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加强我国的纺织品

秘鲁加强我国的纺织品

一、秘鲁对我国纺织品设防(论文文献综述)

倪震宇[1](2019)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空间人类学为视野,以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探求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多维成因。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注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探索。空间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架构一种全新的空间视野,解读聚落空间的组织形态。以人类社会的多种组织方式为线索,从生计、合作、秩序三个层面出发,从生计模式、社会组织、政治宗教三个不同侧面认识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聚居,对诸土地、水等资源的选择、利用与控制的产物。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作为人类定居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类型,深层作用于聚落空间,形成了稳定分散、匀质分布的乡村聚落和集聚向心、层级分布的商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以住宅这种承载社会单元——家庭的物质空间,作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和聚落的空间单元。单元依据亲属网络和共同利益两种方式聚居,形成封闭排外、等级分层的家族聚落和开放包容、阶级分化的行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政治和宗教是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失序的重要保证。政治形成稳定的政治组织,构成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共同作于聚落空间形态。而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但也一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信仰、价值、生活方式与规范等,决定这聚落空间的形态。聚落空间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历时变化结果。不同的演变过程、演变动因、演变机制,形成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折射出聚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构成。正文字数:13.5万字全文数字(含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6万字图片:260余幅表格:5幅

姜舰[2](2017)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海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国际、国内公共管理的“国门”,必须全面平衡“把关”和“服务”的关系。尤其是中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时期。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如何创新监管理念,以海关为中心,通过部门合作、“海关—商界”合作等方式改进现有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通关模式,不仅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海关监管理论的创新。本文研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我国海关监管制度,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梳理文献,研究表明,现有西方海关监管理论更多以经典贸易理论模型和管理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理论分析中通常将进出口环节的众多成本为简化为一个统一的“关税”,但现实中虽然海关是口岸管理部门的中心、征收关税也是海关的基本职能,但实际贸易便利化政策效果和通关成本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便利化“短板”部门以及部门间协调效果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经济学模型研究;第二章的理论模型表明海关监管效率直接影响出口商对于东道国的选择,海关只有通过与其他口岸部门合作,并且将监管重点从事中货物监管向事前、事后的企业监管转移,加强自身政策透明,才更利于提升本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第三章“纵向”分析了中国海关现有监管制度的沿革、现状及特点,表明现有监管手段更多集中在事中的行政管理;第四章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为背景,分析中国海关在十八大之后主要推进的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分析政策必要性和实施效果;第五章“横向”对比部分发达国家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标准化以及服务新业态的改革创新,并且结合中国海关关境保护、监管执法需要探讨其适用性和可行性;第六章在前述文献、理论模型、“纵向”和“横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海关监管对于外贸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发挥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效果需要海关与口岸部门合作,并且应该透明通关程序、加强海关与商业的合作。面对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以及经济新势、贸易新业态,中国海关还需要在现场通关、加工贸易、跨境电商等监管领域进行改革,并且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全供应链服务便利、“一带一路”沿途口岸部门国际合作等领域继续深化改革。

李朝辉[3](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江振国[4](2015)在《哲学视角下的消费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我国目前面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阶段下,试图通过对消费方式转变的研究,探索构建现阶段与科学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论文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发展角度对消费方式转变进行分析和研究,用哲学分析、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消费和消费方式概念进行了考察;对历史上的消费方式转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消费主义)的形成、表现、特点、危害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我国的消费方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的对策应该是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并对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内涵、外延、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对建构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路径作了探讨。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消费与消费方式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本章首先追溯了消费和消费方式概念的起源和演变,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出发,从哲学角度界定了消费和消费方式的概念内涵,揭示了它的基本特征,进而阐明消费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性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层次性。消费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即消费资料)的结合方式,包括消费主体以什么身份、采用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方法来消费消费对象,以满足其多方面需要,它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从消费方式与生产力、消费方式与自然环境、消费方式与科学技术、消费方式与社会制度、消费方式与思想文化的关系,论证了消费方式及其转变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后几章的展开和论述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第二章对消费方式的历史转变作了考察。本章认为:人类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两次根本性转变。