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加工方法的开发

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加工方法的开发

一、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其加工方法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凌晓冬,曹晖,戴一朋[1](2020)在《罗汉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清热止咳、去火清痰等功效。本文综述了罗汉果产品加工的现状,以期为罗汉果的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申一梅[3](2020)在《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蛋黄颗粒是由蛋黄经过稀释和离心得到的沉淀部分,是天然的蛋白质-脂质颗粒复合物,具有低胆固醇、高乳化能力的优点,因此作为新型食品级乳化剂在构建营养素纳米递送载体方面有着巨大应用潜力。但是蛋黄颗粒溶解度低、颗粒大,其乳化能力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充分发挥,极大地限制了蛋黄颗粒作为乳化剂的应用。本课题研究了pH和大豆磷脂对蛋黄颗粒物化性质、界面行为及乳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对DHA油的负载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pH值对蛋黄颗粒性质的影响,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发现,pH值会显着影响蛋黄颗粒的溶解度和zeta-电位值,进而影响蛋黄颗粒的乳化稳定性。相比较而言,在pH值为9.0时蛋黄颗粒稳定的乳液粒径较小、表面电荷高,具有最好的乳液稳定性。在考察蛋黄颗粒pH值乳化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豆磷脂复合(0.00%-1.00%)对蛋黄颗粒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脂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颗粒的蛋白溶解度和表面负电荷明显增加,而浊度、疏水性和接触角降低,说明磷脂可以与颗粒蛋白形成蛋黄颗粒-磷脂复合物,而疏水作用力是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颗粒的AFM图像以及乳液滴微观结构图片结果表明,溶液pH的增加和磷脂的添加可以破坏蛋黄颗粒的聚集结构,解聚态的蛋黄颗粒粒度减小,表现出更好的乳液稳定性。适当磷脂(小于0.25%)有助于提高蛋黄颗粒乳化稳定性,而过量的磷脂(大于0.50%)将通过竞争性吸附取代界面蛋黄颗粒,引起损耗絮凝导致O/W乳液失稳。以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构建DHA油乳液负载体系,并通过喷雾干燥制得油脂粉末。研究发现大豆磷脂的添加对粉末颜色特征和水分含量无显着影响,但会显着降低水分活度,更有利于油脂粉末的长期稳定储藏。此外,磷脂的添加可显着提高粉末的溶解度、稳定系数和水分散性,有利于其在各种食品配方中的应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油脂粉末内部结构,发现pH 9.0时,蛋黄颗粒与磷脂比例100:25条件下制得的油脂粉末对DHA油的负载效果较好。最后研究了DHA油脂粉末氧化稳定性及L-抗坏血酸(水溶性)、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脂溶性)和α-生育酚(脂溶性)三种抗氧化剂对粉末物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粉末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油脂氧化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黄颗粒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油脂氧化。pH的提高和磷脂的添加均能进一步提高粉末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而抑制加速储藏过程中油脂一级和二级氧化产物的生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α-生育酚对油脂粉末的物理稳定性没有显着影响,而L-抗坏血酸会降低颗粒的电位绝对值、溶解度和粒径,影响粉末的物理稳定性。抗氧化剂的加入能提高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但对Fe2+螯合能力无显着影响。在60℃储藏环境下,α-生育酚对油脂一级氧化产物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但能抑制二级氧化产物的生成。L-抗坏血酸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能抑制油脂中一级氧化产物和二级氧化产物的生成,其中具有两亲性的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抑制效果更好,可能因为其参与了复合界面的形成,更有利于抑制油脂氧化。

毛小雨[4](2020)在《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芸豆是人类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芸豆蛋白不仅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其产生的肽段也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菌和抗病能力等功效。本研究主要以紫花芸豆为原料制备脱脂脱皮芸豆蛋白,采用体外消化模型(胃蛋白酶消化02 h,胰蛋白酶消化03 h),运用SDS-PAGE、超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蛋白质检测分析方法,考察紫花芸豆蛋白在不同消化阶段的抗氧化性能,探究消化产物在不同消化阶段的结构变化特征,旨在为高品质的功能营养型植物蛋白食品的开发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在胃部模拟消化期间,因酶解及胃液作用的发生使得消化产物溶解度、水解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溶解度在120 min、水解度在90 min达到最大值;在经过肠道消化后消化产物进一步水解,其消化产物溶解度、水解度分别增加了12.05%、116.23%;随着水解度的增加及小分子水解产物产生,经模拟消化后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增强,与芸豆蛋白相比,经胃部模拟消化后的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铁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分别增加了296.97%、54.01%、16.82%、10.2%、43.72%;经肠道消化后抗氧化活性分别增加了365.15%、186.10%、49.32%、10.61%、121.07%。