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一、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召彬,龚素玲,魏涛,王胜男,陈永侠,杨秀木[1](2021)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有调查显示[1],在我国,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在所有急性中毒中排第2位,在我国三级医院救治的急性中毒病例中农药中毒排第1位。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急性农药中毒又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居首位。有机磷农药毒性较大,发生急性中毒的患者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尽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涂尚贵,廖长发,罗添桂,陈健辉,张炎安[2](2021)在《杂合式血液净化在重症中毒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对重症中毒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30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30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给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5、7 d的肝肾功能指标、心肌酶谱、炎症指标、氧合指数以及住院恢复指标和近期预后。结果治疗3~7 d,观察组患者AST、SCr、BUN、CPK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 d,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7、3.710、2.914,P<0.05)。两组患者出院30 d内病死率(0.0%vs 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结论杂合式血液净化对重症中毒患者的应用效果显着,可有效缓解患者肝、肾、心功能损伤,减轻早期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许钰唯[3](2021)在《早期白细胞计数联合胸部CT评分在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Count,WBC)与胸部CT评分联合在评估APP预后中的价值,为APP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P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摄毒后28天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摄毒后1-3天WBC最高值、胸部CT评分最高值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WBC最高值、胸部CT评分最高值与患者28天预后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出WBC最高值、胸部CT评分最高值的最佳截断值,并比较WBC最高值、胸部CT评分最高值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的差异。[结 果]共纳入95例患者,其中死亡组25例,存活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等)、脉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是否行血液净化治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糖水平、服毒剂量、住院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最高值和胸部CT评分最高值较存活组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C最高值和胸部CT评分最高值与APP的预后均呈线性相关关系(r=0.444,P<0.001;r=0.333,P=0.001),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14.63×109/L和7分;WBC最高值、胸部CT评分最高值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791(95%CI:0.702~0.880)、0.717(95%CI:0.602~0.831)及 0.798(95%CI:0.700~0.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BC最高值与胸部CT评分最高值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 论]1.早期WBC最高值和胸部CT评分最高值与APP预后均具有线性相关性,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63×109/L和7分;2.早期WBC最高值与胸部CT评分最高值联合的AUC较两者单一应用高,对预测APP患者预后的价值最高。

刘婷婷[4](2021)在《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毒患者在血液灌流前后血中毒物血药浓度变化情况,量化HP对毒物的清除效果。同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和脏器损伤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依据毒物种类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流方案,能早期把握病情进展及评估预后,以期达到提高治愈率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山东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排除及纳入标准筛查后,共有165例临床病例资料入组。其中包括有机磷类79例(47.88%),敌草快28例(16.97%),草铵膦26例(15.76%),草甘膦32例(19.39%)。应用EXCEL表格收集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灌流前后相关血药浓度、各脏器损伤标志物等。应用EXCEL表格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有理论频数小于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有机磷79例有机磷中毒病例中,包括毒死蜱9例,敌敌畏44例,甲拌磷8例,辛硫磷10例,氧化乐果8例。总病死率为30.4%。共6例患者入院前中毒时间≥48h。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有机磷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有机磷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有机磷总浓度变化为100(85.7,100.0)%。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肺、心脏、肾脏、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在第2次复测CHE较首次是否升高这一研究指标上,存活组CHE升高人数>死亡组(P<0.05)。敌草快28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42.9%。共4例入院前中毒时间≥24h。首次HP前后血药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心脏、肝脏、肾脏及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并且多在住院前24小时内死亡。16例存活者共47份胸部CT报告中,有41份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肺渗出。所有患者出院前肺部渗出性改变均较前减轻,并且均无重度渗出及典型肺间质纤维化情况。草甘膦32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125%。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甘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甘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甘膦总浓度变化为100.0(97.13,100.0)%。草铵膦26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8%。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铵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铵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铵膦总浓度变化为92.29(85.49,97.32)%。研究结论1.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成分。通过分析前3类血药浓度资料得出,入院前2日内的3次血液灌流能基本清除血中毒物,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HP对血中毒物清除效果增大。2.及时、准确毒物检测能个体化指导血液灌流时机,会减少该项血液净化技术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治疗费用,有助于提升中毒患者的救治存活率。3.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入院第3日复测CHE升降趋势能评估患者预后,未升高者提示患者预后不良。4.重度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单纯敌草快中毒可能不会导致典型肺间质纤维化,在中毒初、中期肺组织的渗出性改变可在中毒后期逐渐吸收、消散。5.部分入院前中毒时间超过24h的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后仍需接受血液灌流治疗。