第一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发生在原始社会晚期,即人类从采摘、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时期。随着天文气象知识的掌握,人们逐渐掌握了农业技术,随着铁器的出现,农业规模扩大,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开始出现稳定的剩余产品,消费方式也由食物平均分配的共同消费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这一转变标志着食物的稳定增长可以支持人口的稳定增长,是人类文明的开端。第二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发生在资本主义早期,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期。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以极大提高,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在西方资本主义主要国家,消费方式也由农业社会的家庭的节俭的消费方式向工业的大众型消费方式转变。第三章是对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消费主义)的分析与批判。本章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形成原因、本质和危害。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由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是这种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增殖和扩张的内在需要,信用工具(消费信贷)和商业广告的发展促进了它的形成。早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以节俭为美德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反复出现,使得经济学家日益认识到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强大作用,逐渐地形成了消费经济理论,使得消费主义在成为了二十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思想,上升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的前提是社会贫富分化、趋势是无度消费、本质是消费异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导致了人和人之间不平等加剧、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受到全球资源环境的刚性制约,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第四章是对我国当前消费方式的分析和评价。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以节俭为传统美德。1949年建国后直到文革结束,我国基本上是温饱型的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方式转变。现在正处于从节俭型向享受型转变的时期。目前我国在消费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社会消费差距日益拉大;消费增长低于投资增长;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并存等。第五章是对我国消费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根据我国的资源特点、环境压力和消费现状,采用西方消费主义消费方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我国只能选择低消耗、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可持续消费方式的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和各民族、各国家平等相处。这种新的消费方式是对消费异化的扬弃,是消费的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适度消费、生态消费、文明消费和公平消费。要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需要从改变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建立新型的消费方式两方面入手:一要保障必要消费、鼓励合理消费、限制过度消费;二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的消费方式;三是建立新型的消费文化,规范政府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四是寻求国际合作,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国际消费格局,最终扬弃现在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虽然转变消费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消费方式问题认识的社会化,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一定会替代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

蔡旭[5](2014)在《郑观应新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郑观应,又称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公元1842年出生在广东三乡雍陌村。1858年,郑观应参加童生试,落榜后便赴上海跟家族长辈学习经商,郑观应开始了从传统商人到近代商人、从传统知识分子到近代思想家的丰富复杂的人生历程。他的经历大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投身商海(1858--1884)。第二阶段是隐退着书(1884-1891)。第三阶段是投身实业(1891--1922)。郑观应作为爱国商人、思想家,在经商活动之外,还热心参与社会实践,着书立说等活动。他的代表作《救时揭要》、《易言》和《盛世危言》,无不围绕着富强救国思想展开,而他的思想精髓全面而又深刻地体现在他的着作中。晚清新学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产物,是中学的近代化形态。在新学的演变过程中,先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器物层面之新学,而后维新派政治体制层面之新学,到最后严复翻译《天演论》,提出“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达到新学发展的高峰。一般认为,郑观应是介于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的一个新学思想家。郑观应的“新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经济上,郑观应提出“商战”思想,在郑观应的思想体系中,“攘外”是目的,“振工商”是途径,“速立宪法”是保证。在“习兵战不如商战”思想的指导下,郑观应提出振兴商业的种种措施,最终发展到“商办企业”观。政治上,郑观应提出效仿西方君主立宪的思想。他通过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认为君主立宪和议院制度是西方国家富强的基础,建议政府通过推行内政改革来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上,郑观应当时清政府落后的科举制和经学教育也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当认识到暂时很难废除科举制的情况下,他还提出了对科举制进行改革的方案,同时他在生产实践中办了新式学堂,培养出了很多技术人才。防灾备荒方面,郑观应也提出了很多想法,他从西方近代防灾备荒的理念中受到启发,同时结合中国传统防灾备荒的经验,在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都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措施。外交及军事方面,郑观应提出实现“师夷制夷”、“以夷制夷”和“夷约制夷”,指出边防重点是北部和西南,海防与边防同等重要,需要用心经营。总之,郑观应是晚清新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基础上发展了新学思想,用“道器合一”的理论发展“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以西学化中学”。郑观应的思想与早期洋务派相比,更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维新派思想相比,倾向于政治改良;与严复思想相比,更加重视工商业发展,提出“习兵战不如商战”。作为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并不能看到中学和西学之间固有的矛盾,也没有把握好西学的精神内核。但郑观应的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产生了影响。