2、通过对不同分子量紫花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在模拟胃部消化1.5 h后,消化产物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主要集中表现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0 kDa的肽段;芸豆蛋白在模拟消化过程中使其被消化水解成小肽成分,使得其不同分子量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模拟肠道消化时间在2 h3 h时,蛋白消化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 kDa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3、通过对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结构特性研究发现:在模拟消化期间芸豆中的主要贮藏蛋白大部分被水解成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4.4 kDa以下的肽段;消化过程使芸豆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显着变化,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得芸豆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41.14%、21.06%,并经过圆二色谱得到证实。随消化时间延长,在模拟胃部消化期间,与芸豆蛋白相比,消化产物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β-转角含量增高,β-折叠、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且各指标间差异显着。在模拟肠道消化期间,与模拟胃部消化产物相比,模拟肠道消化产物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无规则卷曲含量先减少后增加,β-折叠先升高后减少,β-转角含量不断增加,且各指标间差异显着;经模拟消化后的芸豆蛋白游离巯基、总巯基含量均下降幅度较大,经胃部消化后,暴露巯基、总巯基含量分别为5.78±0.10 umol/g、7.05±0.09 umol/g,经肠道消化后,暴露巯基、总巯基含量分别4.94±0.23umol/g、6.14±0.20 umol/g,与胃部消化产物相比,肠道消化产物暴露巯基、总巯基含量分别分别减少了17%、14.82%;芸豆蛋白中,含硫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728μg/g、14.903μg/g,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芸豆蛋白含硫氨基酸总量不断减少,必需氨基酸占比不断增加,且疏水性氨基酸种类增多、含量增加,间接提高了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芸豆蛋白经胃部模拟消化后呈现颗粒状,且无序排列形成细密的网状结构,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经肠道模拟消化后表面呈现絮状且形成细密颗粒状,蛋白表面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张语涵[5](2020)在《不同预处理谷子对炎性肠病模型小鼠的干预》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BD)是由尚不明确的多种病因引起的肠道慢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发病率不断攀升并逐渐低龄化,甚至会增加患者患结肠癌(CRC)的风险。IBD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相比之下更容易抑郁和焦虑。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控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来治疗,但是长期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患者发生癌症和感染的可能性。尽管尚未弄清IBD的确切发病机理,但目前认为它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饮食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干预IBD,谷物中的益生元可作为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剂,有益菌会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研究发现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中含有大量益生元,并且谷子麸皮中矿物质以及多酚抗氧化剂含量较高。并且对谷子进行萌发发酵不仅会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促进谷子中的营养吸收,也会降低麸皮中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本研究介绍了用于动物实验的六种不同预处理的谷物粉的制作,将谷子制成去皮精米谷物粉(M-001)、去皮精米谷物发酵粉(FM-002)、带皮谷子全谷物粉(BM-004),带皮谷子全谷物发酵粉(BFM-005),萌发谷子谷物粉(GBM-006),萌发谷子谷物发酵粉(GBFM-007)六种。国标测定方法测定了六种谷物粉的营养组分。将六种谷物粉的营养组分进行计算和平衡,添加到小鼠的饲料中,饲料代码和小鼠分组代码与谷物粉代码相同。饲喂六种谷物粉添加饲料的分组为实验组,饲喂标准动物饲料(AIN-93M)与精制小麦粉(RW-003)饲料的分组为对照组。建造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DSS诱导5天,期间记录小鼠的饮食饮水以及体重粪便状况,取粪便样品。实验结束后将小鼠异氟烷麻醉并处死,取结肠等样品,探讨不同预处理的谷物粉对小鼠肠道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建模成功,饮食饮水与体重因结肠炎疾病逐渐减少,并出现血便和直肠出血症状;DAI值的评分对照组的疾病活动指数显着性高于实验组(Duncan test P﹤0.05),较低的为M-001为5.5±2.67,GBM-006为6±2.44,GBFM-007为6.4±1.65三组,无显着性差异,最低一组是BFM-005组,数值为5.1±2.81,这四组差异不显着;结肠长度较低的是M-001、BM-004、BFM-005、GBM-006、GBFM-007五组,其结肠长度无显着差异。