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质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质

一、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妍[1](2020)在《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基本观念就是指学生经过对化学知识的概括、提炼、迁移、应用形成独特的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意识。元素观是让学生形成从元素的视角看待物质以及物质之间转化,它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的始终,可以说元素观是形成一切化学观念的前提。如何进行基于元素观建构的教学是化学教育者持续关注的主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渗透元素观的教学策略,因此选择符合本研究目的的山西省某重点中学的两位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高中化学必修一教科书为例,探讨了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钠、铝、铁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氨硝酸硫酸”共计11个内容主题的22节课进行细致分析,通过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归纳出两位专家型教师元素观建构的教学策略。结果显示,专家型教师会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渗透从元素组成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元素观。通过构建关系图形成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更本质分类的元素观。通过类比学习深化元素组成相似的物质化学性质也相似的元素观。通过实验探究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学策略深化从元素组成和元素价态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元素观。

詹峰萍,高飞,王庆华,邱玮玮,高凤,倪建聪[2](2016)在《P区非金属性质实验的绿色化研究》文中提出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对P区非金属化合物性质实验开展了微型化及末端绿色化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可稀释某些试剂浓度至原来的1/10,降低试剂用量至常规实验的1/21/20,进而节约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同时,通过在试管末端增加浸渍有NaOH溶液的脱脂棉来吸收处理氯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改善实验的环境.

陈亚光[3](2016)在《PBL教学法在非金属元素小结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PBL教学方法在"非金属元素小结"教学中的应用。对问题的设置及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并探讨了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张亮[4](2011)在《杂多酸(盐)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杂多酸及其盐因其多样的结构、独特的性质以及在催化、材料和医学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人们对钨系和钼系杂多酸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分步加入原料、分步酸化和乙醚萃取的方法合成了Na10GeW9O34. H3PW12O40、Na9PW9O34和(NBu4)7PCoMo11O40四种催化剂。采用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并将制得的四种催化剂应用于甲苯制苯甲醛、环己烷制环己酮、乙苯制苯乙酮和环戊烯制戊二醛的反应中,分别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与双氧水物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溶剂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H3PW12O40做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制苯甲醛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催化剂用量0.03g,反应体系的pH值为6,反应溶剂为乙腈和双氧水与甲苯物质量比10:1,此时,甲苯的转化率为91.33%,苯甲醛的选择性为42.67%;(NBu4)7PCoMo11O40做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h,催化剂用量0.25g,反应溶剂为叔丁醇和双氧水与环己烷物质量比5:1,此时,环己烷的转化率为52.64%,环己酮的选择性为26.17%;Na10GeW9O34做催化剂催化氧化乙苯制苯乙酮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催化剂用量0.4g,反应溶剂为冰乙酸和双氧水与乙苯物质量比8:1,此时,乙苯的转化率为51.02%,苯乙酮的选择性为86.34%;Na9PW9O34(?)故催化剂催化氧化环戊烯制戊二醛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的最佳能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6h,催化剂用量0.8g,反应溶剂为叔丁醇和双氧水与环戊烯物质量比2.5:1,此时,环戊烯的转化率为85.62%,戊二醛的选择性为73.82%。

黄美荣[5](2011)在《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教师学科知识状况如何?能否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查做出判断。本文以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编制调查问卷,测查了吉林省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分析,揭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状况。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教师学科知识的相关研究,界定了本研究中的主要概念,综述了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情况,同时梳理了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第三部分是调查问卷的编制、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分析测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不同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性;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在第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建议,最后反思了本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柴凤英,王克太[6](2009)在《谈提高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无机化学教材元素部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做法.