马跃[6](2013)在《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文中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的强国之道,是大国兴衰的晴雨表,更是大国角力的主战场。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的兴盛、英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在19世纪后期赶超英国并在20世纪中期以来称霸世界,德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崛起……在这些大国的崛起过程中,对外贸易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贸易摩擦作为这一过程的反作用力,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得越快,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就越强烈。今天,中国的崛起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崛起意味着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从此步入现代社会。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超大型国家的崛起。根据先驱们的研究结论,大国的对外依存度一般较低,然而中国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的成长一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崛起之后,已经进入了国际经贸摩擦的多发期。如何理解、认识这些摩擦和由它带来的麻烦,怎样应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坦率地讲,对此,我们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缺乏大国胸襟和大国战略思维,是亟待克服、解决的。本文认为,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贸易摩擦的产生与激化纵有多种原因,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新兴大国崛起所带来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源于国际秩序的变化,这是不可回避的。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贸易摩擦从弱到强、然后再次转弱的过程。在今天,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摩擦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坚持“融入现存体系”的基本方针不动摇;对现存的国际贸易体系既要“接轨”,又要完善和提高;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积极推动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并且对贸易摩擦的“三大对象”采取有区别的、针对性强的贸易战略和政策。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历史发展是逻辑分析的基础,逻辑联系是历史描述的依据,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对于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单独地运用历史方法或者逻辑方法。因此,本文先从历史出发,考察大国崛起的例证,进而分析大国崛起过程中的贸易摩擦成因特殊性,并通过经验事实的解析去验证所论的科学性,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第二,经济理论与政治理论相结合。国际贸易理论是分析对外贸易摩擦的依据,然而,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贸易摩擦不仅源于经济原因,还出于政治原因。因此,对大国崛起过程中对外贸易摩擦的探寻需要将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相结合,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使分析陷入片面。本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是对大国兴衰历史的简要回顾。以公元1500年为起点,介绍了历史上九个大国的崛起的轨迹,对大国崛起的道路和方式、成功经验、衰落和挫败的原因进行总结。第3章对大国崛起的理论和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对贸易摩擦理论进行拓展,用于分析新兴国家崛起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第4章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式、大国崛起背景下贸易摩擦的影响和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新兴大国与既存大国、与中小国家和与其他新兴大国之间贸易摩擦背后的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第5章通过对大国崛起过程中贸易摩擦的经验事实考察,为大国崛起过程中如何应对贸易摩擦、制定贸易政策提供有益借鉴。第6章分析了中国的崛起及其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建议。第7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的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多是从单个视角对贸易摩擦背后的原因予以解释,而对于大国崛起过程中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又限于新兴大国与既存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对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经济、政治以及外交的全方位分析,不仅分析了新兴大国与既存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分析了新兴大国与中小国家、新兴大国与其他新兴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观点的创新。将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新兴大国对既存大国贸易摩擦的模型分析之中,提出了新兴大国的低价竞争优势模型。对中国崛起的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勾勒出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贸易摩擦曲线。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证分析的不足。由于笔者知识结构以及精力、能力所限,对于贸易摩擦的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论文中的实证研究部分较为简单,对于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其他变量的动态发展等问题还没有过多涉猎;第二,在对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贸易摩擦成因的分析中,缺乏理论分析,分析缺乏系统性。笔者决心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夏泽宏[7](201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有非常深刻、丰富的文明思想。他们的文明思想通常以三种不同的叙述形式散藏于文献:直接的叙述形式、半直接的叙述形式、间接的叙述形式。鉴于存在形式上的特殊性,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将直接的、显现的文明思想挖掘出来,将间接的、暗含的文明思想明示出来,将个别的、零散的文明观点系统整合起来,而后构建体系,生成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叙述整体。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是“划时代的理论体系”。应该说,整个西欧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其理论来源,其中卢梭的文明批判理论、傅立叶的文明批判理论、科瓦列夫斯基的文明起源理论、摩尔根的文明起源理论是其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摒弃了卢梭、傅立叶等文明观中的空想成分、欠缺之处。在人类文明思想史中,它是第一个完全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文明理论,第一个多维揭示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文明理论,第一个指导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文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经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根据理论逻辑的发展梯度,可将其细分为三个阶段:1833至1852年——初步形成阶段、1853至1880年——多维发展阶段、1881至1895年——整体完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由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范畴体系与文明理论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明范畴体系是建构文明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在他们看来,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进步、开化的价值及其社会实现成果的总和。他们先后从九种不同的语义使用了“文明”-范畴。