对小鼠结肠进行病理切片显示AIN-93M与RW-003两个对照组上皮结构组织已经完全被破坏,绒毛隐窝和腺体结构消失。组织损伤评分较低的为BFM-005、GBFM-006、GBFM-007组,这三组评分分别为3.6±1.14、4.6±1.52、3.4±1.14,无显着差异。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16srDNA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微生物的群体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群落多样性对照组RW-003较低,GBFM-007组的生物多样性较高,且对条件致病菌抑制作用和促进益生菌繁殖作用最明显,更有效的平衡肠道菌群改善炎症。本研究证明了发展合理的饮食策略是预防和改善IBD疾病的可行的潜在方案。谷子萌发与发酵食品更有利于肠道健康。

俞喜娜,崔益玮,戴志远,沈清[6](2020)在《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脂质作为食品中基本的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和营养学功能。在脂质分离分析中已有溶剂萃取、薄层色谱分离等常规方法。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是基于银离子螯合法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提高产物的产量和纯度。本文主要从银离子与脂质络合机理、银离子提取脂质的方法以及银离子在不同生物样品中的应用3个方面介绍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发的多种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魏铭,王申丽,杨海莺,邵丹青,孔杭如,牛兴和,陈历水[7](2019)在《血糖调控食品的研究进展与加工技术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日常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一般通过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同时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利用功能性食品辅助药物调控血糖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血糖调控食品及功能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血糖调控食品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多糖、多酚、黄酮等主要的血糖调控功能因子,回顾了提取技术、微胶囊技术、干燥技术等血糖调控功能因子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血糖调控食品未来研究的前沿技术,包括仿生模拟消化技术、消费者研究与感官品质评价技术、组学技术,展望了血糖调控食品的发展前景,以期为降血糖资源的研究利用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张诗雯[8](2019)在《芹菜对鱼糜制品凝胶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芹菜和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芹菜茎、芹菜叶及金线鱼鱼糜的组成成分,探究芹菜添加量对鱼糕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最适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研究芹菜对鱼肉香肠凝胶特性、风味及抗氧化性等凝胶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阐述芹菜对鱼肉香肠经体外消化后的蛋白消化及抗氧化性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并比较芹菜茎、芹菜叶对鱼肉香肠的作用效果。为开发营养均衡的鱼糜制品及探究膳食纤维对鱼糜制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芹菜叶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为3.23 g/100g,是芹菜茎的1.74倍,且芹菜茎、芹菜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均为1:3.7;芹菜叶中的钙离子含量为457.40 mg/100g,是芹菜茎的8.9倍;芹菜叶中的总酸含量为1.51 g/100g,是芹菜茎的1.74倍;金线鱼鱼糜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8.32 g/100g、脂肪含量为2.48 g/100g;芹菜叶、芹菜茎的pH分别为5.86和6.11,显着低于金线鱼鱼糜的pH 7.68(p<0.05)。随着芹菜叶、芹菜茎添加量的增加,鱼糕的pH、L*值、a*值及白度均显着下降,b*值显着升高,且芹菜叶比芹菜茎的作用效果更显着(p<0.05);鱼糕的硬度、胶着度、咀嚼度、凝胶强度及感官评价分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10%效果最佳,凝胶网络结构最致密;在质地特性及感官评价方面芹菜叶优于芹菜茎,在凝胶强度及微观结构方面芹菜茎优于芹菜叶。2.添加量为10%的芹菜茎和芹菜叶均显着降低鱼肉香肠的L*值、a*值和白度,显着提高b*值(p<0.05);显着提高鱼肉香肠的硬度、胶着度、咀嚼度、凝胶强度、持水性及感官评价分值(p<0.05),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均匀,显着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p<0.05);显着降低鱼肉香肠的鲜味,提高咸味和涩味(p<0.05),对丰富度和苦味的影响有差异。芹菜叶的作用效果显着优于芹菜茎(p<0.05)。3.添加量为10%的芹菜茎和芹菜叶显着提高鱼肉香肠体外消化后的蛋白体外消化率和蛋白水解度,减小蛋白质聚集体的粒径(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蛋白质含量减少且分散,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蛋白质聚集体减少,粒径减小;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硫代巴比妥酸值显着降低,Fe2+螯合能力显着提高,芹菜叶的作用效果显着优于芹菜茎(p<0.05)。