张文广[7](2009)在《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文中提出“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而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化学学科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物质的性构相依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本文以物质“性构相依”思想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1.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性构相依思想的含义及哲学内涵,解析了“性构相依”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2.论文选取原子、分子和宏观物质三个层次物质中的典型结构因子,从化学哲学层面探讨这些结构因子对物质性质广泛影响的方面及其机理,这构成了研究内容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元素的Z*/r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离域π键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由此说明物质“性构相依”的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3.论文选取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大、中学化学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性构相依”思想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其线索包括从微观结构出发预测物质的宏观性质、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微观结构解析,以及“性构相依”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等,揭示了“性构相依”思想是化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4.论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重点探索了“性构相依”思想的教育教学实验活动,对教育、教学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对“性构相依”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重点探索了教学实践对学生掌握化学学科思想、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的积极作用;证实了物质“性构相依”思想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李胜娟[8](2008)在《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潮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部于在2004年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当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4省(自治区)率先启动。此后两年,江苏、天津、福建、安徽等6个省市渐次进入。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2010年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将全部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这必然会对大学化学教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使用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与我校用人数比较多的《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等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高中新教材与大学教材的知识点关系,通过对比使大学化学教师能够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两个教学层次相关方面的比较,对新课程改革后大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随之而来的大学化学教材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我们对大学化学教学的一点建议。

陈志敏,冯泳兰,张复兴,王剑秋,李东平,邓戊有[9](2006)在《在元素化学教学中实施“主线式”教学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元素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施以物质结构为主体的“主线式”教学模式。

刘伟[10](2005)在《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学法浅说》文中指出针对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难点,探讨了从无机化学理论对学习的指导、适时进行归纳总结、实验操作对知识的巩固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方法。

二、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途径
        1.1.2 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
        1.1.3 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课堂观察法
        1.5.3 文本分析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化学基本观念的研究
        2.1.1 理论研究
        2.1.2 实践研究
    2.2 关于元素观的研究
        2.2.1 元素观基本内涵研究
        2.2.2 元素观教学实践研究
    2.3 研究启示
3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3.1 理论基础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2 认知结构理论
        3.1.3 有意义学习理论
    3.2 核心概念
        3.2.1 中学化学元素观的基本内涵
        3.2.2 教学策略
4 元素观建构的教科书内容分析
    4.1 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
    4.2 必修一教科书体现的元素观
        4.2.1 必修一教科书中元素观的呈现思路
        4.2.2 必修一教科书中内容主题和元素观内涵的关系
5 研究方案与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方法与过程
    5.4 研究数据的处理
6 基于元素观建构的课堂观察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物质的分类》的结果与分析
        6.1.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1.2 教学策略分析
    6.2 《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与分析
        6.2.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2.2 教学策略分析
    6.3 《钠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6.3.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3.2 教学策略分析
    6.4 《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6.4.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4.2 教学策略分析
    6.5 《铁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6.5.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5.2 教学策略分析
    6.6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结果与分析
        6.6.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6.2 教学策略分析
    6.7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结果与分析
        6.7.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7.2 教学策略分析
    6.8 《硫的氧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6.8.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8.2 教学策略分析
    6.9 《氮的氧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6.9.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9.2 教学策略分析
    6.10 《氨的实验室制备》的结果与分析
        6.10.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10.2 教学策略分析
    6.11 《硫酸硝酸的氧化性》的结果与分析
        6.11.1 视频内容的整理
        6.11.2 教学策略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探讨了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
        7.1.2 实证归纳了专家型教师促进元素观建构的教学策略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PBL教学法在非金属元素小结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设置
2 学生的反馈
3 教师的作用