翁雪梅,李思惠[5](2020)在《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在遭受感染、中毒、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急性损害后,同时或序贯性的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化学物中毒病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救治不及时可迅速发生MODS,死亡率

刘晓梅[6](2020)在《双罐串联血液灌流对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清除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双罐串联血液灌流对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救治,探讨双罐串联血液灌流救治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中的清除效果。方法:分析并收集本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住院患者51例,将受治对象分为双罐组23例、单罐组28例,在经常规内科治疗(催吐、洗胃、导泻、静脉使用纳洛酮等促醒药物、吸氧等对症治疗及防止并发症的基础上)及保证相同灌流次数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气分析、肝功能、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清醒时间、GCS评分、住院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正常化比率等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除收缩压外双罐组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清醒时间、GCS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罐组,双灌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可造成血小板下降,灌流2小时后双罐组稍重于单罐组,但随着时间的增长,两组于治疗后两周复查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罐血液灌流及双罐串联血液灌流对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均有一定的救治效果,但早期行双罐串联血液灌流有利于持续清除体内毒素成分,且对PLT造成的下降在灌流后2周后多可恢复,未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对救治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有积极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爱[7](2019)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到医院就诊的42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及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显着。

徐秀萍[8](2018)在《血液灌流急救流程再造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效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中毒常规救治流程在血液灌流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患者开始血液灌流时间与指南推荐时间差距的原因,探讨流程存在的缺陷,为流程再造提供依据。实施血液灌流急救流程的再造,探讨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效能研究。方法1.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从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时间追踪表作为研究工具,收集患者从入院到开始首次血液灌流的各项指标:①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有无基础疾病、毒物类型、接触毒物时长、APACHE Ⅱ评分、入院时意识状态;②各环节时间指标:首次开始血液灌流时间、灌流前院内等待时间、入院至进入EICU时间、进入EICU至开始血液灌流时间;③临床指标:意识障碍病人意识清醒时间、总住院天数包括EICU住院天数和普通病房住院天数。分析常规救治流程在实际应用中的薄弱地方。2.根据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血液灌流急救流程的再造,将再造的急救流程应用于临床实践。收集2018年2月-8月收治的30例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患者的各项指标,与第一部分收集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再造的急救流程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通过对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30例行血液灌流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常规救治流程应用现状的回顾性分析发现:首次开始血液灌流时间为7.5(6,9.37)h,该结果与2017年《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的4-6h存在一定的差距;常规救治流程包括急诊抢救室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和EICU的血液灌流常规操作流程两部分,两大流程的适用范围不同,不能较好地适用于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流程的再造。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有无基础疾病、毒物类型、接触毒物时长、APACHE Ⅱ评分、入院时意识状态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首次开始血液灌流时间从7.5(6,9.37)h缩短至5(4,6.31)h;HP前院内等待时间从4(3.25,4.63)h缩短至2.28(1.75,3.13)h;进入EICU至开始HP时间从2(1.5,2.74)h缩短至0.84(0.67,1.06)h;总住院天数从12.5(10,16.5)天缩短至 10(8.75,11.25)天;EICU 住院天数从 6(5,9)天缩短至 5(4,5)天;普通病房住院天数从7(5.5,9.5)天缩短至5(4,6.25)天;两组患者的上述环节时间指标和临床指标经Mann-Whitney Te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流程再造后意识障碍病人意识清醒时间从39.05(27.63,47.3)h缩短至13.5(9.25,42.65)h,经Mann-WhitneyT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3,P=0.032)。流程再造前后两组患者在入院至进入EICU时间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2,P=0.105)。结论再造的血液灌流急救流程整合了急诊抢救室和EICU针对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救治患者的两大流程,加强了两大区域间的有效信息沟通,使抢救室和EICU两大不同区域的救治工作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达到无缝隙衔接。再造的血液灌流急救流程优先执行安装、预冲血液灌流装置,节约了该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同时将血液灌流的上机优先于一系列的入院护理操作,避免了时间的浪费,整体缩短了患者开始血液灌流的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缩短了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清醒时间,使救治工作具有时效性、条理性和科学性。此再造的急救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