基于范畴进一步形成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主要由文明起源思想、文明发展思想、文明结构思想和文明形态思想四大块组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起源表现为一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其可从追溯人的起源开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创造了各种文明要素,出现了文明要素的起源。当文明要素累积到一定程度,人类由野蛮跳入文明阶段,文明正式起源。文明的起源受劳动、分工、交流等多种动力因素的驱动。文明的起源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而表现出一系列的标志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这些标志之于东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差异,并最终确立了以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使用等为核心的科学的文明标志体系。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制度理论、氏族演化理论、私有制起源理论、国家起源理论等理论——为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点。在文明发展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许多的一般性认识。他们认为,文明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即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动力协同驱动的结果,包括实践动力、生产力动力、需要动力、交流动力、改革动力等。文明的历史发展呈现出某些特定的规律,如有序渐进规律、异步共进规律、世界趋向规律、阶级对抗规律等。此外,文明的发展还显现出一定的维度:在时间维度上,它总是由奴隶制文明、封建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共产主义文明递进上升发展;在空间维度上,它总是由地域文明发展为世界文明;在价值维度上,它以共享、民主、自由、和谐为未来发展走向。依据产业、社会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展开了间接解构。于社会构成上,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支配着其他文明的性质乃至变革。马克思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提出“政治文明”-术语之人,他和恩格斯介绍了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为内在精神核心的政治文明主张。将哲学、科学、艺术等上层类要素视为精神文明的主要构成,并揭示了它对物质文明发展的反作用问题,提出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利用自然生产力、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张,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他们将生态问题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内,将生态矛盾的解决归结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之道。就社会文明问题,他们亦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认识。在社会主体文明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在社会关系文明上,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真正和谐为内在规定;在社会生活文明上,以实现每个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为基本格调。马克思恩格斯按照民族、国家、地域、产业、时间、社会形态等多种标准细分出了多种文明形态。基于此,他们揭示了部分文明地域形态、民族国家形态的主要特质与成就;考察了文明历史形态的演化进程、社会性质与主要内容;间接阐明了文明历史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传承性与革新性相统一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文明形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性、现实性很强的理论,显现出了强大的时代价值。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时代建设指明了有针对性的建设路径:从借鉴引进到自主创新——优选之路、从异步改革到同步改革——必经之路、从发展、分享失衡到整体平衡——康庄之路、从政府推进到社会自主——理想之路。应该说,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时代现实并给出具体的建设思路,是整项研究的落脚之处。

郭勇[8](2012)在《鸦片战争前后欧美洋行在华经济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欧美洋行在华经济活动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洋行经济活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过程。鸦片战争前广州是当时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这为欧美商人在华设立洋行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洋行在华经济活动的发展埋下伏笔。在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过程中,洋行扮演着先行军的角色,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导致洋行活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进一步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的步伐。洋行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方便在华进行经济活动而特意设立的贸易机构,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将以欧美国家在华洋行的经济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世纪70年代末期至19世纪50年代末期为研究的时间区间,探讨欧美国家在华洋行的产生、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特点,对这一时期的洋行在华经济活动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察。18世纪70年代末期至鸦片战争爆发前,此时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和殖民扩张的时期,也是在华洋行形成的时期。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50年代末期,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洋行在华经济活动获得长足发展,其活动范围及其经济贸易涉及的领域都得到不断的扩展。这一时期欧美洋行在华的经济活动,为帝国主义国家日后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和掠夺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速度。

胡小宇[9](2012)在《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研究 ——基于公平贸易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纺织品贸易摩擦在我国外贸易领域中并不是新生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失效、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它又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本文以公平贸易理论与WTO规则为理论支撑,以2001年到2010年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经济事务及各国政策制度的变化为时代背景,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摩擦纠纷。在理论与数据的佐证下,得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长期以来受到贸易伙伴的歧视,被冠以违反公平贸易之名而严厉打击。反倾销、反补贴、贸易保障措施本是维护世界贸易公平有序发展的措施,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主导纺织品贸易机制的建立,使得他们在进行纺织品贸易时有机可乘,利用规则定义的“模糊性”,为其行使贸易保护之实披上合法的外衣。本文通过国际贸易摩擦的一般变化特征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我国纺织品出口所面临的贸易摩擦与国际贸易摩擦相差甚远。前者得到改善逐年减少的同时,我国纺织品贸易摩擦却加速恶化逐年增加,揭示贸易摩擦发起国所提倡的纺织经济一体化是除中国之外的一体化,是对中国纺织品最大的歧视。通过对摩擦发起数与进口额、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研究,以及与进口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探索引起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进一步证实我国纺织品出口并未违反公平贸易及WTO相关规定,同时也证明了国外发起的所谓“贸易救济”其本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是对中国纺织品的歧视。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在遭遇贸易摩擦时,积极应诉、争取有力的地位与权利,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我国政府在参与下一轮贸易谈判时,立场的确认提供参考,并最终为促进国际纺织品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