(4)杂多酸(盐)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杂多酸化合物简介
    1.2 杂多酸的分类
    1.3 Keggin型杂多酸
    1.4 杂多酸的准液相行为
    1.5 杂多酸的应用
        1.5.1 用作缓蚀剂
        1.5.2 用作固体燃料电池
        1.5.3 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1.5.4 电致色变(EC)
        1.5.5 杂多酸在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1.6 钨钼及其杂多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 非负载型钨钼杂多酸
        1.6.2 负载型钨钼杂多酸
    1.7 本文选题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1.7.1 选题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创新点
第二章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仪器和实验原料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Na_(10)GeW_9O_(34)的合成
        2.2.2 H_3PW_(12)O_(40)的合成
        2.2.3 Na_9PW_9O_(34)的合成
        2.2.4 (NBu_4)_7PCoMo_(11)O_(40)的合成
    2.3 催化剂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H_3PW_(12)O_(40)的红外表征结果
        2.4.2 Na_(10)GeW_9O_(34)的红外表征结果
        2.4.3 Na_9PW_9O_(34)的红外表征结果
        2.4.4 (NBu_4)_7PCoMo_(11)O_(40)的红外表征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甲苯制苯甲醛
    3.1 前言
        3.1.1 甲苯氯化水解法
        3.1.2 苯甲醇氧化法
        3.1.3 间接电化学氧化法
        3.1.4 甲苯气相氧化法
        3.1.5 甲苯液相氧化法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试剂
        3.2.3 甲苯催化氧化苯甲醛
        3.2.4 催化剂的选择
        3.2.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3.2.6 标准溶液配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3.3 样品分析
        3.3.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5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6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7 n(H_2O_2)/n(甲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8 pH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9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环己烷制环己酮
    4.1 前言
        4.1.1 苯部分加氢法
        4.1.2 苯酚加氢法
        4.1.3 环己烯水合法制环己酮
        4.1.4 环己烷氧化法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及设备
        4.2.2 实验试剂
        4.2.3 环己烷催化氧化环己酮
        4.2.4 催化剂的选择
        4.2.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4.2.6 标准溶液配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定性分析
        4.3.2 定量分析
        4.3.3 样品分析
        4.3.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6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7 n(H202) /n(环己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乙苯制苯己酮
    5.1 前言
        5.1.2 苯乙酮合成方法的介绍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及设备
        5.2.2 实验试剂
        5.2.3 乙苯催化氧化苯乙酮
        5.2.4 催化剂的选择
        5.2.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5.2.6 标准溶液配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定性分析
        5.3.2 定量分析
        5.3.3 样品分析
        5.3.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5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6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7 n(H_2O_2)/n(乙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8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环戊烯制戊二醛
    6.1 前言
        6.1.1 吡啶法
        6.1.2 吡喃法
        6.1.3 戊二醇氧化法
        6.1.4 戊二酸还原法
        6.1.5 环戊烯氧化法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及设备
        6.2.2 实验试剂
        6.2.3 环戊烯合成戊二醛
        6.2.4 催化剂的选择
        6.2.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6.2.6 标准溶液配制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定性分析
        6.3.2 定量分析
        6.3.3 样品分析
        6.3.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5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6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7 n(H_2O_2)/n(环戊烯)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8 不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5)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1. 研究背景
        2.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2. 比较分析法
    (三) 研究意义
        1. 揭示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状况
        2. 给教育培训专家提供一定的培训内容和依据
二、教师学科知识的相关研究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学科知识
        2. 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二) 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
        1. 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现状
        2. 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 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1. 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2. 高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问卷内容
    (三) 调查问卷编制、发放及回收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2.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四)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1. 运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汇总
        2. 运用 SPSS Statistic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统计分析
    (一) 测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 教师性别情况
        2. 教师教龄情况
        3. 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类型情况
        4. 教师职称和教过毕业班次数的情况
        5. 学校所在地和学校类型的情况
    (二) 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1.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 不同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性
        1. 不同性别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2. 不同教龄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3. 不同学历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4. 不同专业类型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5. 不同职称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6. 教过不同毕业班次数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7. 不同地区学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8.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五、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1. 高中化学教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2. 比较依赖于网络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学科知识的掌握
        4. 学校的发展对教师驾驭学科知识存在影响
        5. 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不断优化的过程
    (二) 建议
        1. 关注县镇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2. 加强不同学校教师的交流和学习,促进自身发展
        3. 开设化学学科知识的培训课程,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三) 反思
        1. 调查问卷编制的不足
        2. 调查问卷发放过程中的不足
        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谈提高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把基础理论贯穿教学内容
2 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1]
3 组织学生讨论
4 采取“有限开卷,独立完成”的考试方式[2]
5 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部分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缘由
    1.2 "性构相依"思想的含义
    1.3 "性构相依"思想的哲学内涵
    1.4 相关研究的文献概述
    1.5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6 本研究的意义
第2部分 研究内容(Ⅰ)"性构相依"思想的理论研究
    2.1 原子层次上的结构与物质性质相依关系的分析阐释