詹敏,祝益民[9](2018)在《血液净化疗法在儿童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急性中毒通常为急症,儿童急性中毒表现更为突出,其死亡威胁较成人更大,急性中毒的常规治疗方法如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至关重要,但对于重症急性中毒患儿,单纯运用常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支持患儿度过危险期。近年来,血液净化疗法的应用挽救了越来越多的危重急性中毒患儿的生命,由于毒物种类繁杂,毒物毒理学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对于急性中毒患儿是否行血液净化、选择何种血液净化模式效果好,急诊儿科医生主要根据毒物的种类及临床经验而决定,几乎没有相关的指南可以参考。因此,探讨血液净化疗法的时机、合理的模式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游波[10](2018)在《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极差[1]。尽管目前已有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脓毒症是烧伤领域乃至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机体在对抗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生的过度炎症反应是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而既往采取拮抗某些炎症介质的临床研究失败,则反映了炎症介质的网络效应与脓毒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缺乏对脓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CVVH因可以非特异性地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作为血液净化治疗的一种常用模式,被逐渐运用到炎性介质相关疾病包括脓毒症的治疗中。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液净化治疗虽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改善内环境及减轻炎性反应,但未能降低死亡率[2],对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的病人进行挽救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我们推测脓毒症患者体内过度的炎症反应、或者促炎/抗炎失衡、或者免疫紊乱,难以用目前ICU常规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纠正,可能是目前脓毒症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预防脓毒症发生可能会比治疗脓毒症更显重要,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量炎性介质释放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是脏器损害及免疫失调的病理生理基础,这些反应导致机体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甚至脓毒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假设: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能够通过清除过度释放的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脓毒症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相当于高剂量的CVVH。HVHF通过增加置换液量从而增强对中、小分子溶质的对流和吸附,提高对溶质的清除能力,是炎性介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本研究中,我们在患者烧伤后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并通过增加滤器更换频率来增加对大分子溶质的吸附清除作用,比较了HVHF治疗与常规治疗在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脓毒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治疗是否能够减少脓毒症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0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成人严重烧伤病人,烧伤总面积≥50%TBSA,其中深Ⅱ度Ⅲ度面积≥30%TBSA,伤后72h内入院,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HVHF组41例,对照组按照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常规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72h内开始进行连续性HVHF治疗,治疗剂量为65ml/kg.h,连续治疗3天。在研究结束前出院的患者,随访至伤后3个月。观察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脓毒症发生率和90天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28天和60天病死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治疗中不良反应事件。2)检测烧伤后1d、3d、5d、7d、14d、21d、28d各观察时间点的临床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数目,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钾离子(K+)、钠离子(Na+)、血糖(GLU)、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乳酸(Lac),并计算氧合指数: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计算各个观察时间点的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IL-10。5)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烧伤后1d、3d、7d、14d、21d、28d观察时间点外周血免疫细胞标志物: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的比例和T淋巴细胞分类亚群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统计学分析:数据按意向性治疗原则分析,脓毒症发生率等结局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并进行符合方案集数据分析。临床检验指标、血浆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等重复测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8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后参加试验,其中对照组和HVHF组各有5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自动出院,退出试验。2、HVHF组脓毒症发生率(26.8%vs.51.2%)、脓毒性休克发生率(14.6%vs.43.9%)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1.0 d vs.4.0 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天、60天和90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烧伤总面积≥80%的病人亚组分析显示,主要结局指标:脓毒症发生率(37.5%vs.71.4%)和90天病死率(29.4%vs.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18.6%vs.61.9%)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1.5 d vs.8.0 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天和60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符合方案集数据分析,也证实了上述治疗效果。3、临床检验指标比较,HVHF组氧合指数(PaO2/FiO2)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单个时间点的比较,在伤后第7天HVHF组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HVHF组PCT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5),但是单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WBC、PLT、K+、Na+、GLU、AST、ALT、TBIL、CRP、BUN、Cr和Lac水平组间整体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病情危重程度评分比较,HVHF组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均呈持续下降趋势,整体水平显着低对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21天HVHF组的APACHE II评分,以及在伤后第14、21天HVHF组的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比较,HVHF组血浆TNF-α、IL-1β、IL-6和IL-8在整体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3至28天,HVHF组上述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整体水平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6、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比较,伤后两组表达比例均明显下降,在伤后第3d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VHF组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14至28天,HVHF组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比较,与健康成人比较,两组在伤后第3天上升至最高水平(P<0.001),在伤后第7至28天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HVHF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整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7至21天,HVHF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8、伤后第1天开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整体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9、HVHF组有4例患者伤口出现短暂性活动性出血,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治疗能够减少严重烧伤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特别是烧伤面积超过80%TBSA的患者,能够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这些效果可能归因于HVHF早期清除炎性介质和促进患者免疫状态的恢复。

二、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院前急救
2 院内抢救与护理
    2.1 清除毒物
        2.1.1 洗胃
        2.1.1.1 胃管的置入方法
        2.1.1.2 洗胃液的选择
        2.1.1.3 洗胃的不同方式
        2.1.2 吸附与导泻
        2.1.3 标准化洗胃流程
    2.2 药物治疗与护理
        2.2.1 复能剂
        2.2.2 抗胆碱能药
        2.2.3 脂肪乳剂
    2.3 血液净化
3 小结