朱蓉蓉[10](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二、秘鲁对我国纺织品设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秘鲁对我国纺织品设防(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概念界定
        0.2.1 空间人类学
        0.2.2 聚落
        0.2.3 空间形态与结构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地理学领域
        0.3.2 社会学领域
        0.3.3 人类学领域
        0.3.4 建筑学领域
    0.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0.4.1 研究对象
        0.4.2 研究内容
        0.4.3 研究方法
    0.5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空间人类学的视野与架构
    1.1 人类社会组构
        1.1.1 文化与社会
        1.1.2 社会系统
        1.1.2.1 系统概念
        1.1.2.2 功能主义
        1.1.2.3 先赋地位与获致地位
    1.2 生计模式视野
        1.2.1 调适
        1.2.1.1 调适单位
        1.2.1.2 文化生态
        1.2.1.3 文化核心
        1.2.2 经济体制
        1.2.2.1 农耕生活
        1.2.2.2 集约农业和非工业城市
        1.2.3 分配与交换
        1.2.3.1 互惠
        1.2.3.2 再分配
        1.2.3.3 市场交换
    1.3 社会组织视野
        1.3.1 婚姻与家庭
        1.3.1.1 婚姻
        1.3.1.2 核心家庭
        1.3.2 亲属网络
        1.3.2.1 居住模式
        1.3.2.2 扩展家庭
        1.3.2.3 继嗣与继嗣群体
        1.3.3 共同利益群体
        1.3.4 社会分层
        1.3.4.1 阶级和等级
        1.3.4.2 流动
    1.4 政治宗教视野
        1.4.1 政治
        1.4.1.1 政治组织
        1.4.1.2 社会控制
        1.4.2 宗教
        1.4.2.1 多重解释
        1.4.2.2 信仰准则
        1.4.2.3 宗教实践
第二章 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2.1 土地利用与资源控制
        2.1.1 地形作用
        2.1.1.1 自然山体
        2.1.1.2 沿河而居
        2.1.2 土地划分
        2.1.3 水利工程
        2.1.3.1 水网系统
        2.1.3.2 桥梁工程
        2.1.3.3 排水供水
    2.2 农业经济与乡村聚落
        2.2.1 农业经济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2.2.2.1 乡村中心
        2.2.2.2 村巷空间
        2.2.2.3 乡村边缘
        2.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2.2.3.1 稳定分散
        2.2.3.2 匀质分布
    2.3 商业经济与商业聚落
        2.3.1 商业经济
        2.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2.3.2.1 集市广场
        2.3.2.2 商业街道
        2.3.2.3 滨河地带
        2.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2.3.3.1 集聚向心
        2.3.3.2 层级分布
第三章 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3.1 住宅类型
        3.1.1 住宅与家庭人口
        3.1.2 住宅与家庭组织
        3.1.3 住宅与家庭等级
    3.2 家族与家族聚落
        3.2.1 家族
        3.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3.2.2.1 核心空间
        3.2.2.2 血缘组织
        3.2.2.3 邻里组团
        3.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3.2.3.1 封闭排外
        3.2.3.2 等级分层
    3.3 行会与行业聚落
        3.3.1 行会
        3.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3.3.2.1 中心空间
        3.3.2.2 业缘组织
        3.3.2.3 行业居住区
        3.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3.3.3.1 开放包容
        3.3.3.2 阶级分化
第四章 政治宗教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4.1 社会控制
        4.1.1 正式的社会控制
        4.1.1.1 安全防御
        4.1.1.2 法律法规
        4.1.2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4.1.2.1 社会规范
        4.1.2.2 文化濡化
    4.2 信仰与行为模式
        4.2.1 价值系统
        4.2.1.1 象征体系
        4.2.1.2 庇护功能
        4.2.1.3 聚居起源
        4.2.2 组织与约束
        4.2.2.1 社会管理
        4.2.2.2 仪式庆典
        4.2.2.3 生活规范
第五章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动因与机制
    5.1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
        5.1.1 生长
        5.1.1.1 集聚
        5.1.1.2 扩散
        5.1.2 变迁
        5.1.3 消亡
    5.2 聚落空间演变的动因
        5.2.1 基础动因
        5.2.2 主导动因
        5.2.3 动因转换
    5.3 聚落空间演变的机制
        5.3.1 自下而上
        5.3.1.1 自组织
        5.3.1.2 “有机的”聚落空间形态
        5.3.2 自上而下
        5.3.2.1 主导控制
        5.3.2.2 “规划的”聚落空间形态
        5.3.3 双向机制
全文结论
    一、本研究总结
        1.空间人类学视野
        2.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3.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结构
        4.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新审视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1.构建聚落空间研究整体性的认识视野
        2.建立聚落空间研究结构性的组织关系
        3.探索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的演变机制
    三、后续研究方向
        1.深化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机制研究
        2.实践的检验与指导
参考文献
    中文学术论着
    译着及外文论着
    期刊文献
    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与来源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2)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1.4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部门经济学和海关监管理论
    1.2.2 贸易便利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3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公共部门合作关系