王艳[9](2019)在《不同季节多年生苦荞的叶及其发酵茶品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多年生苦荞60-1612-125为材料研究了其叶黄酮含量的提取工艺,并以93个多年生苦荞麦品系和3个金荞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新鲜叶及其制成品叶茶中黄酮、γ-氨基丁酸、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的含量在春季、秋季和再生季等环境下的变化规律,以便为制茶专用品种培育和生产栽培研究提供依据。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显示,在超声提取黄酮的各个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D(固液比)>B(乙醇浓度)>C(时间)>A(温度),即固液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最大,温度对黄酮得率影响最小,最佳工艺组合:A2B2C3D3,即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60%,时间40min,固液比1:40。(2)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播种季节间和不同多年生苦荞品系间在总黄酮含量、γ-氨基丁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均存在极显着差异,且品系与播种季节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春季的黄酮含量均值高于其他两季,春季更适合采叶制作荞麦叶茶。(3)结合春季秋和再生季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总黄酮含量上,春季C6类群最高,秋季C3类群最高,秋季再生季C1类群最高;γ-氨基丁酸含量上,春季C1类群最高;维生素E含量上,春季C4类群的最高,再生季C6类群的含量最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春季和秋季都是C6类群的最高;(4)春季通过比较多苦荞鲜叶及其发酵茶和金荞鲜叶及其茶中的黄酮、γ-氨基丁酸、维生素E、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差异,发现两季多年生苦荞74鲜叶和发酵茶黄酮含量和γ-氨基丁酸都高于其他三个品种,且通过发酵γ-氨基丁酸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春季中以多年生苦荞74鲜叶和发酵茶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秋季中以金荞1号叶及其发酵茶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春秋两季贵矮金荞叶及其发酵茶维生素E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最高。

钟照恬[10](2018)在《莲藕多酚和多糖的纯化鉴定及其复合脂质体制备》文中认为作为产量最大的水生蔬菜,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不仅营养丰富,且含有多酚和多糖等多种功能成分,赋予莲藕免疫调节、降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为探索莲藕主要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分别提取分离莲藕多酚和多糖,明确其组成及结构特征,进一步研制多糖-多酚复合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莲藕多酚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制备莲藕粗多酚,结合多酚吸附率和解析率从5种不同特性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HPD-100用于莲藕多酚的纯化;采用静态法吸附分离莲藕多酚,系统考察吸附和解析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建立正交试验优化确立HPD-1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 h、吸附温度35℃、溶液pH值3、解析乙醇溶液浓度为70%、解析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多酚吸附率达93.14%、解析率达74.21%。莲藕粗多酚提取物经纯化后,纯度从26.39%提高到58.21%。莲藕多酚主要由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儿茶素及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09.7和203.7未知化合物等物质组成,纯化前后的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2)莲藕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分步醇沉制备莲藕多糖。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单糖组成发现,莲藕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以摩尔比0.19:0.14:0.08:0.17:6.49:1.00:0.16组成;莲藕多糖的红外光谱均表现出多糖及蛋白质特征谱带;采用SEC-RI-MALLS法测定莲藕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发现,莲藕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相对集中(约17.91 kDa);由莲藕多糖的NMR的图谱可知,莲藕多糖具有α和β两种构型的糖苷键,且以β构型为主。莲藕多糖可能含由结构为[α-D-Glc(1-4)-]n型的葡聚糖。(3)莲藕多酚-多糖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价:以莲藕多酚和多糖的包封率为指标,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复合脂质体,考察多酚浓度、多糖浓度、磷脂固醇比、超声时间和高速剪切转速对脂质体包封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固醇比1:4、莲藕多酚浓度15 mg/mL、莲藕多糖浓度1.5 mg/mL、超声时间6 min、高速剪切转速8000 r/min,在该条件下所得质体电位为-38.7 mv、粒径为123.01 nm、多酚包封率为72.36%、多糖包封率为15.66%。考察不同贮藏条件对莲藕多糖-多酚复合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冻干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液态脂质4℃,而低温(4℃)有利于脂质体保存。在4℃下,冻干脂质体贮藏20 d与液体脂质体放置24 h的包封率相近,莲藕多酚包封率约65%、多糖包封率约11%。构建莲藕多酚、多糖及其复合脂质体的系列制备工艺,明确主要成分的组成及结构特征,分析复合脂质体的保藏特性,相关结果可为莲藕功能成分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为莲藕精深加工提供新的思路。