(2)杂合式血液净化在重症中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比较
    2.2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比较
    2.3 两组患者住院恢复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3)早期白细胞计数联合胸部CT评分在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常用实验室指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治疗方法
        2.2.3 质量控制及伦理学审批
    2.3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 有机磷
        3.1.1 患者一般资料
        3.1.2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血药浓度影响
        3.1.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3.2 敌草快
        3.2.1 患者一般资料
        3.2.2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血药浓度影响
        3.2.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3.2.4 敌草快中毒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分析
    3.3 草甘膦
        3.3.1 患者一般资料
        3.3.2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血药浓度影响
        3.3.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3.4 草铵膦
        3.4.1 患者一般资料
        3.4.2 血压灌流对草按膦血药浓度影响
        3.4.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4.1 有机磷
        4.1.1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清除效果分析
        4.1.2 相关预后分析
    4.2 敌草快(DQ diquat)
        4.2.1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清除效果分析
        4.2.2 相关预后分析
        4.2.3 敌草快对肺的影响
    4.3 草甘膦及草铵膦
        4.3.1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草铵膦清除效果分析
        4.3.2 草甘膦及草铵膦中毒患者早期脏器损伤情况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ODS概念演变
2 MODS 发病机制
3 急性化学物中毒性MODS特殊性(与其他MODS不同点)
    3.1 致病因素不同
    3.2 临床表现存在明确剂量—效应的规律
    3.3 就诊时间极为重要
    3.4 发病类型以原发性多见
    3.5 预后不同
4 常见急性化学物中毒致MODS的报告
    4.1 急性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中毒致MODS
    4.2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MODS
    4.3 百草枯急性中毒致MODS
    4.4 急性砷化氢中毒性MODS
    4.5 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致MODS
    4.6 鱼胆中毒致MODS
    4.7 灭鼠药中毒致MODS
    4.8 重度酒精中毒致MODS
    4.9 马蜂中毒致MODS
5 诊断标准
6 治疗进展
    6.1 病因治疗
    6.2 尽早器官功能支持
    6.3 血液净化疗法的应用
    6.4 高度重视化学物中毒的潜伏期的治疗
    6.5 近年来一些新疗法
    6.6 注重营养代谢支持
7 问题和挑战

(6)双罐串联血液灌流对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清除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2.2 两组依从性、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8)血液灌流急救流程再造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概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技术路线图
    (六) 样本量估算
    (七) 质量控制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使用厂家、规格、型号均相同的血液灌流机器和装置
        3. 研究相关的前期培训
        4. 一般资料调查表的应用
        5. 核对整理资料
二、常规救治流程在急性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现况调查研究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 调查工具
        2. 调查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各环节时间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
        3. 常规救治流程的构成
    (五) 讨论与分析
    (六) 小结
三、再造后血液灌流急救流程的应用效能评价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 血液灌流急救流程再造的组织和实施
        2. 调查工具
        3. 统计学处理
    (四) 结果
        1. 再造后的血液灌流急救流程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3. 血液灌流急救流程再造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
    (五) 分析与讨论
        1. 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2. HP急救流程再造可缩短HP开始治疗和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时效性
        3. 早期HP可缩短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4. 医护急救小组的成立,提高抢救效率
        5. 无缝隙衔接急诊抢救室和EICU两大区域的救治工作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临床资料
    2.3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2.4 试验流程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特征及临床基本治疗的比较
    3.2 研究结局指标
    3.3 临床检验指标
    3.4 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3.5 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3.6 外周血免疫细胞流式检测
    3.7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血液净化在防治严重烧伤脓毒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研究进展[J]. 蒋召彬,龚素玲,魏涛,王胜男,陈永侠,杨秀木.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12)
  • [2]杂合式血液净化在重症中毒中的应用[J]. 涂尚贵,廖长发,罗添桂,陈健辉,张炎安. 中外医疗, 2021(33)
  • [3]早期白细胞计数联合胸部CT评分在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 许钰唯.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D]. 刘婷婷. 山东大学, 2021(12)
  • [5]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及进展[J]. 翁雪梅,李思惠.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02)
  • [6]双罐串联血液灌流对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清除效果的研究[D]. 刘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中的应用研究[J]. 王爱.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1)
  • [8]血液灌流急救流程再造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效能研究[D]. 徐秀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4)
  • [9]血液净化疗法在儿童急性中毒中的应用[J]. 詹敏,祝益民. 中国医师杂志, 2018(11)
  • [10]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D]. 游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