    1.2.4 海关监管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3.3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海关监管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贸易与海关监管相关理论
2.2 海关监管与贸易互动机制分析
    2.2.1 海关监管对于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分析
    2.2.2 海关监管对于贸易抑制作用分析
    2.2.3 海关监管对于贸易激励作用分析
    2.2.4 贸易推动海关监管转型升级的机制分析
2.3 海关及口岸部门“单一窗口”的作用分析
    2.3.1“单一窗口”对申请事项审批数量的影响分析
    2.3.2“单一窗口”对申请事项等待时间的影响分析
    2.3.3“单一窗口”的动态性影响分析
2.4“海关—商业”经认证的经营者(AEO)模式机制分析
2.5 海关信息透明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2.5.1 透明度对合并均衡和分离均衡的影响分析
    2.5.2 信息透明度与经济运行效率的关系
    2.5.3 信息透明度与市场垄断效力
    2.5.4 信息透明度与经济周期
2.6 基本观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概况
3.1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沿革
3.2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现状
3.3 目前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主要措施及其海关监管新要求
4.1 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
    4.1.1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4.1.2 提升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4.1.3 改善全球治理结构、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
    4.1.4 服务“新常态”,改善公共制度供给
    4.1.5 适应国内、国际新规则
    4.1.6 跟踪世界经济新方向
    4.1.7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
4.2 新形势下中国海关监管面临的新问题
    4.2.1 海关关境保护环境分析
    4.2.2 海关监管执法环境分析
4.3 海关、商业合作的新形势
    4.3.1 各国海关积极缔约多边协议,将监管、服务纳入共同法律框架
    4.3.2“海关-商界”加强信息对接,实现以数据换便利
    4.3.3 创新海关监管服务措施,适应国内外贸易新业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关监管措施及效果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贸易便利化方面
    5.1.1 预先申报、裁定
    5.1.2 电子平台和电子支付
    5.1.3 货物与海关税费分别处置
    5.1.4 风险管理
    5.1.5 海关稽查
    5.1.6 经认证的经营者
    5.1.7 易腐货物快速处理
    5.1.8“单一窗口”和口岸机构间协调
    5.1.9 在海关监管下的货物进口运输
5.2 监管服务标准化方面
    5.2.1 区域经济体内部的“一体化窗口”
    5.2.2 快速放行及平均放行时间确立
5.3 服务新型业态方面
    5.3.1 服务全球一体化生产
    5.3.2 服务全球一体化科研
    5.3.3 服务全球一体化监管
    5.3.4 服务全球一体化物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海关监管深化改革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深化改革建议
6.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精英分析法
        (四) 利益分析法
        (五) 层次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二) 研究创新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一、边疆的含义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一、“国家发展”概念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的作用
        二、带来的问题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哲学视角下的消费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的逻辑结构和创新点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消费与消费方式
    第一节 消费概念的界定
        一、消费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消费概念的哲学内涵
        三、消费的节类型和属性
    第二节 消费方式
        一、消费方式的概念界定
        二、消费方式的特点
        三、消费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对消费方式转变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消费方式的第一次历史转变:从原始共同消费到家庭消费
        一、第一次消费方式转变的条件:天文、气象知识的掌握和金属的应用
        二、第一次消费方式转变的标志:农业的产生
        三、第一次消费方式转变的内容:由原始的共同消费转变为私有制前提下的家庭消费
        四、第一次消费方式转变的特点:消费品的稳定保证了人.的稳定和增长
    第二节 消费方式的第二次历史转变:从家庭消费到大众消费
        一、第二次消费方式转变的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二、第二次消费方式转变的标志:汽车工业的兴起
        三、第二次消费方式转变的内容:从节俭型消费方式向享受型消费方式转变
        四、第二次消费方式转变的特点:人类社会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
第三章 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消费主义)的分析和批判
    第一节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为消费主义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资本增殖需要消费最大化
        三、信用工具使消费最大化成为可能
        四、商业媒介(广告)为消费最大化推波助澜
    第二节 消费主义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现理论化
        一、资本主义早期消费理论:以积累为善、以节俭为美德。
        二、资本主义扩张时期的消费理论:有效消费理论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消费理论:以需要为导向,消费最大化的经济理论
    第三节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消费异化
        一、消费主义的前提是消费分层(阶级分化)
        二、消费主义的趋势是无度消费
        三、消费主义的本质是消费异化
    第四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
        一、发达国家把推销本国消费方式作为国家文化战略
        二、发展中国家被迫把扩大消费作为国家战略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无力单独摆脱消费主义
    第五节 消费主义蔓延的影响和危害
        一、消费主义破坏了人类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消费主义导致人与人关系紧张,威胁社会和谐
        三、消费主义受到资源环境的刚性制约
第四章 对我国消费方式的分析和评价
    第一节 我国消费方式回顾
        一、中国古代消费状况和消费方式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后――实现温饱、追求小康的消费方式
    第二节 我国消费方式现状分析
        一、中国正逐步迈入消费型社会
        二、传统消费方式与现代消费方式并存
        三、城乡之间的消费方式差异明显
    第三节 我国消费方式困境分析
        一、因收入差距加大而导致的消费分层加剧
        二、消费增长低于投资增长
        三、居民消费率下降和过度消费并存
        四、集团消费和公务消费浪费突出
        五、消费增长和资源、能源、环境矛盾加剧
        六、消费方式转变面临一些体制性障碍
第五章 中国的现实选择——可持续消费方式
    第一节 可持续消费方式
        一、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哲学内涵
        二、可持续消费方式的目标
        三、可持续消费方式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必要消费
        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合理消费
        三、强化法律约束,限制过度消费
        四、加强社会引导,倡导生态消费
        五、利用科技成果,推广节约消费
        六、改变传统观念,培育消费文化