    2.2 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物质性质相依关系的分析阐释
    2.3 宏观物质层次上的分子间力与物质性质相依关系的分析阐释
    2.4 研究结论
第3部分 研究内容(Ⅱ)"性构相依"思想的教材研究
    3.1 从物质的结构出发预测物质的性质
    3.2 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结构解析
    3.3 "性构相依"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4 研究结论
第4部分 研究内容(Ⅲ)"性构相依"思想的教学研究
    4.1 研究基础
    4.2 研究方案
    4.3 教学干预研究
    4.4 教学成效研究
    4.5 研究结论
第5部分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讨论
    5.3 反思
附录
    附录1 深刻领会性构相依的学科思想,活学活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附录2 分子轨道理论能够说明O_2~+比O_2更稳定吗
    附录3 影响酸强度的结构因子探讨
    附录4 物质"性构相依"思想教育成效测评卷
    附录5 《无机化学》学业前测卷
    附录6 《无机化学》学业后测卷
    附录7 作者读博期间所发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现状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
        1.2.1 研究的框架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2.1.1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
        2.1.2 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2.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1.4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2.2 有关教材的研究
        2.2.1 教材的定义
        2.2.2 教材的功能和地位
        2.2.3 教材的结构
第三章 教材简介
    3.1 高中化学课程总体分析
    3.2 高中必修模块简介
        3.1.1 高中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
        3.1.2 必修教材主题简介
    3.3 “化学与生活”模块简介
        3.3.1 “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功能定位
        3.3.2 “化学与生活”模块主题简介
    3.4 “化学与技术”模块简介
        3.4.1 “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功能定位
        3.4.2 “化学与技术”模块主题简介
    3.5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简介
        3.5.1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功能定位
        3.5.2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主题简介
    3.6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简介
        3.6.1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定位
        3.6.2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简介
    3.7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简介
        3.7.1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功能定位
        3.7.2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主题简介
    3.8 “实验化学”模块简介
        3.8.1 “实验化学”模块的功能定位
        3.8.2 “实验化学”模块主题简介
    3.9 普通高中教材知识点在不同模块的发展关系
    3.1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3.11 《新大学化学》简介
        3.11.1 《新大学化学》功能简介
        3.11.2 《新大学化学》内容简介
        3.11.3 《新大学化学》编写体系结构
    3.12 《无机化学》简介
        3.12.1 《无机化学》功能简介
        3.12.2 《无机化学》内容简介
        3.12.3 《无机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第四章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与《新大学化学》知识点比较
    4.1 《化学1》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1.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1.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2 《化学2》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2.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2.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3 《化学与生活》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3.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3.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4 《化学与技术》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4.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4.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5 《物质结构与性质》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5.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5.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6 《化学反应原理》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6.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6.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7 《有机化学基础》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4.7.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4.7.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4.8 《实验化学》与《新大学化学实验》的比较
        4.8.1 《实验化学》内容
        4.8.2 《新大学化学实验》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与《无机化学》知识点比较
    5.1 《化学1》与《无机化学》比较
        5.1.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5.1.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5.2 《化学2》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2.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5.2.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5.3 《化学与生活》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4 《化学与技术》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4.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5.4.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5.5 《物质结构与性质》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5.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5.5.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5.6 《化学反应原理》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6.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5.6.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5.7 《有机化学基础》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5.8 《实验化学》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查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6.1 调查设计
        6.1.1 调查目的
        6.1.2 调查对象和数据处理
    6.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6.2.1 实验区使用新教材的情况
        6.2.2 高中实验开展情况
        6.2.3 大一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情况
        6.2.4 影响大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因素分析
        6.2.5 大学实验开设情况调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大一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9)在元素化学教学中实施“主线式”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线式”教学模式
二“主线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 精心处理教材
    (二) 贯穿结构“主线”
    (三) 融入前沿知识
    (四) 改进教学方法
    (五)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D]. 刘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P区非金属性质实验的绿色化研究[J]. 詹峰萍,高飞,王庆华,邱玮玮,高凤,倪建聪.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3]PBL教学法在非金属元素小结教学中的应用[J]. 陈亚光. 化学教育, 2016(06)
  • [4]杂多酸(盐)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张亮.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2)
  • [5]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调查与分析[D]. 黄美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谈提高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 柴凤英,王克太.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7]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D]. 张文广.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胜娟. 吉林大学, 2008(11)
  • [9]在元素化学教学中实施“主线式”教学模式[J]. 陈志敏,冯泳兰,张复兴,王剑秋,李东平,邓戊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7)
  • [10]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学法浅说[J]. 刘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标签:;  ;  ;  ;  ;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