二、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其加工方法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其加工方法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罗汉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罗汉果产品加工
    1.1 罗汉果鲜食
    1.2 罗汉果干果
    1.3 罗汉果饮料
        1.3.1 罗汉果固体饮料
        1.3.2 罗汉果复合饮料
        1.3.3 罗汉果茶饮料
        1.3.4 罗汉果果茶
        1.3.5 罗汉果奶茶
        1.3.6 罗汉果酸奶
        1.3.7 罗汉果醋
        1.3.8 罗汉果乳酸菌饮料
        1.3.9 罗汉果浓缩果汁
    1.4 罗汉果食品
        1.4.1 罗汉果酒
        1.4.2 罗汉果蛋糕
        1.4.3 罗汉果糖
        1.4.4 罗汉果饼干
        1.4.5 保健食品
        1.4.6 其他新兴罗汉果加工产品
2 结语

(3)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蛋黄概述
        1.1.1 蛋黄组成与营养
        1.1.2 蛋黄结构
    1.2 蛋黄颗粒概述
        1.2.1 蛋黄颗粒的分离
        1.2.2 蛋黄颗粒组成
        1.2.3 蛋黄颗粒结构
        1.2.4 蛋黄颗粒的性质
    1.3 大豆磷脂概述
    1.4 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性
        1.4.1 乳液的形成
        1.4.2 蛋白质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1.4.3 固体颗粒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1.4.4 复合界面乳液的功能性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蛋黄颗粒的制备
        2.2.2 蛋黄颗粒乳液的制备
        2.2.3 浊度测试
        2.2.4 蛋白质溶解度
        2.2.5 粒径和zeta-电位
        2.2.6 原子力显微镜(AFM)
        2.2.7 荧光光谱
        2.2.8 接触角测量
        2.2.9 乳析指数
        2.2.10 界面蛋白吸附率(AP)
        2.2.11 乳液静态流变性能
        2.2.12 乳液液滴的微观结构
        2.2.13 DHA油脂粉末的制备
        2.2.14 色差分析
        2.2.15 水分活度
        2.2.16 水分含量
        2.2.17 粉末溶解度的测定
        2.2.18 稳定系数
        2.2.19 水分散性
        2.2.20 激光共聚焦分析(CLSM)
        2.2.21 自由基清除率
        2.2.22 加速储藏试验
        2.2.23 一级氧化产物-过氧化值的测定
        2.2.24 次级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物(TBARS)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pH值对蛋黄颗粒性质的影响
        3.1.1 不同pH下蛋黄颗粒中蛋白溶解度
        3.1.2 不同pH下蛋黄颗粒的zeta-电位值
        3.1.3 不同pH下蛋黄颗粒制备的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值
    3.2 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的表征
        3.2.1 蛋白质溶解度、zeta-电位和粒径
        3.2.2 浊度测试
        3.2.3 原子力显微镜
        3.2.4 荧光光谱
        3.2.5 接触角
    3.3 蛋黄颗粒-磷脂复合乳液的性能
        3.3.1 乳液稳定性
        3.3.2 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
        3.3.3 乳液的界面蛋白吸附率
        3.3.4 乳液静态流变性质
        3.3.5 乳液液滴的微观结构
    3.4 DHA油脂粉末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
        3.4.1 DHA油脂粉末的色差分析
        3.4.2 DHA油脂粉末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分析
        3.4.3 DHA油脂粉末的溶解度分析
        3.4.4 DHA油脂粉末的稳定系数分析
        3.4.5 DHA油脂粉末的水分散性分析
        3.4.6 DHA油脂粉末的粒径分布
        3.4.7 DHA油脂粉末的zeta-电位分析
        3.4.8 DHA油脂粉末的微观结构表征
    3.5 DHA油脂粉末氧化稳定性分析
        3.5.1 抗氧化能力评价
        3.5.2 抗氧化剂对DHA油脂粉末物理性质的影响
        3.5.3 抗氧化剂对DHA油脂粉末化学性质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芸豆及芸豆蛋白的研究现状
        1.1.1 芸豆概述
        1.1.2 芸豆价值
        1.1.3 芸豆蛋白及其水解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抗氧化活性概述
        1.2.1 抗氧化机理
        1.2.2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1.3 体外模拟消化概述
        1.3.1 体外模拟消化研究与应用情况
        1.3.2 动物源性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的研究进展
        1.3.3 植物源性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紫花芸豆蛋白的制备