    第三节 寻求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可持续消费方式
        一、开展国际合作是建立全球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当务之急
        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旧秩序是建立全球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消灭或改造资本主义野蛮的生产方式是建立全球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最终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郑观应新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atalogue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第二节 郑观应思想研究相关概述
    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郑观应新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郑观应的主要社会经历
    第二节 郑观应新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三节 郑观应新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
第二章 郑观应的“重商”思想
    第一节 “振兴商务”“以商立国”
    第二节 “习兵战不如商战”
    第三节 从“商战”到“商办企业”观
第三章 郑观应的“君主立宪”“设议院”的思想
    第一节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看法
    第二节 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和议院政治
    第三节 推行内政改革
    第四节 与康梁“君主立宪”思想的比较
第四章 郑观应的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
    第一节 对科举制的批判与改革
    第二节 推行学制改革
    第三节 兴办职业教育 培养技术人才
第五章 郑观应的“防灾备荒”思想
    第一节 灾荒频发的原因分析:既是天灾 又是人祸
    第二节 郑观应防灾备荒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郑观应防灾备荒思想的特点
第六章 郑观应的外交及军事思想
    第一节 “师夷制夷”、“以夷制夷”和“夷约制夷”
    第二节 边防思想
    第三节 海防思想
第七章 郑观应新学思想的地位
    第一节 新学思想的演化
    第二节 郑观应对新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郑观应新学思想的特质和局限性
    第四节 郑观应新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结论
附录:郑观应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厘清
        1.2.1 大国
        1.2.2 崛起
        1.2.3 贸易摩擦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2 大国兴衰史简略回顾
    2.1 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
        2.1.1 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与衰落
        2.1.2 荷兰的崛起与衰落
        2.1.3 英国的崛起与衰落
        2.1.4 法国的崛起与衰落
        2.1.5 美国的崛起与霸主地位的确立
        2.1.6 俄罗斯的盛衰演变
        2.1.7 德国崛起的挫败与再崛起
        2.1.8 日本崛起的挫败与再崛起
    2.2 大国兴衰史的启示
        2.2.1 大国的崛起与衰落伴随世界近现代发展全过程
        2.2.2 大国崛起的道路极不平坦
        2.2.3 大国崛起方式的类型与崛起方式的选择
        2.2.4 大国崛起成功须具备的条件
        2.2.5 大国衰落或大国崛起挫败的基本原因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与拓展
    3.1 大国崛起理论与评述
        3.1.1 国际关系学主要流派的“大国崛起观”
        3.1.2 大国问题解析的主要理论视角
        3.1.3 大国崛起理论评述
    3.2 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及其拓展
        3.2.1 国际贸易摩擦的经济学理论
        3.2.2 贸易摩擦理论的拓展:聚焦于新兴国家崛起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摩擦
    3.3 本章小结
4 贸易摩擦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及贸易摩擦生成原因分析
    4.1 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式
    4.2 国际贸易摩擦对大国崛起的影响
        4.2.1 贸易摩擦对崛起大国进出口的影响
        4.2.2 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
        4.2.3 贸易摩擦的“倒逼激励”
    4.3 大国崛起过程中贸易摩擦三大对象及其摩擦生成诸因素
        4.3.1 新兴大国与既存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诸因素
        4.3.2 新兴大国与中小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诸因素
        4.3.3 新兴大国与其他新兴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诸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贸易摩擦的经验事实解析与启示
    5.1 英国:崛起阶段与贸易政策定位的经验事实解析与启示
        5.1.1 英国的崛起过程与贸易政策定位
        5.1.2 英国崛起过程中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带来的启示
    5.2 日本:与既存大国贸易摩擦的经验事实解析与启示
        5.2.1 日本崛起过程中贸易摩擦的美日贸易摩擦考察
        5.2.2 日本针对美日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及其启示
    5.3 德国:与其他新兴大国贸易摩擦的经验事实解析与启示
        5.3.1 德国在一战前与俄国的贸易摩擦考察
        5.3.2 德国崛起过程中德俄贸易摩擦带来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的崛起与崛起过程中的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
    6.1 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崛起的道路选择
        6.1.1 中国崛起的标志
        6.1.2 中国崛起的历程
        6.1.3 中国崛起道路选择
    6.2 中国进入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
        6.2.1 中国崛起所处的阶段与国际贸易摩擦
        6.2.2 中国面临贸易摩擦的总体特征
        6.2.3 中国面临贸易摩擦在“三大对象”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
    6.3 政策建议
        6.3.1 坚持“融入现存体系”的基本方针不动摇
        6.3.2 对现存的国际贸易体系既要“接轨”,又要完善和提高
        6.3.3 做倡导贸易自由化的新旗手
        6.3.4 对贸易摩擦的“三大对象”采取有区别的、针对性强的贸易战略和政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石
    一、文明及相关概念
        (一) 文明
        (二) 文明与文化
        (三) 文明与野蛮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卢梭的文明批判理论
        (二) 傅立叶的文明批判思想
        (三) 科瓦列夫斯基的文明起源理论
        (四) 摩尔根的文明起源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初步形成
        (二) 多维发展
        (三) 整体完善
    四、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与思想体系
        (一) 理论基石
        (二) 思想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起源思想
    一、文明起源的过程
        (一) 人的起源
        (二) 文明要素的起源
        (三) 文明整体的起源
        (四) 文明起源的东方差异性
    二、文明起源的动力
        (一) 劳动动力
        (二) 分工动力
        (三) 交流动力
    三、文明起源的标志
        (一) 经济层面的标志
        (二) 政治层面的标志
        (三) 文化层面的标志
        (四) 社会层面的标志
