(BA)及SFM(运动恢复结构)算法 |
3.5.4 PMVS稠密点云生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多源数据建模方法研究 |
4.1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分类研究 |
4.1.1 基于点云数据的融合方法 |
4.1.2 基于模型融合的方法 |
4.2 基于融合多源点云数据的钟乳石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4.3 基于构建缓冲区模型内部替换的陡崖融合建模方法研究 |
4.3.1 研究区概述 |
4.3.2 数据获取 |
4.3.3 smart3D Capture系统建模 |
4.3.4 影像预处理 |
4.3.5 三维模型融合 |
4.4 基于融合多源测量数据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
4.4.1 3D max建模方法介绍 |
4.4.2 建模方式 |
4.4.3 建模方法 |
4.4.4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5 模型构建 |
4.4.6 模型优化及契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点云的倾斜变形信息提取及精度分析 |
1.1 倾斜变形信息提取 |
1.2 点位精度分析 |
2 两种方法在塔型构筑物倾斜测量中的精度比较实验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2.2.1 基于全站仪的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 |
2.2.2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 |
2.3 精度评定 |
3 结语 |
(10)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性 |
1.1.2 边坡变形监测的内容和现状 |
1.2 近景摄影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1.2.1 近景摄影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点 |
1.3 论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构编排 |
2 变形监测数码相机的检校 |
2.1 数码相机的选择 |
2.2 数码相机的检校 |
2.2.1 光学畸变差 |
2.2.2 内方位元素检校精度要求 |
2.2.3 几种数码相机检校方法 |
2.2.4 标定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3 近景摄影测量边坡监测数学模型 |
3.1 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
3.1.1 像方坐标系 |
3.1.2 物方坐标系 |
3.2 摄影测量的内、外方位元素 |
3.2.1 内方位元素 |
3.2.2 外方位元素 |
3.3 共线条件方程 |
3.4 共面条件方程 |
3.5 近景摄影测量的解析处理方法 |
3.5.1 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
3.5.2 相对定向-绝对定向 |
3.5.3 光束平差法 |
3.5.4 直接线性变换 |
3.5.5 解析方法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近景摄影测量监测系统 |
4.1 DLT算法解算各参数 |
4.2 监测系统的实现 |
4.3 测量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 |
5.1 近景摄影测量外业 |
5.2 内业解算 |
5.2.1 右侧照片解算 |
5.2.2 左侧照片解算 |
5.2.3 位移计算 |
5.3 SIFT匹配和影像拼接 |
5.3.1 SIFT特征向量提取 |
5.3.2 图像拼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前方交会法在危险采场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D]. 余志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2]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大型风电叶片面形检测方法研究[D]. 疏超.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跨座式单轨轨道梁近景摄影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 李齐键.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大尺寸装备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及其在港口机械中应用研究[D]. 王琦.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多线交会结构摄影测量方法及其在港口机械的应用研究[D]. 鲁恩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6]隐性施工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方法研究[D]. 杨新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绵阳机场净空管理的系统研究[D]. 盛昀.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9(08)
- [8]融合多源数据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 郭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J]. 辛星,艾卫涛,乔德京,苏旭锋. 地理空间信息, 2017(05)
- [10]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唐旭.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