        2.2.2 体外模拟消化
        2.2.3 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水解度测定
        2.2.4 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溶解度测定
        2.2.5 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
        2.2.6 超滤分级
        2.2.7 不同分子量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2.2.8 SDS-PAGE电泳
        2.2.9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MIR-FTIR)光谱
        2.2.10 圆二色性(CD)光谱
        2.2.11 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巯基含量测定
        2.2.12 紫花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氨基酸含量测定
        2.2.13 扫描电镜(SEM)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3.1.1 芸豆蛋白抗氧化活性分析
        3.1.2 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溶解性及水解能力影响的研究
        3.1.3 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3.2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胃肠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3.2.1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分析
        3.2.2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铁还原能力分析
        3.2.3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2.4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2.5 不同分子量芸豆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3 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及消化产物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
        3.3.1 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消化产物组成成分的影响
        3.3.2 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二级结构变化
        3.3.3 模拟消化期间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的巯基含量变化分析
        3.3.4 模拟消化期间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分析
        3.3.5 模拟消化期间芸豆蛋白胃肠消化产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项目资助情况
个人简历

(5)不同预处理谷子对炎性肠病模型小鼠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炎症性肠病
        1.1 炎症性肠病简介
        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1.3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2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
        2.1 肠道菌群简介
        2.2 肠道菌群引发IBD机制
    3 肠道菌群与益生元
    4 谷子的营养和食品加工特性
        4.1 谷子的营养品质
        4.2 脱壳
        4.3 发酵
        4.4 萌发
        4.5 磨粉
    5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不同预处理谷物粉的制备与营养组分测定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相关溶液配制
        2.3 实验内容
    3 结果与讨论
        3.1 谷物粉的营养组分测定值
        3.2 实验鼠饲料配方表
        3.3 动物饲料氨基酸的测定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物实验及样品采集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主要试剂
        2.3 实验内容
    3 结果与讨论
        3.1 小鼠模型建立
        3.2 疾病活动指数
        3.3 结肠长度
        3.4 小鼠结肠H&E病理染色观察及组织损伤评分
        3.5 菌群测定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6)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质的功能与分析方法
    1.1 国内外脂质消费市场
    1.2 脂质的营养保健功能
    1.3 脂质结构及目前常规分离分析方法
2 银离子与脂质络合原理
3 基于银离子络合的方法
    3.1 银离子液液萃取
    3.2 银离子固相萃取
    3.3 银离子流动注射纯化
    3.4 银离子分子筛
4 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的应用
    4.1 动物油脂
    4.2 植物油脂
    4.3 生物体内物质
5 结论与展望

(8)芹菜对鱼糜制品凝胶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鱼糜制品及研究现状
        1.2.1 鱼糜制品
        1.2.2 鱼糜制品研究现状
    1.3 鱼糜凝胶特性
    1.4 芹菜及膳食纤维
    1.5 体外消化
    1.6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目的与意义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鱼糕的制备