    四、文明时代的开始及其特征
        (一) 文明时代的内涵
        (二) 文明时代的开始
        (三) 文明时代的特征
    五、文明起源的相关理论
        (一) 两种生产理论
        (二) 家庭制度理论
        (三) 氏族演化理论
        (四) 私有制起源理论
        (五) 国家起源理论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发展思想
    一、文明发展的条件
        (一) 自然条件
        (二) 社会条件
    二、文明发展的动力
        (一) 实践动力
        (二) 生产力动力
        (三) 分工与交流动力
        (四) 社会基本矛盾动力
        (五) 改革与革命动力
        (六) 需要动力
        (七) 精神动力
    三 文明发展的规律
        (一) 一般规律
        (二) 特殊规律
    四 文明发展的维度
        (一) 时间维度
        (二) 空间维度
    五 文明发展的价值趋向
        (一) 共享
        (二) 民主
        (三) 自由
        (四) 和谐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结构思想
    一、文明结构的间接划分
        (一) 文明结构间接划分的依据
        (二) 文明结构间接划分的类型
        (三) “三分”或“五分”文明结构的辨析
    二、对文明五维结构的具体化阐述
        (一) 关于物质文明的主要观点
        (二) 关于政治文明的主要认识
        (三) 关于精神文明的主要主张
        (四) 关于生态文明的主要见解
        (五) 关于社会文明的主要理论
    三、对文明内在构成要素的基本关系的认识
        (一) 物质基础与决定关系
        (二) 上层建筑与反作用关系
        (三) 必要条件与保障关系
        (四) 协调发展与有机统一关系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形态思想
    一、文明形态的划分
        (一) 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
        (二) 文明形态划分的类型
    二、文明的民族、国家形态与地域形态
        (一) 民族、国家文明
        (二)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
    三、文明的历史形态
        (一) 奴隶制文明
        (二) 封建文明
        (三) 资本主义文明
        (四) 共产主义文明
    四、文明历史形态的发展特征
        (一)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 传承性与革新性的统一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 理论地位评析
        (二) 理论价值分析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的时代启示
        (一) 坚定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方向
        (二) 以人民群众共享为建设本位
        (三) 坚持创新、改革、交流多维推进
        (四) 促进协调、平衡、统一发展
        (五) 实现自主、自觉、与时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引进依赖与技术滞后问题
        (二) 改革异步与权力腐败问题
        (三) 文明发展的区域、结构失衡问题
        (四) 文明成果的分享失衡问题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的路径指导
        (一) 从借鉴引进到自主创新——优选之路
        (二) 从异步改革到同步改革——必经之路
        (三) 从发展、分享失衡到整体平衡——康庄之路
        (四) 从政府推进到社会自主——理想之路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的目标展望
        (一)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目标的依据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8)鸦片战争前后欧美洋行在华经济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主要概念分析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 选题意义
一、 鸦片战争前英美洋行在华的经济活动
    (一) 英商洋行的建立与港脚商人的关系
    (二) 英商洋行在华的经济活动
    (三) 美商洋行在华的演变及发展
    (四) 美商洋行在华经济活动
二、 五口通商时期欧美洋行数量及分布情况
    (一) 在华欧美洋行数量的变化
    (二) 五口通商口岸洋行分布情况
三、 五口通商时期欧美洋行对华贸易
    (一) 欧美洋行在华进口贸易
    (二) 欧美洋行在华出口贸易
    (三) 欧美洋行在华的非法贸易
四、 欧美洋行在华的早期投资
    (一) 欧美洋行在华经营的近代工业
    (二) 欧美洋行与金融业
    (三) 欧美洋行在华租界与房地产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一览表

(9)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研究 ——基于公平贸易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2.1 相关理论基础
        1.2.2 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不公平规则的分析
    2.1 反倾销调查暗含不公平因素
        2.1.1 反倾销的发起缺失公平性
        2.1.2 倾销行为的损害确认不公平
        2.1.3 替代国制度标准模糊
    2.2 反补贴调查的适用原则被破坏
    2.3 保障措施调查的多重歧视性
        2.3.1 特保的不公平性
        2.3.2 违背 WTO 规则的保障措施实践
        2.3.3 典型案例分析
    2.4 新型贸易壁垒针对我国纺织品
        2.4.1 技术性贸易壁垒矛头指向我国纺织品
        2.4.2 具有歧视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打压的频率高
    3.1 研究期间和研究对象说明
    3.2 全球贸易摩擦分析
        3.2.1 全球贸易摩擦的强度
        3.2.2 贸易摩擦发起国分析
        3.2.3 贸易摩擦受害国分析
    3.3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与国际趋势不符
        3.3.1 摩擦种类繁多,强度加大
        3.3.2 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发起国
        3.3.3 我国纺织品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程度严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纺织品遭受不公平待遇原因的实证分析
    4.1 假设与变量描述
    4.2 数量统计
    4.3 相关性研究
    4.4 建立模型与实证研究
        4.4.1 模型简介
        4.4.2 各国或地区数据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10)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小结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小结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小结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秘鲁对我国纺织品设防(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倪震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2]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研究[D]. 姜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4]哲学视角下的消费方式转变研究[D]. 江振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5]郑观应新学思想研究[D]. 蔡旭.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 马跃.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7]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D]. 夏泽宏. 武汉大学, 2013(07)
  • [8]鸦片战争前后欧美洋行在华经济活动研究[D]. 郭勇. 安徽师范大学, 2012(02)
  • [9]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研究 ——基于公平贸易理论的视角[D]. 胡小宇. 南京财经大学, 2012(04)
  • [10]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秘鲁加强我国的纺织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