        2.3.2 组成成分的测定
        2.3.3 pH的测定
        2.3.4 色度的测定
        2.3.5 质地特性的测定
        2.3.6 凝胶强度的测定
        2.3.7 感官评价分析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2.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芹菜和金线鱼鱼糜组成成分及pH分析
        2.4.2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pH的影响
        2.4.3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色度的影响
        2.4.4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质地特性的影响
        2.4.5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凝胶强度的影响
        2.4.6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感官评价的影响
        2.4.7 芹菜添加量对鱼糕微观结构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芹菜对鱼肉香肠凝胶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鱼肉香肠的制备
        3.3.2 色度的测定
        3.3.3 质地特性的测定
        3.3.4 凝胶强度的测定
        3.3.5 持水性的测定
        3.3.6 电子舌分析
        3.3.7 感官评价分析
        3.3.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3.3.9 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芹菜对鱼肉香肠色度的影响
        3.4.2 芹菜对鱼肉香肠质地特性的影响
        3.4.3 芹菜对鱼肉香肠凝胶强度的影响
        3.4.4 芹菜对鱼肉香肠持水性的影响
        3.4.5 芹菜对鱼肉香肠电子舌分析的影响
        3.4.6 芹菜对鱼肉香肠感官评价的影响
        3.4.7 芹菜对鱼肉香肠微观结构的影响
        3.4.8 芹菜对鱼肉香肠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芹菜对鱼肉香肠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鱼肉香肠的制备
        4.3.2 体外仿生动态人胃模拟消化
        4.3.3 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4.3.4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4.3.5 粒径的测定
        4.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4.3.7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4.3.8 游离氨基酸分析
        4.3.9 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4.3.10 Fe2+螯合能力的测定
        4.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芹菜对鱼肉香肠蛋白体外消化率及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4.4.2 芹菜对鱼肉香肠消化后粒径的影响
        4.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芹菜对鱼肉香肠的消化作用
        4.4.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芹菜对鱼肉香肠的消化作用
        4.4.5 芹菜对鱼肉香肠消化后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4.4.6 芹菜对鱼肉香肠消化后硫代巴比妥酸值及Fe2+螯合能力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不同季节多年生苦荞的叶及其发酵茶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苦荞的保健价值
        1.1.1 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作用
        1.1.2 苦荞γ-氨基丁酸(GABA)的保健作用
        1.1.3 苦荞维生素E的保健作用
        1.1.3.1 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1.1.3.2 维生素E调节免疫系统
        1.1.4 苦荞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
    1.2 环境对苦荞品质的影响
    1.3 多年生苦荞的培育
    1.4 苦荞的保健食品
    1.5 苦荞茶加工工艺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黄酮提取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2.3.1.1 超声波法提取苦荞叶中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
        2.3.1.2 正交试验设计
        2.3.2 黄酮的含量测定
        2.3.3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测定
        2.3.4 维生素E含量测定
        2.3.5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
        2.3.6 多年生苦荞叶发酵茶制作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苦荞叶黄酮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乙醇浓度与总黄酮得率的关系
        3.1.2 不同超声时间与总黄酮得率的关系
        3.1.3 不用温度下的单因素实验
        3.1.4 不同固液比的单因素实验
    3.2 多苦荞叶黄酮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
    3.3 多苦荞和金荞麦叶保健成分的结果与分析
    3.4 不同季节多年生生苦荞聚类分析和方差比较
        3.4.1 春季直播多年生苦荞聚类分析不同类群各品质差异分析
        3.4.2 秋季直播多年生苦荞聚类分析不同类群各品质差异分析
        3.4.3 秋季再生多年生苦荞聚类分析不同类群各品质差异分析
    3.5 多年生苦荞不同生长季节各品质的差异分析
        3.5.1 多年生苦荞品系不同生长季节各品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3.5.2 多年生苦荞不同生长季节各品种实生与再生的品质差异
    3.6.多苦和金荞的叶片和茶品质含量的结果与分析
        3.6.1 黄酮含量的分析
        3.6.2 γ-氨基丁酸含量的分析
        3.6.3 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
        3.6.4 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
        3.6.5 多苦 74、金荞叶片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4 讨论
    4.1 黄酮提取工艺
    4.2 多苦荞叶茶专用品质育种
    4.3 多年生苦荞不同生长季节的品质
    4.4 多苦叶和茶品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莲藕多酚和多糖的纯化鉴定及其复合脂质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莲藕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莲藕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2.1 莲藕多糖
        1.2.2 莲藕多酚
        1.2.3 莲藕膳食纤维
    1.3 功能性脂质体研究进展
        1.3.1 脂质体形成机理
        1.3.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研究
        1.3.3 脂质体的功能特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莲藕多酚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莲藕多酚粗提液的制备
        2.2.2 多酚测定
        2.2.3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及评价筛选
        2.2.4 莲藕多酚的大孔树脂纯化单因素实验
        2.2.5 莲藕多酚的大孔树脂吸附正交试验
        2.2.6 莲藕多酚的组成分析
        2.2.7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大孔树脂的莲藕多酚吸附与解析能力
        2.3.2 不同因素对HPD-100 树脂的多酚吸附率的影响
        2.3.3 时间对HPD-100 树脂的多酚解回收率的影响
        2.3.4 莲藕多酚的大孔树脂吸附正交试验结果
        2.3.5 莲藕多酚的纯化及组成鉴别
    2.4 小结
3 莲藕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分析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莲藕多糖的分离制备
        3.1.4 莲藕多糖的纯化
        3.1.5 莲藕多糖的基本组成分析
        3.1.6 莲藕多糖的结构特征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莲藕多糖的分离纯化
        3.2.2 莲藕多糖的单糖组成
        3.2.3 莲藕多糖的结构特征
    3.3 小结
4 莲藕多酚-多糖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价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4.2.2 分析方法
        4.2.3 单因素试验
        4.2.4 正交试验
        4.2.5 复合脂质体的稳定性评价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酚浓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4.3.2 多糖含量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4.3.3 正交试验结果
        4.3.4 复合液态脂质体的稳定性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其加工方法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罗汉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J]. 凌晓冬,曹晖,戴一朋. 现代食品, 2020(14)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蛋黄颗粒/磷脂复合胶团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 申一梅. 江南大学, 2020(01)
  • [4]体外模拟消化对芸豆蛋白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D]. 毛小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
  • [5]不同预处理谷子对炎性肠病模型小鼠的干预[D]. 张语涵.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复合银离子络合技术在脂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J]. 俞喜娜,崔益玮,戴志远,沈清.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1)
  • [7]血糖调控食品的研究进展与加工技术现状[J]. 魏铭,王申丽,杨海莺,邵丹青,孔杭如,牛兴和,陈历水. 生物产业技术, 2019(06)
  • [8]芹菜对鱼糜制品凝胶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D]. 张诗雯. 渤海大学, 2019(12)
  • [9]不同季节多年生苦荞的叶及其发酵茶品质变化研究[D]. 王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10]莲藕多酚和多糖的纯化鉴定及其复合脂质体制备[D]. 钟照恬.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脂质营养素的保健及加工方法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